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能好吗?抑郁症是什么引起的源头在哪里?

抑郁症能好吗?抑郁症是什么引起的源头在哪里?,第1张

抑郁症的病因还是不十分清楚,抑郁症的发生大致与生物(遗传、神经递质、内分泌、免疫系统)、心理和 社会 因素有关,在有的病例中某方面的因素对于抑郁障碍的发生起到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在另--些病例中多方面的因素对于抑郁障碍的发生共同产生影响。认识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开展对抑郁症的预防及做到早期识别,同时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判断患者的预后。应注意,抑郁障碍的严重情绪低落症状往往会促发其他精神和躯体障碍,而后者又会反过来加重抑郁症状或使抑郁障碍的治疗及预后复杂化。怎样才能早期发现抑郁症?其实抑郁症的简单自我测试很重要。

一、遗传因素

抑郁障碍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有关。家系研究发现亲属同病率远高于-般人群。

血缘关系越近发病一致率越高,父母兄弟子女发病--致率为12%~ 24%,堂兄弟姐妹为

25%;双卵双生的为12%~ 38%,单卵双生为69%-95%;寄养子患者的亲生父母为31%,养父母为12%。提示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在抑郁症患者的调查中发现40%~50%的患者有遗传倾向,即将近--半的患者可有抑郁症家族史。因此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般人群。关于其遗传方式,目前多数认为是多基因遗传。

二、生化因素(神经递质)

1 5-羟色胺(5--HT)假说近10 年来,心境障碍的5-HT假说越来越受到重视。认为5--HT直接或间接参与调节人的心境。5-HT水平降低与抑郁症有关,而5-HT水平增高与躁狂症有关。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对氯苯丙氨酸、利血平可耗竭5-HT,导致抑郁;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阻滞5-HT的回收,起抗抑郁作用;5-HT的前体5-羟色氨酸能治疗抑郁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抑制5-HT的降解,具有抗抑郁作用。

研究发现,自杀者和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5-HT代谢产物5-羟口引哚乙酸(5-HIAA)

含量降低,还发现5--HIAA水平降低与自杀和冲动行为有关;5-HIAA浓度与抑郁严重程度相关,浓度越低,抑郁程度越重;抑郁症患者和自杀者的尸脑研究也发现5-HT或5-HIAA的含量降低。

2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

研究发现双相抑郁症患者尿中NE代谢产物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MHPG)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转为躁狂症时MHPG含量升高;酪氨酸羟化酶(TH)是NE生物合成的限速酶,而TH抑制剂a-甲基酪氨酸可以控制躁狂症,导致轻度的抑郁,可使经地昔帕明治疗好转的抑郁症患者出现病情恶化;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NE的回收,可治疗抑郁症;利血平可耗竭突触间隙的NE,而导致抑郁。有人认为抑郁症患者脑内NE受体的敏感性增高,而抗抑郁药可降低其敏感性,产生治疗效果。

3多巴胺(DA)假说

研究发现某些抑郁症患者脑内DA水平降低,躁狂发作时DA水平增高。其主要依据:多巴胺前体二羟苯丙氨酸(L-DOPA)可改善部分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可以使双相抑郁转为躁狂;多巴胺激动剂,如Pirbedil和溴隐亭等有抗抑郁作用,可使部分双相患者转为躁狂;新型抗抑郁药,如安非他酮(Bupropion)主要阻断多巴胺的再摄取。研究发现抑郁发作时,脑脊液中多巴胺的降解产物高香草酸(HVA)水平降低。另有报道,能阻断多巴胺受体的抗精神病药物,可治疗躁狂发作,亦说明心境障碍患者存在DA受体的变化。

其他还有乙酰胆碱(ACh)假说、氨基丁酸(GABA)假说。

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某些内分泌改变与心境障碍有关。

1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轴(HPA轴)

通过监测血浆皮质醇含量及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的水平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分泌过多,且分泌昼夜节律也有改变,无晚间自发性皮质醇分泌抑制,提示患者可能有HPA功能障碍。其次,约40%的抑郁症患者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为阳性。

新近研究发现,单相精神病性抑郁症和老年抑郁症患者,DST阳性率高于非精神病性抑郁及年轻患者。抑郁症患者DST异常是比较稳定的,往往随临床症状缓解而恢复正常。研究还发现,重症抑郁症患者脑脊液中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含量增加,认为HPA异常的基础是CRH分泌过多。

