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收藏价值的东西有很多,而且分为主观和客观。有些东西可能在我们的手里我们就觉得它非常的珍贵,而当它到了别人的手里之后,可能连一块废铁都不如。所以一个东西到底是否具有收藏价值,你要看是主观还是客观,如果是主观的话,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而客观的话,那无非就是一些金银首饰、古董财宝之类的。
有句古话说的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如果说你即将毕业了,要和同学各奔东西了,而你正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你有可能和你的那些好兄弟这辈子都见不到了。你的好兄弟知道你喜欢抽烟,在和你分别的时候送给了你一个打火机。可能这个打火机不是非常的贵,也就几百块钱,你完全可以自己花钱买更多更好的打火机。但因为这个打火机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打火机,它还承载着你和你好兄弟之间的回忆,所以这个打火机对你而言就是一个极具收藏价值的打火机。但是在别人看来,有可能他就觉得你这个打火机只是一个普通的几百块钱的打火机而已。
而要说到客观的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东西,我觉得就是那些比较有时代特点,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特征,或者能够代表一个事物演变之类的东西。我觉得比较经典的,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就是纪念钱币了。那些钱币都是古代的时候生产的,而且有些钱币在古代生产的时候也是限量的,所以那些钱币能够流传到我们现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那些流传下来的是限定的,同时保存的还比较完好的那些就更值钱了。而一些古董之类的也是这样,一个花瓶或者一个玉碗,如果说它是宫廷里面生产的,而且花纹图案比较精美,同时保存的又比较完好,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所以说从客观来讲,就是那些保存的比较完好的或者比较稀有的老古董,它们的收藏价值比较高,而从主观来说的话,那就是对你非常有意义的一些物品。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要单纯的是为了钱或者其他利益去收藏的一样东西,并不是说它的经济价值越高,它的收藏价值就越高,它的收藏价值完全取决于我们个人。
各种瓷器的鉴别要点
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柴窑、磁州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青瓷、吉州窑、建窑、青花瓷。
一、汝窑
汝窑天青釉水仙盘
时间:始于唐,兴于北宋
地点:汝窑在河南省汝州市,解放后曾名临汝县,古称汝州,因名。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北宋时创设,烧制御用宫中之器,时间很短,数量也少。
特点:器型简单,香灰色胎,但釉色温润柔和,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汝瓷还生产有天目瓷、白瓷、花瓷及茶色釉瓷等。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窑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窑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存世时间: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根据目前的统计,汝窑器传世大约分布于以下几个地方:北京故宫博物院20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得基金会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半件、中国香港收藏家罗桂祥1件、日本现存4件、美国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共计67件半。
二、官窑
注:图为官窑贯耳瓶(宋)
时间:官窑起自唐,兴于宋代
地点: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特点: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北宋官窑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南宋官窑瓷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釉面乳浊,多开片,称为“蟹爪纹”,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却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三、哥窑
时间:宋代名窑
地点:但哥窑窑址仍未确认
特点: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裂纹。三、“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大器小开片者和小器大开片者颇为珍贵。
四、定窑
时间: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
地点: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特点: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
器形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色洁白晶莹,很多积釉形状好似泪痕,被称为“蜡泪痕”,隐现着黄绿颜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北宋早期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器物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宋代瓷窑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技术。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划花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主要装饰方法之一。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印花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定窑印花大多印在碗盘的内部,里外都有纹饰的器物极为少见。题材以花卉纹最为常见,其次,定窑还有大量的动物纹饰。
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都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四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外圈纹饰多为几何纹或变形莲瓣纹,中心为动物、花卉结合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而宋代定窑孩儿枕更是该窑名品,其造型神态及纹饰的装饰工艺等皆为上乘之作。
五、钧窑
时间: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
地点:钧窑在河南省禹县,古代称为钧台,明代称钧州,所以命名为钧窑,传世不多,评价慎高。钧窑在河南省禹县,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亦称“均窑”、“钧州窑”。以钧瓷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
特点:胎质细腻,釉色华丽夺目、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器型以碗盘为多,但以花盆最为出色。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窑变大体上分蓝、红雨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也是钧釉的一个重要特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
六、柴窑
时间:创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初年(954年)
地点:窑址迄今未发现。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
特点: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清末民国初有以"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证诸柴窑,仅有景德镇宋影青瓷相符;或谓可能张应文误以宋影青为柴窑而概括之。周世宗帝柴荣曾御定御窑瓷:“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以象征未来国运如雨过天青。明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未涂釉的底部呈现瓷胚本来的粗**。古人所言的"青如天",当指柴瓷的天青颜色。与汝窑所突出的天青相比稍有偏灰偏绿感,但比之唐、五代几个窑的青釉仍是柴器接近天青颜色。"明如镜"当指青釉透度和玻璃质感,与唐、五代窑青瓷比透明得多,明如镜即此。"薄如纸",当是形容器物目测手拿时感到极轻薄。"声如磬",指类似古代玉石制的击打乐器"磬"的音响,但从另面反衬出柴瓷胎质与烧结温控极好。
七、磁州窑
宋磁州窑白釉黑花荷莲纹瓷枕
