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黄金及黄金首饰市场

概述黄金及黄金首饰市场,第1张

Philip Klapwijk

黄金在过去的一年里,多次成为新闻报道的焦点。尤其是在2009年年初,由于全球金融系统出现前所未有的动荡,投资者将黄金视为避险的工具。此后,从2009年9月至12月,随着美元持续走低,再加上投资者对未来出现高通货膨胀的担心日益加剧,投资者的追捧引发了新一轮金价上涨,黄金也再次成为头条新闻。在旺盛的投资推动下,金价从1000美元以下一路飙升,曾经一度突破了1200美元大关。总体来说,2002年至今,黄金价格一直是在跌宕起伏中逐渐升高。

图1-1-6 2002~2009年金价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GFMS)

12009年供应和需求

投资需求是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投资的重要性在G FM S统计的“世界投资”这一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世界投资”是推断净投资、金币和金条囤积的总和)。据统计,2009年世界黄金投资总量几乎翻倍,达到1722吨。此外,投资占世界黄金总需求的比例也激增至42%,与首饰所占的比例几乎持平。投资增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大幅增持黄金ET F,净多头持仓量在期货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稳步上升,以及个人投资者对金条金币的直接购买数量增加。2009年年初,金融危机引发了投资者对全球金融系统尤其是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担心,投资者投资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财富保值。自9月以来,美元的疲软(以及相关联的美元“利差交易”)成为推动投资需求的重要动力。同时,过度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也引发投资者担心未来出现高通货膨胀,黄金作为规避通货膨胀的工具被大量买入。

GFMS初步统计2009年全球矿产金供应增加至2502吨,这是自2005年以来全球矿产金产量首次出现正增长。产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新矿在2009年开始投入生产,以及一些在2008年刚刚投入生产的矿山2009年首次进入全年运行。此外,在2008年经历了大幅减产后,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伯格矿的产量2009年显著回升。按区域划分,产量增幅最大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中国和俄罗斯,而减产规模最大的是南非和美国。据统计,现在全球黄金矿山储备总量约为35,000吨,相当于全球黄金矿产量14年的总和。

表1-1-1 世界黄金市场供应和需求 (单位:吨)

(资料来源:GFMS)

由于金价大幅增长和全球经济疲软,2009年旧金回收预计达到1537吨,上升了27%,创出历史新高。随着黄金的美元价格和其他货币价格在今年第四季度再创历史纪录,旧金回收也出现强劲回升。但是,近期的旧金回收量依然远远低于今年年初的规模。在今年年初,大量首饰被运回精炼厂,精炼厂的产能几乎接近饱和。

2009年官方净售金出现大幅下降,仅为56吨。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央银行黄金协议国的销售量过低,同时来自非协议国的购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结果与过去的20年形成鲜明对比。据统计,从1989年至2008年,全球央行平均每年向市场抛售接近400吨的黄金。毫无疑问,这也标志着央行在黄金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例子是2009年第四季度,印度、斯里兰卡和毛里求斯三国的央行相继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购买黄金。

2009年黄金首饰消费估计下降至1756吨,降幅达到20%,是过去20年来的最低消费水平。黄金首饰占世界黄金总需求的比例跌至43%,该比例也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历史最低。黄金首饰需求下降主要是受持续高涨的金价的影响。此外,在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减缓或者经济直接陷入衰退也抑制了黄金首饰需求。2009年全球唯一例外的国家就是中国,随着中国黄金首饰消费继续上升,以及印度的消费量大幅下降,中国与世界第一大黄金首饰消费国印度的差距不断缩小。

除了官方金币出现增长,其他制造业中的所有组成部分对黄金的需求都出现下降。按照定义,其他制造业对黄金的需求主要以工业用金为主,而工业用金以电子行业为主。全球经济下滑是需求下降的根本原因,高价只是一个次要因素。

2009年金条囤积减少了50%,为197吨。下降原因主要是2009年第一季度亚洲地区出现大规模的金条抛售。就买方而言,投资金条的需求在中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使中国成为2009年全球唯一的亮点。

