谁知道清朝各品官员们朝珠和顶子各是什么宝石?

谁知道清朝各品官员们朝珠和顶子各是什么宝石?,第1张

清代,皇帝及官员后宫的衣饰多由水晶及珍珠宝石装饰,下面是具体的佩戴规定:

皇帝、皇后、皇太后、皇贵妃及妃嫔以至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皆可穿朝服、戴朝珠。但根据等级身份不同,朝珠的质地亦不相同。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东珠朝珠,东珠朝珠由108颗东珠串成,每27颗东珠又用4粒红珊瑚结珠等距间隔出上、下、左、右四部分,其上部结珠呈葫芦形称“佛头”。佩戴朝珠时,佛头垂于背后,并用黄绦带连接一组玉饰,称做“背云”。朝珠垂在胸前的左右红珊瑚结珠处,分别饰一串和二串绿松石珠串,称为"纪念"。朝珠的构成,有着深刻的含义。108颗东珠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四个红珊瑚结珠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下垂于背后的佛头、背云,寓意"一元复始",三串绿松石纪念表示一月中的上、中、下三个旬期。皇帝穿朝服时戴一盘东珠外,还在两肩斜 持两盘红珊瑚结珠,以示身份特殊。

朝服有补,顶戴分为朝冠和吉服冠两种,

文官:

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代表公正。

武官:

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81两,加支528两;

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444两;从二品岁奉53两,加支324两;

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39两,加支204两;

四品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27两,加支114两;

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18两,加支72两;

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14两,加支35两;

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12两;

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23两;

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

一是普通官员和百姓不可佩戴朝珠,二是不同的级别的官员佩带符合身份的朝珠,三是在特定的场合一定要佩带朝珠。因为古代对于官员等级是有一套非常严明的制度的,为了区分不同等级的官员,自然是要佩戴一些符合他们身份的饰品。因为清朝的官员和皇室成员喝多都是信奉佛教的,朝珠起源于佛珠,所以用朝珠来区别官员等级的。

一、朝珠的材质

不同的朝珠,材质也是不同的。首先,朝珠一般是由珍珠、珊瑚、松石等一些名贵的宝石制成的。一些身份比较较尊贵的官员就使用材质比较好的,而官位比较低的官员,就不必使用珍珠、翡翠等贵重物品制成的朝珠。其次,因为朝珠是达到佩戴朝珠的要求的官员自己购买制成的,所以官位低的官员也支付不起质地贵重的朝珠。

二、朝珠的组成

朝珠是由佛珠演化而来的,主要也是为了表明清朝主要信奉的是佛教。朝珠虽然质地不同,但是总体的部分是一样的,主要由珠体、佛头、记念、背云、大坠和坠角组成。而所谓的珠体就是朝珠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珍珠等制成的。珠体一般由108颗主珠组成,和佛珠中的108颗主珠含义相同,意味着人生的108烦恼。

三、朝珠的佩戴

在上朝的时候,君王是要佩戴朝珠的,包括一些皇室的成员都是要佩戴朝珠的。除此之外,一些官员也可以佩戴,文官要达到四品以上,武官要达到五品以上,内务府的官员则必须达到六品以上,这些官员才有资格佩戴朝珠。所以朝珠不仅仅是因为信奉佛教,也是官员身份的一众象征。如果是普通的官员和一般平民百姓,他们是不能佩戴朝珠的。朝珠上有记念,在佩戴的时候这也是有讲究的,记念有三串,男子在佩戴的时候,两串在左,一串在有,女子则相反,这也是男女有别的一种象征。

清朝官员胸前佩戴着长长的朝珠,有代表他们身份的作用。朝珠的材质、颜色、串珠所用的线,都很有讲究。朝珠既然是区分大臣身份等级的物品,那么不同身份之人,所佩戴的朝珠,肯定有不同之处。影视剧里,佩戴朝珠的大臣看似多,实则不是所有大臣都可以佩戴此珠。

一般的百姓,不可随意佩戴朝珠,一般品阶的大臣,也不可以佩戴此珠。能够佩戴朝珠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帝王后宫的妃子,另一类是帝王以及品阶高的大臣。大臣分为文武两类,能够佩戴朝珠的文武之臣,在品阶上也不同。五品以上的文官可以佩戴朝珠,而对于武官来说,只有四品以上的品阶才可以。

朝珠的数量是一样的,有108颗。这108颗珠子的大小并不相同,当数到第27颗小珠子时,便把小珠子换成大珠子。如此算来,就有四颗大珠子了。这样的数量有讲究,因为有其它含义。108颗是一年12个月,24节气,72侯的表示。四颗大珠子代表了一年里的四季。

串成朝珠的珠子材质,有讲究。帝王佩戴的朝珠,品质必须好,所以帝王的朝珠用的就是一种名贵的珍珠:东珠。除了帝王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准佩戴。品阶越高的大臣,佩戴朝珠的质量越好。珠子的颜色,也可以表现大臣的地位。串珠所用丝线,材质也不同,因此也能标明大臣的品阶。

3

清代官员的朝珠有多少颗?

A99颗B101颗C108颗D180颗

马未都评:朝珠是清代独有的一种礼仪,上朝时才佩戴,它是从佛珠演化过来的,所以它的珠子的数量就保持了佛珠本来的数目,即108颗。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朝珠的品级。最高品级就是皇帝佩戴的,这在清宫档案里记载得非常清楚,就是东珠。东珠就是珍珠,满族发迹于白山黑水之间,黑水珠就是指黑龙江流域生产的珍珠,他们认为是家乡出产的,所以认为东珠最好。东珠也叫北珠,因为它产于东北方。

答案:C108颗

4

“掌上明珠”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以下哪位的作品?

A。屈原B。傅玄C。白居易D。曹雪芹

马未都评:首先看屈原,我们查遍屈原的著作,也没有找到过这个概念。再看晋代的傅玄,他写过一首《短歌行》,其中说“昔君视我,如掌上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意思就是说,过去你看我的时候像掌上明珠似的,而今天怎么又把我扔到沟渠里了呢?这是一个很悲哀的概念。我们今天说“掌上明珠”一般是指女儿,而傅玄那时的概念跟我们今天的意思还不大一样。

第二个引入这个概念的人是白居易。白居易是“香山九老”之一,活到了75岁。但他人生有一个遗憾,他58岁的时候,曾经得过一个儿子,他取名叫阿崔,结果这儿子在3岁的时候——也就是白居易60岁的时候——夭折了。白居易写过“岂料鬓成雪,方看掌弄珠”,提出了“掌上明珠”这个概念,而且他不止一次在诗歌中提过。他在《哭崔儿》中写道:“掌珠一颗儿三岁,鬓雪千茎父六旬”,说的是“我的儿子才三岁就去世了,跟掌中珠似的,但是我已经60岁了,头发都已经白了”。

最后是曹雪芹。大家都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林黛玉的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

我们从这整个过程的排列中可以看出来,“掌上明珠”最早是一个珍重的概念,慢慢由男孩子演化到女孩子身上。今天我们一般说“掌上明珠”就单指女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710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