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博虚拟学院

奥博虚拟学院,第1张

杜甫(712-770):唐诗人。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

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

,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

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

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得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

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

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

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饫死耒阳。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

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

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

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

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

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

杜工部集》。(《辞海》1989年版)

即事

百宝装腰带

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

舞罢锦缠头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百年已过半

秋至转饥寒

为问彭州牧

何时救急难

绝句

江边踏青罢

回首见旌旗

风起春城暮

高楼鼓角悲

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

为嗔王录事

不寄草堂资

昨属愁春雨

能忘欲漏时

绝句二首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绝句六首

日出篱东水

云生舍北泥

竹高鸣翡翠

沙僻舞〔昆鸟〕鸡

蔼蔼花蕊乱

飞飞蜂蝶多

幽栖身懒动

客至欲如何

凿井交棕叶

开渠断竹根

扁舟轻袅缆

小径曲通村

急雨捎溪足

斜晖转树腰

隔巢黄鸟并

翻藻白鱼跳

舍下笋穿墙

庭中藤刺檐

地晴丝冉冉

江白草纤纤

江动月移石

溪虚云傍花

乌栖知故道

帆过宿谁家

绝句三首

闻道巴山里

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

一望九江城

水槛温江口

草堂石笋西

移船先主庙

洗药浣花溪

谩道春来好

狂风太放颠

吹花随水去

翻却钓鱼船

答郑十七郎一绝

雨后过畦润

花残步屐迟

把文惊小陆

好客见当时

武侯庙

遗庙丹青古

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

不复卧南阳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复愁十二首

人烟生处僻

虎迹归新蹄

野鹘翻窥草

村船逆上溪

钓艇收缗尽

昏鸦接翅稀

月生初学扇

云细不成衣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身觉省郎在

家须农事归

年深荒草径

老恐失柴扉

金丝镂箭簇

皂尾掣旗竿

一自风尘起

犹嗟行路难

胡虏何曾盛

干戈不肯休

闾阎听小子

谈笑觅封侯

贞观铜牙弩

开元锦兽张

花门小箭好

此物弃沙场

今日翔麟马

先宜驾鼓车

无劳问河北

诸将角荣华

任转江淮粟

休添苑囿兵

由来貔虎士

不满凤凰城

江上亦秋色

火云终不移

巫山犹锦树

南国且黄鹂

每恨陶彭泽

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

自觉酒须赊

病减诗仍拙

吟多意有余

莫看江总老

犹被赏时鱼

规雁

东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正北飞

电子版杜甫诗集之二(七绝,106首)

编辑、输入:方舟子

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

奉乞桃栽一百根

春前为送浣花村

河阳县里虽无树

濯锦江边未满园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华轩蔼蔼他年到

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

幸分苍柳拂波涛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木

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

与致西边十亩阴

诣徐卿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

不问绿李与黄梅

石笋街中却归去

果园坊里为求来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落落出群非榉柳

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

为觅霜根数寸栽

又于韦处乞磁碗

大邑烧磁轻且坚

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

绝句漫兴九首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

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

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

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

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江春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

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

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

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

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

不放香醪如蜜糖

隔户杨柳弱袅袅

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

狂风挽断最长条

春水生二绝

二月六夜春水生

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溪鸟〕〔敕鸟〕莫漫喜

吾与汝曹俱眼明

一夜水高二尺强

数日不可更禁当

南市津头有船卖

无钱即买系篱旁

少年行二首

莫笑田家老瓦盆

自从盛酒长儿孙

倾银注玉惊人眼

共醉终同卧竹根

巢燕养雏浑去尽

江花结子也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

不见堂前东逝波

少年行

马上谁家白面郎

临阶下马蹋人床

不通姓字粗豪甚

指点银瓶素酒尝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

三日功成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

总拟桥东待使君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

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原注:斛斯融,吾酒徒。)

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

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

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

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

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

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

唤取佳人无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看花即索死

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

嫩叶商量细细开

重赠郑钅柬绝句

郑子将行罢使臣

囊无一物献尊亲

江山路远羁离日

裘马谁为感激人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绝奉答二绝

雨映行宫辱赠诗

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

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

白沙青石先无泥

只须伐竹开荒径

倚杖穿花听马嘶

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

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

洗盏开尝对马军(原注:军州谓驱使骑为马军。)

三绝句

楸树馨香倚钓矶

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

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

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

客至从嗔不出迎

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绝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朱樱此日垂朱实

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

高才仰望足离筵

答杨梓州

闷到杨公池水头

坐逢杨子镇东州

却向青溪不相见

回船应载阿戎游

得房公池鹅

房相西池鹅一群

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

为报笼随王右军

官池春雁二首

自古稻粱多不足

至今〔溪鸟〕〔敕鸟〕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

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

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

力微〔矢曾〕缴绝须防

投简梓州幕府兼韦十郎官

幕下郎官安稳无

从来不奉一行书

固知贫病人须弃

能使韦郎迹也疏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云里不闻双雁过

掌中贪看一珠新

秋风袅袅吹江汉

只在他乡何处人

谢安舟楫风还起

梁苑池台雪欲飞

杳杳东山携妓去

泠泠修竹待王归

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

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

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南岸是吾蜀

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

混一车书弃金玉

绝句四首

堂西长笋别开门

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

松高拟对阮生论(原注:朱、软,剑外相知。)

欲作鱼梁云覆湍

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

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

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

根居隙地怯成形

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秋风袅袅动高旌

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

欲夺蓬婆雪外城

三绝句

前年渝洲杀刺史

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

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

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

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

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

妇女多在官军中

存殁口号二首

席谦不见近弹棋

毕曜仍传旧小诗(原注:道士席谦,吴人,善弹棋。毕曜善为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

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

曹霸丹青已白头(原注:高士荥阳郑虔,善画山水。曹霸,善画马。)

天下何曾有山水

人间不解重骅骝

夔州歌十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

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

瞿塘险过百年关

白帝夔州各异城

蜀江楚峡混殊名

英雄割据非天意

霸王并吞在物情

群雄竞起闻前朝

王者无外见今朝

比讶渔阳结怨恨

元听舜日旧箫韶

赤甲白盐俱刺天

闾阎缭绕接山巅

枫林橘树丹青合

复道重楼锦绣悬

〔氵襄〕东〔氵襄〕西一万家

江南江北春冬花

背飞鹤子遗琼蕊

相趁凫雏入蒋牙

东屯稻畦一百顷

北有涧水通青苗

晴浴狎鸥分处处

雨随神女下朝朝

蜀麻吴盐自古通

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

白昼摊钱高浪中

忆惜咸阳都市合

山水之图张卖时

巫峡曾经宝屏见

楚宫犹对碧峰疑

武侯祠堂不可忘

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

云日如火炎天凉

阆风玄圃与蓬壶

中有高唐天下无

借问夔州厌何处

峡门江腹拥城隅

解闷十二首

草阁柴扉星散居

浪翻江黑雨飞初

山禽引子哺红果

溪女得钱留白鱼

商胡离别下扬州

忆上西陵故驿楼

为问淮南米贵贱

老夫乘兴欲东游

一辞故园十经秋

每见秋瓜忆故丘

今日南湖采薇蕨

何人为觅郑瓜州(原注:今郑〔礻必〕监审。)

沈范早知何水部

曹刘不待薛郎中(原注:水部郎中薛据。)

独当省署开文苑

兼泛沧浪学钓翁

李陵苏武是吾师

孟子论文更不疑(原注:校书郎孟云卿。)