时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
地点: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
特征:磁州窑瓷器的胎质有两种,一是胎质坚细,呈灰白色。另一种是胎质粗松,呈红褐色。白釉最为常见,多是白中泛黄的奶白色,具有象牙白的质感,釉层也不是很厚,没有肥润感及垂釉现象,不太透明匀净,釉面光泽感不是很强,常见有细碎开片。烧制方法,多采用匣钵装烧,烧成温度在1250℃左右。这时期还烧造黑釉、绿釉、黄釉、酱釉及孔雀蓝釉、红釉、三彩。造型丰富,常见的器型有:各式的盘、碗、碟、盏、盏托、渣斗、瓶(玉壶春瓶、梅瓶、花口瓶、卷口瓶、瓜棱瓶、多管瓶)、壶、罐、钵、洗、盆、缸、水盂、笔洗、砚滴、镇纸、炉、香薰、唾盂、灯、盖盒,仿古铜器式样的樽、奁等,尤以多种多样的瓷枕最具代表性。磁州窑的装饰手法主要是釉下彩绘,即用毛笔醮釉料在胎体上绘制花纹。磁州窑瓷器题写年款的不多,目前仅见到两件,一件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长方虎纹枕,枕面一侧题“明道元年(1023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另一件在英国,枕面刻“家国永安”四字,左书“熙宁四年”(1071年)。
八、耀州窑
时间: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耀州窑宋代名窑之一,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
地点: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特点:耀州窑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九、龙泉窑
时间: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
地点: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
特点:龙泉窑釉色苍翠,北宋时多粉青色,南宋时呈葱青色,没有开片在器皿转折处,往往露胎呈现胎色,瓷釉厚润,装饰上很少刻花、划花,而流行用贴花、浮雕,例如在盘中常堆贴出双鱼图案,在瓶身上贴出缠枝牡丹图案。
一、第一辉煌期——五代到北宋早期
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就是淡青釉瓷器。这种淡青釉瓷器,器形规整,釉面均匀光洁,透着淡淡的青色,有些还经过刻划修饰,与粗糙的早期龙泉青瓷相比似乎缺少过渡,与后来著名的梅子青、粉青相比似乎也不存在承启关系,这在整个龙泉青瓷发展史上未免显得有些突兀,因而也成了一个“迷惑”。
二、第二辉煌期——北宋后期到南宋
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从13世纪开始,龙泉窑出现了两大系列的精美产品: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黑胎青瓷的特点是薄胎厚釉,釉层开片,紫口铁足,有些器物还采用支钉垫烧。白胎厚釉青瓷的制作工艺也是承接南宋官窑的,但有创新,在胎釉配方上有些差异。与黑胎青瓷相比,白胎青瓷的釉层光滑细腻不开片,胎色洁白,釉色青翠有如碧玉,胜似翡翠。
三、第三辉煌期——元到明早期
这些大器胎质较厚,器形粗犷,釉色更加成熟凝重。元代龙泉窑的窑形仍沿用长条形斜坡式龙窑,但在长度上略有短缩,这一改变有利于提高窑内温度,并使热量分布更均匀、合理,对烧制大型器物很有利。明龙泉官窑青瓷在烧造工艺上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巅峰,无疑代表着龙泉窑瓷器烧造史上的最高水准。以刻花为例,明龙泉官窑青瓷主要以刻花为饰,精美绝伦,花纹与青如翡翠的釉色融为—体的刻花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度。刻花是龙泉窑青瓷的传统装饰工艺之一。
十、青瓷
我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为瓷中之宝,珍奇名贵。
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或黄褐色。我国历代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都是指青瓷而言。唐代的越窑、宋代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都属青瓷窑系。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目前在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县、偃师,河北藁城、北京,陕西西安,山东益都,安徽屯溪,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及残片,主要器形有尊、碗、盘、瓶、瓮、罐、豆等。经科学测定,它们已基本上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与后来成熟阶段的青瓷比较,还带有原始性,如气孔较大,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还不够稳定,故称为原始青瓷。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都出土了东汉的青瓷器。仅在浙江上虞县就发现了四处东汉瓷窑窑址,对其中小仙坛窑址做了发掘,并对其典型瓷片做了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青瓷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最低的一片仅有 016%,烧成温度为 1310℃,采用龙窑焙烧,显微镜结构与近代瓷器基本相同,透明度也达到较高水平。说明东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因浙江上虞县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战国时属越国管辖,唐朝时称越州,所以这一带的瓷窑统称越窑。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各地烧制青瓷更为普遍,瓷窑增加,种类繁多,质量进一步提高,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河北景县北齐封氏墓出土的青瓷莲花尊,造型非常漂亮,堪称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十一、建窑
时间:宋代名窑。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亦称“建安窑”、“乌泥窑”。
地点: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
特点: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小碗最多,胎骨乌泥色,釉面多条状结晶纹,细如兔毛,称“兔毫盏”。也有烧成“鹧鸪斑”和“银星斑”的,别致美观。釉下毫纹,是利用酸性釉料所后成的酸化痕迹作装饰,因建窑瓷皆仰烧,釉水下垂,成品口缘釉色浅。由于器壁斜度不同,流速快,成纤细毫纹,流速稍慢则粗,就成兔毫之状。有的器底,刻有“供御”和“进”琖等字样,为贡瓷。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釉色黑而润泽,器内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挂,有的凝聚成滴珠状。釉面呈现褐**,银灰色和褐蓝色。因釉色细而下垂,酷似兔毫,故称"兔毫盏",按其釉色又叫"金盏"、"银盏"和"蓝盏"。"蓝盏"更为可贵。在高倍放大镜下,可见其釉面开细小蝉羽纹,点缀着雪花片的金星、银星和红星。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曲曲弯弯不规则的宛如西北黄土高原的丘壑,呈色上浓下淡,以至消失,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在太阳光下,其黑色釉面闪烁着金红色的光点,盛满水其金红色光点在水中跳跃,其妙无穷。建窑器物以碗盏为多。其造型口大足小,形如漏斗,有敞口和合口两种,以敞口为多。底为浅玉环圈足,有旋坯纹。有的器物底足刻有"进王戋 "、"供御"铭文,为朝廷贡品。
十二、吉州窑
宋吉州窑绿釉划花瓷枕
时间:吉州窑创烧于唐代晚期,经五代、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末终烧,有1200多年的烧造历史。
地点: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境内,北距吉安市约8公里。隋至宋,吉安称吉州,故名。东昌地属吉州管辖,故名为“吉州窑”,又称为“永和窑”。
特点: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从南宋开始,吉州窑出现了一种新的彩绘瓷,至元代彩绘瓷生产盛极一时。在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绿釉瓷其中以枕为多。
按胎釉可分为青釉、黑釉、乳白釉、白釉彩绘和绿釉等类。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洒釉、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和堆塑等,变幻无穷,在瓷器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上得到统一。
十三、越窑越窑
时间: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
地点:在越州境内(今浙江余姚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
特点: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产品都做得很规整,一丝不苟。常将口沿做成花口、荷叶口、葵口,底部加宽,作成玉璧形、玉环形或多曲结构,十分美观。胎体为灰胎,细腻坚致;釉为青釉,晶莹滋润,如玉似冰。
