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算盘怎么用的
数学,中国古称“算学”,在大地起源甚早,可以追溯至的结绳记事。
在漫长的几千年里,先民面对农业、商业中的难题,不得不借用简单的计算工具。
久而久之,算筹取代了手边随意捡拾的石子与兽骨,算盘又取代了算筹,七珠算盘又取代了五珠算盘。
算盘承载着古老算学的一种特殊计算——珠算,不仅能够进行基础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能够乘方与开方。
在计算机还未横空出世之前,算盘在农业、商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乃至被英国近代学者李约瑟誉为“第发明”。
一、从“筹”到“珠”——算盘的起源1、从算筹到算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陕西省汉墓出土了骨制算筹,这表明至少在西汉,祖先就已经借助木棒、骨头制成的“筹”进行运算,而“算筹”本身的历史应当更为久远。
算筹本身已经具备基础的代数运算功能,与算盘一样也可以开方与乘方,但是受算筹本身摆放方式的制约。
在进行运算时需要不断改变算筹的形状,十分耗费时间,且在进行简单运算时,算筹并不比心算的效率更高。
据汉代的《数术记遗》记载,除算筹外,还有“珠算”和“龟算”等多种运算,其中所提及的“珠算”就是后世珠算的前身。
进行珠算时使用的工具形状简易,大致为“盘形”,其使用规则中的“上栏作五,下栏作一”。
即上下栏的算珠也可随意拨动,这与今天的珠算规则一致,已经初步具有现代算盘的雏形。
2、当代算盘的出现
算盘自魏晋南北朝复杂化,直至唐朝,安定经济繁荣,农业和商业人们计算工具。
至唐朝中期,“盘”的形状已经逐步确定下来,中国真正意义上出现了“算盘”。
早期的算盘是以小巧的算珠替代略显笨重的长条算筹,将算珠用签串成串,节省计算时间。
往后算珠的数量逐渐增多,由五珠算盘发展为七珠算盘(上二下五),以适应“十六进位制”。
七珠算盘相较于五珠算盘不便携带,且在进行快速运算时,算珠容易,致使计算结果出错。
至宋朝以后,商人在七珠算盘的基础上“弃槽用档”,简化算盘结构,算盘的形状基本固定下来,在之后七百多年里没有发生过大的改变。
二、数学与商业的“计算器”——算盘的发展1、宋元商业与算盘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历朝历代基本采取“重农抑商”的,宋朝以其特殊的环境和地理位置,其手工业日渐繁荣,直接促进了宋朝的商业发展,商业往来离不开算盘的使用。
而在算盘的形态优化空间缩小之后,人们将目光转向算盘的使用,算筹在被算盘取代后,始终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
其在后世的使用中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计算口诀,将此口诀运用至珠算中,能够大大提高运算的效率。
2、明清集大成时期的算盘发展
自“算盘”这个词见于宋书,明朝已经将“算盘”二字融入日常词汇中,算盘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戏本之中。
算盘的使用不再流传于街巷口头,而是被编写成册,甚至纳入正统的计算类书籍之中,例如《魁本对相四言杂家》。
明代著名数学家程大位,穷尽一生,著成《新编直指算法统宗》,该书在末篇录入北宋以来近五十本算学书目。
虽然其中一些著作今日已经失佚,但足以说明珠算在传统算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与数学不同的是,数学上溯毕达哥拉斯学派,从起源之初便沿上层贵族路线行进至今,数学运算与研究属于中上层的特权,下层很少参与其中。
而承载着算学计算手段的算盘自诞生之日便与生活息息相关,与其说算盘起源交易与农业。
不如认为算盘起源劳动生活,算盘更多作为使用工具而被全使用,无需高深的理论知识,其运算口诀(例如九九乘法表)通俗易懂。
因此无论阶层、无论知识多寡,算盘应需求而使用,并且出现了不同的种类,但是基本原则和算珠数量仍然基本一致。
管辖多家的账户多使用大型的“九层算盘”,以满足在记录账目的同时汇总收支的业务需求。
若需要同时计算多种账目,则须使用“圆算盘”,该种算盘可以在互相不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多种不同的运算,也可在同一时间进行数额比较大的运算。
此外,适应当时妇女的需求,算盘也可嵌入戒指,使用时以簪作指,算子,宫中女官、富商之女常用该种算盘。
三、影响深远的“算”与“盘”1、名扬海外
算盘自其成形之日起,便对周边地区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其随行使臣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记载,郑和一行曾在多个地区见过算盘的变种。
马来西亚、尼西亚的算盘一词的发音,至今与闽南语的“算盘”相似,其算盘的使用也与中国一致。
近代电脑尚未完全普及之前,日本在中国“七珠算盘”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同时将进制改为现代通用的“十进制”,使得算盘这一古老的计算器具与接轨,能为近代商业更好地利用。
