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为什么受人推崇?你怎么看?

钻石为什么受人推崇?你怎么看?,第1张

其实钻石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种宝石,钻石应该是自然界里面最为坚硬的一种物质了,钻石之所以受人推崇,其实并不是因为钻石有多么的宝贵或者说有多么的稀有,而是因为钻石的象征意义比较的好。现在钻石往往代表着至死不渝的爱情,所以对于年轻人来说,在结婚的时候购买一颗钻石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

很多人可能以为钻石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特别的稀少,非常的珍贵,但实际上钻石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只不过这些钻石的开采权全部都掌握在那几个公司手里,所以才会造成钻石资源比较稀缺的这种假象。当然了,钻石其实也是有着非常独特的特点,比如说钻石的硬度非常的大。一般情况下钻石不会被划伤,绝大部分的宝石硬度都是比不上钻石的。

其次钻石的折射率也是非常的高,表面的光泽也是非常的高,正是因为钻石有这样子的特点,所以很多人在见到钻石之后会觉得钻石特别的鲜艳夺目。当然我觉得钻石之所以会如此的受人推崇,主要还是被炒作出来的,你比如说现在的一些钻石品牌借助永恒和爱情这个概念来炒作钻石,更是提出了所谓的“一颗恒永远”的说法,这下年轻人就更加的追捧钻石了。

其实如果直白的来说,没有这些品牌商的炒作,那钻石的价格将会大幅度缩水。而且钻石其实也没有办法和黄金对比,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未来的黄金大概率会增值,价格会越来越高,至少也不会贬值。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去看钻石的话,那未来贬值的概率是极其大的,毕竟现在地球上钻石的存有量是比较大的,除非未来持续的会有人去炒作钻石。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生活的源泉,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地球也就失去生机,更别说社会进步了。

因此,水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现实中水的价格却很低廉。与之相比较而言,钻石的价位似乎要比水的价位高出很多,但钻石却不如水那么实用,它除了装饰之外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上。

人类没有钻石可以继续生存,但没有了水却活不下去。从生存的角度来说,钻石对于人类社会而言是可有可无的,可以说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但它在现实社会中的价格却非常昂贵。这是为什么呢?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作品,因为他已经去世无法再出新作,所以他的作品只能是卖一件就少一件。齐白石的画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面对这些稀有“产品”人们自然要去高价竞拍。

有一个企业家曾经发表过这样一番言论:“你知道现在最赚钱的行业是什么吗?是倒腾古董。我就是倒腾古董的,只要没看走眼、不是假的,只要买上了,一件东西就价值连城。因此我在这上面赚了很多钱,之后便什么都不用干了,只买卖古董就够满足我的生活。”现如今赚大钱的行当有很多,如开金矿、炒股票或者炒房地产。但这个人面对那些诱惑却能无动于衷,由此可见他说的那些话肯定不是空穴来风,而且投资古董也一定是有利可图的。

古董是一国经济繁荣的一个指数。当古董价格飙升,大家都去抢古董、拍卖古董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走好了。

人们只有在温饱之后才会想到古董,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谁还想去弄个古董在家放着呢?

发生在1991年底的一件事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当时莫斯科的油画虽然很有名,可是却卖得非常便宜,只需要几十个卢布就能买下一幅。这是因为那时1美元可以换100卢布,当地很多人都没有吃的。可悲的是,他们能找到的不是面包和牛奶,而只有这些非常漂亮的油画。

那个时候俄罗斯人为了温饱,只能把家里的一幅幅油画都拿出来卖,把所有的古董都拿出来卖。当时即使有人觉得那些油画很好看、很漂亮,也只能欣赏欣赏,因为他们要把钱留下来去买吃的。

一转眼过了将近20年。今天再来看俄罗斯的油画,却已经非常贵了。如果当时谁有理财的观念,买上一幅油画,那现在不知道值多少钱了。可当时很多人还没有满足温饱,甚至还冻得直发抖,根本就没有心思去考虑赚钱的事情。而当时的德国就不一样了,在那里体现出了西方经济的发达,那里的油画、古董,甚至那里的每张床都卖得很贵。

当然,现在的俄罗斯与过去也迥然不同了。其古董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买家们疯狂涌进莫斯科来买油画。这些现象说明什么?说明俄罗斯的经济开始回升了,说明俄罗斯人民有钱了、富裕了。说到这里,只想告诉大家,古董是稀缺的,而稀缺东西的价格是昂贵的。

