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珠宝、玉石都叫什么名字?

中国古代著名的珠宝、玉石都叫什么名字?,第1张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量极广。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产玉地点有200多处,一些著名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和田玉]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东——塔什库尔干,和田——玉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矿等。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质状光泽,硬度55——65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为山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纯净度。

  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

  [独玉]独玉的矿区地处南阳市北郊的“独山”,又称“南阳玉”。独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种以上的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艳,硬度大于65。品种主要有:白玉,绿玉、绿白玉、紫玉、黄玉、芙蓉红玉、墨玉及杂色玉等。独玉开采历史悠久,陕西神木石茆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斧及现陈列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内的元代“渎山大玉海”都是独玉琢成的。独玉的开采在汉代已有相当的规模,至今南阳独山还有一千多个古代采玉的矿坑,可见独玉的开采历史悠久,规模之盛,品类之丰,至今仍可形成规模生产。

  [岫玉] 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我国这种玉种的矿床很多。岫玉外观呈青绿、黄绿、和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为35-5度。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所用的玉材产于岫岩县境内的细玉沟,俗称老玉,为透闪石软玉。商代妇好墓种出土玉器多数玉材与岫岩瓦沟矿产岫玉相似。瓦沟矿岫玉开采历史悠久,储量丰富。为我国当前主要的产玉矿区,岫玉产量占全国60%左右。

  [绿松石] 绿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视为神秘之物。甘肃永靖出土有距今3800年前的绿松石珠子20枚。古有“荆州石”或“襄阳甸子”之称绿松石为铜的氧化物隐晶质块体。或结核体,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常含有铁线,硬度为5-6,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其工艺品甚的人民喜爱,畅销世界各国。

  中国其它著名玉石

  [水晶] 成分:SiO2;晶体:晶体状,硬度7,品种:水晶、紫晶、蔷薇水晶、发晶、水胆水晶等;主要产地。江苏东海

  [玛瑙] 成分:SiO2;形态:纹带状块体;硬度65-7;颜色:红、蓝、绿、灰、褐、黑等;另有玉髓、水胆玛瑙等品种。主要产地: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

  [孔雀石]为铜的氧化物,通常呈块状,结核状,带状构造,孔雀绿色,硬度35-45。主要产地广东,湖北,赣西北等。

  [木变石]为硅化青石棉,因外观极似木质,并且能产生猫眼效应,,硬度7,颜色主要有黄、蓝等,并分别称虎睛石、鹰睛石,产地为河南淅川。

  [东陵石]为石英集合体,硬度7,致密块状,蓝色为主,产地为河南。

  [密玉]为石英集合体硬度7,致密块状,绿色,因产河南密县而故名。

  [芙蓉石]为石英集合体,硬度7结晶块状,粉红色,主要产地,内蒙古、河北。

  [梅花玉]为火山岩类,硬度7,杏仁状构造,呈红绿白等色“干枝梅”花型,故名。产地:河南汝阳。

府中有龙,府中有兽,这个题材时玉石雕刻中常见的一种。这个题材常常是以一件玉斧的造型呈现遭人们的面前,玉斧或长或短,或方或园,不尽相同,然后在玉斧的中间雕刻一件飞龙的团,玉斧的顶部雕刻一头趴着的兽。斧的谐音“府”,斧中有龙即谐音为府中有龙,斧上有兽就是府中有兽。

府上有兽,这个兽很多人误以为是貔貅,在这里,胡小玩在这里普及下,斧上有兽这个兽并不是貔貅,而是龙生九子不成龙之一的睚眦。睚眦是龙生九子里的老二,平生好斗喜杀。斧上有兽,增添了摄人的力量。

府中有龙,府上有兽常常被用作赠送正在读书的学生身上,寓意,家中必出贤贵之家,成为一名贤贵之才,往往家中家长对正在读书的孩子一个很好的期望。13601952769

斧类兵器为何在古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流传至今的典故乃至神话传说中,“斧”的身影随处可见。盘古抓来一柄斧头,便开天辟地;程咬金凭借三斧子半,便闯出“混世魔王”的名号;至于那“斧声烛影”,则是让赵匡胤之死平添了几分诡谲莫测。

且不论成语当中还有班门弄斧、疑邻盗斧、大刀阔斧、双斧伐孤树等典故,人们于古籍中常见的其他冷兵器,其实与“斧”也有莫大关联。如刑天所舞干戚、天子常用黄钺,都是斧类兵器的一种。

据现有记载,斧类兵器贯穿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已成常制。尤其在上古时期,斧类兵器更是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看似有些“笨重”的斧类兵器,为何在这一时期备受欢迎呢?