丰臣秀吉当政时期,毛利中能到中国专门学习中国的传统算术,在习得中国本土的珠算计算之后,毛利中能将《新编直指算法统宗》带回日本。
二十世纪初,日本在改良的“新五珠算盘”之上添加清盘按键,使得能在计算结束后算珠快速归位,大利了算盘的使用。
除了对算盘进行改良之外,日本本土着重发展珠算团体,这些团体著述算术刊物,并且将算盘的使用推广至东亚之外。
2、大国重器中的“小角色”
上世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相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之中,“斯普特尼克一号”与“椰子”两颗卫星接连升空,而新中国成立不久,不仅缺少方面的科学人才,同时也缺少科学设备。
传统的算盘在此时担起计算重任,不仅参与“东方红1号”的计算,还曾经手邓稼先先生,在“两弹”设计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国内知之甚少的“中国之一艘”,其研究环境也十分简陋,大部分计算工作都在算盘上完成。
3、新时代的算盘理念与精神
在计算机被广泛使用的今日,算盘的使用人群日益减少,算盘这一“计算器”终有一天会如同它的前身算筹一样被留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算盘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依然还“活”在我们所熟知的各个领域之中。
在中国,算盘已然成为计算、数学的一种标志性号,近年来,我国印发的邮票与明信片中屡见算盘的形象。
算盘犹如信件和座机,即便当代已经极少使用传统书信与座机与他人 ,但电子设备中“邮箱”和“”的应用图标仍然是书信和座机的样式。
算盘同样作为运算号,被大众所接纳,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比如传统仪式中的“抓周”,算盘又被赋予商业或者财富的含义。
珠算口诀中的“九九八十一”、“九九归一”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三七二十一”、“三下五除二”、“算盘珠子——有声有色”等固定短语与歇后语也始终活跃于口语对话,为文学艺术增光添彩。
4、当代“儒”与“商”的结合
涩泽荣一首次在《与算盘》中提出“算盘与儒商”的论题,“算盘”与中国传统的学说相结合,从中阐发当代商业界的“经济与道德”议题。
去年中日两国就此议题举办研讨会,算盘凝结着的“商”与“儒”、“义”与“利”,或许能为全球化贸易带来的资本问题寻求一剂解决的良药。
总结
二零一三年,被学者李约瑟称为“世界第发明”的算盘,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这是中国第三十项被列入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算盘或许不如其他的发明参与了现代化的进程,但其本身作为先祖的伟大发明之一。
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发明的国度”,中国的算学能够留名于世界数学史,算不可没。
几乎被电子设备取代的手动计算器,造福了人类的童年,滋长了商业的萌芽,我们中的精打细算、勤俭细致的精神,同样也是使用算盘的留在我们精神中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范桂龄“古代计算机”算盘的起源、演变及其重要影响[J]兰台世界
2亢祖合五珠算盘起源考[J]财会月刊,1993(12):40
3颜爱华,刘欣 不要把算盘丢掉——兼谈珠算的作用和发展[A]
4朱茂男涩泽荣一与儒商精神: “《》算盘说”的由来及其影响[J]朱子文化,2022 (05):7
以上就是与以前的算盘怎么用的相关内容,是关于算盘的分享。看完算盘的口诀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所谓算筹,其实就是一把刻得很整齐的竹棍,直径约两三个毫米,长度十来个厘米。除竹制的以外,还有木、铁、玉石、骨、象牙制的算筹。把算筹装在袋子里或笔筒中随身携带,这就是古人说的"算袋"或"算子筒"。唐代曾经规定,文武官员都必须备有算袋,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用算筹表示数,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方式。在纵式中,纵摆的每根算筹都代表1,表示6~9时,则上面摆一根横的代表5。横式中则是横摆的每一根都代表1,其上面纵摆的一根代表5。而且规定,个位和百位必须用纵式,十位和千位必须用横式,纵横相间,使各位界限分明,以免发生混乱。算盘中上面的一个子代表5,下面的一个子代表1,是从算筹延续下来的。计数的十进位制是我国古代文明最重要发明之一。我国古代用算筹记数,表示数的算筹有纵、横两种方式:
如要表示一个多位数字,即把各位的数字从左到右横列,各位数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式表示,百位、万位用纵式,千位、十万位用横式.