十四、青花瓷
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图罐
时间: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
地点: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
特点: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
明初(洪武朝1368--1402)永乐、宣德(1403—1435)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隆庆(1567—1572)、万历(1573—1620),明末天启(1620—1672)、崇祯(1628—1644)
清初顺治(1644—1661)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咸丰(1851—1861)、同治(1862—1874)光绪(1875—1908)宣统(1909—1911)
十四、秘色瓷
古代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精品。简称“秘瓷”。所谓"秘色",据宋人解释是: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如赵麟在《候鲭录》中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立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谓之秘色"。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清人说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从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质地细腻原料的处理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
秘色瓷简介
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则不多见。
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清人说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从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质地细腻原料的处理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则不多见。
凡论说出土古玉者,大多都会谈及“沁色”的话题。古语云“无沁不成玉”,沁色作为出土古玉不可或缺的特征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虽然“沁色”一词为大家耳熟能详,但深究起来,确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话题。今不揣浅陋,将自己对于出土古玉之“沁”的粗浅认识略述一二,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正之。
一、关于“沁”的种类
沁色之名,自古有之。论说者一般都专指玉器,如清代蔡可权所著《辨玉小识》中即言到:“淤染之于古玉有专名焉曰‘沁’” 。然从众多出土实物来看,不仅玉器,还有石器(图1:春秋石镇)、瓷器(图2:宋葵口白瓷碗)、(釉)陶器等表面的沁色也十分常见。沁浅者,存于釉面;沁深者,深入胎质。
之所以会形成沁色,是因为器物在埋藏过程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加之地下湿气和压力等作用,使得玉石的晶体结构或釉面的玻璃质变得疏松,从而被水或矿物质侵蚀,造成器物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
由于埋藏环境的复杂,受沁的不仅仅有颜色,味道和质地也会受沁,从而产生所谓的香沁与质沁。
关于“质沁”,以后会另行著文与“质变”一起讨论。此先简略介绍一下“香沁”。
“香沁”之玉,目前所见最早的文献为唐代苏鹗所撰《杜阳杂编》,其中提到:“唐肃宗赐辅国香玉辟邪二,各高一尺五寸,奇巧殆非人间所有。其玉之香可闻于数百步,虽锁之于金函石匮,终不能掩其气。或以衣裙误拂,则芬馥经年,纵汗濯数四,亦不消歇”。
民国时的张景鲲在其所著《汉玉研究》中亦有“香沁”的论述,其文云:“玉在土中与奇南香为邻,年久受其染沁,出土后置玉热茗中,稍浸取嗅,芳香微吐。此非玉之自能吐香也。然此类玉罕见,得者宝之”。这段文中,作者认为“香玉”是由于玉器埋入地下时,附近有松香、沉香、樟脑、檀香等物,受其浓郁的香气沁染而成,经把玩受热,香气方能透出。
清末民初的刘大同在其所著《古玉辨》中也有《香玉》一节,其文曰:“古玉出土,含有香气者,世不恒见。余时存一玉勒,白色方形,长二寸六分,方五分,云雷花纹极精深。于佩之有年,因调查国界,渡松花二道江,乘独木卫护,将登岸,跳板一跃而下,不觉系之绳坠断,将勒落于水边,旋令护兵随从十余人入水寻觅,终不能获,今三十余年矣。每一念及,为之怅怅,因香玉之不易得故也”。
亦有文献说,香玉之香是受地下硫磺所沁,不知是否。但毋庸置疑的是这种蕴含有香气的出土古玉,世所罕见,笔者也只是在文献中阅读而知,并未见过实物。但当下有一种人工合成的蕴涵各种香气的玉石,倒是可以在市面上碰到。
虽然“香玉”人间罕有,但玉器入土能沾染埋藏环境的味道,已为古董行人所熟知。《汉玉研究》中便有:“土沁多有土锈气,用开水煮之,就能闻到气味。”《古玉辨》中亦有:“受铜沁者,色如翠石,名曰鹦哥羽。……但用热水洗之,含有铜臭气耳。”以此作辨伪的方法,不失为一个方便的法门。
二、关于“沁”之颜色
“沁”给人最大宗的感受并非来源于味道,亦非来自质地,而是最直观的――颜色。沁色之名,亦由此而来。玉受沁颜色之丰富、精彩,历来为古董家所称道。
张景鲲《汉玉研究》中说:“五光十色,名色极繁”;刘大同《古玉辨》中说:“受色沁者,品类繁多”;清代刘子芬《古玉考》中说:“种种颜色,玉贾谓之‘十三彩’”;当代台湾学者李更夫《玉器鉴定全集》中亦说:“所呈现各种不同之颜色……令人越看越美。”
出土古玉器的沁色,常见的主要有:黑色、白色、红色、**、绿色、青色、紫色等等。对于不同颜色的沁,古人也给其取了各种美妙的名称。日本近代学者滨田耕作在其所著《古玉概说》中描述:“中国古董家把这种外泌的色泽区别出来,受黄土的影响的叫做土古,像蒸栗之色的叫做甘黄,受衣服等靛青之泌色的叫做甘青,受石灰的影响而带桃花色的叫做孩儿面,受棺中水银的泌的名纯漆色,受铜泌的作鹦哥绿,又因尸血的泌成红色而略带黑暗的叫做枣皮红,特别的叫它作尸渗。”
各种不同的沁色,沾染于玉器本身所固有的青、白、黄、绿等颜色(刘子芬《古玉考》:“古玉器埋藏地中年久,经过酸化作用,硬玉之白者则变红色,软玉之白者则变**,若绿玉则不论软硬,除沁入之颜色外,其本色不变。”)。再加之,由于埋藏环境的复杂导致如受沁部位、受沁比例、沁入颜色之先后、多寡等不同,交相辉映之下,就愈发异彩纷呈。
刘大同在《古玉辨》中说:“受一沁者,名曰纯一不杂;受两色沁者,名曰黑白分明,又曰天玄地黄;受三色沁者,名曰三光照耀,俗名三元及第,广东南洋,名曰桃园结义;受四色沁者,名曰四维生辉,又名福禄寿喜;受五色沁者,名曰五星聚魁,又名五福呈祥,通称之为清五彩;受群色沁者,多至十五六色不等,名曰群仙上寿,又曰万福同攸,通称之为混五彩。”
入土重出之古玉染带沁色美不可言,故而格外为古董家所钟爱。《古玉辨》中称:“色沁之玉,大而精者,固不恒见;即小而精者,亦不易得。”(图3:黑漆古玉鸟)其价格也因受沁之不同而各异。《稗史类编》有云:“出土之玉,血古尸古为最贵,黑漆古土古为价低。”《古玉辨》又说:“但论沁色,无论何色,以透为贵,次则为巧沁,虽薄如玉皮,轻如蝉翼,亦有逸趣。……今人又重绿铜沁。”一言以蔽之,古玉受沁颜色、结构及层次越多越复杂,古玉的价值也就越高。故有所谓“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的说法。(图4:金沙玉环)
三、关于“沁”之造假
综上:第一,有沁色能表明玉器古老的身份,说明这是一块入过土的古玉;第二,色沁好的玉,值钱,有利可图。所以,染色也就成为仿古玉造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玉器制造就采用了染色工艺。玉器人工着色的目的,最初只是为了掩饰玉器上原有的瑕疵。自宋代始,古玉造假之风兴盛,玉器的染色愈来愈成为制作假古玉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伪方法亦不断进步,许多仿古玉器的沁色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文献上记载有染色的手段,形形色色。如刘心�在其所著《玉纪补》中撰文道:“狗玉,杀狗不使出血,乘热纳玉器于其腹中,缝固埋之通衢,数年取出,则玉上自有土花血斑,以伪土古。……梅玉,以质松之玉制为古器,用重乌梅水煮之竟日,则玉松处为乌梅水搜空,宛似水激痕,然后以提油法上色,以伪水坑古。……风玉,制器以浓灰水稍加乌梅,煮之竟日,乘热取出置风雪中一夜,则玉纹冻裂,玉质坚者其纹细如发丝,再以提油法上色,以伪牛毛纹。……叩销,乾隆时无锡阿叩作毛坯玉器,用铁销拌之,热,醋淬之,置湿地十余日,再埋通衢数月,然后取出,则玉为铁屑所蚀,遍体橘皮纹,纹中铁销作深红色,且有土斑,灰不易退,宛如古玉。”
以上所说“土古”、“水坑古”、“牛毛纹”、“橘皮纹”等,皆是旧时古玩行对出土古玉因埋藏环境所致的各种沁色的术语或雅称。以今日的眼光看来,这些作伪的手段,无非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玉器的肌理产生裂隙,从而染色。然而在资讯不发达的古代,这些坊间秘制之法,的确可以蒙骗很多的古董家。以至于以讹传讹,一些染色的手段被传得神乎其神,使人难辨真伪。
旧时古玩行曾流行的“虹光草染色”便是一例。相传“宋宣和政和间,玉贾赝造,将新玉琢成器皿,以虹光草汁腌之,其色深透,红似鸡血。”直到民国时,李凤仪所著《玉纪正误》中才引科学论据予以否定。其文曰:“夫木入火成炭,色素既灭。色素消灭,何能染于玉乎?总之染玉之染料,不外含有金类盐性之树脂,玉面硅酸煨至溶解,色素乃有沁入之可能。”作者最后指出,从研究染色的角度去鉴别玉器的真伪,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归根结底,还是要对“沁”本身的过程进行研究。了解玉器为什么会受沁?为什么会被沁成不同的颜色?
