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自古以来就以它深邃晶莹的质地,蕴涵着神秘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有着“东方绿宝石”的美誉,被人们奉为最珍贵的宝石。翡翠虽然起源于缅甸,却在中国发扬光大,更与中国的传统玉石文化融为一体。翡翠是一种天生就带着睿智和贵气的美玉,故而皇室用玉,独爱翡翠,贵妇名媛,独钟翡翠。翡翠兼有中国传统美玉的柔润,又有难得一见的刚强。翡翠之性,刚劲而不张扬,柔和而不软糯,温润中有风骨,明粹而不自矜,通透中有深沉――这是东方式精神气韵的最好诠释,彰显的是低调的睿智与奢华。
鸾凤和鸣翡翠挂件
翡翠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翡翠原指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艳丽,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早在2000年前的骠族是早期使用翡翠的民族。那时古人就能将翡翠、玛瑙、珊瑚、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并磨成各种形状,用来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或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起装饰作用。早期的翡翠雕件如翡翠大象,当时的工艺还非常的原始,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缅甸文中最早出现“翡翠”这个词是在15世纪。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云南腾冲人深入缅甸开采翡翠,缅甸和明朝的翡翠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翡翠则作为贡品上贡给朝廷,到了明末后期,腾冲的翡翠行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翡翠真正的进入到中原地区,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中国的翡翠文化才进入到鼎盛时期,翡翠制品开始慢慢的在朝廷,在民间的流传起来。
慈禧太后对翡翠的热爱近乎痴狂,她所居住的长春宫里到处都能见到各种翡翠玉器。吃的喝的首饰摆件都是翡翠做的。但凡是翡翠能做的,就全部是由翡翠制作而成。因为慈禧太后,翡翠在清代也被称为“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称。
除了慈禧是狂热的翡翠粉,乾隆也是一个疯狂的爱好者,他对于翡翠的收藏兴趣是他人所不能比拟的,中国的古代帝王多偏爱玉器,而乾隆更是远远超过历代的帝王,极度喜爱。乾隆皇帝把翡翠雕刻当国家大事操办,亲审、亲阅、亲批,国家专设办玉机构,抽调大批能工巧匠进宫雕刻,上下官员,同心协力。崇玉、玩玉、用玉、藏玉之风,无论深灵玉探宝度广度,都超过了历朝历代。清代玉器,在继承了数千年中华传统玉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与创新,深深表现出它的时代特点:新、奇、特、高。叱咤风云的宋美龄,对翡翠也是情有独钟,她一生收藏了不少的翡翠,但最出名的还是满色的麻花手镯,她对这只手镯一见钟情,爱不释手。晚年的宋美龄更加偏爱翡翠,翡翠耳钉、翡翠珠链、翡翠手镯、翡翠戒指。整套翡翠首饰颜色质地均属极品,佩戴在身上尽显雍容华贵。
此件翡翠挂件原料来自越南缅甸材质典型A货,玉质上佳,翠色独特自然,抛光均匀洁净,翡翠上雕“鸾凤和鸣”纹,雕工精细、比例匀称、线条流畅,鸾鸟与凤凰栩栩如生,“鸾凤和鸣”寓意:特指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子孙繁盛、家业兴旺。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陈国大夫),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杨伯峻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幸福美满。翡翠配以K金与52颗锆钻加以缀,更显高贵华丽,是一件高档翡翠玉雕挂件,佩戴上身,于举手投足间彰显优雅高贵,不失为送礼与收藏之佳品。
