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香到底有多贵?为什么古代只有皇家才能用?

龙眼香到底有多贵?为什么古代只有皇家才能用?,第1张

龙涎香 稀有价格才贵,皇家也喜欢珍惜名贵的东西

欧洲人传统上把龙涎香叫做“琥珀香”。中世纪时,可能是阿拉伯人开始用琥珀来指代波罗的海沿岸产的一种古松汁液的凝固物。这种东西罗马人叫做“撒克”,法国人叫做“**的香料”,英国人干脆就叫做“琥珀”。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人要借用法语“灰色琥珀”来指鲸鱼身上产的“龙涎香”了。尽管起源不同,而且“龙涎香”和“琥珀”香味浓度也不一样,但二者都有共同之处:都出自沿海,都可磨成粉用作食品香料;又因为都是透明物,所以可以当作珠宝。

西方人都认为龙涎香是鲸鱼的粪便或者精液。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看法多种多样:他们认为龙涎香是一种凝固的海浪花,或者是从深海泉水中喷出来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海洋沉淀物,抑或是生长在海床上的一种菌类,就像生长在树根部的蘑菇、块菌一样。

早期的中国商人对于这个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所说的产自西方的龙涎香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当这些龙在石头上休息时,唾液就会漂浮到水上,然后聚集在一起变干凝固,渔民们把它们收集起来就是这种非常昂贵的东西了。还有人断定,当一群巨龙睡觉的时候,会有乌云聚在它们头顶上空,在巨龙熟睡的几周或几个月里一动不动。乌云散去的时候就表明巨龙已经离开,这时渔民们就可以上前采集了。由于采集龙涎香非常危险,所以中国人宁愿花高价从波斯商人和后来的葡萄牙商人手中购买。作为一种稀罕的奢侈品,偶尔会有远方的国度进贡,其价值和同等重量的黄金等值。王室朝臣常把它当成装饰穿在身上,而富家们还会在煮茶时往水中喷洒龙涎香粉。它也是一种薰香,在节日庆典上使用。龙涎香的燥热程度属于二级。正因为这样,中国人认为它对心脏、大脑、胃有好处,还说“能增强(男人的)性功能”。

在阿拉伯的烹饪中它是一种调味品,或者说是一种香精,既可用于食物也可用于饮料中:将一小块龙涎香放入杯底,二三周内杯中的咖啡都会有香味。在17世纪,欧洲产的糖中就有龙涎香精。

如同麝香一样,龙涎香也有一种有趣而神奇的特点,可以被用来承载某些香气,所以被大量的用于制造香水。在17世纪,欧洲正流行香味手套时,我们就从托马斯·沙德韦尔的戏剧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我有各种各样的优质手套,龙涎香味的,橘子味的……玫瑰味的,菊花味的,还有蜀葵味的。”这儿的龙涎香被排在首位。而现在欧洲人很少使用它了:因为鲸鱼现在已经很稀少了,而且也不能像过去那样杀掉它们,所以龙涎香就更加稀有了,价格也极其昂贵。不过,MissDoir是仍然使用龙涎香作原料的为数不多的香水品牌之一。

至於龙涎香。则是抹香鲸的肠胃凝结构,在捕鲸业尚未出现之前,在印度洋、南太平洋岛屿,以及澳洲和纽西蔺沿岸的沙滩上,有抹香鲸尸骸的地方。常能找到龙涎香。

此外,抹香鲸在某种状况下,也会呕吐出这些消化道中的块状面结物,面漂流到岸道,古人认为是海中鲛龙所出,因此傅说附会称之谓『龙涎』。在捕鲸行业出现之后,龙涎香已不再如此神秘.并且也确认它敢是袜香鲸所食墨黄约墨汁、贵板和消化液的凝结物。

从目前所知,龙县香可从抹香鲸屠体的胃中或小肠中找到,不过它一但到了鲸鱼的大昌中,可就是鲸粪啦!胃中找到的比较大块,为不定形的石头状,里外都呈黑色,曾有报导,最大的可重达一百三十多公斤。

在小肠中所出的,则为外衷光滑的卵石形香块。它大小如握拳,或者更小.外裹稍黑,内部为带黑色条纹约灰自色结构,有点像云南的大理纹路。从品质而言,从胃中取出的黑色龙涎香,田为消化作用还不完全。

所以其中常嵌有墨鱼的嘴甲、骨板、甚至腐肉,杂质既多,香素的成分也不莴,加以常带有腐味、霉味和土味,虽然也是龙涎香,但评相当便宜,不能用来作香,也不能入药。

西方人通常只把它溶在酒精忠,来苹取龙涎香素,作为沉香香水的稳定剂。之有从小肠取出的,才是高级的龙涎香。其中内部断面,苦全为银灰色闪光约。则为此中之极品.其市场价格若与同等重量的西藏麝香比较,要贵两倍以上。

内部断面,呈灰色纹理的为上品。依次,则看其中黑色条纹的多寡而定级别。总之,黑色愈少香氧愈佳,其品圾也愈高,价格也愈童。依笔者的亲身体会,龙涎香通常刚从鱼腹中取出时黑黑、黏黏、软软带有一股死鱼味,十分恐怖。

