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为中国古代的一块著名玉璧,相传为楚国人卞和所发现。据传和氏璧本身是纯白色的玉璧,但楚国地区以及可能是和氏璧产地的中国陕西蓝田县均不出产白玉,所以它的颜色和花纹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和氏璧后被加工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国玺。在中国宋朝末代的动乱中下落不明。由于玉器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玉璧本身的价值,被民间广泛传颂,成为诸多中国文化中典故、成语的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4014html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襄阳南漳县历山)中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是“和氏璧”。
邯郸大剧院的雕塑和氏璧含义是将古赵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邯郸的城市风貌融为一体。邯郸市保利大剧院位于邯郸市丛台区人民路与滏东大街交叉口。是目前河北省内投资最大、设施最完备、科技含量最高的地标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河北省内唯一一家专业高端的剧院。设计师巧妙的将古赵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邯郸的城市风貌融为一体,大气磅礴。其独特的外形融合了中国青铜文化、邯郸磁州窑文化、和氏璧文化,犹如一块无暇的美玉浮于城台之上,被邯郸市人民亲切的称为城台上的美玉。
璧:本指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在“和氏璧”一词中,“璧”,即美玉。
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和璧、和璞、荆玉、荆虹、荆璧。为天下奇宝。由于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样,今人已经无法得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文字记载(包括文学创作)中的描述加以想象。但是,从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玺的故事来看,和氏璧与出土的常规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来看,应有明显的不同。经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为10厘米,其并非古人儒家学者佩戴的环形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同时,由于相传和氏璧被秦始皇制作成了传国御玺。而随着朝代的更迭,该御玺又相传在唐后失传,和氏璧原有样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经无法得知了。下图为和氏璧被雕成御玺的假想图。(资料参考百度网页链接)
和氏璧的前世今生
话说东周春秋时,楚人卞和在荆山见凤凰栖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于是他将此璞石献给楚厉王,经玉工辨识认为是石块。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至楚文王时,卞和抱玉痛哭于荆山下,哭至眼泪干涸,流出血泪。文王甚奇,便命人剖开璞石,果得宝玉,经良工雕琢成璧,人称“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篇》。
后,楚相国昭阳,灭赵败魏,威王将和氏璧赏赐昭阳。一日,昭阳率百余宾客游览赤山,席中应众人之请,出璧传视。其时山下深潭有丈们长大鱼及无数小鱼跃出水面,众人争睹奇迹,及至散席,发现和氏璧不翼而飞。当时未发迹的张仪,正在昭阳门下,众人怀疑“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后来张仪入秦为相后也还以报复。但和氏璧终无下落。此案至今无解。
再后,赵国太监缪贤偶然以五百金购得和氏璧,赵惠文王闻讯,将璧占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秦灭赵,和氏璧终于落入秦国。
秦赢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玺,命丞相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形同龙凤鸟之状,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之璧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代代相传,因此称为“传国玺”。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行至洞庭湘山,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忙抛传国玺于湖中,祀神镇浪。8年后,使者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献上。传国玺,夫复归来。