我国的珠宝行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最大的翡翠市场,翡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销量越来越好,被誉为疯狂的石头,同时翡翠市场也正经历着复苏、振兴、上升、回落、又上升的螺旋式发展全过程,但人们对翡翠的狂热程度从未消减,前景也会更加灿烂。
翡翠在我国流行时间并不长,众所周知,翡翠的流行和普及是在清末,由慈禧老佛爷带动起来的。正所谓上行下效,老佛爷喜欢啥,下面的人自然就会去迎合,搞得民间也流行起翡翠来。就连李莲英都花了一万两银子买了一件翠色的翡翠翎管,可见当时带翠的翡翠价值有多高。
其实,这场翡翠风暴的始作俑者慈禧并没有大家想象当中的那么喜欢翡翠,她除了几件心爱的翡翠西瓜和白菜以及翡翠做的水果之外,首饰还是更喜欢碧玺、珍珠、红蓝宝石。我们从慈禧入殓时的陪葬品就能看出,其中翡翠仅占一小部分,其余最多的就是各种大小不一的珍珠,其次是白玉雕件和首饰以及红蓝宝石和慈禧首饰。由此可见,翡翠并不是慈禧的最爱,而是民间的一种曲解。
有人说,元代就有翡翠制品,明代和清代逐渐多见,但目前我们并没有发现元代和明代的翡翠制品,清早期也并不见什么翡翠制品,还是以白玉为主,宝石为辅。我们从明代严嵩和清中期的和珅被抄家的物品明细中都无法找到翡翠的影子,严嵩家多见金银、书画、象牙、绫罗绸缎、古琴、古扇、古铜器等珍玩。而和珅家只有各种白玉、碧玺、红蓝宝石、金玉佛像、以及各种古玩奇珍。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清晚期以前的翡翠是不受待见的,我们从清代帽顶的顶珠也可以判断,如果像有些人说的翡翠稀少所以比较珍贵,难道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上层人物应该会收藏或者佩戴翡翠。甚至任何代表身份的配饰都没有翡翠的踪影,宁愿用青金石、珊瑚、南宫、珍珠等来代表身份和祭祀天地和祖宗。
古代人不待见翡翠,是因为翡翠低位比较尴尬,硬度高不好加工,不如软玉好成器,但又不如宝石硬度高,透明度也不如宝石,人们宁愿用玻璃也不会用翡翠。尤其颜色较花,古人讲究纯净,表里如一,所以翡翠的颜色乱七八糟这是古人最难以忍受的。这就是古人不喜欢翡翠的原因。所以我们现在喜欢翡翠,只是一种现代审美,跟中国的玉文化没有半毛钱关系。
慈禧生前最喜欢奇珍异宝,特别是夜明珠。她生前有一颗夜明珠,被专家估价为八亿元,却在1928年被孙殿英炸开了墓盗走了奇珍异宝,包括了这颗夜明珠。
在清朝末年时期,当时的人们还处于思想比较封建,比较专制并且落后的时期,当时的清朝也是处在摇摇欲坠的时期。慈禧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在皇宫之中有无数的山珍海味和奇珍异宝,吃惯了看惯了,也开始对这些东西提不起兴趣。但是尽管是珠宝首饰堆满了自己的房间,她最钟爱的还是那一颗夜明珠,甚至在她死后也将这些奇珍异宝带进了自己的墓中。
慈禧的墓中包含了她生前喜欢的那些珠宝和首饰还有一些金银,当然也会有她最喜欢的夜明珠。但是之后她的夜明珠去了哪里我们却不得而知,据说当时军阀假装说要军事演习,把慈禧的墓炸开,并且趁机盗走了其中一些金银珠宝,当然也有那颗夜明珠。
据说当时开墓时,慈禧的脸色几乎和活人没有什么两样,并且身体没有一点腐蚀,大家都猜测这就是夜明珠的威力,以此看来这颗珠子的威力也的确是十分的难以想象。
之后孙殿英根本不承认自己动过了那个夜明珠,并且用金钱堵住了那些大臣的嘴,还将夜明珠送给了宋美龄。之后,宋美龄把这个夜明珠带到了美国,之后被一个商人花重金买走了。所以这颗夜明珠最后还是被美国收入了囊中。