恃陆乾一年之后,才慢慢转出奇持的氖味:两年之后才渐渐发出清冽的冷香气息,恃三年之俊,才能领略其中的深意。时间愈久香氟愈洼.真是有说不出的奇妙。

免死金牌 民间所称的“免死金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或称“丹书铁券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唐以后铁卷不是丹书而是嵌金,《辍耕录》记载唐赐吴越王钱镠的铁卷,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卷词黄金镶嵌。誓词有所封的爵衔,官职及受封的功绩等,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明代铁卷依照唐制,不过“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明沈德符《野荻编》) 由来典故 丹书铁契,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或奖章),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但从其源流、功能、性质等进行考查,铁券是勋章的雏形。 追溯铁券制度的形式,最早滥觞于战国时的铜节。“铁券”一词始于见于史籍《汉书·高帝纪》和《祭遵传》,其曰“丹书铁契”、 “丹书铁券”。程大昌《演繁露 》中云,铁券壮如圆筒瓦形,铁质金字,两券合而为一整体,左券颁发给受券人保存,右券藏入皇家内府或宗庙内,遇到特殊情况,将两券合在一起,以检验真假,防止伪造。不过从现存最早的铁券来看,至唐代后期,铁券的分藏制度已有所改变,圆筒瓦形已为覆瓦状,不再对分收藏。 据史料载,早在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夺取政权后,为巩固其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当时的铁券还无免罪和免死等许诺,仅作为一种封侯的凭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发给宗室、亲近大臣的铁券是作为护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代,颁发铁券已较为普遍。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给铁券,也给宠宦、宦官颁发铁券。到宋元明清时期,铁券的颁赐逐渐趋于完备。明代起就规定有整套制度,朝廷根据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为七个等次,各依品级颁发给铁券,不得逾越。 铁券镌刻的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二、记载被赐者对朝廷的功勋业绩;三、皇帝给被赐者的特权,如免死等;四、皇帝的誓言。按朝延的有关法律,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 铁券上的文字在汉时用丹砂填字,即“丹书铁契”;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所以后世称铁券为“金书铁券”,又因铁券可以世代相传,又称铁券为“世券”。 现存最早的铁券,是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五代吴越国王钱缪铁券,已千余年历史,据报道,这道铁券是公元896年,唐昭宗为嘉奖吴越王钱缪讨伐董昌有功,特颁赐于钱缪的。铁质铸成,形如覆瓦状,纵298厘米,横52厘 米,厚241厘 米,重约132两,上嵌金字350个,正文25行,每行14字,全文端楷甚工,现金字多有剥落。铁券的主要内容是记载被赐者征讨董昌的功绩,因其对朝廷有如此功劳,所以“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意即皇帝可免钱九次死罪),是皇帝赐给臣下的一种奖赏和信物。 由此以来,我国古代的铁券无论其形制如何演变,内容如何丰富,目的始终没有超出“表德彰义,率世历俗”的范畴,这与现代 的勋章、奖章的涵义是吻合的。 历史演变 始于汉高祖,后代沿之。原以丹书于铁板,故名。涌进仅为颁发给臣下的一种封侯及荣誉凭证。 南北朝以后,始具有免罪免死的功用。西魏还密赐予欲归附者,作为归附后享有特权的保证,并听世相传袭。 唐朝在制度上作了明文规定。形制历代不一,所世基本上仿唐制。 金朝铁券状如卷瓦,刻字画栏,以金填之,半予功臣,半留内府,以御宝为合。 明洪武二年(1369)封功臣,因唐制有所损益,形亦如瓦,分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所赐功臣履历、恩数,中镌免罪,减禄之数。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者,曰奉天靖难推诚;余则为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给功臣,右藏内府,有事则合之,以取信。洪武三年,赐铁券者公六人,侯二十八人;二十五年,改制铁券,又赐公及故公共八家。永乐初,靖难功臣亦有赐者。

所谓“红宝书铁券”,是指古代皇帝授予功勋和重要官员的特权凭证。也叫“红宝书铁约”,即民间叙事中的“免死牌”、“免死金牌”。“红宝书铁券”的奖励制度起源于汉高祖刘邦。

丹书铁勺Qun俗称“丹书铁骑”,又称金淑铁拳、金拳、银拳、石全。在本省也被称为“铁拳”。丹书:用朱砂书写;铁证文件。在古代,皇帝给有突出贡献的人颁发优待或免除的证书。文凭写在丹的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防止伪造,铁滚筒被剖开,朝廷和巡抚各留一半。

种族发生

据考证,汉高祖刘邦夺权后,袁勋为了巩固统治,战胜英雄,被授予“红宝书铁券”作为奖励。刘邦建立汉朝后,“萧何受命,韩信受命,张苍受命,孙枢受命。以英雄大纲为誓,丹书、铁契、金殿、石室藏于宗祠”。'符'通常被称为'器',即皇帝、英雄和大臣之间的荣誉证书。“担书、铁骑、金匮、石室”是在“铁拳”上用红砂书写帝王、英雄、大臣的诏书、誓词,然后放入金匮中藏于石祠堂,以示严肃,确保“铁拳”的安全。然而,最早的“铁券”并没有免于犯罪和死亡的特权。只作为晋升大公的凭证。很多被授予铁券的英雄及其后代被定罪,甚至被处决。