古董是稀缺资源,所以越少越值钱。同理,钻石与水比较起来,钻石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钻石要比水珍贵。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种现象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困扰了不少的经济学家。在我们跟随后来的经济学家揭开钻石比水贵的谜底之前,让我们先来弄明白几个经济学概念。

边际效用和总效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边际效用是新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而总效用是消费一种商品主观上所获得的总的满足感。

根据上面的概念,可以得出这样的理论:一件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它的总效用决定的,而是由其边际效用决定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总效用的规律。随着消费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效用会跟着不断增加。但这个增加也是有一定极限的,它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增加了。之后就倒过来开始减少,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比如喝水,开始的时候,因为口渴,喝的越多越满足,但是喝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再也喝不下去了,总效用就会下降。

为什么总效用是先增加后下降呢?答案是:这都是由边际效用造成的。边际效用变化的特征是逐渐递减,也就是后一单位的效用没有前一单位的效用大。

那么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也就是来自于我们脑细胞中的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这就好比你住在闹市区,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有来往的车辆非常吵闹。开始的时候,你一定是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对这种噪声就根本没有感觉了,它也就不再影响你的睡眠了。也许没有了这种噪音,你还睡不踏实了呢!

只要你认可了这一点,那么水和钻石的价值之谜就会不攻自破了。

一件物品,它的用途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人们在拥有一件物品的多个单位后,可以根据用途的重要性来对这些物品从大到小地排序。比如你获得了20000个单位的水,你会把第一单位的水用来自己喝,第二单位用来做饭,第三位用来洗衣服,第四单位用来洗澡等等,因为喝水要比做饭重要,而做饭又比洗衣服重要,诸如此类。

到还剩下一单位的水时,你怎么想都想不出应该做点什么,最后选择滋润大地,把最后一单位的水抛向在空中,这时你就会看着水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然而这时水的效用几乎接近零。

假如,你也获得了20000单位的钻石,第一单位你肯定会将它们戴在身上炫耀,因为钻石本身就稀缺而且还是奢侈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虚荣。对于第二单位,不管你会怎么处置,是送人还是珍藏都随你开心,但是无论怎么样,你不会傻到把它像水一样抛到空中吧?对最 后一单位,也就是第20000个单位,假定你傻到把它抛洒在空中,但是它的总效益还是要比水高很多。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洒过水,也看别人洒过水,可以说水满足了我们所能想像的所有用途或者效用。可是谁见过扔钻石的呢?没有。钻石大概也就只能满足第一种用途,填补一颗虚荣心。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排在前面的效用大,排在后面的效用小。水可以满足我们非常非常小的欲望,于是,它的边际效用很小,甚至没有。而钻石只满足了我们一个欲望,只排了一个,其边际效用当然很大。因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所以,钻石的价钱要比水贵。

  钻石矿根本不是什么稀缺矿产。贵的根本原因在于垄断。

  戴比尔斯,这可是一家超级跨国公司,超级卡特尔,他几乎垄断了全球的钻石富矿,也就是说,只要是储量稍好的矿源,戴比尔斯都想方设法直接控制到自己手里,或者间接控制在相关利益方的手里。

  他在完成垄断之后,就开始想着法子给钻石增加附加值了。说得好听些是广告宣传,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不断用各种报纸杂志、**、电台、明星代言和影视节目出镜来给人洗脑。

  戴比尔斯完成垄断之后,就能控制供应端,每年向市场供应多少天然金刚石基本上是由他一家说了算的。要是控制不了供应端,那市场上的钻石价格可就真的变成比石头还便宜了。

  另外,戴比尔斯还要不断向大众灌输钻石与浪漫爱情的联系,花钱做有偿新闻,着力描述名人们送给爱人的钻石大小。由于英国在钻石上的垄断利益,女王和皇室也把在公众场合佩戴的珠宝换成了以钻石为主打。

  戴比尔斯的这种手段一用出来,仅仅三年就把美国市场销量提高了55%!等到1947年,戴比尔斯开始向着消费心理学研究领域进军,不断用各种宣传手段强化公众对于钻石的概念认知,他们甚至安排讲师去全国的高中,在学生团体、班级、非正式会议上公开演讲,内容全部围绕钻石订婚戒指,死死的抓住“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口号不放,拼命洗脑。

