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中的五大谎言

当今社会中的五大谎言,第1张

第一大谎言,事业成功才能让你的人生变得充实。

布鲁克斯说,这是我们用来蒙骗年轻人的话语,让成就和地位的焦虑成为他们生活的重心。如果你一直把自己当作失败者,事业成功确实能减轻你的耻辱感。

但是,如果你把事业成功当作你人生的终极意义,你的野心永远在你够不到的地方,你会永远会感到焦虑和不满。

第二大谎言,我可以让自己幸福。

布鲁克斯说,幸福不是一个人能够达成的成就。很多人以为,如果自己事业上更成功,或者减肥减掉15斤,就会更快乐。

但事实上,当人们在临终时回顾自己的生活时,他们会表示,幸福是人与人之间长久而深厚的感情,幸福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幸福是给予和接受彼此的关爱。

第三大谎言,人生是一个人的旅程。

很多畅销书都会告诉你,成年之后,每个人都踏上了一个人的冒险,积累自己的经验,历练最多的人最终会胜出。这个谎言鼓励人们相信自由是没有限制的,要不断前行,不要被任何人或者事情约束。

但是在现实中,幸福感最强的人,是那些愿意放弃自己一部分自由,心甘情愿被束缚的人。他们不会问:接下来我该做哪些特别酷的事?他们会问:我的责任是什么?

让自己扎根在一个社区、一个组织或者一个任务中,然后努力争取其他人的信任,你才能有机会完成一些有长远影响的事情。布鲁克斯说,是我们选择的“镣铐”让我们得到自由。

第四大谎言,你必须找到你自己的真理。

现在流行的社会风气鼓吹你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做你自己。可问题是,除非你的名字是亚里士多德,你可能很难创造出一套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五大谎言,富有和成功的人比贫穷和平凡的人更有价值。

布鲁克斯说,尽管我们假装这个谎言不存在,但是整个社会的精英主义都在指向这一价值判断。

精英主义会不断告诉你,你就是你取得的成就;你可以通过购买奢侈品牌来获得尊严;你表现得越好,人们就会越喜欢你。

布鲁克斯感慨,这些高度个人主义的谎言支配了我们的生活,难怪我们的社会正在变得支离破碎,现在的我们急切地需要一场社会文化意义上的革命

对于钻石是“20世纪最大的骗局”的这种说法我是十分认同,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

钻石的兴起本质上是源于一种营销手段的成功,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最容易把爱情和钻石相联系,我们总会记得那句尤为经典的广告“钻石永流传”,殊不知这句广告是为了钻石的销量而发明的,说到底这就是一种推销手段。上个世纪钻石销量受挫,销售商不得不削减90%的钻石产量来维系钻石的价格,但是要知道要想把钻石这种奢侈品变成人人都想拥有的常用品,那么就要对钻石进行定位。不得不说戴比尔斯做到了,他创造性的把钻石和爱情相联系起来,把钻石赋予了爱情永不变质永久流传的意味在其中,从此钻石就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成为了每个新娘都梦寐以求的物品。从广告宣传上钻石的营销无疑是成功的,当本质上来说这只是一种推销手段,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误导性。

同时钻石的价格和其产量根本不挂钩,一般来说,一件商品越是稀有价格就会越贵,这是符合价值规律的,但是钻石的价格却远远超越了其本身的价值。钻石的产量其实并不是大众所知的极低,只不过钻石的产量都被大的钻石厂商所垄断。一旦钻石厂商放开供应,钻石的价格就会立马跌入谷底,因此钻石价格并不是控制在市场手中而是控制在少数厂家手中,价格本质上是不真实的虚高。

由此可见,钻石并不是有其本质的价值在其中,广大的消费者更像是钻石厂商虚假营销的买单者。

我觉得暂时完全没有必要买,因为买钻石属于一种交智商税的行为。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钻石本身就不属于稀有物质。虽然钻石品牌一直在宣传钻石有多么稀少,但人造钻石的数量其实非常庞大,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花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买一颗小石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暂时和我们经常用的玻璃刀上的材质一模一样,我们没有必要花冤枉钱。

一、我觉得暂时没有必要买。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听过这一句话: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句话正是广告公司的噱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忽悠所有人买钻石。所谓的天然钻石确实非常稀有,但人造钻石的程度可以比天然钻石更高,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花更多的钱去买所谓的天然钻石。

二、钻石只不过是一种营销行为。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对于想要结婚的新人来说,新人可能会通过买钻石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爱情。然而事实上,没有人的爱情可以简单通过这样的石头来证明。钻石确实非常坚硬,同时也不容易损坏,但人造钻石的价格非常低,普通人买天然钻石是一种非常奢侈的行为,这也正中广告商的下怀!