GFMS预计2009年全球生产商对冲减持黄金接近240吨。大部分的对冲减持活动来自巴利克黄金,该公司决定把对冲仓位减少到零。这使得到2009年年底,生产商持有的经过蝶塔调整的对冲仓位仅剩400吨。

22010年展望

GFMS预计金价在201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将继续保持坚挺。价格的上升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需求将达到的规模。考虑到利率依然会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再加上政府财政赤字问题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将会越来越严重,宏观背景在2010年对投资需求将继续保持正面影响。这也意味着金价在2010年的某一刻会再创历史新高。但是,由于金价过度依赖于私人和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一旦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减弱,金价极有可能受到很大影响。的确,如果没有投资需求的支撑,黄金价格将会远远低于1000美元。具体来看,不考虑投资需求,黄金供需的其他因素在2010年对金价将会造成负面影响。例如,黄金首饰需求在2010年预计会进一步下降。另外,随着全球对冲仓位已经被大幅削减,2010年生产商对冲减持的步伐会继续放缓,因此对冲减持对金价的支撑将会进一步减弱。再看央行售金,从中长期来看,央行在黄金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将趋近于中立,这一点对金价非常有利。但就2010年而言,G FM S预计官方净售金会有所回升,除非有央行愿意购买IM F剩余的190吨黄金,否则这将对黄金价格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全球黄金矿山产量2010年预计将出现小幅上升,但这一变化很难对金价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尤其从中长期来看,全球黄金矿产依然会呈现下降趋势。总体来看,基于金价在2010年极有可能再创新高,以及市场参与者将再次面对极度波动的市场环境,2010年对于黄金市场又将是精彩的一年。

中国珠宝首饰市场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由前几年仅占全球1%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2005年中国珠宝市场销售总额约1400亿元,出口549亿美元,销量位居世界前列,黄金产量达225吨,白银达6000吨,分别名列世界第四和第三。

2006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珠宝首饰正在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中国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费热点。而到了2007年,市场更加繁荣,根据商务部对重点流通企业监测的数据显示,2007年1至5月的金银珠宝消费,比2006年同期累计增长346%,是28大类监测商品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商品。另外,2007年8月份全国金银珠宝消费猛增53%。

2008第三季度黄金需求强劲上升,达到318亿美元,其中投资需求较2007年上升51%。预计到2010年,我国珠宝年销售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出口超过70亿美元,有望成为全球珠宝首饰加工和消费中心之一,也将成为全球的珠宝贸易中心之一。

2009年必将是个珠宝界的配件年,珠宝商们如果“爱搞事”,那绝对是个优势——当人们开始削减购买衣服的预算时,他们可能会花一些额外的钱去考虑配件,为了给旧款增加新意,并且,人们喜欢存在感强的东西,最好都更大一些——宽腰带、大廓型的鞋子和大容量手袋,这就是新的时尚世界。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珠宝首饰饰品年消费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之一。中国内地消费群体庞大,世界四大时尚之都以及东京、香港等城市的饰品年贸易总量近1000亿美元,但中国女性饰品人均占有率不足5%,可见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的消费增长将主要靠婚庆、钻饰消费和境外来华游客消费等三个需求来拉动。另外,全国每年有近1000万对新人喜结良缘,因结婚产生的消费高达2500亿元。特别是人口出生率高达21%的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7至2012年左右进入婚龄,仅婚庆珠宝消费就前景可观。

珠宝首饰是率先向国际开放的产业之一。过去几年,中国对成品珠宝的进口关税高达50%,在黄金饰品与宝石产品上高昂的进口关税以及消费税,制约了珠宝首饰的销售。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这些壁垒逐步取消,同时中国珠宝业政策调整的信号正越来越强。证明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国家计委宣布中国黄金取消央行定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等,已在分步拆除计划经济下“统购统销”的制度壁垒。黄金交易所的设立,标志着又向国际黄金市场的方向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上海黄金交易所开市,为中国建设规范化的黄金市场写下了浓重一笔。中国对钻石进出口管理和税收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必将促使中国钻石业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期走高的股市各板块开始有分化,但人们注意到珠宝首饰板块却有渐次走高的迹象。