2下丘脑一垂体--甲状腺(HPT)轴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浆甲状腺释放激素(TSH)显著降低,游离T4显著增加,患者对抗抑郁药反应可能与游离T4下降有关。25%~ 70%抑郁症患者TSH对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的反应迟钝,TSH反应随抑郁症状缓解而趋于正常。TSH反应迟钝的患者预示对抗抑郁药治疗效应好。

3下丘脑一垂体一生长素(HPGH)轴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生长素(GH)系统对可乐定刺激反应存在异常,明显低于正常对照。有人还发现抑郁症患者GH对地昔帕明的反应降低,部分抑郁症患者GH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在双相抑郁及精神病抑郁患者中更为明显。但抑郁症患者GH调节异常的机制尚未阐明。

四、生物学因素一神经 可塑性

心境障碍与多种生物学改变有关,其中神经可塑性研究越来越受人关注。神经可塑性或脑可塑性就是指中枢神经系统(CNS)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即指在一定条件下CNS的结构和机能,能形成一些有别于正常模式或特殊性的能力。新近研究表明,心境障碍中神经可塑性遭到破坏。

1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变化

尸检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海马、胼胝体膝下区、眶回、肯侧前额叶和杏仁核等部位的皮质容量、神经元、胶质细胞数量减少;还发现皮层--些区域神经元体积也减小,如带状皮层前部神经元体积减小约23%。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树突的数目与长度减少而导致顶树突萎缩。这种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数目与体积改变,可能与神经细胞菱缩、细胞发生减少及细胞凋亡增加有关。应激可抑制神经发生,而抗抑郁治疗可促进神经发生,长期抗抑郁治疗可增加齿状回颗粒细胞的神经发生。长期NE和5-HT的选择性再摄取抑制剂和电痉挛治疗都可促进新生神经元的增殖和存活,可见刺激神经元活动可以增强神经元发生,提示神经发生可能受神经元可塑性调节。

2神经元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

抗抑郁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有几条信号传导通路与心境障碍的发病关系密切:

①磷酸肌醇一蛋白激酶一 C环路:抗抑郁药物和心境稳定剂可抑制磷酸肌醇一蛋白激酶一C通路。锂盐和丙戊酸盐可以减少肌醇向胞内转运;同时锂盐作为肌醇磷酸酶的非竞争抑制剂,可阻止三磷酸肌醇转化为肌醇,从而影响了蛋白激酶C信号传导通路。

Wnt信号通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通过作用于Wnt信号通路提高神经元可塑性。

Wnt可激活松散的中间激酶,后者能抑制糖原合成激酶(CSK-38)和蛋白激酶A

CSK-3p可以磷酸化隧蛋白,使其失活。锂盐通过抑制GSK-3p提高p-链蛋白水平,产生抗凋亡效应,并通过T细胞因子/淋巴增强因子1TefLef-I刺激轴突生长。丙戊酸盐和其他抗惊厥药,也通过抑制GSK-3p或诱导I链蛋白来抗凋亡。③神经营养因子下游信号传导通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可影响神经营养因子信号传导通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传导通路可能参与电痉挛治疗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给予NE和5-HT选择性再摄取抑制剂等抗抑郁药,可增加海马中BDNF的表达。MAOIs 也可增加前额叶BDNF水平。

五、心理 社会 环境因素

不利的 社会 环境对于抑郁障碍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这些不利的环境可以归纳为:

①婚姻状况。婚姻状况的不满意是发生抑郁的重要危险因素,离异或分居或丧偶的个体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婚姻状况良好者,其中男性更为突出。②经济状况。低经济收人家庭中的主要成员易患抑郁症。③生活事件。重大的突发或持续时间在2-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生活事件对个体抑郁症的发生构成重要的影响。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或失恋等情况可以作为导致抑郁障碍的直接因素。

六、人格因素

人格特征中具有较为明显的焦虑、强迫冲动等特质的个体易发生抑郁障碍。具体表现为过分疑虑及谨慎,对细节、规则、条日、秩序或表格过分关注,力求完美,道德感过强,谨小慎微,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交往,过分拘泥于 社会 习俗,刻板和固执;或表现为持续和泛化的紧张感与优虑;或在社交场合过分担心会被别人指责或拒绝;或在生活风格上有许多限制;或回避那些与人密切交往的社交或职业活动等。

