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慈奚太后墓里的珠宝是谁?

偷慈奚太后墓里的珠宝是谁?,第1张

孙殿英1928年盗掘清东陵的丑行,使其臭名远扬。军阀部队以野蛮手段用七天七夜的时间大肆盗掘东陵文物,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孙殿英是如何萌起盗陵的念头以及盗掘中的一些内幕,则是鲜为人知的。

清东陵有什么

清东陵是清代的皇陵之一,清代的皇陵共有五处,三处在辽宁省,两处在河北省。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的马兰峪,北倚昌瑞山,南靠金星山,东邻倒仰山,西傍黄花山。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系顺治皇帝亲选的陵地。另一处则是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与东陵相对。东陵南北长约1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这里有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五座帝陵,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忠章皇后的孝东陵、孝贞显皇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孝钦显皇后(即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等皇后陵,此处还葬有136位妃嫔(其中有身体能够发出异香的维吾尔族女子香妃)、三位阿哥、两位公主。东陵共葬有161人。

东陵的中心是昌瑞山主峰下顺治的孝陵,其他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依次排列两边,昭西陵、惠陵、惠妃园寝和公主陵单成体系。诸陵中以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规模较大,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历时30年方告完工,耗费白银达180万两。

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亦是气势不凡,十分独特。在隆恩殿前有一块“凤压龙”图案的丹陛石,这在清代的丹陛石中是绝无仅有的。它周边雕刻缠枝莲花,中心为丹凤展翅凌空、穿云俯首向下,丹凤之下一条蛟龙曲身出水,腾空向上,全部采用高浮雕加透雕的手法,玲珑剔透,构图别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慈禧垂帘听政操掌清朝政权达半个世纪的历史背景。

孙殿英为什么要盗墓

孙殿英,名魁元。一般人都叫他孙老殿,因其脸上出过天花,因而也把他叫做孙麻子。河南永城县孙家庄人。幼年丧父,其母对他溺爱娇惯,自幼养成调皮捣蛋的性格。他十几岁时开始跟着当地流氓地痞鬼混,经常出入赌馆,很快成为一个闻名的赌棍。他还当过鸦片贩子、“庙会道”的头目。1922年,吴佩孚在洛阳时曾严令缉捕孙殿英这个毒贩,孙在洛阳不能立足,乃逃往陕州躲避。由于他在贩运毒品时结识了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的官佐,因而在镇守使署混得了一个副官职位,不久升为机关枪连连长,居然成了一名军官。以后利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驻豫西直军开赴前线之机,率部哗变,搜罗郏县、禹县、临汝县等县土匪和庙会道徒,一时声势颇大。1925年春,孙殿英和其他匪首被憨玉春收编,孙任第五混成旅旅长。后又改投国民第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叶荃部下任旅长,旋复升师长。胡匪出身的山东军事督办张宗昌与孙殿英见面后,十分赏识孙,委任孙为第五师师长。在张宗昌的羽翼下,孙殿英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流寇式的军事小集团。1926年春,张宗昌与李景林合向国民军反攻,孙殿英率部袭击了国民军第三军所属徐永昌部,为张立下了显赫战功,张宗昌即将孙部改编为直鲁联军第三十五师,后又扩大编制,以孙为军长。在直鲁联军节节败退之际,善于见风使舵的孙殿英更换旗帜,投靠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团总指挥的徐源泉,孙任第十二军军长,打起青天白日的旗帜。

1928年正是军阀混战,国穷如洗,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不属国民党正规军的杂牌军孙殿英部,被蒋介石另眼相看,克扣孙部粮饷。部下官兵已半年没有发饷,其军心浮动,常有开小差的事情发生,上峰若再不拨粮款,恐怕开小差的更多,甚至有哗变的危险。部队这一严峻的形势,迫使孙殿英不得不苦思着“解药”。蓦地,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他脑海萌发——“盗墓去!”

另一促使他盗陵的原因是耳闻目睹东陵陵区被破坏的景况。当时孙殿英的十二军正驻扎在河北省遵化县境内。东陵自建陵以来,一直设有护陵机构守卫,那里有管陵人员,并驻有旗兵、绿营兵守护,还有宗人府、礼工部等机构分别承担陵寝一切事务。但是自1914年(民国三年),经内务部将东陵红桩以内地区划归清室管辖后,守陵人员就以薪饷无着,解决旗民生活困难为名,由护陵大臣报请清室,准予开垦土地,用来维持生计。此后,对东陵土地和林木的破坏逐渐升级。1921年,直隶省(今河北省)省长曹锐以查办天丰益铺商盗买陵树为名,派兵一团查抄没收天丰益在东陵地区的一切财产,并设立垦植局。至此,东陵完全落于北洋军阀之手。垦植局实际上是公开盗伐陵树的机构,东陵陵树多次遭劫,“仪树”和“海树”被盗伐一空,昔日群松蔽日、苍翠郁郁的青山,至1928年已变成秃山了。

更有甚者,东陵的地面建筑也被军阀和当地土著人偷盗拆毁,先是各庙宇所有铜制装潢如铜钉、铜字等全部被盗,继而各殿隔房、槛框、窗棂被拆卸一空。1927年,惠妃陵被盗,殉葬珠宝被洗劫一空,惠妃尸身弃置棺外。1927年冬,奉军第二十八军军长岳兆麟到马兰峪收编土匪,当地土著人马福田被委以团长职。1928年6月,马福田率部由保定开赴滦县,探知马兰峪空虚无兵,遂率部于深夜占据马兰峪,改易国军旗帜。马福田向来不安分,早对东陵宝藏垂涎,只是没有机会下手。孙殿英部开驻遵化县时,沿途屡见被拆毁的东陵殿宇木料大量外运,孙殿英心里直发痒。

孙殿英找到顶头上司军团总指挥徐源泉,向他诉说了苦衷。也是好赌的徐源泉没有理睬孙的诉苦,两手一摊,“唉,唉”叹息了几声,说:“蒋总司令手头也紧张,还要对付***,耗资巨大。希望兄弟们以精诚团结为重,再忍耐一时。”

孙殿英唯唯诺诺地说了一通“理解上头的困难”等漂亮话,接着凑到徐源泉耳根,很机密地说出部下有人建议掘皇陵筹款发饷。徐源泉一听,先是一惊,继而平静下来,他也觉得这是发大财的好机会,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说行,也没有表示反对。孙殿英一看这阵势,心中窃喜,总指挥没有表示反对,这就是默认了。于是他决定放手大干。