例如:614用算筹表示出来是; 数字有空位时,如86021用算筹表示出来是, 。百位是空位就不放算筹.那么," "表示的最小的数是10340。算筹运算 用算筹运算,有一套规则和口诀。中国古人不但可以用它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可以乘方开方,连多元高次方程这样高深的数学难题都可以解出来,不可不谓之奇迹。
古人乘法/除法皆为从左至右算,乘数在上,被乘数在下,积放在中间。古人计算用"筹"不用笔,筹算可以任意改变形态,所以左至右算根本不麻烦。如算49乘36的步骤,结果是1764。
在《孙子算经》还有分数四则筹算法和筹算开平方法,更早的《九章算术》给出了最大公约数筹算法、筹算联立一次方程法、筹算开立方法。如《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年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为看图方便,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2),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y的系数与对应的常数项,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中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
南朝的祖冲之用筹算"调日法"得到了圆周率的率355/113,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保持世界记录1千年之久。北宋贾宪发明了筹算增乘开立方法,能给百万数量级的大数精确开立方,并被南宋秦九韶推广,发展出了特定一元四次方程的解法。筹算的巅峰应用则出现在元代,朱世杰(1249-1314)在《四元玉鉴》中给出了特定四元高次方程组解法,可用算筹逐次消元化为一元高次方程。
中国的算筹和筹算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比较成熟。《老子》一书中讲到:"善计者不用筹策",表明那时算筹已经很普遍了。《易经》中八卦的图标为横竖长短不同的横线组成,可能与当时算筹使用有关。
现在考古发掘出的算筹实物,最早是汉代的。1954年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出土战国时代古墓,内藏竹算筹40根,每根长12厘米。 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中发现竹制算筹。 1971年考古学家从陕西千阳县一座出土的西汉古墓中发现一束在一个丝袋内(算筹袋)保存完好的兽骨算筹,长短不一,最长的138厘米,最短的126厘米,截面呈圆形,直径在2-4毫米间。 1980年从河北石家庄出土30根东汉骨算筹,长78-89厘米,截面方形,边长约04厘米。此外在陕西旬阳汉墓中出土象牙筹27根。 1983-1984,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古墓中出土竹算筹。1973年9月,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出土的十号汉代古木木牍,其中有一片记有"当利二月定算",这是文献中最早出现以筹码代替文字记数例子之一。
出谋划策时,对有关问题必须经过数学计算,计算就要用算筹,所以,"运筹"成为"出谋划策"的代名词。汉高祖刘邦在总结打败项羽原因时说张良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后来,"运筹帷幄"成为一个成语。现代数学中,有一个分科叫"运筹学",其名称也来源于古代筹算。算筹发展为算盘 筹算在我国从周代到元代应用了约二千年,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应该就是用算筹完成的。但算筹也有严重缺点:运算时需要较大的地方摆算筹,位数越多,问题越难,需要摆的面积越大,用起来不大方便。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运算过程不保留。它的运算过程实际上就是挪动算筹,运算了下一步,上一步就看不到了。虽然这有节约纸的好处,但有了错误不好检查,学习者学习起来也很困难。中国古代数学不能发展为现代数学,筹算方法的限制是一个重要原因。元末明初之后,珠算逐渐代替了筹算。筹算的重要缺点是运算过程不保留,出了错误不便检查,只好重算一遍。这个缺点,珠算仍然有。
珠算,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的历史相当悠久,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百多年,不过当时的叫做算板,古人用算珠为组,置于框内,进行计算。算盘的规格大多是长方形,四周以木条围框,内有轴心,俗称为档。
