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蜥蜴,雅拉瓜壁虎全长仅1.6厘米,可以蜷缩在硬币上

世界上最小的蜥蜴,雅拉瓜壁虎全长仅1.6厘米,可以蜷缩在硬币上,第1张

世界上最大的蜥蜴是生活在印尼的科莫多龙,平均身长两米多,而世界上最小的蜥蜴是栖居加勒比的雅拉瓜壁虎,包括尾巴在内也只有16厘米,可以自如地蜷缩在一枚硬币上,与科莫多龙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

世界上最小的蜥蜴——雅拉瓜壁虎

雅拉瓜壁虎是一种体型十分微小的蜥蜴,包括尾巴在内的体长也只有16厘米,可以自如地卷曲在一个硬币的范围内。雅拉瓜壁虎不仅是世界上最小的蜥蜴,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动物。

雅拉瓜壁虎首次被发现是在1998年,研究人员来多米尼加共和国最南端对开海外的贝阿塔岛考察时,发现了这种罕见的蜥蜴。在过去数百年内,来这个岛屿进行动植物考察的人不少,但由于雅拉瓜壁虎的体型实在太小,考察人员都没有察觉到它的存在。

雅拉瓜壁虎是一种加勒比壁虎,这种蜥蜴通常体型都很小,但是像雅拉瓜壁虎这样只有16厘米的实属罕见。加勒比壁虎主要以昆虫为食,研究人员认为雅拉瓜壁虎的食物应该是小蚂蚁、蜘蛛和生活在土壤中的其他小虫,不过它们瘦小的体型也很容易让自己成为蛇、蜈蚣和其他较大蜥蜴的猎食对象。

N种宠物蜥蜴的介绍

  蜥蜴是一种全新的酷酷的宠物。别以为只是一个小家族,宠物蜥蜴的品种还不少呢!

  豹纹守宫

  科 名:壁虎科(守宫科)

  中文名:豹纹守宫宫

  英文名:Leopard gecko

  学 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

  属 名:Eublepharis

  食  性:以昆虫或蜘蛛为食。

  分  布:伊朗东部、阿富汗西南部、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

  形态特征:全长18-25公分。依产地不同,彼此体色互有差异

  生活习性:栖息于平地至山地间,凡多岩荒地或草原区等均考见其踪迹。地栖型,以一只雄性守宫为中心,采多妻制的生活形态。在繁殖期间,雄性会为争夺配偶而展开激烈的争斗。白昼多藏身于岩缝间,至入夜后才外出觅食。一季可产卵1-5次,每胎可产1-2颗卵,40-60天即可孵化。

  蛙眼守宫

  简介:新疆沙虎,壁虎科,沙虎属,又名蛙眼守宫(Teratoscincus roborowski)

  分布:分布在新疆干燥的戈壁、沙漠地带,近两年才在沿海地区的宠物市场出现,而且很受爬虫爱好者,和工作繁忙而又想养些小动物解闷的人们的欢迎。

  习性:新疆沙虎体长7—10cm,最长可达15cm以上。四肢、躯体及尾部都覆有大型鳞片,耐干旱。白天潜伏在洞穴内,夜晚出来活动和觅食。性情温顺,不怕人,对感到好奇的东西,会用舌头舔一下,生气的时候会摇动尾巴,以示警告!

  饲养箱: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垫材:最好是厚20-30cm的干燥沙砾,也可用泥土,幼沙(例如:爬虫沙,钙沙),树皮(例如:树皮,碎椰壳)

  温度:23—26°C

  食物:面包虫、蚂蚱、蟋蟀,这些在花鸟市场都有出售(如果你眼明手快的话,可以抓蟑螂喂它)。要准备一个小的水容器供其饮用,水深不宜超过它身体。

  繁殖:每次产卵2枚,经75-95天后即可孵化出幼体,体长约6cm

  蛤蚧

  学名:大守宫(Gekko gecko)

  英文名::Tokay gecko

  又名:托凯壁虎、蛤蚧

  分类: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壁虎科。

  分布:蛤蚧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以广西产量为最大。国外在印度、东南亚也有分布。