盗墓找不到入口

孙殿英把几个师长叫来商量了一番,几个师长当然积极赞成。1928年7月初,在马兰峪各街道路口的墙壁上突然出现了第十二军的布告,告示从即日起在东陵进行军事演习,严禁黎民百姓入内,并限令演习区域的居民必须从速迁出,否则发生意外概不负责。老百姓看了布告,谁敢不搬出,连那些守护陵寝的旗丁,也一个不剩地出了陵区。孙殿英唯恐泄露机密,又在陵园四周设置警戒,不许任何外人入内,并散出谣言,说陵园四周布有地雷。这样一来,更没有人敢靠近陵区一步了。与此同时,驻马伸桥的孙殿英部第八师师长谭温江率部向马兰峪马福田部袭击,激战数小时,马部不支,队伍溃散。

之后,谭温江和旅长韩大保率工兵营等部开始在东陵掘墓。7月4日首先掘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工兵营在陵寝各处连续挖了两天两夜找不到地宫入口。孙殿英急了,派人把当地地保找来。地保是个40多岁的小地主,听说是要为盗皇陵当“参谋”,顿时吓得脸色蜡黄,两腿直打颤,但又惹不起这个军长,只好说:“陵寝面积这么大,我也不知道入墓穴的具体位置,还是找几个附近的老旗人问问吧!”这话提醒了孙殿英,他立即派人找来五六个老旗人。但这些老人也不知道地宫入口,孙殿英以为他们是不肯说出秘密,开始还好言哄劝,渐渐失去耐心,就用鞭子抽、烙铁烙。老人哪经得起这折腾,不到半天工夫就死去两个,有一个实在受不了这罪,道出了离此地10多公里有个姜石匠,曾参加修筑陵墓,兴许还能记得进地宫的位置。

为了不让外人知道地宫入口,古时修筑皇陵最后一道工程——隧道的匠工,往往都被处死。那么这姜石匠是怎么活下来的呢?这里面有一段奇事。原来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救了他的命。当时慈禧入葬时,在工匠中挑出81人留下作最后封闭墓道,并告诉石匠们可以从另一事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们心里明白得很,这只不过是历朝沿袭下来的骗局,既然被留下了,就别想活着出去。这个姜石匠当时已40多岁了,几天前听乡里人带信,说他老婆给他生了个独生子,可把他喜坏了,现在要他留下来,连儿子也没看一眼就死去,心里不是个滋味。他在搬动石头时走神,脚下一滑,一块大石头砸在身上,当场就昏过去了。当时正忙碌中的监工以为他死了,怕玷污了金券(即寝宫),便叫人拖出去扔到荒山坡。姜石匠醒来时发现自己不在陵墓工地,又惊又喜地拼命跑回家,这样才算捡了一条命。

深更半夜,姜石匠突然被几个军人请到东陵来,他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孙殿英对姜说,请指点一下进入慈禧寝宫的墓道入口就送你回去。姜石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吓得小腿肚子直抽筋,跌坐在椅子上。姜石匠想,我怎么能做出出卖祖宗的事呢?孙殿英用元宝、金条来引诱,姜石匠还是一言不发。孙殿英火了,吩咐手下搬来刑具准备用刑,转而一想,如果姜石匠经不住用刑,死了,我哪儿去找墓道入口?于是又没有上刑。孙殿英把桌子一拍:“他奶奶的,不说?把你儿子抓来,老子非扒了他的皮不可!”这一招真灵,还没等孙手下的人出门,姜石匠就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在石匠的带引下,墓道口找到了,但道口被多层花岗石堵得严严的,石头与石头之间又用的是桐油糯米石灰浆粘固,真可谓天衣无缝,比自然山石还难凿。工兵营长叫人搞来两大桶硝镪水,想用侵蚀的办法打开石障,但还是无济于事。时值夜半,掘墓的官兵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瘫倒在地上。孙殿英一看急了,干脆叫部下运来炸药,牵上导火索。只听“轰、轰”几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慈禧陵墓的墓道被炸开一个大窟窿,刹时“嗖嗖”——一股股阴霉气从墓里窜出,吓得官兵直往后退。“他奶奶的,还不赶快下去!”孙殿英吼道。于是掘墓官兵提着马灯战战兢兢地沿墓道往下,孙殿英又吼道:“他奶奶的,谁也不许胡来,谁胡来我崩了他!”又命谭师长带一排士兵堵在墓道口,谁敢携宝潜逃就打死谁。

这些官兵带着恐惧穿过墓道进入地宫,但见石条供桌上的珠宝闪闪发光,真像阿拉伯著名小说《一千零一夜》里“芝麻开门”后的情景。已半年没发薪饷像饿牢里放出来的这些匪兵,已顾不得许多了,一拥而上,将供桌上的殉葬宝物抢得精光。然而他们贪心不足,又以刀劈斧砍,将慈禧的棺打开,那满棺的金银珠宝更是灿灿莹莹。匪兵们又群起向棺里扑去,将棺内珍宝劫掠一空。抢掠中,慈禧尸骸被扯出棺外;在争抢尸身宝物中,尸首被分拆,惨不忍睹。有三名军官为争夺宝物互相残杀,死于地宫内。匪兵们在撬动棺木时又发现一个地洞,复又将地洞宝物抢光。

慈禧墓盗毕,孙殿英又命挖乾隆的裕陵。挖法与前一样,也是用炸药开墓道入口。乾隆的地宫更富丽堂皇,其尸身已腐化,仅剩头发和肋骨等。匪兵们进去后,同样将乾隆棺的宝物抢劫一空。之后孙殿英还想盗掘顺治的孝陵,因听人说顺治帝于生前在五台山为僧,该陵里的棺系空棺,便没有下手。遂拟掘康熙的景陵,正欲动手,不料石下沟中流出黄水,后畅流如瀑布,顷刻地上已积水二尺余,故又未动手。7月11日,经过七天七夜的疯狂盗掘,孙殿英部满载开拔西去。

盗到了什么

乾隆和慈禧都是清史上的显赫人物,不言而喻,两墓中的随葬珠宝一定是车载斗量。既然两墓皆被盗掘一空,那么孙殿英及手下官兵的所得一定十分丰富。关于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的殉葬品究竟有多少,如今故宫保存的内务府档案及其他资料有记载,尤其是慈禧墓记载比较详细。慈禧地宫的随葬品分生前和死后两类,《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中,记载了从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五日(1879年4月16日)至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1908年11月8日)慈禧生前在地宫中安放的宝物,计有金花扁镯、红碧瑶豆、金镶执壶、金佛、珊瑚佛头塔等150余件(各件宝物上的正珠、东珠、米珠络缨达数千颗)。