慈禧随葬的珍宝究竟有多少他的心腹太监李连英曾亲自参加了慈禧棺中葬宝的仪式,在李莲英和他侄子所著的爱月轩笔记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根据《爱月轩笔记〉载,慈禧在未入棺前,先在棺底铺了金丝所制的镶着珠宝的锦褥层,厚约七寸;锦褥上又铺了绣花丝褥子一层,然后在丝褥上再铺了亠层珠子,珠子上又铺了绣着佛串珠的薄褥子一层。头前放着翡翠荷叶,头下放好翡翠西瓜枕头,脚下放一大朵碧玺莲花。这一切放好后,始将慈禧的尺体移放棺内。慈禧身穿金丝串珠制作的缫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嵛子,又用珠串九练将尸体严密围绕,并以蚌佛十八尊放在慈禧的手旁边。据记载,以上所放的这些珠宝,都是私人孝敬之物,不在公账内列入。慈禧身盖陀罗经被子,头戴珠冠,珠冠两旁放入金佛、翠佛玉佛一百零八尊,两脚下各放西瓜一个,甜瓜两个,以及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百件身左边放玉藕三节,上有荷叶莲花等。身右边放珊瑚树一枝。其余空隙处全用珍珠、宝石等物填满,然后又盖上网珠被子一床、算是入殓完毕,正准备盖棺时,一位公主赶来,将网珠被子揭开,又给塞进去玉制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均放在慈格的手边,这才合上棺盖,殓完毕。
慈禧入棺珠宝的当时实价
据《爱月轩笔记)载,慈禧入棺的珠宝,当时账上都记有制作价和估价。金丝锦被制价八万四千两(均以银两定价):镶八分珠子一百粒,三分的珠子三百零四粒,六厘的珠子出千二百粒,米珠一万零五百粒;红蓝宝石,每块重四钱的十八块,每块重一钱的六十七块;祖母绿,每块重五钱的计两块,碧玺玉共二百零三块以上制价共四百八十五万四千二百两。一钱重的圆珠子层,共二千四百粒,制价百三十一万两绣佛串珠褥子制价十二万二千两1每粒重五分的珠子共一干三百十粒,制价十万零二于三百两。头顶翡翠荷叶,工十两五钱四分,叶满绿筋,天然长成与真荷叶极为相似制价三百八十五万两脚登碧玺莲花,重三十六两八钱,制价七十五万两身穿串珠袍褂二件,绣价八千两,共用大珠四百三十粒,中珠千粒,分的小珠四千五百粒,共用大小宝石千世百三十五块,制价二百二十万两。项戴朝珠三挂,其中两挂是珠子,一挂是红宝石,共制价五百四十五万两。佩戴十八子的珠镜等,用珠八百粒,宝石三十五块,制价五十九万两。陀罗经被子铺珠八百工十粒,制价四十六万两。珠冠制价十五万五千两。用四两重的珠子一粒,珠大如鸡蛋,据说是外国进贡的宝物,并非新制,当时账上估价二干万两。身旁放的金佛,每尊重八两,共二十七尊;翠佛每尊重六两,共三十七尊;红宝石佛每尊重三两五钱共三七尊总共八尊,制价一百六七万两。脚旁左右翡翠西瓜各校青皮红瓤白籽、黑丝,估价五百万两。翡翠甜瓜四枚,其中两枚是白皮、黄籽、粉瓤,两枚是青皮、籽、黄瓤,估价六百万两。翡翠桃十颗,青色,粉红尖,与真桃极为相似;黄宝石李子一百颗,红宝石杏六十颗,红宝石枣四十颗,共制价三十九万两。翡翠白菜两棵,绿叶白心,菜心上落一只蝈蝈,绿叶旁又落两只马蜂,**,公账上只录其名,或许是大臣们孝敬的账上注明估价一千万两。身左旁放玉藕三节,上有灰色泥污,藕上长出绿荷叶和粉莲花,还有黑荸荠一枚,共制价四百五十万两。身右旁珊瑚树一枝,红色,树上绕樱桃一枝,青梗绿叶,又有红果树上落一只翠鸟,都是天然长成,制价八十三万两。慈禧身上及空隙间填八分大的珠子五百粒,六分大的珠子一千粒,三分大的珠子二千二百粒,红蓝宝石二千二百块,共制价四百二十三万两。网珠被子用珠六千粒,每粒二分重,共制价四十二万八千两。番佛四十八尊,每尊高不过二寸,白身白足,穿黄鞋,放红衣,手持红莲花一枝,都是玉质,制价二十五万二千两。各王公所孝敬的宝物中,以某公主的八匹骏马玉质最佳,每匹长不足二寸,毛色式样各不相同,玉质十八罗汉也是颜色式样各不相同,这两宗均未入账,估价需百万两。以上都是慈禧棺内之物棺外还有很多宝物未上账的。如,放慈禧棺材的宝床上有个石洞,人称“金井”,里边满放着慈禧生前所喜爱的珠宝珍玩等物,这些宝物不记入公账,亦未作估价,如有估价,也一定是惊人的数字。就仅棺内珠宝而言,共计制价、估价已在七千三百一十九万五千四百两白银之巨。
中国人自古就喜欢玉,喜欢用玉雕刻成不同的形状,就代表不同的寓意。
在古代,甚至有人认为能够出产玉的地方会有仙人存在,所以玉一直都是收藏和送礼佳品,是向对方表示尊重的十分有心意的礼物。
因此对于玉藕这样好的东西,慈禧当然也难免于俗,碰到好的玉藕都要欣赏、把玩一番。以慈禧尊贵的身份,她这一辈子什么样好的东西没有见过,能够得到的宝贝都是精品之中的精品,比如她陪葬品中的翠玉白菜和九玲珑宝塔,光是听名字就觉得一定精美异常,可惜被盗墓者洗劫一空,难以让昔日的宝物重见天日。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喜爱珠宝