四、关于“沁”之研究
沁色,亦作浸色。顾名思义,就是浸泡、浸染的意思。清代陈性在其所著《玉纪》中,如是说:“所谓沁者,凡玉入土年久,则地中水银沁入玉里,相邻之松香、石灰以及各物质之有色者,皆随之浸*于中。如下染缸,遇红即沾红色,遇绿即沾绿色。故入土重出之玉,无有不沾颜色者。若无水银沁入,虽邻近之颜色亦不能入玉中也。”陈性提出的水银导致受沁的说法影响深远,许多后世的古董家都认可这一观点。
但究竟某种沁色为何种物质浸染所致,仍不为人所知。如刘大同《古玉辨》中说:“受沁之原,不易深究,足见地气化生万物,奇奇怪怪,变化之无穷也。……均未知古玉受沁之由来也。”张景鲲《汉玉研究》中也说:“玉如土中,遇色彩而染沁,能确举者数种而已。……穷其受沁之源,究难确证。”
直到李凤仪所著《玉纪正误》中,才给出了较为详尽的答案。此时已跨入民国,所以这本书的特征性很强,极为明显的烙印就是“科学”一词被高频率地使用。作者用“科学新知识”来分析玉器,可谓前所未有,读来耳目一新。
其书《玉色》一节谈及“受沁”的内容颇为精彩:“明乎玉之构造,则玉入土其受沁理由亦甚显著。盖入土年久,地中热力蒸发,玉面之硅酸溶解。玉之硬度赖硅酸保护,今失却保护能力,则外物自然侵入。此玉之受沁极大原因,实无关水银也。水银传热极速,亦不过助地中传热能力之一种。”
作者在批驳“血沁”之色是尸血所致这一错误观点时,举出埃及木乃伊的例子:“彼以红者为血沁,殊不知尸体入土,血液腐败已无色泽可言,安在见其于千百年中蓄此能力,以渲染最坚之玉石乎?观埃及之古尸,虽能保存不腐,亦仅质存而色已尽变。是可知矣。”甚至还“兹将酸化金属成色附表以证之”。图5所示的表中对于沁色成分的研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当时代发展到今天,无论是通过科学的田野考古工作在获取第一手实物资料的方法上,还是借助高端、精密的科学仪器对出土玉器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上,以及考古信息的明朗化和便捷化等方面,都达到古人无可比拟的高度。随之,就是研究水平的水涨船高。
从现代矿物学的角度看,玉石是多晶集合体。软玉组成中铁和镁的占位比率决定了颜色的深浅,随铁含量增高而颜色加深。由于玉的物理、化学性质较不稳定,所以出土的古玉大多数会有色变的现象,即“沁变”。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显微结构,受沁后的古玉,其纤维粗细无明显变化,矿物成分亦不变,但结构变得疏松,硬度降低,比重亦会有所下降。
仔细观察出土古玉上自然形成的沁色,或是从玉器的边边角角,或是从有裂痕的地方,或是从结构松软的地方开始沁入,然后,向玉器的内部一点一点渗透,慢慢地进入肌理。这一逐渐渗透,慢慢扩散的“沁痕”,被研究者们定名为――“走色”。它不仅仅是一种颜色上的变化,更体现了一种过程上的渐变。“沁变”是有层次感的,边缘处沁色非常的老,且玉质有钙化,由边缘往中间逐渐渗透。当代台湾学者李更夫在《玉器鉴定全集》中指出,沁色的纹路走向:“凡线状者,多有凹陷现象,呈片状者,势如行云流水,以不规之形势向四周扩散。”(图6:走色)
五、关于“沁”之鉴定
了解“沁变”的知识,在鉴定出土古玉时,往往可以从“走色”的角度入手,看看玉器的沁“痕”和沁“色”是否自然。清蔡可权所著《辨玉小识》在论及古玉染带沁色及辨伪时,说:“沁之深入玉骨而精光内蕴者为真,否则其色浮、其光死,赝品也。”这方面的例子多多,此不赘述。
1983年6月广州象岗山南越王墓被发现,同年8月,经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请国务院批准,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联合组成象岗汉墓发掘队进行发掘。考古工作者在墓内发掘出大批沁有的“朱砂红”玉器,经分析是因罐装朱砂破损,朱砂外泄所导致(图7:朱砂沁玉剑�)。再如,南越王主墓室曾出土有几件雕刻精美的玉璧,表面或有宽窄不一的丝带痕,或有大幅织物残迹,或粘附棺板漆皮。这些沁色的形成,皆是玉璧用丝带穿连覆于玉衣之上,后棺椁坍塌、纺织品腐烂所致(图8:丝带痕玉璧)。南越王墓这批玉器资料的出土,为文物工作者研究沁色的形成提供了有力证据。
沁色的染带既与相邻之物质有关,亦与埋藏之环境有关。下面再以染沁玉笄为例,试述之。笄,俗称簪子,是古代常用之物,清代黄以周《礼书通考》云:“笄有二种,一种是安发之笄,一种是固冠之笄。男子笄掩于冠而冠显,妇人无冠亦无冠笄而安发之笄显。”图9中这件玉笄,遍体洁白,惟头尾二端染带土沁。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沁色,和埋藏环境不无关系。笔者曾参与某明代王陵考古发掘,在经历了六百余年的地下侵蚀,墓室内棺板、尸骨等早已无存,惟砖砌的棺床、金银冥币及金饰件犹在,女墓主头部一组金簪的位置犹如当年下葬时安放。(图10:明墓棺床)据此得知,若是玉笄,则头尾必露在外而主体为头发重重包裹,加之发质不易降解,故亦无从染沁。
文物鉴定,是对文物所包含信息量的解读。任何一件文物都包含有巨大的信息量,仅仅了解“沁色”,鉴定古玉时难免捉襟见肘。通过仔细观察,反推一块玉的埋藏环境或是制作程序,是文物研究者必备的专业素质。故而了解、学习,乃至深入实践各种类型的田野考古工作,将各地的土层、土色、土质以及各种埋藏环境烂熟于心,才是鉴定之根本。
常见者如墓葬内部因用石灰燥土而导致碱性过重,墓葬受挤压结构变形,墓葬因扰动而坍塌,墓葬内积水至使物品移位。凡此等等,埋藏环境之复杂,不可尽述。各种埋藏环境除直接或间接影响玉器结构及色泽的改变外,还常伴有如“蚀斑”、“蛀孔”、“质变”、“形变”等现象。这些都是鉴定真、伪出土古玉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于出土古玉之沁,纵落笔千言,难免挂一漏万。最后借用民国时赵润珍《古玩指南》自序中的话作为此篇的结尾,“惟作者不学,对于浩如烟海之古玩知识,何能遍知周晓?一蚊负山,自知不胜。惟冀藉此引起国人共同注意,群起图之。犹之抛砖引玉,因不才编述之荒谬,而产生合理之名著,岂止作者所祝祷,亦国人之所共同切盼者也!”