至于慈禧死后入殓时的宝物就更为奢侈,据内廷大总管李莲英的嗣长子李成武写的《爱月轩笔记》,对此有详细记载:“太后未入棺时,先在棺底铺金花丝褥一层,褥上又铺珠一层,珠上又覆绣佛串珠之薄褥一。头前置翠荷叶,脚下置一碧玺莲花。放后,始将太后抬入。后之两足登莲花上,头顶荷叶。身着金丝串珠彩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挂,又用串珠九练围后身而绕之,并以蚌佛18尊置于后之臂上。以上所置之宝系私人孝敬,不列公账者。众人置后,方将陀罗金被盖后身。后头戴珠冠,其傍又置金佛、翠佛、玉佛等108尊。后足左右各置西瓜一枚,甜瓜二枚,桃、李、杏、枣等宝物共大小200件。身后左旁置玉藕一只,上有荷叶、荷花等;身之右旁置珊瑚树一枝。其空处,则遍洒珠石等物,填满后,上盖网珠被一个。正欲上子盖时,大公主来。复将珠网被掀开,于盒中取出玉制八骏马一份,十八玉罗汉一份,置于后之手旁,方上子盖,至此殓礼已毕。”这里所说的西瓜、甜瓜、桃、李、杏、枣均不是瓜果实物,而是以翡翠、玉石等制作,尤以西瓜制作称绝,瓜为绿玉皮紫玉瓤,中间切开,瓜子为黑色。

至于慈禧地宫宝物的价值,《爱月轩笔记》中也有说明,金丝绵褥制价为84万两白银;绣佛串珠薄褥制价22万两;翡翠荷叶估值85万两;陀罗经被铺珠820颗,估值16万两;后身串珠袍褂估价120万两;身旁金佛每尊重8两,玉佛每尊重6两,翡翠佛每尊重6两,红宝石佛每尊重3两5钱,各27尊,共108尊,约值62万两;翡翠西瓜2枚,约值220万两,翡翠甜瓜4枚,约值60万两;玉藕约值100万两;红珊瑚树约值53万两;价值最高的是慈禧头上戴的那顶珠冠,上面一颗4两重的大珠系外国人进贡,价值1000万两,总价约1005万两。另外,慈禧身上填有大珠约500粒,小珠约6000粒,估值228万两。

从清内务府的《孝钦后入殓,送衣版,赏遗念衣服》册和李成武的《爱月轩笔记》所载,可见慈禧墓的随葬品之巨,价值之连城。关于乾隆裕陵中的宝物,因无详细记载可查,仅能根据发现的赃物及孙殿英部盗墓时所用的车辆之多来推算了。早在盗陵之前,孙殿英就曾以“体谅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筹粮”为名,向遵化县征调大车30辆,可想而知这30辆大车要装多少宝物。

另外,从截获和上交的盗陵赃物也可看出。孙殿英、谭温江等盗掘东陵后急于想销赃,四处活动国内外有关人士。谭温江等人潜入北平(今北京),暗中委托古玩商黄百川代销珍宝,被卫戍司令部截获。8月4日,青岛警察厅侦探队在大港码头缉获孙殿英部逃兵张岐厚等三人,查获其携带的宝珠36颗。据张交待,其还在天津卖了10颗,得币1200元,这46颗宝珠是在慈禧地宫捡到的。一个士兵尚且能拥有46颗宝珠,那连、营、团、旅、师、军长所得的宝物就可想而知了。8月14日,天津警备司令部又在海关查获企图外运的东陵文物,计有35箱,内有大明漆长桌1张、金漆团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猎人、瓦魁星、描龙彩油漆器、陶器等,系由某古董商委托通运公司由北平运到天津,预备出口,运往法国,所报价值22万元。与此同时,在遵化截获所谓国民政府内务部接收大员宋汝梅企图携带的铜质佛像24尊,以及乾隆所书用拓印条幅10块。在东陵案发两个多月后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上交东陵文物中,有金镶镯、红宝石、蓝宝石、碧玺、汉玉环、翡翠、红珊瑚龙头、花珊瑚豆、玛瑙双口鼻烟壶、白玉鼻烟壶等300余件。由此可见孙殿英部所盗宝物之巨。

盗案为何不了了之

孙殿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刀砍斧劈炸药炸,肆无忌惮地盗掘清东陵,理应受到制裁,但这一通天大案最后却不了了之。东陵盗墓之时,蒋介石、何应钦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正在离东陵仅100多公里的北平,举行告祭孙中山、庆祝北伐胜利的活动。由于孙殿英严密封锁消息,故北平的要员们竟一无所知。盗墓的第三天,孙殿英还派谭温江到北平晋谒徐源泉,实为打探风声,见风平浪静,谭次日即返东陵禀报孙殿英,孙更加放手掘墓。直至7月11日盗墓部队西去,北平方面仍一无所知。直到8月初由于谭温江急于到北平销赃,与所委托供销珍宝的古董商同时被擒,才东窗事发,全国哗然。最早披露这一丑闻的是路透社,该社于8月5日以醒目标题刊出,之后全国各大报均于8月6日予以转载。

盗案披露后,许多民众团体纷纷电请国民政府,呼吁究查主谋。文化维护会电请严办盗东陵人犯,从速收缴殉葬诸物,修葺陵寝。民族精神振兴社申请:皇陵者,我民族精神之象征也,盗陵者乃民族败类。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指出:乾隆、慈禧帝后陵寝工程坚固,断非少数人最短时间所能掘破!国宝整理委员会吁请当局:速收缴被盗国宝,严防流出海外。

在全国声势浩大的声讨声中,国民政府不得不摆出一副整饬军纪、维护公理、严惩主犯的阵势。蒋介石宣称: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遵蒋介石手令,北平地方法院于8月8日派检验吏俞源前往东陵检验乾隆和慈禧棺木。阎锡山电河北省主席商震派兵保护东陵,警备司令张荫梧派兵保护西陵,商震又限令遵化县府严缉盗墓正犯,依法惩办。国民党要员们如此“轰动”了一番,但在谁是盗陵主犯上却含糊其辞,有时称之为“直奉联军某部”,有时称之为“逆军残部”,或“某方残军”。8月10日,以国民政府委员刘人瑞为首的调查人员,前往东陵开始调查。