清代民间,慈禧太后的金银首饰是数不胜数,有这么一对“翡翠西瓜”,慈禧太后的掌上宝贝。相传慈禧死后,两个“翡翠西瓜”被陪葬在慈禧墓中,1928年,孙殿英盗掘了东陵后,这两个“西瓜”就杳无踪迹了。
慈禧太后采购美国碧玺大部分都是通过驰名世界的蒂凡尼公司进行的,碧玺宝石也大部经过了蒂凡尼公司的宝石学家J·L·坦纶博姆的鉴定。
翡翠西瓜所特有的双色组合当时几乎只有圣地亚哥的碧玺矿才具备。所以毫无疑问,慈禧太后的翡翠西瓜来自美国圣地亚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梅萨平原的伊巴拉雅碧玺矿,在19世纪末期即已闻名于世。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伊巴拉雅矿开采出来的大部分碧玺都出口到了中国,供慈禧太后的宫廷享用。
随着满清王朝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被推翻,王朝的奢侈生活也到此画上了句号。其结果是伊巴拉雅矿的碧玺产品因为中国市场告吹而滞销,该矿被迫关闭。一直到2012年12月,该矿才被重新开发。
——慈溪
慈禧太后的随葬品是很多小伙伴都好奇的,毕竟作为当时中国的主人,也是中国最有钱的人,对自己的陪葬品自然奢侈到极致。而我们一般人是没有机会看到他的陪葬品的。但是由于慈禧的墓后来被军阀给炸开了,再加上有很多的盗墓贼,导致慈禧的陪葬品大多都被人偷出来卖了。
而在慈禧众多陪葬品中最出名的一件,大概就是自己嘴里面的夜明珠。据说这个夜明珠有鸽子蛋那么大,在夜里闪闪发光,能照亮一整间屋子。而且让这颗夜明珠这么著名的原因是,这科技明珠最后流入到蒋介石的手里。而蒋介石则把这个夜明珠送给了他的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是中国民国年代的一个奇女子,多次代表国民党到美国去访问,那么他得到慈禧的夜明珠之后是做了什么呢?答案是他把夜明珠绣在了自己的绣花鞋上。这也是一个很奢侈的举动,毕竟能把那么大的一名猪绣在自己的鞋上,可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呀,要知道这可是慈禧嘴里面的夜明珠。
其实慈禧皇太后的墓里面的陪葬品,有多少都不重要,人死了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可是由于中国的一些封建迷信认为仍在死掉之后,还会想要继续享受现实的繁华,所以才会往屋里面放很多的珠宝,很多名贵的陪葬品,但是结果又如何呢?
我觉得人最重要的应该是活在当下,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做错事,不要做亏心事,人死了就是死了,不会有什么来世的,珍惜当下珍惜眼前才是最重要的。
1、历史上慈禧有收集各种珠宝的嗜好,并且在顾和园有一处专门收藏珠宝的地方,那里不仅仅有金银财宝,还有很多珍珠玉石。
2、而相比于金银,老佛爷似乎对各种玉器情有独钟,慈禧使用的各种首饰以及把玩的各种藏品大多都是玉器的。
慈禧太后一生钟爱翡翠,之前大名鼎鼎的翡翠白菜摆件就是她很喜欢的,不仅观赏性强、而且价值连城。翡翠西瓜也是另一个她爱不释手的摆件,据说工匠做的这个西瓜连纹路都能看清,十分逼真。
毕竟摆件都是看的,慈禧还喜欢将一些翡翠首饰带着身上;慈禧一生杀人无数,翡翠有保平安、送吉祥之意;迷信的慈禧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据说张之洞送给她一个翡翠魔杵,可以避灾驱邪,她也是随身携带。
她也十分喜欢琥珀蜜蜡;亮**的琥珀晶莹透亮,做成好看的手钏、项链、佛珠,既可以显示身份地位;又能彰显自己朝拜向佛的心理。
据说她还极其讲究卫生,讨厌马桶的味道;所以巴结她的官员送了她一个散发香味的檀香马桶;想想真是觉得讽刺,连上个厕所都要这么夸张。在她七十多岁的时候,西洋画师为她画了一幅人像,很是逼真生动。爱美的她也甚是喜欢,觉得将她画的既年轻又美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