  体型特征:成年蛤蚧体长达25~35cm,体色因栖息环境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背部颜色有紫灰、黑褐、绿色、灰褐等,腹部灰白色。体表鳞片分布明显,散布有灰白色小点和淡红色或棕**圆形斑点,呈不规则状。体背有大果粒状的疣突及细鳞片的分布,头呈大三角形,于晚间会发出连续的叫声,来敌靠近时会张开嘴巴发出大叫声。下眼睑覆盖有透明状的鳞在眼球前面。下颌咀嚼能力发达,能紧紧咬住人的手指。在头部和身体背部还有黑褐色或深灰色的横宽条纹。尾部暗灰色,具有6~7个灰白色环带状斑纹。尾巴很容易折断,但很快便能再长得和原来一样长。四肢短小,只能爬行不能跳跃。脚有5个趾,脚趾瓣上的一条条深纹,增加了趾足与光滑面之间的摩擦,使之形成了活塞般的吸附能力,而四趾间发达的吸盘,更是守官科中最具代表性的。蛤蚧有爬檐走壁的本领,就全靠这些吸盘。

  生活习性:野生的蛤蚧喜欢生活于山石峭壁的岩石缝隙或树洞中,有时也发现它在住宅的墙壁砖缝中居住。昼伏夜出捕食昆虫,偶尔也吃蜥蜴、小蛇、小蛙等。由于蛤蚧是变温动物,在寒冷的冬季,它会躲藏到石缝或树洞深处冬眠。

  捕捉方法:一般在4~9月捕捉蛤蚧。常用的捕捉方法有:

  蛤蚧有咬住东西不放的习性。可用长约一米的细竹竿,顶端扎一团乱发,在蛤蚧面前抖动。蛤蚧误以为是昆虫或敌害,就一口咬住乱发不放,这时即可把蛤蚧拖处捕获。用一根长约一米的铁线,一端制成钩状,钩住蛤蚧的眼窝或下颌慢慢拉出捕捉。夜间用电筒照射,蛤蚧见光不动,即可用手捕捉。

  药用价值:蛤蚧是重要的药用动物,有补肺气、益精血、助阳道、定喘止咳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虚痨喘咳、咯血、肺结核、神经衰弱、阳痿早泄、老人气虚等疾病。用蛤蚧为主炮制的各类型蛤蚧酒,畅销国内外;蛤蚧系列的中成药,如蛤蚧大补丸、蛤蚧定喘丸等,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近年国内外市场对蛤蚧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蛤蚧价格也不断上涨。由于野生蛤蚧长期捕捉,资源已日益减少,现在已逐渐转为人工养殖。

  饲养管理:

  饲养箱:饲养箱大小根据饲养蛤蚧个体的大小而定,建议503050cm以上。蛤蚧攀爬能力很强,要加盖子防止逃逸。饲养箱内放置水碟,有条件的应布置大型绿色植物。夏季要保证空气流通,冬季要适当保暖。注意清洁卫生:蛤蚧喜欢干净的场所,应经常打扫,及时除去腐死的昆虫和粪便,保持清洁。夏天要保持通风,防霉防臭,防止病菌侵入。要经常换饮用水,保持洁净。大/小蛤蚧不要混养在一起。大蛤蚧可能会将小蛤蚧咬伤甚至吞食。蛤蚧活动的时间多为每天清晨5~7时,晚上18~23时,且以晚上为主。

  食物:蛤蚧是肉食性动物,以吃活昆虫为主,不吃死虫。据研究,野生蛤蚧的食物中,以鞘翅目的金龟子类为最多,其次是直翅目的蝗虫、螽斯,半翅目的椿象,膜翅目的蜂、蚁等昆虫。此外,还吃一些蜘蛛、小型蜗牛等。蟑螂也是蛤蚧爱吃的食物。家庭饲养最好是白天在室内用不透光的黑布等遮盖,或者在饲养箱内放置大块树皮等用做藏身处。傍晚至凌晨放在窗外,用铁丝网(网孔大小08×08cm较为适宜)将饲养箱盖住,旁边用灭蚊灯中的黑光灯诱捕昆虫,蛤蚧会自己捕食。也可以用面包虫,蟋蟀,蝗虫,蚕蛹等喂养。人工饲养条件下,饲料供应是否充足只影响蛤蚧的生长速度。