七、儿童期的经历

儿童期的不良经历往往构成成年期发生抑郁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发现,以下

--些经历与成年后患抑郁症关系密切:①儿童期双亲的丧亡,尤其是在学龄前期。②儿童期缺乏双亲的关爱(例如在儿童期由于父母的关系不融洽、父母分居两地、由于父母的工作或其他原因使儿童本人长期寄养在祖父母处或全托幼儿园或寄读学校等)。③儿童期受到虐待,特别是性虐待。④儿童期的其他不良经历(如长期生活于相对封闭的环境、父母过分严厉、无法进行正常的 社会 交往等)。

八、躯体因素

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可成为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1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的患者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般人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 健康 和生命所构成的威胁以及患病以后对患者生活质量和 社会 功能的影响、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手术治疗所致的躯体残缺或生活的不便等均可以作为抑郁障碍的重要诱因。

2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可出现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动作缓慢、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兴趣下降或缺乏、嗜睡等症状,与抑郁

障碍相似。甲减患者的思维、 情感 和行为抑制尤为突出,患者的反应性、警觉性下降,严重者可以出现抑郁性木僵。糖尿病中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是心境低落,且糖尿病患者人群的自杀或自杀未遂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3倍,因此糖尿病是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观察到的心境低落有两种情况,一是表现心境低落,但不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心境低落对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影响不大;二是心境低落及相关症状对患者的心理 社会 功能构成明显的影响,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抑郁障碍主要原因为:①糖尿病相关的饮食限制、增加的自我护理工作量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②患者对可能出现的躯体脏器的损害和并发症过分担心。③糖尿病造成的躯体脏器损害。④糖尿病的某些病理生理改变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包括血糖紊乱和神经内分泌的异常。

3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均可作为产生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部分患者可表现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等;还有的患者可出现疑病观念等。同时,抑郁情绪又会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产生负性影响,包括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

4神经系统疾病

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均容易伴发抑郁。调查表明癫痫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般人群,自杀的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5倍。最容易出现抑郁的癫痫亚型为强直阵挛发作和复杂部分发作。

导致抑郁产生的原因可能有3个方面:--是由于疾病所造成的 社会 功能受损、生活质量的下降以及 社会 的偏见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二是某些抗癫痫药物、抗帕金森病药物的影响。三是可能存在的共同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作用。

九、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

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和戒断都可成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这些物质包括鸦片类物质、中枢兴奋剂、致幻剂、酒精、镇静催眠药物等。由于酒精使用(饮酒、酗酒)相当普遍,应予特别关注。

调查发现,长期饮酒者有50%或以上的个体有抑郁障碍。酒精和抑郁障碍的关系在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个体是在有饮酒史以前已经存在抑郁,但长期饮酒以后使抑郁更加明显:而对于有的个体来说,是酒精依赖出现以后才出现明显的抑郁障碍,因此酒精和抑郁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简单界定,但在临床上发现嗜酒往往和抑郁障碍相伴随。

此外,其他精神活性物质如阿片类物质和抑郁障碍的关系也与酒精相类似。

十、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引起抑郁障碍,其中包括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

嗪)、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等)、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某些降压药

(如可乐定、利血平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如左旋多巴)、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等。这些药物在使用常规治疗量时就可造成部分患者出现抑郁障碍,或使原有的抑郁加重。

需要注意的是,危险因素在许多情况下是共同发挥作用的,例如影响婚姻状况的因素中除了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外,个体的人格特点也往往影响婚姻关系。在考察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时,应具体分析特殊个体存在的问题。证据表明,阳性家族史、生活事件、人格缺陷等因素的联合作用可使个体发生抑郁障碍的危险显著增高。

个人觉得一些让我们感到低沉的小情绪,如不开心、委屈、自卑、压抑等,如果可以放大的话,到达某个临界值时都会导致抑郁。

主要是自己的念头要通达,一直对一些事情钻牛角尖的话,陷入自闭,什么外界的劝阻都会牛入泥潭,最终抑郁的情况会越来严重。

找到自己的兴趣与支撑点,了解能让自己好好生活的动力或目标是什么。心里有了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即使生活偶尔没有那么顺心意,也就不会去拒绝生活 觉得什么都无所谓。

现在生活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希望每个人都能好好的。一切都会有希望!