一饭未曾留俗客

数篇今见古人诗

复忆襄阳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即今耆旧无新语

漫钓槎头缩颈鳊

陶冶性灵存底物

新诗改罢自长吟

孰知二谢将能事

颇学阴何苦用心

不见高人王右丞

蓝田丘壑漫寒藤

最传秀句寰区满

未绝风流相国能(原注:右丞弟,今相国缙)

先帝贵妃今寂寞

荔枝还复入长安

炎方每续朱樱献

玉座应悲白露团

忆过泸戎摘荔枝

青枫隐映石逶迤

京华应见无颜色

红颗酸甜只自知

翠瓜碧李沉玉□(上秋下瓦)

赤梨蒲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

此物娟娟长远生

侧生野岸及江蒲

不熟丹宫满玉壶

云壑布衣鲐背死

劳人害马翠眉须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禄山作逆降天诛

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

时时战斗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

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

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好童谣

河北将军尽入朝

自是乾坤王室正

却教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

茫茫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

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

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

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

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

宫闱不拟选人才

抱病江天白首郎

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

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

削成如案抱青丘

包茅重入归关内

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

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

黄金台贮俊货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

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

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

白头惟有赤心存

竟能尽说诸侯入

知有从来天子尊

十二年来战场多

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

功业汾阳异姓王

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大贤为政即多闻

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

卧龙无首对江〔氵贲〕

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五首

萧关陇水入官军

青海黄河卷塞云

北极转愁龙虎气

西戎休纵犬羊群

赞普多教使入秦

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

杀伐虚悲公主亲

崆峒西极过昆仑

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

蕃人闻道渐星奔

勃律天西采玉河

坚昆碧碗最来多

旧随汉使千堆宝

小答胡王万匹罗

今春喜气满乾坤

南北东西拱至尊

大历三年调玉烛

玄元皇帝圣云孙

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书堂饮既夜复邀李尚书下马月下绝句

湖月林风相与清

残樽下马复同倾

久弃野鹤如双鬓

遮莫邻鸡下五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西游记第十六回讲述唐三藏和孙行者,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来到了一座叫做“观音禅院”的寺庙来所发生的故事。接下来我搜集了西游记第十六回,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却说他师徒两个,策马前来,直至山门首观看,果然是一座寺院。但见那层层殿阁,迭迭廊房。三山门外,巍巍万道彩云遮;五福堂前,艳艳千条红雾绕。两路松篁,一林桧柏。两路松篁,无年无纪自清幽;一林桧柏,有色有颜随傲丽。又见那钟鼓楼高,浮屠塔峻。安禅僧定性,啼树鸟音闲。寂寞无尘真寂寞,清虚有道果清虚。

有诗曰:上刹祗园隐翠窝,招提胜景赛娑婆。果然净土人间少,天下名山僧占多。

长老下了马,行者歇了担,正欲进门,只见那门里走出一众僧来。你看他怎生模样——

头戴左笄帽,身穿无垢衣。铜环双坠耳,绢带束腰围。

草履行来稳,木鱼手内提。口中常作念,般若总皈依。

三藏见了,侍立门旁,道个问讯。那和尚连忙答礼,笑道失瞻,问:“是那里来的?请入方丈献茶。”三藏道:“我弟子乃东土钦差,上雷音寺拜佛求经。至此处天色将晚,欲借上刹一宵。”那和尚道:“请进里坐,请进里坐。”三藏方唤行者牵马进来。那和尚忽见行者相貌,有些害怕,便问:“那牵马的是个什么东西?”三藏道:“悄言,悄言!他的性急,若听见你说是什么东西,他就恼了。他是我的徒弟。”那和尚打了个寒噤,咬着指头道:“这般一个丑头怪脑的,好招他做徒弟?”三藏道:“你看不出来哩,丑自丑,甚是有用。”

那和尚只得同三藏与行者进了山门。山门里,又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三藏又大喜道:“弟子屡感菩萨圣恩,未及叩谢。今遇禅院,就如见菩萨一般,甚好拜谢。”那和尚闻言,即命道人开了殿门,请三藏朝拜。那行者拴了马,丢了行李,同三藏上殿。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象叩头。那和尚便去打鼓,行者就去撞钟。三藏俯伏台前,倾心祷祝。祝拜已毕,那和尚住了鼓,行者还只管撞钟不歇,或紧或慢,撞了许久。那道人道:“拜已毕了,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此时却惊动那寺里大小僧人、上下房长老,听得钟声乱响,一齐拥出道:“那个野人在这里乱敲钟鼓?”行者跳将出来,咄的一声道:“是你孙外公撞了耍子的!”那些和尚一见了,唬得跌跌滚滚,都爬在地下道:“雷公爷爷!”行者道:“雷公是我的重孙儿哩!起来起来,不要怕,我们是东土大唐来的老爷。”众僧方才礼拜,见了三藏,都才放心不怕。内有本寺院主请道:“老爷们到后方丈中奉茶。”遂而解缰牵马,抬了行李,转过正殿,径入后房,序了坐次。

那院主献了茶,又安排斋供。天光尚早,三藏称谢未毕,只见那后面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僧出来。看他怎生打扮——

头上戴一顶毗卢方帽,猫睛石的宝顶光辉;身上穿一领锦绒褊衫,翡翠毛的金边晃亮。一对僧鞋攒八宝,一根拄杖嵌云星。满面皱痕,好似骊山老母;一双昏眼,却如东海龙君。口不关风因齿落,腰驼背屈为筋挛。

众僧道:“师祖来了。”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那老僧还了礼,又各叙坐。老僧道:“适间小的们说东土唐朝来的老爷,我才出来奉见。”三藏道:“轻造宝山,不知好歹,恕罪,恕罪!”老僧道:“不敢,不敢!”因问:“老爷,东土到此,有多少路程?”三藏道:“出长安边界,有五千余里,过两界山,收了一个小徒,一路来,行过西番哈咇国,经两个月,又有五六千里,才到了贵处。”老僧道:“也有万里之遥了。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三藏又问:“老院主高寿几何?”老僧道:“痴长二百七十岁了。”行者听见道:“这还是我万代孙儿哩?”三藏瞅了他一眼道:“谨言!莫要不识高低冲撞人。”那和尚便问:“老爷,你有多少年纪了?”行者道;“不敢说。”那老僧也只当一句疯话,便不介意,也不再问,只叫献茶。有一个小幸童,拿出一个羊脂玉的盘儿,有三个法蓝镶金的茶钟。又一童,提一把白铜壶儿,斟了三杯香茶。真个是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三藏见了,夸爱不尽道:“好物件,好物件!真是美食美器!”那老僧道:“污眼污眼!老爷乃天朝上国,广览奇珍,似这般器具,何足过奖?老爷自上邦来,可有什么宝贝,借与弟子一观?”三藏道:“可怜!我那东土,无甚宝贝,就有时,路程遥远,也不能带得。”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众僧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行者道:“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爷才说袈裟是件宝贝,言实可笑。若说袈裟,似我等辈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论我师祖,在此处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叫:“拿出来看看。”那老和尚,也是他一时卖弄,便叫道人开库房,头陀抬柜子,就抬出十二柜,放在天井中,开了锁,两边设下衣架,四围牵了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三藏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笑道:“好,好,好,收起,收起!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说,急急的走了去,把个包袱解开,早有霞光迸迸,尚有两层油纸裹定,去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无一个不心欢口赞。真个好袈裟!上头有——

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

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托化天仙亲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

