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图片有哪些?

钻石图片有哪些?,第1张

这个的话你可以去百度找一下看看有没有你想要的答案,因为我这里没有这种钻石,你在百度上面找一下,然后搜索一下应该能够找到你想要的,我感觉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可以去试一下看看有没有用吧。

在人们的珠宝奢侈品中,钻石是指抛光钻石,也是爱情和忠诚的象征。人们对钻石形成的原因很好奇。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钻石是怎么形成的。钻石形成的原因钻石的结构特征:钻石由碳元素组成,是碳元素的一种晶体,硬度为10。它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天然矿物,密度为3。53(001)克/立方厘米,折射率为2。417,离散度为0。044它是钻石经过切割、研磨后的产物,在钻石矿物中约有五分之一可以达到宝石级,被称为宝石级钻石,在国外被称为“毛坯钻石”或“钻坯”。毛坯切割打磨成切割形状后,称为裸钻,国外称为成品钻或抛光钻。英文名Diamond来源于希腊语amou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不可战胜”。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它们在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下可以相互转化。钻石属于立方晶体,硬度为10,石墨属于六方晶体,硬度为1。它们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并且是结晶碳的两种同质多晶型物。只有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碳才能结晶成金刚石。钻石的形成:最早的天然钻石形成于地球内部,温度为900-1600℃,压力为(45-6)×109Pa,相当于地下130-200km的深度。理论上,只要满足条件,钻石随时都可以形成。目前开采的钻石大多形成于33亿年前和12-17亿年前。形成钻石的碳来自地幔中熔化的岩浆,或者是因为地壳的运动。地壳中的碳带聚集在地球深处,在合适的条件下结晶成钻石。还有一种外在的方式产生钻石。陨石撞击大陆时,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也可能产生钻石。但这种方式生产的钻石往往比较小,质量差,一般没有经济价值,不能作为珠宝加工的钻石。钻石的发现:钻石首先在印度被发现。随着人们对钻石的渴望,钻石的勘探和开采越来越受欢迎。金刚石矿床分为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石是由地球的地质运动产生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将富含金刚石的矿物带到地表或地表附近的区域,其中大部分是富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和煌斑岩,以及火山口附近的填充物和岩壁和基岩中的根部沉积物。在自然的作用下,次生矿石由原生矿石搬运沉积而成。大部分经风化和雨水冲刷,残留在山坡、河流和海岸形成矿床,多为砂矿。钻石的形成和发现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不像黄金等贵金属。21世纪以来,钻石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逐渐成为投资者的首选。钻石的鉴定方法简单识别钻石的简单鉴别方法:需要10-20倍的放大镜辅助,做几个简单的观察。观察钻石的腰部。腰部用沙子磨的话最好用这个方法。因为钻石比任何仿制品都硬,不会有仿制品那样的细线。钻石的腰部是颗粒状的。钻石比仿制品坚硬,仿制品的刻面往往比钻石钝,但钻石的刻面一定要锋利。因为钻石比仿制品坚硬,仿制品的刻面边缘经常磨损。如果钻石有自然表面,就有机会在自然表面找到钻石独特的“三角形生长线”。如果一颗钻石破碎,它的外观通常是阶梯状的,而仿制品是弯曲的或贝壳状的。硬度检查钻石是已知最坚硬的天然物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标记它们。如果可以,那就不是钻石了。热传导试验呼吸的同时对钻石和其他类似的项目进行辩论。如果是钻石,其表面凝结的水雾应该比其他物品上的水雾蒸发得快。这是因为钻石的导热性很高。观察法反射光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钻石的腰部呈现非常精细的磨砂状,反射光闪闪发光。钻石的这一特性是独一无二的。看生长点在放大镜下观察,真钻的晶面上往往有凹槽和三角形生长点,而假货有三种:①普通玻璃加氧化铝,因折射率和色散增加,容易误入,但硬度较低。②由化学合成的蓝宝石和无色尖晶石仿制,硬度相近,但折射率低且有双折射现象,放大镜下可见重影。铅笔标识铅笔的化学成分是碳,就像钻石一样,只是物理结构不同,所以很多人用一支铅笔来检测钻石的真伪,这是比较实用有效的方法。鉴定时,他们要先用水打湿钻石,然后用铅笔轻轻划线。在真钻石的晶面上,铅笔划到的地方是没有痕迹的,而如果不是钻石,而是玻璃、水晶等材料,就会在表面留下痕迹。一般会用铅笔标注,以鉴别钻石的真伪。这个它硬度高,折射性好,但是旋转时会反射更多的彩色光,和正品旋转时只反射微弱的**和蓝色光有明显区别。钻石切割程序一颗钻石毛坯看起来不起眼,必须经过精心的切割、打磨、加工,才能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闪亮钻石。所以钻石的车削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下面详细介绍。