北魏时期,孝文帝经常给自己的家庭亲戚和亲信大臣发放铁券,甚至大臣们也向皇帝乞求铁券以自保。隋唐以来,发行“铁券”成为一种常规制度。全体开国元勋、中兴英雄、少数民族领袖赠送“铁券”。甚至一些官员和宦官也收到了“铁券”。再加上隋代以来,“铁券”上的红砂铭文逐渐改为金色,所以后人也称之为“金书铁券”。甘宁四年,将唐代最著名的“钱刘铁券”钱六赠给岳。它现在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丹书帖券》有免死权,最迟不晚于南北朝。早期铁券免死的次数大多在三次以下。从北魏到唐朝,避死的次数越来越多。在晚唐时期,铁券接受者的后代甚至可以用它来避免一次或三次死亡。

宋朝周后期“加黄袍”,从柴家手中夺取皇位。为了安抚人心,他送给柴的后人一张“红宝书铁券”。即使柴的后代犯了罪,也不会受到惩罚。柴进的《水浒传》,著名小说《丹书铁拳》中描述的“小旋风”,确实有其历史依据。

到了明代,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在法律上规定了“红宝书铁券”奖励的领取者,仅限于服兵役,授予“公、侯、蜀”荣誉大臣。明代将黄金、书法、铁券分为七等,其中公爵分为一等,侯爵分为二等,伯爵分为三等。铁片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同等铁片一般在高度和宽度上减少5点。最年轻的伯爵二等铁券高7寸,宽12寸,持续5分钟。所有优惠券一式两份,一份给收件人,另一份藏在内部办公室。需要检验的时候,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可以确定真伪。

吴三年,朱元璋是个大英雄。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

与唐代的铁券相比,明代的金书法纸和铁券纸有了明显的变化。一种不是为谋反忏悔,而是为其他死罪忏悔。二是死亡人数相对较少,导致子子孙孙必然死亡。

清朝废除了“丹书铁拳”制度。

形状演变

始于汉高祖,后为后人所继承。最初因铁板炼丹而得名。只是发给中尉的一种印章和荣誉证书。

南北朝以后,开始有了免罪免死的功能。魏还对想参军的人秘密送礼,以保证参军后的特权。他们听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故事。

这一制度在唐代就有了明确的规定。造型历代不同,后世基本都是模仿唐朝的制度。

金代的铁券形似卷瓦,刻有文字,表面镀金。它们全是金子,一半是立功的,一半是内殿的,一半是御宝。

1369年,明朝洪武授勋。因为唐朝的制度,也有一些得失。这个数大如瓦片,分七等。二等,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一个是九英寸五分高,一英尺六英寸宽。侯,三等,高九寸,宽一尺五寸五分;一个有八英寸半高,一英尺半宽。八英寸高,一英尺四英寸五分宽。“二等,高七寸五分,宽一尺三寸五分;一个是六英寸五分高,一英尺两英寸五分宽。另一方面,我已经给出了立功记录和捐献人数。另一方面,我免除了他们的处罚,减少了他们的工资。第四种封号,以毛立于天下,曰顺带推诚;从成祖起兵,岳奉天推诚靖南;剩下的就是为奉天易云和奉天一伟宣传诚信。陈武被称为李璇陈武,而陈文被称为外交部长。这些字是用金子镶嵌的。97名代表从左至右被授予西藏政府功勋和权利。如果出了问题,他们会关门以赢得信任。在三年间,有6人得到铁券,28人得到侯。二十五年来,铁券经过改革,给了大众和市民八分。永乐初年,一些捐助者为这场灾难做出了贡献。

系统可追溯性

红宝书铁券是封建帝王发给功臣的一种赏赐和契约凭证。类似于现代流行的奖牌,只是外形略有不同,内涵更广。但从起源、功能、性质来看,铁券是奖牌的雏形。

追溯铁券制的形式,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铜钱节。“铁证”一词出自史书《韩曙高第纪》、《祭遵传》。叫做“丹书入账合同”和“丹书入账凭证”。程大昌《范艳录》中有一句话:铁券坚如圆柱瓦,铁金字。两张优惠券合二为一。左边的券送给接受者保存,右边的券藏在宫殿或祠堂里。特殊情况下,一起检查两张券的真伪,防止伪造。但从现存最早的铁券来看,到了唐后期,铁券的分享制度发生了变化,圆柱形的瓦形已经变得像瓦一样,不再分享。

据史书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刘邦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拉拢有功之人,赠送红宝书和铁券作为奖励。当时没有免罪免死的承诺。只是印章的凭证。