其事真假难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秦王子婴素衣白马,系颈以组,在咸阳东面十三里的积道亭投降,献上始皇玺,刘邦遂以此宝随身佩戴,并“代代相受”,号曰“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小皇帝刘婴仅两岁,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阳侯王舜进宫索玺,太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随即将玺“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痕。后王莽败,带玺绶避火于渐台,商人杜吴杀死王莽,取其绶而不知取其玺。公宾就见绶,问明绶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王莽首级并取得传国玺,交与王宪。王宪自乘天子车辇,有称帝意。李松入长安,斩王宪,把玺送到宛,献给更始。赤眉杀更始,玺归刘盆子。东汉建武三年(27),刘盆子败于宜阳,奉传国玺降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宦官张让、段珪作乱,汉少帝夜出北宫,与掌玺者走散。让、珪既诛,少帝回宫,六玺俱在,而独失传国玺。不久,“十八路诸侯讨董卓”,长沙太守孙坚攻入洛阳,从城南甄宫井中捞出一宫女的尸体,在项下锦襄中金锁关闭的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玉玺方圆四寸,上携五龙交纽,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下有篆文:“受命于天,并既寿永昌。”此文传为李斯所书。孙坚获传国玺,心生异念,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谁知传国玺并未给孙坚带来好运,不久他就在岘山阵亡。袁术乘孙坚之妻归乡之机,派兵于半路截得玉玺,称帝。袁术死后,其妻扶棺奔庐江,又被荆州刺史徐璆把传国玺抢去献给了曹操。
晋统一三国,玺归司马炎。
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王弥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刘聪,还不懂得似国玺的意义,他把晋怀帝和传国玺都迁到平阳“保管”起来。刘聪死后,大将军靳准作乱,要把玺交给胡嵩,说:“自古无胡人为天子者,今以传国玺付汝,还如晋家”(《资治通鉴》卷90《晋纪十二》)胡嵩宁被靳杀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准被杀,其北靳明遣卜泰献玺于刘曜。
公元328年,石勒攻杀刘曜,得传国玺,在玺的一边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题辞。后赵传至石鉴,内乱,冉闵杀石鉴,夺玺,传子冉智。
公元352年,慕容俊克冉魏邺城,宣称闵妻已献传国玺,封其为“奉玺君”,改年号为“元玺”,建大燕国(即前燕)。 而慕容俊只是导演了一场骗局,妄想以所谓“天命”来维持其统治而已。
其实当时晋濮阳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为名,从冉魏大将军蒋干手中赚得玉玺,遣都护何融怀玺至枋头,交给晋安西将军谢尚,谢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时为东晋穆帝永和八年(352),至此,传国玺历四十二年而复归于晋。从晋元帝东渡以后,历数帝都没有传国玺,以至北人嘲笑说:“司马家是白板天子。”(《太平御览》卷682《仪式部三·玺》)及永和得玺,人们这才把东晋视为正统。玺至建康,百僚毕贺。玉玺其重若此。---又见《南齐书》卷一七《舆服志》曰:“乘舆传国玺,秦玺也,晋中原乱,没胡,江左初无之,北方人呼晋家为白板天子。”
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刘裕,玺入宋。后历齐、梁,至梁简文帝时,侯景叛乱,夺传国玺。侯景兵败,部下侯子鉴定其玺,走江东,因怕追兵赶上,将玺投入建康栖霞寺井中,为寺僧永行所得。陈永定二年(558年),永行北子晋智乃以传国玺献陈武帝。(《五代会要》)
隋文帝灭陈,从陈后主处得传国玺。隋朝末年,隋炀帝携带2传国玺南巡扬州,在江都被缢死,玺属宇文化及。宇文氏兵败,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携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元德太子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传二百七十余年至昭宗。唐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又十三年后,石敬塘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石敬瑭陷洛阳,李从珂自焚,于是传国玉玺失踪,又成就千古疑案。
传国玺从发现和氏璧始,传至唐末,计一千六百余年。可是从此不知所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宋太祖“陈桥兵变”受禅后周,仅获后周两方宝印,未获传国玺。 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极力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这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传国玺”不断问世。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咸阳县民段义在河南乡掘地得一宝印,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次年正月送至京师,经蔡京等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宝玺也被金人掳去。