当然,理想的切割效果是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最大限度减少瑕疵,充分展示钻石的美,使其熠熠生辉。一般切割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划线(Marking):这是钻石切工的第一步。首先,检查钻坯,在钻石表面做标记。做这项工作的人经验丰富,精通加工技术。最终目标是生产出最大、最干净、最完美的钻石,从而尽可能高的体现钻石的价值。抄写员必须注意两点:保持最大重量,尽量减少夹杂物。划线员用放大镜研究钻坯的结构。如果是大钻石,这个工作可能需要几个月,而对于普通钻坯,则需要几分钟。但是,再小的钻石毛坯,每颗钻石都必须经过详细的检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抄写员用印度墨水在钻坯上做了记号,表示钻坯要沿着这条线分。通常情况下,线尽可能沿着钻石的自然纹理方向画。裂开切割者将画好线的钻坯放在夹持器上,然后用另一颗钻石沿分割线切割出一个凹痕,再在凹痕上放一把方形刀,用手适当用力敲击。钻石会沿着纹理方向分裂成两块或更多块。锯切大部分钻石不适合劈开,需要用锯子切割。由于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所以锯片是磷青铜圆片,边缘涂有金刚石粉和润滑剂。钻石固定在夹具上,锯盘高速旋转切割钻石。将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金刚石切割,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采取想要的形状锯好或劈好的钻石送到磨圆部进行磨圆整形,即根据设计要求,将钻石做成圆形、心形、椭圆形、尖形、祖母绿形等常见的切花形状,或其他特殊形状。由于钻石是迄今为止人类公认的最坚硬的天然物质,只有钻石才能打磨钻石,钻石的硬度在各个方向都略有不同。所以打磨的时候要靠经验来把握钻石的基本形态:三面体、八面体、十二面体和晶体特征。一般方法是在车床上高速转动钻坯,然后用另一只手臂上的金刚石把转动的钻坯磨圆。擦亮在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所有的刻面(刻面)都被转动,使钻石闪闪发光。打磨工艺通常是,先在底层做8个大面,再做16个小面。有尖底,有25个刻面,从这些刻面延伸出三角刻面、风筝刻面、腰刻面,共33个刻面。这样的圆形钻石一共有58个刻面,如果没有尖底刻面,则有57个刻面。并不是每个钻坯都要经历以上所有的工序,这取决于钻坯的特性和要达到的目标。例如,上述“扁平”钻坯可能不需要分割,或者祖母绿钻石可能不需要倒圆。然而,对于任何一颗毛坯钻石来说,都有两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即“划线”、“削片”和抛光。一颗精雕细琢的钻石所产生的花瓣表面的位置和角度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这使得钻石最闪耀。随着科技的进步,激光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可以使钻坯的设计和切割更加精确。钻石的化学成分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碳是宝石中唯一的单一元素,属于等轴晶系。它往往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它们的存在与钻石的种类和性质有关。大多数晶体是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其集合体。纯钻无色透明,因微量元素的混合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强烈的钻石光泽。折射率为2417,色散适中,为0044。各向同性物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其绝对硬度是应时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它害怕重重的一击,重重的一击之后就会被劈碎。一组完全裂开。密度为352克/立方厘米。钻石是会发光的,当暴露在阳光下时,它们在夜间会发出淡淡的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会发出天蓝色的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也不会对其产生作用。钻石与同类宝石和人造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常见的替代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石榴石、钇镓石榴石、人造金红石等。人造钻石最早由日本在1955年研制成功,但没有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比天然钻石贵,所以合成钻石在市场上很少见。钻石可以通过其独特的硬度、密度、色散和折射率来区别于类似的宝石。如类金刚石立方氧化锆无色,分散性强(0060),光泽强,密度高,为58g/cm3,手感厚重。钇石榴石的分散性较软,肉眼很难与钻石区分。看看钻石是如何形成的,看看:1金矿是怎么形成的?2月光石是如何形成的?3雷电是如何形成的?4泻湖是如何形成的?5贝壳的珍珠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要注意的是最左边一排鉴定书编号(GIA REPORT Number),每张GIA开立的证书都会有此编号建立在GIA的资料库中,如果对证书有质疑可以依照鉴定书编号向GIA鉴定所GTL查询。接下来是鉴定书的内容,钻石资料的文字内容分成三栏:

第一栏是有关钻石的资本资料,内容依序如下:

1、日期:鉴定书开立的日期

2、鉴定书编号镭射印记:钻石鉴定书的编号以显微镭射光束刻在钻石腰围上。

3、钻石切割形式:钻石的切割形式,除了圆明亮型车工以外的切割形式皆为花式车工。

4、测量:此列数据代表钻石直径与高度的实际测量值,圆形钻石的测量数据表示方式为“最小直径-最大的直径高度”,如果是花式切割则为“长宽高度”。

第二栏是GRADING RESULTS-GIA4CS是GIA4C分级的结果报告:

5、克拉重:钻石的重量以克拉为单位。

6、颜色分级:钻石颜色等级。

7、净度分级:钻石颜色等级。

8、车工分级:钻石的车工等级,车工分级有极优良、很好、佳、尚可、不佳等五个等级。

第三栏是ADDITIONAL GRADING INFORMATION是钻石的其他资讯:

9、修饰:显示钻石车工的品质好坏,包括底下的抛光与对称性两项,都是以极优良、很好、佳、尚可、不佳来标示钻石表面抛光与对称性优劣状态。

10、荧光反应:钻石在长波紫外光的照射下呈现的荧光反应强度与颜色。荧光强度分成四级:无、弱、中度、强。

11、附注:补注其他相关的钻石特征或附注内容。

12、钻石图解:将钻石的各种特征在图上用符号标示出来,底下有符号的注解表示图上的符号所代表的净度特征。

13、颜色、净度与车工等级比例尺规:显示钻石的净度与颜色在GIA等级中的相关位置。

14、钻石车工比例剖面图示:显示比例与角度等所有实际数据比例值。

扩展资料:

关于GIA的问题:

关于国内盛行的GIA证书和国检证书鉴定有出入的问题,各说各有理,消费者往往一团雾水。

一、切工问题

GIA机构检测的是裸石,在检测时需要把钻石置于极度精密的仪器下旋转360度绘制出钻石真实比例的模型用计算机对钻石的"台宽比""亭深比"等各个部位进行测量计算。

每一个经过GIA检测的钻石会在证书里绘制出一个钻石比例图,这样以来人们很容易看到钻石的切工等级,而市面上的国检证书大部分是检验的已经镶嵌后的钻石,无法对钻石各个部位进行精确的测量所以很难对钻石的切工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颜色问题

钻石颜色分级有很多严格的要求,只有裸石才能正确的比出颜色。在裸石分级时一定是要钻石的台面向下去比较钻石最明显的腰棱处,而镶嵌过的钻石台面是向上的,这样钻石本身火彩就会很大程度上掩饰了钻石的颜色,而且镶嵌后的钻石颜色会受到周围金属颜色的影响。

如果镶嵌钻石的金属颜色配的是白色,钻石的颜色就会显白,而用的是**金属,钻石的颜色就会映衬的发黄。

三、净度问题

镶嵌后的钻石净度判断是无法准确的,因为裸石检验净度分别要做到"冠部""亭部""腰部"等各部位的检查。

而镶嵌的钻石在做检查时只能从钻石的"冠部"来观察钻石的净度,有些能检查"腰部",但是由于款式的限制,几乎无法从"亭部"检查钻石的净度,受钻石本身的火彩的影响,从台面观察钻石很多钻石的包裹体是观察不到的。

四、重量问题

GIA检查裸石重量需要把钻石置于密封仪器内进行称重,并且重量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而镶嵌过的钻石在重量检测时是无法把钻石拆下来称重的,所以在国内在出具钻戒证书时会在重量上采用"参注标称""印记标称""注托石重"珠宝厂家在戒指内壁印上的钻石重量。

钻石等级对照

一、钻石的颜色(Colour)等级介绍bai

钻石颜色分为两大系列,常见的无色系列包括无色、浅黄、浅褐色;彩色系列包括深黄、灰色、粉红等。无色钻石色泽通常以美国宝石学院GIA建立的色泽分级为准,由D(透明无色,即从Diamond的第一个字母开始)至Z(**)。彩钻是极之罕有的钻石,拥有浓烈色彩,例如粉红色、蓝色、绿色、**及非常罕有的红色等。色泽分级系统不适用于彩钻。

D级:完全无色。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价值较高。

K—M级:颜色较深,火彩差,戴维尼珠宝网不提供,也建议客户不使用。

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戴维尼珠宝网不提供,也建议客户不使用。

二、钻石重量(Carat)等级表

钻石重量以克拉(CT)计算。1克拉=02克=100分。075克拉又称为75分。在其它条件近似的情况下,随着钻石重量的增大,其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重量相同的钻石,会因色泽、净度、切工的不同而价值相差甚远。克拉重量超过50分的钻石具有保值和增值性,越大越具有摄人心魄的极致魅力。

