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田黄石印章

如何鉴定田黄石印章,第1张

田黄石作为珍贵的皇家玉器,一直都是制作印章的上佳之选,因此留下了一块又一块的真品,让收藏者追捧不已,因此田黄石印章如何鉴别就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那么下面就为你介绍一下吧。

一、色。既然是田黄,直观的第一眼就应当是它的颜色———“黄”,这必须放在首位。因为黄颜色是中华民族的正色,是国色,“黄”和“皇”又是谐言,和封建社会的皇帝沾边。这无疑会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浓艳俏丽,黄得娇美醒目,黄得明朗神采,如同金子般的灿烂。如果外面有包裹着的皮质层,如“银包金”、“金包银”、“乌鸦皮”等品种,也应当要求色差大,黄白分明,黑黄清晰。而某些颜色黯淡、混浊,偏杂色或模糊色的田黄,即便质地不错,块头再大,也称不了上品田黄。

二、质。田黄的品质高低优劣一般以“六德”作为欣赏、品判的标准,即细、洁、温、润、凝、腻。上品的田黄,可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为一身,宝光四溢。握于手中,如同婴幼儿的肌肤,温嫩细润无比。平时即使不加养护,也能保持湿润,无干燥之感。同时,上品的田黄,纹理要美,格路要少而浅淡,如生有皮质层,应求薄而质细者为佳。

三、形。石材或印章以高大方正为优。但田黄“无根而璞”,出土时均为椭圆状,一般人不忍取方正。那么,如果是椭圆形,则应尽量取饱满、浑圆、规矩,长、宽、厚比例协调的为好。那些矮、小、仄、薄,棱角尖凸,未加取舍,纯为凑重量的则不值得高价入藏或投资。在形的方面,宁要小巧而别致的,不要选择大而平庸者。

四、工。除上述三点外,上品田黄玩件、印章还必须要有制作工艺。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田黄亦然。即便是质优的田黄,如未雕未琢,无钮无工,充其量也仅是一块上等石材,一方美石而已。

以上便是田黄石印章如何鉴别的全部介绍 希望可以帮到你呢!!  采纳一个吧!1

千山冻石和田黄冻石的区别如下:

1、石皮方面区别:田黄石有石皮,黄冻石没有石皮。

2、纹理区别:田黄石有细细的萝卜纹,较为干净。黄冻石没有萝卜纹。

3、透明度以及温润区别:田黄石一般呈微透明状,色泽温润。黄冻石不够温润,透明度大多高于田黄石,常伴随裂纹存在。

问题一:河南产什么石头 河南现赌石俱乐部 郑州上演现实版疯狂石头

问题二:河南有什么石头 奇石?什么啊?我是南阳人,南阳有四大名玉之一的独玉。这也算是奇石吧

问题三:河南有哪些名石 黄冻石 透光石 牡丹花石 荷花石 飞来石 猪心石 梅花石 黄河石 三峡石 就知道这些了。。。。。。。。。。。。。

问题四:河南有什么石头 大石头,小石头。

问题五:河南的玉石石最好的么 河南所产玉石有独山玉、密玉、梅花玉、黑绿玉和西峡玉。独山玉又称南洋玉,产于南洋市东北郊的独山,色彩丰富,呈紫、黑、褐、蓝、绿、青、红、白及各色混合色彩。分为红芙蓉玉、绿玉、绿白玉、天玉、翠玉、青独山、黑独山、紫独山。其中以翠、绿、红三色为上品,水白玉此之,以上四品色玉俗称南洋翡翠。南洋玉石除翠玉呈半透明或透明外,其余均不透明。密玉产于密县西部山区,质地较细,呈肉红、翠绿、橙黄、烟灰、黑褐等色。西峡县还产一种叫西峡的玉石,为透明或不透明状体,为乳白色,质地略微细润,玉石外有黄褐微红的石皮。

问题六:河南南阳河里的什么石头最有价值 河南南阳玉 还有南阳奇石

问题七:河南哪里有石头专家 您的问题,8几年捡了一个鹅卵石,干燥的时候看起来有点纹路,沾上水纹路非常清晰,非常像蛇麟,很逼真,不是化石;是典型的“天然水底硅化沉积石鹅卵石”,国内各地均有发现,喜欢就有收藏价值的;市场上常见不法商人,拿着这样的,冒充高档的玉石品种,高价销售,千万要注意!