在2012年高净资产收益率且涨幅居前的公司里,排在前列的就有珠宝首饰行业的“东方金珏”,2012年内涨幅高达60%以上。该股每股收益为04202元,每股净资产为20531元,每股公积金0475元,每股未分配利润04749元,每股经营现金流03456元,主营收入同比增长621%。

在一些行业寒意袭来的时候,珠宝首饰业还有暖风吹拂,成为投资“避风港”。不过,高速发展的珠宝首饰业也须克服浮躁病,急于求成、重扩张轻研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千万对新人“托举”市场

北京国际珠宝展和2012中国珠宝年会日前举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孙凤民在展会上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2012年,我国珠宝业增速放缓,但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我国珠宝首饰行业近几年经营同比增速均为两位数,部分企业增幅在20%以上,但2012年行业增速可能在10%左右,珠宝零售市场销售总额预计达4000亿元人民币。

2011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市场,而黄金的消费量也已在2009年超过印度,位居世界第一。其他如铂金、白银、玉石翡翠、有色宝石等产品消费也均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珠宝加工大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的珠宝消费市场之一。

中国的珠宝首饰品市场的活跃首先得益于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珠宝首饰不仅具有装饰功能,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一些品类还有投资价值,因此甚得富足起来的消费者欢心。此外,婚庆市场和旅游市场的消费构成了珠宝首饰的刚性需求,这也让这一行业获益匪浅。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其中1981-1990年间发生的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增长量最大,9年净增人口143亿。这批人已处于婚嫁阶段,这些年每年结婚人口都在1000万对以上,珠宝首饰类商品作为中国传统结婚习俗中的必备品,势必将受益于结婚人口的增加。假设每对新人平均在珠宝上花费2000元,光是婚庆珠宝这一块市场,每年就可为整个行业贡献200亿元销售额。

旅游行业也是消费升级的一个亮点产业,它同样激发了国内珠宝消费。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盛会不仅刺激了国内消费,更带动了境外游客对国内珠宝首饰的消费。我国一些地区拥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饰品,游客在当地进行游览的同时也将注意力放到了珠宝首饰上。 消费升级带旺了珠宝首饰业,与此同时,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贵金属逐渐作为抗通胀重要投资手段的地位显露无遗,投资和保值需求的旺盛对珠宝首饰行业整体有提振作用。更让业内兴奋的是,虽然中国人均珠宝消费额近几年有显著提升,由2000年的102美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188美元,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横向比较,中国人均珠宝消费额却显著偏低,这意味着行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2009年中国人均珠宝消费额仅有188美元,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数值分别为1547美元、89美元,是中国的8倍和5倍。中国相对于全球平均水平43美元也有较大差距。从黄金的消费水平来看,情况也是一致,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人均黄金消费仅有033克/人,而同属亚洲的日本为1克/人、韩国为13克/人。若未来我国人均珠宝消费水平能达到上述国家的水平,那么我国珠宝需求将扩大5倍左右。

如此诱人的市场自然会“招蜂引蝶”。一位行业资深人士透露,资本大规模涌入珠宝首饰市场大概是从2005年开始的。然而,珠宝首饰行业在繁荣的同时,发展瓶颈也不期而至。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协会副秘书长杨似三表示:珠宝首饰业正面临产能相对过剩、价格波动加大的经营性风险。

珠宝首饰消费市场快速增长,也为行业带来了一些隐忧。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珠宝市场,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快速扩张,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扩张中过于盲目。一些企业拼命发展加盟商、专卖店,通过低价和广覆盖度的策略曾一度快速占领市场,但珠宝业并非传统的快销行业,在扩张背后需要通过对价格体系、供货体系、服务体系的创新,使整个营销体系得以构建,形成顾客的长久关注度与兴趣。