从南北朝到隋唐,北魏孝文帝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给宗室和亲信大臣发放铁券。南朝宋、齐、梁、陈时期,发行铁券更为普遍。隋唐以后,发行铁券成为一种常规制度。

铁券上的字写在汉代的红砂上,即“红宝书铁约”;用梁音文字写的字,就是“银券”;在隋代,黄金被用来写字,也被称为“金券”。所以后人把铁券称为“金书铁券”。因为铁券可以代代相传,所以也被称为“世界券”。

现存最早的铁券是五代吴越王钱缪的,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介绍,这张铁券是公元896年唐昭宗赐给钱缪的,以表彰吴越王钱缪讨伐常东的功绩。铸铁,形似瓷砖,纵298cm,横52cm,厚241cm,重132,金字2350,字25行,每行14字。全文用楷书写,大部分现金字被剥去。凭证的主要内容是记录接受者对征服常东的贡献。因其对朝廷的贡献,是皇帝对部下的奖励和象征,即“大清免九死,子孙三死”。

此后,无论中国古代铁券的形态和内容如何演变,其目的始终没有超出“表达道义,通过习俗引领世界”的范畴,这与现代勋章的意义是一致的。

铁券的内容

铁券的刻制内容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券的日期,受券人的姓名、官衔、住所;第二,向法院记录受赠人的功过;3皇帝被授予特权,如免于死亡等。四。皇帝的誓言。根据朝鲜相关法律,持有铁券的英雄、大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授予的各种特权。

铁券上的文字是汉代用红砂书写的,称为“红宝书铁约”或“红宝书铁券”。

唐朝以后,铁卷不是红宝书,而是镶金的。记载唐朝把钱六送给了岳,一根形似瓦片的铁棒,高三尺多,宽三尺多。这卷是镶金的。包括对头衔、官职、成就等的宣誓。上面还刻着“大臣赦免九人之死,子孙三死,否则公司不负共同犯罪之责。”

明朝的铁卷是按照唐朝的制度制作的,但是“所谓免死,是指除谋反、叛乱之外,免除一切死刑。”但不允许战后继续关,战后关,战后关,战后关,战后关,战后关。

铁片形状

铁皮是一种管状铁制品。铁券上的字原来是用红砂写的,统称为“红宝书铁契”,即铁是契,红宝书是契,金是房,石是房。用梁音文字写的字,就是“银券”;隋代用黄金书写文字,又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人把铁券叫做“金书铁券”,因为“铁券”可以代代相传,所以又叫“世券”。

铁券可能没有避死的效果,但通常只颁给政府官员和地方政府。:“红宝书与铁券传至无穷。”

三峡大峡谷峭壁是历史回音壁,三峡大峡谷的悬岩是一排排悬念与悬案。在绝壁悬岩之上,悬藏着迄今难以解读的千古之谜——悬棺葬。它构成一道风景,一派人文奇观,反映了古代三峡民族一种奇特的葬俗,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三峡悬岩峭壁、湍流险水之间,布有许多洞穴,因为原始人类曾经历过“穴居”时代,不少洞穴中都留存有古人类的遗迹,因而许多洞穴都披上了神密的面纱。故有旧诗云:“夷陵多名山,夷山多名洞。”如瞿塘峡中的“黄金洞”,传说就极为神秘。1958年,白盐山白龙洞村民杨文平用粗绳和爪钩冒险探洞,获得一柄柳叶形巴式青铜剑而归。已故的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学者童恩正先生据此创作了小说和**剧本《古峡迷雾》,叙述楚灭巴国时巴王逃到黄金洞后神秘失踪的传奇故事,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6年,由中国、英国、爱尔兰三国组成的探险队成功地进入了传说神秘的黄金洞,但他们在洞中所见到的只是一堆白骨、散乱的木屑,以及洞壁上模糊不清的文字和绘画。是何年何人所留?仍是一串难解之迷。而在这些神密的洞穴中,最为神密的还是名传遐迩的洞中悬棺。

一、三峡悬棺溯源考

三峡悬棺信息,最初来自古籍载述与民间传说。据学者考查:“悬棺”一词最早来自公元6世纪《太平御览》卷四七《武夷山》条,肖子开《建安记》引南朝·梁陈间人顾野王(公元519-581)谓福建武夷山,乃“地仙之宅,半岩有悬棺数千。”1948年著名民族学家芮逸夫在《僚为仡佬试考》一文中,首次把“悬棺葬”作为专有名词提出。之后,“悬棺葬”一词逐渐为众多学者接受。长期致力于岩葬研究的学者陈明芳,对“悬棺葬”作了这样的界定:“悬棺葬是崖葬中将殓尸棺木高置于临江面海,倚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之上的一种葬俗。”③

