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不说三大玉产地,而是四大,分别为: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陕西蓝田山产出的“蓝田玉”。
和田玉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 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
岫岩玉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独山玉
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
蓝田玉
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按矿物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第一种为白色大理岩;第二种为浅米**蛇纹石大理岩;第三种为**蛇纹石大理岩;第四种为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五种为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
扩展资料:
依据亚洲宝石协会(GIG)的研究,玉有软玉、硬玉之分。
软玉是中国传统的玉料,玉的名称就来自软玉,因以新疆和田地区的玉出产最佳,人们常把软玉称为“和田玉”。
软玉的硬度一般为56-65度,呈不透明或半透明状,按颜色分为以下几类:白玉、黄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花玉和瑭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
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有一处刘家洼东周遗址。这就是2700年前的东周时期芮国后期都城遗址。芮国,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国,史书中对它的记载寥寥无几。令人惊奇的是,这个遗址出土了一个更加神秘的齐家文化玉琮。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人们发现了一处古代墓葬。这里南距县城20余公里,北距黄龙山约10公里,洛河的二级支流鲁家河,由北向南从遗址中部穿过。早年,人们在进行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这里就发现了春秋时期的铜戈、陶罐等 。不过,当时并没有引起考古界的重视。2016年年底,这个遗址内的墓葬被盗。据资料显示,这次盗墓的规模应该很大,当时追缴文物400余件(组),包括鼎、簋、壶等青铜重器。这些追回来的器物也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信息,这里的墓葬等级,不会低,人们推断,有可能是侯一级的墓葬。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墓葬的抢救性发掘就迫在眉睫。2017—2018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渭南市、澄城县的相关文博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刘家洼遗址开始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次发掘,重点对两座中字形大墓在内的两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铭文。《考古》杂志全面报道了这处遗址的发掘报告。“从墓地出土了芮公、芮定公、芮太子白等铭文铜器,目前所有铭文均和‘芮’有关,未发现其他国别的文字材料,据此判断刘家洼遗址应是春秋早中期芮国的一处都邑性遗址。M2发现有芮公铜器,结合墓葬规模,推测墓主应为春秋早中期芮国的一位国君。M1由于被盗严重,虽未出铭文铜器,但依据墓葬规模、出土随葬品及大量兵器判断,墓主也应是一位芮国国君。M3发现两件芮公铭文铜鼎,该墓规模仅次于M1、M2两座中字形大墓,未见任何兵器,且该墓距M2仅4米,故推测M3的墓主有可能是女性,或为M2墓主芮公的夫人。”由此,学界一致认为刘家洼遗址应为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2019年12月13日,国家博物馆举办“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在众多的新闻报道中,我看到了一张齐家文化玉琮。此照片见《新京报》2019年12月6日报道:《周朝华丽金权杖下周亮相国博,揭开“神秘小国”芮国疑团》。这篇文章中提到:刘家洼发现的一件玉琮与常见内圆外方琮有所不同,它仅一侧见方,两折角雕饰立人,其他部分雕刻抽象兽面和线条。这类琮以往仅见于齐家文化,但纹饰却为两周之际的特征,当是由齐家玉器改形而成。齐家文化是生活在距今4000年左右(3600年到4300年之间)的先民创造的一种文化类型,是我国最著名的文化遗存之一。齐家文化分布在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大体范围在:东至泾渭水流域,南到白龙江,西至河西走廊东部至青海,北至内蒙古西南部以及宁夏南部。