  人工辅助食物:蛤蚧喜欢吃活的昆虫,但是也可以训练它吃人工饲料。用玉米粉、面粉、南瓜或红薯等,加入适量的鱼粉、骨粉,调煮成稠糊状,涂在蛤蚧平时活动觅食的铁丝网或墙壁上,在上面撒上面包虫,让蛤蚧自由舔食。如果这种训练能够成功,其好处是不仅能够补充食物,而且能够在饲料中添加蛤蚧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各种药物。不过应注意的是仍要以昆虫类为主食,人工饲料为辅。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发育和繁殖。

  气温和湿度:蛤蚧在15℃以上才开始活动,17℃以上开始摄食,22~30℃时最活跃,冬季寒冷低温时,是蛤蚧成活的一个大关,此时应把饲养箱放在温暖的室内,饲养箱中放置棉布,木屑等保温,也可用灯泡,爬虫加热垫等来增温。温度应保持在8℃以上,小蛤蚧和瘦弱蛤蚧需保持在10℃以上,以保证蛤蚧顺利过冬。夏季室温如超过32℃则应泼水降温,并增加饮用水。同时也要防止积水,相对湿度保持70%~80%为宜。

  繁殖技术:

  雌雄鉴别:从外形上区别蛤蚧并不难。一般来说,雄性体大而粗壮,头较大,颈和伪较细;雌性则相反。雄性股部腹面有“∧”形排列的股孔;雌性没有。生殖时期,雌性体后部膨大,更易鉴别。另外,雄性尾基部腹面紧靠泄殖腔处有两个椭圆形隆起,叫半阴茎囊,内有两个半茎(交接器),各有一个开口。用拇指和食指向泄殖腔方向挤压,可见半阴茎翻出体外。雌性部具上述特征。

  繁殖习性:蛤蚧繁殖能力较差,3~4龄发育成熟。4~5月是蛤蚧求偶交配的高潮期,蛤蚧都在晚上交配。5~9月使蛤蚧产卵期,其中高峰期是6~7月,10月份偶尔也有个别产卵。一般每年产卵1次,每次产卵2枚,少数先产卵1枚,相隔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甚至几天后才产第二枚卵。偶尔也有一年产卵2次的。蛤蚧产完卵后即离开,没有护卵习性。蛤蚧喜欢将卵产在阴暗的角落。刚产出的卵壳质软,外壳富有粘性,呈白色,产出后即固着在墙壁上,约1小时后卵壳完全变硬。变硬后的卵通常无法取下。

  繁殖期管理:在4~5月是蛤蚧求偶交配的高潮时期,此时如有多只雄性蛤蚧应分开饲养,以防止雄蛤蚧为求偶而互相咬斗导致伤残。人工饲养条件下,蛤蚧有啃吃卵的恶习,这点必须十分注意,要尽量设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较好的办法是在蛤蚧喜欢产卵的地方贴上一层纸,让其产卵在纸上,然后连同纸张撕下集中存放。这样不但可以防止蛤蚧吃卵,也可避免蛤蚧活动时将卵弄破。

  孵化:在自然条件下,卵的自然孵化期较长,卵内胚胎发育历时90~250天。一般7月以前产的卵才能当年孵化。孵化期100天左右;7月以后产的卵,一般要到第二年才孵出。若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保持恒温35℃,相对湿度80%,孵化期可以缩短到75天左右。幼蛤蚧在孵化出的当年生活时间越长,入冬的死亡率就越低。也可将产出期晚的卵降低温度,延迟到次年天暖时孵化。同样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

  常见病的防治:蛤蚧抗病能力很强,一般很少疾病。但在人工饲养密度大的情况下,如清洁卫生注意得不够,有时也会发生一些疾病。

龙冠蜥蜴能80厘米。

从正常角度来看,龙冠蜥蜴体长可长到80厘米。成熟后体侧扁,尾较长并呈鞭状。头后端延伸,形成一扁平叶瓣,形如鸡冠。趾外的鳞片延仲为缘缨。雄性沿背部有一条脊。

饲养龙冠蜥的注意事项:

1、通风。所用笼子应通风良好,避免笼内过于闷热不利生长。通风问题常常被忽视。如果是用铁丝网做的饲养箱,通风当然不成问题。即使是用那种有玻璃盖子的玻璃缸也是可以的了,但是不能使用那种完全密封盖顶的养鱼用的玻璃缸。