古董商鉴别铜器,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舔来加以断、推理,辨别其年代与真伪,这完全凭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而现在的专家则拥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可用激光测定(虽然仪器先进,但在没有基础知识专家手中,也是摆设。)。作为一般的古铜爱好者,要识别一件青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何入手呢?必须掌握古铜器鉴别的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才能得出比较近似的结论。
(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的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二)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这此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笑话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四)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是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再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盖、短的鼎则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
鉴别铜器,是一件繁琐而艰难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点,多看、多记、多思、还是能鉴别出真假的。
(五)青铜器主要纹饰介绍
夔纹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说文:“夔……一足”。图案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夔纹已成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
龙纹《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图案取传说中龙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屈曲形态,几条龙相互盘绕,头在中间分出双身。
蟠螭(chi音吃)纹形状象夔,张口,卷尾,《国语·吴语》“为虬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虬小蛇大”。图案以蟠屈的小蛇(虬)构成图形。
鸟纹有的长翎垂尾,有的长尾上卷,头前视或作回首状。也有的鸟头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这种形状的鸟纹,也通称为凤鸟纹。鸟纹多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
蝉纹大多数在三角形中作蝉体,无前后足,四周填以云雷纹。也有作长形,并有前后足的,中间再填以云雷纹。
蚕纹头圆,两眼突出,体屈曲状。多饰于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纹图案表现象的形态,有长鼻构成明显的特征,也有单以象头、象鼻为图案的。
鱼纹,图案表现为鱼的形态,有的鱼形象较呆板,有的形象生动。脊鳍与腹鳍各一个或两个。鱼纹常饰于盘内,反映器物装饰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结合的。鱼纹也常施于铜洗和铜镜上。
龟纹其状一般是刻画出龟的全形,在铜器中见到的不多,多施于盘内。
贝纹形状作贝壳状,将单独的贝壳连接起来组成图案。
云雷纹,青铜器上的一种典型纹饰。它的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几何图形。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青铜器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勾连雷纹由近似“T”形互相勾连的线条组成。
乳钉纹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另有一种,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称为斜方格乳钉纹。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史学上称为"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
青铜器简史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奴隶主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但红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能够准确的掌握青铜的含锡铅比例。可根据铸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锡、铅。《周礼__考工记》里明确记载了制作不同的不同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齐(剂)。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齐(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箭头)之齐(剂)。金锡半,谓之鉴燧(铜镜)之齐(剂)。
一般加锡越多,铸好的青铜器就越硬,但同时青铜也会变的更脆。其次,青铜溶液流动性好,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此,能够铸造出一些细部十分精巧的器物。最后,青铜的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可长期保存。此外,青铜的熔点较低,熔化时不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青铜器用坏了以后,可以回炉重铸。考古证明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大约二千年以前,自奴隶社会的夏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到春秋时代结束。经夏、商、西周、春秋到封建社会的战国、秦汉,每一时期都有着前后承袭的发展演变系统。我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包括:礼器、生产工具、兵器、车马器和其他用具。其中礼器又包括了时期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
礼器:青铜礼器十分发达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青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这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本质特点。礼器的发达是由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异常强大的“宗法血缘”关系决定的。人们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夏代已出现了青铜礼器。到了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已十分发展成熟,主要的器类都已具备,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它被当作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利的标志。《史记--封禅书》记载:“(夏)禹收九牧之金(铜)铸九鼎”,从此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传国的宝器。后来,“桀有乱德,鼎迁于商。”周灭商,成王又迁九鼎于洛邑(今洛阳)。春秋时期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陈兵于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乘机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遭到了王孙满的有力驳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元三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故事。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鼎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铜鼎。1939年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后母戊(司母戊)鼎长方斗形腹,口沿上有两个直耳,腹下有四个圆柱足。腹部四周饰以兽面纹和夔[kui葵]纹,耳外侧饰以双虎食人头纹,足上部亦饰以兽面纹,并皆以云雷纹为地纹,神秘而繁缛。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三字,据此可知为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体巨大,高达133米,大长110米,宽079米,1994年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部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标准计量,实测重量为83284公斤,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制作精美,系用多块陶内范和外范拼合浇铸而成,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高水平和中国古代人民无以伦比的智慧与创造力。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即商二里冈文化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因而变化也很大。属于商代的有圆鼎、鬲鼎、扁足鼎、方鼎等。商代用鼎制度,中、小型墓陪葬的一般是一具或二具。无论是殷墟或殷墟以外地区大都如此。但是王室的陵墓则悬殊甚大,商晚期殷墟妇好墓出土方鼎二、扁足方鼎二,大小不同的圆鼎三十二具,还有少数残破的碎片,可见中、小型墓和王室墓等级差别的森严。表现等级秩序明显的,是西周的列鼎制度。宝鸡竹园沟西周早期1号墓已出现大小相次三具一组列鼎,和另二具配合的鼎。奴隶主贵族等级愈高,使用数愈多,就是说享受肉食品亦愈丰富。据礼书的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为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候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但东周时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实是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鼎实是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鼎实为豕)。
发展时期青铜器
商代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3世纪),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术相当进步。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多有发现,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的基础。
鼎盛时期青铜器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辉煌灿烂。商代礼器的重酒体制臻于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壮严神秘又富有生气。纪事何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商制,出现了向重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转变期青铜器