从钻石直径与重量对照表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同等品质的钻石,克拉重量越大越珍贵。

三、钻石的净度 (Clarity)等级表

每颗钻石都含有天然的内含物,犹如天然胎记,这些内含物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决定一颗钻石的净度及独特性。内含物藏在钻石之内,而且可呈不同颜色:白、黑、无色、甚至绿色或红色。大部份内含物都不能以肉眼辨析,须在10倍放大镜下才明显看到。净度是量度内含物及瑕疵多寡的分级系统:由FL/IF(完美无瑕/内部完美无瑕)至I(有瑕疵)。I级净度代表内含物能以肉眼辨析。戴维尼不提供I级净度钻石。

钻石净度等级表

FL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洁净,即宝石内部和外部均不见内含物。

IF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无任何瑕疵,但表面或许有一点点瑕疵,重新抛光即可除去。

VVS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可见到亭部或表面有极小的瑕疵。VVS1和VVS2的区别是后者有极微小的棉状点和小毛茬等。

VS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可见非常微小的瑕疵。VS1和VS2的区别在于后者可能有微小的棉状点或小毛茬。

SI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很容易见到瑕疵,但肉眼看不见。

I1、I2、I3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易于见到小瑕疵,肉眼刚刚能够看见到肉眼易见,个别有明显的解理和裂隙。

所有钻石都是用10倍放大镜观察净度,只有I3级可用肉眼毫不费力地看出瑕疵。

四、钻石的 切工(Cut)等级表

切工是指技师切割钻石瓣面的角度,及完成切割后钻石各部份的比例。根据科学方程式,完美切工钻石应将进入钻石内的光线,经不同瓣面作内部反射,最后凝聚在钻石的顶部,绽放光华火彩。切割过深或过浅的钻石会令光芒由底部或旁边流走,失却光彩。因此,切割比例得宜的钻石价值亦自然较高。

理想切工(EXCELLENT):代表只有3%的一流高质量钻石才能达到的标准。这种切工使钻石几乎反射了所有进入钻石的光线。是一种高雅且杰出的切工。

非常好切工(VERY GOOD):代表大约15%的钻石切工。可以使钻石反射出和标准等级切工的光芒,但是价格稍低。

好切工(GOOD):代表大约25%的钻石切工。钻石反射了大部分进入钻石内部的光。比VG级便宜的多。

一般切工(FAIR):代表粗糙度为35%的钻石切工,仍然是优质钻石,但是一般切工加工的钻石反射的光线不及G级切工。

差切工(POOR):这包含所有没有符合一般切工标准的钻石。这些钻石的切工要么深而窄要么浅而宽,易于让光线从边部或底部逸出,从而使钻石失去光彩。

上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钻石等级对照表,钻石等级分级标准及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钻石的价格虚高,不如看下性价比更高的比利时魔星钻,一克拉D色FL/IF无瑕疵品质的比利时魔星莫桑钻价格在四五千左右左右,而这样级别的钻石的价格要几十万了。

本文利用实体显微镜和微分干涉显微镜对83片山东、63片辽宁和134片湖南砂矿钻石薄片中的包裹体进行显微放大观察,采用的仪器分别为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矿显微鉴定室和西北大学地质系特种显微镜室的实体显微镜(型号分别为Nikon SMZ1000和Nikon SIMZS00)、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微分干涉显微镜(型号为Nikon LV100),结果如下:

6221 常见包裹体的形貌特征

三产地的钻石中橄榄石包裹体出现的频率较高,在辽宁发现13颗,山东发现18颗,湖南发现14颗,出现频率在分析的钻石样品中分别为206%、217%和104%。橄榄石包裹体大多数为无色透明的浑圆球状、柱状晶体(图61,图版Ⅵ)。湖南钻石中的橄榄石还具有哑铃状外形,哑铃状橄榄石显示浑圆的外形,晶体一头大一头小,中部线状内凹收窄,周围派生片状的内部裂隙和微裂纹(图62);山东钻石中还出现有钉头状橄榄石(图版Ⅵ)。橄榄石周围常环绕黑色石墨包裹体,部分晶体与石墨、裂隙相连接(图63,图版Ⅵ),辽宁钻石中的橄榄石包裹体晶面上还有细密的蚀像(图64),在山东和湖南钻石中的多颗橄榄石包裹体晶面上都发现有黑色石墨斑点的覆盖,如山东钻石23-SD-02的橄榄石晶体的部分晶面布有细小的黑色斑点,湖南钻石146-HN-01-A中三颗橄榄石包裹体晶面上都覆盖有黑色斑点(图65,图版Ⅵ)。石墨斑点以薄膜状覆盖在橄榄石的晶面上,同时对所在橄榄石晶体的拉曼测试造成影响。石墨斑点或分散或密集地在部分晶面上和晶棱上存在,斑点个体大多数呈拉长椭圆形,个体间沿拉长方向平行排列,拉长方向大致与包裹体晶体的延长、变形方向或晶体被熔蚀方向一致,如湖南钻石样品802-7中球状橄榄石晶面和晶棱上都有黑色拉长石墨斑点,晶棱上的石墨在熔蚀凹槽内出现,斑点整体平行排列(图66,图版Ⅵ);共生于同一钻石中的橄榄石上的石墨斑点在相同方向的晶面上出现,并且各个橄榄石晶体上斑点的拉长方向一致(图版Ⅵ)。