  钻石的价值其实还不如红宝石、蓝宝石等各种稀有宝石,这种碳结晶事实上并不是什么“恒久远”的东西,钻石也会被刮花、损伤、掉色、氧化变黄,想要品相完好的长期保存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可要是不这样宣传,谁会花钱买一个划玻璃用的破石头戴着啊!总之,戴比尔斯就是通过各种显姓和隐姓广告以及公关活动来反反复复倡导——只有钻石才是任何地方都通用和认可的定亲信物。这种广告投入,除非戴比尔斯灭亡,不然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一家离了宣传就活不下去的超级卡特尔。

至于说到保值,1970年伦敦一家消费品杂志做了一个实验,用400镑买了两颗克拉的宝石级钻石,封存在保险箱里九年,这九年里,英国的通货膨胀达到年均25%!按照保值要求,钻石的市价起码要追的上通胀才对,也就是说起码应该卖个3000镑才能保值,可是市价最终只卖了500镑。

至于买了钻石戒指想要原价脱手,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基本上当年买,当年卖,回收价格不高于原价30%。那些著名的珠宝商更是根本不愿意回收,主要是觉得,开出低价后对顾客是一种羞辱,还不如直接拒绝来的妥当。唯独能够保值的,只有那些真正稀有的、切割后达到几十克拉的超级大钻石。

在地球的深部大约150-200公里,纯碳物质在压力为(45-6)×109Pa,温度为1100-1600摄示度条件下结晶,形成天然钻石在地球的深部只有很少的地方具有钻石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从理论上讲任何时期都可以形成钻石,只要达到钻石形成物理、化学条件从目前开采的钻石矿中,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和12-17亿年这二个时期从钻石产出于地球古老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

另外,外星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但这种方式形成的钻石颗粒小,质量差,不能作为首饰用的宝石

当地球的外壳产生拉力,固体的岩块开始移动及破裂,这时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当火山熔岩从地球深部往地表上升时,将深部形成的钻石带到地球浅层及表面经过熔岩冷却我们可以在冷却的岩石中找到钻石当钻石富集并达到一定规模时,我们称为钻石原生矿含有钻石的岩石在自然条件下风化,钻石残留在山坡、河流、海岸中并富集形成矿床,称为钻石次生矿

钻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和地理位置分布、气候条件没什么必然联系

钻戒价格昂贵原因一:魅力品质

  钻石固有的内在魅力品质是决定性因素。作为宝石,必须具备美丽、耐久和稀少这三大要素。钻石是唯一一种集最高硬度,强折射率和高色散于一体的宝石品种,任何其它宝石品种都是不可比拟的。这样的宝中之宝,稀中之罕,理所应当地成为贵中之最了。

  钻戒价格昂贵原因二:文化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钻石一直被人类视为权力、威严、地位和富贵的象征。其坚不可摧、攻无不克、坚贞永恒和坚毅阳刚的品质,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它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文化价值。

  钻戒价格昂贵原因三:耗资巨大

  钻石矿床探寻艰难,耗资巨大。钻石矿床的寻找,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不小心摔一下就能发现一个钻石矿床。钻石矿床的探寻往往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和劳动,耗资巨大。如原苏联西伯利亚原生金刚石矿床的探寻,从1913年开始,历经了18年的艰辛,才得以发现;博茨瓦纳的“欧拉”原生矿床,耗资3200万美元,历经12年的奋斗才挖掘出来;近几年,在加拿大西北部发现的金刚石原生矿床,则是经历了几代地质学家的艰苦努力,耗资至少达几亿美元才找到的。

  钻戒价格昂贵原因四:数量稀少

  金刚石矿床数量少,宝石级金刚石矿床品位低。世界金刚石矿床的数量,如果与铁、铜和金矿数量相比的话,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屈指可数。在开采出的金刚石中,平均只有20%达到宝石级,而其余80%只能用于工业。但这20%宝石级金刚石的价值却相当于80%工业金刚石的5倍之多。世界金刚石年产量约为10000万克拉,宝石级约为1500万克拉,而加工成钻石的约为400万克拉(相当于800千克)。有人粗略统计发现,要得到1克拉(02克)已打磨好的钻石,需要挖掘约250吨矿石。即使用一辆装载量为5吨的卡车还要来回跑50次才能全部装完。

  钻戒价格昂贵原因五:开采难度高

  开采的规模浩大、难度极高。钻石矿床的开采,可以说是一件规模巨大,却又细心备至的工作。开采过程中,既需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谨小慎微,以确保矿石中钻石原石颗粒完好无损。开采不当会导致经济的巨大损失。不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挖掘,都是一项声势和场面浩大的工程,人力物力的投入是难以想象的。