一位珠宝首饰行业人士透露,“珠宝首饰行业这几年发展太快了,挤进来的人和企业太多,大家都很浮躁,都想赚快钱。各珠宝品牌频频在各地开专卖店,对于黄金珠宝产品的需求数量骤增,一些本无技术储备的企业快速进入珠宝行业,但是其制造工艺根本不过硬。此外,近年来人工费用上涨,租金上升,黄金珠宝加工厂成本骤增,为了减少成本,许多企业有偷工减料的情况发生。 ”

从近几年我国各有关部门对各地市场进行检查的情况看,我国珠宝首饰的市场秩序还不太理想,在产品上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了定名错误,以假乱真;定名不准确,以次充好;标志不规范,虚高标价;责任难界定,售后难解决等等。比如在翡翠这一品类里,将经过处理的B货当作天然A货翡翠出售的情况屡禁不绝,一些非正规销售场所成为衍生这类珠宝消费问题的“重灾区”。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珠宝消费市场,更是全球最重要的珠宝首饰制造中心。其中,中国最重要的珠宝首饰制造中心有2个,分别是广东和浙江。广东地区又可分为2个地区,分别是深圳和广州番禺,由上世界90年代初北上发展的香港商人所带动而壮大。浙江地区则主要集中在以义乌为中心的区域。

在产品销售方面,广东地区的首饰主要国内销售,浙江地区制造的首饰大多则销往国外。

  

  

  

   2008年国内珠宝首饰消费额达到了1900亿元人民币,中国淡水珍珠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中国黄金以282吨的年产量创历史纪录,成为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珠宝首饰行业走过了最困难的一年,企业家和行业组织(机构)表现出了应对危机的坚强信心,变危机为机遇,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0%,取得了2200亿元销售总额的好业绩。 FGA英国皇家宝石协会会员

GIG宝石专家头衔

GIA美国珠宝学院珠宝鉴定师

IGI比利时珠宝学院珠宝鉴定师

GAC中国宝玉石鉴定师

GIC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师

行业回暖,市场空间大;

深度渠道下沉有望提升行业集中度;

珠宝行业发展趋势 珠宝行业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如今80、90后成为珠宝行业消费主力军,原有的行业格局、模式、思维已经发生改变,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品质、个性化设计(款式、工艺)。现在越来越多的珠宝品牌大打“设计”牌可以看到,不少金饰品的设计中都开始增加了很多卡通形象、动漫形象

未来,也许这种新兴的卡通形象品牌珠宝,将会成为珠宝界发展的全新潮流。

百度搜搜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玉米期货价格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政府在保护农民利益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以国储高价收购现货的方式,把国内玉米价格提高到了全新的水平,冬去春来,2010年国内玉米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深加工扩张后又一轮全新的契机)我们将通过基本面的分析具体了解2011年度国内玉米的供需形势。

全球玉米供需情况

千公顷,千吨

从全球供需形势看,如果美国和中国二大主产玉米的大国都出现了供应短缺,那么其他主产地区也不可出现恢复性和替代性的产量增长,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和规模有限。玉米现货的贸易赶不上价格的走高,后期可供想象的空间非常广阔,从全球自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大量发行货币以保持经济稳定,目前的资金投放量是07年以来的数倍,这些资金进场,会推动价格出现放大性的走势。所以美盘玉米的上涨才是冰山一角,后期的价值将会更高,粮食危机的时代或许将从玉米身上开始。

三、国内玉米市场的变化

由于今年国内玉米增产,所体现出来的目前价格比较平稳,从种植结构上看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已经开始上市,而东北的玉米将在10中旬至11月以后才能大量的上市,所以目前南方企业采购的多为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而上述地区的产量大约在8000万吨左右,从国内的消费量上来看(月消费量在 1700-1800万吨)只够维持4个月的消费量,也就是在春节期间华北和黄淮地区的玉米将会消化殆尽,而东北的玉米一直都存在着运输的瓶颈问题,那么在明年的4月份将会出现开始进口玉米的现象,我们看到目前美国玉米已经高出国内400-600元的价格,国内玉米几乎没有下行空间,那么东北玉米从总量上看可以维持国内到9月份的用量,但是也几乎消化为零,而且今年国内的库存形势发生改变,东北的玉米不一定能够全部转化为流通量,那么后期东北的优质玉米将会价格昂贵,对于现货企业来说目前将是采购的难得的机会。