您好,很幸运能够和您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我发表的任何观点属于个人观点

1,忧郁其实每个人都有,人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因为它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几种情况

2,忧郁症最初是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没有了支撑下去的理由,对 情感 、事业、生活等等

3,把自己完全封闭到了另外一个自己的空间,总是回忆一些过去的美好,或者是理想的国度中,不愿意去面对现实

4,我认为想从忧郁中走出来,首先要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现实,不单单要面对,而且还要打破它,让它离开你的世界,去迎接新的生活

5,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我们只能去看一二,因为生活还要继续,还有更有意义的事等着我们去做,有更多的人等着我们去珍惜

好好调整自己,相信一切会越来越好,人的一生像心电图一样,如果没有高低起伏,结果可想而知了,加油!!!!

个人认为抑郁症是因人而异的想治好还是要靠自己的意志力

抑郁症产生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生理、 社会 的因素都有影响。现在抑郁症发病率是四十年前的十倍以上,中国十八岁以上人的发病率是百分之四,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具体到发病原因,比如现代 社会 的压力、还有 社会 发展带来的快乐感下降、自身的解释风格都会导致抑郁的出现。一旦确诊抑郁,及时就医,有着不错的治疗效果。

这个问题可能从专业角度回答不好,但是重要的是 抑郁症需要心理和药物配合治疗 ,及时治疗(这个是我们老师一直告诉我们的思想),很多都不了解抑郁症,单纯的看做是心理问题是不对的,这个是心理影响和大脑生理的改变引起的,大脑生理的变化还是需要药物治疗的。

抑郁症就是心理上对某件事感觉不理解,不能接受导致的心理疾病。有时候就是自己跟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真我过不去,觉得自己不行,做不了,怎么没人真爱,没有人保护自己之类的问题!其实就是性格不独立,不能坚强的面对现实。

抑郁症常见的病因

1大多数患忧郁症的儿童,从小在家庭中受到歧视或虐待,心情压抑,使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

 2有些孩子由于家长期望过高,对孩子管教过严,超过了孩子力所能及的程度,使孩子无法承受,从而情绪不佳。

 3有些孩子由于生活十分单调,缺乏与其他孩子交往的机会,思想闭塞,情绪压抑,否认忧伤、喜悦、痛苦或欢乐,都无法充分发泄。

 4有些孩子因身体有关,家庭不幸,学习成绩差,而心理上承受沉重负担,认为这一切无法挽回,因而意志消沉。

了解一下 五羟色胺!

抑郁症能好吗?抑郁症是什么引起的源头在哪里?

抑郁症是可以彻底康复的,关键是方法正确,本人积极配合,家人全力支持。

形成抑郁症有几个因素,包括性格敏感多疑没有安全感,自卑自责,遇事容易焦虑。在工作学习婚姻中遭遇了一些失败、失误、挫折。不能理性分析原理,而是盲目自责,认为自己不行,高度焦虑,放大困难,觉得自己更加没用,对将来失望甚至绝望。

人没有在真空中,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谁都是出现失误,有的人能解决,有的人觉得困难重重,就出现了高焦虑,所以抑郁症的源头是自卑敏感,遇事容易焦虑,没有安全感的性格,这种性格也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环境形成的,所以可以调整,可以康复,也可以预防。

长期失眠,可能是由于大量喝茶或咖啡、压力过大、生活环境改变、机体激素水平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甲亢、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因素导致的。临床上,需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改善症状。

一、非疾病因素。

1、大量喝茶或咖啡:茶和咖啡中含有咖啡因,对咖啡因敏感的人如果长期大量喝茶或咖啡,咖啡因会兴奋神经中枢,使人处于精神饱满、难以入睡的状态,严重时可能会导致长期失眠。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减少茶和咖啡的摄入量,可帮助改善失眠情况。

2、压力过大:由于长期繁重的学习、工作等原因,导致自身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则容易导致失眠情况发生,建议日常积极调整个人的心态,多与亲友交流、倾诉,缓解精神状态;如果精神状态长期不能得到缓解,甚至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建议及时去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辅导。