刘人瑞一行到东陵后,沿途见陵墓被盗的遗痕,他们在裕陵墓道捡到铁尖锄一把,这种尖锄系工程兵所特有,非农民之物。又在马兰峪街发现孙殿英于6月的告示、旅长韩大保于7月7日的告示各一张。了解附近居民陵户,皆谓听到两陵方向传来的爆炸声。不时有军人到街上购燃料,人人腿脚都沾有地宫灰泥。又有人禀报,正值盗墓的7月9日、10日两天,见到孙军长夜间乘汽车自马伸桥至马兰峪。

然而,就在政府大员调查之时,孙殿英却坦然自若,竟以十二军军长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递交呈文,为盗陵的要犯、第八师师长谭温江辩护,罗列谭与盗陵案绝无关系的种种理由。徐源泉看了孙的呈文,叫人捎信给孙,给孙指点迷津:你孙殿英这次办事太过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已经大哗,我也难以一手遮天,进行庇荫。可是有关关键人物你们都要设法疏通,行与不行,看你们的手段。你们这回掳获不少,外人传说有几万万,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风浪平息下来,你们要下大本钱。甚至各军团长、各军长门前也要设法打点,只要他们不群起而攻之,民众方面是可以压服的。孙殿英心领神会,连忙从东陵赃物中挑选一批珍贵的,其中一柄九龙宝剑,剑面上嵌有九条金龙,剑柄上嵌有宝石,孙托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颗,据说是代表十八罗汉,是无价之宝,那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孙在天津时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孙托戴笠送给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最为珍贵,开是两块,合拢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孙将这件宝物也托戴笠送给了宋美龄。孔祥熙和宋霭龄见后十分眼红,孙便又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并将价值50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东陵被盗一个多月,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国民政府方面虽派过大员勘查,却无善后办法。寓居天津张园的末代皇帝溥仪闻讯后痛哭,即在张园设灵祭奠,并电召北京皇室宗亲以及清室遗臣速来津商讨善后事宜。一连两天两夜召开的“御前会议”,决定派宝瑞臣、耆寿民、陈诒重等人前往东陵勘查,办理一切善后事宜。8月18日,宝瑞臣等70余人乘车驰赴东陵。到东陵后,首先对乾隆、慈禧二陵及其他陵进行勘查,然后着手帝后的复葬。原打算按乾隆、慈禧长幼辈序,先重葬乾隆,再葬慈禧。但因当时乾隆的裕陵地宫积水很深,需排干水后才能复葬,故先到普陀峪定东陵复葬慈禧。当然,在这些清室遗臣们面前呈现的是一幅惨不忍睹的景况。直到8月31日,乾隆遗骨才被复葬。

自东陵被盗后,清室遗臣多次到卫戍司令部要求严惩盗陵凶犯,但要犯谭温江却被保释出狱,其他盗陵人犯又多逃出北平。各界人士纷纷电请政府,要求从速秉公处理,北平总商会请求组织特别法庭审判此案。不得已,阎锡山电令卫戍司令部从速组织军事法庭,军事法庭由商震上将任审判长。迫于舆论,陆军监狱马上将保释在外的谭温江重新收押,听候审判。与此同时,第六集团军总指挥徐源泉也将谭温江以前呈报所谓马兰峪剿匪所得的东陵珍宝加封保存,移送卫戍司令部,并向外界表示对部下决不宽贷。东陵盗案于1928年12月中旬由军事法庭开庭调查,此后即归于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开庭预审,至6月8日终审。预审中,主犯谭温江拒不承认盗掘一事,而主谋孙殿英更是逍遥法外,他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新编独立第二旅旅长,并协同任应岐讨伐张宗昌。6月15日,军事法庭决定拟出审判书呈报中央,将谭温江等嫌疑犯在押,故久悬未决的东陵盗案结束。

军事法庭上报几个月过去了,因案情盘根错节,难以判决。这时孙殿英已率领军队到陇海线上与阎锡山、冯玉祥取得联系,又在嵩山附近民军中收抚了两万多人,深得阎、冯的器重。经孙殿英与阎锡山交涉,谭温江亦被释放。以后孙殿英不断加官进禄,提任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庞炳勋投敌组织新五军。日本投降后,他又成为“曲线救国”的“忠臣”,被委派为先遣军总司令,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人民解放军解放河南汤阴的战役中,这个20多年来一直逍遥法外的盗陵主犯,终于被解放军生擒,后死于战犯收留所中。

500字清朝历史故事

一、逃跑的咸丰皇帝

外国侵略军还没到北京,咸丰皇帝就吓得逃到了热河,美其名曰"巡狩"。咸丰到承德做什么了咸丰在逃跑之前,早已经安排了后宫美女让她们先逃,先把她们运到承德,所以一到承德就继续歌酒相狎,花天酒地。

逃往热河,咸丰帝竟然命令带着生平署唱戏的戏班,把戏台挪到承德,上午"花唱",下午"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兴之所至,咸丰皇帝还要装扮亲自登台表演。

第三贪美酒。咸丰皇帝好喝酒,逢酒便喝,一喝就醉,一醉就耍酒疯。他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曾经因他醉酒而受过打骂惩罚。

最不可容忍的是,咸丰贪食毒。清代历来禁烟,多少忠臣义士为禁烟事业丢了性命,可这逃跑的皇帝竟然不顾家国,躲在承德悠哉悠哉地抽着毒烟!