四、政策性的因素

1、我们认为国家今年不大可能会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前两年由于玉米价格偏低,国家才实行临时收储政策,而今年价格已经不低了,并且国储和地储手中的余粮也已经所剩无几,那么在政策性的提高价格已经意义不大。

2、储备粮的补库应该是实在必行的,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库存,这对玉米价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深加工方面国家可能会出调控政策,继续砍深加工企业的用量,而饲料消费是一定而且是必须保证的。

4、中国的宏观经济保持向好,会继续推行保增长,促民生的政策,财政货币方面不会出现极端的收口政策。

五、技术分析和时间周期

美盘玉米期货指数图,2010年9月初,美盘玉米价格突破了盘整了2年多的底部箱体之后开始向上突破,中长期的买入机会已经开始表现无疑,随着基本面的利好和资金的推动,美盘玉米迎来了牛市行情的基础,期货价格刚刚启动,其远期的价格空间应该直指前期高点800美分的关口,既然我们认为玉米的牛市基础已经成立那么前期高点应该作为参考指数,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后期的变化会比想象的还要高,目前玉米已经不是争面积所能决定的问题了,那么远期价格应该出现在1000美分的高度。正所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后期涨势当破头。

国内玉米期货分析:1、从基本面分析,首先是国内玉米出现了供需失衡,产生了一定的缺口,那么截止到2011年9月底,国内玉米将会达到最紧张的程度,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将会达到2600-2800元的高价。

2、国内外玉米期货价格都呈现出正向基差排列,近远期价格还会不断扩大。

3、玉米的价格走势直接影响着豆粕的价格,豆粕的涨势可期。

4、从中国和美国玉米两大主产国来看,其库存消化殆尽,都存在着补库的可能,所以利多因素将会长期支撑期价,其上涨的周期将会延长。

5、与玉米相邻的大豆,小麦,棉花等品种都会出现争夺种植面积的补充上涨,其库存同样在进一步的消化当中,所以,容易出现各品种轮动上涨的格局。

总结,国内玉米即上一次深加工扩张玉米用量之后,又出现了一次革命性的消费扩张,玉米期货已经呈现出了历史性的牛市行情,无论是美盘还是国内都会在后期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于企业正是买期保值的最好时期,作为投资者将是发现价格的巨大历史机会,所以已经到了逢低买入,长期持有的决定性时刻了。

我们需要对中国玉米的供求平衡表加以重点的说明,需求的增加核心在于饲料用玉米的需求。首先根据2009年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进行估算,2009年全国饲料总产量达到148亿吨,同比增长84%。其中配合饲料产量为11 535万吨,同比增长89%;浓缩饲料产量为2686万吨,同比增长62%;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592万吨,同比增长85%。按照各种饲料配比玉米的比例来看,一般浓缩饲料需配比4倍的谷物原料,而预混料则须配9倍的谷物加蛋白质成为配合饲料,全年折合配合饲料的产量为30885万吨。配合饲料中含有50%的玉米(小麦、碎米等其他原料的替代有可能增加),因此最终可推断国内玉米的需求规模在154425万吨,当然国家公布的数据有很大程度上出于国内平衡,相对比较保守。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个角度计算。

2010年度,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超过5000万吨,进口大豆全部用于压榨,其压榨了4000万吨豆粕,但是我们依然没有看到国内豆粕有挤库的现象,而且全部都被饲料企业所消化,那么以全部用量按照配合饲料进行推算,其中豆粕的含量占到了12%-15%,以12%的比例推算全国的饲料产量应该在33亿吨(主要是杂粕替代用量一部分),而配合饲料中的玉米的比重占到了5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为165亿吨。以15%的比例推算全国的饲料产量应该在266亿吨,而配合饲料中的玉米的比重占到了60%,所以推算出玉米用量为159亿吨。所以可以算出大体上国内的玉米饲料用粮应该在16亿吨以上的水平。这样的用量已经是前几年国内玉米的总产量了。

