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属于什么岩石

和田玉属于什么岩石,第1张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

一般来说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它的主要产地是在我国的新,疆和田地区,所以因此得名。

而在我国是将透闪石含量高达98%的石头称作和田玉,一直以来它被称为我国的“玉石之冠”,在我国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其中以和田羊脂玉比较出名,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底蕴。

和田玉内部结构含有的杂质很少,大多数天然的和田玉主要以半透明或者微透明居多,看起来给人一种纯净无暇的内涵美,表面的油脂感很强,颜色均匀透亮,在我国古代将和田玉与仁、义、智、勇、洁等五德紧密相连,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你好

和田玉中 碳酸盐和透闪石、阳起石会共生,有的和田玉就会存在一定量的碳酸盐,但是因为主要还是和田玉成分,所以鉴定结果还是和田玉。

国标鉴定机构对于和田玉鉴定中,遇到这种共生现象,是会根据矿物含量的成份和比例,

做出备注,如果共生的非透闪石成份含量超过标准数值,

是不会出具国标的和田玉鉴定证书

含其它类矿物就是含有其他伴生矿物的意思哦

希望回答可以帮助您

问题一:和田玉、青田石是什么岩石 和田玉――软玉的一种,俗称真玉。和田玉是一种由微晶体 体构成的单矿物岩,含极少的杂质矿物,主要成分为透闪石。  透闪石可以是不纯灰岩或白云岩遭受接触变质的产物。在区域变质作用中,也可由不纯灰岩、基性岩或硬砂岩等变质形成。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色彩丰富,花纹奇特。以“叶蜡石”为主,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致,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种。

叶蜡石主要由酸性火山凝灰岩经热液蚀变而成,在某些富铝的变质岩中也有产出。我国叶蜡石矿床按成因可分为热液型和变质型两大类。

问题二:请说出和田玉所属岩石的成因类型 产于新疆境内, 昆仑山至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的以透闪石为主的玉石。具体分布在塔里木板块公格尔中央隆起带、桑株塔格中央隆起带、柳什塔格中央隆起带、阿尔金断隆带。和田玉矿床一般位于海拔3300米至4600米,分布有“两头一中间”之说

1和田玉几乎全部由细晶和微隐晶质、隐晶质结构的透闪石组成(优质和田玉透闪石晶体在001毫米以下),一般占96%―99%,杂质主要有:磁铁矿、磷灰石、黄铁矿、透辉石、镁橄榄石、粗晶状透闪石、白云石、石墨,其中隐晶质结构质地,含杂质极少者尤佳。

2和田玉形成于25亿年前的华力西期,特别是华力西中晚期,围岩主要为中元古界长城系(距今17亿―14亿年)和蓟县系(距今14―10亿年)中的镁质大理岩。一般来说,围岩越纯越白,容易形成白玉并且质量也越好;围岩中含铁多容易成青玉;含炭多产生墨玉;围岩含锰、钛多色灰暗;含镍、铬色翠绿。

3 对和田玉形成有利的侵入岩是花岗岩、闪长岩的过渡岩类,一般来说,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易形成白玉和青白玉,闪长岩易形成青玉。靠近岩体和田玉颜色越深,远离岩体颜色越浅。

4 和田玉多在断裂构造带上或附近,特别是在构造带的上部。

5和田玉形成时的温度为300℃―450℃,压力为02―1千巴。

问题三:请说出和田玉所属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地质作用 和田玉属于变质岩。

地质作用包括: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上升)

问题四:有哪些方面例:和田玉(什么岩)

问题五:玉石属于岩石中的哪种 玉是石头的一种,贵的石头 玉石则是另一个概念,它是由无数细小的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晶体组成,只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我们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人们把玉石称作隐晶质矿物,广义来说,这些微小晶体的 体都可以称作玉石。通常人们谈论时提及的玉石主要是指和田玉(白色为典型颜色)和翡翠(绿色为典型颜色),这两种玉石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有价值的玉石。 宝石通常是透明的,由于表面极光滑,使宝石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比较强,并且光线可以进入宝石内部经过反射和折射再离开宝石到达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净度高切割好的宝石通常总是闪闪发亮。而玉石由于它是由无数个细小的晶体组成,晶体之间总是有缝隙的,所以加工的师傅抛光的再好,也不可能达到宝石表面的光洁程度,光线在玉石表面形成的轨迹如同阳光洒在有波浪的湖面上,这种效应又称作漫反射。如果你有兴趣对比表面光泽,可以仔细看一下自家的窗玻璃和淋浴室毛玻璃的区别,是否是越光滑光泽越强呢?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玉的表面是水润或油润的质感。由于光线很少能深入宝石内部,所以我们通常感觉玉石是半透明的,当然例外也是有的,顶级的翡翠也可以是近乎透明的。