冷兵器中的各种 斧

一、斧的“兄弟”们:斤、戊、钺、戚

在古代冷兵器中,“斧”有不少“兄弟姐妹”。如果说,“斤”与“戊”是“斧”的两个“化身”,那么“钺”与“戚”就是“斧”的同族晚辈。换言之,前者与“斧”字有同义,后者则是与“斧”有略微不同的斧类兵器。

先说“斤”。《说文解字》曰:“斤,斫木器也。”从其象形字体来看,正像是古人用斧在劈砍树木。是以,段玉裁注曰:“凡用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则谓之斤。”用来伐木的斧头,就是“斤”。

传说“神农作斤斧陶冶”,可见斧在冷兵器中“辈分”很高。仰韶文化(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到前3000年)中出土的石斧,便印证了这个观点。

新石器时代 石斧

在旧石器时代,石斧用途广泛,适用于伐木与农耕,故而颇受远古初民喜爱。为加强杀伤力,他们又增大刃面,从而让斧头具有了大而阔的特点,并逐渐成为当时战争中的大杀器。

这种大号斧头,便可称为“戊”。按《说文解字》:“戊,斧也。”段玉裁注曰:“大斧也”,而后又援引《司马法》:“夏执玄戊,殷执白戚,周左杖黄戊,右乘白髦。”说明在“上三代”,“戊”是斧的一种常见叫法。

又据《尚书·汤誓》记载:“(周武)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人云“钺大而斧小”,可知武王所执黄钺,乃一大斧,带有肃杀之意。

窃以为,“戊”与“钺”有时可划上等号。二者的区别在于:“戊”字可释为“大斧”,出现时间更早,与“斧”字一样,是斧类兵器的统称,它既可用于农耕与伐木,也可用于战争;而“钺”则诞生于青铜时代(且看它的大金旁),是带有自己特点(或者说它有特殊文化内涵)的一种斧类兵器,多用于战争、刑罚、威仪等方面。

青铜钺 商王武丁时期 妇好墓出土

斧的“族人”还有“戚”,其象形文字似带齿之斧,同样是一种斧类兵器,亦如上文所述“殷执白戚”。另外,按照《尚书·禹贡》中“禹锡玄圭”的记载,“圭”也极有可能是一种斧类兵器。

不难发现,上古时期的重要事件,多伴随斧类兵器而出现。那么,为何斧类兵器会在上古社会中备受青睐呢?

这还要多亏“钺”和“戚”这两个优秀“后辈”。殷周以来,尽管斧类兵器依旧非常实用,但“钺”和“戚”背后的象征意义,同样不可小觑。

兽面纹铜钺

二、斧钺之王权象征

诸多迹象表明:斧钺与王权之间密不可分。考古研究发现,石斧是颇为常见的陪葬品,而在一些葬品极为丰富的墓葬中,还有可能出现玉斧。这便意味着:在原始社会,只有地位非比寻常之人,才有资格以“玉斧”衬托身份。

不仅如此,“王”字甲骨文便作斧钺状。武王伐纣,曾执黄钺;商汤灭桀,亦是如此。斧钺常跟随君王征讨四方,定鼎天下,业已成为王权象征。因此,《太平御览》引《字林》明确指出:“钺,王斧也。”

斧钺之于王权,亦曾流传后世。彼时,斧钺反倒是一种礼器,成了帝王彰显自身权威的“信物”。在一些特殊场合,君王赐臣子以黄钺,便如同天子亲临,付与臣下以“专擅之权”。

钺戟 徐州博物馆藏

以汉末三国时代为例。在“假节遍地走”的情况下,被冠以“假节钺”的臣子可谓屈指可数,非权臣、都督、武将之巅,不可轻易相授。

注:据《三国志》统计,汉末三国时代的假节钺者有:董卓、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关羽、陆逊、曹真、曹休、曹爽、夏侯尚、于禁、满宠、司马昭。而夏侯尚、满宠等人之所以能假节钺,是因他们需要都督地方,以便于行事。

蜀章武三年(223年),诸葛亮率众南征,后主下诏“赐亮金鈇钺一具”。《礼记·王制》有云:“赐鈇钺,然后杀。”诸葛亮得刘禅“付之以专命之权”,自此掌控三军,不在话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

三、斧钺之礼乐教化

按《礼记·乐记》:“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孔颖达疏曰:“干,盾也;戚,斧也。武舞所执之具。”

古代社会礼制森严,戚既然是一种“武舞”礼器,便不可能太大,否则便不易施展。而根据“戚”字状似豆荚来看,它应当是较为狭长且形状不大的斧钺。那么,戚为何会成为一种礼器呢?