问题一:为什么南非生产钻石还很穷? 南非算非洲最富的国家了,只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差得远。贫穷从很大角度来说来自历史,长期被占为殖民地,工常等难有发展;且开采钻石依赖原料资源,性价比不高。要谋发展还需振兴高端产业

问题二:南非的钻石为什么那么多? “南非为什么钻石比较多”钻石的主要成分是碳,是十几亿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但不是所有爆发后的火山都能形成钻石,因为碳生存在地下150公里至250公里处,火山爆发时,巨大的压力和高达2000摄氏度的温度将这些碳喷出地表,在4万―6万个大气压力下结晶形成钻石。如果火山爆发是在地下5万米处发生的,不会形成钻石。

问题三:为什么南非钻会比其他钻石好? 都是商家误导,南非只是出产钻石量大高质钻多点而已,钻石好不好主要不是看产地,而是看它的4c,重量,颜色净度和切工,影响价格的还有荧光性。会说南非钻这样给你推销的你就要注意了,说明这个推销员基本常识都不懂啊,完全就在误导消费者。

问题四:南非钻石为什么不是最好的钻石 其实钻石并不那么注重产地,况且就算是专业人士,直接看钻石也无法分辨它的产地

问题五:南非怎这么多黄金和钻石等矿产资源却为什么还这么穷 你来过南非吗 去Sandton富人区, 约堡任何一个赌场, 开普敦任何一个club看看 一弧欧洲都比不上的 没事不要人云亦云

问题六: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是什么 1“英帝国王冠”上镶有著名的“黑王子宝石”(王冠总部正中,红色),世界第二大钻石“非洲之星第II”(王冠下部正中)和圣爱德华蓝宝石(王国顶部十字架中心)。王冠上共镶有4粒红宝石,11粒祖母绿,16粒蓝宝石,227粒珍珠和超过2800粒大大小小的钻石。 2英王权杖1661年英王查理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时制成。1910年,在权杖上端加镶了世界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I”它形似水滴,重达5302克拉。 3世纪钻石,重273克拉,仅次于克利兰一号及二号。1980年在南非发现,原石重599克拉。经过专业的切磨师耗用三年的时间,精心研究琢磨,这颗毫无瑕疵的巨钻终于展露万丈光芒! 4世界最大的有色钻石。原石890克拉,切磨出40748克拉的梨形钻。在1988年拍卖会中以1250万美元成交。 5梨形的德勒斯坦钻石,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绿色钻石,重41克拉 6历史名钻“柯伊诺尔”又名“光明之山”,世界最古老的名钻,重106克拉 7金绿石猫眼――在1991年拍卖会中以六万五千美元成交 8噩运之钻“希望”“希望”重4552克拉,深蓝色,世界著名珍宝

问题七:"南非真钻"与钻戒上的钻石有区别吗 10分 看钻石的价值主要看钻石的4C,至于产地就无关紧要了。

钻石的4C分级是指:

颜色Coour

净度Carity

切工Cut

重量Carat

4C的来源就是指以上四个英文单词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C”所以人们对钻石的分级简称为4C分级或4C评估,目前它是全球对钻石分级的通用标准。

有很多顾客可能会问 在评估钻石时哪个“C”更重要?

其实在4C评估时,每一个要素都是很重要的,对钻石成品最终价格都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其他各个要素接近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石的克拉总量,钻石越大越稀少。因此确定一颗钻石价格,重量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也是平时常见到顾客以衡量价格的原因。

大家了解了以上大概之后,我们从

1,重量Carat 开始学习:

1克拉等于02克,克拉通常用(ct)来表示。希腊语中的克拉源自「keration」,指长角豆树,是一种从东亚洲广泛普及到中东的植物。由于其果子被称为具有近乎一致的重量,长角豆树就被用作珠宝和贵金属的重量单位。一旦您确定了钻石的切工、颜色和净度,结合您的预算很容易就能寻找出相应价位的钻石。

钻石的重量在钻石分级中是非常重要的,钻石的重量是用克拉来计量的。克拉这个词来自一种叫作“小角树”的树的种子,由于这种种子的重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每一棵种子都是一克拉,因而在古代用来称量钻石的重量。现在的国家标准是1ct = 02g,一克拉等于一百分,例如:一颗25分的钻石可记为025克拉。同等品质的钻石,重量越大越珍贵。

