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最好戴在左手,因为左手为净手,右手一般杀生较多(比如做菜等等)
同房时不宜佩戴佛珠。
摸过肉类,蒜,葱类食物后,要充分洗净手后再摸佛珠。做菜时尽量摘下来。
不宜让自己的血液,体液(非汗液),不净物等沾上佛珠,也不宜让任何动物的体液,血液,以及不净物沾上佛珠。
不宜佩戴佛珠洗澡。
不宜佩戴佛珠睡觉。
不宜佩戴佛珠杀生,比如钓鱼,杀鱼,杀鸡等。
不宜佩戴佛珠赌博
既然佩戴佛珠,即是与佛有缘者。学佛者,以恭敬心对待即可。不要迷信,但要正信。佛学可以让我们学会很多,并非仅仅是现在世间的烧香拜佛。可以从基础开始了解,慢慢的学。相信会对您有很大的帮助,阿弥陀佛!
1第一:佛珠不能说买,要说请,跟佛像一样,请一串佛珠,请一尊佛像。价格都可以说,但不能说买。
2第二:佛珠如果暂时除下来,不戴在手上,不能放进裤子口袋,可以包好,放在上衣口袋,最好是衬衣口袋,以示尊敬。
3第三:平时放置的时候,不要压在书本或者其他物体的下面,要安放在上面。也不要放在不整洁的地方,需要包好,放在安全整洁的位置。
4第四:檀木佛珠不要沾水,所以洗澡时、游泳时,洗衣服时,或者其他可能会沾水的时候,要把佛珠拿下来,如果不小心沾水了,尽快擦去水。因为水分会檀木佛珠颜色变浅,减少光泽。比如有人用水来洗小叶紫檀,结果珠子就变色了,也没有一点光泽了。甚至有人用洗洁剂来洗,就更严重了。
5第五:有香味的佛珠,比如沉香佛珠、檀香佛珠,不戴的时候,不要跟其他有味的东西放一起,要单独存放,单独放一个密封袋里,这样佛珠的香味不会减弱,也不会串味。
6第六:佛珠平时要注意不要碰撞到别的东西上面,尤其是那些七宝类的佛珠和玉石类的佛珠,因为这些佛珠很脆很硬,碰撞容易导致损伤。
7第七:佛珠不能被曝晒,因为曝晒容易导致佛珠开裂。
8第八:佛珠要经常拨动或者把玩,这样佛珠上面就逐渐形成包浆,包浆是对佛珠最好的保护层。而且赋予佛珠灵性。百度经验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据藏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共9种。
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
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
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
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如果你信的话,最好不要带别人给你的玉。确实有说法是你在帮人挡灾。
最近很多朋友都喜欢佩戴玉石的挂件或者手镯,因为其光滑圆润,质地良好,人们很喜欢那种清凉的感觉,然而玉石佩戴的讲究也是很多的。
一般情况,最好不要戴古玉,特别是玉上有血沁的。玉是有记忆的,他上面可能记载着许多恩怨情仇,有的人就是戴上古玉后开始长病不起,甚至会出现有梦魇。影响人的精气神。传说中,为了让仇人永不超生,在仇家刚死后,用玉石塞住人的七孔,利用玉石的通灵及辟邪性,使灵魂在躯体能无法逃脱,进而使其永世被镇压,无法投胎转世。久置千年,尸体的精血,和灵魂的怨气,变会被玉石所吸收,血丝直达玉心,形成画里的血玉。因而,血玉会被用来做某种邪恶法事的法器。
有人说玉会挡灾,有的人遇到了一些意外,但人没事,只是玉碎了,这就是玉在帮你挡灾,帮你挡过灾而碎掉的玉,要用红纸包好,这叫葬玉。玉和人在一起是要看缘分的, 有缘玉就能养人, 无缘人就会有灾。玉可以送, 可以买, 但不能白要人送的。你白拿了别人送的玉,那玉并不是你的保护神。反而说难听点,是你在帮人挡灾。新玉对主人很挑的,不会轻易成为谁的玉,所以刚开始佩戴新玉的时候都会有些磕磕绊绊,总会不顺。一旦和玉石有了沟通,那么人就能养玉,玉也会护人了。。。
玉石是中国人独特的一种爱好,自古至今我们都有戴玉的习惯,无论男女老少都是这样,但是佩戴玉器是有一定的规矩和禁忌的,例如最普通的说法就是:男戴观音女带佛但这只是最简单的规矩,不至于影响太大。下面就把一些影响比较大,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
由于中国自古就流行戴玉,玩玉,赏玉,所以古代留下来的玉件还是有的,如果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家传的古玉那么佩戴没有问题。如果玉上有血沁,千万别以为是好东西就带上了,因为玉是有记忆的,他上面可能记载着许多恩仇,有的人就是戴上古玉后开始长病,甚至会有梦魇。所以说古玉一般不佩带,这是规矩带古玉出现各种情况的事情太多了 古玉是不需要开光,所以不要被骗,那些开光的玉,都是为了多加你买玉的钱,胡说八道的玉通常只会忠于一个人,所以说别人佩戴过的玉不能带,尤其是古玉,陪葬的玉
2 新玉对主人很挑的,不会轻易成为谁的玉,所以刚开始佩戴新玉的时候都会有些磕磕绊绊,总会不顺。但是如果你在不顺的时候还是没有离开它,过段时间他就会承认你,然后开始庇护你接着最好要做到和它不离不弃哦这样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3 玉是通灵的与人接触时间长了,就会慢慢的受人的影响,而人也会受玉的影响。如果,佩带者是个善人,那么他身上的玉就正面的力量充足,保人平安;若是恶人的话,则玉的戾气就会很重,反而会招祸
4 玉是有灵性的,戴在身上超过三个月就不要随便摘下来,送人就更不行 玉不能要人送的。你收了别人送的玉,那玉并不是你的保护神。反而说难听点,是你在帮人挡灾。当然,结婚,定亲和恋人或者一家人之间新买的玉器另当别论不是你的玉,你就不要带在身上。自己的玉才能保护自己,常常戴一身玉的不见得是好事情
5 玉会挡灾,有的人遇到了一些意外,但人没事,只是玉碎了,这就是玉在帮你挡灾 玉石如果碎了,一定它帮你挡过了灾难,要用红纸(布)包起来埋,这就是“葬玉”。之后最好再给自己请一块,如果碎的不厉害,而你又不舍得葬掉,用贵重金属重新穿起来,再接着戴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6 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自己带玉的朋友,尤其是从小开始带的,没有特殊原因最好不要拿下来吧
7 佩戴玉件,很多人刚开始不习惯。但是不要因为麻烦随便摘掉,既是得了此玉,那么缘分已定。亿万年天地之精华还是需要和你融合一段时间的。戴一段时间就习惯了,最好贴身戴。一开始凉,后面就不会了。玉不要外显。玉讲求含蓄温润不张扬。不要作为炫耀的资本,那就失去了戴玉的意义。以玉比德正是如此。
8 很多人都说男带观音女戴佛,其实这个比较笼统。不同的命带不同的玉,像葫芦、生肖之类的比较通用,而关公,钟馗这种,最好是命比较硬的带,不然,有百害而无一利。
9 挑选玉挂件的时候,要千万注意做工,有些佛像表情又哭又笑,比较诡异的。千万不要带,这种玉带着,十有八九会倒霉。例如招财的貔恘,身子弯着的就比直的好,招财效果有佳。
10 最重要的就是,现在假玉泛滥,很多都是塑料或者石头漂透充胶染色的,不仅丝毫无益,对人体还有很大的伤害