问题八:河南有种叫河南黄的叶腊石产地在哪 许多人叫它河南黄龙玉,

产地西峡,淅川 ,

成品大多在镇平贰售

我曾经买过成品,多棉,但浸油后看不出来

有的半年后才发现

问题九:河南有哪些采石场/采石场分布在哪儿 河南采石场主要有: 河南新密采石场 河南郑州采石场 河南焦作采石场 河南天山采石场 河南新郑采石场 新乡采石场 鹤壁西山采石场 列表随时更新

要想在博宝艺术网上买一块寿山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自己购买预算

中华瑰宝——寿山石(Shoushan 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同时,这些不同品种的寿山石,品质各异,大小与适宜的用途也有不同。

此外,自己购买的目的是什么?收藏、治印、雕刻、原石欣赏等等。

不同的寿山石的价格有着天壤之别——一般低端的几十上百元,高端极品几百万上千万也不乏其石。买什么样的寿山石最终会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实际用途和欣赏爱好设定预案。

2、对寿山石基本知识要比较熟悉

寿山石原石外行人看上去犹如普通石块,开好的印章胚料外行人也分不清好坏,看不出是否有致命毛病否。加上不良商家制假作伪并不少见,即便内行也有走眼的时候,而一眼看差,经济损失就很大。

所以,必须了解寿山石基本知识,并且有实践经验。最好能得到内行指导。

3、选择信誉好的供应商

根据要购买的档次确定对供应商的选择。

购买贵重的寿山石必须面对面交易,避免网上购买。

每一块寿山石都是不一样的,完全准确判断是否物有所值的机构是不存在的。所以,发生购买纠纷是不太可能得到满意的处理的。

一定要网购,必须是购买低端低价的,即使如此也应该寻找信誉度高的供应商。

寿山石基本常识如下:

1999年8月,中国宝玉石协会在京进行首次“国石”定名活动。推选出福州寿山石、浙江昌化鸡血石、新疆和田玉、浙江青田石、辽宁岫岩玉、内蒙古巴林石等6个石种为候选石。寿山石名列榜首。

2000年2月19日,在第二届国石评选中,福州寿山石获得石类第一名,被誉为“石中之王”。

2001年10月17日,在中国宝玉石协会在第三次“国石”研讨会上,寿山石成为了“国石”第一候选石。

2002年10月,寿山石再次亮相京城参加第四届国石的评选,并正式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中国国石”。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是属于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都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主要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

环绕着寿山村的是一条涓涓的流水溪泉,就在这涓涓绕村行的寿山溪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着一种“石中之王”寿山石。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田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主要分为田黄、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田黄石是田石中最常见的品种,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种。田黄的共同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剔透,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尤其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枇杷黄、桂花黄等稍次,桐油黄是田黄中的下品。田黄石中有称田黄冻者,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质地细腻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纯白,有的白中带嫩黄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温润,越往里层,色地越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越加明显,似鲜血储于白绫缎间。石品以通灵、纹细、少格者为佳,质地不逊于优质田黄石。

红田石:田石中色红者称为红田石。生为红田有两种原因,一为自然生成一身原红色;一为人工煅烧而成后天红,天生的红田石称为橘皮红,是稀有石种。

寺坪田石:寿山村外原有一座“广应寺”,建于唐光启三年(884)。寺中僧人时常采集田黄石,研磨成粉末给周围百姓治病,未用的石头储于寺内,日积月累,寺中积攒田黄无数。元末战乱,广应寺因曾收留过朱元璋而被元兵付之一炬,连同僧人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田黄石也沉默于火中,田黄石经火炙后又埋入土中。造化弄人,数百年的日晒雨淋、水分浸蚀不但没有让这些深埋于废墟之下的田黄石黯然失色,特殊土壤的滋养反而赋予了它们更为绚丽的生命,既保留了田黄石原有的优良品质,更进一步成就了其温润如古玉的厚重质朴的独特魅力。此时的寺坪田不再仅仅是简单的石头,更像是历经风云变幻后的智者,它们静静的守护着广应寺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记录了历史,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广应寺明洪武和崇祯年间,两次焚毁、重建,反常的环境因素,是形成寺坪田独特的演变条件。其中明代毁于大火两次,也是寺坪石形成的最主要时间。明时寺坪石的数量颇多,到广应寺附近采集寺坪石也成为文人雅士的风尚,寺坪田的身价逐年上涨,很久以前就已经是“易金十倍”了。

寿山村东南有山名坑头山,是寿山溪的主要发源地,依山傍水有坑头洞和水晶洞,是出产水坑石的地方。因为洞在溪旁,石浸水下,故又称“溪中洞石”。水坑石出石量少,佳质尤罕,因此今日市场上所见水坑石佳品,多系百千年前的旧物,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冻”之说。水坑石是寿山石中各种径冻石的荟萃,主要品种有水晶冻、黄冻、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鳝鱼冻、环冻、坑头冻及掘性坑头等,色泽多黄、白、灰、蓝诸色。