3、生活环境改变:由于搬家等原因,居住环境发生了变化,生理和心理均未适应环境的改变,也可能导致长期失眠,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对新环境熟悉后,失眠情况大多可逐渐减轻、消失。

4、机体激素水平变化:女性更年期时,机体性激素水平会发生波动或降低,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容易引起失眠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心悸、头痛、易疲劳、易怒、月经紊乱等症状。一般更年期过后,失眠等症状会逐渐消失;但如果失眠症状严重,可及时去医院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雷美替胺、帕罗西汀等药物来帮助改善睡眠。

5、药物不良反应:长期服用甲状腺素、拉莫三嗪、茶碱等药物,可能会出现失眠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通过咨询医生调整用药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后,失眠情况多可得到改善。

二、疾病因素。

1、甲亢:本病又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由于患者机体会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神经兴奋,进而可能引起失眠症状,同时患者还常出现易激动、烦躁、心动过速、乏力、怕热、多汗、体重下降、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月经稀少等症状。对于甲亢患者,建议遵医嘱酌情应用甲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采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

2、焦虑症:由于本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焦虑状态,所以容易出现失眠症状;此外,患者还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即将来临的危险、恐慌或厄运感,心率、呼吸加快,以及出汗、心悸等症状。对于焦虑症患者,建议积极就医进行心理治疗,同时遵医嘱应用地西泮、丁螺环酮等抗焦虑药治疗。

3、抑郁症:由于本病患者长期心情压抑、心理压力过大,所以容易出现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同时患者还经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过度自责、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积极接受心理治疗,同时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氟西汀、舍曲林、度洛西汀、米氮平、安非他酮等抗抑郁药物,必要时还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辅助治疗。

4、其他: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以及高血压、慢性胃肠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长期失眠情况发生,建议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目录 1 拼音 2 基本信息 3 发布通知 4 临床路径全文 41 抑郁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适用对象。 412 诊断依据。 413 治疗方案的选择。 414 标准住院日为≤56天。 415 进入路径标准。 416 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417 选择用药。 418 出院标准。 419 变异及原因分析。 4110 参考费用标准。 42 抑郁症临床路径表单 5 临床路径 1 拼音

yì yù zhèng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2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抑郁症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8月14日《关于印发双相情感障碍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06号)印发。

3 发布通知

关于印发双相情感障碍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2〕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2010年至2012年, 总理连续3年在《 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将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重性精神病、艾滋病机会感染、尿毒症等20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安排,为保障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顺利推进,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实际,研究制定了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抑郁症等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从卫生部网站(医政管理栏目)5个重性精神病病种的临床路径。

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实际,在我部制定的临床路径原则内,指导辖区内有关医院细化各相关病种的临床路径,并在开展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试点工作中实施。请及时总结重性精神病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 连鑫、胡瑞荣、焦雅辉

电  话:01068792413、68792840

邮  箱:mohyzsylc@163

卫生部办公厅

2012年8月14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抑郁症临床路径(2012年版)

41 一、抑郁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抑郁发作(ICD10:F32)。

4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主要症状为心境低落,兴趣和愉 丧失,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常见的症状还包括稍做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

2病程2周以上。

3常反复发作。

4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413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精神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抑郁障碍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

1进行系统的病史、治疗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制定治疗方案。

2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3系统的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414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F32抑郁发作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16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4)心理测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脂、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腹部B超、头颅CT、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抗“O”、抗核抗体等。

417 (七)选择用药。

1选择原则:

总原则是根据病情,结合备选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有效性、经济性和服用的简易性进行选择。即遵循STEPS原则: Safety(安全性)、Tolerability(耐受性)、Efficacy (有效性)、Payment(经济性)、Simplicity(简易性)。

(1)根据患者起病形式、临床症状的特征、既往用药史(品种、疗效、不良应等)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结合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的受体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

(2)对于既往所用药物的疗效好,因中断用药或减药过快所致病情恶化的再住院患者,原则上仍使用原药、恢复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

(3)提倡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原则,避免同时使用作用于同一递质系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抗抑郁药物,以免引发5羟色胺综合症等严重不良反应。

(4)对伴有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可联合使用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物,但不能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该类药物,并应当在睡眠障碍和焦虑症状缓解后逐渐停药,以免引发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同时应当注意,大部分抗抑郁药物均有抗焦虑作用,因此无需长时间使用苯二氮卓类等抗焦虑药物。