文章转自: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个人认为18颗或21颗都可(佛头不算不在内)
<为什么要戴佛珠>
“佛珠”的本意是“弗诛”,戴在身上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有些人原本有很长的寿命,可是他却诛杀太多的小生命,使这些小生命都没有能够活到他们该活的岁数,所以,神把这笔帐记到他身上,把这些小生命短少的岁数,从他的寿命中,扣除了,因此,他便变得很短命。
有些人原本只有很短的寿命,可是他不但很疼惜一些大小动物、植物的生命,而且很有爱心地照料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的寿命延长了、增加了。这些延长的、增加的寿命,神也分毫不少地算在这人的生死簿上,使他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了、增加了。
人之所以会死,不是因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是因为他的阳寿已尽。很多人车祸死、坠机死,或各种意外,而突然一命呜呼。这些人并没有得什么不治之症,但该死的时侯,也一样死了。
人应该自己去努力一点一滴地延长增加自己的寿命,为延长寿命与增加寿命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杀生,而放生。
当您不杀生,阎罗王也必不杀您,而当您放生时,阎罗王也必放您一条生路,让您活下去。
(摘自: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346346)
l、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謦」。
(四)aksa-sutra,音译是「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见图1、2 ),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当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记载,并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亦不曾流行过佛珠。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属于公元二世纪时代的“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悬挂有佛珠的。我想,这就如同佛教起源于印度,大兴于中土“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道理一样,佛珠虽非佛教所创用,但却正是因为植根于佛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为今日中国汉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区僧尼、居士所携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所翻译的《木木患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而来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便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见图3)。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图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见图4)。
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2、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l)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见图5)。在经典中解释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3、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兹列表如下:
颗数
出处
1080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108
《木木患子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54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42
《陀罗尼集经》
27
《文殊仪轨经》
21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文殊仪轨经》
18
《陀罗尼集经》
14
《文殊仪轨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4、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经名:《陀罗尼集经》卷二
佛珠质料: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佛珠质料: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
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
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
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古往今来,佩戴手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到寺庙烧香拜佛的时候,那里的和尚都会赠送香客一串佛珠做纪念,佛珠在人的潜意识里就是能够保平安的吉祥物。关于佩戴佛珠有什么禁忌和讲究呢?这边就让 风水知识大全 我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佩戴手串的禁忌
左手要佩戴开过光的手串
大多数人都是比较信奉“男左女右”这种说法,所以便认为女性佩戴手串就要戴在右手上,但在佛家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只要是在寺庙里开过光的手串是一定要佩戴左手上的。
佛塔要向上
不管手串是需要佩戴与手上还是不佩戴悬挂起来时,我们都要将手串上的佛塔朝上,这样从盘玩的角度来说,视觉效果会更加丰富一些。