寿山石种类

1寿山田黄冻石

田黄冻石是寿山田黄石中的珍品,田黄冻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2桃花冻石

桃花冻石形状如同片片桃花瓣浮沉在清澈溪水之中,故名桃花冻石,桃花冻石又叫“桃花水”,或者“浪滚桃花。它质微透明,色多白、黄,中带细密的红点,深浅大小不一,疏密有致,聚散有情,浓淡掩映,点点分明,光彩夺目,娇艳欲流,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上,凝而视之,似动非动,如花飘静水。所以桃花冻石是非常美丽的寿山石之一

3芙蓉冻石

芙蓉冻石凝结脂润、细腻纯净,按照冻石质地主要有:白芙蓉石、黄芙蓉石、五彩芙蓉石、红芙蓉石、青芙蓉石、绿芙蓉石、竹头窝芙蓉石、瓷白芙蓉等,产地主要是将军洞、上洞、天面洞、半山芙蓉石等。

4荔枝冻石

荔枝冻石的石性凝结,透明度强,晶莹透澈,红、黄、白、黑等各色俱有,艳丽无比,肌里有粗萝卜丝纹,有些原石还有**皮。荔枝冻石分为老性荔枝、新性荔枝冻石、红荔枝、黄荔枝、红黄荔枝、纯白荔枝。

5牛角冻石

牛角冻石也是寿山石的一种,因色泽似牛角而得名。牛角冻石质地通灵,肌理隐存水流纹,纹色浓淡交错,黑中带赭,色如黑牛角,肌理隐含灰色或灰黑色的棉花纹,其中以羊脂冻最好。

6鱼脑冻石

鱼脑冻石也是寿山石的一种,鱼脑冻石 石质温润莹洁,半透明,肌理隐含棉花纹,产量稀少,十分难得,是水坑中的珍品。《后观石录》称其为“半脂”,因状如煮熟的鱼脑而得名鱼脑冻石。

7天蓝冻石

天蓝冻石,颜色蔚蓝带白或黄,肌理有黑点和棉花纹,如云霞朵朵。

8环冻石

环冻石是因为寿山石上有单环、双环乃至多环相连,布满石面。以环纹清晰、圆圈色灰白或深灰,经油浸渍后或变淡或反增浓是好的环冻石。

9水晶冻石

水晶冻石是因为这种寿山石透明度好,没有浑浊感,如水晶一样晶莹剔透,所以因此得名。

10大红袍鸡血冻石

大红袍鸡血冻石的红色有鲜红、大红、淡红、暗红、深红等,一般以鲜艳的红色为上品,冻石质地细腻、油润、微透明至半透明为佳品。大红袍鸡血石红色越多,冻石价格越高,但是冻石的地子也非常关键,是决定冻石整体效果的因素之一。

11鳝草冻石

鳝草冻产于坑头洞,质地清灵,色蟹青中略带微黄,肌理含细点,类似鳝鱼之背脊。或色灰白,呈半透明体,内现条条粗纹,状如水底飘荡的草叶,或寥寥数片,或满石密布。鳝草冻石石质凝腻,净洁如玉,色光而通灵,是寿山石冻石精品品种。

12豹皮冻

豹皮冻是因为寿山石肌理里有隐隐约约的豹纹而得名,豹皮冻很少见。

山坑石,是寿山石中的大宗,是高中档寿山石印章和石雕艺术品的主要原料来源。高山系是山坑石的总代表。

高山石通灵莹丽,唯石品多达上百种,石质优劣各异,命名多不规范,以色、以相、以产地、以始掘者命名的现象都有。以色分类的有红高山、白高山、黄高山、虾背青、巧色高山等。以相分类的有高山冻、高山环冻、高山晶、掘性高山、高山桃花冻、高山牛角冻、高山鱼脑冻、高山鱼鳞冻等。以产洞命名的有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玛瑙洞高山、油白洞高山、大健洞高山等等。

在高山东北2公里处的杜陵山中,出产一族相对独立的石材,统称杜陵坑石。杜陵坑石品种繁多,亦有以石色、以开采人名和开采方式来区别命名石种的习惯,如白杜陵、红杜陵、黄杜陵、杜陵晶、棋源洞杜陵等。