咸丰三十岁大寿的时候,王公大臣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典礼,百官朝贺,演大戏四天。咸丰不是利用这个时间好好召集大臣商量国事,相反,条约签订了,奕诉等上奏折请他回来,他竟还赖在避暑山庄不肯回京。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咸丰皇帝病重,死之前他召集八大臣到他病榻前,宣布立载淳为皇太子,即同治帝。七月十七咸丰一命归天。

二、康熙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出巡塞外。此次出巡,他带上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胤祄。没想到,由于一路风餐露宿,胤祄八月中旬竟得了重病。康熙帝焦虑万分,将小儿抱在怀中,不分昼夜,亲自照料,并急令御医赶来为胤祄疗治。

胤祄的病一度曾有所好转,康熙帝欣喜若狂,说自己因此而获得新生。不料,九月初二早晨,胤祄病情急剧恶化,初四就夭亡了。

胤祄病死后,康熙帝痛不欲生。然而身为兄长的皇太子允礽,在弟弟病了的时候不闻不问,等胤祄病死后仍是漠不关心,其极端自私的本性完全暴露,康熙帝因此受到很大 。

由于皇储关系十分紧张,在忐忑不安心情的驱使下,皇太子本人偷偷在夜间到皇父帐前窥视动静,平日也派亲信侦察康熙帝起居,探听有关消息。

康熙得到别的王子的密报,说父王您知道晚上有人从帐篷外面偷偷往里窥探吗康熙听了雷霆震怒,通知所有近臣将官 在一起,把太子用铁链捆起来,又把其他那些王子、阿哥们全捆起来,气愤至极的康熙也顾不得许多。

当着朝臣的面痛数太子的罪恶,说:"你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的一些吃穿用度都远远在我之上,竟然还不知足去私拿国库的钱!让你去南巡,你就强迫当地的官员督抚给你进奉金银珠宝;

你还不辨忠奸任用小人,盘剥百姓,私吞外邦进贡的物品!不仅如此,在幼弟十八阿哥病危、父王焦虑万分的情况下,你竟然无动于衷,毫无忠孝义悌,更有甚者,竟然夜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看我死了没有;

派人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使我整天提心吊胆,觉得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人给毒死、刺死了!"

说到这里,英武一世的康熙大帝突然失态,痛苦地扑倒地上大哭。他愤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又有何德何能继承祖宗的家业!"于是宣布把太子胤礽废掉。

三、慈禧看戏众人遭殃

慈禧太后酷爱看戏。在看戏时,慈禧往往要"请"一些官员陪看,叫做"赏戏"。这些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常常是跪着听戏,其苦可知。每逢慈禧"赏戏",就成了太监勒索官员的良机——太监们给大臣送垫送茶,官员们则回报以白花花的银子。

光绪六年慈禧45岁寿辰时,在故宫畅音阁看戏,下令让进京贺寿的官员陪看。宁夏固原提督雷正绾毒瘾特别大,怕在看戏时烟瘾发作,抽不到烟。在得知太监有提供烟泡儿的"特别服务"后,他才转忧为喜。结果他看了三天戏,花掉白银万余两。

其实,最怕慈禧看戏的是那些艺人。光绪年间,有一次,艺人王荣山给慈禧演《取帅印》。这出戏说的是瓦岗寨徐茂功偷印的故事。按照剧情要求,徐茂功先手持帅印唱上一段,下场时连帅印带印匣一块儿取走。

王荣山唱着唱着,忽听"老佛爷"大吼一声:"王荣山,你把印匣放在哪儿了"王荣山一怔,心想:"我还没唱完下场哪,怎么拿印匣呢"

可是已经晚了,老佛爷下令:"杖责王荣山二十。"原来,这是慈禧故意找碴儿。前不久,王荣山得罪了一个向他敲诈勒索的太监。

这名太监就向慈禧打小报告:王荣山开了一个羊肉铺,每天宰羊卖羊肉。这触犯了慈禧的大忌。慈禧生肖属羊,一生最忌讳"羊"这个字,连御膳房做菜用的羊肉也得改称"福肉"。王荣山挨打,还不知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呢。

四、同治皇帝的爱情悲剧

载淳的18岁生日即将来到,两个老妈——圣母皇太后慈禧(生母)和母后皇太后慈安开始为他的婚姻大事忙碌起来。精挑细选后,慈禧看中了凤秀家的闺女,慈安则喜欢崇绮的女儿。

慈禧看中的凤女"艳绝侪辈",但是"举止殊轻佻";崇女长得差点儿,但"雍容端雅",一看就是有德多福之人。到底选谁做皇后二位太后征询载淳的意见,少年天子扭捏半天,说出三个字:阿鲁特。阿鲁特即崇绮家的姓氏。

皇帝开口说话,这门亲事就定下来了。大婚之后,小两口甜甜蜜蜜,如胶似漆一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再说慈禧,本就因儿子择妻不合自己的意图而生闷气,如今发现儿子整日只新妇缠绵厮守,再不像以前那样整天围在自己身边了,不由得生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嫉妒。

38岁的女人,守了十二年的寡,身边的儿子无疑就是她生命的全部,陡然发现儿子心有他属,不由得她不丧失理智,施行粗暴残忍的干涉。她甚至还曾为此打过载淳一个耳光。

慈禧欲挽回儿子心意,首要之计便是设法令其疏远皇后。因此有一天,慈禧给载淳下了一道口谕:"皇后年少,又不熟悉礼节,儿不应该过于耽迷误了政事。"

同时,嘱咐宫监严加限制帝、后相处的时间,终至于断绝往来。载淳识破了她的伎俩,却又无可奈何,一怒之下,卷起铺盖搬到乾清宫一人独居。于是就有那些"懂事"的太监带他到宫外去花天酒地,终日沉湎于此道,于一年后得病暴毙。噩耗传来,阿鲁特氏当即自杀而死。

五、曾国藩击退天平天国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

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南。咸丰八年(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气势很盛;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

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城破时。

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坡,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

曾国藩入南京后,搞三光政策,“……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

其实十余万人大多是老百姓,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虏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亦不敢言也。”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京城破:“……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雪帅”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

曾国荃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曾国藩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

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是为杀人灭口。 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是其勇猛善战的重要原因,亦使湘军威震天下。由此,战乱各省纷纷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风,故有“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收集清朝民间小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

清朝爱国小故事100字

1 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3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用我的,求求你,亲! 清代名人小故事