钻石的重量或大小是以克拉(ct)来计量的。1ct = 02 g,且1ct=100分(pt)(或相当于200毫克(mg))。精确度为00001ct的电子天平以称得精确的钻石重量,机械天平可精到0001ct,国际通用的宝石质量单位,成品钻石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克拉值小数点后第三位逢九进一,其它忽略不计。

总结:25分以上开始有保值价值,有钱可以买30分以上,更有钱可以50分以上的。

2,切工Cut

钻石的各种光学效果是由钻石的形状和各个面之间的角度决定的,切工的好坏仅直接影响了钻石的美观,由下面4C分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任何一种切工评价因素不标准,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钻石的明亮、艳丽。

如台面过小会大大减弱钻石的亮度;台面过大会大大减弱钻石的火彩。

如果切工不好,钻石的各种光学效应不能充分实现,钻石的亮度和火彩等各种光学效果都会下降。

H&A切工(丘比特切工==八箭八心)是一种特殊的切工,它通过星刻面和亭部主刻面几何形状重叠,从台面和底尖观察分别为八箭和八心。H&A切工的八箭八心只能用切工镜放大观察才能看到,这种特殊的切工通常情况下都是verygood切工,因为标准切工规定的是一个数据范围,并不是一个单一数据。钻石的切工是充分突出其火彩、折射出钻石深藏的闪亮光芒的光键;一颗切工细致的钻石,无论任何形状和级别,均能尽情散放璀璨与火彩;切工比例得宜的钻石价值自然较高。

钻石的宽度和深度对钻石的火彩影响很大。

切磨亭部过浅:光线由底部逸出,出现鱼眼效应---显得钻石色浅。

切磨亭部过深:光线易从亭部逸出,出现黑底效应---显得钻石色深。

理想切工:代表只有3%的一流高质量钻石才能达到的标准。这种切工使钻石几乎反射了所有进入钻石的光线。 一种高雅且杰出的切工。

非常好切工:代表大约15%的钻石切工。可以使钻石反射出和标准等级切工的光芒,但是价格稍低。

好切工:代表大约25%的钻石切工。使钻石反射了大部分进入钻石内部的光>>

问题八:南非水钻 水钻标准的名字是:合成立方氧化锆 是人工合成用于仿钻的一种材料,合成方法非常成熟,所以不管是南非的还是捷克的质量都是一样的 顺便说一下,我国的水钻产量是世界第一的,所以买中国产的就行了

问题九:父母在台湾买的南非天然钻石是真的吗 听你这样子描述十有八九是上当了,买到垃圾钻了。钻石是真的,只是钻石品质很差,表面上相对国内觉得便宜,其实一分钱一分货,你父母肯定被忽悠了。买钻石索要GIA证书即可,钻石是不鉴别产地的,谁也不知道自己手中的钻石产自哪里,南非主要是出大钻出名,所以会给你误区南非钻就是好钻。其实在业内,只认GIA和IGI,HRD,纯手打,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其实钻石就只是碳原子的晶体,它在高温高压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处理下才会变成我们所熟知的钻石。而钻石这么贵,其实主要是因为钻石行业的垄断,再加上营销极为成功所造成的。说钻石很稀少其实都是大家营销出来的一个观念,钻石本身是不具备价值的。因为它就是简单的碳元素,而这种资源在世界上储存量是很大的,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垄断,那世界上所有人其实都可以拥有一堆。

而这个垄断者就是戴比尔斯,他几乎将全球所有比较好的矿源都掌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流出来的钻石量就比较少,从而就给大家营造了一种钻石是极稀少之物,而往往又物以稀为贵,自然钻石的价值就往上提了。同时在后来的营销中,钻石往往和爱情同时出现,像我们最熟悉的一句台词应该就是“钻石恒悠久,一颗永流传”。在这样的营销下,越来越多的人在结婚时都选择买钻戒,他们觉得这象征了爱情的长长久久和纯粹。其实都是到头来你会发现都是骗局,因为你发现甜蜜时,看着钻戒像爱情,爱情破碎时,你才知道,它其实就是一堆碳元素。不仅没有原来美了,还没有原来值钱了,毕竟一般来说,钻石的一手价和二手价之间差了巨多,当你想转手钻戒时差不多只值买时百分之三十的钱。所以还不如买个金戒指呢,至少爱情破碎时,金戒指依旧值钱。

