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首饰评估的现状

珠宝首饰评估的现状,第1张

陈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消费国之一。在珠宝产业的快速发展下,在资产评估行业逐步规范的过程中,我国珠宝评估业应运而生。虽然发展仅10年的时间,但由于珠宝评估专业性强、服务对象众多、服务领域广泛,已成为联系珠宝行业与其他行业和部门以及大众的重要纽带,小到家庭财产分配、珠宝产品定价,大到司法刑律,以及企业融资、银行抵押贷款、资产清算、保险、税收、拍卖、典当、收藏、捐赠等,珠宝评估正在诸多经济行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珠宝评估行业正在逐步走向规范

珠宝评估作为资产评估的六大系列之一,具有独特的专业特性。在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的积极支持下,在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建立了适合其专业特性的管理模式,已初步建立了我国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体系,包括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执业资格考试制度、专业技术标准、培训教育体系、人员和机构管理体系等,为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事业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11 建立了珠宝评估专业管理机构

图6-4-1 中评协珠宝评估专委会编辑的论坛文集和参与起草的评估准则

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于2001年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珠宝评估专委会”),委员会由来自珠宝界和评估界的30名委员组成。该专业委员会是将珠宝行业和资产评估行业相融合的专业团体,创新地构建了珠宝评估的组织管理体系。珠宝评估专委会成立以来,依托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的技术支持,在珠宝评估理论和政策研究、珠宝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珠宝评估技术标准、培训、交流和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推动我国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建立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和注册制度

人事部和财政部于2003年联合发文,在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中增设了珠宝评估专业,建立了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执业资格准入制度(简称“注册珠宝评估师”)。2004年举行了首次全国统一考试。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63人获得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执业资格。通过认定和考试合格获得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资格并通过注册的人员方可从事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工作。

图6-4-2 注册珠宝评估师实践考试考场

13 建立了珠宝评估管理制度

财政部于2002年批准成立了首家专门从事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业务的评估机构——中恒誉资产评估公司,树立起了珠宝专业评估的市场标志。珠宝评估从无到有,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

针对珠宝首饰评估的特点,2007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规范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141号),该文件对珠宝评估管理有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和规范。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报告,应当由具备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资格的合伙人(股东)复核,由2名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签字。

图6-4-3 中恒誉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参加珠宝展

14 珠宝评估理论和技术标准不断完善

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内外珠宝首饰评估理论与方法的专著——《珠宝首饰评估》于2000年出版,该书是注册珠宝评估师的考试培训教材。2009年珠宝评估专委会正在组织专家对该书进行修订补充,计划于2010年出版。在对珠宝评估专业术语研究的基础上,2007年出版了《珠宝首饰评估词典》。

《珠宝首饰评估指导意见》2003年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颁布实施,该指导意见是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5年多的实践,2009年《珠宝首饰评估指导意见》经修订上升为准则,即《资产评估准则——珠宝首饰》,将于2010年7月起正式执行。我国珠宝评估行业统一的珠宝评估标准的建立,促进了珠宝评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图6-4-4 珠宝评估理论与准则研讨会

15 珠宝评估培训教育形式多样

(1)开展国际合作,培训种子选手。国土资源部珠宝首饰管理中心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与美国评估师协会(ASA)合作,在1999年、2001年和2003年分别举办了三期国际珠宝评估高级培训班,聘请美国资深珠宝评估师来华执教,在国内首次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珠宝评估理论体系,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珠宝评估的骨干力量。

(2)开展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执业资格(简称CPVG)考试考前培训。自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执业资格考试制度设立以来,国检珠宝培训中心承担了CPVG考前培训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3)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岗前和后续教育培训。自2005年起,珠宝评估专委会每年举办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岗前培训班和后续教育培训班,提高了注册珠宝评估师的业务素质。

(4)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于2007年12月联合举办了“中国珠宝企业资本运营高峰研修班”,20多名大型珠宝企业负责人参加了研讨班的学习。推动珠宝企业试水资本市场,加强了资产评估行业与珠宝行业的合作。

(5)近几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等珠宝院校陆续开设了珠宝首饰评估课程,培养珠宝评估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16 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提升珠宝评估的社会影响力

(1)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于2005年和2007年联合举办了两届“中国珠宝首饰艺术品鉴定评估高层论坛”,珠宝、资产评估、银行、保险、拍卖、典当、收藏等业界的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著名企业家出席了会议,进一步加强了珠宝界与资产评估等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图6-4-5 ASA国际珠宝首饰评估高级培训班

