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念珠的数量有什么讲究吗?

佛家念珠的数量有什么讲究吗?,第1张

在佛教没有81颗戴法,在道教则有。

在道教中,81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道教念珠还有十二颗、二十四颗、二十八颗、三十二颗、三十六颗、八十一颗等等的区别。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课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本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

佛珠是弘法最为方便的法器。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只要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也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槃了。

扩展资料:

善念佛珠,念珠材质主要包括:菩提子、佛教名木、佛家七宝、五色佩珠及其他诸如如意珠宝、土石等。其用原始本真的原木、菩提子为主料,精雕细琢,并结合佛教七宝等珍贵材料,搭以现代审美设计而成。生活各异,禅理不同,念珠亦是多样。

佛珠,从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体地说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摄心一念而拔动计数的工具。当然,佛珠也逐渐扩大成为一种佩饰,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大多数人选择佩戴佛珠手链。

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

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参考资料:

--佛珠

没有。佛教不看八字的。佛珠是为了念佛方便计数之用。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就行。一般都是18,36,108子的居多。

为了安定情绪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可以研究一些佛学、哲学书籍,也可以品香,学习古琴,民乐等等。

个人认为18颗或21颗都可(佛头不算不在内)

<为什么要戴佛珠>

“佛珠”的本意是“弗诛”,戴在身上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有些人原本有很长的寿命,可是他却诛杀太多的小生命,使这些小生命都没有能够活到他们该活的岁数,所以,神把这笔帐记到他身上,把这些小生命短少的岁数,从他的寿命中,扣除了,因此,他便变得很短命。

有些人原本只有很短的寿命,可是他不但很疼惜一些大小动物、植物的生命,而且很有爱心地照料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的寿命延长了、增加了。这些延长的、增加的寿命,神也分毫不少地算在这人的生死簿上,使他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了、增加了。

人之所以会死,不是因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是因为他的阳寿已尽。很多人车祸死、坠机死,或各种意外,而突然一命呜呼。这些人并没有得什么不治之症,但该死的时侯,也一样死了。

人应该自己去努力一点一滴地延长增加自己的寿命,为延长寿命与增加寿命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杀生,而放生。

当您不杀生,阎罗王也必不杀您,而当您放生时,阎罗王也必放您一条生路,让您活下去。

(摘自: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346346)

l、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謦」。

(四)aksa-sutra,音译是「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见图1、2 ),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当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记载,并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亦不曾流行过佛珠。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属于公元二世纪时代的“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悬挂有佛珠的。我想,这就如同佛教起源于印度,大兴于中土“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道理一样,佛珠虽非佛教所创用,但却正是因为植根于佛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为今日中国汉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区僧尼、居士所携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所翻译的《木木患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而来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便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见图3)。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图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见图4)。

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2、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l)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见图5)。在经典中解释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3、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兹列表如下:

颗数

出处

1080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108

《木木患子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54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42

《陀罗尼集经》

27

《文殊仪轨经》

21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文殊仪轨经》

18

《陀罗尼集经》

14

《文殊仪轨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4、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经名:《陀罗尼集经》卷二

佛珠质料: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佛珠质料: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

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

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

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念佛读经一般以49遍和108遍为计算单位,那么,相对应的佛珠就应该是49棵或者是108棵。但市面上的佛珠似乎各种数量的都有。

从佛珠的功能来说,佛珠主要是用来计算念佛的次数的。为了养成念佛的习惯,修行人往往给自已规定每天要念多少佛号,作为功课,促使自已能够精进修行。长时间伴随着修行人修行念佛,因此用了较长时间的珠佛便有了灵性,有人便请来随身戴着,祈求能够给自已带来运气。从这个角度来讲,既然自已有佛珠,倒不是自已亲自念佛更棒?那怕每天花几分钟,念百来遍佛号,力量也比光戴佛珠不念佛强多了。所以,佛珠的棵数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帮助自己养成念佛习惯。

  佛珠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念佛工具。为修行佛道,念佛时以佛珠颗数为计数,通常用于念诵经文、咒语。法语和和佛与菩萨的胜号。它是一种随身法器,信佛的人认为,佛珠即可利己又可护人。二是常人佩带。常人为集中思念,消除烦恼,祈求平静而佩戴佛珠。佛珠的种类,通常分三种:一是持珠——以手持捻掐的佛珠;二是戴珠——带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三是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沉香,香中之王,众香之首,一两沉一两金,是世界五大宗教公认的珍宝。具有清人神、补五脏、益精阳、暖腰膝、治喘急的功效。