那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动了奸心,走上前对三藏跪下,眼中垂泪道:“我弟子真是没缘!”三藏搀起道:“老院师有何话说?”他道:“老爷这件宝贝,方才展开,天色晚了,奈何眼目昏花,不能看得明白,岂不是无缘!”三藏教:“掌上灯来,让你再看。”那老僧道:“爷爷的宝贝,已是光亮,再点了灯,一发晃眼,莫想看得仔细。”行者道:“你要怎的看才好?”老僧道:“老爷若是宽恩放心,教弟子拿到后房,细细的看一夜,明早送还老爷西去,不知尊意何如?”三藏听说,吃了一惊,埋怨行者道:“都是你,都是你!”行者笑道:“怕他怎的?等我包起来,教他拿了去看。但有疏虞,尽是老孙管整。”那三藏阻当不住,他把袈裟递与老僧道:“凭你看去,只是明早照旧还我,不得损污些须。”老僧喜喜欢欢,着幸童将袈裟拿进去,却吩咐众僧,将前面禅堂扫净,取两张藤床,安设铺盖,请二位老爷安歇。一壁厢又教安排明早斋送行,遂而各散。师徒们关了禅堂,睡下不题。

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小幸童也不知为何,却去报与众僧道:“公公哭到二更时候,还不歇声。”有两个徒孙,是他心爱之人,上前问道:“师公,你哭怎的?”老僧道:“我哭无缘,看不得唐僧宝贝!”小和尚道:“公公年纪高大,发过了他的袈裟,放在你面前,你只消解开看便罢了,何须痛哭?”老僧道:“看的不长久。我今年二百七十岁,空挣了几百件袈裟,怎么得有他这一件?怎么得做个唐僧?”小和尚道:“师公差了。唐僧乃是离乡背井的一个行脚僧。你这等年高,享用也彀了,倒要象他做行脚僧,何也?”老僧道:“我虽是坐家自在,乐乎晚景,却不得他这袈裟穿穿。若教我穿得一日儿,就死也闭眼,也是我来阳世间为僧一场!”众僧道:“好没正经!你要穿他的,有何难处?我们明日留他住一日,你就穿他一日,留他住十日,你就穿他十日便罢了。何苦这般痛哭?”老僧道:“纵然留他住了半载,也只穿得半载,到底也不得气长。他要去时只得与他去,怎生留得长远?”

正说话处,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智,出头道:“公公,要得长远也容易。”老僧闻言,就欢喜起来道:“我儿,你有什么高见?”广智道:“那唐僧两个是走路的人,辛苦之甚,如今已睡着了。我们想几个有力量的,拿了枪刀,打开禅堂,将他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我一家知道,却又谋了他的白马、行囊,却把那袈裟留下,以为传家之宝,岂非子孙长久之计耶?”老和尚见说,满心欢喜,却才揩了眼泪道:“好,好,好!此计绝妙!”即便收拾枪刀。内中又有一个小和尚,名唤广谋,就是那广智的师弟,上前来道:“此计不妙。若要杀他,须要看看动静。那个白脸的似易,那个毛脸的似难。万一杀他不得,却不反招己祸?我有一个不动刀枪之法,不知你尊意如何?”老僧道:“我儿,你有何法?”广谋道:“依小孙之见,如今唤聚东山大小房头,每人要干柴一束,舍了那三间禅堂,放起火来,教他欲走无门,连马一火焚之。就是山前山后人家看见,只说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将我禅堂都烧了。那两个和尚,却不都烧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岂不是我们传家之宝?”那些和尚闻言,无不欢喜,都道:“强,强,强!此计更妙,更妙!”遂教各房头搬柴来。唉!这一计,正是弄得个高寿老僧该尽命,观音禅院化为尘!原来他那寺里,有七八十个房头,大小有二百余众。当夜一拥搬柴,把个禅堂前前后后四面围绕不通,安排放火不题。

却说三藏师徒,安歇已定。那行者却是个灵猴,虽然睡下,只是存神炼气,朦胧着醒眼。忽听得外面不住的人走,揸揸的柴响风生,他心疑惑道:“此时夜静,如何有人行得脚步之声?莫敢是贼盗,谋害我们的`?”他就一骨鲁跳起,欲要开门出看,又恐惊醒师父。你看他弄个精神,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蜜蜂儿,真个是——

口甜尾毒,腰细身轻。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小小微躯能负重。

嚣嚣薄翅会乘风。却自椽棱下,钻出看分明。

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行者暗笑道:“果依我师父之言,他要害我们性命,谋我的袈裟,故起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怜又不禁打,一顿棍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罢,罢,罢!与他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教他住不成罢!”

好行者,一筋斗跳上南天门里,唬得个庞刘苟毕躬身,马赵温关控背,俱道:“不好了,不好了!那闹天宫的主子又来了!”行者摇着手道:“列位免礼休惊,我来寻广目天王的。”说不了,却遇天王早到,迎着行者道:“久阔,久阔。前闻得观音菩萨来见玉帝,借了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谛等,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去,说你与他做了徒弟,今日怎么得闲到此?”行者道:“且休叙阔。唐僧路遇歹人,放火烧他,事在万分紧急,特来寻你借辟火罩儿,救他一救。快些拿来使使,即刻返上。”天王道:“你差了,既是歹人放火,只该借水救他,如何要辟火罩?”行者道:“你那里晓得就里。借水救之,却烧不起来,倒相应了他;只是借此罩,护住了唐僧无伤,其余管他,尽他烧去。快些快些!此时恐已无及,莫误了我下边干事!”那天王笑道:“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行者道:“快着,快着,莫要调嘴,害了大事!”那天王不敢不借,遂将罩儿递与行者。

行者拿了,按着云头,径到禅堂房脊上,罩住了唐僧与白马、行李,他却去那后面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头坐,着意保护那袈裟。看那些人放起火来,他转捻诀念咒,望巽地上吸一口气吹将去,一阵风起,把那火转刮得烘烘乱着。好火,好火!但见——黑烟漠漠,红焰腾腾。黑烟漠漠,长空不见一天星;红焰腾腾,大地有光千里赤。起初时,灼灼金蛇;次后来,威威血马。南方三硁逞英雄,回禄大神施法力。燥干柴烧烈火性,说什么燧人钻木;熟油门前飘彩焰,赛过了老祖开炉。正是那无情火发,怎禁这有意行凶,不去弭灾,反行助虐。风随火势,焰飞有千丈余高;火趁风威,灰迸上九霄云外。乒乒乓乓,好便似残年爆竹;泼泼喇喇,却就如军中炮声。烧得那当场佛象莫能逃,东院伽蓝无处躲。胜如赤壁夜鏖兵,赛过阿房宫内火!