2、紫外线。让蜥蜴能够晒到紫外线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需要通过照射紫外线在皮肤里合成维生素D3,而D3是促进钙的吸收的。太阳光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实在不能照到日光,那么就必须为它们准备紫外线灯,不要隔着玻璃或是有机玻璃给你的蜥蜴照射紫外线,因为这些物质对紫外线的衰减很厉害。

 世界上最大的蜥蜴

 印度尼西亚有一个群岛叫努沙登加拉群岛,科摩多就是该群岛的一部分。科摩多岛长四五公里,宽十—十三公里。在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蜥蜴,岛上的居民称之为“科摩多的龙”。

 科摩多岛气候温和,丛林茂密,四周环海,海岸有成片的沙滩和林立的礁岩。这样的自然环境,成了巨蜥蜴生活的“天堂”。

 成年的蜥蜴一般身长三点五——五米左右(雌性大,雄性小),体重一百—一百五十公斤。皮肤粗糙,生有许多隆起的疙瘩,无鳞片,黑褐色,口腔生满巨大而锋利牙齿(世界二十六种巨蜥蜴,只行它有牙齿)。但是,它基本上是“哑巴”,声带很不发达;即或激怒时,也仅能听到它发出的“嘶嘶,嘶嘶”的声音。它扑食动物时,凶猛异常奔跑的速度极快。它那巨大而有力的长尾和尖爪是扑食动物的“工具”。它以岛上的野猪、鹿、猴子等为食。只要成年的巨蜥一扫尾巴,就可以将三岁以下的小马扫倒,然后一口咬断马腿,将马拖到树从中吃掉。吃不完时,它还将余下部分埋在沙土或草里,饿时可吃。生活在科摩多岛上的野鹿、野猪、山羊和各种猴子,见到巨蜥就逃。蜥蜴吃饱后,趴伏于丛林间,沙滩上或礁岩上,甜睡,晒太阳。它善游泳,具有潜入水中捕鱼吃或在水下呆几十分钟的特殊本能。

         科摩多巨蜥

 科摩多巨蜥,三—五年性成熟,每年七月发情,交尾,八月开始产卵。刚成熟的雌蜥只能产四--六枚卵,每隔二--三天产一次。十岁左右,进入产卵旺期,每次产下二十几枚,将卵埋在沙窝里,靠太阳辐射的自然温度孵卵,八个月后,幼蜥才破壳而出。刚出壳时,小蜥大小如同我们饲养的家鹅。它能活五十--八十年。

 科摩多岛的巨蜥,约有五百--七百条,它是目前世界珍贵动物。印度尼西亚政府严加保护,严禁捕杀。我们中国也有巨蜥,但比科摩多的龙要小得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广西自治区。

 在印尼的一些小岛上能发现科莫多巨蜥。这些小岛最大的也不过长32千米,宽19千米。科莫多巨晰是一种巨大的晰蜴。成年雄性科莫多巨蜥大约有3米长,136千克重。科莫多巨蜥生活在岩石或树根之间的洞中。每天早晨,它们钻出洞来觅食。它们的舌头有分叉,能辨别气味,不断地吐进吐出。通常情况下,它们都尽量找那些已经死去的动物腐肉为食,但成体也吃同类幼体和捕杀猪、羊、鹿等动物,偶而也会攻击和伤害人类。

 科莫多巨蜥利用嗅觉,在动物经过的路旁伏击猎物。当猎物临近(距离约1米远)时,它会扑上去,先以暴力把猎物打倒在地,或咬断猎物的后腿,在猎物无法移动后,用利齿撕开猎物的喉部或腹部,猎物因大出血而丧命。此刻,巨蜥便用锯齿状的利齿和强有力的脚爪,把猎物撕成碎块,并迅速吞下大块大块的肉。科学家曾亲眼目睹一条体重不超过50千克的雌巨蜥,竟然在17分钟内吃完了一头31千克重的野猪。巨蜥的胃像个橡胶皮囊,很容易扩张。成年巨蜥一餐就能吃下高达体重80%的食物,所以,巨蜥在餐前餐后体重相差很大。猎物的香味吸引了四处觅食的巨蜥,它们纷纷前来欲分享猎物。分餐是有规矩的,体型最大的雄性优先,顺从者或“亲朋好友”其次,陌生的食客通常被安排在最后就餐。腐尸是科莫多巨蜥爱吃的食物。巨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高度脓毒性细菌,受到攻击的猎物即使逃脱,也会因伤口引发的败血症而迅速衰竭直至死亡。这些逃脱的猎物就成了攻击者送给其他巨蜥的礼物。