LZ想要哪个清代名人的故事啊!也不说清楚,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一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孝庄皇太后,扶助三任皇帝为清朝的稳定建立功勋。 纪晓岚《四库全书》总编,刘统勋任刑部主事,其子刘墉乾隆时宰相民间多传其与和绅斗智的故事。 于成龙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廉吏”。 和绅,乾隆的宠臣,清朝第一大贪官,民间有“倒了和绅饱了嘉庆”的俗语。 慈禧历史学家评其“朝乱宫不乱”。 曹雪芹《红楼梦》前80回作者,后世对于此书形成“红学”。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第40集《蒲松龄草亭路问》 这个故事讲述了,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第45集《纪晓岚知错改过》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纪晓岚小时候既聪明又顽劣,很为自己吟诗作对的天赋而骄傲,对学堂里的先生也不放在眼里,上课时常常迟到、开小差。为了教育纪晓岚,石先生花费了不少心思,而纪晓岚也终于领悟到先生的苦心,从此开始发奋努力。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这两幅对联表达了林则徐的远大志向。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 的手说:“好 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 坤羞愧而去。 《君臣斗智》 乾隆考和绅“什么高 什么低 什么东 什么西 什么厚 什么薄 什么瘦 什么肥”这些个问题。 和绅哪会啊,就去问刘墉。没想到刘墉喝高了,胡乱告诉他“黄瓜高 茄子低 冬瓜东 西瓜西 喝酒厚 耍钱薄 羊腱子肉瘦 羊尾巴油肥” 第二天,和绅就把这套词和皇上说了,皇上大怒,申斥了他,问刘墉同样的问题。 刘墉醒酒了,自然答得很到位:“君在上 臣在下 文在东 武在西 皇恩厚 人情薄 严霜瘦 春雨肥” 也不知道这后面的算不算,楼主自己进去看看吧! ://zhidaobaidu/question/42654739si=7 求一篇清朝的小故事!!!!!!100字左右!!!!!!!简便一点

清朝时候,有个姓查的读书人,性情很风雅,后来做了粤西太守。政事之余,只以书诗为伴。这粤西地气暖和,长了一种常绿的乔木叫做榕树,比其它树它有一样特别处,就是分枝长着气根,垂垂累累挂下来,着地生根,不多时就长成一棵新树。榕树树冠很大,一棵树不消几年便浓荫连片成一个林子了。粤西太守官署后园就有这样一片榕林。是查太守消暑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有一天,查太守又进了榕树林,他发现主树四周新长出的四棵树树杆已仿佛四根柱子粗细,心头猛地发了一个奇想,何不就用这四株树真做了柱子,在这林间搭一间屋?当下就唤来木匠动起工来,几天之后完工,查太守带着数卷诗书拾着木梯上楼,推窗一望,满眼绿荫,树间鸟语啁啾,身边书僮煮起一壶香茗,一个小楼顿时茶香氤氲,清尘脱俗,赛是一个世外桃源。查太守大喜,从此就把这里当成了书房。还给小木楼起了个很雅的名字:清尘斋。 过了二年,查太守任满走了,临行交割时对新太守认真交待说:“粤西地土贫瘠,不便劳民,敝任以来官署年久未曾修葺,然尚能住人,私俸在后园筑得小楼一间,大是宜人沁脾,就送给你了罢。” 新任太守姓朱,是用白花花银子捐的一顶乌纱帽,长得肥头大耳,到任没几天,记着前任说后园有送他的一个小楼,就让人领着去看,进了榕林一眼便见着搭在树高头的一个木棚子,陪从人说就是这小楼。朱太守完全不相信,这哪能称得楼屋?真正的简陋不堪,外面一架摇摇晃晃的木梯子,他让人扶了颤颤巍巍的登上了楼,只见板壁苔藓四生,楼里唯一几张桌椅,也是粗蠢入不了眼的家伙,姓朱的看看进门地方那块“清尘斋”题额,回头朝几个陪从哈哈大笑:“得!得!什么鸟楼,一个破棚子罢,当成宝贝一般说送我……”刚说到这里,因昨晚上宴上吃多了突然肚子作响,急想大便,等不得下楼,张惶之间见木楼一处地板松动,连忙让人撬去,褪下裤子就屙,一阵轻松以后起来,忽发感慨说:“大好一个茅厕,没闻得半点臭气!”陪从的人听了哭笑不得。 同一个环境,只换了一个人,看法会有如此天壤之别,真值得人深思。 `````` `````` 近昏,萧萧下班回家,见一陌生男子晕倒家门口,口吐白沫。于是上前问道:“谁啊?” 屋内鹦母答道:“送煤气的。” 清朝(422)历史故事(17)

一、逃跑的咸丰皇帝

外国侵略军还没到北京,咸丰皇帝就吓得逃到了热河,美其名曰"巡狩"。咸丰到承德做什么了咸丰在逃跑之前,早已经安排了后宫美女让她们先逃,先把她们运到承德,所以一到承德就继续歌酒相狎,花天酒地。

逃往热河,咸丰帝竟然命令带着生平署唱戏的戏班,把戏台挪到承德,上午"花唱",下午"清唱",天冷在屋子里演,夏天在"如意洲"演出,兴之所至,咸丰皇帝还要装扮亲自登台表演。

第三贪美酒。咸丰皇帝好喝酒,逢酒便喝,一喝就醉,一醉就耍酒疯。他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曾经因他醉酒而受过打骂惩罚。

最不可容忍的是,咸丰贪食毒。清代历来禁烟,多少忠臣义士为禁烟事业丢了性命,可这逃跑的皇帝竟然不顾家国,躲在承德悠哉悠哉地抽着毒烟!

咸丰三十岁大寿的时候,王公大臣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典礼,百官朝贺,演大戏四天。咸丰不是利用这个时间好好召集大臣商量国事,相反,条约签订了,奕诉等上奏折请他回来,他竟还赖在避暑山庄不肯回京。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五,咸丰皇帝病重,死之前他召集八大臣到他病榻前,宣布立载淳为皇太子,即同治帝。七月十七咸丰一命归天。

二、康熙废太子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出巡塞外。此次出巡,他带上了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胤祄。没想到,由于一路风餐露宿,胤祄八月中旬竟得了重病。康熙帝焦虑万分,将小儿抱在怀中,不分昼夜,亲自照料,并急令御医赶来为胤祄疗治。

胤祄的病一度曾有所好转,康熙帝欣喜若狂,说自己因此而获得新生。不料,九月初二早晨,胤祄病情急剧恶化,初四就夭亡了。

胤祄病死后,康熙帝痛不欲生。然而身为兄长的皇太子允礽,在弟弟病了的时候不闻不问,等胤祄病死后仍是漠不关心,其极端自私的本性完全暴露,康熙帝因此受到很大刺激。

由于皇储关系十分紧张,在忐忑不安心情的驱使下,皇太子本人偷偷在夜间到皇父帐前窥视动静,平日也派亲信侦察康熙帝起居,探听有关消息。

康熙得到别的王子的密报,说父王您知道晚上有人从帐篷外面偷偷往里窥探吗康熙听了雷霆震怒,通知所有近臣将官集合在一起,把太子用铁链捆起来,又把其他那些王子、阿哥们全捆起来,气愤至极的康熙也顾不得许多。

当着朝臣的面痛数太子的罪恶,说:"你太不像话了!太过分了!你的一些吃穿用度都远远在我之上,竟然还不知足去私拿国库的钱!让你去南巡,你就强迫当地的官员督抚给你进奉金银珠宝;

你还不辨忠奸任用小人,盘剥百姓,私吞外邦进贡的物品!不仅如此,在幼弟十八阿哥病危、父王焦虑万分的情况下,你竟然无动于衷,毫无忠孝义悌,更有甚者,竟然夜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窥视,看我死了没有;

派人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使我整天提心吊胆,觉得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人给毒死、刺死了!"