三、我觉得钻石绝对不能代表爱情。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买钻石只不过是一种心意,重点不在于钻石本身值多少钱。然而事实上,钻石这种东西绝对不能代表爱情,钻石的主要成分只不过是碳14而已,而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碳元素。如果我们继续相信这种所谓的谎言的话,我觉得这就是故意交智商税了。与此同时,如果女生在结婚的时候必须有钻石才可以结婚,我认为男生需要适当给女生解释一下什么叫广告营销。

石油枯竭跟钻石都是天大谎言?石油成因解释为啥新油田不断被发现

钻石被誉为二十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它的唯一元素就是碳,是地球上最不缺的元素。却让戴比尔斯营销成钻石=美好+永恒=爱情,“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成为耳熟能详的广告语。那么石油枯竭是不是跟钻石一样是个天大谎言?毕竟从上世纪80年代起,报纸上就不断报道说地球上的石油仅够全世界30年使用我们要节省使用,但到了2019年,30多年过去了,石油消耗指数般的增长,但石油资源却没有出现枯竭现象,反而出现了持续的价格低迷。

钻石的营销谎言

工业时代,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被誉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其实关于人类会遭遇石油枯竭危机,是源于1956年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的一篇论文,论文的主旨是,石油是化石燃料,是5亿年前埋在地下的恐龙及藻类等生物经生化反应而成,并推断石油资源将在2050年枯竭。其核心理论虽是个假设,却成了近代“生物沉积变油”理论的主要依据。

石油产业在现代工业中的上下游分布

想要知道石油会不会枯竭,首先就要了解石油是怎么形成的。科学发展至今,目前学术界有两种理论说法。

古生物沉积变油说的过程图解

一是生物沉积变油说。即认为石油是由亿万年前的各种动植物不断在海洋及江河湖泊里沉积,在高压、密闭等多种地质条件又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属于生物沉积变油,不可再生;理由是:石油之所以还没有枯竭,主要是地球形成已经46亿年了,石油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从54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开始,动植物遗体经过日积月累之后沉积在江海湖盆,长期隔绝空气,又受到地层深处的温度、压力的作用,跟地下的碳形成反应,慢慢的方会形成石油。

波斯湾在第四纪前是一片温暖浅海

理论支持的有波斯湾石油湖和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大油田,该两处富油区的形成均与特提斯洋(即古地中海)的消退有关,在三叠纪时上述地区属于湿润潮湿的特提斯洋的浅海地区。

石化油学说的过程图解

第二种是石化油学说。认为石油是从地壳里面的碳生成的,在地壳中,碳是由碳氢的形式存在的,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再经过高温和高压的环境,逐渐形成石油。只要地壳内一直有碳存在,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石油被制成,认为石油与古生物沉积无关,是地球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是可再生的,明显的例子就是世界石油分布带跟板块交界带存在大量的重合,如欧佩克成员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伊朗,也有例外的非洲安哥拉和尼日利亚。

世界石油分布带与板块交界带高度重合

两种学说既有各自的理论支持,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而且除了这两大学派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小众的石油成因理论都有自己的理由,由此可见,现在要对石油的成因下最终结论还为时过早。自然对石油资源会出现枯竭的判断就更没有理论依据。那么石油在18世纪首次被精炼以来,到20世纪以来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对石油消耗呈指数性增长,石油枯竭总是我们现实的担忧。实际上,全球石油的探明储备却一直在连年增长。在1882年对于石油剩余量的估算为9500万桶;到了1980年,所剩石油的探明储量达到了6480亿桶;而1993年储量上升到了9990亿桶;到了最近的2018年,全球探明石油储量已经达到了16966亿桶。难道石油真的是“不限购不限量”的吗?

世界页岩油分布图

其实放眼两百多年来的数据就可以发现,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和勘探、开采、精炼等技术的提升,石油的探明储量不断在提升。比如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当时的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上涨到超过13美元,也使得八十年的石油探明储备得到巨幅增长。从经济学眼光,当石油价格高涨,石油生产商就会加大新油田的勘探力度,去原先成本太高的地方搜寻石油变得有利可图,发现了很多在国际油价低时没有发现的新油田,最终探明储量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2017年美国爆发“页岩油革命”,成功通过压裂技术开采之前难以开采到的页岩油,正是在当时国际高油价的背景下爆发的。

世界稠油分布图

从这个角度来说,石油不会内枯竭!抛开不确定的石油形成原因,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让石油枯竭的时间长到很难准确估计。在2017年6月,美国一能源巨头宣布成功试验了二叠纪盆地浅层稠油开采技术,成功把每口油井的盈亏平衡点降至165美元/桶,就算在如今国际油价低迷的情况下,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依然维持在67美元浮动,对石油生产商而言依然有利可图,而且页岩油和稠油开采技术一旦推广开来,全球石油探明储备量又将大增。

世界石油勘探逐步由陆地转向了海洋

石油不会枯竭但价格会上涨,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工业化国家而言,当前产业结构还是以消耗能源较多的制造业为主,所以未来油价的变动对我经济发展的冲击更加明显。而且在当今世界石油不仅仅是能源资源,更是大国经济战争的战略物资,参见恩道尔的《石油大棋局》。当然国际油价上涨也会间接刺激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和利用,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0707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