西游记》(1988)基本资料  拍摄时间:1982年至1988年 地区:中国大陆 主演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僧—汪粤、徐少华、迟重瑞(注:汪粤出演第6,9,10集;徐少华出演第4,5,7,8,11,12,14~16集;其余由迟重瑞出演) 猪八戒—马德华 沙僧—闫怀礼(2009年4月12日上午10:20病故) 语言:国语 颜色:彩色 播出概要 1982年8月拍摄试集《除妖乌鸡国》,于当年国庆节播出。 1982年—1985年拍完前十一集,于1984年2月3日播出了《计收猪八戒》、《三打白骨精》两集,1986年春节期间播出前十一集。 1986年拍完《夺宝莲花洞》、《除妖乌鸡国》(重拍)、《大战红孩儿》、《斗法降三怪》、《趣经女儿国》、《三调芭蕉扇》、《扫塔辨奇冤》、《误入小雷音》、《孙猴巧行医》九集。 1987年为了介绍《西游记》的拍摄情况,请各路“神仙”、“国王”给观众拜年,中央电视台录制了名为《齐天乐》的晚会于春节期间播出。 1987年拍完《错坠盘丝洞》、《四探无底洞》、《传艺玉华洲》、《天竺收玉兔》、《波升极乐天》五集。 1988年2月1日起,前25集全部播出。 1988年春节播出,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经典之作。这部《西游记》,可以视为普及版,女导演杨洁把《西游记》里大量的佛经偈语、晦涩的对白,全部删除,只给观众最清楚的故事情节。 央视六小龄童西游记88版共25集,西游记续集16集,前后41集。 目录 第一集 猴王初问世 第二集 官封弼马温 第三集 大圣闹天宫 第四集 困囚五行山 第五集 猴王保唐僧 第六集 祸起观音院 第七集 计收猪八戒 第八集 坎途逢三难 第九集 偷吃人参果 第十集 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 智激美猴王 第十二集 夺宝莲花洞 第十三集 除妖乌鸡国 第十四集 大战红孩儿 第十五集 斗法降三怪 第十六集 趣经女儿国 第十七集 三调芭蕉扇 第十八集 扫塔辨奇冤 第十九集 误入小雷音 第二十集 孙猴巧行医 第二十一集 错坠盘丝洞 第二十二集 四探无底洞 第二十三集 传艺玉华洲 第二十四集 天竺收玉兔 第二十五集 波生极乐天 《西游记续集》(1999)主演: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僧—徐少华、迟重瑞(注:前8集徐少华出演,后8集迟重瑞出演,不计剧情拖沓) 猪八戒—崔景富 沙僧—刘大刚 目录 第一集 险渡通天河 第二集 师徒生二心 第三集 真假美猴王 第四集 受阻狮驼岭 第五集 遇仙孔雀台 第六集 如来收大鹏 第七集 情断黑水河 第八集 收伏青牛怪 第九集 祈雨凤仙郡 第十集 大闹披香殿 第十一集 绝域变通途 第十二集 泪洒隐雾山 第十三集 救难小儿城 第十四集 缉盗菩萨域 第十五集 还魂寇善人 第十六集 观灯金平府 《西游记后传》(2000)主演:孙悟空—曹荣 猪八戒—闾汉彪 唐僧—黄海冰 沙僧—李京 乔灵儿—吴健 无天—黑子 **《西游记》系列邵氏西游记” 共有1966年《西游记》、1966年《铁扇公主》、1967年《盘丝洞》、1968年《女儿国》、1975年《红孩儿》这五部,前四部为精品,《红孩儿》水准较差,远不及前四部。主要演员有:何藩饰唐僧、岳华/周龙章饰孙悟空、彭鹏饰猪八戒、田琛饰沙僧、张仲文饰高翠兰、郑佩佩/何莉莉饰白骨精、于倩饰红蜘蛛精、方盈饰女儿国公主、李香君饰女儿国国王、丁红/胡锦饰铁扇公主、井淼/江岛饰牛魔王、丁华宠饰红孩儿等。 齐天大圣孙悟空》(2002)首播:2002年7月10日 主演:孙悟空—张卫健 唐僧—梁汉文 猪八戒—葛民辉 沙僧—李灿森 白龙马—许志安 TVB版《西游记》西游记1》(1996)  导演:刘仕裕 编剧:张华标、叶广荫 主演:张卫健饰孙悟空 江 华饰唐 僧 黎耀祥饰猪八戒 麦长青饰沙 僧 西游记2》(1998)  导演:刘仕裕 编剧:张华标、朱镜祺 1998年《西游记2》 主演:陈浩民饰孙悟空 江 华饰唐 僧 黎耀祥饰猪八戒 麦长青饰沙 僧 苑琼丹饰乌鸦精 浙版《西游记》(2009)演员表: 陈司翰——唐僧  费振翔——孙悟空 谢 宁——猪八戒 牟凤彬——沙僧 王帅——小白龙 唐国强——玉皇大帝 刘佳——王母娘娘 刘莹——嫦娥 陈冲——观音菩萨 许还山——菩提老祖 王力可——女儿国王、蛟魔王(青灵) 韩雪——白骨精、白鸟翩翩 陈德容——天竺国公主、孔雀公主 陆昱颉——玉兔 于娜——白毛靓鼠 刘孜——铁扇公主 王怡——玉面狐狸 曹曦文——高翠兰 张纪中版《西游记》(2010)主要演员 唐 僧——聂远 孙悟空——吴樾 猪八戒——臧金生 沙 僧——徐锦江 小白龙——钱泳辰 玉皇大帝—巍子 王母娘娘—马丽 千手观音—萧蔷 杨柳观音—刘涛 鱼篮观音—梁丽 男相观音—TAE  如来佛祖—王绘春 菩提祖师—于承惠 元始天尊—唐国强 太上老君—张纪中 太白金星—杨念生 托塔李天王—赵毅 哪 吒——马睿灏/马睿瀚 巨灵神/九灵元圣—贾石头 二郎神——冯绍峰 嫦 娥——阳 光 白骨精——安以轩 百花羞——颜丹晨 女儿国国王—舒畅 黄袍怪/奎木狼—程皓枫 蝎子精——赵文琪 老鼠精——何琢言 牛魔王——陈之辉 铁扇公主—胡可 红孩儿——雅宁 毛 女——洪紫琳 玉面狐狸—秦子越 天竺公主/玉兔——顾轩 镇元大仙—赵立新 文殊菩萨—景岗山 灵吉菩萨—苏茂 唐太宗——汤镇宗 魏 徴——杨念生 高太公——陈厦平 高翠兰——莫小凤  宝象国国王—尤勇 乌鸡国王后—胡尔西德 妖 道——张衡平 宝林寺方丈—张春仲 羊力大仙——侯越秋 九头虫——李泰 万圣公主—张檬 杏 仙——栗安 灵感大王—小毛 南山大王—赵强 辟暑大王—习先锋 黑蛛精——孟广美 蓝蛛精——潘彦妃 紫蛛精——黄伊雯 黄蛛精——林柯彤 橙蛛精——王译茉 红蛛精——张莉莎 比丘国狐狸精——王馨梓 比丘国白鹿精——张衡平 赛太岁——王建国 黄风怪——张春仲 多目怪——周晓滨 角木蛟——穆建荣 尾火虎——赵强/练喻轩 鬼金羊——穆建荣 亢金龙——李远 斑衣鳜婆——亓达吉 赤脚大仙——马伦  增长天王——李远 持国天王——胜洋 多闻天王——付云昭 广目天王——贾宗超 东海龙王——王建国 西海龙王——周晓滨 南海龙王——张衡平 雷 公——李丹 电 母——张春燕 风婆婆——王乐乐 毗蓝婆菩萨—吴彦姝 乌巢禅师—马子俊