说到这里,英武一世的康熙大帝突然失态,痛苦地扑倒地上大哭。他愤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又有何德何能继承祖宗的家业!"于是宣布把太子胤礽废掉。

三、慈禧看戏众人遭殃

慈禧太后酷爱看戏。在看戏时,慈禧往往要"请"一些官员陪看,叫做"赏戏"。这些官员为了讨好慈禧,常常是跪着听戏,其苦可知。每逢慈禧"赏戏",就成了太监勒索官员的良机——太监们给大臣送垫送茶,官员们则回报以白花花的银子。

光绪六年慈禧45岁寿辰时,在故宫畅音阁看戏,下令让进京贺寿的官员陪看。宁夏固原提督雷正绾毒瘾特别大,怕在看戏时烟瘾发作,抽不到烟。在得知太监有提供烟泡儿的"特别服务"后,他才转忧为喜。结果他看了三天戏,花掉白银万余两。

其实,最怕慈禧看戏的是那些艺人。光绪年间,有一次,艺人王荣山给慈禧演《取帅印》。这出戏说的是瓦岗寨徐茂功偷印的故事。按照剧情要求,徐茂功先手持帅印唱上一段,下场时连帅印带印匣一块儿取走。

王荣山唱着唱着,忽听"老佛爷"大吼一声:"王荣山,你把印匣放在哪儿了"王荣山一怔,心想:"我还没唱完下场哪,怎么拿印匣呢"

可是已经晚了,老佛爷下令:"杖责王荣山二十。"原来,这是慈禧故意找碴儿。前不久,王荣山得罪了一个向他敲诈勒索的太监。

这名太监就向慈禧打小报告:王荣山开了一个羊肉铺,每天宰羊卖羊肉。这触犯了慈禧的大忌。慈禧生肖属羊,一生最忌讳"羊"这个字,连御膳房做菜用的羊肉也得改称"福肉"。王荣山挨打,还不知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呢。

四、同治皇帝的爱情悲剧

载淳的18岁生日即将来到,两个老妈——圣母皇太后慈禧(生母)和母后皇太后慈安开始为他的婚姻大事忙碌起来。精挑细选后,慈禧看中了凤秀家的闺女,慈安则喜欢崇绮的女儿。

慈禧看中的凤女"艳绝侪辈",但是"举止殊轻佻";崇女长得差点儿,但"雍容端雅",一看就是有德多福之人。到底选谁做皇后二位太后征询载淳的意见,少年天子扭捏半天,说出三个字:阿鲁特。阿鲁特即崇绮家的姓氏。

皇帝开口说话,这门亲事就定下来了。大婚之后,小两口甜甜蜜蜜,如胶似漆一般,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再说慈禧,本就因儿子择妻不合自己的意图而生闷气,如今发现儿子整日只新妇缠绵厮守,再不像以前那样整天围在自己身边了,不由得生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嫉妒。

38岁的女人,守了十二年的寡,身边的儿子无疑就是她生命的全部,陡然发现儿子心有他属,不由得她不丧失理智,施行粗暴残忍的干涉。她甚至还曾为此打过载淳一个耳光。

慈禧欲挽回儿子心意,首要之计便是设法令其疏远皇后。因此有一天,慈禧给载淳下了一道口谕:"皇后年少,又不熟悉礼节,儿不应该过于耽迷误了政事。"

同时,嘱咐宫监严加限制帝、后相处的时间,终至于断绝往来。载淳识破了她的伎俩,却又无可奈何,一怒之下,卷起铺盖搬到乾清宫一人独居。于是就有那些"懂事"的太监带他到宫外去花天酒地,终日沉湎于此道,于一年后得病暴毙。噩耗传来,阿鲁特氏当即自杀而死。

五、曾国藩击退天平天国

咸丰二年(1852年)十一月,太平军自湖南北出,攻克汉阳。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为主,薪俸为一般绿营的三倍左右,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

咸丰四年(1854年),总计有陆军十三营六千五百人,水师十营五千人,会集湘潭,誓师出征。初战在岳州、靖港败于太平军,接连吃败战,曾国藩几跳水自尽,在上书时,只能以“屡败屡战”自嘲。

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武昌,太平军势力退出湖南。咸丰八年(1858年5月),攻占九江,气势很盛;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荃包围安庆,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

同治三年(1864年),湘军攻破天京(南京)。太平军抵抗湘军,让湘军吃足苦头,南京城破时。

曾国藩说:“今粤匪之变,蹂躏竟及十六省,沦陷至六百余城之多,而其中凶酋悍党,如李开方守冯官屯、林启容守九江、叶芸来守安庆,皆坚忍不屈。此次金陵城坡,十万余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剧寇”。

曾国藩入南京后,搞三光政策,“……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

其实十余万人大多是老百姓,南京文士李圭道:“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虏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又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亦不敢言也。”

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有详细记载南京城破:“……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

曾国荃杀人如麻,纵兵焚城,“雪帅”彭玉麟见状不满,先后二次(1861年安庆之围与1864年金陵之围)致函曾国藩,要求大义灭亲。

曾国荃于南京抢得大量财物,曾国藩对朝廷奏称“伪宫贼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赋库者,然克复老巢而全无货物,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见之事”。

曾国藩处死李秀成,是为杀人灭口。 湘军将帅之廉勇,军纪之严格,是其勇猛善战的重要原因,亦使湘军威震天下。由此,战乱各省纷纷赴湖南募勇招兵,蔚然成风,故有“天下无湘不成军”之说。

原因如下:

1、马皇后从未嫌弃过朱元璋的出身。

2、马皇后对朱元璋好。

3、马皇后是朱元璋的贤内助。

朱元璋称帝,封她为后后,她的贤名越加为人所知。贵为皇后,仍亲自照料皇帝饭食,宽待每一位皇子。她掌控后宫,不给前朝的朱元璋添加烦事。不仅对朱元璋怀孕的妃子悉心关照,对宫女也宽厚仁慈。