2010年国内玉米深加工上也有所增加,其中吉林黄龙,吉林大成等企业都增加了用量,国内玉米深加工上的用量大体在4000万吨左右。

通过供需平衡表我们可以推算出一个事实,国内玉米整体的平衡的局面将会改变,前几年国储和地储年结转库存都在4000多万吨左右,而到2010 年国内的玉米结转库存将到了历史最低点为701万吨,库存消费比为3%,那么明显的反应出一个问题就是下一年度,中国的玉米将会更加紧张。如果下一年度结转库存不足100万吨或者接近为0,那么中国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进口美国玉米来满足国内的需求。我们预计中国在下一年度将会进口美国玉米达到500-800 万吨。我们所做的供需平衡是在今年没有天气问题的丰收状态下作出的预估,可以说下年度国内玉米的供求十分紧张,玉米长期看涨。另外在下一年度还必须要保证国内的玉米种植面积增加,天气良好,这也为远期的玉米期货行情增加了很大的风险升水。

我们在看一下美国农业部给出的中国玉米平衡表的数据,可谓是天差地别,尤其是中国玉米的结转库存不断的被提高,其数据的本身在于迷惑国人的眼球,当俄罗斯小麦出现天气灾害后,美国小麦期货大幅上涨,而美国农业部却大幅下调美国玉米的结转库存,并且连续的下调本年度美国玉米的产量,其本身的根源在于看到了巨大利益的背后来提高美国玉米的价格,可以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以往美国玉米在亚洲地区销售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国,而今年中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明年还需要大量的进口,那么美国玉米的价值被大幅度的提高了,其价格与价值是相对应的,所以美国玉米提前发动跨年度的上涨行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美国及国际玉米市场供求形势分析

2010年10月8日,美国农业部意外的调低了2010/2011年度的美国玉米的单产和结转库存,单产下调到1558蒲,9月份为 1625蒲,8月份为165蒲,本次下调的单产比8月份降低了6%。年度结转库存更是902亿,库存消费比为66%为15年来的低点,仅次于 95/96年度的5%,因为美国农业部对作物的产量报告延续到1月份才宣告为最终的产量,在后两个月内不排除继续下调的可能。美国农业部似乎在像市场上传递着一个信号,玉米市场供应危机的到来,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玉米的供需平衡表。

一、中国玉米供求形势

首先,我们从今年国内国内玉米的产量形势来分析。2009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区遭遇了严重的旱情影响,造成了减产2000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当年的玉米产量为166亿吨。但是实际由于玉米的品质较低和容重很差,实际的产量应该达不到16亿吨,今年国内东北玉米主产天气良好,除吉林省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影响外,其他地区玉米都出现了丰收的景象,其中以黑龙江增产较大,大约增产1500-2000万吨。而华北地区及黄淮地区种植面积与去年相同,产量也与去年大体持平,那么整体上国内增产大约在2000万吨,我们产量为186亿吨。主要体现在今年国内玉米天气良好,没有出现大面积早霜,玉米的品质是近几年来最好的情况,容重较高,而且水分偏低,出粮率好于预期,国内东北的增产主要还是增加在流通量上,相比09年国内的减产主要也是减少在流通量上。

其次,在库存结构上,我们看到2010年国家为央企补贴70元收购玉米(主要是运输补贴)。其政策的倒置许多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敢贸然进入国内的玉米市场大量收购,对市场影响较大,这样国内的玉米又大量的集中在了国储手中。在今年国内的玉米无论是饲料用粮和深加工方面都比09年大幅增加,所以国储通过多次拍卖,成交依然活跃,而且价格也是节节走高。目前国储玉米还剩67279万吨,跨省移库剩284万吨。由于101后期新年度的玉米开始上市,那么我们合算截止2010年9月底,国内的玉米库存量为70119万吨。截止到101我们了解中国的饲料企业玉米的库存储备在1个月-1个半月,这和往年相比库存结构也是基本偏低的局面。