第一集——猴王初问世

孙悟空——六小龄童

菩提祖师——关云阶

马 猴——项 汉

白毛猴——马德华

玉皇大帝——章玉善

千里眼——闫怀礼

顺风耳——项 汉

老店主——李永贵

堂 倌——李连义

第二集——官封弼马温

孙悟空——六小龄童

太白金星——王忠信

东海龙王——李西京

阎 王——刘 江

武曲星君——王志善

玉皇大帝——章玉善

混世魔王——林志谦

独角鬼王——韩善续

牛魔王——闫怀礼

马 猴——项 汉

白毛猴——马德华

巨灵神——钱永康

监 丞——闫怀礼

监 副——张寄蝶

托塔李天王——王玉立

赤脚大仙——韩善续

第三集——大圣闹天宫

孙悟空——六小龄童

玉皇大帝——章玉善

王 母——万馥香

太上老君——郑榕

太白金星——王忠信

二郎神——林志谦

哪 吒——艾金梅

巨灵神——钱永康

托塔李天王——王玉立

太乙真人——朱秉谦

观 音——左大玢

千里眼——闫怀礼

顺风耳——项 汉

灵吉菩萨——郭威

文殊菩萨——赵权

普贤菩萨——迟兆朋

福 星——安云武

禄 星——李润生

寿 星——杨玉章

镇元大仙——吴桂苓

土 地——孔 芮

七仙女——王学勤等

仙 鹤——张京棣

第四集——困囚五行山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 僧——徐少华

唐太宗——张志明

观音化身——郭家庆

陈光蕊——徐少华

殷**——马 兰

刘 洪——韩善续

茶 房——李建成

观 音——左大玢

玉皇大帝——章玉善

如 来——朱龙广

王 母——万馥香

嫦 娥——邱佩宁

第五集——猴王保唐僧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 僧——徐少华

观 音——左大玢

小白龙——王伯昭

东海龙王——李西京

西海龙王——闫怀礼

九头虫——李龙宾

老 丈——韩善续

小男孩——何 义

刘伯钦——徐 川

强盗——项汉、马德华、杨斌、何易、李润生、李连文

第六集——祸起观音院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 僧——汪 粤

金池长老——程之

广智和尚——李永贵

黑熊怪——项 汉

观音菩萨——左大玢

广目天王——林志谦

第七集——计收猪八戒

孙悟空——六小龄童

猪八戒——马德华

唐 僧——徐少华

壮汉、天蓬元帅——马德华

高太公——孔 芮

高老太——高玉倩

高翠兰——魏慧丽

高 才——项 汉

地 保——张寄蝶

玉皇大帝——章玉善

嫦 娥——邱佩宁

第八集——坎途逢三难

孙悟空——六小龄童 猪八戒——马德华

唐 僧——徐少华

沙 僧——闫怀礼

黎山老母——孙凤琴

黄风怪——郭家庆

老虎精——张寄蝶

真 真——沈慧芬

爱 爱——杨凤一

怜 怜——何 晴

观音菩萨——左大玢

灵吉菩萨——任凤坡

木 吒——杨 斌

仙 女——许 业

文殊菩萨——赵权

普贤菩萨——郭威

第九集——偷吃人参果

孙悟空——六小龄童

猪八戒——马德华

唐 僧——汪 粤

沙 僧——闫怀礼

镇元大仙——吴桂苓

清 风——王 羊

明 月——蔡 林

观音菩萨——左大玢

土 地——项 汉

第十集——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 僧——汪 粤

猪八戒——马德华

沙 僧——闫怀礼

白骨精——杨春霞

老 翁——黄 斐

老 妇——刘惠敏

村 姑——杨 俊(现任湖北省黄梅戏剧院院长 )

黑狐精——邱必昌

骷髅精——李连义、李润生

第十一集——智激美猴王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 僧——徐少华

猪八戒——马德华

沙 僧——闫怀礼

黄袍怪——任凤坡

宝象国国王——顾岚

百花羞公主——刘滨

黑狐精——李鸿昌

黑狐精(化身)——韩凤霞

黄袍怪(化身)——杨树彪

白龙马(化身)——周涛(现在是主持人)

第十二集——夺宝莲花洞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 僧——徐少华

猪八戒——马德华

沙 僧——闫怀礼

金角大王——车晓同

银角大王——郭寿阳

道 士——六小龄童

精细鬼——李建成

伶俐虫——冀福纪

九尾狐——六小龄童

哪 吒——杨 斌

山 神——马德华

第十三集——除妖乌鸡国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 僧——迟重瑞

猪八戒——马德华

沙 僧——闫怀礼

乌鸡国国王——雷鸣

乌鸡国王后——向梅

乌鸡国太子——汪海宁

僧 官——赵广杉

井龙王——迟重瑞

太上老君——郑榕

童 子——膝 腾

妖 道——董洪林

太 监——李建成

文殊菩萨——叶以萌

第十四集——大战红孩儿

孙悟空——六小龄童

唐 僧——徐少华

猪八戒——马德华

沙 僧——闫怀礼

红孩儿——赵欣培

观音菩萨——左大玢

牛魔王——王夫棠

土地甲——项 汉

土地乙——徐霆雷

山神甲——李建成

山神乙——李安健

山神丙——张子月

龙 王——徐少华

以道教的神仙体系为主,并且掺杂部分民间信仰中的神仙系统和佛家观念构成了中国古代神话体系。道教体系中最高为三清,之下有四御、三官、八仙和28星宿等等,非常庞大。

民间信仰主要源于山海经和搜神记等的记载和一些在地方盛行的神灵崇拜,文献神灵比如上古诸神尧舜禹之类,以及更往前的盘古伏羲女娲黄帝等等。佛家系统在神话体系中主要构成了完整的轮回体系和地狱观念。

具体你可以参考一本叫《玉历宝钞》的书,非常详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道教体系、民间信仰体系还是佛教体系,都有相互重叠的地方。比如关羽,在儒家是武圣人,在道家是关圣帝君,在佛家是伽蓝将军,叫法不同,但指的都是同一个人物。

扩展资料

影响

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方法,对后世作家的艺术虚构及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它的口头叙事形式也成为叙事文学体裁如小说等的先河。不少神话直接为作家 、艺术家提供了创作题材。其中有些著名神话,还成为人们经常援引的典故。神话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与认识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了解人类童年生活和心理的钥匙。

它对研究古代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原始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神话在中国古代即受到一些先哲、史家、学者的注意。他们不仅在著述中加以记述和援引,而且还对神话提出过一些片断的见解、解释和说明。

但更多的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其虚幻想象的成分,企图从中寻找历史的根据。于是在一些古代典籍中便出现将神话历史化的倾向。

现代中国学者对古代神话做过不少的整理与研究 ,运用了西方人类学派等的神话学观点进行探讨,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诸如茅盾的《中国神话研究ABC》、闻一多的《伏羲考》等,都是这方面值得注意的著作。

还有许多民族学者、民间文艺学者、文学史家撰写了不少论文和专著,推进了中国神话学的发展。袁珂的《古神话选释》 、《中国古代神话》等,对中国古代神话,分别作了注释和整理。

随着社会科学和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和史诗也得到了重视和研究,并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中国神话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游玉泉寺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玉泉寺的作文1

这个星期六,我和阳光书画班的同学来到当阳玉泉寺游玩,玉泉寺是我国四大名寺之一,远近闻名,香火兴旺,前来烧香拜佛的人不计其数。

还没进门,玉泉寺周围连绵起伏的山就映入我的眼帘,那山既如一叶覆舟,又如一个个金元宝,矗立在玉泉寺的周围。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直插云霄,一束束阳光透过树的缝隙照射在树叶和我们的身上,斑斑点点的,给人感觉到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曲径通幽,来到这天然氧吧中,使人舒适极了。

步入玉泉寺后,首先看见的便是一个铁塔,别小瞧这铁塔,它可是享有三个中国之最的哟!它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的铁塔,是中国古代最高的铁塔,还是中国古代最重的铁塔。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座铁塔高196米,重25万千克,它分塔底、塔身、地宫、刹顶四部分,巍峨地屹立在地面上。

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前,一棵粗大的千年银杏经过1500年的冲洗依然傲然挺立,足见其生命之顽强。“哗…哗…哗…”一阵阵大风吹来,树上的叶子飘落在了地上,我们人人都捡了一些树叶,准备拿回去做书签。

我们随后来到各大殿中,我们非常真诚地见佛就拜。

来到最后一个景点:珍珠泉。只见水面上泛起一个又一个如珍珠般的泡泡,随之又消失在了水中,泛起一层层由大到小的涟漪。我们都拍手、跺脚,那泡泡就如一个个顽皮的孩童,跑得更欢了。

此次游玩玉泉寺我真是受益匪浅,这次旅游的记忆在我的脑海中将永远被保留下去。

游玉泉寺的作文2

星期天上午,我们一家三口准备到花山的“玉泉寺”游玩。在经历了一波三折,还险些迷路的遭遇后,在上午九点多,我们终于到达了玉泉寺。

刚停稳车子,我就被“哗哗”的流水声吸引住了。我往水声边跑去,发现哪里有两潭清泉,山上的泉水从上面直泻而下,流入潭中,那泉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游鱼水草都看得一清二楚,水平如镜的潭面像一块无暇的翡翠,让人遐想连连。我想:“玉泉寺”大概就是这样得名的吧!