问题六:玉石属于什么岩石 要看是什么玉石了 像翡翠就是硬玉的一种产于东南亚的硬玉岩中 和田玉为透闪石 青田石寿山订都凝灰岩叶蜡石化形成的 这些基本都产于变质岩中

问题七:这是什么石头 是和田玉吗? 学名,碳酸盐质玉,也就是阿富汗白玉(玩古玩的都叫这个巴料),价格不高。

问题八:和田玉是变质岩还是侵入岩 和田玉是酸性侵入岩侵蚀交代白云石大理岩而形成

问题九:什么石头度是和田玉度 密度28以上,硬度6一65之间为和田玉

和田玉

按产状分三种类型:

(1)仔玉:从河流中捡出的玉石,它是原生石经过剥蚀,冲刷搬运到水系中的大卵石,这种玉小块多,大块少,质地好,水头足,色泽洁净,其中常有羊脂玉仔出现。

(2)山料水玉:经冰川和洪水等搬运的软玉,其特点是块度大,表面光滑

(3)山料玉:指直接从玉石矿中采出的原生玉石。

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性器物,在世界文物史上是极具特色的文物种类。在华夏文明中玉器承载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对玉器的研究就是对中华文化中最重要部分的研究。

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玉人图案

华夏文明中玉的使用要从材料利用史的角度考察。材料利用史就是通过人类利用、使用和制作工具的材料材质的不同将人类历史划分成不同的历史阶段。从材料利用史来讲人类历史可被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以及铁器时代三个阶段,其中石器时代约占人类史的99%时光。

红山文化玉器

而这个占人类史比例如此之高的石器时代,又可以按照石器制作技术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技术特征是“打制”,脆性大、均质且各向同性、硬度高、结构致密的石材适合打制成刃类工具或细石器,如黑曜石、燧石、石英等,打制石器的优点是可以通过控制打制的方向和力度来控制石器的形状。而在打制石器过程中的敲击类工具会选取那些脆性小、韧性高的石材。打制石器虽无法生产出精细打制,但基本满足了耐用的需求;

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技术特征是"磨制",其选取硬度高且韧性大的耐磨石材作为“磨制”材料,这种石材不仅适合精细加工,而且磨抛形成的光泽层可以展现石料的材质美。也正是因为磨制石器的抛光技术的出现使得透闪石、阳起石、玛瑙等这类玉石矿物逐渐脱颖而出,因为美观它们渐渐同实用工具分道扬镳,被制作成装饰品,以满足先民们的精神追求。渐渐的这些具有装饰性的石头变成了特权阶层的专属,被制作成了特定的形状,比如玉璧、玉琮、玉璋等等。于是玉器随着社会的分化也由装饰品变成了权力的象征,具备了礼仪功能。所以从这材料利用史来看,玉器是石器发展到磨制阶段的产物。

新石器时代的石刀

关于玉的定义是“石之美者”,这一定义出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实际上这是古代玉的广义定义,古代玉的狭义定义仅是指和田玉。

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古代玉的广义和狭义呢?这需要从时代上来划分。第一阶段:史前至三代(夏、商、周三代)时期,玉的定义是广义的当然从出土文物来看这个时期已经开始使用西域的玉石,但用量极少,关于这些玉石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史前“玉帛之路”的专业运送;二、玉石顺河流而下,流至原始人类聚居区(原始人类一般都是依水而居,多居住在河流的冲积平原上)被先民发现并利用;第二阶段:三代至汉代,玉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并存;第三阶段: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和田玉大量东进,玉的定义是狭义的。

史前墓葬中出土的玉器有天河石、绿松石

史前出土文物照片 多为阳起、透闪石

关于上述将古代玉划分成三个阶段的观点,在上世纪90 年代至今,通过地质学者、自然科学学者采用多种现代科学手段,对汉代至史前出土的玉器进行测试分析后发现属于正确的观点。测试发现在史前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有将近40 种矿物曾作为玉材被先民使用,其中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玉髓、玛瑙、绿松石、方解石类等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玉材种类,由此可见在先民看来美石均可制作成玉器。从测试玉器的数量上来看,透闪石、阳起石制作的玉器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蛇纹石玉器。

清乾隆年制和田玉雕仿青铜器玉雕

和田玉是多种矿物质的集合体,其自身独具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是全世界其它任何一种玉所不具备的!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中,和田玉被称之为真玉,而全世界其他任何一种玉,都被称之为玉石。 因此,新疆和田玉为皇家所独有,连盗墓者,都不敢盗新疆和田玉。

仅从上看,这个东西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淘宝上那些十多块钱一个的人造和田玉,底子很白,没一点杂质,没有色差,这就是标准的人工和田玉,但就如上面那个朋友说的,这个也有可能是极品罗甸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940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8
下一篇2023-08-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