源于杜陵坑山临溪处的善伯洞,从质地来讲,此石温腻脂润、半透明、性微坚,肌理多含金砂点和粉白点,杜陵坑石则无。从颜色上看,色多鲜艳。1989年以来,屡出佳石,其石分为红善伯洞、黄善伯洞、白善伯洞、善伯晶、银裹金善伯洞、善伯尾等。

在寿山村东南8公里处有月洋村,有座山称月洋山,其周遭所产寿山石统称月洋系石。月洋系产石仅十余种,其中最佳丽的神品,要称芙蓉石,芙蓉石被称为中国“印石三宝”(田黄、芙蓉、鸡血)之一。芙蓉石洞在月洋山顶峰,石质极为温润,凝脂,细腻,虽不甚透明,然雍雅尽在其中。同时,芙蓉石亦是寿山石中一大石族,以色划类,分为红芙蓉、白芙蓉、黄芙蓉、芙蓉青、红花冻芙蓉;又有以洞分类者,称将军洞芙蓉、上洞芙蓉等。

旗降石质地细腻脂润,微透明或不透明,富有光泽,年久不变,在寿山石中韧性最强。色泽很丰富,以**为基调,有黄、红、白、紫、灰等色,或单色,或二三色相间,色泽深浅变化,或浓或淡,相互辉映。

旗山系寿山石矿藏丰富,品种繁多,是仅次于高山系的第二大系。旗降石石质结实,温润,坚细,凝腻,微透明或不透明,实有光泽,色彩丰富,以红、黄、紫、白等两色及多色相间者常见,是寿山石中一大家族,如黄旗降、红旗降等。

杜陵坑山各洞均有剥离于石脉的独石,埋藏于坑洞周围的砂土中,由掘取而得。掘性杜陵坑石石质脂润,微透明,惟不及洞产石通灵,有网状或环状纹,但纹理紊乱。**掘性杜陵坑石,有桂花黄、枇杷黄、橘皮黄,有时亦出现萝卜纹。石皮红筋,易与田黄石相混。二号矿石:产于寿山乡党洋村二号叶蜡石矿,属黄巢矿脉,石性凝结微坚,细腻滋润,色彩绚丽。结晶状态:有全结晶,半结晶,未结晶,即使未结晶的二号矿石,也至少已经起冻,而且质地细腻,光彩夺目。在开采叶腊石时偶然获取结晶体团状冻石,莹洁通灵,有红、黄、白、绿等色,并分布有白色糕点,以**为最佳。二号矿的一部分**品种被命名为黄巢冻、花虫洞、醉红。 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唯一的原产地。其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北部,出福州市区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车三十余公里就能到达寿山。

寿山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寿山村由群山所环抱,正是这些山头构成了寿山一道道亮丽的的风景线。以寿山村为中心的“百里连亘”、“万山村立”的群峰里,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从高空俯视,一条美丽的线条—寿山溪镶嵌在寿山上,有“石帝”之称的田黄正是出产于寿山溪自身及周边。

寿山石颜色

寿山冻石颜色有多种,白色、乳白色、灰白色、红色、粉色,天蓝色,五颜六色的。寿山冻石红如鸡血,粉如桃花,让很多印石收藏者爱不释手。

保养

寿山石的保养是寿山石收藏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寿山石天生丽质,在自然状态下,石形不容易变,石色也不轻改,但是,从阴暗的地底深处到暴露于阳光灿烂的世界,要保其天生丽质永驻人间,依然要涉及养石和护石这个话题。

寿山石属叶腊石,质地滋润,富有光泽,硬度较低。一些品种在开采时,因爆炸震动,结构遭受破坏,多裂纹、裂格,如果不善加养护,日久天长就会枯燥易损,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以油养石之风。

寿山石的养护虽然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但也不是没有忌讳,因而不可随意处置,同时不同的石种有其不同的特性,所以养护也要因石而异。

首先,保持润泽,切忌高温寿山石最忌干燥、高温,养护的关键要注意保持润泽。不论原石还是雕品,都应该避免阳光曝晒和高温环境。新采的矿石不可长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时藏在地窖里或阴湿之处,时常洒些冷水以保润泽。

其次,开料水磨,谨防燥裂以水锯、湿磨为上,如须在砂轮上打磨,则应预备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发热时,及时用冷水降温。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装放 经过去皮、除污、清杂质,制成原坯后,应分出品种、档次和块度,置放在木质盘盒之中。块度大且石质粗者,只需将木盒放在阴湿处保存即可。如属高档石料,块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满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块度较大,为节省油料,也可将石坯沾油后用透明纸包裹好,放在阴湿处。