2药物种类:

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和镇静安眠药。

(1)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西酞普兰、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如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如米氮平;多巴胺重摄取抑制剂,如安非他酮;经典的抗抑郁药:三环类(TCAs)和四环类(阿米替林、马普替林等)等。

(2)常用的抗焦虑药包括:苯二氮卓类(BDZ);5HT1A部分激动剂,如丁螺环酮;ß1肾上腺能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得安);α2肾上腺能激动剂,如可乐定;组胺能阻滞剂,如非那根;TCA类、SSRI类和SNRI等抗抑郁药。

(3)镇静安眠药:包括咪唑吡啶类(扎来普隆、唑吡坦)、环吡啶类(佐匹克隆)和苯二氮卓类等。

3药物剂量调节:

(1)遵循个体化原则。在治疗开始后的一周内将所用抗抑郁药物剂量快速增至推荐的有效治疗剂量。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原则上应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剂量,巩固疗效,避免症状复发或病情反复。对于使用剂量较大的患者,在完成快速综合治疗方案后,准备出院前,根据病情可适当减量,但不能低于最低有效量。

(2)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镇静安眠或抗焦虑时,应当在症状改善后逐渐停药。

(3)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决定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的疗程。首次发作的抑郁患者,经治疗痊愈后,应继续治疗812个月;二次发作的患者,痊愈后,应继续治疗1218个月;三次以上发作的患者,应维持治疗35年;长期反复发作未愈者,应长期乃至终生服药。不同维持治疗疗程中的药物剂量,应视病情轻重、按个体化原则决定。

418 (八)出院标准。

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与基线相比减分率≥50%。

2严格检查未发现有残留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

3自知力开始恢复。

4配合医疗护理,生活能自理(病前生活不能自理者除外)。

5能主动或被动依从服药,患者家属能积极配合实施继续治疗方案。

419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既往合并有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抑郁症等精神病性障碍可能导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4110 (十)参考费用标准。

约900022000元。

42 二、抑郁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抑郁发作(ICD10:F3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56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精神检查

□     开立医嘱

□     化验检查、物理检查

□     临床评估、风险评估

□生活功能评估

□     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

□     完成入院病历

□     上级医师查房

□     明确诊断

□     确定治疗方案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

□     确定诊断

□     确定治疗方案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     护理常规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

□   胸片、心电图、脑电图

□    HAMD17量表、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异常化验

□     对症处理药物副作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复查异常化验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主要

护理

工作

□     护理病史采集

□     护理计划制订

□     入院宣传教育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特级护理

□     室内监护、安全检查

□     床边查房、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保证入量

□     清洁卫生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特级护理

□     室内监护

□     安全检查

□     床边查房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保证入量

□     清洁卫生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特级护理

□     室内监护

□     安全检查

□     床边查房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保证入量

□     清洁卫生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心理

治疗

□     初始访谈

□     收集患者资料

□参加医师查房

□心理治疗

□     参加三级医师查房

□     诊断评估

□     心理治疗

康复

治疗

□     药物知识

□     睡眠知识

适宜的康复治疗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1周

住院第2周

住院第3周

主要

诊疗

工作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确认检查结果完整并记录

□  完成病程记录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  护理常规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HAMD17量表

□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HAMD17量表

□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HAMD17量表

□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因素评估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主要护理

工作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一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一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一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心理治疗

□  阶段性评估

□  各种心理治疗

□  阶段性评估

□  各种心理治疗

□  阶段性评估

□  各种心理治疗

康复治疗

□  情绪管理

□  技能训练

□  其他适当的康复治疗

□  行为适应

□  技能训练

□  其他适当的康复治疗

□  技能评估

□  技能训练

□  其他适当的康复治疗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4周

住院第6周

住院第7周

主要

诊疗

工作

□  临床评估

□  化验检查

□  心电检查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  临床评估

□  药物副反应评估

□  风险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     护理常规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HAMD17量表

□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评估表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处理药物副作用

□     心理、康复治疗

临时医嘱:

□    HAMD17量表

□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评估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长期医嘱:

□     护理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心理、康复治疗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HAMD17量表