上古社会,“君权神授”之说蔚然成风。无论是征战四方,还是王权更替,君王都会举办宗教性质的祭祀活动,以奠定其举动的合法性。这种制度,对后世可谓影响深远。

王莽篡汉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是以伯禹锡玄圭,周公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颜师古注曰:“言天降贤才以助王者,王者当申达其用,而不敢自专。”

王莽僭越称帝前,曾极力渲染“天命神授”思想。在他受封大将军时,也曾“受钺高庙”,以示其权柄来路之“正”。是以,王莽欲完成篡位之举,自然要效仿大禹、周公这些上古贤王,将斧钺给高高“捧起”。

讽刺的是,王莽在称帝之后,并没有让天下万民归心。洛阳一带,起兵反抗者多如牛毛。司徒王寻得王莽之令,欲镇压各路叛军,却在出发时“亡其黄钺”。此事虽不见得为真,但史家此语,恐怕是打算借“失黄钺即失王权”的说法,来隐喻王莽政权多行不义必自毙的结局。

商代晚期蛙纹钺,城固五郎庙出土,陕西博物馆藏

言归正传,继续看斧钺之“演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王权象征,斧钺难免会在此过程中被“神化”,进而成为各项礼仪活动中的“常客”。

然而,斧钺原本用于作战,其“笨重”形态显然不太适合展示。或因如此,礼官才会对斧钺进行“改造”,于是,更加适合“武舞”的戚便诞生了。

当然,戚不止能用来“表演”。作为斧钺的一种形态,戚自然不会堕其雄风。它仍保留了一定杀伐之权:因其刃较为狭长,戚还常作为一种刑具,用于斩首要犯。

 玉扳指背后的历史

 我自小就爱收藏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铜墨盒、石砚、印章、玉片等等。自乾隆玉扳指大拍成功后,突然记起我早年也收过一个扳指。翻箱倒柜找到后,把玩一阵,觉得很有研究的必要。这个玉扳指给我最初的印象较为普通,材质为和田青玉,还有一些杂质,壁厚显得粗笨,做工也略显粗糙。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扳指外壁上刻有四字,“恒”“鹄”“射”“用”。当时我解读这四字认为“恒鹄”是一个人名,“射用”就可理解恒鹄这人的专用,并将我的解读与朋友们分享。还好有一个朋友提醒我再认真查找资料,务必准确。不想一查,让我后怕不已,所刻内容与我的解读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不认真研读古籍,这笑话就闹大了。资料显示这个扳指与满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满族,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民族,在广袤的东北大地养成了剽悍的作风。努尔哈赤十三幅铠甲起事,从而进关入主中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汉学造诣深厚,尤其是乾隆皇帝对中国文化中的某些部分,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但他身上毕竟流淌着满族人的血,对满族文化中的一些传统习俗不仅没有放弃,而是将其发扬光大,扳指就是一个代表性事物。

 满族骑射之风盛行,扳指又怎能例外。据《清史稿·兵志》记载:清雍正十一年,以亲军未满十年者挑选前锋。满、汉八旗左右翼各设前锋统领一人,各警跸宿卫。侍卫班内有上驷院侍卫、司辔、司鞍。其兼尚虞、鹰鹞房、鹘房、十五善射、射鹄、善扑等侍卫,统在三旗额内,俱无定员。因而可以确定,“射鹄”为清代禁卫军中的一个兵种,兵源多来源于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1983年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曾出土过一枚刻有乾隆御制诗的玉扳指。该扳指高24厘米,直径3厘米,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内凹,从里向外逐渐趋薄,另一端边缘则向外有少许凸出。扳指外壁上下各有一圈回纹,中间刻乾隆御制诗《咏玉韘》,扳指内壁刻单圈题“射鹄恒用”四字。由此可见,我收藏的那枚板指是有史料和实物所佐证的,其正确的读法是“射鹄恒用”,这类扳指在当年是较为盛行的。

 我们平常理解“鹄”这个字,都会联想起成语“鸿鹄之志”,“鹄”亦称天鹅。而“鹄”字的'另外一种解释,知人甚少。鹄,箭靶的中心,中鹄,就是射中靶心的意思。唐张茔“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即为此意。而我收藏的这个扳指,通高3厘米,直径35厘米,稍大于北京皂君庙出土的扳指。弄清了这个扳指的年代、历史背景等相关情况后,就平添了三分喜欢,再看发现工艺还算精细,上下刻有一圈回纹,然后在地子上凸刻出四个椭圆形圈,每个椭圆形圈上分别雕出“射鹄恒用”四字。在当年生产力低下,工具落后的客观条件下,仅这一个扳指的制作时间都不少于10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8647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7
下一篇2023-08-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