图6-4-6 CPVG考前培训班

图6-4-7 首届中国珠宝首饰艺术品鉴定评估高层论坛

(2)建立了珠宝评估专委会网站(珠宝首饰评估网,网址:http//w w wcas-gjacorg),及时发布相关资讯,使网站成为反映珠宝评估行业动态的“窗口”。

2珠宝评估行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

珠宝评估行业是智力型专业服务行业,除加强行业管理外,人才是珠宝评估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目前我国专职从事珠宝首饰评估的人员很少,获得国家注册珠宝评估师执业资格的更是凤毛麟角。要提供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专业珠宝评估人才,无论作为需求方的评估机构,还是供给方的学科院校,以及作为自律监管组织的行业协会,都应加强合作,密切联系,共同努力实现珠宝评估人才的培养战略。

评估行业协会要逐步完善珠宝评估行业人才培训体系,即逐步形成“学历教育、准入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学科院校、评估机构、评估协会”三个层次的培训体系,建立“管理人员、执业人员、高端人才”三支队伍。

珠宝评估专委会作为珠宝评估行业的专业组织机构,可以通过发挥其自身专家团队优势,组织和推动珠宝评估行业培训的系统规划和工作指导,完善培训制度,加强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推动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师资队伍建设,重点组织和指导行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以实现珠宝评估行业人才培养的宏观战略。争取在5到10年内,培养一批恪守职业道德、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兢兢业业做业务的“良师”,有社会形象和诚信声誉的“名师”,引领珠宝评估行业专业技术创新和代表先进文化的“大师”。

2009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鉴

中国的珠宝首饰消费市场早于整个奢侈品消费市场位居世界第二,但整个珠宝首饰产业的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珠宝行业是一个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历史的古老行业,整个行业发展历程可谓此起彼伏,波澜壮阔。谁能走过“严冬”,不取决于现在的珠宝企业的发展规模、资本实力和人才结构,也不取决于现在珠宝企业所处的行业地位、区域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而是取决于这些企业的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水平。

  本文通过结合其他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分析论述了我国珠宝业的现状与未来,希望为我国中小珠宝企业提供一条可借鉴的发展战略思路。

  我国珠宝企业据统计有5000多家,零售终端约有两万多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的定义,我国现阶段的珠宝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而且多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

  我国珠宝企业中的生产型企业,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附加值的企业,是依靠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而生存的。随着新劳动法的推出,原有的不规范的 “低成本”用工制度基本陷于崩溃。用工成本20%至30%的上升,对于那些投资回报率在30%以下的企业,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不用说其他危机,就是眼前的社保问题,对于那些生产型的中小珠宝企业已是一个巨大的危机。这些都可以通过其他行业大量的小厂倒闭来进行佐证。生产型企业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产品设计的版权问题,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缺少研发能力、靠抄版过日子的生产型企业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处于珠宝产业链中游的珠宝首饰批发企业,是行业中最悲惨、最值得同情的企业。且不说去年的数家批发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人间蒸发,就是今年也有一些批发企业因经营风险加大和利润率过低而偃旗息鼓。

  以前批发企业的厂家大量赊货早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现款现货和日批日结;以前的数千万元的日常铺货早也被高息压得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精打细算地追求“最佳铺货量”。可以预见,随着生产型企业的品牌化之路推进和连锁经营企业的配货体系不断健全,单纯性的批发企业将迎来“穷途末路”。

  珠宝终端的危机相对来说也许会小一些,“决胜终端”这句口号其实也体现了珠宝终端的特殊价值。目前,中国的珠宝终端以两种模式为主,一种是商场专柜模式,一种是专卖店模式。商场专柜模式现在的竞争越来越变成少数品牌之间的专利,卡地亚、施华洛世奇、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戴梦得、六福和金至尊等品牌基本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他的品牌在商场中基本处于陪衬和点缀的地位。

  而每年一度的“调场游戏”和不公平的“二等国民待遇”,会让这种竞争局面越来越有利于那些现在处于优势地位的品牌,而那些大量的“全国品牌” 要么另辟蹊径,要么坐待出局,要么勉强糊口。专卖店模式也许是未来珠宝零售终端的主流模式,因为这种零售模式有着高度的自主权和稳定性,非常适合品牌连锁企业的稳步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这种店铺经营模式仍不成熟,随着品牌连锁经营的高速发展和连锁经营体系之间的竞争加剧,专卖店模式也将面临巨大的考验。比如:未来专卖店模式的转换成本将更高,难度将更大,并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个连锁经营体系的崩溃风险越来越大,任何专卖店都不可能在总部出现危机时独善其身。独家老店虽然不会遭受“池鱼”之祸,但独家老店在品牌林立时代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也十分堪忧。不仅如此,现在消费者的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这种因贫富分化加剧而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迟早要波及珠宝行业。众所周知,“纺锤型”的消费者结构比“哑铃型”的消费者结构更有利于一个行业的发展,而这种局面现在来看维持下去也许会越来越难。