 檀香,油质高,手感好,质地坚硬,光滑细腻,香气醇厚。具有安抚神经、治疗喉咙痛、粉刺、抗感染、抗气喘、调理老化肌肤、去邪、杀菌提神的功效。

 黑檀,质地紧密坚硬、色彩绚丽多变、香气芬芳永恒,且百毒不侵,又能避邪治病,常把它作为吉祥物,以保平安吉祥。

 佛珠的颗数和含义都出自《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木患子经》、《陀罗尼集经》、数珠功德经》和《文殊仪轨经》等佛经上。佛珠最常见的是108颗和18颗两种。一般情况下108颗为挂珠,18颗为持珠。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手珠、持珠及挂珠三大类。念珠也称作佛珠、诵珠、咒珠、数珠等。这里提及的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念珠的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亦有视乎手腕粗细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1080颗,代表十界各有108种烦恼,合成1080种烦恼。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而断除108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54个阶位。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42个阶位。

 36颗,为108的3分之1,其含义以小见大。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27贤位。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密。佛果等21位。

 18颗,表示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14种无谓。

  我是做佛珠生意的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在经典中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4]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7]

  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8]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9]

  十行: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10]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11]

  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12]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13]

  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14]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15]

  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16]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17]

  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18]

  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暗;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19]

  关于佛珠种类 更是花样繁多

  1 果实类 就是现在意义上的 菩提子 像 星月菩提子 龙眼菩提子 凤眼菩提子 太阳子 月亮子 莲花菩提子 金蚕菩提子 天台菩提子 无患子 三眼金鼠 三眼黑猪 无线菩提子 金线菩提子 银线菩提子 蜜蜡果 通天眼 金刚菩提子 天竺 天珠等近百种

  2 木材类 花梨木 紫檀 金丝楠 酸枝木 红檀 黑檀 绿檀 等几十种

  3 玉石类 琥珀 玛瑙 珍珠 珊瑚 天竺(西藏产和果实类的不一样)各种玉石

  4 金属类 金 银 等

现今社会,许多人都喜欢在身上佩戴些饰物,譬如手腕的串珠、手指上的戒指、脖子上的项链等等。其中,有不少人选择佩戴佛珠。在佩戴佛珠的时候可是与佩戴其他饰品不一样的,不能以仅是装饰物的心态来看待它。

今天,我们跟着王浩骅老师一起来探究一下,佩戴佛珠的注意事项。

佩戴佛珠的注意事项

一、佛珠的意义

说起佛珠的不同,就要从佛珠的起源说起。

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_子经》中记载的说法为准。

据载,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_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就是佛珠的起源。所以,最初佛珠被称为“念珠”。

也由此,佛珠成为了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并在僧俗间广泛使用。

而佛珠与“弗诛”谐音,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佛家第一大戒不杀戒,佩戴佛珠,意在时时在提醒要爱惜物命。

二、佛家对戴佛珠意义的解释

佛家认为,佩戴首饰和佩戴佛珠对人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佩戴金银珠宝不仅不能让人觉悟,不能断恶修善,不能舍弃对物欲的追求,反而增加了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贪爱和执著。这会把人引到恶道的歧途上去。

这是因为,金银珠宝首饰满足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容易使人沉迷在物欲的享受当中。普通人一看到这些首饰,就会想到如何拥有它,佩带上它有多好看,会受到人们的赞美、羡慕、甚至嫉妒。从而为了拥有它,造作出许多罪业,在“苦海”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而佛珠则不同。对于想觉悟的人,想脱离六道轮回的人来说,戴佛珠自然很有意义;对于不信佛的人,戴佛珠似乎不能立刻起到什么作用,但佛珠毕竟是法物,是得到佛菩萨加持的,带久了就会得到感应,人就会慢慢觉悟,从中悟到一些道理。它是会把人引上解脱之路的,这就是法物的殊胜不可思议之处。

佛珠等法物,可以使我们觉悟,提醒我们断恶修善。这是法物和世俗物品的区别。

三、佛珠的颗粒数字是有讲究的

佛珠,根据形状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其质料更是不胜枚举。但不论是什么种类、材质,佛珠的颗数都是很有讲究的。

佛珠的颗数,以108颗为其基本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

佛珠的颗粒数字不同,有不同的含义。

据佛经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

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等。

佩戴佛珠有助于我们觉悟,切不可以轻慢之心对待佛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707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