三峡崖葬的历史最早记载至少要上推至南北朝时期。《水经注》载云:“江之左岸,绝崖壁立数百丈,飞鸟所不能栖。有一火烬,插在崖间,远见可长数尺。父老传言,昔洪水之时,人蒲(泊)舟崖侧,以余烬插之岩侧,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插灶”就是悬棺。古人不识悬棺庐山真面目,往往把它想象为“插灶”……试想烧过的“火烬”(类似木炭)何以能永远插在崖间?而且其形“长数尺”,这不是棺木又是什么?进入唐代后人们始认识发现三峡绝壁上悬藏之物为悬棺。唐代将军王果路过三峡时也发现了悬棺,古籍多有记载。《太平御览》559卷载:“《神怪志》曰:王果经三峡,见石壁有物悬之如棺,使取之,乃一棺也,发之骸骨存焉。”北宋·邵伯温《闻见后录》载云:“三峡中石壁千万仞,飞鸟悬猿不可及之处,有洞穴,累棺椁,或大或小,历历可数,峡中人谓之仙人棺椁云。”苏轼《出峡》诗中有云:“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仰望天苍苍,石室开南向……铁楯横半空,俯瞰不计丈。古人谁架构?下有不测浪,石窦见天釐,瓦棺悲古葬。”诗中所描述的当是铁棺峡中之悬棺。明清以来的地方志亦多有三峡悬棺的记载。这些记载,描绘出人们对悬棺逐步认识的过程。

当我们解读峡江两岸的景点时,也会惊奇地发现:许多景点的名称都与悬棺有关,或者说直接出自悬棺。如:

兵书匣。明·正德《夔州府志》载:“兵书匣,在瞿塘峡半,远视若露一匣,高悬不能至。”曹学亻全《蜀中名胜记》亦载:“赤岬山,岩穴中露一匣,甚高不可升,相传乃古兵书匣。”

风箱峡。清光绪《奉节县志》载:“风箱峡,在瞿塘峡中赤岬山下,崖穴间高不可升,相传鲁班之风箱也。”清·许瓒《东还纪程》载:“夔门时有风箱峡者,数仞绝壁中迭置木匣,如风箱甚多,仰望色如朽木,较棺形则小,其景象颇相类也。”清光绪《巫山县志》载:“风箱峡在旧大昌县境,悬壁之上垒垒,形类风箱或类棺。”“鲁班岩,治东十五里,上有斧凿风箱形迹。”

兵书宝剑峡。清嘉庆《归州志》载:“兵书峡,州东二十里,一名铁棺,灵迹在白狗峡东。”清·王世正《蜀道驿程记》载云:“过兵书峡,峡半石壁有洞,中有石,形如卷,俗谓武候兵书。”明代文学家何景明据三峡民间传说写了一首诗:“空岩一卷书,绿苔字应灭。志决功不成,千载有余烈。”

龙船河。清光绪《巴东县志》载:“西氵襄溪,两岸壁立千寻,有敞艇在石罅间,去水约半里许,望之舷艄可辨。”西氵襄溪位于长江北岸,溪水与长江汇合处石壁间有悬棺如船,民间逐称之为龙船河。

箱子岩。清同治《宜昌府志》载:“雾渡河箱子岩。去宜昌城北三十里,相传有避乱岩上,有木箱至今不朽。”

从上述有关三峡悬棺葬的历史记载里,我们可以看出,三峡地区悬棺葬遗存历史久远,古籍中所见的载述年代最早的距今约1500余年,但由于古人科技水平有限,对三峡悬棺的发现与认识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并衍生附会出了种种神话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二、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分布状态

据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中国悬棺葬的地理分布几乎全部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台湾等11省市境内河流两岸的峡谷之中。三峡地区的悬棺葬是按自然地理组合的一个特定区域,也是中国南方悬棺葬中文化蕴藏最为丰富、最具民族学研究价值的悬棺葬区之一。与长江三峡工程兴建后形成的大库区不同,三峡悬棺葬仅限于峡中的六个县(即现重庆市的奉节、巫山、巫溪、湖北西部的巴东、秭归、宜昌),以及峡江两岸溪河峡谷的悬崖绝壁之上。其分布特点是以峡江主流为中心向两岸的支流辐射,由一线多点、多线串连而形成的网状结构。其民族属性和文化内涵、具有十分明显的联系性和共性。

(一)三峡主流悬棺葬的分布情况

三峡主流上起奉节瞿塘峡,下至宜昌西陵峡口,全长约192公里。自古至今,先后发现的著名悬棺点有十余处:

赤岬山“兵书匣”。载于古籍和地方志,穴中棺木数与棺中遗物不详。

粉壁堂。位于夔门南岸,以岩壁上集中有大量古代石刻而得名。岩间有一洞穴高出江面50米左右,中有悬棺一具。

黄金洞。位于瞿塘峡南岸的绝壁上的一个天然石洞。1958年有峡民进洞探宝,得一把巴式青铜剑而归。1996年科学探险队再次进洞,仅见一堆尸骨。

吊槽。位于瞿塘峡南岸峭岩间,高出江面70米左右,中有棺木一具,旁有木桩方孔。

风箱峡。位于瞿塘峡北岸赤甲山半岩间,上距山顶约100米,下距江面约70米,垂直的岩石裂缝处有“风箱峡”三个大字。1971年有三位峡民为了寻找“龙骨”从悬岩上攀入风箱峡,发现岩隙里横置的木桩上叠置着12具棺木,毁坏棺木8具,**一柄巴式青铜剑、木剑鞘、一把铜斧、一些料珠装饰品,还有一只制作十分精美的男式圆口镂空雕花铜鞋。风箱峡一带是一个岩葬群,距此处东面50米绝壁的两条岩缝中,仍可见有悬棺存在。