  企业经营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埋头苦干、只顾眼前是很容易深陷危机之中的。古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不看准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不及时了解经营环境的客观变化,不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是不可能基业长青的,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

  当前我国中小珠宝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劳动法》造成的用工成本上升、国际国内金价的大幅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居高不下,同时还要面对国外强势品牌的大规模入侵。

  不仅如此,企业还要面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战略、产品、营销、管理、渠道、品牌、文化和人才等问题,样样都要企业的命,样样都让企业的决策者们夜不安寝。危机总是与机遇相伴。在整个行业即将进行盘整之际,如果能顺势而为,找对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同样能让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

  首先,生产型的珠宝企业,虽然不可能像百泰首饰一样大手笔试水终端,但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模式,也可以称之为: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战略。如,生产一些独具特色的产品,在细分领域中称王。现在已有一些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特色,或是在一定的地域中处于领导地位。如果这些企业能把握这些优势,通过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大做强,生产型企业仍有机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过要加大对生产研发方面的投入,以及与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内行业组织进行充分的借力合作。

  细分为王和借力发展可以说是生产型企业发展的首选策略,向下延伸参与批发、零售和横向发展多品类生产的成功机会相对渺茫。

  其次,批发型的珠宝企业,必须积极主动改变当前的盈利模式,越来越成熟的厂家展厅批发和在线版房,以及各连锁经营品牌的配货中心都将逐渐减弱批发企业的地位。批发企业在上下游的夹缝中是无法发展壮大的,必须及时地进行企业经营战略转型。批发企业最好的转型趋势是自己发展成为区域品牌,或是给国内强势品牌做区域配货中心。前者的发展战略也可以说是纵向一体化战略,需要一定的前期品牌推广投入;后者由于走的是整体转型战略,未来很可能为强势品牌做嫁衣,但两种方案都比继续在等待中被迫转型或关门强。虽然不能说批发企业是阶段性的产物,但珠宝行业中批发企业的生存环境绝对会越来越恶劣,生存和发展都将日益艰难。

  最后,处于零售地位的终端珠宝企业,审时度势的加入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连锁经营体系和打造成地方强势品牌,是必由的发展之路。连锁经营绝对是未来的终端主要经营模式,而专卖店模式更是连锁经营加盟的首选。国内目前的连锁加盟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大量二流商场中的品牌专柜和小型的专卖店未来前景堪忧。随着以大中专卖店模式为主要渠道选择的强势品牌的攻城略池,那些根基不稳的中小企业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我们以六桂福珠宝的大型专卖店模式为例,到一个城市即选择优秀的地段开设一个大型的专卖店,投资规模基本在4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租约更长达5年至8年。显而易见,这样的品牌专卖店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再加上精致的装修、强势的营销和卓越的产品服务,大型专卖店成为当地的领头羊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选择比努力重要”。现在的中国中小珠宝企业已经到了一个需要立即作出选择的时候,任何等待和彷徨都可能丧失机遇,都可能迎来灭顶之灾。

  无论处在珠宝行业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企业,未来的竞争攻防绝对是极其残酷。只有早日选择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好科学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执行好既定的发展策略,才能真正地走出挣扎求生的窘境,才能真正地迎来大步发展的机遇。

  有资料表明,美国平均每年注册成立50万家企业,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企业能上升到中型企业,或是称之为稳定企业。1000家企业中999家基本都在这个水平线下消失了,其中95%的企业在3年之内就破产了,其余的企业就永远停留在小老板的行列。

  2005年公布的中国首部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称:20年来,中国每年新生企业近15万家,而每年消亡的企业也达十几万家。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企业在10年内死亡,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9年。

  这是一个多么严酷的现实,我国中小珠宝企业也很难逃过这个宿命。在我国当前市场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全球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越来越少;企业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劳动力和其他商务成本越来越高;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的现状下,如果企业不进行深入、系统的战略性思考,如果企业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企业不要说发展,就连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我国珠宝业一直以来被喻为朝阳产业,现在似乎仍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然而,随着我国股市走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美元贬值、银根紧缩……可以预见,珠宝行业的整合将会加速,竞争也会加剧,企业利润率将会面临着成本上升和信贷融资难度加大等问题的考验。有一种假设:如果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以上这些不利因素持续存在,那些尚未壮大起来的珠宝企业何去何从?