中间有一个横梁作为隔开,上端有两个珠子,下边有五个珠子,其中上端的珠子代表数字五,下边的代表一,运算时以口诀辅助,这就是珠算。
算盘的历史渊源久远,中国算盘最早见载于东汉末年的《数术记遗》,是像罗马算盘一样的游珠算盘,其中有一句: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到了北周后,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指出了算盘的雏形。到唐代改良为现在的串珠算盘;,到了北周后,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指出了算盘的雏形。而现存最早的算盘图像见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卷左赵太丞家药铺柜台上有一个十五档一四算盘,和现代会计算盘几乎一样。
操作上,中式算盘比算筹更加实用。它节省空间,操作迅速,记熟一套“三下五去二”就足以胜任绝大多数账面工作;但又牺牲了布局的自由,只从筹算上继承了四则运算、开平方、开立方等简单操作,两幅算盘并联操作才能计算分数。
算盘除却在数学方面的作用,在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在生意中的醒目位置,所以也常常被认为是招财进宝的宝贝,更有精打细算的名号在外,于是顺理成章的进了古时嫁妆的六证之中,成了祝福新人富足安宁的一样陪嫁。
到了明清二代,算盘更是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做工更是精巧奇妙,是皇室贵族以及达官贵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之一,类似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做买卖的都拿着电子计算机一般。
明朝皇室后裔朱载堉应科学研究需要,对珠算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特别是创造性地将算盘串联、并联使用,使珠算珠算储存量无限,从而珠算可以与图灵机等价,具有了最高的计算能力(凡是可计算问题都能用珠算解决)。如首创用珠算归除法进行开高次方运算,以及诸如九进制与十进制换算的巧妙简捷的珠算法程序和数学发现等。……, 朱载堉用横跨81档的特大算盘,进行开平方、开立方的计算,提出了“异径管说”,并以此为据,设计并制造出弦准和律管。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使这十二个键的每相邻两键音律的增幅或减幅相等。对这个音乐领域遗留了一千多年的学术难题,朱载堉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终于以他的十二平均律之说解决了。
当时甚至有能工巧匠做出过戒指算盘,这种微型算盘在计算时需要用符合型号的细针拨动才能够运算。
而在清朝还有一种巨型算盘,共有九层,全木质结构,带有算珠一千五百一十二个,是当年叱咤天下的微商账房之用,并且带有种种的账目汇总,俨然有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概念诞生。
因此,筹算被数学家青睐,珠算在民间迅速推广,这也使得算盘的形制不像算筹那样固定。
中式算盘发明之初采用菱形珠子,上1珠每珠当5,下4珠每珠当1,每档能表示0到9的数字,完全复制了算筹的10进制。这种一四算盘在宋代时传入日本,在那里一直沿用至今,并在清代末年传回中国,成为现代会计算盘的主要形制。
但中国本土的算盘到明代时改革成了圆形珠子,上2珠每珠当5,下5珠每珠当1,每档能表示0到15的数字,成为一种16进制和10进制通用的计算工具。这是因为中国的长度和容积单位采用10进制,主要的重量单位却是1斤=16两,所以布店打算盘只需1颗上珠和4颗下珠,粮店打算盘就要7颗珠子全用到了。为了便携,明代以后的算盘还往往减少成13档,这些古老而便捷的计算工具有着惊人的计算速度,直到20世纪后半叶才被手持电子计算器勉强击败,但仍然以珠算和珠心算的形式出现在东亚各国的基础教育里。
中国人在计算上的优势一直都很明显,算盘和筹算的不断改进,让这种优势越拉越大。然而,阿拉伯数字的传入,却让天平出现了变化。13世纪初,中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意大利的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约1170-约1250)出现了。他在北非经商时学会了"阿拉伯数字",写成一本《计算之书》(liber abaci,直译"算盘书"),让欧洲人有了进位的概念。