盔甲洞。《夔州志》载:相传此洞为宋代女将穆桂英藏盔甲的地方,这与“孟良梯”一样当然也是一种附会。盔甲洞在风箱峡斜对面的南岸半岩间,下距江面约100米。童恩正先生曾有专文记载盔甲洞悬棺发现的文物。1958年,白帝城供销社请一位老工人进洞探宝,发现棺木三具,取出的文物现存白帝城文物陈列室,计有巴式青铜剑、木梳一把等。

铁棺峡。位于西陵峡南岸巴东境内的楠木园。铁棺峡长达500多米,距江面数十米的峭壁上有一排天然岩洞,因年代久远,悬葬之棺木色泽灰黑如铁,铁棺峡因此而得名,惜洞中棺木屡遭破坏无一幸存。

兵书宝剑峡。位于西陵峡秭归县境北岸,船过香溪即可见崖壁上有一条状突兀岩石象一把宝剑倒插在岩石中,这就是“宝剑”。在下游距江面约200米处峭岩间有一天然洞穴,穴中有一叠形状如书之物,相传为诸葛亮入蜀时留藏的“兵书”,实则是棺木。1955年四川下来几位采药老人用绳索入洞中,发现内有两具棺木,揭开了“兵书”之谜。

(二)三峡支流悬棺葬的分布情况

三峡两岸汇入峡江的溪河,皆为陡峭的峡谷,崖壁半腰均有悬棺葬分布,主要有:

奉节草堂河悬棺群:主要有三架岩悬棺,现洞中仅存木杠。

巫山错开峡氵四氵襄悬棺群:有棺木阡、天子庙两处悬棺,内有悬棺10余具,现仅存4具。

巫山大宁河(巫溪)段悬棺群:主要有龙门峡(因有多处悬棺,亦称铁棺峡)巴雾峡、滴翠峡飞云洞、大昌水口等5处悬棺葬。多为天然洞穴,每洞有1—2具棺木。悬棺穴距水面最低约40米,最高达200余米。成为小三峡里的一大景观。

巫溪县大宁河段悬棺群:主要有烂船湾、月亮洞、猫子石、棺木岩、黄岩硝洞、四方洞、南门湾、凤凰山、九层楼……等10多处悬棺葬,可谓星罗棋布。距巫溪县城北30公里,位于大宁河与东溪河交汇处的荆竹坝悬棺葬群,高崖间石穴交错、棺木累累,计有25具之多,景象十分壮观。1979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曾攀登上高崖实地考察,对其中18号棺进行了清理,两具尸骨一男一女均少年,随葬物有铜器三件。

巴东县龙船河悬棺群:龙船河古名西氵襄溪,因有悬棺形似木船而得名。从与长江汇合处起的沿河两岸峭壁间多有悬棺,有人统计至少在10具以上,但多遭破坏;距龙船河北面5公里处的罗坪河,绝壁上的自然洞穴里亦有悬棺遗存。

秭归县九畹溪悬棺群:九畹溪位于西陵峡南岸,相传屈原少年时代曾在此溪畔种植九畹芝兰,悬棺群在距峡江约15公里的九畹溪两岸,地名棺木岩。棺木岩高700余米左右,红褐色的崖壁间天生一道横向大裂缝,距地面约50米,裂缝中放置着7具棺木。民间有诗云:“自古流传棺木岩,鸟鸣猿啼动人情,雪飘草木山戴孝,风吹松杉树举哀,春到百花呈奠礼,夜来明月照灵台,不知亡者何朝代?棺木七副洞穴埋。”现棺木都遭盗棺者破坏。

秭归县磨坪青干河支流悬棺群:在西陵峡南岸磨坪乡一处长约120米、高约100米的峭壁上,一排洞穴和石缝中放置有131口棺木。通过望远镜还可看见棺木旁的一捆绳索。这是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悬棺葬群,极具研究价值。尽管还未进洞穴发掘棺中遗物,但考古工作者认为:通过这一捆绳索,有可能解读悬棺如何放置的千古之谜。

夷陵区黄柏河悬棺群:该悬棺群位于西陵峡北岸约20公里的黄柏河两岸。在一处距地面约100米的陡峭岩壁间有一自然洞穴,洞分内外两层,其中放置有30多具棺木,洞中央还有一具较大的套棺,长约2米,高约1米,棺木均为整木挖凿而成,木质坚硬。历史上屡遭盗棺者破坏,1958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有入洞者掀下棺木20多具。与棺材岩隔河相望的龙王洞,也是一处悬棺葬,内有棺木6具。

