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在紫光灯下是什么颜色

翡翠在紫光灯下是什么颜色,第1张

通常紫光灯打翡翠上呈现的就是翡翠的原色。

因为天然的翡翠对紫外线的辐射是不起反应的,所以,用紫光灯照射并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若是翡翠B货或者B+C货会在紫光灯下发荧光。因为b货翡翠在经过化学物品的浸泡下,大量的树脂类化学物质存留在翡翠内部,所以当在紫光灯的照耀下就会有荧光呈现出来。

而B+C货翡翠的填充物也是环氧树脂,在荧光灯下会发出荧光。所以,经过酸洗染色的翡翠,都能用紫外灯鉴别出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紫光灯只能用于排除翡翠假货,不能证明其是真货。

在紫外灯下有荧光反应的翡翠:

1、被酸洗注胶过,成为我们说的B货翡翠,或者B+C货翡翠;真翡翠在紫外灯下没有荧光,而B货翡翠的填充物的环氧树脂,在荧光灯下会发出荧光。所以,经过酸洗染色的翡翠,都能用紫外灯鉴别出来。

2、被打过蜡层,就是在真的翡翠饰品外,涂上一层有色或者无色的蜡;这种情况需要特别留意,因为它可能会开出真翡翠的证书,但是,经过打蜡处理,不良商家会把品质不好的翡翠,“整容”成了好种水、好颜色的翡翠,以次充好卖高价。

3、一种极少见的情况,确实是真翡翠,也没有经过处理,但其中混入了太多石性杂质,杂质在紫外灯下发出了荧光。不过,这种“真翡翠”的外观,一般和石头无异,鉴定机构也不称之为翡翠,没有商业价值。

1、看翡翠手镯的荧光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光,用紫外线灯光手电筒照射翡翠手镯时,如果翡翠经过酸洗、注胶、染色等化学方式处理,翡翠手镯就会出现荧光反应。

2、荧光是用于鉴别翡翠手镯真假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翡翠的真假也可以通过看翠性来鉴别,大多数翡翠在自然光下表面都会出现苍蝇翅状闪光,这是翡翠独有的翠性,而假翡翠或其它玉石不具备这种特征。

3、翡翠手镯还可以通过看颜色来鉴别真假,天然翡翠呈现出来的颜色是自然、柔美、有深浅变化的,而假的翡翠手镯呈现出来的颜色是妖艳、轻浮、整体均匀统一的。

近年来市场推崇一种“起荧”翡翠,在同样颜色、大小和品质情况下,有无“起荧光学效应”翡翠饰品的价格,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起荧”翡翠除了与加工形状、光学原理有关外,与翡翠的结构构造也有密切相关。本文从翡翠的结构构造入手,对“起荧”翡翠的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

“起荧”翡翠的基本特征“起荧”是玉石的一种光学效应。现专指在翡翠饰品的内部出现的飘浮的亮光,随翡翠饰品的摆动亮光的位置也发生改变的现象。“起荧”的翡翠,本身的质地和透明度很好,晶莹剔透,再加上特殊的“起荧”作用更增加她的美丽与神秘。市场上有人称“起荧”现象为“荧光”,这种叫法欠科学,是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词汇描述这种现象的结果。在宝石学中荧光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宝石矿物在受外界能量(如紫外线、X射线等)激发时发光,激发源撤除后发光立即停止。这种发光现象称为荧光“起荧”翡翠的微观结构特点经观察发现“起荧”翡翠质地细腻,光泽强,透明度好。扫描电镜实验中量得“起荧”翡翠样品的颗粒大小为50~140m(005~014mm)。

与偏光显微镜下的测量的颗粒大小基本一致,属于细粒-显微变晶结构。根据有关翡翠结构研究[18-22]表明,组成翡翠的矿物粒度越细、越均匀,翡翠的质地越细腻,光泽度越高,透明度也越好。如玻璃种、冰种翡翠的平均粒度为005~015mm,当粒度达015~04mm时,翡翠可达半透明;当粒度﹥055mm时,翡翠就不透明了。不透明的翡翠,光线不能进入翡翠内部,不能产生“起荧”。真正的玻璃种翡翠因为透明度很高,光线直接透过宝石也不会产生“起荧”。

翡翠的矿物颗粒﹥055mm或﹤005mm时都不会产生“起荧”现象。因此得出一个推论:只有在005~055mm时才有可能产生“起荧”现象。而本文实验样品的颗粒大小为50~140m(005~014mm),确在理论的“起荧”颗粒范围005~055mm内。属于玻璃种、冰种翡翠的平均粒度范围。2“起荧”翡翠的光学原理探讨对“起荧”翡翠饰品观察发现,“起荧”饰品通常有一个弧面,如笑佛的佛肚、福豆、蛋面、手镯等,而同样材料没有弧面的翡翠饰品,却无“起荧”现象。可见弧面是翡翠“起荧”的一个必要条件。

对弧面光路进行探讨是研究翡翠“起荧”的一个重要内容。由图3-19可见,平行光通过弧面切磨的翡翠时,在上弧面由于折射作用受到聚敛,在下弧面由于反射作用受到第二次聚敛,这样经过第二次聚敛后的光线要比原始入射光强很多。聚敛的光若没有受到阻挡发生透射的作用,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经过聚敛的光必须受过物质阻挡,发生散射/漫反射作用才能被看见,才能出现“起荧”现象。翡翠是多晶质集合体,聚敛光线受到翡翠内部矿物小颗粒的阻挡,而产生散射/漫反射。

因此抛光精良是“起荧”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具有“起荧”效果的翡翠,弧面形高度对“起荧”的强弱也有一定的影响。以翡翠弧面形戒面为例,因为是翡翠,折射率值是固定的,一组平行光入射后,从底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焦点平面是一定的。只有当底面反射光焦点平面的高度低于弧面形翡翠的高度,二次聚敛光线才会聚焦在弧面形翡翠内部,发生散射/漫反射作用,“起荧”效果才会明显。反之,“起荧”效果会减弱。

人眼通过散射光线从而看见“起荧”现象。而一些单晶质体,如水晶,光线沿直线传播,直接透过宝石,不会产生光线在局部凝聚或局部发散的现象,就没有“起荧”的现象。同样当翡翠的结构粗糙,质地很差、透明度差,硬玉的结晶颗粒较大,对进入的光线产生反射作用,更多的光线被反射出,进入不了翡翠内部,就不能产生“起荧”现象。抛光对“起荧”现象也有很大影响,若抛光粗糙,入射光线会产生漫反射,进入翡翠内部的光线受到严重的阻碍,发生二次聚敛后的光线强度太弱,也不能产生“起荧”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3909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