表63 中国钻石包裹体的类型特征统计表 Table 63 Statistics of inclusion types of diamonds in China

图61 山东钻石中的短柱状橄榄石

(样品23-SD-02,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1 Short columnar olivine inclusion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23-SD-0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2 湖南钻石中哑铃状橄榄石及周围的片状裂隙

(样品802-6-2,微分干涉显微镜下,100×)

Figure 62 Dumbbell-shaped olive inclusion with sheet fissure surrounded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6-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图63 湖南钻石中的橄榄石包裹体、状裂隙及其内的石墨

(样品177-HN-0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3 Olivine inclusion and sheet fissure with graph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177-HN-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4 辽宁钻石中橄榄石包裹体晶面上布满蚀像

(样品3-LW-03,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4 Olivine inclusion fully covered with etched figures in Liaoning diamond

(sample 3-LW-03,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5 湖南钻石中橄榄石包裹体上平行成行排列的黑色石墨

(样品146-HN-01-A,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5 Olivin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parallel graph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146-HN-01-A,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6 湖南钻石中橄榄石上定向拉长的石墨斑点

(样品802-7,微分干涉显微镜下,100×)

Figure 66 Olivin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oriented elongated graph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7,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在三个产地的钻石中发现有两种类型的石榴子石:镁铝榴石和镁铝-铁铝榴石。

辽宁钻石中发现的镁铝榴石主要为灰白色拉长柱状(图67,图版Ⅵ),晶棱圆滑,周围有大量黑色包裹体,其中一个大型的黑色包裹体呈厚片状分布,放大观察可见其中包裹大量的浑圆晶体(图68,图版Ⅵ),同时在该钻石中分布许多熔蚀长轴状未准确鉴定的晶体;镁铝-铁铝榴石包裹体十分细小,以浑圆状晶体分布于大片状的内部裂隙和黑色石墨包裹体中,难于仔细观察(图版Ⅵ)。

图67 辽宁金刚石/钻石中拉长柱状镁铝榴石

(样品8-LW-02,实体显微镜下,250×)

Figure 67 Elongated columnar pyrope inclusion in Liaoning diamond

(sample 8-LW-02,Stereomicroscope,250×)

图68 厚片状黑色裂隙中浑圆晶体群

(样品8-LW-02,微分干涉显微镜下,200×)

Figure 68 Rounded crystal group in thick and black sheet fissure

(sample 8-LW-0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辽宁钻石中的石榴子石包裹体周围有大量浑圆晶体包裹体,种类有辉石族矿物和其他镁铝榴石以及未确定的矿物(图69),晶体包裹体彼此之间都或近或远地独立分布。

山东钻石中镁铝榴石包裹体以紫色为主,呈现中间收小的哑铃状、葫芦状和复杂晶形的浑圆晶体(图610,图版Ⅵ),晶体周围黑色石墨包裹体较少,多是浑圆的晶体包裹体,镁铝榴石包裹体没有与裂隙连通,较为独立。山东钻石样品23-SD-02的哑铃状镁铝榴石显示出层状结构,晶体内部为紫色,外部则为无色透明(图611);镁铝-铁铝榴石包裹体有紫色、黄褐色和无色(图版Ⅵ),晶体外形基本完整,部分晶体的晶面上有黑色斑点、红色斑块和三角锥状蚀像(图612):其中黑色斑点所在的晶面显示面平棱直的形态,可判断此晶面是受外力导致的破裂面,非熔蚀过程导致,斑点为六边形,与所在晶面的形状一致,且取向和所在晶面一致,判断黑色斑点是在石榴子石破裂面生成后形成的,为后生成因;红色斑块外形多变,多散布在晶体的边棱,向中部减少,对周围的一颗熔蚀状晶体上的红色斑块的拉曼测试结果为黄铜矿,推测石榴子石上的红色斑点应为同样生长环境下的同种物质;三角锥状蚀像密集在一晶面上。根据镁铝-铁铝榴石的形貌特征可判断钻石247-SD的生长经历了外力撞击和后期熔蚀的过程,显示该区金伯利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钻石发生再结晶作用。