阿拉伯数字不但取代了罗马数字,还取代了罗马算盘,因为阿拉伯数字从0到9都设立了单独的符号,借此开发出了一套纸上列竖式的算法,千变万化一目了然,又便于核对,到16世纪就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阿拉伯数字将罗马数字和罗马算盘逐出舞台之后,让算术关系变得更加清晰,在近代以来的巨大变革中,欧洲的计算工具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陈宝定收藏的1500多件算盘珍品每一件都饱含他的寻觅心血、每一件都是他的至爱。算盘世界真是无奇不有,“无物不算盘”,诸如:水烟筒算盘、不求人算盘、戒指算盘、耳环算盘、腰带算盘、时钟算盘、领带夹算盘、金项链算盘、日历板算盘、钥匙串算盘、手镯算盘、泥人算盘、笔筒算盘、宫灯算盘、盲人算盘、电子算盘……陈宝定告诉我:他的“陈氏算具陈列室”收藏的算具以其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算具之奇已于2000年载入了吉尼斯纪录
为了将自己65年收藏生涯中积累的1500件古今中外的算具和一万多件算具资料向世界展示,为了弥补居家展室狭窄,无法全部陈列的缺憾,陈宝定以八旬高龄苦学电脑,并在互联网上开办算盘世界博物馆。
结婚八金是:黄金项链、黄金手镯、黄金戒指、黄金耳环、黄金算盘、黄金玉如意、金鞋、黄金头饰。
1、黄金项链
黄金项链,在阳光下面观察,一般真的项链都会发出闪闪的光亮,而假的项链有点发暗。
2、黄金手镯
黄金手镯是传统意浓的龙凤手镯。在传统文化里面,龙凤是有祥瑞之意,象征着喜庆之事,喻指喜庆之事,被刻有龙凤图纹和造型的黄金手镯有龙凤呈祥的意思。
3、黄金戒指
坚韧珍贵的金戒指纯洁华美,是恒久真情的绝佳载体,仅以这一对纯净的指环,把两个恋人连在一起,从今以后两个人的世界成为一种永恒。
4、黄金耳环
黄金耳圈呈圆环状,从结构上来看制作更为简单,黄金耳环的形状跟钉子差不,耳环又是耳坠,耳环的结构和耳圈相比更为复杂,制作工艺也很复杂。
5、黄金算盘
中国有一句谚语:算盘一响黄金万两,代表财源滚滚之意。算盘也代表着财富和智慧。
6、黄金玉如意
金如意和玉如意寓意都一样,都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如意,顾名思义,就是万事如意、吉祥如意,而金如意就是金制的如意,君子比德如金,金如意将金的坚润不渝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结合,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7、金鞋
新娘婚礼当天挑选鞋子颜色也是有讲究的,必须是金色的金鞋。无论春夏秋冬的婚期,婚鞋最好不露趾,露个脚后跟就算了。这样才庄重,和白纱相得益彰。
8、黄金头饰
满头的珊瑚珠还有黄金凤冠超有气场,整体看上去就非常豪的感觉,因此适合比较大气风格的新娘。
老式算盘大全
在古代,算盘不仅是“会计”、
“账房”的随身之物,
许多文人、富人乃至、
贵族都会随身携带算盘用于计算。
也正因如此常被当做象征富贵
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
象征着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城隍牌坊大算盘
在,常会听到“金算盘”、
“铁算盘”之类的比喻,
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
久而久之,人们为算盘
注入了赏玩的功能,
许多个头精巧、材质昂贵、
精美的算盘,
成为算盘收中的珍品。
清 紫檀象骨算盘
算盘,又作祘(suàn)盘,珠算盘是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起源于北宋时代,是汉族劳动智慧的结晶。
古代小孩挂在脖子上驱凶辟的百眼筛上有算盘;除此之外算盘还作为警醒新娘学会“精打细算”的陪嫁,出现在嫁妆“六证”中,可以放在新房或者书房,以祝福新人婚姻生活富足安宁,赢得广茂财源。
算盘吊坠(带绳)
若是小型挂件的话还可以随身携带,寓意财源广进;还有很多人将算盘做成吊坠,当做礼物馈赠给孩子。
紫檀算盘形笔筒
算盘按算珠和边框材料可分为:
金、银、铜、铁、锡、瓷、玉、竹、木、象牙、水晶、大理石、等。
清 铜胎掐丝珐琅宝相花纹白玉子算盘
碧玉算盘
19世纪 铜鎏金嵌料算盘
珊瑚算盘
银算盘
象牙算盘
特色晶石精雕算盘
三色翠玉算盘
黄花梨算盘
清 岫玉算盘
清 柏木嵌银丝大算盘
瓷算盘
青玉算盘
按年代久远分:
明代的算盘,横梁上面开了木榫、圆角,并配有抽屉底板;
明嘉靖 青花算盘
明 黄花梨算盘
明 黄花梨算盘 (一组)
清朝的算盘一般多为红木材质,横梁上的铁质挂壁提梁也是那个时期的明显特征;
清 紫檀木十七档珠算盘
清 黄花梨珠算盘
清 红木算盘
清 紫檀框黄杨珠算盘
清 硬木密底算盘
清 象牙算盘
清 象牙算盘
清 象牙金算盘牌
清 象牙算盘
清 象牙算盘
到了的时候,各种各样材质的算盘就多了起来,而且工艺也日趋精致。现在,清代以前的算盘非常罕见,能够流传至今的主要是清代和时期的产品。
翡翠算盘
紫翠杏心坠连翠玉算盘
贴黄象骨算盘
算盘盒
和田碧玉算盘
