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的特征

荧光光谱的特征,第1张

荧光光谱的特征

荧光光谱先要知道荧光,荧光是物质吸收电磁辐射后受到激发,受激发原子或分子在去激发过程中再发射波长与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当激发光源停止辐照试样以后,再发射过程立刻停止,这种再发射的光称为荧光。

以激光为光源的荧光光谱适用于超低浓度样品的检测,例如用氮分子激光泵浦的可调染料激光器对荧光素钠的单脉冲检测限已达到10摩尔/升,比用普通光源得到的最高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特点分析

1、灵敏度高:荧光分析的最大特点是灵敏度高,通常情况下要比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高出2-3个数量级。

2、选择性强:包括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在鉴定物质时,通过选择波长可以使分子荧光分析有多种选择。

在电磁波中,比紫光波长更短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波长大约为5nm~370nm.

紫外线有荧光作用,可用于防伪.

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紫外线照射可防止由缺钙引起的佝偻病(但过多的紫外线,会引起皮肤粗糙,甚至诱发皮肤癌).

紫外线能杀死多种细菌,常用于消毒.

紫外线,波长比可见光短的电磁波,波长在390到400纳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紫色光外侧。具有荧光效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能透过空气,但不易透过玻璃,具有杀菌的能力。对眼睛和皮肤有一定的伤害。俗称紫外光。

钻石荧光是指钻石在紫外线下会发出一种绿色或蓝色的光芒。这并不影响钻石的品质,但可以影响钻石的外观。有些人认为有荧光的钻石更具独特性,但有些人则偏好没有荧光的钻石。无论如何,选择有无荧光的钻石是个人喜好问题。

荧光现象:是指叶绿素在透射光下为绿色,而在反射光下为红色的现象,这红光就是叶绿素受光激发后发射的荧光。叶绿素溶液的荧光可达吸收光的10%左右。而鲜叶的荧光程度较低,指占其吸收光的01~1%左右。

原因:(1)对着光源观察叶绿素提取液时,看到的是叶绿素的吸收光谱。由于叶绿素提取液吸收的绿光部分最少,故用肉眼观察到的为绿色透射光。(2)背光源观察叶绿素提取液时,看到的是叶绿素分子受激发后所产生的发射光谱。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子后,就由最稳定的、能量最低的基态提高到一个不稳定的、高能量的激发态。由于激发态不稳定,因此发射光波(此光波即为荧光),消失能量,迅速由激发态回到基态。叶绿素分子吸收的光能有一部分用于分子内部振动上,辐射出的能量就小。由“光子说”可知,光是以一份一份光子的形式不连续传播的,而且E=hv= hc/λ,即波长与光子能量成反比。因此,反射出的光波波长比入射光波的波长长,叶绿素提取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叫做荧光现象。

由实验现象及观察结果得出结论:观察叶绿素提取液时,对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呈绿色;背着光源将看到试管内提取液呈红色。某些特定物质受到紫外线光的照射,会产生另一种光,这种现象就是荧光现象。将紫外线照射到某一物质上,如果这种物质具有荧光特性,便向四面八方发出荧光。这是因为该物质吸收了紫外线的能

1、翡翠起荧光是形容翡翠的一种光学现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翡翠在没有经过外界强光的照射下,通过自身的折射效应所形成的自发光,因此翡翠起荧光属于漫反射光系的一种。

2、翡翠起荧光,就是翡翠通过光线的折射,使整块翡翠显得明暗不均,从而给人的视觉造成反差效果。一般来讲,翡翠所产生的荧光越强,其反差效应就越明显。

3、翡翠起荧光主要取决于其光线的照射,当然也会受到翡翠本身的形状、角度、弧度的影响。翡翠的表面若是非常平滑,没有任何弧度,其表面荧光微不可见,若是其表面弧度明显,就会突出翡翠的荧光效果。

荧光的原理大致是这样的:分子以及原子中的电子是在许许多多的“楼层”(学名叫“量子定态”或“能级”)中运动的,每种原子拥有的电子从1个到100多个,是有限的,而“楼层”却有无限多。每个楼层最多只能容纳一个电子。电子都有占据尽可能低的楼层的趋势(道理与“水往低处流”是一样的)。当电子受到合适的刺激(比如通电、化学反应、撞击或光照)时,就有可能从低的楼层跳到高的楼层。如果荧光物质的分子中的部分电子先吸收到了日光中合适的光子而跳到高能级(或因前述的其它原因而跃迁到高能级),然后电子又要返回较低的能级(不一定是原来的那个低能级,可以是别的低能级),同时释放出相应能量的光子(此即荧光物质的暗处发光)。返回的时间有长有短,因为不同的分子的楼层结构大不相同,有的很容易返回,有的则很难。返回难的就是长效的荧光物质。

出现荧光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找到一种能级结构合适的物质,它能接收到合适的外界刺激,并储存相应的能量,然后过若干时间又能将这些能量以可见光光子的形式释放出去。特殊的能级结构很重要,它决定了能吸收何种形式的能量以及以何种形式放出能量,也决定了放出能量的速度。其次就是要有合适的外界能量供给,就像家用开关上的荧光,你要先保证它白天有吸收阳光,它才能晚上发出微光,如果让它一直处于黑暗中,那它也就渐渐不发光了;再比如,有的荧光物质是要吸收特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那白天让它晒太阳,它晚上照样不会发光

翡翠起荧光(莹光)中的“荧光(莹光)”,用来形容翡翠的一种光学现象。

“起荧”又叫“起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翡翠在没有外界强光照射下通过自身折射形成的自发光属于漫反射光系的一种。

是微粒晶体排列异常整齐有序而导致光进入后整体折射率明显,有可能是晶体排列不及起荧的整齐而导致光进后去形成微粒散射而不能成为明亮的强反射光。

翡翠起荧光,就是一件翡翠通过光线的折射使整块翡翠明暗不均,对人眼造成视觉上的反差,莹光越强反差就越明显。同样,因为荧光取决于光线的折射,所以莹光的表现也受翡翠本身形状、角度、弧度的影响。

一件翡翠要是一块平板一样的形状,没有任何弧度,那么莹光的表现几乎不可见。所以很多挂件都会在边缘的部位雕刻一些 球状的面,以此来突出莹光效果;要是种水都不够的翡翠,不管形状弧度有多好,都不会有莹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700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