湖南钻石中的镁铝榴石包裹体为无色透明晶体,呈拉长浑圆状四角三八面体,常独立分布,很少与裂隙连通,晶体周围还常常有其他种类的浑圆晶体包裹体存在,如样品150-HN-01中3颗分散的镁铝榴石包裹体,包裹体显示浑圆拉长晶体(图613);镁铝-铁铝榴石有拉长柱状晶形,还发现有钉头状外形,白色钉头状晶体有单独分布,也有成行分布(图614)。

辽宁钻石中的顽火辉石包裹体呈无色,浑圆拉长变形晶体,晶体两端大小不一(图615),周围伴有裂隙和黑色包裹体。

山东钻石中辉石族矿物种类包括镁铁辉石、顽火辉石和绿辉石,为无色透明柱状浑圆晶体,环绕辉石包裹体周围的钻石内呈现明显的应变异常双折射现象(图616,图版Ⅵ),长柱状辉石晶体的平坦晶面上呈现小阶梯状(图617)。辉石包裹体周围有大量黑色云朵状包裹体和大量的晶体包裹体,种类包括绿辉石和石榴子石(图版Ⅵ)。

图69 辽宁钻石中的橄榄石和石榴子石包裹体

(样品LN-50-037B,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

Figure 69 Olivine and garnet inclusions in Liaoning diamond

(sample LN-50-037B,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

图610 山东钻石中的镁铝榴石

(样品247-SD-0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10 Pyrope inclusion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247-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11 山东钻石中紫色哑铃状镁铝榴石

(样品23-SD-02,微分干涉显微镜下,200×)

Figure 611 Purple and dumbbell shaped pyrope inclusion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23-SD-0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图612 山东钻石中浅**镁铝-铁铝榴石晶面上的黑色六边形斑点(右部)、拉长的三角形蚀像(左部)和红色斑块(中下部)

(样品247-SD-0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12 Light yellow pyrope-almandine inclusion with black hexagon spots (right),elongated triangular etched figures (left) and red patches (lower center)

(sample 247-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13 湖南钻石样品150-HN-01中的镁铝榴石包裹体

Figure 613 Pyrope inclusion in Hunan diamond,sample 150-HN-01

图614 湖南钻石中的镁铝-铁铝榴石包裹体

Figure 614 Pyrope-almandine inclusion in Hunan diamond

图615 浑圆拉长变形的顽火辉石

(样品8-LW-01,拉曼探针显微镜下实测图)

Figure 615 Rounded,elongate and distorted enstatite

(sample 8-LW-01,Raman Microscope on-the-spot figure)

图616 浑圆状绿辉石及其周围的异常双折射现象

(样品247-SD-0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16 Rounded omphacite with anomalous birefringence effect

(sample 247-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17 长柱状辉石,平行柱状体有阶梯纹理

(样品247-SD-02微分干涉显微镜下,200×)

Figure 617 Long columnar pyroxene with parallel stepped veins

(sample 247-SD-0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湖南钻石中辉石族包裹体种类有顽火辉石、镁铁辉石和绿辉石。晶体为无色透明,呈浑圆状,晶形多样,有柱状、板状、膝状和针管状形态,平行晶体延伸方向常具有阶梯状纹理(图618,图版Ⅵ)。辉石包裹体在钻石中都是单独存在,部分晶体周围延伸微小的裂隙。如钻石样品802-2中的膝状的顽火辉石,周围延伸出细小羽状片状裂隙(图619),一个方向上显示浑圆光滑晶面,相对方向上则显示规则阶梯状晶面。在一颗绿辉石包裹体晶面上发现有黑色石墨斑块(图620),斑块在两个相对的晶面上存在,没有方向性,说明包裹体经历的温压环境改变不具定向性,这与包裹体本身的原始晶形较完整相一致。在一个针管状孔道的不同位置(样品802-7)测出绿辉石的拉曼峰,同时还测出氮气和石墨,此管道延伸至钻石晶体表面,管道的内壁为面棱状,底部呈尖灭状(图621)。

6222 特殊形貌特征的包裹体

图618 湖南钻石中的顽火辉石包裹体,平行柱状体有阶梯纹理

(样品127-HN,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18 Enstatite inclusion with parallel stepped veins in Hunan diamonds

(sample 127-HN,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19 湖南钻石中的顽火辉石包裹体