碧玉算盘
碧玉算盘
此外,按形状分,还有异形算盘:
如圆形、扇形、拱形、筒形、八卦、九宫、阶梯、双珠、箱形、圆柱形、宝塔形、折叠式等造型奇特的算盘。其工艺细腻考究,清秀雅致,妙趣横生,皆为算盘之珍品,备受家追捧和寻觅。
天然翡翠算盘摆件
清 象牙卉人物算盘
清 象骨算盘戥子
红酸枝算盘镇尺 (一对)
清 铜鎏金袖珍算盘
清 黄花梨算盘
清早期 黄花梨22档大算盘
据称,更大的算盘有上百档,3米长,需要多人操作;最小的算盘可镶在戒指上,用绣花针拨算。也有清宫御制或出自贵胄豪门的算盘,以各色珠宝、象牙或贵金属算珠,或镶嵌在梁上“进位”等处,堪称算盘“豪华版”,主要就是供人赏玩,实用性就退居其次了。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珠算申遗成功,也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一场珠算博物馆热,位于江苏南通市的中国珠算博物馆和安徽黄山的程大位故居珠算博物馆,更是在周末吸引了众多媒体和游客。
但一些私人性质的算盘博物馆却因为种种原因销声匿迹。其中上海的两家算盘博物馆中,建国路上陈氏算盘博物馆由于创始人陈老先生的去世,已经停止对外多年。而位于北苏州路的葛蓓雁老算盘收馆则已经随着动迁改造被夷为平地,无处可寻。
以上就是与老式算盘大全相关内容,是关于算盘的分享。看完古时候算盘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算盘世界觅奇珍
( 江志伟 20050603 )
中国算盘在西周时期已初具雏型,在2000多年前的演进中,中国人创造了大量异彩纷呈的算盘珍品。兹从设在珠算宗师程大位故乡安徽省黄山市的我国第一座珠算资料馆的文物藏品里撷拾数珍,略加介绍。
戒指算盘
这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为清代文物,纯银精制,尺寸为1*05厘米,共有7档,为上2珠下5珠的7珠算盘样式,算珠直径不足1毫米。这49颗银制算珠为标准算珠样式,并非银丝绕制,放大镜看也难以发现算珠上的接缝痕迹,工艺难度可想而知。更令人称奇的是,算珠在银制珠杠上滑动自如,毫无涩滞。用它运算时根本无法用手指拨珠,因为再细小的手指尖也比整个算盘还大,而对于它的主要使用者——古代女性来说,这并非难题,因为她们发髻上的发簪就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针线包算盘
这是一只打破传统的算盘珍品,它没有一般算盘所必需的框架结构,而是将算盘的每一根珠杆作为一个独立部分,再以相应的铁皮支架固定,并分隔出上边的1颗算珠和下边的5颗算珠,然后再把9根珠杆单元用线缝制在军用帆布底板上,成为一只上1珠下5珠9档算盘。针线包算盘能收能放,便于携带和存放。据说该算盘出自北伐军一位事务长之手,也可视为行军算盘。
水烟筒算盘
这是一只以铜链牵引、空悬于水烟筒吸嘴弯道与底座平台的微型算盘。1986年8月被送往世界珠算大会展示,引起各国专家的极大兴趣,新华社记者还为此作了报道。
此上2珠下5珠9档微型算盘系清末民初遗物,整体用黄铜精制,算盘长2厘米,宽15厘米,远观似水烟筒上的挂饰。该水烟筒底座上插有一根用于疏通烟道的通针,它还可以用来拨动水烟筒上的算盘。关于它的使用情况,可以从《新绿林传》等历史小说中读到。
九层算盘
这是一件特大型清代算盘,边长60厘米,宽40厘米,全木结构,内分9层,每层均为标准、完整的上2下5珠24档算盘,全盘算珠总数多达1512个。该算盘是当年为了适应徽商的经营需要而产生的,一般置放在总帐房先生的办公桌上。每个下属部门报来的帐目在算盘上各占一层,最下一层用来进行各部门帐目汇总,无论是每日还是每月的营业情况,都一目了然,与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功能相似。难怪李政道博士在1972年10月同周恩来总理谈话时讲道:“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这就是到现在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
圆算盘
这也是一件清代算盘。四道圆框和珠杆均为铜材精制而成,算珠则为红木制。最外框直径318厘米,珠杆沿圆周均分为50档,每根珠杆被圆框划分为3个区间,从外到内分别串制算珠1颗、4颗、1颗,全算盘珠共计300颗。
圆算盘的使用功能首先表现在能方便地进行位数超长的数字运算,诸如开平方、开立方等;其次,它可以使多人围坐圆桌旁同时进行单独计算。
除了计算功能,圆算盘至少还有3个用途:1、可作为算盘棋,供消遣娱乐;2、可作艺术壁挂,寓意财源滚滚,无穷无尽,周而复始;3、可作为卜算工具。
无珠算盘
它有长1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红木边框,有带有定位标志的横梁,还有12档珠杆,这些都跟一般算盘无二,不同之处在于其珠杆上没有一颗算珠。对此,人们于惊讶之余更多的是狐疑——这是算盘吗?它到底有什么用?
