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龙生九子分别是哪些神兽及龙生九子石雕的寓意

石雕龙生九子分别是哪些神兽及龙生九子石雕的寓意,第1张

长子赑屃,形状像乌龟,好负重,背上驮着一块石碑,据说触摸它可以给人带来福气。

次子螭吻,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

三子蒲牢,形状像龙,但是比龙小其。性好鸣,最喜欢音乐和吼叫。人们将他的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四子狴犴,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

五子饕餮: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

六子睚眦: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

七子狻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

八子椒图:形似螺蚌,好闭口,性孤僻,因而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上。九子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小龙,好音乐。汉族的胡琴、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都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十三条龙的,肯定是赝品。

在人们的印象中,宝座一直是帝王权威的象征,人们将登上宝座视为承继大统、君临天下。古时候皇帝所坐的扶手上刻有龙的图案的椅子,龙椅一般放在古时候大臣上早朝的朝堂上的台阶上。龙椅一般由木头制成,再在扶手上刻上龙型图案,最后再漆上一层黄颜色的漆以表示皇家的威严。

其象征意义及地位与中世纪欧洲各国君主的王座等同,一般摆放于正式场合,用于接见本国大臣、面见外国特使,处理一国大事。

龙椅隐含了“第一把交椅”的意思,“坐龙椅”就是指当皇帝。龙椅的设计考究,上雕刻有威武龙腾,饰以金漆,以显示皇帝的尊贵和高尚的地位。

太和殿殿内正中为雕有九条金龙的楠木宝座,叫金漆九龙龙椅,俗称金銮宝座。宝座设在一个高约两米的朱漆方台上,正面和左右有7层台阶。宝座后面有雕龙金漆屏风。6根沥粉蟠龙金柱上的龙,龙头全都望向宝座。宝座没有椅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约宽167米、深067米的须弥座底座。宝座四周有象、鹤、香炉等摆设。宝座上悬挂有乾隆帝御笔“建极绥猷”匾。

太和殿殿顶两端的鸱吻,是故宫内最大的一对鸱吻。太和殿垂脊下面的仙人神兽像,也是紫禁城内最多的。太和殿的鸱吻,每个由13块琉璃构件组成,约重43吨,高340厘米,宽268厘米,厚32厘米。垂脊下面的仙人神兽像,除骑凤仙人外还有10个神兽,分别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它们既起到美观的作用。又寄托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这些仙人神兽像也有建筑功能。屋脊的坡度会使脊瓦下滑,交梁上需要铁钉固定,为了保护铁钉免受雨雪侵蚀,这些仙人神兽像就用来当铁钉的帽子,并起到装饰作用。垂兽、套兽、戗兽也都是一样的作用。太和殿前的露台,也就是“丹陛”上,摆放着一些陈设品。比如说东西两侧有铜制龟、鹤一对,里面中空,有重大典礼时用作燃放檀香。此外还有计时用的日晷、象征性的衡量仪器嘉量、铸造于乾隆年间的香炉等。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所在的台基上,设置有龙的头部形状的排水口。下雨时,排水头一起喷水,形成“千龙吐水”的景观。

龙是中国最大的神物,历史悠久,龙文化在中国绵延传承了几千年。龙纹在封建社会被作为“帝德”和“天威”的标志,不准乱用。龙纹在帝王时期有着严格的禁忌,凡是以龙纹作装饰的器具,多为皇帝和后妃们所专用。

龙椅始于何时,似无确切考证。查史料:唐朝始有龙椅的记载。中国历史统治阶级对龙椅的要求,一代比一代考究,一代比一代豪华。唐朝龙椅只雕刻一条龙,雕在底座“足承”处。宋朝龙椅就雕刻四条龙,椅背左右雕两条,扶手各一条。明代龙椅讲究装饰,龙身描金漆,称“金龙宝座”。有雕刻五条龙,也有雕刻七条龙的。清朝龙椅更讲究装饰,更奢华。雕刻九条龙,全部描金漆,称“九龙宝座”。后妃用“七凤宝座”。“九龙宝座”共雕九条龙,龙椅后背盘六条龙,左右扶手各盘一条,座椅正中雕刻一条龙。也有的龙椅,椅背上盘七条龙,座位正面雕刻“双龙戏珠”,也是九条龙。北京故宫珍藏一座“明太和殿雕龙髹金大椅”,宝座有一个“圈椅式”的椅背,四根圆柱上承三龙作弧形,正面高,两扶手渐低,正面两柱各蟠一龙。椅的背板通高约4尺,平雕阳纹云龙,座面和底座相连。底座是一个宽5尺,深约2尺的”须弥座“。正面雕二龙戏珠。从髹漆的方法和雕龙的造型来看,此宝座是明代嘉靖(1522—1566)时期的遗物。

《支僧载外国事》云:“佛涅时自有七宝座从地中出。”这里说的七宝座就是宝座之类的坐具。据我国古代史料记载,在宋代,宝座本身不仅是坐具,也是一种用于陈设的卤薄仪仗。明代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不断加强,宝座逐渐成为封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所以人们就将帝王御用的坐具,统称为“宝座”。清“康、雍、乾”三代制作了大量的宝座,仅圆明园就有200个宫殿,每宫殿都要配置,要多少宝座可想而知。雍正帝在位13年,就制作了10座宝座。据文献记载,清朝乾隆年间,400多名东阳木雕艺人应招入紫禁城,乾隆皇帝使用的蟠龙宝座,几十位顶尖木雕高手耗时两年才得以完成。

宝座大多摆放在宫廷正殿明间的中心或显要位置。皇帝坐在宝座上居高临下,臣民们跪在地上三拜九叩,体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九龙抬棺”是指棺材上雕刻九条龙的棺材。这种棺材是只有皇帝这种人才可以使用了,而不是平常百姓之家都可以使用的,他们这种棺材寓意就可这些人可以被带上天。所以当时的皇帝就使用了这种棺材,然后希望自己死了之后可以被这种棺材带上天。

“九龙抬棺”出现在长白山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长白山拥有的优越的地理环境。长白山从古代以来都是坐拥着非常好的地理环境,因为它是一比较高的座山,所以说它离天的地方比较近,而这个使用“九龙抬棺”的皇帝就是希望自己死后可以被带上天,然后长白山正好是一座比较接近天的山,因此他们觉得把九龙抬棺放在长白山可以更有利于他们死后被九龙抬棺带上天。

“九龙抬棺”出现在长白山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古代的时候人们把长白山当做有龙脉的山。长白山是一座非常高耸的山,然后它的环境也非常优美,所以古代的人就把它当作是一个盛产龙脉的山,然后皇帝死后正好可以被安葬在这座山上,因为这样的话就可以预示着龙脉归还于产生龙脉的山,也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生是从这里生的死那肯定也是要回到这里去的。

“九龙抬棺”现在长白山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长白山的寓意比较好。长白预示着能够与相爱之人白头到老,所以说人们就希望可以能够站在长白山,而当时皇帝就把自己葬在了长白山上。

总之,“九龙抬棺”其实是九条龙全部被雕刻在棺材上,然后预示着皇帝们可以被九龙抬上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5080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