所以总的来说,钻石是不具备价值的,它所有的光环都是人为的营销所给予的,所以钻石首饰还是要谨慎入手。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黄金有价玉无价”,黄金的价格是有标准的,玉的价格没有标准,可以无限上升,有的玉比黄金还贵,玉是什么呢?《说文解字》里记载道:“玉,石之美。”

玉其实就是石头,石头就是玉,但是,玉是“石之美”。在古代,中国人喜欢玉,印度人喜欢宝石,近代的欧洲人则喜欢钻石。玉、宝石、钻石,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称之为“宝石”。

宝石顾名思义,就是宝贵的、珍贵的石头,为什么珍贵呢?因为稀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钻石根本就不是什么营销骗局。黄金、白银之所以贵,也是因为稀有,正因为稀有,所以才成为了装饰品,物以稀为贵,贵是身份的体现,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黄金、宝石、玉就成为了人们尊贵身份的象征。

地球上有230种以上的矿物,可以作为宝石。但是,钻石是最晚出现的一种名贵宝石。人类社会最早的四大文明,分别是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的夏商文明。四大古文明,皆不认为钻石为宝石。将钻石“炒作”为珍宝的欧洲人,甚至在14、15世纪之前,也不认为钻石为宝石。

为什么在15世纪之前,钻石不是宝石呢?这和钻石的切割技术有关。钻石是世界上最硬的天然物质,只有钻石才能切割钻石,所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一般是用钻石打磨钻石的,最硬的物质与最硬的物质之间发生碰撞是个技术活儿,在切割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钻石的原石,难以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也就不适合作为装饰品。

在古代,中国人喜欢玉,印度人喜欢宝石,欧洲人喜欢琥珀,但是,到了公元15世纪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开始喜欢宝石中的金刚石(钻石),中国古代的宫廷,最多的宝物是什么呢?就是黄金、美玉和珍珠,然而,到了晚清时期,宫廷开始流行钻石,慈禧太后就有很多的钻石饰品,其中最大的一颗是275克拉。晚清时期,中国人开始将钻石作为装饰品,就是因为这个时候钻石的切割技术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可以将金刚石的原石打造成光彩夺目的钻石。如果,在古代,人们就可以将钻石打造得光彩夺目,中国古人肯定会将钻石视为宝石。

当然,钻石能够流行起来,还与欧洲人殖民非洲的历史有关。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一个相对隔绝的大陆,非洲东部和西部的海岸线非常的平直,没有良港,南部是好望角,再往南就是南极大陆了,北部虽然与欧亚大陆相连,但是却有撒哈拉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横亘其中。整个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可以说是与世隔绝,到了公元15世纪之时,人类的航海技术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大量的欧洲人开始进入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这里逐渐改变了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集中了地球上最丰富的钻石资源,当人们发现了非洲的钻石矿以后,钻石才开始在全世界流行起来。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时候,会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玉文化,于是,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古人喜欢玉呢?中国古代的玉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4500年的红山文化,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人就制造了大量的精美的玉器。玉也是中国古人最重要的装饰品之一,中国古代最美好的东西,就是金子和玉,金与玉合在一起,就是金镶玉,即在黄金上镶嵌各种美玉,我们把最美好的婚姻称之为“金玉良缘”,玉也是君子的象征,君子以玉作为自己的德行标准,《说文解字》记载道:“玉,石之美也。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玉所具备的几个特征,正好符合中国古人对美德的追求,即仁、义、智、勇、洁。

是不是因为玉具备这些特征,才成为了宝物呢?其实,是先成为宝物,然后才被人们赋予了这些品质。玉成为宝物,首先,就是因为它在地球上稀有,但是,稀有也不能稀有到不能量产,既稀有,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定的产量,才能成为宝物。

东亚大陆有天然的宝石和钻石矿,但是,非常的稀少,已经稀少到不能量产了。相对于宝石和钻石来说,东亚大陆的玉石则比较多,中国古代的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软玉,另外一种就是硬玉,软玉的产地主要在昆仑山附近,以和田玉为代表,软玉的主要成分是钙镁硅酸盐,硬玉就是翡翠,主要来自于缅甸,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钠。此外,中国古代的玉,还有独山玉、蓝田玉、玛瑙、绿松石等等。