第四,雕刻成品,除尘保洁经过雕刻加工的寿山石雕成品,适宜陈列室内。石表被灰尘、污物沾染时,只要用细软的绸布轻轻擦抹、即可恢复光彩。寿山石硬度低,约在摩氏二至二点五度之间,切忌用金属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用途

寿山石除了大量用来生产千姿百态的印章外,还广泛用以雕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风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种艺术品。这种供艺术雕刻用的寿山石主要产于寿山及峨嵋、东仔、湖潭、石碧头等矿床,其矿物成分以地开石、高岭石为主,叶腊石次之。

那些色泽暗淡、质地较差的寿山石则不能用作石雕材料,可大量用于工业生产,如耐火材料、造纸、橡胶、塑料、涂料、油漆、陶瓷、水泥、化学工业等生产即用之。

寿山石及其制品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雕制成工艺品的寿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山石的原石,因为它的质地、颜色、光泽和纹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寿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因为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建于唐光启三年(887年)的寿山村“寿山广应院”被焚于火。火后在“广应院”的故址留有许多寿山石,以后被称为“寺坪石”。所以明·徐火勃的《游寿山寺》诗写:“草侵故址抛残础,雨洗空山拾断珉。”“断珉”指被“广应院”僧人收藏过的“寿山石”。但其时收藏“寿山石”原石可能不是为艺术欣赏,而是为了雕琢之后制造器具。

明末,曹学铨发现并开始收藏田黄石,至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于是在收藏寿山石雕品的同时,也掀起收藏寿山石原石的热潮。寿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价值连城的寿山石工艺品外,其本身的质地、纹理、颜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极具收藏的价值。比如说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因为有“易金十倍”的价值,收藏一块田黄石,便是一个资产的“保险箱”,也可以说是财产数量的象征。

因此从古至今不断有“千金买田黄”或是“万金买田黄”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为了艺术的欣赏。现代寿山石收藏家仍有许多热衷于原石的收藏。1982年,美国—个教授“万金买田黄”,便是买了一块2两重的田黄原石材。台湾有一个收藏家,专门收藏寿山石中的“芙蓉石”。中国画家齐白石有“百石富翁”的佳话。他则穷搜广采,收藏了一千颗,而且是质量上乘的“中国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戏称为“千石王子”。

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到至今,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真伪鉴别

寿山石品种繁多,色彩斑斓,不同的石种从外形、色泽至肌理,都有其独特之处。虽然上好佳品和粗劣下品之间有天壤之别,人们凭肉眼也能断其优劣,但是,假如把100多个寿山石品种全部集中陈列在一起,就是行家里手恐怕也得眼花缭乱,三思而慎言。

尽管当今市面上常见的寿山石只有二三十种,但是,不乏色泽相近、品质相似、肌理相似者。再加上造假技术渗透其中,这就使寿山石的鉴别更加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一定的鉴别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鉴别经验,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外形

包括形状、棱角、皮相。如:田坑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有明显色皮。山坑石分布于寿山、月洋两个山村,石质因脉系及产地不同,各具特色,所以山坑石的名目特别丰富。凡坑头各洞出产的矿石,统称“水坑石”,由于矿体地下水丰富,矿石受其浸蚀,多呈透明状,寿山石中各种“晶”、“冻”多出于此。

色彩

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况,色彩结聚状态的表里情况。寿山石色彩多样,各种颜色均有,每个石种颜色都有规律可循。

质感

眼睛看的感觉(观察石质表面和内部的纹理),上手摸的感觉(体会表面的质感),上手掂的感觉(体会重坠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发重),刀刻的感觉(吃刀难易,流畅与否,涩阻度等;寿山石吃刀流畅)。

肌理

包括纹理、裂格(裂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缝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线或纹线)。寿山石大部分都存在着格,有些石种有漂亮的纹理,如荔枝洞石的萝卜丝纹,大山石的波涛形纹理,山秀园的斑斓色块等等。具备了基本的鉴别方法后,可对寿山石雕进行鉴别。

综合

寿山石雕鉴别方法除了以上几点,还要看作品的创意度、雕工度、稀有度、知名度以及看年代等。最后做综合评价,判断是否值得收藏,如作投资性收藏,要对当下、远期收益做出判断。

综合评价具有八品之一的就可以收藏了,如能兼具多品,更是世间宝物。这八品是:美品(美不胜收);奇品(奇妙无比);妙品(妙不可言);绝品(不可多得);神品(出神入化);稀品(难以见到);怪品(怪异多味);极品(完美无瑕)。