(样品802-2,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19 Enstatite inclusion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在研究的山东和湖南钻石多颗晶体包裹体上都附着黑色斑纹,包裹体种类包括橄榄石、镁铝榴石、镁铝-铁铝榴石、绿辉石和柯石英,各种包裹体晶体上的斑纹形态见图版Ⅵ,利用原位微区激光拉曼技术分析确定包裹体上的黑色斑点为石墨。分析发现,石墨大多数聚集成斑点状、条带状覆盖在包裹体的晶面上,但并不是在每个晶面上都存在,往往沿着拉长变形的晶面和受熔蚀的方向分布:石墨斑点个体大多数呈细长椭圆形,沿拉长方向平行排列,拉长方向大致与包裹体晶体的延长方向、变形方向或晶体被熔蚀方向一致,如样品802-7中的橄榄石包裹体的晶棱被熔蚀呈平行沟渠状,被拉长的石墨斑从熔蚀沟内延伸到晶面上(图622),但也有呈与包裹体晶形相同的形态,如247-SD-01中镁铝-铁铝榴石包裹体部分晶面上的六边形黑色斑点(图623),与所在晶面的形状一致,且取向和所在晶面一致;条带状的石墨沿着包裹体晶体延长方向分布,与晶棱平行(图624);也有的石墨呈非定向的分散斑块状在大晶面上分布,如样品801-11中的绿辉石包裹体上的石墨斑块(图625)。依此推断这些石墨斑点应该为晶体包裹体形成后,由于外部环境温压条件的变化产生,与所存在的包裹体种类无关。

图620 湖南钻石中的绿辉石包裹体,其上有石墨斑点

(样品801-1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20 Omphacite inclusion with graphite spots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1-1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21 湖南钻石中的针管状包裹体,管内测出绿辉石

(样品802-7,微分干涉显微镜下,100×)

Figure 621 Tubular inclusions detected as omphac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7,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图622 湖南钻石中的橄榄石包裹体,其上有拉长定向的黑色石墨

(样品802-7,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22 Olivin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elongated black graphite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7,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23 山东钻石中的镁铝-铁铝榴石包裹体,其上有六边形黑色斑

(样品247-SD-0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200×)

Figure 623 Pyrope-almandin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hexagon black spots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247-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图624 辽宁钻石中的镁铝榴石包裹体,其上有石墨附着

(样品LN-50-037B(1-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100×)

Figure 624 Pyrop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graphite in Liaoning diamond

(sample LN-50-037B (1-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图625 湖南钻石中的绿辉石包裹体,其上有石墨斑块

(样品801-1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25 Omphacite inclusion covered with graphite patches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1-1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另外,在4片湖南钻石薄片样品802-3-1、802-3-2、802-7和111-HN-02以及一片山东钻石样品42-SD-01中都观察到针管状溶蚀孔道,它们在金刚石/钻石中呈一个方向或几个方向分布,如图626~629所示及图版Ⅵ。针管状包裹体有单独存在也有成排发育,形态为粗细和长短不等的管状,管道内部为面棱状,管壁显示阶梯或不规则形态,由钻石晶体内部延伸至晶面,或出露或在靠近晶面处被封闭,出露面为不规则形状。由于针管状孔道深入钻石内部,对钻石的整体均一性造成了影响,因此本文将其纳入钻石的包裹体范畴来分析。

含有针管状包裹体的钻石晶体都是强烈变形的歪晶或呈碎块状,晶体表面蚀像丰富多样,其中以熔蚀线和塑性变形滑移线最发育。针管状包裹体都发育在晶体滑移变形面的延伸方向和交汇处,内部裂隙发育,佐证了钻石中针管状包裹体与钻石生长环境中受应力作用有关。拉曼测试发现,针管状包裹体的不同地方分别显示出钻石(样品802-3-1)、绿辉石(样品802-7)、石墨、氮气(样品802-7)、黄铜矿(样品111-HN-02和802-7)和黄长石(样品42-SD-01)的拉曼峰。由此可以推断,钻石中的针管状包裹体主要与钻石内部晶格结构以及后期地质作用有关。当塑性变形区域形成了晶体内部缺陷(主要为线性晶格缺陷),钻石遭受熔蚀时沿塑性变形方向更易被改造而形成熔蚀通道,由表及里的熔蚀作用遇到其他形式的晶体缺陷会使通道扩大或终止,这取决于晶体缺陷对熔蚀介质的抵抗力,并会在钻石表面的通道露口处导致后期杂质物质的进入而形成次生包裹体。