西周中期、晚期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形成重食的系统。列鼎制度、编钟制度和赐命作器之习已经形成。新器类出现,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或流转舒畅,或朴质简率。作器铸铭盛行,多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纹饰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续。各诸侯国普遍建立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有的范铸技术略显粗疏,大国之器仍较精严。
更新期青铜器
春秋中期、晚期战国(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公元前221年),春秋中期至战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同高潮。列国青铜器趋向成熟,区域特征明显,北方晋秦、东方齐鲁、南方荆楚的青铜艺术交相辉映。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礼器的功用逐渐消失。形制的创新,出现了许多谲奇精丽之器。以龙为主题的纹饰细密繁缛,人物活动的画像创造性地作为主纹出现。失蜡法和印模块范拼合法产生,镶嵌工艺绚丽工巧。铭文字体亦注重美化。战国晚期,青铜艺术趋于朴素平实。
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
青铜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和兵器五大类。
酒器
爵爵用于饮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爵的一般形制为: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部为杯形,腹侧有鋬(pàn),下配以三足。流同杯口之间有柱(柱可能为过滤之用)。
角(音jue)饮酒器。无柱、流,两端皆是尾。角同爵的容量比为四比一。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角当推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二里头文化期的异形管流角。
尊高体,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等三类。
壶盛酒之用。使用时间从商至汉代或更晚。铺首:衔门环的底座,多为虎头、螭、龟、蛇等,起装饰壶身的作用。
卣:(音you)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及西周。
觥:(gōng)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称觥是约定俗成。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彝方彝(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现于商代晚期。
食器
豆专用于放置腌菜、肉酱和调味品的器皿。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山西保德县出土的商晚期带铃铜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豆。豆也属礼器的一种,通常成对出现。对于用豆数量的多少,古代也有一定的典章制度。《礼记·礼器》所载"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但是,出土和传世的青铜豆都较少,这可能和当时人们多用陶豆、漆豆和竹、木质豆有关。
鼎青铜鼎有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延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使用时间最长、变化最多的器皿。作为饪食器,鼎并无特殊功用,但作为礼器,它却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古代社会,对于用鼎的数目,有相应的制度,称为"列鼎制"。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称"太牢",以下盛羊、豕、鱼、脂、肠胃、肪、鲜鱼、鲜腊;诸侯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盛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盛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
甗(音yan )为蒸饭器,全器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米,古称"甑"(zhèng);下体为鬲(lì),用以煮水,中间有孔通气。青铜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铸造,但为数甚少。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已较多,西周末、春秋初尤为突出。甗是绝大多数殉葬铜礼器的墓中必有之器
簋(音guǐ)盛放煮熟的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数为多。
敦(音duì)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以后消失。其基本形制是上下内外皆圆,盖与器相合成球体或卵圆形体。
鬲(音lì)为炊粥器,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犹如三个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袋形腹的作用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后,袋腹逐渐蜕化,且多数青铜鬲有精美的花纹,不宜于火煮,当为盛粥器。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中国历史上八件颜值最高的文物,简称“颜八件”。以下是具体,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件,金蝉玉叶
这件文物产自明代,出土时间是1954年,被发掘地址是:苏州五峰山博士坞的明代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14号墓,馆藏地点:南京博物馆。
这件文物被出土时就曾惊呆了考古人员,这晶莹剔透玉叶,这亮闪金灿的金蝉,真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经鉴定,这只金蝉的含金量达到了95%,而承托金蝉的玉叶则是新疆和田所产羊脂白玉精工雕琢而成。这件文物不仅鉴赏价值极高,还被称为15世纪下半叶明代中期的杰作。
第二件,隋嵌珍珠宝石金项链
此文物产自隋代,出土时间是1957年,被发掘地址是: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馆藏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件文物不仅颜值极高,还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国宝级文物。这件文物被出土时虽已在地下被埋藏了1500多年,但项链周身依旧璀璨夺目,其项链中间被24颗珍珠包裹的鸡血石色泽光亮,是极其罕见的。鸡血石下面的心形吊坠则是宝蓝色青金石,它将鸡血石衬托得更加雍容华贵。这样的艺术精品,是目前举世无双的瑰宝。
非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件文物的主人并非美人或者后妃,而是一位年9岁的小女孩。没错,这件文物是在一个隋代小孩墓里被发现的。
墓地主人叫李静训,字小孩,所以人称李小孩。她是北周、隋代李将军家的千金,同时也是北周宣帝与皇后杨丽华的外孙女,自幼深得杨丽华宠爱。
可不知何故,这个一直被外祖母杨丽华捧在手心里的女孩竟在9岁那年夭折了。她去世后,杨丽华悲痛欲绝,为了宽心她下令厚葬外孙女。她下令厚葬的结果是:仅珍贵陪葬品就达230件。这些陪葬品还多是稀世珍品,大概,也只有这样的极致奢华葬法才能稍宽杨丽华的心了吧。
第三件,隋镶金口玉杯
这隋镶金口玉杯与第二件一样,同是出自李小孩之墓。
这个玉杯通体光素无纹,造型简练却不失奢华,其杯口则是用纯金打造而成。这种抛光细润、制作精细的“金配玉”颇有宋代词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既视感。
第四件,曾侯乙青铜尊盘
曾侯乙尊盘产自战国早期,出土时间是1978年,被发掘地址是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馆藏地址是湖北省博物馆。
这是一件只一眼便可被它的细节征服的文物,文物的每一寸都经过了精细的雕琢,其精细程度直让两千四百多年后的我们惊叹不已。这样的文物,自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件无疑了,没有之一。
第五件:战国水晶杯
战国水晶杯产自战国,出土时间是1990年,被发掘地点是: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馆藏地点是杭州博物馆。
很难想象,这样一件现代感十足的物件竟是出自几千年前,肉眼看去,这个水晶杯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玻璃杯在外观上并没有太大区别。
这样的制作工艺,让今时的研究专家也难以置信。他们推断战国水晶杯可能使用了和玉器一样的制作方法,用了管钻的方法;也可能使用金刚砂磨。
但具体这个水晶杯采用的是怎样的制作工艺,尚无明确定论。
第六件: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
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产自清代中期,出土时间不祥,其他均不祥。
渔船采用整块和阗玉雕成,玉色乳白,有**沁斑。该渔船采用阴刻、阳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还原了一幅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清代渔家乐生活画面。
第七件,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玉产自乾隆年间,实际上这个称呼一直被认为是乾隆自创。这种玉因为颜值极高而深受乾隆青睐。
因为颜值极高,就连大学士纪晓岚也曾在《阅微草堂笔记》赞道:“今琢玉之巧,以痕都斯坦为第一”。
第八件,金錾双龙戏珠镯
金錾双龙戏珠镯采用纯金和珍珠打造,其奢华程度和工艺精细程度让人惊叹。从龙的设计便可知:它定是古代妃子的首饰无疑了。
玉器收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然而大多数的收藏家都会想知道玉器有没有收藏的价值。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玉器收藏价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玉器收藏价值
首先,制作玉器的原料,即玉料本身就是宝石,因而有其自身的价值,这是玉器与其他如书画、青铜器、陶瓷器等古董的区别所在。玉料价值的大小受产地、色彩、 形状、大小等制约。虽然在历史上曾有过“君子审玉,重德而次色”的玉材观,但在先秦时期关于和氏璧的故事恰恰证明了玉料的价值被人们所重视。秦汉以后,西 域的和阗玉涌入内地,以其产量大、质地纯、色泽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此后,和阗玉垄断中国2000年之久,清乾隆帝不惜花费大量财力和物力,从新疆运进单 件上吨重的玉料。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从缅甸境内运进的翡翠才取代了中国传统的玉料。由此可见,玉料本身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
其次,初期的玉器主要是生产工具、祭祀工具和装饰品。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社会财富也渐渐增多,等级观念也愈来愈重,产量稀少、美观的玉器,赋予了这种制 度的观念。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一些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发掘出了精美的玉器。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此现象更加明显,如良渚文化的一些墓地,一座墓葬中就曾 出过上百件玉器,其中一同样形制的玉器也出土于大型的墓葬中,玉成为只有少数统治者才有权占用的器物。进入商周时代,情况更加普遍,都出土在商周时期的大 型墓中。