如此大的范围内留下了众多考古发掘遗址,其中广河齐家坪、西坪、永靖大何庄、武威皇娘娘台、兰州市青冈岔、秦安寺嘴坪、宁夏固原县海家湾、青海省贵南尕马台、大通上孙家、乐都柳湾、临潭磨沟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齐家文化遗址。玉器是齐家文化的典型器物,它同辽河流域的龙山古玉、江浙地区良渚玉器同列为中国三大古玉,齐家先民在玉器的雕琢上有着非常独到的技艺,他们掌握了玉器的薄片切割技术、钻孔和管钻技术,齐家先民们加工出各种玉器,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尤其是,齐家先民们掌握了一种钻孔技术,经过这种技术加工的玉器,会留下细细的螺旋纹。这种技术在玉器的加工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夏商周古玉加工技术的源头。传奇经历,两次被埋入地下刘家洼芮国墓葬出土的玉琮,外观比较厚重,所雕刻的图案充满了神秘色彩。它和我们平常所见的玉琮有所不同。甘肃省博物馆展出一件玉琮,为内圆外方造型,人们以为,这体现的是天圆地方之意,古代多用玉琮来祭祀天地。刘家洼芮国墓葬出土的齐家文化玉琮,则是只有两个方角,一个方角上雕刻一个站立着的人形图案,东周时期的雕刻工匠充分利用了方角的线,沿着线,左右对称分布着人的五官及身体,发型则比较古拙,看上去似乎是游牧部族人的形象。从玉琮的其他纹饰图案判断,专家认为,这是两周之际风格。齐家文化的玉琮多没有纹饰,它和良渚玉器繁复的纹饰根本不同。齐家先民们站在正向文明社会跨越的时代。此时,财富出现了分化,工具则是铜石并用,更是出现了大量装饰玉器。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发达的文化类型。从1924年安特生发现齐家遗址至今,考古发现的齐家文化玉器达到了30种以上,主要有璧、琮、多孔刀、佩、环等,涵盖了祭祀器具和生活饰品。齐家玉器被证明是我国古玉文化的核心。这件玉琮是在齐家文化玉琮的基础上,经过东周工匠加工改制的。不过,我怀疑这是齐家文化工匠制作失败的玉琮,或者后来受损,因为方角只有两个。人们推断,四千年前,它被埋入了地下,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后,在两周之际被人们挖掘了出来,被东周的工匠们雕刻上了周文化特点的纹饰。在距今2700年前,它又_着芮国国君被埋到了地下。直到2017年,它又被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出来。刘家洼墓地的发现上接梁带村芮国墓地,为研究东周时期关中东部诸侯国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政治格局变迁、人群流动和地方管理模式提供了绝佳的资料。齐家文化遗址,最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可见在当时,沿着渭河流域已经形成了一条古老玉石之路。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
齐家文化在中国西部的生产,与新石器时代最后的二百年中国的民族大迁移有关,在中国最接近于西方玉石之路的地方,这里出现了一批十分奇特的玉器,人们不明白一个盛产玉石的地方,竟然会出现大量制作十分粗陋的玉器?南方良渚古国在距今4200前的消亡,随后玉琮、玉璧以十分奇特的方式出现在了中国的西部,这是良渚人、三苗人被强行迁移到中国西部的结果。
有人说,中国考古学家对于齐家文化的断代是不科学的,良渚文化为什么会早于齐家文化?中国玉琮的制作为什么是始于南方的良渚而不是始于黄河上游地甘肃?黄河,还是中华民族的老家吗?但不由你不相信,长江玉器远比黄河玉器要古老。在中国西部,玉琮的制作工艺是逆时间顺序发展的,因为中国西部玉器存在两个极端,那就是贵族玉器和奴隶玉器。总之,精美的玉刀是统治者使用的,玉琮和拼装的玉璧多是羌族奴隶使用的,稍好一些的玉器,都作为贡品献给了中原的贵族集团。齐家文化时代经历了虞、夏和商三代,时间跨度超过了一千年,所以,齐家文化是一个跨越新石器时代到商代的地区文化。
美国弗利尔博物馆
在商、西周遗址中,有很多玉器都属于西部制作,它们要么是贡品,要么是战争的掠夺。如果没有西部的羌人,商王朝不可能得到新疆的和田玉,女将军妇好墓中的玉器,有很多是她历年对羌人作战的战利品。中国的美玉,以和田玉为第一,在此之前,来自东北的岫岩玉也是上佳。红山文化消亡之后,中国东北不久就成为北方游牧民族所控制的地区,所以中原统治者得不到东北玉,转而到中国西北寻找玉石的来源。
虞舜统治中原,令三苗贡玉,夏统治中原,亦令三苗贡玉,及至于商代,大批夏部落贵族西迁,统治着西部的羌人,这些羌人就是原来的西迁的三苗。商于是通过战争和贷易的方式得到西部的玉石。当然,商同时还逐步蚕食着西方的土地,控制了陕西中、南部地区,通过象周这样的方国,作为西部玉石的中转站。周民族与商同是帝喾的后代,是远亲。
中国西部的虞、夏族残余同是帝颛顼的后代,也是远亲,黄帝族的两大分支,统治着中国的西部和东部。传说西王母曾向帝舜献玉,这是有虞氏得到西方美玉的最早记载,这也是西部玉石流向中原的最早记录。和田玉对于古代的中国,有如黄金对于早期的美国,这些美玉造就了几千来中国古代玉器的繁荣。
美国弗利尔博物馆
美国布法罗科学博物馆
美国檀香山艺术研究院
美国印地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巴尔先生旧藏
巴尔先生旧藏
巴尔先生旧藏
巴尔先生旧藏
巴尔先生旧藏
美国赛德勒博物馆
巴尔先生旧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