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和田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第1张

和田玉是从上古时期开始的。

出土文物证实,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有玉器的存在了。但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艺术价值并不高,可能是由于当时人们制作玉器的经验不足,所以打造的玉器外形都是十分简单的,加上雕琢玉器的技术与工具有限,所以玉器本身大多没有纹饰。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楼兰遗址,新疆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玉斧,是用和田羊脂白玉制成,有的玉斧用和田青玉制成,形如铁斧一般大,玉质细润光滑。

和田玉不仅在新疆被广泛应用,而且不断向中原地区传播和运输,成为贸易交换的主要珍品。在距今6000多年的关中地区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和田玉玉器。可见,那时和田玉已运输到了陕西、甘肃等地。

扩展资料

和田玉硬度:硬度是鉴定和田玉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在宝玉石学中通常所用的摩氏硬度就是指其中的刻划硬度。

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度,摩氏4度以下通常称为彩石或雕刻石。硬度大,抛光性好,能使玉器发亮,同时也便于长期保存。

和田玉经测定摩氏硬度为65—69,硬度比较大,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青玉硬度稍大于白玉。

-和田玉

中国玉文化体系概括起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史前社会巫占有玉器为巫教事神的巫玉阶段。

(2)文明时代以王权统治为核心的王玉和帝王玉阶段。

(3)宋代以后出现了王玉、帝王玉与民玉并行不悖的民玉阶段。

一、巫玉之光(史前社会)的巫玉阶段

巫玉之光使得中华儿女在地球村看见冉冉升起的中华文明和华夏文化的第一缕曙光。

中国玉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长达万年之长,在史前时期由巫觋掌握玉神器并以其事神,可称为“巫玉”(距今万年~距今4000年),为人们构筑中华文明大厦砌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在没有文字的史前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大自然,也无法解释许多大自然发生的观象,于是产生了“巫”和“觋”,巫觋及其集团在史前社会蒙眯或野蛮的背景下是唯一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体,巫通过以玉事神建立了神本主义、宗教与政治同一的社会生活。

巫以玉事神的“玉神器”即是信仰的载体,血缘的纪纲又是纪实记事的信物。后来有的文字结构便摄取于玉神器,可见,巫对中国造字也有一定的贡献。

二、文明时代以王权统治为核心的王玉和帝王玉阶段。

长达6000年的史前玉文化分区存在,互有碰撞,相互交融,但并没有出现统一的玉文化。夏代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王国之后,玉文化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统一的玉文化。从夏代开始到商周简称为“三代”,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以王为最高统治者的时代,王及王室占有来自全国的玉料或玉器,“巫”和“觋”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和阗玉在王室玉器中所占比例日益增长,殷虚妇好墓出土玉器即是例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出现了帝王玉,帝王玉取自和阗,于是和阗玉成为帝王玉的中流砥柱,支撑其发展演变长达二千余年,其他地方玉料在帝王心目中地位较弱。因此,形成了文明时代以王权统治为核心的王玉和帝王玉阶段。

三、王玉、帝王玉与民玉并行不悖的民玉阶段

宋代以后官僚集团、庶民、商贾突破礼制开始买玉、用玉、赏玉和藏玉,出现了与王玉、帝王玉并行不悖的民玉阶段。尤其到了民国时期民玉已成为独立发展的唯一玉器。1911年清帝逊位,民国成立,帝王玉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帝王玉长达3000余年的历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玉进入了巨大发展的时代。

中国玉文化有8200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持续不断地发展,缔造了精美绝伦、独树一帜的艺术王国。中国玉文化在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独特文化现象,在人类没有文字的史前时期,它以独有的特殊的渗透力影响着世俗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玉文化对中华文明、华夏文化的奠基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意识形态都无法替代的,是中华文明大厦最为坚韧的奠基石。

玉器在中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玉器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偶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因为这种矿物比一般石头更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但是这种矿石又清澈透明,非常好看,于是人们慢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一部分“美石”的具有特殊的性质,就把它们从“石”中独立出来,称为“玉”。

由于玉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所以就只有族群里少数族长、祭师这样的有地位的人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这种需要加工,费时费力的物品,这又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于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好看的石头转化为代表财富、神权、权力、地位的象征。 

通过考古学家对历代文献和图画的研究,我们了解到,远在汉唐的时候,虽然使用玉器的文化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收藏玉器的风气尚未形成。直到两宋年间,收藏玉器才慢慢变成民间的一种风气。

 

玉器收藏之所以能发展起来,第一是因为两宋距离商周秦汉已有千余年,这就具备了收藏古物的物质以及时间基础。而宋代的文人气息也很发达,在文人官僚和士大夫中有着收藏、考究古物的风气,这是古物收藏的人文基础。作为封建王朝的顶峰,宋代商品经济又很发达,文人雅士也就多了起来,古物收藏也就有了经济基础。三者互相促进,古物收藏这个概念也就水到渠成。 