沿着石阶,我们登上了玉泉寺的大门。一进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尊金色笑佛。他大概有三米多高,敞开胸怀,胖胖的脸上笑容满面,让人见了觉得和蔼可亲,笑佛的名字真是名副其实。我往它前面的箱子里投了两枚硬币,然后,诚心诚意地磕了几个头,笑着抱拳道:“笑纳,笑纳。”

我抬头向四面环视,发现边上还成列着“四大天王”的塑像。它们神态各异:怀抱琵琶的持国天王,他慈眉善目,在轻拨银弦,仿佛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手持宝剑的增长天王威风凛凛,让人望而生畏,我想,坏人见了他肯定会吓破胆子;缠绕一龙的广目天王眼视前方,面带愤怒,好像恨不得一口吞了敌人;而右手持伞,左手握神鼠的多闻天王微微笑着,无视其他人的战斗,他大概是一个比较和蔼可亲的天王。他们的衣服色彩鲜艳,腰上都雕刻着一个老虎头,显得身份高贵。

接着往前走,刚一出门,眼前豁然开朗。面前呈现一个四合院,三面是寺庙。但吸引我的是不远处的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今年寒冷的春天,别的树刚发芽的时刻,它竟然长满了密密层层的,碧绿的叶子。阳光下就像是几座喷叶的叶泉,真让人惊叹不已。而它前面的那棵树呢?它枝干遒劲而盘曲,那枝干仿佛像一条翻滚的蛟龙,却是光秃秃的,一片叶也没有长。我移到它的左面一看。啊!从一根总枝干上分出了五根小树枝,三根长,两根短,真像是人的一只大手,。我禁不住好奇心,在两颗树下钻来钻去,才发现树下挂着树牌,有叶的是大叶黄杨,八百多岁了;无叶的是石榴树,也已经是八百高龄的古树了。我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老寿星啊!而在树的旁边,还载着一株牡丹,那是一株白牡丹,别小瞧它,它可是高淳“四宝之一”哦!

最后,我们来到牡丹亭,刚上台阶,我们就看见一扇石门,上题“麒麟门”。我不解为何叫麒麟门?因旁边并没有麒麟存在。在询问了一个当地老人后,才得知原因:原来在麒麟门后面有两颗树,它们只长粗不长高,人们就叫它们“麒麟树”。因此,一个高淳人就在此修建了“麒麟门”。我听了恍然大悟。在牡丹亭小憩了一下,就爬山去了。

古老又美丽的玉泉寺真不愧是高淳的名胜古迹之一,真让我流连忘返。

游玉泉寺的作文3

今天要和哥哥姐姐坐火车去玉泉寺玩,我特别兴奋,因为我从来没有坐过火车,或者是到外地游玩。

刚坐上自己的位置,就开始左顾右盼,一会儿看看对面的乘客,一会儿看看窗外的景色,还不时的傻笑,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坐在哥哥姐姐旁边,我就一直叽叽喳喳地,说自己有看见了什么。

下了火车,我们一行人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到了玉泉寺,不过玉泉寺的风景果然独特优美!

进入玉泉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高耸立的玉泉铁塔。铁塔挺拔俊秀,稳健玲珑。在塔的另一边有一丝阳光照在了塔上,顿时紫气金霞,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在铁塔下面还有一个土地公,我们还在上面照了相呢。

再向里走,便看见了荷花池。还未来得及观赏荷花,就看见一群和尚拿着摄像机和手机,在拍摄荷花,没想到和尚也那么时尚!

观赏了一会儿荷花,哥哥姐姐又带着我前往珍珠泉。一路上,奇花古木非常多,还有一种叫蓝紫薇的树木,是那样笔直那样挺拔!

不一会儿,到了珍珠泉。珍珠泉的水很奇特。我们站在泉边,忽然奔过一辆汽车,泉里就涌起了珍珠般的泡泡。姐姐说,顿顿脚,拍拍手,珍珠泉也会涌起泡泡的。我不相信,拍了拍掌,顿了顿脚,珍珠泉果然涌起了细密又可爱的泡泡!我惊奇的望着水中的泡泡,高兴极了!看见别人在珍珠泉里洗手,我也跑去洗。手一伸进水里,好冷啊,我尖叫过后,又快活的洗了起来。

在珍珠泉的后面,有一座关公庙。只是姐姐不愿去,所以就没有去看看。在珍珠泉坐了会儿,我们就下山了。

去玉泉寺的火车票我还留着,因为那是丰富的一天,是有趣而难忘的一天。

游玉泉寺的作文4

湖北当阳的玉泉寺与浙江的国清寺、山东的灵岩寺、江苏的栖霞寺并称为天下丛林“四绝”。早就想一睹玉泉寺的风采,只是一直无暇及此,心中颇为遗憾。去年10月,带上80岁多的老母亲、岳父岳母及妻儿,终于了却玉泉寺之行。

那天出发的时候还是艳阳天,只是枝江到当阳的正在修理中,让坐在面包车里的老母亲和岳父岳母饱受颠簸之累。到得玉泉寺山门,已是2个小时之后的中午,天上下起了小雨,于是在山门前的餐馆里修整后,进玉泉寺朝拜。

山门地势较高,极目眺望,丛林美景尽收眼底。经过书写着“三楚名山”的门楼,左面一山像一艘倒过来的船,那便是玉泉山了。玉泉山下是玉泉寺的主体工程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始建于南宋,整个殿高达21米,七开间,立柱72根,均采用名贵的楠木作梁架斗拱,且用材硕大,木质上好。我们一行九人在大雄宝殿内流运往返,不到两岁的儿子兴奋得不得了,东摸西瞧,学着大人样跪在圃团上给菩萨磕头。

大雄宝殿后面殿连殿,上得“天外天”,再看看各大偏殿,时间不觉已过了一小时,天上下起小雨。

出得大雄宝殿,便是古柏、银杏、并蒂莲、月月桂,只可惜未能在并蒂花开时节一睹并蒂莲艳的盛况。但桂花溢香,修竹翠木,古柏苍劲,庄严谧静,却令人心生敬畏。十余株千年古树枝繁叶茂,阅尽人间千年演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不老的传奇。

过了青龙洞,便是中国最早的关庙——显烈祠等三国遗址,也是传说关云长显圣之地。一行免不了燃烛烧香,再行叩拜。每一行去处,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只是要顾及照料老人,倒是有些不尽兴。

祠前有一泓泉水,俗名“金龙池”,即是闻名遐尔的珍珠泉。宋朝苏轼称之为“漱玉喷珠”,明朝袁宏道赞之为“珠泉跳玉”。听导游说,游人若临岸静观,则清碧如玉,泡如珍珠,若击掌跺石,则泉沸水涌,迭如贯珠,其水质甘冽醇香。为了验证导游所言,我们也和众游客一样击掌跺脚大喊,观看水里是否真的冒泡。大泡未见,小泡倒也不少。内弟说,可能是水里的鱼蟹被游客吵着了,游走时带出的泡泡吧,说完就要挽起裤脚下水。我们慌忙阻止,说是怕吵着僧人清修哩。

玉泉寺东有棱金铁塔,为中国最高铁塔。据塔铭记载:共用铁“七万六千六百斤”。塔身仿木构楼阁式,八角十三层,高167米,塔体系分段冶铸,逐层叠装,不加焊接,形体挺拔纤瘦,稳健玲珑,每值夕阳照射塔身,紫气金霞,交相辉映,蔚为奇观。很难想象,这么重的铁塔,在近千年前,是如何建造的?

