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什么颜色最贵依次顺序

和田玉什么颜色最贵依次顺序,第1张

和田玉的颜色品种从贵到便宜,顺序依次是白色、绿色、**、黑色、褐红色。

和田玉以白为贵,在品质相同的情况下,白玉的价值远超其他颜色的和田玉。绿色次之,第三第四分别为**和黑色,褐红色最便宜。

和田玉的材质是温润细腻的,属于珍贵的玉石品种之一,其中最为出名的是羊脂玉。而羊脂白玉又是羊脂玉中的极品,因此白色的和田玉相对而言更加珍贵。

和田玉的历史渊源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古代玉玺是帝王们发布诏书的大印,有专门保管之人。一般不会被偷走。即使有人偷走拿着也没有什么作用。自古玉玺就是帝王发号施令的重要印记。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而除了帝王亲信,一般官员都见不到是什么样子。更不用提在不知什么样子的情况下去防守森严的宫中去偷了。又有专人把守。偷到玉玺简直是难上加难。

一、玉玺起源

相传秦统一诸国后嬴政用和氏璧做出了第一个玉玺。而史书中曾记载,秦王嬴政想要得到长生之法,于是广招异能人士为自己炼丹,又大量派人去寻找长生之法,以求长生。又命李斯书写,选上好工匠在一块和田玉上雕刻做成玉玺。以表示秦国千秋万代,嬴政自己也长生不老。上刻有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一代玉玺就是这样而来。

二、随着朝代更替,玉玺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传秦灭后,玉玺被刘邦所得。刘邦一直对此玉玺珍惜无比。把此玉玺作为帝国大印。每有诏令,必用此玉玺盖章。再到三国时期,诸侯讨伐董卓时,玉玺落入孙坚之手。顿时成了灾祸象征。孙坚为玉玺而死,袁术也为此而死。最后秦王玉玺流落途中彻底消失。而后代帝王们统一江山也纷纷效仿。每代必有玉玺。以相当于帝王印记。并设专人保管。

三、皇宫戒备森严,玉玺又有专人保管,所以不会被盗

其实玉玺就是枚大印。不过是帝王世家使用,所以叫法不同罢了。俗语有称:人中帝王,印中玉玺。就是说帝王号令整个江山。帝王玉玺则号令所以大印。保管玉玺之专人也必是帝王亲信。别说是普通人想偷了。即使是高官重任想偷也是做不到的。还有就是这玉玺不管落在谁手里都是烫手山芋,唯恐避之不及。又怎么会去偷玉玺。

1、青玉螭龙玉玺

乾隆青玉螭龙玉玺”是目前所知的8件“乾隆御览之宝”玉玺中最大的一件,印面呈正方形,面积为11.7 厘米×11.7厘米,为青玉质,三螭龙钮,汉文篆书阳文“乾隆御览之宝”6字。

2、田黄石三连环玉玺

乾隆田黄石三连环玉玺又称乾隆田黄三联章,珍贵之处就在于三个印章和相连石链都为一体。清乾隆帝田黄三联玺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做太上皇时所镌。系由一块相当大的田黄石雕刻而成,三方印链连在一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左“乾隆宸翰”,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中“乐天”,椭圆形,高1厘米,长径3厘米,短径23厘米;右“惟精惟一”,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

3、乾隆太上皇白玉玺

“太上皇白玉玺”是乾隆皇帝于登基六十年之时下旨御制,深受乾隆皇帝喜爱,地位极为尊贵。此宝玺为白玉质,重约380克,运用宫廷印玺制作技艺手工雕琢而成。玺顶阳雕象征刚健中正的“乾”卦,与“隆”字同音的双螭龙纹环绕周边,玺璧四周阴刻乾隆帝《自题太上皇宝》御题诗,玺底阳雕篆书“太上皇帝”四字。

扩展资料:

乾隆玉玺离开中国的时间,极有可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当时的义和团运动时期被人带出了紫禁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欧洲收藏家获得了乾隆玉玺,随后将它送给了自己的儿子阿萨夫。2010年11月,阿萨夫打算将玉玺拍卖掉。阿萨夫形容白玉玺是“中国鼎盛时期皇权的象征”。

乾隆皇帝爱玉、赏玉、懂玉、藏玉,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超越的,这直接推动了清朝玉作的发展。当时宫廷派遣军队和专家开赴万里之外的昆仑山脉探求和田玉,掌握了优质的玉材。

由于集中了全国优秀的玉雕设计师、匠师和顶级玉料,加上宫廷造办处的精湛工艺,将玉器的价值充分体现了出来,从而雕琢出大批精美绝伦的玉器。

乾隆爱玉如痴,亲自下令在自己的寝宫旁设宫廷玉器造办处。对每一件玉雕作品不管是用料和雕工都要尽乎完美,从不吝惜料、惜工,几乎是毫不考虑成本。

至此,我国宫廷玉器发展到鼎盛。因此历来玉器拍价以乾隆工为最高。《故宫乾隆三宝》——太上皇白玉玺,吉祥盘龙玉瓶,龙凤薄胎玉壶,分别采用上等和田白玉、青白玉、青玉,完全秉承“乾隆工”不惜成本御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243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8
下一篇2023-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