玉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一般人认为是上古时的人们在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因它比一般石头更为坚硬,所以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制品同时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惹人喜爱,于是慢慢的人们就用它来做装饰品又由于玉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因此就只有族群里少数头面人物如族长、祭师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这使它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正是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先的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

就像在约距今七千至四千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掌祭祀大权者,多用珍贵的美玉制作「祭器」,礼拜神只祖先他们相信天圆地方,便琢制圆璧与方琮,来礼拜天神与地只;他们相信氏族远祖的生命,是经由神物源自上帝,便在玉器上雕饰想像中神只祖先的形貌,甚至刻绘极具深义的符号,以礼拜之希望藉玉器特有的质地、造形、花纹与符号,产生感应的法力,与神只祖先交通,汲取他们的智慧,获得福庇

在上古社会里,个人地位的高下,端视人与神只祖先关系的亲疏而定事神之「礼」,建立了人神之间的沟通管道,也维系了人际间的和谐关系「瑞器」就是象征身份地位的玉器「祭器」与「瑞器」的制度,都源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三代,配合不同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继续发展在宗庙祭典与朝享会盟上,发挥其形而上的功能,以维系礼制,故总称为「礼器」

曾经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辽宁阜新查海遗址、沈阳新乐遗址和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真正玉器而玉的文化、宗教和政治属性,夏、商、周三代已经渐次完善

东周时,人文主义兴起,儒家将一些传承自原始宗教的文化成份,道德化,生活化,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于是佩玉之风大盛,而雕琢之精美,后世亦难出其右

汉室崇玉,生者佩玉、食玉;亡者裹玉、填玉甚至在帛画、墓砖上,都饰以玉璧图象圆璧有助于灵魂通天的观念,此时发挥至极

六朝至唐,中土玉雕艺术转衰虽然李唐盛世,仍秉承道统,举行封禅大典,然而礼神之册都难用真玉,而以次玉代之传世玉器,仅见带銙、梳、簪、佩等部份亦系西域工匠所制

宋、明以降,玉雕艺术再度兴盛,帝王祭典用玉之外,更因学者对商、周礼制的考订,民间遂兴起了研究与仿制古玉的热潮此时,以知识相结合的士大夫阶层,重视生活品位玉制文房陈设,除供欣赏把玩外,兼具实用功能自然界的花鸟、人物、山水等,也成为装饰主题,呈现柔美雅致的文人品位由于所取玉料,多为河中玉子,玉工常是因材施艺所琢成品,常是图必有意,意必祥和

孔子说,玉有仁、智、义、礼等十一德,《礼记》所言“君子无故,玉不去身”,都是强调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要向玉学习,警示他们没有特殊原因,要玉不离身中华民族这种崇玉、敬玉、爱玉的情操,明清时期比汉唐时期有过之而不及,玉的雅丽和圣洁,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藏玉,就是目前社会玩玉爱好者的真实写照

由老三代经秦汉至隋唐,玉器一直是皇公贵族的专有装饰用品两宋时经济发达,商业繁荣,由于手工业技术进步,玉器加工变得更方便快捷,玩玉赏玉之风大盛此时出现大量制作精巧、加工细腻、构思奇妙的玉摆饰、玉佩件

明清时玉器制作及玩赏达到顶峰,品种也更为丰富多彩,小到玉头簪,玉纽扣,大到整片的玉屏风、玉山、玉船王公贵族家还常用玉石来制作日用具如玉碗、玉杯、玉壶等等一般来说玉质以白玉(特别是新疆产的羊脂白玉)为上,黄玉次之,青玉再次,杂玉(如南方玉,河南玉)为下

清初时翡翠传入中原,其动人心魄的碧绿马上赢得了国人的倾心用翡翠制成的玉饰件大行其道,成为时人竞相追逐的时尚但在传统的中国人眼里,翡翠制成的玉饰却远远比不上古玉

以矿物学分类,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也称软玉还有一种是单链状硅酸盐碱性单斜辉石,又叫硬玉(如翡翠)中国传统的古玉大多是软玉,包括新疆玉,岫玉等,只是在清代初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硬玉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

我们现今看到史前早期的古玉大多是玉工具如玉刀、玉斧、玉针然后就出现玉礼器(祭器)如良渚文化的玉琮、三叉型器,也有部分象形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等,应是作为族群的图腾而制作的此一时期的玉器并不完全是由现代意义所指的玉石所制作的,它可以是玉,也可以仅仅是漂亮一点的石头,如与变质大理石矿共生的透闪石原矿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中国主流文化区域内已再难见到玉工具了,代之而来出现的是大量的玉冥器、玉配饰如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龙、玉风、玉鹤此时已广泛采用软玉来制作器物了

在一般人看来玉就是石头,可在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直到今天,如果我们拿起一件翡翠,我们只会去评价它的颜色,它的质地,它的制作可当我们看见一件古玉,在欣赏它的造型,它的沁色、它的质料的时候,心中油然而升的却会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究其原由,就是因为古玉里孕含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以及炎黄子孙的民族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5164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