我们根据调查得出的数据,测算了中国国内的玉米供需平衡表,而且需要重点阐述中国玉米在饲料用粮上的扩张。

第三,国内需求的巨大,奠定了牛市的基础。从上图表中和国储拍卖玉米的成交量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2010年全国畜牧业出现繁荣的景象,肉,蛋,奶等领域价格全面走高,豆粕和玉米的需求量被不断的放大,其中玉米的饲料需求达到16亿吨。饲料消费已经接近了2010年当年的产量,由于小麦价格高企,小麦替代玉米的作用明显减少,同样倒置玉米的需求量增加,另外今年中国创纪录的进口了150万吨美国玉米。

据上海市黄金饰品行业协会消息,近年来,我国珠宝钻石消费需求增势明显,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之一,仅钻石的年消费额就高达11亿美元。

随着珠宝钻石消费的不断升温,珠宝市场的规模日趋扩大,仅上海一地就有300多家珠宝经销企业,对珠宝检验、鉴定、评估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分析

职业前景:珠宝鉴定人才尤为紧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珠宝饰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珠宝首饰正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的又一消费热点。于是,国内外珠宝供应商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从先期鉴别、设计制作,到后期的销售、评估等环节的珠宝人才全面紧缺,有丰富行业经验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从业人士非常抢手。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地区具有珠宝鉴定证书的专业人员不过数百人,珠宝鉴定方面的老专家仅为十余人,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珠宝鉴定、顾问人才更是“一将难求”。

据了解,珠宝鉴定评估现被国家列为资产评估六大系列之一,已成为一个全新的行业。随着世界珠宝市场的重心逐步向中国转移,以及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珠宝鉴定、评估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根据有关规划,到2010年,上海钻石珠宝业约需10万从业人员,专业人员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同时,珠宝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也相当可观,一般珠宝鉴定人员的月薪在4000元左右,一个成熟的珠宝鉴定师年薪则在10万元以上。一个优秀的首饰设计师月薪可以超过5万元,最低也在万元以上。

素质:专业性要求尤其突出

·专业性强。珠宝鉴定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提取样品、测量,到评估,牵涉许多专业操作细节,对从业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知识丰富。珠宝鉴定、评估涉及的面较广,要求专业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如地质学、矿物学,以及正确使用科学仪器所必须掌握的物理学、化学、光学等自然知识。此外,人文历史、市场投资、审美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也缺一不可。

·操作能力强。由于在鉴定、评估,甚至设计过程中,牵涉许多操作细节,期间需要运用很多仪器设备,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创意性高。对从事珠宝设计的人员来说,必须具有很高的创意性。面对消费者新的需求,首饰设计要不断创新。虽然珠宝的材质、种类都相差不大,但每一件都要不断加入新元素。因此,要具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

·掌握消费心理。作为设计师,能够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并能用简练文字表述设计构想,从而设计出满足市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推荐

详解6张珠宝业资格证书

·珠宝玉石质检师资格证书(CGC)

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考试制度从1997年开始实施,国家对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实行注册登记。该证书作为其从事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机构关键岗位工作和依法独立执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业务的主要依据之一。

适合对象:正在从事或准备从事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工作的人员。

考试内容:包括宝石学基础理论及有关法律法规、宝石学专业知识、宝石鉴定、钻石鉴定与分级科目。其中,前两门科目为理论考试,闭卷笔试;后两门科目为实践考试,需要考生使用仪器实际操作。

颁证部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珠宝评估师资格证书(CPVG)

注册资产评估师(珠宝)执业资格专业科目考试制度(以下简称注册珠宝评估师)是国家人事部和财政部于2003年建立的,目前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该项资格是从事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工作的执业资格。

适合对象:从事珠宝、典当、拍卖、保险等行业的评估人员,并取得珠宝评估相关专业(含地质类、经济类)专科学历。

考试内容:包括资产评估、经济法、珠宝鉴定分级、珠宝评估理论与方法、珠宝评估案例分析等五个科目。其中,珠宝鉴定与分级为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资格考试科目,已获得相应执业资格者可免考相应科目。