避免他人的触碰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尤其是看到别人佩戴着别致又有新意的手串,心里总会不由主张的想要上前摸一把,但是手串并不同于珠宝,别人佩戴于手上的手串我们是绝对不能随意去触碰与把玩。
要用干净的手触碰
不仅是别人的手串我们不能乱摸,就是自身佩戴的也不能乱摸,千万不要用不洁净的手来摸你自己手串,尤其是这几种情况下的脏手:刚刚触摸过生肉、手上沾染血迹、手上脏污有油渍等都不得抚摸手串。
二、佩戴佛珠的讲究
1、买佛珠时,不能说买要说请,跟佛像一样,请一串佛珠,请一尊佛像。
2、如果要暂脱下佛珠,不能放到裤子口袋,要包好放在上衣口袋,最好是衬衣口袋,以示尊敬。
3、平时摆放,不要压在物体下面,要放于上面;也不要放在不干净整洁的地方,要包好放在安全整洁的位置。
4、佛珠是不能沾水,因此洗澡、游泳和洗衣服时,或其他要沾水的情况,得把佛珠拿取下,若不小心沾水了,也要尽快擦去水。
门上挂佛珠一般是风水上的原因:镇宅、出入平安、吉祥等等,都是极少数人这样做。佛珠一般都是佩戴手和脖子上或哪里盘玩静心的。那么大家喜欢佩戴佛珠究竟有什么含义 ?1、佛珠,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专心一念,而拔动记数的随身法具。现在佛珠也逐渐扩大成为一种佩饰,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2、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佛教强调恭敬心诚的目的,是通过恭敬佛菩萨,真诚待人,目的是为了改正我们的傲慢、自以为是的缺点,如果去除了这些缺点,我们就会变得平和理智。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3、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4、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在经典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这就说明,持用佛珠就是藉以约束身心、帮助修行、消除妄念,待日久功深,便能增加智慧,利己护人,同时还会获得无量的功德。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为之。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女,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饰品了。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佛陀早有明示: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匀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作。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庄重。一般来讲,挂珠的佩戴要考虑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应选用那些水晶、玛瑙、翡翠、珊瑚等宝石类,能够使人有凉爽贴身的感觉;在冬季里就应选用琥珀、密蜡或果实一类的挂珠为好。此外,尚有一类挂珠是由佛珠衍化而来的,那便是“朝珠”,它是清代官吏特有的一种饰物。朝珠与普通挂珠最大的区别是,朝珠将佛头穗的样式改成了由阔丝带系缀、用银丝珐琅裹着、被称作“背云”的大坠子,而弟子珠也移到了胸前,由三串组成。因近世有仿制朝珠样式来充当挂珠者,所以在佩戴朝珠样式的挂珠时,应当注意以胸前的三颗隔珠为中心对称,将后背的“背云”紧靠后背中心,而三串弟子珠是左侧一、右侧二的形制,切不可乱挂一气,有悖礼仪。为了更好地使人了知佛珠的种类,再介绍一下佛珠各部位的名称。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隔珠,又称作“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过的数目。“十”这个数目代表了佛教的“十波罗蜜”,即:施、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数珠功德掐捻念珠而诵咒念佛,能产生诸种功德。据木患子经载,若念诵佛陀(佛)、达磨(法)、僧伽(僧)之名,满二十万遍,而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则命终之后,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而得,常安乐行。另据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载,若以金、银、赤铜、水晶等诸宝物所成之念珠,掐之诵咒、诵经、念佛,当得十种波罗蜜之功德满足,现身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遍知、佛无上之觉智)之果。此外,由所用念珠材料之不同,所获功德亦有异说。陀罗尼集经谓各种念珠中,以水晶之功德为第一。摄真实经卷下建立道场发愿品则谓,香木之念珠,得一分之福;俞石、铜、铁等,得二分福;水晶、真珠,得一俱胝分;莲花子、金刚子,得二俱胝分;间错种种诸宝及菩提子念珠,于诸功德中最为殊胜,得无量无边不可说之福德。据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载: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患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诸佛净土及天宫者。应受此珠。若用莲子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倍。若用因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百万倍。若用乌嚧陀啰佉叉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千万倍。若用水精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万万倍。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守护经、数珠功德经、瑜伽念珠经等亦皆以菩提子之功德为最殊胜。即使仅手持随身也获福无量:据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载: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呪无异。获福无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