从以上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地理分布情况,可看出一个十分明显的分布特点:即峡江主流的悬棺相对稀少,宛若疏星半月点缀在璀灿银河之间;而峡江两岸支流之悬棺葬则星罗棋布、鳞次栉比,整个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分布,便以峡江主流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网状板块。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古代三峡民族部落分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口聚居状况的反映。峡中峰高岩陡,少有坪地可供人类居住和农耕,而两岸支流河谷地势稍平,且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古民村落大都分布于此。悬棺葬分布正是古代部落、村落分布的缩影。了解这一点,对于研究三峡地区悬棺葬之族属及文化内涵大有帮助。

三、三峡悬棺葬的地域特色

三峡地区悬棺葬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同中国南方各地的悬棺葬相比较,即有其共同性和许多相似之处,也具有其个性,亦即鲜明的三峡地域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悬棺葬类型上多为自然选择,形式较为单一。由于三峡大峡谷地质结构多为石灰岩,经水溶和渗透后呈现出“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两岸多奇峰峭壁、怪石嶙峋、溶洞迭出,所谓“夷山多名洞”便是三峡地貌的写照。因此,三峡的悬棺葬一般都选择在自然洞穴,而少见有人工开凿式、悬棺木桩式等其它类型。选择不需加工的自然洞穴(溶洞、岩壁间缝隙)作为悬棺葬之地,反映了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原始性与古朴性,与新石器时代的土坑葬更为接近。

(二)悬棺的棺木多采用整木挖凿而成。由于古代三峡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古木参天、古人就地取材为棺。悬棺棺木的简易加工和制作粗糙,也表明当时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尚处于落后的农耕时代,距今年代较为久远。

(三)在悬棺的放置方法上因地制宜。悬棺的棺木是如何放置在数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之间的洞穴里?这一直是古今学者苦苦探解的一个谜。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的甚至不惜财力做实地模拟实验。有堆物说(即在悬棺下堆积石土或它物以升高)、云梯说(类似古代战争之攻城)、地貌变迁说(认为古代江河水位高于现代,距悬棺葬处距离甚近)、栈道说、“悬索下柩”说。很明显,人们推测的许多悬棺置放方法,都是不切合三峡地区悬棺葬实际的,地貌变迁也难以解释,因为三峡地区自有人类聚居历史以来,未见有如此高水位记载。据现已发现的三峡地区悬棺葬来看,宜昌学者刘不朽同志认为:三峡地区悬棺在放置方法上采用“悬索法”的痕迹十分明显。最近在秭归磨坪乡发现的悬棺洞穴中犹遗存有一捆绳索,便是“悬索法”的重要痕迹。现代一些进入三峡悬棺中“盗宝”者,均采用从崖上悬绳索下吊入洞而取得了成功,也可以作为佐证。还有一点值得引起重视,那就是“悬索法”乃是三峡山民们惯用的古老传统作业技术,至今山民们在悬崖峭壁间采药、砍柴和劈岩筑路时,仍在普遍使用。当然,这也与峡中民族剽悍、勇敢的素质有关。“栈道法”(即在岩上凿孔架木作栈道)亦有数例。有学者推断:瞿塘峡南岸的“孟良梯”(现存65个方形凿孔)可能是通往悬棺葬洞穴的栈道,因为附近有吊槽、粉壁堂、盔甲洞等多处悬棺葬。但即使用栈道,也还须用绳索辅助。总之,“悬索法”似可破解三峡悬棺“悬”入悬崖绝壁洞穴之千古悬念与悬案。

四、三峡悬棺葬的年代

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年代,在上述论述中已显端倪。通过悬棺遗存物品和碳14测定,大致可以确定其安葬年代。从随葬品来看,专家们经分析指出:长江三峡地区“悬棺葬中的随葬品多为战国时期的柳叶形巴式剑、楚式剑、楚式高背木梳、西汉文帝四铢半两钱,另有西汉时常见的长喙水鸟状和钩头蛇首状带钩和东汉五铢钱等等,这一地区悬棺葬流行的年代大致应为战国至东汉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亲自到西陵峡一带作过实地考察的舒之梅先生称:“曾在宜昌新坪棺材岩拣到残棺材板送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结果2270前后80年,树轮校正年代2275前后90年,约当公元前325年,时为战国中期偏晚。”两者映证,年代基本上吻合,因此也是可信的。三峡地区在战国时代是巴、楚聚居之地,其人“半巴半楚”,亦是巴、楚相互争伐之地。《华阳国志·巴志》载云:“楚、巴数攻伐,故置扞关、阳关、沔关。”古代学者考证,扞关有两处:一在巴山县(长阳),一在鱼腹(奉节)。悬葬中之巴式剑、楚式剑,正是当时巴楚间战争之反映。所以可以认为:三峡地区悬棺葬产生的年代,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其流行之盛期在战国时代,至汉代已逐渐稀少流行,仅有一、二处悬棺中发现西汉、东汉钱币便是最好的证明。秦国灭巴后,巴人部落已分散瓦解,大都迁徙出三峡地区。