从以上对湖南、山东和辽宁钻石中的包裹体形貌分析可以发现,三个产地钻石包裹体的形貌都是以浑圆晶体为主,包裹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熔蚀,导致矿物包裹体显示圆滑晶面棱和变形拉长外形。

前人在研究山东八面体金刚石/钻石的透辉石包裹体时,沿解理方向也观察到细小黑色斑点(黄蕴慧等,1992);亓利剑等(1999)在观察辽宁钻石中的橄榄石包裹体时曾发现少数橄榄石表面被黑色斑点状薄膜所覆盖,但都未对此种黑色斑点状薄膜进行确定。项目组在山东和湖南金钻石包裹体观察中确认了这些晶体包裹体上的黑色斑点是石墨物质,同时发现,石墨对所在包裹体晶体的拉曼测试造成影响,会造成包裹体矿物本征拉曼峰强度变弱或缺失(图630)。石墨斑纹在不同种类包裹体晶面上和包裹体周围派生微裂隙中存在,并完好封闭在寄主钻石中。原生石墨包裹体的存在可能说明这些钻石形成过程恰好处于钻石与石墨稳定区边界附近,而次生石墨包裹体在晶体中可能和钻石形成后外界温压环境明显变化有关(Harris,1968,1972;Vance,1972)。

在湖南和山东钻石中发现多个钻石中有成排出现针管状孔道,大部分管道直且内壁具明显的面棱状,推断应该是钻石生长过程中留下的生长特征。早期研究表明,金刚石/钻石的熔蚀通道与晶体缺陷有关(Tolansky,1955;Orlov,1973)。两粒澳大利亚粉红色金刚石/钻石中出现熔蚀孔道引起了关注(etched dislocation channel)(Hofer,1985);Crowningshield(1992)在粉红色金刚石/钻石中也发现“之”字形熔蚀孔道;Taijin Lu(2001)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7颗天然金刚石/钻石中的熔蚀管道的特征,这些管道以各种形式的平行线状、弯折状或者是蠕虫状等外形出现,在许多产地中的Ⅰ型和Ⅱ型金刚石/钻石中都会出现;杨明星等(2004)对湖南褐色金刚石/钻石中的直管状的熔蚀孔道进行研究后认为它们是与塑性变形有关的熔蚀特征。湖南钻石在形成后的上升阶段,可能经过了剪应力的作用和普遍的熔蚀过程。

图626 湖南钻石中平行排列的针管状包裹体

(样品802-3-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100×)

Figure 626 Parallel arranged tubular inclusions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3-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27 湖南钻石中针管状包裹体,内壁显示多面棱形态

(样品802-7,微分干涉显微镜下,500×)

Figure 627 Tubular inclusion with multi-facet prism texture inwall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7,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500×)

图628 湖南钻石中平行排列的细长管状包裹体

(样品802-3-2,微分干涉显微镜下,100×)

Figure 628 Parallel arranged slender and tubular inclusions in Hunan diamond

(sample 802-3-2,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100×)

图629 山东钻石中密集的针管状包裹体

(样品42-SD-01,微分干涉显微镜下,200×)

Figure 629 Intensive tubular inclusions in Shandong diamond

(sample 42-SD-01,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 Microscope,200×)

金刚石/钻石在室温和较低温度下主要表现沿{111}解理,常具脆性,随温度的升高,塑性变形明显增加,溶蚀孔道可能和塑性形变有关。实验表明,金刚石/钻石要发生塑性变形必须有温度、压力条件相互配合(图631):天然金刚石/钻石生长的温度在 900~1300℃之间,压力为(45~70)×108Pa,因此在地幔高温高压下的金刚石/钻石生长环境中受应力作用时金刚石/钻石易产生塑性变形,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晶体缺陷,进而对金刚石/钻石晶体的生长和光学性能等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环境温度太低(在900℃以下),则有可能发生脆性变形(Bursill,1995;Schmetzer,1999)。

图630 湖南钻石中的橄榄石及其上的石墨斑点拉曼测试图

Figure 630 Raman Microscope testing results of olivine inclusion and the graphite spots in Hunan diamond

图631 金刚石/钻石塑性变形的温度压力范围

(原图据Schmetzer,1999)

Figure 631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ange of diamond plastic deformation

(Original drawing by Schmetzer,1999)

综上所述,山东和湖南钻石晶体包裹体中附着的同生石墨包裹体可能说明钻石生长环境经历了明显的温压变化,钻石的生长环境具有波动性。湖南钻石中出现的针管状孔道数量比例最多,排列更密集,表明相对于辽宁和山东钻石,湖南沅水流域钻石的形成环境中塑性变形作用更为强烈,使其内部结构产生了复杂、明显的三维溶蚀缺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7107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