颁证部门:国家人事部、财政部。

·英国宝石协会会员资格证书(FGA)

FGA是英国宝石协会(GEMA)的宝石鉴定师资格证书,该协会始创于1908年,在国际上享有盛名。FGA证书1988年被引进中国,采取全中文教学方式,在北京、广州、桂林、上海、武汉设有考试中心。

适合对象: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或准备从事该行业的人员。

证书分类:英国宝石协会的资格证书可分为基础证书、宝石证书(可获得协会会员资格FGA)、宝石钻石证书课程(可获得钻石会员资格DGA)以及钻石实践证书。其中宝石证书FGA是我国目前最流行的珠宝鉴定师资格认证。

考试内容:涉及宝石的本质,形成及出现;宝石的结构和属性;宝石的色泽与光学性质;用于宝石检测的光学属性;用于宝石检测的电磁波频谱;可见光谱及分光镜;非光学性质与检测技术;放大镜技术,内部及外部特性;宝石精加工;人造、合成与仿制宝石;加工后宝石与处理方法;无机宝石介绍;有机宝石介绍。

颁证部门:英国宝石协会。

·美国宝石学院资格证书(GIA)

美国宝石学院(GIA)始建于1931年,现为全球最大的宝石研究和教育非营利机构。全球公认的钻石分级制度就由其所创立。GIA的主要证书为宝石鉴定文凭(GraduateGemologist,GG)。此项文凭一直被业界视为最负盛名的学术资格认证,获得GG称号的从业者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为珠宝行业高级专业人士。 GIA钻石批发联系大本钟GIA钻石。

适合对象: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或准备从事该行业的人员。

证书分类:GIA研究宝石学家文凭(GG)及专业珠宝家(AJP)。

考试内容:涉及钻石鉴定标准与知识,宝石合成与加工技术,宝石的精确鉴定,使用标准色系评定钻石等级等内容。

颁证部门:美国宝石学院。

·钻石检验员资格证书

该证书是珠宝首饰检验从业人员的上岗资格证书,目的是为学员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其对钻石成品进行鉴定、分级的能力。

适合对象:在企事业、检验咨询技术机构中从事与钻石质量相关工种的人员及有志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大中专院校准备从事珠宝行业的学生。

证书分级:中级与高级。

考试内容:涉及宝玉石基础知识、饰品工艺和质量要求、常用宝石仪器、常见宝石的检验方法、常见宝石基本性质、宝玉石仪器的使用操作、钻石基础知识钻石的真伪检验钻石常用仪器及使用、钻石品质分级操作、钻石分级标准内容。

颁证部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珠宝首饰营业员资格证书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规定,珠宝首饰营业员属于技术工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因此,该资格证书属于上岗证。

适合对象:珠宝首饰行业营业员,及打算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

证书等级:分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三个等级。

考试内容: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考核。技能操作考核采取实际操作、现场问答、模拟演示等方式。

颁证部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观点

同济大学珠宝学教授朱静昌:

丰富经验胜过一纸证书

珠宝鉴定、评估及商贸是十分强调经验和技能的工作,既需要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积累专业技能。尤其是珠宝评估行业,特点是“姜是老的辣”,这个工作绝对是凭经验“吃饭”。

在典当行与拍卖行,对于金、铜、白银、白金以及钻石等等物品,几十年经验的“老法师”用手掂一掂就可知几分;对于红色玻璃和红色宝石,他们凭借手感便可以分辨出真伪。不过,有些真品还必须依靠专门的仪器设备来帮助辨别。

正因为如此,这个行业的入行门槛较高,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相当严格,尽管可通过相关培训掌握一些专业知识,但在技能和经验上往往比较薄弱。因此,拿到资格证书只能表明你有了“敲门砖”,要想有所成就,关键还是要持续学习,多积累经验。

一名成熟珠宝鉴定人才的成长期相对较长,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打磨,不是大学毕业或者参加一两个培训就能成为鉴定师的。与珠宝评估相比,珠宝设计的要求要低一些,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美学有所研究,具有时尚创新能力,因此更适合年轻时尚一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8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