秦以后,玉玺成了君权的象征。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用一块上等的蓝田玉(又说为和氏璧)制成了一枚传国玺,以后各代帝王都看重这枚传国玺,认 为要得了此玺,才是真命天子。东晋时的几个皇帝都没有得到这枚玺,被讥为“白版天子”。汉以后的各代还专门规定了达到某一级别的人才能有资格得到什么形制 的玉玺。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厘定的25枚宝玺,绝大多数为玉制。在唐代,则对玉带的佩用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如《新唐书·舆服》中 所谓的“其后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周礼》一书中曾作了详细的记载,“六瑞”的使用规定为:天子用尺寸最大的镇 圭,公用桓圭,侯用信圭,伯用躬圭,子和男用谷璧和蒲璧。不够某一级别身份的人不准持佩。《左传》中明确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由此可见,从原始社 会末期到清代,某些玉器一直是政治等级制度的重要标志器物。
玉器又是聚敛财富的手段和显示富有的一种标志。良渚文化中出土几十件以上玉器的墓葬,墓主都是有权有财富的人。有的一个墓葬出土上百件玉器,除作为宗都、 丧葬用器外,有着标志财富的功用。在安阳殷墟的妇好墓、江西新干大墓等一批商代贵族和方国墓葬中,仍有大批玉器出土。在商代出现了玉做的币,即贝形玉币, 同时玉也作为交换品和贡品。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玉戈上刻有“卢方皆人戈玉”。商代时期,商王室所用的玉器的玉材,有相当部分来自辽宁和新疆等地,是通过交换 或入贡得到的。在西周,僻处四川的蜀国就曾向夷王贡献琼玉。名贵的玉器价值连城,为了得到一块上等的玉器,不惜发动战争,甚至割地相让。秦汉之后,玉作为 显示富贵的财物,一直受到权贵的青睐。作为一种商品设肆而卖,早在宋代就已出现。明清以来,玉器商店渐渐增多。晚至清代,玉器的身价更是普遍升高,有“古 铜旧玉无定价”的说法。
玉器收藏价值的决定因素1、玉器的题材、类型
玉器作品种类很多,设计与雕刻时长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器皿类的玉器,用料多、耗费时间长,且制作难度大,在保证质地相同的情况下,其价值相对要高些。其次,像些做工复杂,栩栩如生的人物作品,也是难能可贵的。
2、名师作品价值高
为什么说玉雕大师们的作品价值要高,确实是因为其手艺好,雕刻出来的作品都不赖。精美的物品人人喜爱,受到追捧,自然价值就高。而且真正的精品是聚集了大师的心血的,有的一年也难雕刻出几件作品,供应满足不了需求。其次像大师的作品,是受到普遍认可和欣赏的,极具收藏意义。
3、玉质
玉器都是由玉石雕刻而成的,而玉石之美在于天然。所以它本身的质地决定了其最终的价值,因为再雕刻的如何完美的玉石,若是它的质地不佳,那么价格肯定不高。没有保证质的作品,是达不到收藏投资级别的。
4、玉器的完整性
玉器的完整性也是影响其价值的关键。一些大的摆件和山子,由于所需材料大、成本高,甚至会出现不良商家拼接相似材料进行雕琢的现象。除此之外,对手镯或其他条状玉器上的包金现象也要多多留心,避免因不良商家借由包金手法隐藏瑕疵、断裂而带来损失。
古玉的收藏价值在一般人看来玉就是石头。以矿物学分类,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也称软玉。
还有一种是单链状硅酸盐碱性单斜辉石,又叫硬玉(如翡翠)。中国传统的古玉大多是软玉,包括新疆玉,岫玉等,只是在清代初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硬玉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
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
它又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人们慢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又由于玉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这又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
我们现今看到史前早期的古玉大多是玉工具如玉刀、玉斧、玉针。然后就出现玉礼器(祭器)如良渚文化的玉宗、三叉型器,也有部分象形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等,应是作为族群的图腾而制作的。此一时期的玉器并不完全是由现代意义所指的玉石所制作的,它可以是玉,也可以仅仅是漂亮一点的石头,如与变质大理石矿共生的透闪石原矿。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中国主流文化区域内已再难见到玉工具了,代之而来出现的是大量的玉冥器、玉配饰如商代妇好幕出土的玉龙、玉风、玉鹤。此时已广泛采用软玉来制作器物了。
由老三代经秦汉至隋唐,玉器一直是皇公贵族的专有装饰用品。两宋时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由于手工业技术进步,玉器加工变得更方便快捷,玩玉赏玉之风大盛。此时出现大量制作精巧、加工细腻、构思奇妙的玉摆饰、玉佩件。
明清时玉器制作及玩赏达到顶峰,品种也更为丰富多彩,小到玉头簪,玉钮扣,大到整片的玉屏风、玉山、玉船。王公贵族家还常用玉石来制作日用具如玉碗、玉杯、玉壶等等。一般来说玉质以白玉(特别是新疆产的羊脂白玉)为上,黄玉次之,青玉再次,杂玉(如南方玉,河南玉)为下。
古董商鉴别铜器,靠眼看、手摸、耳闻、鼻嗅、舌舔来加以断、推理,辨别其年代与真伪,这完全凭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而现在的专家则拥先进的科学仪器,甚至可用激光测定(虽然仪器先进,但在没有基础知识专家手中,也是摆设。)。作为一般的古铜爱好者,要识别一件青铜器的真假,到底该从何入手呢?必须掌握古铜器鉴别的要点,即锈色、手感和声响、花纹与款识、铜质与器式,才能得出比较近似的结论。
(一)锈色
铜器经过几千年流传,至今大致有三种方式:入土、坠水、传世。行家们说:“铜器坠水千年,则绿如瓜皮,而莹润如玉;未及千年,虽有青绿而不莹;未入土水之传世铜器,其色紫褐,而有朱砂斑,甚至其斑凸起。”一般说来,流传至今的大多是出土铜器,由于铜质差别及各地土质、水质的差异,入土铜器的锈色也不尽相同,常见有绿锈、红锈、蓝锈、紫绣等。拿到一件铜器,先要用眼看,若锈色与器体合一,深浅一致合度,坚实匀净,莹润、自然,则为自然生成的锈色。若锈色浮在器物之上,绿而不莹,表皮锈,而且不润泽,刺眼,就是伪锈了;这时再做进一步的审定,把手搓热触摸器物,用鼻嗅手,定有铜腥味,因为千年古铜的无铜腥味的;还可用热碱水洗刷,伪锈就会脱落,若刷洗不下,再用火烤就脱落了;或者用舌舔,若有盐卤味,也是伪锈
(二)手感和声响
用手掂量,若过轻或过重就要引起注意了,当然,这全凭经验。另外还可用手敲击实物,听其声响,若声微细而轻脆则可;若声浑浊,发出“嗡”音,则需提高警惕了。
(三)花纹和款识
这是鉴别铜器的一个重点,夏代铜器花纹简单;商代花纹则华丽繁缛,且多遍体生花;西周大致与商同,但后期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的花纹则清新活泼,富于生活气息,秦汉重实用,花纹少且不及前代精细。另外,还可以从不同时代纹饰图案内容的改变来推断、判别。至于款识,则主要可从其字体加以辨别。商代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磔体;周朝早期沿袭波磔体;春秋时书体有肥体和瘦体,还有形似蝌蚪的“笠斗文”,以及图案化的“鸟虫书”;战国金文字体大金不考究,但也有字体竖笔引长下垂,末端尖锐的“悬篆”雏形;秦朝统一了文字,通用小篆。掌握了这此若一件号称三代时的铜器上却出现了小篆字体,那就笑话了。另外,还可根据铭文字数的多少、内容来判定。
(四)铜质与器式
铜质的鉴别较简便,翻看铜器的是底,若出黄铜质地,则是伪品;足底若已伪制了铜色,用热碱水刷洗就能看到其本来面目。除要记清楚铜器的器式、名称外,还要了解什么年代铸什么铜器、什么样式的铜器是什么年代铸的。例如钫,钫是方形,盛器,是战国末期出现的,若其按三代作工、锈色制,为伪品。再如鼎,各代皆有,但若有盖、短的鼎则不大可能是三代物品。
鉴别铜器,是一件繁琐而艰难的事,但只要掌握了要点,多看、多记、多思、还是能鉴别出真假的。
(五)青铜器主要纹饰介绍
夔纹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说文:“夔……一足”。图案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有的夔纹已成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
龙纹《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图案取传说中龙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屈曲形态,几条龙相互盘绕,头在中间分出双身。
蟠螭(chi音吃)纹形状象夔,张口,卷尾,《国语·吴语》“为虬弗摧,为蛇将若何”。韦昭注:“虬小蛇大”。图案以蟠屈的小蛇(虬)构成图形。
鸟纹有的长翎垂尾,有的长尾上卷,头前视或作回首状。也有的鸟头上作仰起或下垂的高冠,这种形状的鸟纹,也通称为凤鸟纹。鸟纹多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
蝉纹大多数在三角形中作蝉体,无前后足,四周填以云雷纹。也有作长形,并有前后足的,中间再填以云雷纹。
蚕纹头圆,两眼突出,体屈曲状。多饰于器物的口部或足部。
象纹图案表现象的形态,有长鼻构成明显的特征,也有单以象头、象鼻为图案的。
鱼纹,图案表现为鱼的形态,有的鱼形象较呆板,有的形象生动。脊鳍与腹鳍各一个或两个。鱼纹常饰于盘内,反映器物装饰和器物的造型是密切结合的。鱼纹也常施于铜洗和铜镜上。
龟纹其状一般是刻画出龟的全形,在铜器中见到的不多,多施于盘内。
贝纹形状作贝壳状,将单独的贝壳连接起来组成图案。
云雷纹,青铜器上的一种典型纹饰。它的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旋形线条构成几何图形。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云雷纹常作青铜器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勾连雷纹由近似“T”形互相勾连的线条组成。
乳钉纹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另有一种,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称为斜方格乳钉纹。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从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史学上称为"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中国的古文明悠久而又深远,青铜器则是其缩影与再现。
青铜器简史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术高超而著称于世。奴隶主把青铜器作为宴享和放在宗庙里祭祀祖先的礼器。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它作为一种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种记事耀功的礼器而流传于世。
青铜文化在世界各地区都有发展,这是因为青铜作为工具和器皿的原料有其优越性:首先,自然界存在着天然的纯铜块(即红铜),因此铜也是人类最早认识的金属之一。但红铜的硬度低,不适于制作生产工具,所以,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锡矿石,并学会了提炼锡,在此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添加了锡的铜即青铜,比纯铜的硬度大。经过测定红铜的硬度为布林氏硬计的35度,加锡5%,其硬度就提高为68度;加锡10%,即提高为88度。而且经锤炼后,硬度可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古代人们已经能够准确的掌握青铜的含锡铅比例。可根据铸造期望的不同,按比例加锡、铅。《周礼__考工记》里明确记载了制作不同的不同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齐(剂)。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齐(剂)。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箭头)之齐(剂)。金锡半,谓之鉴燧(铜镜)之齐(剂)。