玉泉寺好玩的地方甚多,就是三国时的遗迹,也是数不胜数。由于天公不作美,只观了其中一小片地方,只得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能细致地近观那些曾经的历史。

其实每一次的旅行,看的不是风景,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游玉泉寺的作文5

绵绵秋雨停了,我跟着爸爸妈妈泰山后面的古刹——玉泉寺去玩。

由于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山更绿了,水声更大了。我们沿着石阶慢慢向上走,来玩的人不多,一路上都很静,像到了世外桃源。爸爸拿着傻瓜,拍起来没完没了。真是秋天到了,苹果长在深山里,比外面熟得慢点,也泛出了深红的颜色。管园子的老大爷,可能是怕鸟雀来吃,还派了一些草人,穿着衣服站在秋风里,呵呵,袖子随风飘舞,可能真会把鸟雀吓跑吧。

寺院里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据说是唐朝栽下的,长到现在一千三百多年了。长得还很旺,上面结满了白果,像成串的珠子,风一吹过来,地上落了很多。

再往上走,是大雄宝殿,如来佛端坐正中,很庄严,两旁是十八罗汉,我拉着爸爸,急忙去找降龙和伏虎两位罗汉,从动画片里经常看到,真到了跟前,还有点怕呢。

大殿向东,有一块巨石,上面有几个坑,很像脚印,爸爸说这是东佛脚。据说是当年玉泉寺的和尚们练功时留下来的。真想不出,他们是怎么踩出的这些脚印。

从这里向远处望去,层林尽染,好像一幅画,很美。

游玉泉寺的作文6

今天,大人带着我们几个小朋友去乌龙山游玩。主要目的地是参观隐藏在乌龙山中的玉泉寺与龙泉湾。

说起乌龙山玉泉寺,当地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佛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香客陆续不断。它居高临下,见证了龙山周边城乡百姓的生活作息。当然,我也去过多次,离上一次来这里已有一年多了,这次来玩也算是故地重游,重温旧梦。

第一次游玉泉寺的时候,大概是四五岁的样子。从山脚到寺顶有几百个石阶,对我这么点小的人来说,确实有些难度,果然,当我爬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往上看看还有这么高没爬,真想放弃不爬了。这时,有位素不相识的大师来到我身边,见我满头大汗,气喘嘘嘘,顺手递给我一杯牛奶,说:〝小朋友,你真行!喝了牛奶继续往上爬,加油哦!〞然后,微笑着转身走开去了。我傻傻地接过大师给的牛奶,目不转晴地看着大师离去,甚至忘了说声:谢谢!

在大师〞牛奶〝的鼓励下,我终于登上了寺顶。从顶上回顾四周,心旷神怡,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因为有了山顶的美景,更因为有位萍水相逢的大师,从小就让我知道了坚持的可贵。所以,我会经常来这里走走,似乎想寻找些什么。后来,明白了,我还欠那位大师一声:谢谢!

游玉泉寺的作文7

二月的一个周末,天高气爽,艳阳高照,是个非常适合出去游玩的日子。姑父一说要带我和姑姑去游览一下我们身边的一处名胜-梅城乌龙山的玉泉寺,就马上得到了我和姑姑的热烈响应,我们正不想辜负了这大好的天气呢!

上午九点多,我们简单的准备了一些水果和水,姑姑又约上了她的朋友一家一起搭我们的车去游玩。于是姑父专心地开车,我们在车里叽叽喳喳的讨论当天的行程包不包括爬乌龙山。不懂是因为天气好,还是人多热闹,总之心情一下子就灿烂起来,沿途美丽的风景也无暇顾及,像出笼的小鸟一样迫不及待想要早点到达目的地。

车子大约开了半个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玉泉寺停车场。停车场非常开阔,那天的车子也不是很多。姑父很快地停好车位,我也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周围的环境。停车场的边上是一些卖香火的摊子,由停车场往上望,玉泉寺就坐落在乌龙山脚的一个山凹里。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往寺庙进发了。感觉那里的风景好美啊,山上古木参天,枝繁叶茂,路边小涧流水潺潺,给人宁静悠远的感觉。大约走了六七分钟,来到一个凉亭,凉亭内侧有一个水池,水池中央有一个观音雕像。只见游客中大人有的在点香拜佛,小孩呢则争着看水池中漂亮的锦鲤,不断地尝试着把硬币丢进观音脚下的托盘里,我也跟着投了几枚,居然投进去了,心中一阵欣喜。姑姑的朋友说,见到佛像都要拜三拜。于是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虔诚的拜了三拜。我们两家人在这开心的拍照留念。短暂的停留之后继续向上走。

经过长长的一段陡的石阶之后,我们登上了天王殿,感觉殿门口的石狮子好威武啊!我拿了姑姑的手机拍了钟楼、鼓楼、观音阁等等。在钟楼边又有一池漂亮的锦鲤,我们仔细观看哪条最大最美。稍作休息之后,我们拾级而上,最后来到了最豪华的大雄宝殿。只见殿内建筑庄重雄伟,各个大佛神态栩栩如生。门口一口大鼎,香雾缭绕。站在围栏边,取出自带的望远镜,远处的江水、南峰塔尽收眼前,令人心旷神怡。

开心的一天结束了,我们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玉泉寺。有机会我还想带着爸爸妈妈再去玩一次。

游玉泉寺的作文8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诗人孟浩然赞美建德的诗句。受这首诗的影响,我一直想去看看建德的美景。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建德游玩,其中我印最深的就是玉泉寺了。

玉泉寺是佛教圣地之一。远远看去,它巍然壮观,屹立于群山之中,像亭亭玉立的莲花。听一位老人说,玉泉寺已有1200年历史了,这儿有一块叫做“息石”的镇寺之宝。公元794年,一位少康大师将这“息石”雕成了佛像。

我站在圆拱形的门前,觉得山门很大也很雄伟,山门正中央刻有“玉泉寺”三个大字,两边还有二龙戏珠的图案,图案上两条龙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

从山门往里走,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殿堂中央供有前世佛,现世佛,未来佛三座佛像。令人叫绝的是,这佛像全是纯金打造的,有1米多高,两千多斤重,算得上是无价之宝。“啧!啧!真了不起。”我不禁赞叹起来。随着人流,我们又来到了观音殿。金色的观音娘娘盘腿坐在殿中央,双手搭在膝盖上,竖着兰花指,双眼慈祥地望着来祈祷的人们。形态各异的十个孝子站在娘娘两旁。栩栩如生,显得十分虔诚。

从观音殿出来,我们又到了放生池。一群孩子趴在池边看着水里红白相间的小鱼。夕阳照在水面上,与蓝天、绿树相交辉映。蓝光在一边闪烁,绿光、红光在另一边摇曳。一阵风吹过,微波荡漾,搅乱了蓝光、绿光、红光、如同一条彩虹。

暮鼓鼓晨钟声依旧,玉泉寺雄姿尚在。它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这颗璀璨的明珠仍在大地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游玉泉寺的作文9