五、三峡悬棺葬的族属

悬棺葬的年代与族属有着密切关系。自殷商、西周时期起,三峡地区曾有许多民族部落在此活动和聚居,但战国时代活动时间最长、占统治地位的是巴人和楚人。巴之名最早见之于殷墟甲骨文,当时称之为“巴方”,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方国。顾颉刚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考证,“巴方”位于汉水、巴江之间,楚、邓之南。据学者考证,巴人是参加武王伐纣时《牧誓》中八大部落之一。杨守敬《水经图注》认为:“参加《牧誓》大会的彭人,就是著称于春秋经传的巴人,当为武丁时‘巴方’的后裔。”“巴人这一族名,是彭人、宗贝人、板楯蛮夷、月勾忍夷、阆中夷、白虎夷的总称。”杨守敬出生在三峡,对三峡地理、历史颇有研究,其观点极有见地。《华阳国志·巴志》载云:“其地东至鱼腹”,即今重庆以东三峡一带,正是巴人活动的地域。特别是在三峡悬棺葬中,有10余处出土有柳叶形巴式剑,与巴人在三峡活动的地区、年代三者吻合,足可以证明三峡棺葬的主人是巴人无疑。但是,多年来献身于中国悬棺葬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陈明芳先生却另有见解,她认为:“长江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可能与这里古代亻襄人和延虫人有关”,“可以认为,长江三峡地区的悬棺葬为古代濮人、越人后裔的葬俗。”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学者林向先生的观点大致相同,也认为“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可能是古代亻襄、延虫族的遗存。”他们不赞同巴人说的理由是共同的,即“巴是国名,而非族名。”上世纪末,四川著名学者段渝先生推出了巴蜀古代文明研究新成果,他指出“古代居息繁衍在这个地域内的各个族也被统称为巴,并由此派生出巴人、巴族、巴国、巴文化等概念。从这个意义上看,巴这个名称包有地、人、族、国、文化等多层次的复杂内涵,是一个复合性概念。”这可能是对巴是国名而非族名以及三峡悬棺葬的主人是否为巴人的最好的回答。当然,古代生息繁衍在三峡地区的民族多而且杂,对这些民族的起源与演变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多为百家之言,尚未有定论。在古史的传说时代,三峡一带当属南方的苗蛮集团,亦即张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中所说:“新石器时代江汉地区的土著,是传说中的三苗。”而后又出现“百越”的“百濮”:峡中秭归古为夔国,有学者认为夔即“夔越”,是百越的一支;三峡地区也是“百濮所充”之地,有学者考证“濮在今湖北枝江西”,与巴人活动的地域相同。所以,许多学者都认为巴族可能是越、濮的后裔,或者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六、三峡悬棺葬的文化内涵

自从1000多年前在中国南方发现了奇特的悬棺之后,众多仁人志士就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悬棺葬俗之起源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毫无疑问,奇特的葬俗形式,乃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奇特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产物。学者们在探讨悬棺葬起源时,普遍认为这是人类葬俗的演进,悬棺葬与史前人类穴居和新石器时代土葬有密切联系,是一些民族宗教观念的反映。具体到悬棺葬俗形成的原因,则是见仁见智,各说不一,且颇多臆想与猜测,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诸说:

(1)祖先崇拜说。将父母祖先的尸体高置在临水高崖上,既便于后代子孙瞻仰,也能让祖先的英魂保佑子子孙孙繁荣昌盛。古人多有此说:唐张族鸟《朝野佥载》载曰:“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助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既终身不复祭祀。”乾隆《珙县志》载:“珙县多棘人人……相传有罗因者,以棘人人尝灭其祖,乃教以悬棺崖上,子孙高显。于是争挂高岩以趋吉。”

(2)普渡灵魂说。古人把人的形体叫作“形”,魂魄附之于形体,即所谓“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灵”。有学者认为:棺木(尤其是船形棺木)好似独木船,将死者脱离形体的灵魂,载渡到天堂极乐世界。楚辞《招魂》所表现的正是“超度亡者灵魂”这一原始的灵魂观念和三峡地区古老的民族习俗。

(3)“升天”成仙说。古人以为高山高崖距离九天仙境最近,所以称悬棺洞穴为“仙馆”,悬棺葬为“地仙之墓”。子孙将祖先尸骨安葬在高不可攀的悬岩绝壁之上,宛若进入云雾飘绕的神仙境界,既可避鬼怪的干扰,又可以高高地瞻仰祖先。

(4)返水归真或返洞归源说。即所谓来之于水,返之于水,来之于山,返之于山,居之于洞穴,回归洞穴。原始人类曾有过“穴居”时代,狩猎于山林,捕鱼于水泽,对山水自然有着深深眷恋之情。将祖先悬葬于水边山崖洞穴,有送其回归自然之意。《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辞》“质本洁来还洁去”便是回归观念的反映。

此外,还有“保护尸体”说、“抑制天花传染”说等等,不一而足。多为望悬棺而生义、难以令人信服,上述四种主要观点,皆为国内外研究悬棺的学者中甚为流行的见解。各说都有所据,具有一定说服力。

总之,三峡悬棺葬,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一个侧面鲜明地反映了早期三峡人的人文宗教思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6761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6
下一篇2023-08-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