□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评估表

□     依据病情需要下达

主要护理

工作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一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二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二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指导患者认识疾病、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     自我处置技能训练

心理治疗

□  阶段性评估

□集体心理治疗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

□  阶段性评估

□  集体心理治疗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

□  阶段性评估

□  集体心理治疗

□  各种适合的心理治疗

康复治疗

□  技能评估

□  技能训练

□  技能评估

□  技能训练

□  家庭社会评估

□  技能评估

□  技能训练

□  家庭社会评估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住院第8周

出院日(末次评估)

主要

诊疗

工作

□  完善化验检查

□  心电检查

□临床评估

□药物副反应评估

□  完成病程记录

□出院风险评估、生活功能评估

□药物治疗方案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

重点

医嘱

长期医嘱:

□  护理常规

□  饮食

□  药物治疗

□  处理药物副作用

临时医嘱:

□  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

□  心电图

□  HAMD17量表

□  护士观察量表(NOSIE)

□  TESS量表

临时医嘱: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  自杀风险因素评估量表、攻击风险评估表

□  出院

主要护理

工作

□  护理量表

□  评估病情变化

□  观察睡眠和进食情况

□  观察患者安全和治疗情况

□  观察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

□  修改护理计划

□  二级护理

□  安全检查

□  床旁交接班

□  执行治疗方案

□  工娱治疗

□  行为矫正

□  睡眠护理

□  心理护理

□  健康教育

□  指导患者认识疾病、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

□  自我处置技能训练

□  病人满意度

□出院护理指导

心理治疗

□  出院总评估

□集体心理治疗

康复治疗

□  技能评估

□  对疾病知晓

□家庭适应改善

□工作或学习适应改善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5 临床路径

抑郁症不遗传,但是如果你的抑郁症一直持续下去,你的情绪会对孩子乃至家庭里的其他成员造成很大的影响。既然你说你的抑郁和家庭环境的关系很大,可想而知你的抑郁症会对你的孩子有多大影响。抑郁症是可以康复的,这是一个抑郁症康复的案例,如果你没结婚,建议你及早去做心理调整,然后再考虑结婚生子的事。《我的抑郁症是这样好的》作者:我心飞舞(化名)我是一名大学生,是个男孩子。从小性格内向,在高中阶段身体状况不好,在升学的压力下,我的成绩一落千丈。一天天过去了,我什么也没有学到。一方面身体不好、精神压力大,我连日常生活中的事都不会处理;另一方面,成绩是班上的倒数几名,我面对的是同学与老师的不屑、嘲笑和讥讽。但是我没办法,只有默默的承受。两三年过去了,我的心理世界变化了。 在生活中,我没有主见,变得胆怯、敏感,觉得前途一片迷茫。我认为任何人都比我强,我说话没水平,自己只想躲在一个角落里,逃避外界的干扰。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我会非常在乎,会为之悲伤,几年都忘不掉,一直在阴影中度过。看到别的男孩一表人才、风流倜傥,我就会在内心排斥、嫉妒。 面对冷漠的社会,我一次次的抱怨社会、抱怨生活,抱怨对我的不公平。在大学期间,我情绪消极、不想说话,像学生会之类的组织,我压根就没打算加入,不想和人交往。我只有努力学习,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成绩排在专业的前几名,但是我一直没有自信,不自信的状况已有七年的时间了,真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每次走路都是低着头、弯着腰,情绪低落。小时候的梦想已有十来年不敢想了,因为我对社会、社会上的人都那么反感。有时候觉得活着没劲,不如死了算了,但是自己从内心里又不想死。 潜意识中,我一直在为自己找突破口。在医院去过内分泌科、精神科、泌尿科等等,这都是我自己去的,家人并不知道,但是跑了一圈都说正常。慢慢的注意到自己可能有点心理问题,于是就在网上查询,打开“百度”,输入自己的问题,眼前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我,她说:“我整天躺在床上,没劲,就是不想起来,丈夫也受到影响,女儿因此精神恍惚,被车将腿轧断,我害怕了,强迫让自己起来,但一段时间后还是老样。四处求医,无疗效,经北京一名医生的建议来到了美龄心理咨询,感谢韩老师,让我重新振作起来,现在我和丈夫准备去国外发展。”看到这里,我心里舒服多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咨询中心。 在美龄心理咨询中心的两个月咨询中,经过几次的个体咨询和两次团体咨询。走进咨询室,韩老师轻松自然的神情让我舒服,我就问:“韩老师,我能好吗?”她说:“你愿意好吗?