印度的德干高原,盛产宝石,有蓝宝石、红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等,宝石光彩夺目、色彩亮丽,玉则比较的温润,不是那么的耀眼,所以,宝石和玉的这两种特征,也影响到了古代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审美观念,中国人喜欢含蓄的美,印度人则喜欢亮丽的美,而这两种审美观的不同,本质上来说,是由宝石和玉石的资源的分布不同造成的。

欧洲盛产琥珀,所以,在15世纪之前,欧洲人喜欢琥珀,琥珀是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形成的,严格来讲,不是石头,但是,琥珀却是一种化石,是松树的树脂经过漫长的时间石化后而形成的,因此,琥珀也是一种石头,是石头中的宝石,在中世纪的欧洲,琥珀就是宝石,在中国古代,琥珀则是一种美玉,《说文解字》里记载道:“琥,发兵瑞玉,为虎文。”琥珀在中国之所以称之为“琥珀”,是因为这种化石的上面有虎纹,中国古人认为老虎死后,进入地下,其精魄会形成琥珀,所有,琥珀最早的时候,其实是写作“琥魄”的,琥珀的“琥”这个汉字,是从玉、从虎的。

欧洲为什么盛产琥珀呢?在4000多万年前,欧洲的北部一带有大片的森林,而且这些森林中有大量的松树,松树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树脂,这些树脂凝结以后,掉入了泥土里,经过岩石的挤压与加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变成了化石,这种化石就是琥珀。

所谓沧海桑田,欧洲北部大片的陆地后来又被海洋覆盖,于是,这些琥珀就沉入了海底,经过海水的冲刷,有些琥珀就被冲到了海滩上,于是,人们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沙滩上就经常可以捡到琥珀,松树的树脂在凝结的过程中,有时候会有小昆虫不小心被粘在了其中,这些昆虫也随着树脂一起变成了化石。琥珀的颜色是金黄的,这也影响到了欧洲人的审美观,在18世纪至20世纪的时候,俄罗斯圣彼得堡有一个琥珀宫,琥珀宫是用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的,非常的漂亮,可惜,琥珀宫后来在二战的战火中失踪了。

当然,在公元15世纪之前,中国人、印度人和欧洲人都知道钻石,只不过,钻石的数量非常稀少,不易加工,故而未能成为装饰品。

钻石在中国古代,一直被当作切割工具,用来加工玉器,中国古籍中常常称钻石为“金刚石”、“金刚钻”、“削玉刀”、“昆吾剑”等等,中国最早记录钻石的文献,是列子所著的《列子》一书,《列子》记载道:“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其长尺有咫,练钢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其中的“锟铻之剑”其实就是金刚钻。中国也盛产钻石,但是数量非常的稀少,数量稀少的钻石被用于加工玉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钻石、宝石、玉,乃至黄金、白银之所以昂贵,其实就是一个道理,即物以稀为贵,在古代,一种东西,稀有之后就可以拿来作为装饰品,成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同时也可以当做财富来收藏,但是,稀有也不能稀有到不能量产。

人类结婚,常常也是用稀有之物来作为爱情的象征,中国古代常常称美好的婚姻为“金玉良缘”,中国古代的贵族结婚主打的装饰品,就是黄金和美玉。印度则是以黄金和宝石为主,而且常常将宝石镶嵌在黄金之中。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进步,比黄金、宝石更稀有的铂金、钻石,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人们结婚时的主打装饰品了,钻戒其实就是铂金里面镶嵌了钻石,铂金和钻石在外观上显得比较“纯净”、“纯洁”,而且不会腐蚀,能够永久保存,因此也符合人们对于爱情的期望,爱情就是要纯洁、恒久。现代的钻戒,说到底,和黄金镶美玉、黄金镶宝石是一个道理,都是金属里面镶嵌了石头。地球上最常见的东西,就是金属和石头,但是,黄金、铂金、玉、宝石、钻石是最稀有的、最美的金属与石头。

综上所述,黄金、白银、钻石、玉、宝石、琥珀的价格,虽有“炒作”的成分,但却是建立在本身就昂贵的基础之上。地球上的钻石矿和铂金矿,是一种比金矿还稀少的矿产,当然,如果人类在外太空发现了大量的钻石矿和铂金矿,并且能够将其带回地球,钻戒的价格或许会降下来,否则的话,钻戒依然很贵。

我们在学习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时候,一定要了解一些宝物的基础知识,否则的话,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当时的人们对宝石、玉、琥珀如此的痴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5973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2
下一篇2023-09-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