元世祖至元年间,太师国王之孙、通政院使硕得死后,妻子病重,儿子只有九岁,家境艰难,遂以家藏的一块宝玉托御史台通事阔阔术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寻常物制,无人敢买,后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只见“乃黝玉宝符,其方四寸,螭纽交蟠,四可边际,中洞横窍,其篆画作虫鸟鱼龙之状”,经监察御史杨桓辩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但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明初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他听说元朝得到过传国玺,并已被元顺帝携逃大漠以北时,便不惜遣徐达带兵数十万入漠北,以期夺回此宝。大臣解缙还为此上表请罢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后来李文忠二次远征,俘虏了元后妃和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玉玺,但却未见传国玺的踪影。
某年,在漠北地带,有一位牧羊人见一只绵羊老用蹄子在地上刨。挖开一看,发现下面埋着一块晶莹碧透玉玺。他将它献给元顺帝的后人博硕克图汗,也鉴定为“传国玺”。消息传到漠南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耳中,他因是成吉思汗嫡系后裔,早怀恢复祖业之志,一闻此讯,即率二十万大军来攻,经过一场血战,果然夺得玉玺。
明弘治十三年, 县毛志学在泥河滨得传国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伪“却而不用”。
明末,相传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竟被后金太宗于“上年八月得元代传国玺于元裔林丹汗之苏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国计”,改“金”为“清”国号。
清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皇太极派他的弟弟多尔衮西征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献传国玺投降。但皇太极得玺一看,才见上面刻的是“制诰之宝”四字。原来不是秦玺,而是汉元帝命昭君和番时送给匈奴王的一颗羊脂玉玺。可是,皇太极还是对外宣称他得了传国玺,并正式改国号为“清”。清朝乾隆年间,此处禁城内交泰殿一共贮有三十九颗玺,放在正中的一方即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宫中一直说它是传国玺。但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钦定二十五宝时,把它确定为膺品。(《日下旧闻考》卷14《国朝宫室》)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他带出皇宫的惟一一方玉玺,也就是皇太极所得的这方刻有“制诰之宝”的玉玺。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可惜未得。溥仪从伪满洲国皇帝变成战犯押往前苏联,又转押回国,这玺都一直放在他随身皮箱的夹层中。直到抚顺战犯所,在***政策感召下,他才取出这颗宝玺交给了国家。 遗憾的是这并不是那和氏璧所作成的玉玺。
由此,和氏璧也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最近又有新闻说发现什么前年玉玺,莫知真假。
楚国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恭恭敬敬地捧着把它献给楚厉王。厉王令玉匠进行鉴定,玉匠说:“是一块石头”。厉王以为和氏存心诳骗,因而砍掉了他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接着做了国君,和氏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让玉匠进行鉴定,玉匠又说:“是块石头。”武王又以为和氏存心诳骗,又砍掉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接着做了国君,和氏就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泪哭干了,两眼又哭出了血。文王听说这件事,便派人去询问是什么缘故,说:“天下受刖刑的人那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
和氏回答道:“我并不是悲伤失去了双脚,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正直的人被说成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
文王于是命玉匠加工那块玉璞,果然得到一块很好的宝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扩展资料:
寓意
这个寓言故事中,以和氏喻法术之士,以玉璞喻法术,以玉人喻群臣士民,以刖足喻法术之士的不幸遭遇,从中可知韩非的原意是以和氏的遭遇比喻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为他的国君所采纳,反而受到排斥,对此,他是很痛惜的。