综合评价时,还要注意这样几点:

做旧判断

石雕是真实的,为了提高收藏价值,卖家故意对石雕表面做老化处理,弄得老气些。作伪判断。仿刻古人和现代名家的篆刻和雕刻作品,有的卖家明说是仿的,有的则说不知道,让你自己去判断,有的就说是真迹,还拿出某某评奖证书,欺骗性极大,是藏家必须注意的。

作色判断

市场上现存大量经过物理和化学处理过的石雕作品。物理法是用植物或矿物的天然色彩,对原石进行煮泡处理着色,这样处理过的作品往往能蒙蔽很多人的眼睛,甚至有些鉴定机构也被蒙蔽。化学处理的色彩比较容易判断,色彩鲜艳,感觉发愣。相关地域石与寿山石的区别,这也是让收藏者最头疼的问题。

石质区别

寿山高山冻石与青海冻石的区别

寿山高山冻石目测质地坚亮,常有小的黑点(称黑针)存在半透明的肌理当中,刀感滑爽,手感光滑,手掂感坠手(因其密度大的缘故);青海冻石目测质地松暗,常有白色棉絮状纹理和烟色絮状纹存在半透明的肌理当中,刀感涩滞,手感略粗糙(相对),手掂感发轻(因其密度小的缘故)。

寿山月尾绿石与丹东绿冻石的区别

寿山月尾绿石质地细腻,常有裂纹;丹东绿冻石质地紧密,一般不裂,常雕成苦瓜,色泽鲜艳,手感滑快。

和巴林福黄石、河南黄冻石的区别

寿山田黄石有石皮,有细细的萝卜纹,温润,肌理洁净,玲珑清澈,微透明,六德具在(温、润、腻、凝、细、洁);巴林福黄石无石皮,没有萝卜纹,温润不足,肌理洁净,微透明,灵度(坚亮感觉)高,也是收藏的热点,好的福黄石市场也不多见。河南黄冻石是近些年出当今市场上的,常被石商当成田黄石或寿山鹿目石出售,没有石皮,没有萝卜纹,大部分不温润,透明度高于田黄石,肌理常常有裂纹存在。寿山高山朱砂冻与巴林朱砂冻也是最容易混淆的,前者质地半透明或不透明,目测色彩浑厚,手感滑爽;后者多透明、半透明,目测色彩飘逸,常有色带,手感滑快等等。

寿山石与青田石的区别

· 主要矿物方面:青田石的主要矿物为叶蜡石,以叶蜡石为主的青田石约占青田石品种总数的70%以上,而寿山石的主要矿物为地开石(高岭石族矿物)。

· 次要矿物方面:蓝线石、红柱石、刚玉,特别是近宝石级的单晶体蓝刚玉为青田石的特征次要矿物。青田石中的叶蜡石较少伴生有硬水铝石,寿山石中的叶蜡石常伴生有大量的硬水铝石次要矿物。

· 新品种方面:青田石和寿山石中均发现有绢云母型新品种。

· 珍贵品种的矿物组成方面:寿山石中的珍贵品种田黄石的矿物组成为珍珠陶石和地开石,而青田石中的珍贵品种灯光冻的矿物组成为叶蜡石。

· 结构有序度方面:青田石的内部结构有序度普遍高于寿山石。

· 透明度方面:青田石的透明度普遍低于寿山石。因为青田石以叶蜡石为主,矿物组成复杂,次要矿物丰富,结构相对疏松,含铁量较多。而寿山石以地开石为主。一般来讲,叶蜡石型印章石的透明度低于地开石型印章石。

· 分类方面:青田石分为叶蜡石型、地开石型、伊利石型和绢云母型。寿山石分为田坑、山坑、水坑、原生矿、次生矿。

· 青田石、寿山石的产地特征存在差异与它们的母源岩性、成矿环境和蚀变作用差异有关。

问题一:寿山石的比重和硬度是多少 寿山石摩氏硬度一般在25到35之间。

有人曾做过测试:

寿山石的密度为2.57~2.84g/cm3。

以高岭石族矿物(包括迪开石、高岭石和珍珠陶土)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57~2.67g/cm3

以伊利石类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7~2.8g/cm3之间

以叶蜡石为主要矿物的寿山石密度为2.80~2.84g/cm3。

特别注明一点:寿山石的密度对于鉴定而言起到的作用非常极其特别有限,甚至会误导鉴定,因为同样密度的地开石,就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石头,比如说田黄,昌化石和田黄的成分可以说几乎完全一致,但是两种石头的品质天壤之别,宝石类鉴定可以说是一种熟练工种,需要长期亲身去体会石头,多上手,慢慢的会形成一种潜意识,俗称感觉,只要看一眼,一上手,就知道有没有,所以古玩古董鉴定行儿里有句话“一眼假”,就是这个道理,看多了一眼就能分辨东西品质。

问题二:寿山石密度和黄蜡石密度的区别 你这个是测密度还是重量啊?