每当电视中播放当阳名胜玉泉寺时,我总会被玉泉寺那秀丽的风光、珍贵的历史文物所吸引。到玉泉寺看看,身临其境的畅游其中,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走进写有“三楚名山”的玉泉寺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雄浑的覆船山了。山的整体轮廓像一只倒扣着的木船,“船”上长满了树木,放眼望去,一片葱绿,给人感觉这不是天然的绿,倒像是用绿墨渲染而成的一幅山水画,加之船底飘起缕缕青烟,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我穿过公路,迈进玉泉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的仪门,仪门内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内有荷花池、夜眠松、化香炉……左边有一偏殿伽蓝殿。来到殿内,便会看见三尊栩栩如生的塑像,它们分别是关羽、周仓、关平。关羽居正中,面如重枣,丹凤眼圆睁,卧蚕眉倒竖,不禁让人联想起他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时的情景;左边周仓面黑如炭,手握云长的青龙偃月刀,一幅忠心耿耿的样子;关平端立右边,面如白面书生,若不是看他立于云长右边,谁会想到他是威风凛凛的关云长的义子呢从伽蓝殿出来,穿过鱼嬉龟戏、千瓣并蒂莲开的荷花池,便是大雄宝殿的正门,抬头一看,“大雄宝殿”四个字笔力遒劲,有“颜筋柳骨”之风。站在大雄宝殿中,嗅着香炉里飘出的香味,听着和尚们如同歌唱的诵经声时远时近、此起彼伏,我不由地双手合十默默地祈祷,顿时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如来佛祖笑眯眯地坐在莲花宝座上,双手合十,神色安详,一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样子。周围的十八罗汉,形态各异有的两目怒睁,有的双手合十,有的像要打斗,有的闭眼打坐,真是形态各异。

步入四大天王殿,不禁产生了一种庄严的感觉。大殿上的四大天王各具形态,一个天王手拿琵琶,一个手掣宝剑,一个手捏金刚杵,另一个天王手撑一把大伞。他们身穿黄金锁子甲,脚蹬薄底金刚靴,一幅威风凛凛的样子。琵琶天王的手正用力拨弄着琴弦,仿佛能让人听到那清脆的乐声;拿剑天王手中的宝剑发出夺目的光彩,令人望而生畏……

接下来我还参观了凌金铁塔、珍珠泉和金虾洞,这些地方也都别具特色,使人留连忘返。当我恋恋不舍地离开当阳名胜玉泉寺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了。

本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按照时间的顺序,记叙了他春游当阳名胜“玉泉寺”的经过。文首简要交代“我”对玉泉寺的向往以及梦想成真;接着粗笔勾勒玉泉寺的背景“覆船山”,突出了它的“绿”;然后重点描写了玉泉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的结构布局、风景和文物,尤其是对大雄宝殿及其仪殿伽蓝殿、四大天王殿的工笔描绘,细腻逼真,栩栩如生。文中还一笔带过地写到了玉泉寺的其他景点,如凌金铁塔、珍珠泉、金虾洞等。文尾再点时间,写游兴未尽,照应了开头。总之,这篇文章结构井然,条理清晰,语言生动,详略得当,是篇难得的游记佳作。(荐评老师:王代福)

微格素材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出处]

唐·韦承庆《凌朝浮江旅思》(前四句):“天晴上初日,春水送孤舟。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天气晴朗,太阳刚刚升起,一江春水推送着孤单单的一只小船。远远看去,山峦仿佛没有树木,江潮平平,好似水并不流动。)

[哲理链接]

感觉是思维的基础,但感觉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为人的感受力受着主客观的种种限制,从而形成许多错觉。正确认识世界的过程往往是人们不断与错觉做斗争的过程。

1、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职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统御日月万星。

2、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即南极仙翁,统御万灵。(俗称寿星)

3、酆都大帝,掌管阴朝地府。传说汉代王方平、阴长生先后在平都山修炼成仙,世人合称为‘阴王',后世讹传为掌管阴司的阎王,遂将平都山称为鬼城。

4、文昌帝君,本为司禄之神,后来变为文人士子的守护神。

传说是到晋朝时四川孟溪的张亚子,曾经七十二化,在绵阳梓潼县战死;后在祭祀中传闻文人能够得到他的保护,后人遂将文昌帝君与梓潼帝君合并为一,称为文昌梓潼帝君。

5、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实职实权,位居三清之下,群仙之首,总执天道之大神,统御万天。

扩展资料

神仙等级

一、神人

神人一般而言相对悠远,是远古乃至上古时代得天地大道的神仙,比如女娲、伏羲、神农、祝融、共工、刑天、三清四御等。

二、真人

说道真人,肯定有不好读者朋友想到了《封神榜》里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比如太乙真人、黄龙真人等。这里的真人跟《封神榜》里的真人有点不一样。这里的真人是天尊的别称。

三、仙人

仙人大家都比较熟悉,不管是白日得道还是肉身兵解,还是筑基炼丹而升仙,都可以归为这类。这里对于仙人的本领法力不做比较,只谈类属。中国的仙人实在太多了,根据古书《列仙传》中记载就有71位。

参考资料:

-神仙

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

在收服白龙马之后,师徒二人接着向西前进!走到天色将晚的时候,忽然在眼前出现了一座观音禅院。要说这个禅院,也真是奇怪。你看这座禅院之中,竟然有一个二百七十岁的师祖!而且身边的日常用品,也不是佛门简朴之物,单是那喝茶的杯子,就是法蓝镶金的茶盅,真真儿奢华啊!

为了挫一挫这师祖的气焰,孙悟空就忍不住自己的好勇斗狠之心,特地拿出唐僧的锦斓袈裟,来显摆一番!唐僧生怕别人看见袈裟之后动了贪心,苦劝了半天,但也没劝住。要知道,这锦斓袈裟可是如来佛祖让观音菩萨交给唐僧的呀!

师祖的肉眼凡胎看到袈裟,感动得痛哭流涕,他先是把袈裟拿到自己的屋子里,想要整整观赏一夜,不过看着看着,居然还动了贼人之心。他竟然想趁着夜色,一把火把唐僧和孙悟空给烧死,然后将袈裟据为己有。

这可真是班门弄斧了。孙悟空早已探听到了师祖的计谋,立即飞上天庭,向广目天王借了辟火罩儿,把唐僧的住处,和师祖的屋子罩了起来,然后趁着大火,就念了个诀,刮起了大风,只见这大火,把整个禅院给烧了个一干二净!

第二天,孙悟空就带着唐僧去找师祖要袈裟,可这师祖却怎么也找不到了。看着袈裟也寻不着,自己的禅院也毁于一旦,慌乱之中,竟然撞墙,死了!

不仅师祖找不到袈裟,就连孙悟空也找不到袈裟了。找了大半天,才找到个线索——这观音禅院正南二十里有座黑风山,黑风山有个黑风洞,黑风洞里有个黑熊怪。看来,这位就是偷袈裟的嫌犯了!锁定目标,孙悟空,即刻出发!

扩展资料

本章回的主要人物介绍:

熊罴怪是汉族神话故事中的精怪。作为《西游记》的角色,熊罴怪原是一头黑熊,住在黑风山里的黑风洞,修行多年成为精怪,使一柄黑缨长枪,善于变化,手段也很厉害。

唐僧取经路上,这个黑熊精偷走如来佛祖赐给唐僧的宝贝袈裟。孙悟空与他争斗多次,也未讨回师傅的袈裟,只好求救于南海观音菩萨。

观音假装送给熊精一粒仙丹,使黑熊精现出原形,为唐僧讨回袈裟。后来,黑熊怪皈依佛门,摩顶受戒,在菩萨的落伽山后当了守山大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3745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3
下一篇2023-08-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