你能不能好的关键在于你自己,你的主动配合,你好的决心和你发现你好的信心决定着你能不能好。”她又问了我一句:“你想好吗?”我说:“我当然想好了”。她接着问了我一句:“说你能发现你能好吗?”我说:“我能的。”她说:“来,让我抱一下,嗯,对我笑笑。”我就这样作了。她问我说:“你发现自己是愉快的吗?”我点点头。她说:“再说一遍”我又大声说一遍:“我是愉快的”我顿时心里很舒服,心想:我当然是愉快的,碰到这么好的心理咨询师。韩老师看着我的眼睛郑重地告诉我:“只要你好好配合,发现你的愉快,你肯定会好的。”我都压抑这么多年了,只要自己主动配合就可以好了,我当时高兴极了,我发现我好多年都没有这么高兴过。韩老师说:“你自己寻找咨询师,说明你很积极,你一直都在找实现自己理想的方法,但总是达不到那个高度,所以很郁闷。”这时我想: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抑郁症是什么?抑郁症就是自我感觉不良,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压抑,逐渐形成的这种低迷状态。”我一想就是,抑郁症就这么简单,没有必要害怕。 第二次,我问:“我觉得社会不好,世上没好人,没有温暖和关爱。”她说:“如果一个老太太让你推着她散心、聊天,你愿意吗?”我说:“不愿意,我要上学,很忙。”“那不就可以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自己都不愿意干的事为什么要求别人呢?”我一想也是。老师又说:“一个人生下来就像一棵树苗,它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吗小树要努力的往上长,长的好了,小时候会有人保护它,不让牲畜接近,以图将来长个好木料。长成参天大树后,才有人在下面乘凉,才有人尊重你,仰慕你。”我想:说的太对了。“如果你整天抱怨,长的又弯又细,旁边的人可能会把它砍掉,或者在上面拴牲畜。”我明白了很多,一个人生下来只管努力地往上长,何必管那么多呢? 又一次,韩老师让我走路,来回地走,她在一旁不时的指出缺点,我听到后心里不是滋味,就停下来了。她说:“继续走。”她还在不停地说,我又想停下,她说:“继续走。”过了一会儿,我们坐在了一起。她说:“平时你走路,当听到别人的议论时你停下来了,后果是什么?是不是停止不前了?要是不去管它,你会该走到哪里走到哪里,实现自己的目标。”我又想了:是呀,小的事情包含着多么深刻的道理。世上这么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己何必去在乎呢?只管做自己的事就行了。 后来,韩老师还给我做了突破训练,还组织了团体咨询,懂得了社会上的一些规则本来就很模糊,都是自己在束缚自己,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当突破后自己感觉很好,不就是这么回事码?自己以前不敢做的事如今做了,自己能做到啊。 结束之后,我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渐清晰了,也想开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要凭良心做事,为什么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呢?我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好好学习,开心生活。 现在,当面对别人的评论或指责时,自己能妥善地解决,一些事情一会儿就能想通,反而很快乐,没有以往的压抑感了,在以前会三四天高兴不起来。没有了想死的念头,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我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别人不比我强多少,我也不比别人差多少,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分享我的经历,一方面希望对广大抑郁症病友有所启发和帮助;另一方面也借此表达对美龄老师和美龄心理咨询机构其他老师们的感想。祝福大家!

春季抑郁症频发,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对气温、气压、湿度等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此时气温波动比较大,加上春天气压较低,容易引起大脑激素分泌紊乱。抑郁症的治疗是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抗抑郁的药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文拉法辛、米氮平、安非他酮等,治疗抑郁的药物有很多种,应该根据病情遵从医嘱来选择和服用药物。

2、心理治疗:对有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发作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时常需要心理治疗辅助。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婚姻和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对于伴有一些基础问题的抑郁患者,比如性格缺陷的患者,在药物或者物里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合并心理治疗可以提高总体疗效。

3、物理治疗: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物理治疗手段,包括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主要用于轻中度的抑郁治疗。物理疗法不适用于长期治疗,在物理疗法控制急性症状以后需要维持药物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2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