 在一群科莫多巨蜥中,通常年长而且体形较大的优先进食。它们会用强壮的尾巴击打年幼者,使之不能接近食物。科莫多巨蜥进食的狼吞虎咽,尽其食量而吃。有时吃得太多,以至于不得不歇上六七天来消化食物。过去,人们为得到科莫多巨蜥的皮而将其捕杀,或是将它抓到动物园去展览。现在,在科莫多岛上的国家公园里,它们被保护起来。同许多蜥蜴一样,科莫多巨蜥的舌头既是味觉器官又是嗅觉器官。它的舌头吐进吐出,正在搜寻空气中腐尸的气味。

 科莫多岛常年荒无人烟。后来,松巴哇苏丹开始把罪犯流放到岛上服刑。他们传出令人害怕的消息:岛上有巨型蜥蜴。但起初一直没人相信。直到1912年,第一份关于科莫多巨蜥的学术报告才发表出来。

 现在,科莫多巨蜴只剩下不超过2000条,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在科莫多岛上的国家公园里,它们被保护起来,科莫多也是印尼著名的旅游点。

蛙眼守宫其实有很多种,常见的吐鲁番沙虎是最常见的守宫蜥蜴,体长可达十公分,更长的大蛙眼很少见,体长会超过十五公分,饲养时性子更糙,不容易养好,但价格却高很多。如果只是为了养着玩,建议就买十公分以下的蛙眼守宫,喜欢更大的沙漠型蜥蜴的话,买鬃狮蜥比蛙眼守宫更好玩。

蜥蜴的寿命比较短,普遍不会超过20年。蜥蜴具体能活多久跟品种有关,不同品种的蜥蜴寿命有很大差异。常见的“豹纹守宫蜥蜴”可以活8年左右;“丽纹龙蜥”寿命短,一般只能活5年左右;“红泰加蜥蜴”寿命长,可以活12-18年。另外蜥蜴能活多久还跟环境适宜程度有关。一般环境越适宜、天敌越少,它们的寿命就越长。 一、蜥蜴能活多久

蜥蜴是爬行动物的一种,可以作为宠物养殖。不过由于它们属于爬行动物,从动物进化的进程来看不算一种高级的动物,它们的寿命也普遍并不是特别长。一般来说,蜥蜴的寿命都不会超过20年,而其中能活到10以上的蜥蜴也是比较少的。

具体来看,蜥蜴到底能活多久跟品种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蜥蜴中有很多不同的品种,而不同种蜥蜴之间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寿命长短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差异。常见的蜥蜴如“豹纹守宫蜥蜴”,它们一般能活8年左右;还有“丽纹龙蜥”,一般只能活5年左右。寿命比较长的蜥蜴如“红泰加蜥蜴”,能活12-18年,寿命比较长的个体还可以活到20岁左右。另外,蜥蜴能活多久还跟周围环境是否适宜以及天敌的数量有关。若蜥蜴生活在环境不舒适或者天敌很多的环境之中,它们活的时间相对来说就比较短。

二、蜥蜴多大可以下蛋

蜥蜴基本采用卵生方式繁殖,到了合适年龄之后则会交配产卵,或者说下蛋。上面已经介绍过,蜥蜴有很多不同的品种,它们的寿命有差异,而它们什么时候可以繁殖产卵也是不同的,不同品种之间有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常见的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品种豹纹守宫蜥蜴,它们一般来说在1岁左右就可以下蛋了。而有些蜥蜴则需要更长时间,比如“新加利多尼亚巨人守宫蜥蜴”,它们需要3年甚至5年的时间才能下蛋。还有的蜥蜴更早熟,比如“高冠变色龙”,一般半年左右就可以繁殖下蛋了。

另外,同一品种的蜥蜴什么时候成熟也是不太一样的,也会有个体差异,也要看它们具体的发育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9696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