可见,任何产业的激烈竞争,毫无疑问都会使大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消亡,从而加大品牌的集中程度,促进产业整体升级。因此,中国珠宝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红海中突围,惟有塑造优秀品牌,通过创新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珠宝首饰的加工能力日趋完善,竞争亦日趋激烈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珠宝首饰的加工能力日趋完善,竞争亦日趋激烈。更多的珠宝企业开始由“制造型”向“设计创造型”转型,通过建立自有品牌和渠道向产业链的下游发展,参与珠宝零售市场的竞争。

人均消费不足,相对欧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珠宝首饰业内一般将珠宝首饰定义为使用贵金属材料、天然玉石珠宝以及人工玉石珠宝加工而成的,有一定价值并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首饰和工艺品。珠宝首饰种类主要有黄金首饰、铂金首饰、钻石首饰、玉石首饰等。我国珠宝首饰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世界珠宝首饰产业逐步向亚洲地区转移,香港的珠宝制造业迅速崛起,在世界珠宝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国大陆低廉的人工成本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珠宝商纷纷进入中国。特别是毗邻香港的深圳通过承接香港的珠宝加工业务逐渐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珠宝首饰加工制造中心。

我国虽然是生产国以及加工国,但是我国人均珠宝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2017年我国人均珠宝消费量为5411美元,低于同期美国的3067美元和日本的1802美元,我国珠宝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二三线珠宝首饰渗透仍有空间

珠宝品牌商加速下沉,二三线珠宝首饰渗透仍有空间。尽管增速较快,三四线城市由于消费升级速度较为滞后以及足金饰品对于婚嫁影响深入人心,非金饰品渗透率尤其是钻石饰品渗透率相较于一二线城市差距仍然较大,伴随着珠宝公司渠道门店下沉,消费观念改变以及消费升级逐渐加速,低线城市非金饰品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珠宝品牌商开发较成熟的一线城市拥有钻石首饰的人群比例约61%,而二三线该比例仅48%和37%。未来在珠宝品牌商加速下沉二三线城市下,低线城市珠宝首饰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珠宝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一)珠宝首饰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发展珠宝首饰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措施。同时,国家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和规定,如《珠宝玉石名称》、《珠宝玉石鉴定》、《钻石分级》、《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以及《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分类与代码》GB/T 25071-2010国家标准等,对提高我国珠宝行业的整体水平、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珠宝首饰行业消费环境分析

1、珠宝首饰零售行业发展分析

(1)珠宝零售行业供给分析

目前我国珠宝首饰行业集中度较低,全国拥有18000家珠宝零售企业,共有64000家门店。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品牌知名度不高。而且国内珠宝品牌市场区域性较高,可见国内珠宝首饰行业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引领行业走向的企业尚未形成,

(2)珠宝零售行业需求分析

2006-2012年,我国限额以上的金银珠宝零售额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速,2012年,我国限额以上的金银珠宝零售额为2209亿元,同比增长160%。

2、居民消费能力分析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01-2003年我国人均GDP刚开始步入1000美元,2006年突破2000美元,2008年突破3000美元,2010年上升至4382美元。2012年中国人均GDP为6100美元。宏观经济的成长阶段为珠宝首饰等奢侈品消费未来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3、婚庆市场发展状况与趋势分析

中国婚庆需求占珠宝首饰零售额40%的份额,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传统结婚习俗,珠宝首饰类商品为结婚必备品,如果每年有1247万对新人结婚,如果按照每对新人珠宝首饰消费3000元计算,保守估计将有374亿左右的珠宝消费。

珠宝首饰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珠宝首饰产业链,涉及到矿石开采、加工冶炼、毛坯加工到珠宝首饰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20世纪90年代,该行业开始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表现为上下游产业的不断集中,如专业的机器设备、配件、辅料、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集中、生产的集中,以及销售渠道的集中等。

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综合来看,2012年,由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铜价下跌,直接影响特种电缆产品价格,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而市场方面由于电力投入严重受到限制、高铁建设周期拉长、经济建设速度放慢等因素制约了特种电缆行业销售难以有更大突破。

截至2013年4月份,我国金银珠宝消费总额1065亿元;在黄金价格暴跌的4月份,消费额为303亿元,同比增长72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4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