寿山石鉴别方法,相比和田玉首先是外形,包括形状、棱角、皮相。田坑石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有明显色皮。水坑石由于长期受丰富的地下水浸蚀,多呈透明状,寿山石中各种“晶”、“冻”多出于此。玉器山坑石因产地不同,石质也不同,各具特色,因而名目特别丰富。其次是色彩,主要看色相色彩的分布情况,色彩结聚状态的表里情况。

寿山石鉴别方法第一看是质感,眼睛看的感觉(观察石质表面和内部的纹理),上手摸的感觉(体会表面的质感),上手掂的感觉(体会重坠感,如水坑、老坑的石品手感发重),刀刻的感觉(吃刀难易,流畅与否,涩阻度等;寿山石吃刀流畅)。

寿山石鉴别方法第二看是肌理,包括纹理、裂格(裂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缝隙,格是石本身固有的分隔线或纹线)。寿山石大部分都存在着格,有些石种有漂亮的纹理,如荔枝洞石的萝卜丝纹,大山石的波涛形纹理,山秀园的斑斓色块等等。

寿山石鉴别方法第三看是技法,年代久远的寿山石雕多运用简练的技法,现代寿山石雕多运用精细的高浮雕、透花雕和圆雕等。通常技艺精湛的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方面有着独到功力,他会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综合应用各种传统技法。

寿山石鉴别方法第四看是刀法,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这些刀法包括简练的刀法,朴茂的刀法,浑厚的刀法,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情趣。

来源: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问题三:高度五十公分的寿山石重量是多少 长宽高各是多少?

19 浅谈寿山石雕的工法

导读环绕着寿山村的是一条涓涓流水,就在这涓涓绕村行的寿山溪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着一种“石中之王”寿田石。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

artn/20/2014-11-12/1027 - 2014-11-12 - 鉴赏知识

问题四:高度五十公分的寿山石重量是多少 不规则石头无法准确估出

问题五:请问这个是寿山石吗?重量24公斤 5分 是浙江红石(原材料产地印尼)

问题六:在同样体积的情况下,寿山石重还是田黄石重 看密度吧。。。你可以对比一下密度就知道了

全世界也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田黄石,因色相普遍泛**,又主要是出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顾名思义,就是产于寿山田坑中的黄颜色石材。笼统地说,田黄的产量并不低,留在民间的旧田黄件和印章也不少。但值得提醒的是,田黄的质地优劣悬殊,价值高低差异大,不能一概而论。而值得收藏的、高价投资的也仅是田黄中少部分特征明显,各方面俱佳而无可挑剔的上品。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为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价无与伦比。从田黄石的属性看,凡经雕镌的艺术品,都可以当作文物看待,因为它不能复制,属于没有再生性的艺术品。田黄石在历代时期本来就产量极为低,经过数百年人们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历代挖掘的田黄石,能流传至今的,已经成为稀世珍品,进入国内外众多的收藏机构。田黄因质佳色浓,稀少难得,尊为“石中之帝”,价格极高,早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现如今田黄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两田黄万两金”,足以见得其收藏价值。