无珠算盘当然是有用的,而且它的用途随着珠算事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大。它是用来训练珠算式心算的极好算具,用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速度已经超过计算器。所谓“珠算式的心算”,就是在计算时,并不拨打算盘,而在头脑中的虚算盘上作心算。在使用者眼中,无珠算盘是“有珠”的,通过反复训练,最终会彻底抛开无珠算盘实物进行心算。“珠算式心算”法是珠算事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在我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广为推广。
梯形算盘
它由5只大小不一的算盘组成,呈阶梯状叠置。每只算盘都比相邻的上边一只多出一根珠杆,从上到下依次围杆、5杆、6杆、7杆和8杆。算珠则去难为菱形珠,上1珠下4珠,全盘共150珠。它主要用于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可以分别在不同梯级的算盘上运算,然后将各自得数在最下边的8档算盘上进行综合运算,免除了单用一只算盘时要不断清盘的不便和失误。梯形算盘本身也是置于书案的座右铭,激励人们不断进步。
金刚子算盘
它原是著名算具收藏家陈宝定先生的珍藏,早些时候为了支持珠算文物事业,他将其赠与黄山市珠算资料馆。此算盘乍看与一般算盘无异:红木框、梁,框与梁连接处有铜皮加固;圆竹珠杆,杆上串着上2下5算珠,因此参观者往往一视而过。其实这金刚子算盘是世间少见的珍宝,它的91颗算珠是采用一种叫“金刚子”的果实制成的,其珍贵之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能够结出金刚子的古树在全国只有海南省的某些山野中偶存一两棵;第二,这种古树每年结出的果实数量稀少,且大小不一。据资料显示,海南省每年从各地搜集到的金刚子果实够标准的还不足以作做成一只金刚子算盘;第三,即使凑足了金刚子果实,也未必就能制出一只金刚子算盘,因为金刚子质地非常坚硬,一般的刃具很难在它表面碰划出一点痕迹,而加工过程中的废品率较高。据说当年有位外国收藏家慕名拜访陈宝定先生时,欲以当时相当贵重的3台电子计算机来换取这只金刚子算盘,被陈先生婉拒。
橡珠算盘
这是一只清代算盘,铁框、铁梁、铜珠杆,上2下5圆形珠,共5档,全盘算珠是用柔软而有弹性的黑色橡皮做成。这种在运算时不发出声响、不会影响他人的橡珠算盘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高尚情操的物化。
按摩算盘
在安徽珠算资料馆里,按摩算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例如:核桃珠算盘、山楂珠算盘、粒面珠算盘、盲人算盘等,均是这类算盘中的珍品。其算珠是用表面凹凸不平的干果制成的,或完整保持干果的原始皱纹,或人工造出凹凸颗粒或凸点划痕。人们在用其进行拨珠计算的同时,指部穴位也得到多点式按摩,寓健身、益智于计算之中,一举两得。按摩算盘是中国珠算文化和传统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同样是中华文明的结晶。
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今天,珠算这一算术工具也不仅仅只在博物馆中供人瞻仰。从实践看来,在学前班或小学低年级进行过系统珠算学习的学生,左脑和右脑均能得到全面的开发,在小学以后的学习中,更多地能表现孩子在数学上的天赋。
一是算盘可以提高人的智力,二是算盘可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具来反映计算过程,电子计算器就不行,只能反映得数。三是珠算的速度和计算机相比各有所长。计算机的乘除要比算盘快,加减法算盘要比计算器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