马皇后虽贵为皇后,每天仍亲自操办朱元璋的膳食,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也亲自过问,无微不至。宫人或被幸得孕,马皇后倍加体恤,嫔妃或忤上意,马皇后则设法从中调停。

扩展资料:

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马氏为皇后。

马皇后有五子,其中朱橚最为年幼,性格放荡不羁,长大后被封到开封做周定王。马皇后对他极不放心,周定王临行时,便派江贵妃随往监督,还把自己身上的旧布衣脱下来交给江贵妃,并赐木杖一根嘱咐:“周定王有过错,可以披衣杖责。

如敢违抗,驰报朝廷。”从此一见着慈母的旧布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为。以严为爱是马皇后对待子女的原则。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马皇后也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而对待朱元璋的义子沐英、李文忠等,她慈爱有加,细心照顾视为己出。

-马皇后

我国古代的王朝都是以强盛著称,周边很多的国家都对中国俯首称臣,成为藩属国。藩属国其实是一种奴隶国,尽管在主权上还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国家的各方面都在受到宗主国的约束。在每年都要向宗主国进贡大量的财物,有点像交保护费。宗主国接受财物以后,往往都会对藩属国进行赏赐,作为礼仪之邦肯定不能少。藩属国进贡一些什么贡品呢?当然是当地的一极品特产,如朝鲜进贡高丽人参,缅甸进贡玉石,泰国进贡佛宝。那么日本呢

在古代这种朝贡体制下,古代日本在汉朝时曾向东汉光武帝刘秀进贡。可是日本使臣不懂我国的礼数,带着“两梳蕉”前见刘秀。皇帝一看日本使臣没有礼节,十分鄙视他们,赐给日本倭奴国的称谓,同时,为表示汉朝的大气量,命人铸造一枚倭奴国金印。这枚金印日本的福冈市志贺岛上被一位农民发现。

日本使臣回去以后,到倭奴国的称谓十分窝气。只能向旁边的国家取经。日本真吃一堑,长一智,到了汉安帝时,这次朝贡送上了150个佳丽。好礼送上门,皇帝全收入后宫。皇帝收了,还对日本使臣送一些小礼意思意思。从此,日本向中国朝贡往往都会捎上日本美女。三国时,曹睿就得到日本进贡的美人6个。曹睿虽然不缺美女,但也很高兴对日本使臣进行赏赐。

那么向中国朝贡美女,日本人会觉得贵重么?其实不然,因为在男权社会中,日本的女人地位十分低下,据史料记载,日本一直也是阴盛阳衰,一个男人三妻四妾十分平常,而且日本女人一直都是温顺的品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唐朝,日本的文明程度也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终于意识到倭奴国是一个可耻的名字,于是更名为日本。朝贡女人是对国家荣誉的践踏,所以他们改为进贡财物。

正所谓,珠宝配美人,这是从古代开始的永恒定律。美丽的珠宝,可以帮助您提升魅力。尽管古代美人天生倾国倾城,但是也是存在着细小的不足之处,却很少人知道她们的不足。全赖于她们懂得如何利用首饰来掩盖自己的不足,所以这些首饰也因为美人们成为经典之作。

一、贵妃镯

杨贵妃这位特别的粉红佳人,有着行走不便的困难,更有着口臭牙痛的老毛病。但这些困难可难不倒我们炎黄子孙,于是就有大臣献上小玉雕鱼,更有人提出解决脚步声大的好办法,解决了她的困难。

还有不得不谈谈大名鼎鼎的“贵妃镯”,所谓贵妃镯,自然是来自于倾国倾城的杨贵妃,她虽为“祸水”,但却为女性带来了多种多样,琳琅满目的饰品,让世人们纷纷为之感叹。相传,杨贵妃本人国色天香,美丽动人,身材饱满,喜爱戴上各种精美的手镯,但她佩戴圆形手镯不是特别美观,反倒失去了一些别样的色彩,为此杨贵妃感觉特别懊恼。那么这个困难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于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工匠设计出了多种可以让手臂线条更加美丽的手镯,自从杨贵妃佩戴这种手镯后,没有说过不好,于是这位工匠日后都做这种手镯来献给杨贵妃。很长一段时间过后,这种独特风格的手镯深受大众喜爱,于是在民间广为流传,久而久之,人们亲切地称这些手镯为“贵妃镯”。

二、 貂蝉的吊坠

相信大家对于貂蝉都颇有了解,但可能却不知道貂蝉吊坠的由来。在貂蝉出生之时,她曾经被人用绳子勒过颈部,后来就导致了她的颈部留下像细绳一般的伤疤。

机智的她设计出了一款能遮住旧疤的吊坠,佩戴在脖子上刚好将旧疤完美的掩盖起来,而这样的挂坠佩戴在脖子上使她更加的明媚动人,千姿百态。

三、王昭君的玉佩

王昭君是一位特殊的美人,相传这位美人的脚有些大。这位美人有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去和亲。

但脚大怕影响美观,于是她定做了一套在裙边镶满玉佩的裙子,从而遮住她的大脚,这样一来,不但美观,而且更加的引人注目,玉佩之间相互碰撞的声音犹如优美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更使她更加具有女性魅力。

四、西施的耳环

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出生于战国时期,她的样貌楚楚动人,她的舞姿婀娜多姿。但这样近乎完美的人也有缺点,那就是她那小巧灵动的耳朵。这个天生的问题困扰了西施很久,于是她通过佩戴垂金耳环来拉长耳朵的轮廓,从而达到扩大耳朵的效果,使她愈加可爱迷人,衬托出她不一般的气质。

西施除了与耳环有关,还与一种首饰有着一定的关系,那就是琉璃。这来自于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相传在春秋时期,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得力助手,很多事务都由他来操办。在一次偶然间,范蠡得到了一块神奇的石头,这块石头晶莹剔透,品质优良,难得一见,于是他就进贡给了越王勾践。越王勾践也是一位重人才,明事理的人,他又把这块奇石赏赐给了范蠡。

范蠡拿着这么一块石头寻找了很多奇能异士,终于打造成了一款美丽的饰物,随后送给西施。后来由于战乱,范蠡被迫与西施分离,西施泣不能声,夜不能寐,每天无精打采,痛哭流泣。西施最终感动了天地,天地将西施的眼泪封存起来,代表着无尽的思念,后人便把这种奇石称之为“琉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10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