来源: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

问题七:寿山石的石质区别 寿山高山冻石与青海冻石的区别寿山高山冻石目测质地坚亮,常有小的黑点(称黑针)存在半透明的肌理当中,刀感滑爽,手感光滑,手掂感坠手(因其密度大的缘故);青海冻石目测质地松暗,常有白色棉絮状纹理和烟色絮状纹存在半透明的肌理当中,刀感涩滞,手感略粗糙(相对),手掂感发轻(因其密度小的缘故)。寿山月尾绿石与丹东绿冻石的区别:寿山月尾绿石质地细腻,常有裂纹;丹东绿冻石质地紧密,一般不裂,常雕成苦瓜,色泽鲜艳,手感滑快。和巴林福黄石、河南黄冻石的区别寿山田黄石有石皮,有细细的萝卜纹,温润,肌理洁净,玲珑清澈,微透明,六德具在(温、润、腻、凝、细、洁);巴林福黄石无石皮,没有萝卜纹,温润不足,肌理洁净,微透明,灵度(坚亮感觉)高,也是收藏的热点,好的福黄石市场也不多见。河南黄冻石是近些年出当今市场上的,常被石商当成田黄石或寿山鹿目石出售,没有石皮,没有萝卜纹,大部分不温润,透明度高于田黄石,肌理常常有裂纹存在。寿山高山朱砂冻与巴林朱砂冻也是最容易混淆的,前者质地半透明或不透明,目测色彩浑厚,手感滑爽;后者多透明、半透明,目测色彩飘逸,常有色带,手感滑快等等。寿山石与青田石的区别(依据朱选民(2011年)《青田石、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和巴林石的产地特征比较》 )・ 主要矿物方面:青田石的主要矿物为叶蜡石,以叶蜡石为主的青田石约占青田石品种总数的70%以上,而寿山石的主要矿物为地开石(高岭石族矿物)。・ 次要矿物方面:蓝线石、红柱石、刚玉,特别是近宝石级的单晶体蓝刚玉为青田石的特征次要矿物。青田石中的叶蜡石较少伴生有硬水铝石,寿山石中的叶蜡石常伴生有大量的硬水铝石次要矿物。・ 新品种方面:青田石和寿山石中均发现有绢云母型新品种。・ 珍贵品种的矿物组成方面:寿山石中的珍贵品种田黄石的矿物组成为珍珠陶石和地开石,而青田石中的珍贵品种灯光冻的矿物组成为叶蜡石。・ 结构有序度方面:青田石的内部结构有序度普遍高于寿山石。・ 透明度方面:青田石的透明度普遍低于寿山石。因为青田石以叶蜡石为主,矿物组成复杂,次要矿物丰富,结构相对疏松,含铁量较多。而寿山石以地开石为主。一般来讲,叶蜡石型印章石的透明度低于地开石型印章石。・ 分类方面:青田石分为叶蜡石型、地开石型、伊利石型和绢云母型。寿山石分为田坑、山坑、水坑、原生矿、次生矿。・ 青田石、寿山石的产地特征存在差异与它们的母源岩性、成矿环境和蚀变作用差异有关。

问题八:寿山石分为哪几种?有什么特征? 按传统习惯寿山石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

“田坑”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分为黄田、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水坑”石主要品种有水晶冻、黄冻、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鳝鱼冻、环冻等

“山坑”石,高山石是山坑石的总代表。以色分类的有红高山、白高山、黄高山、虾背青、巧色高山。以相分类的有高山冻、高山环冻、高山晶、掘性高山、高山桃花冻、高山牛角冻、高山处脑冻、高山鱼鳞冻。以产洞命名的有和尚洞高山、大洞高山、玛瑙洞高山、大健洞高山等等。

问题九:小明有一枚寿山石印章 这枚印章的密度是多大 寿山石的密度为2.57~2.84g/cm3。

以高岭石族矿物(包括迪开石、高岭石和珍珠陶土)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57~2.67g/cm3

以伊利石类为主的寿山石密度为2.7~2.8g/cm3之间

以叶蜡石为主要矿物的寿山石密度为2.80~2.84g/cm3。

问题十:黄龙玉和寿山石有什么不同 田黄石和黄龙玉相比,颜色近似,但黄龙玉硬度更大,密度更高,重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白云母。田黄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伊利石、叶蜡石等,具有最典型的特征萝卜纹,这是黄龙玉所没有的,单就这个特征,用肉眼就可以将两者区分开来。

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简称“田黄”,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而得名。寿山石优良品种。广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狭义的田黄石指田坑石中发**者。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方面,田黄石与寿山石相近,已成为独立的印章石品种。英文名称:larderite(tian huang)主要矿物为: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土、伊利石、叶蜡石等。常见的颜色:为黄、白、红、褐等色。其中产于中坂田中的各种**田坑石称为“田黄”。田黄石,是寿山石品种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寿”(寿山)、“田”(财富)、“黄”(皇帝专用色)之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故称之为“帝石”。

黄龙玉最初人称黄蜡石。在当地人看来,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目前,从鉴赏角度可分为‘原生黄龙玉’和‘雕件黄龙玉’两种。黄龙玉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白云母等,另含有铁、铝、锰等金属元素及40多种微量元素,但和水晶不同并非单晶体,而是类似翡翠及和田玉的多晶复合体。硬度与翡翠相当,摩式硬度为65-7,韧性好于翡翠,略低于和田玉,所以是非常适合雕刻的优秀玉石材料,黄龙玉自发现以来屡获中国玉石最高奖天工奖等大奖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喜爱和收藏,成为时下最为火热的三大优秀玉石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53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