一般加锡越多,铸好的青铜器就越硬,但同时青铜也会变的更脆。其次,青铜溶液流动性好,凝固时收缩率很小,因此,能够铸造出一些细部十分精巧的器物。最后,青铜的化学性能稳定,耐腐蚀,可长期保存。此外,青铜的熔点较低,熔化时不需要很高的温度。所以青铜器用坏了以后,可以回炉重铸。考古证明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大约二千年以前,自奴隶社会的夏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到春秋时代结束。经夏、商、西周、春秋到封建社会的战国、秦汉,每一时期都有着前后承袭的发展演变系统。我国古代青铜器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包括:礼器、生产工具、兵器、车马器和其他用具。其中礼器又包括了时期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
礼器:青铜礼器十分发达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古代青铜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这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本质特点。礼器的发达是由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异常强大的“宗法血缘”关系决定的。人们对祖先、对神灵的崇拜远远超越了对于自身的认同。夏代已出现了青铜礼器。到了商代,特别是商代晚期青铜礼器已十分发展成熟,主要的器类都已具备,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它被当作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利的标志。《史记--封禅书》记载:“(夏)禹收九牧之金(铜)铸九鼎”,从此九鼎成为王权的象征、传国的宝器。后来,“桀有乱德,鼎迁于商。”周灭商,成王又迁九鼎于洛邑(今洛阳)。春秋时期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陈兵于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乘机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遭到了王孙满的有力驳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元三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故事。目前考古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鼎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商代早期的青铜鼎。1939年安阳殷墟武官村出土的商代晚期后母戊(司母戊)鼎长方斗形腹,口沿上有两个直耳,腹下有四个圆柱足。腹部四周饰以兽面纹和夔[kui葵]纹,耳外侧饰以双虎食人头纹,足上部亦饰以兽面纹,并皆以云雷纹为地纹,神秘而繁缛。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三字,据此可知为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而作。形体巨大,高达133米,大长110米,宽079米,1994年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科技部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标准计量,实测重量为83284公斤,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制作精美,系用多块陶内范和外范拼合浇铸而成,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业的高水平和中国古代人民无以伦比的智慧与创造力。青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即商二里冈文化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因而变化也很大。属于商代的有圆鼎、鬲鼎、扁足鼎、方鼎等。商代用鼎制度,中、小型墓陪葬的一般是一具或二具。无论是殷墟或殷墟以外地区大都如此。但是王室的陵墓则悬殊甚大,商晚期殷墟妇好墓出土方鼎二、扁足方鼎二,大小不同的圆鼎三十二具,还有少数残破的碎片,可见中、小型墓和王室墓等级差别的森严。表现等级秩序明显的,是西周的列鼎制度。宝鸡竹园沟西周早期1号墓已出现大小相次三具一组列鼎,和另二具配合的鼎。奴隶主贵族等级愈高,使用数愈多,就是说享受肉食品亦愈丰富。据礼书的记载,西周时:天子用九鼎,第一鼎是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为羊、豕、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诸候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但东周时诸侯宴卿大夫也可用九鼎);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实是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鼎实是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鼎实为豕)。
发展时期青铜器
商代早期、中期(公元前16世纪一公元前13世纪),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器艺术趋于成熟的发展时期。以酒器为主的礼器体制初步建立,兵器种类增多。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分铸技术的应用已较娴熟,制范、合范技术相当进步。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黄河、长江的中游地区多有发现,奠定了青铜艺术鼎盛的基础。
鼎盛时期青铜器
商代晚期西周早期(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青铜艺术辉煌灿烂。商代礼器的重酒体制臻于完善,满布器身的纹饰大量采用浮雕和平雕相结合的方法,精美绝伦。运用夸张、象征手法表现动物神怪的兽面纹空前发达,既壮严神秘又富有生气。纪事何铭文在商末出现。周初礼器沿袭商制,出现了向重食体制转变的端倪。铸记长篇铭文是西周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
转变期青铜器
西周中期、晚期春秋早期(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形成重食的系统。列鼎制度、编钟制度和赐命作器之习已经形成。新器类出现,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或流转舒畅,或朴质简率。作器铸铭盛行,多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春秋早期的形制和纹饰是西周中晚期的自然延续。各诸侯国普遍建立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有的范铸技术略显粗疏,大国之器仍较精严。
更新期青铜器
春秋中期、晚期战国(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公元前221年),春秋中期至战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再次出同高潮。列国青铜器趋向成熟,区域特征明显,北方晋秦、东方齐鲁、南方荆楚的青铜艺术交相辉映。器物的生活实用性加强,礼器的功用逐渐消失。形制的创新,出现了许多谲奇精丽之器。以龙为主题的纹饰细密繁缛,人物活动的画像创造性地作为主纹出现。失蜡法和印模块范拼合法产生,镶嵌工艺绚丽工巧。铭文字体亦注重美化。战国晚期,青铜艺术趋于朴素平实。
秦、汉为青铜器发展史的余辉。
青铜器主要分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和兵器五大类。
酒器
爵爵用于饮酌酒之器皿,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爵的一般形制为: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部为杯形,腹侧有鋬(pàn),下配以三足。流同杯口之间有柱(柱可能为过滤之用)。
角(音jue)饮酒器。无柱、流,两端皆是尾。角同爵的容量比为四比一。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角当推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二里头文化期的异形管流角。
尊高体,大型或中型容酒器。按其形体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等三类。
壶盛酒之用。使用时间从商至汉代或更晚。铺首:衔门环的底座,多为虎头、螭、龟、蛇等,起装饰壶身的作用。
卣:(音you)盛酒器。盛行于商晚期及西周。
觥:(gōng)盛酒器,真正器名尚不可知,称觥是约定俗成。出现于殷墟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
彝方彝(yí)乃盛酒器。一般呈方型,出现于商代晚期。
食器
豆专用于放置腌菜、肉酱和调味品的器皿。青铜豆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山西保德县出土的商晚期带铃铜豆,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豆。豆也属礼器的一种,通常成对出现。对于用豆数量的多少,古代也有一定的典章制度。《礼记·礼器》所载"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但是,出土和传世的青铜豆都较少,这可能和当时人们多用陶豆、漆豆和竹、木质豆有关。
鼎青铜鼎有烹煮肉食、食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延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使用时间最长、变化最多的器皿。作为饪食器,鼎并无特殊功用,但作为礼器,它却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古代社会,对于用鼎的数目,有相应的制度,称为"列鼎制"。据文献记载,西周时期天子用九鼎,第一鼎盛牛,称"太牢",以下盛羊、豕、鱼、脂、肠胃、肪、鲜鱼、鲜腊;诸侯一般用七鼎,也称大牢,减少鲜肉,鲜腊二味;卿大夫用五鼎,称少牢,鼎盛羊、豕、鱼、腊、肤;士用三鼎,盛豕、鱼、腊,士也有用一鼎的,盛豕。
甗(音yan )为蒸饭器,全器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米,古称"甑"(zhèng);下体为鬲(lì),用以煮水,中间有孔通气。青铜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铸造,但为数甚少。到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已较多,西周末、春秋初尤为突出。甗是绝大多数殉葬铜礼器的墓中必有之器
簋(音guǐ)盛放煮熟的稻、粱等饭食的器具。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出土的簋也是以偶数为多。
敦(音duì)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皿,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产生于春秋中期,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秦以后消失。其基本形制是上下内外皆圆,盖与器相合成球体或卵圆形体。
鬲(音lì)为炊粥器,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大口,袋形腹,犹如三个奶牛乳房拼合而成,其下有三个较短的锥形足。袋形腹的作用为了扩大受火面积,较快地煮熟食物,但商代晚期以后,袋腹逐渐蜕化,且多数青铜鬲有精美的花纹,不宜于火煮,当为盛粥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