但是,从这故事中,也还可以领悟到更深一层的寓意,那就是:玉匠应积玉;国君要知人;献宝者要准备为宝而作出牺牲。
这个故事意在说明的道理是:和氏璧,开始被埋没,其价值世人不认可,到后来人们才为之惊叹。揭露世风的败坏,对世人不良思想行为进行了嘲讽。
对于真理应该敢于坚持,总会得到承认。
领导者应该善于发现人才,不应该不经过分析就胡乱做决定。
-和氏之壁
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南漳县内)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被制成著名的传国玉玺。
一直以来,秦始皇时期的传国玉玺为和氏璧雕刻而成的是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而和氏璧的故事也早就广为流传,如果画一个时间线将故事串起来的话,大体是这样的:
楚国的卞和献玉到赵国的完璧归赵再到秦朝时期的传国玉玺。
关于卞和献玉的故事,在《韩非子》中有明确的记载,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楚国人和氏在荆山砍柴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石头,按照他多年和石头打交道的经验来看,这块石头不简单,很可能会是一个稀世玉石,于是他决定将这石头献给国君,但是他的献玉经历委实太艰难了点。
他在得到玉石之后就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不懂玉石,就让宫中的玉石匠来鉴定一下,得出的结果是这就是一块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石头,楚厉王一怒之下命人砍去了和氏的左脚。
多年后楚武王继位,和氏再次带着这块玉石进贡,结果鉴定出来的结果依旧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一怒之下武王命人砍下了他的右脚。
失去了双脚的和氏一直不死心,还在继续等,直到武王逝世文王继位,和氏带着自己的石头在荆山脚下哭泣,不吃不喝就只是哭泣,哭到后来都哭出了血泪。这件事传到文王的耳朵里,赶紧派使者前去询问,和氏表示,我不是因为断脚的酷刑而哭泣,而是心疼这块玉石没有人懂得欣赏。
楚文王寻思这个人这么执着,难道真的是一块上好的玉石?他就让玉石匠们好好鉴定这个玉石,结果发现这真的是个宝,还是一个无价之宝,做楚国的国宝都不为过。楚文王感念和氏的功劳,就给这玉取名为和氏璧。
后来楚国因为联姻向赵国求婚,为表诚意将和氏璧送到了赵国,之后这块稀有的玉石就成为了赵国的国宝。历史上完璧归赵的典故中,指的就是秦昭襄王愿意用十五城池来交换这个和氏璧,而赵国的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到秦国,与秦昭襄王斡旋,最后玉又原封不动的送回了赵国。
再后来,战国时代战乱纷飞,秦始皇成为当时最大的赢家,和氏璧易主秦始皇。但是和氏璧不再完整,秦始皇命人将其雕刻成为玉玺方便携带,将这个价值连城的宝玉彻底与皇权挂上了钩。
这里问题就来了,在我们的认知中,和氏璧是一个圆形的玉石,应该是比较薄的,而传国玉玺则是四四方方的、硕大的皇权象征物,那么,这样的和氏璧怎么可能被雕刻成传国玉玺呢?当时无论是从技术上来说还是皇权的需要,传国玉玺都应该是一整块玉直接雕刻成的,不存在拼接的可能。
所以倘若圆形环状的和氏璧真的被雕刻成了传国玉玺,那就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一、和氏璧体积很大,足以雕刻成硕大的玉玺
和氏璧被发掘于春秋时期,《韩非子》中有关于它的记载,记载中和氏每次都是抱着和氏璧供奉给历代楚国国君的的,之后在荆山脚下哭也是抱着这块玉石哭。所以可以知道和氏璧的璞石大小是需要抱着才可以拿起来的,单手之下很难拿起,所以很可能和氏璧的体积并不小。
历史上和氏璧虽然重要但是记录不多,完璧归赵就是和氏璧最经典的一个故事。当时秦王觊觎于赵国拥有的和氏璧,想要用一座城池来交换。率先去问了和氏璧最初的主人楚王,但是双方约定在秦国的土地上进行交易。
这一点让楚王担心和氏璧有去无回,当时大臣蔺相如毛遂自荐站出来,称愿意带着和氏璧前去秦国一趟。到达秦国后,秦王私心开始显露出来,一心欣赏和氏璧的样子,闭口不谈交换城池的事情。蔺相如最后抱着和氏璧,举到头顶扬言要摔碎它。
从这一段历史中可以知道,和氏璧的大小和分量,都需要成年人双手持握。并且和氏璧分量十足,当然不会轻易摔碎。
从这些记载似乎可以看出来,和氏璧体积很大,虽然是一个圆形的玉石,但同时也比较厚,因此完全有可能雕刻成四四方方的一个大的传国玉玺。
二、空心的和氏璧体积并不大,而传国玉玺也很小
在和氏璧体积庞大这一说法出现后,又有人提出,和氏璧在楚国被打磨时,就被雕琢成为一块圆环的玉石。这种玉石的中间是空心的。虽然玉石整体体积庞大,质量上也很有分量,单凭中间是空心的这一点,就很难完整的切割出秦始皇手中的玉玺。
所以更多人将怀疑的对象放在了秦始皇的玉玺上,玉玺是秦始皇创造出来的一种皇权象征,手持玉玺者,就拥有管理天下的权力。按照影视剧作品中的原型来看,玉玺大多是方方正正的一大坨。
尤其上方手握之处,还会有龙盘踞在此的雕刻。想要铸造成这样一块玉石,必须要一块长宽高都足够的巨大玉石,才可以雕刻出来。玉玺代表的是皇权,古人自然不允许两块玉石拼接的情况发生。所以如果和氏璧真的被秦始皇雕刻成为了玉玺,这块玉玺的大小绝对不是影视剧作品中的那个样子。
浓缩的就是精华,一个东西有没有分量,看的不是它的体积和重量,而是其质地和象征意义。和氏璧在被秦始皇交给李斯后,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那么它就成了皇权的象征,持有它就是最名正言顺的天子,这可不是由它的重量和体积决定的。
而且就我们出土的文物来看,吕后所用的印玺就很小,很可能当时所雕刻的玉玺都是很小的,并没有后世那么夸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