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可以把首饰上的钻石轻松拿下

怎样才可以把首饰上的钻石轻松拿下,第1张

钻石是镶嵌上去的,如果是微镶的话拿掉还是比较有难度,如果是三十分以上的钻石的话就可以用镊子用力的朝两边掰都可以拿掉的。为了安全起见可以拿去小作坊让师傅帮你拿掉,一定要看着师傅帮你拿掉,以免被掉包。

天然钻石: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珍贵的宝石,矿物名称是金刚石。在矿物学上属于金刚石族。

人工钻石:分合成钻石、优化处理钻石。 

人工钻石与天然钻石的区分方法:

1、人工钻石的鉴别方法

(1)合成钻石

[1]高温高压合成钻石

颜色:以**、桔**、褐色为主,价格很有竞争力;而蓝色和近无色等颜色,由于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而极难见到。

内部显微特征:可见细小的铁或镍铁合金触媒金属包体。部分合成钻石具磁性,可见不规则状颜色分带、沙漏形色带等。

净度:以P、SI级为主,个别可达VS级甚至VVS级。

吸收光谱:缺失415nm吸收线。

异常双折射:很弱,干涉色变化不明显。

紫外荧光特性:长波紫外线下荧光呈惰性,在短波紫外光下发光性有明显分带现象,为无至中的淡**、橙**、绿**不均匀的荧光,局部可有磷光。

[2]CVD合成钻石

颜色:多为暗褐色和浅褐色,也可以生长近无色和蓝色的产品,但非常困难。

内部显微特征:可见不规则深色包体和点状包体。可有平等的生长色带。

异常双折射:有强烈的异常消光,不同方向上的消光也有所不同。

紫外荧光特性:长短波紫外线下,有弱的橘**荧光。

(2)优化处理钻石

[1]颜色优化处理

①传统颜色优化处理:

古老的处理方法是在钻石表面涂上薄薄一层带蓝色的、折射率很高的物质,这样可使钻石颜色提高1-2个级别,更有甚者在钻石表面涂上墨水、油彩、指甲油等,以便提高钻石颜色的级别,也有的在钻戒底托上加上金属箔。这些方法很原始,也极容易鉴别。

②辐照改色钻石及其鉴定:

辐照改色是物理改色法,只用适用于有色而且颜色不好的钻石。

颜色分布特征:色带分布位置及形状与琢形形状及辐照方向有关。当来自回旋加速器的亚原子粒子,从亭部方向对圆多面型钻石进行轰击时,透过台面可看到辐照形成的颜色呈伞状围绕亭部分布,在这种情况下,阶梯形琢形的钻石仅能显示出靠近底尖的长方形色带。当轰击来自钻石的冠部时,则琢型钻石的腰棱处将显示一深色色环。当轰击来自钻石琢形侧面时,则琢型靠近轰击源一侧颜色明显加深。

吸收光谱:有595nm或H1b和H1c线的出现。

导电性:辐照形成的蓝色钻石不具导电性。 

③GE钻石

又称为高温高压修复型钻石,处理后的颜色大都在D到G的范围内,但稍具雾状外观,带褐或灰色调而不是**调。高倍放大下可见内部纹理,常见羽毛状裂隙,并伴有反光,裂隙常出露到钻石表面、部分愈合的裂隙、解理以及形状异常的包体。这种钻石鉴定起来比较困难,通用电气公司曾承诺由他们处理的钻石在腰棱表面用激光刻上“GE POL”或“Bellataire”字样。

④Nova钻石

一种新的颜色优化处理方法,又称为高温高压增强型或诺瓦钻石(Nova)。该钻石发生强的塑性变形,异常消光强烈,显示强黄绿色荧光并伴有白垩状荧光。这些钻石刻有Nova钻石的标识,并附有唯一的序号和证书。

[2]净度处理

①激光打孔

传统激光打孔处理:钻石表面留下永久性的激光孔眼,而且因充填物质硬度永远不可能与钻石相同,往往会形成难以观察的凹坑。

KM内部破裂法:这种次生裂隙看起来与天然裂隙相似,但这种方法处理不好就容易使钻石破裂。

KM内部缝合法:表面可见蜈蚣状包体,呈不自然弯曲的裂隙,在垂直包体两侧伸出很多裂隙;在激光处理的连续裂隙中有未被完全处理掉的零星黑色残留物。

②裂隙充填

闪光效应:有明显闪光效应,暗域下常见闪光颜色是橙**、紫红色、粉色,其次为粉橙色。亮域下常见闪光颜色是蓝绿色,绿色、绿**和**。同一裂隙的不同部位可表现出不同的闪光颜色,充填裂隙的闪光颜色可随样品的转动而变化。

流动构造:裂隙内常保留充填物充填过程中的流动构造。

捕获气泡:看上去像一组指纹状包体,也可能很小,而呈亮点。

絮状结构:充填物质过厚时可产生一种絮状结构,有时这种絮状结构又可演变成一种网状结构,很容易发现。

微小裂隙:在一些充填裂隙中,发现有白色近于平行的细线,可能是裂隙中的微小裂隙。这一特征很微弱,仅在光纤灯的强光照明下才能观察到。

充填物颜色:充填物比较厚时,能见到浅棕色至棕**或橙**充填物的颜色。这种充填物的体色在充填的空洞和激光孔中才能观察到。

不完全充填:通常极细窄,看上去像细白的划痕或暗域下的擦痕,可能是钻石蒸洗时部分充填物被去除造成的。

表面残余:部分充填物残留于钻石表面。

[3]钻石膜

多晶体,表面有有粒状结构;用拉曼光谱测定,优质DF钻石膜,特征峰在33300px-1附近,半高宽;质量差的DF钻石膜,特征峰频移大,强度减弱,甚至在37500px-1附近出现一个宽峰。

[4]拼合钻石

由钻石(作为顶层)与廉价的水晶或人造无色蓝宝石等(作为底层)粘合而成,粘合技术非常高,可将其镶嵌在首饰上将粘合隐藏起来,使人不容易发现。这种宝石台面上放置一个小针尖,就会看到两个反射像,一个来自台面,另一个来自接合面,而天然钻石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仔细观察,无论什么方向,天然钻石都因其反光闪烁,不可能被看穿,而钻石拼合就不同,因为其下部分是折射率低的矿物,拼合石的反光能力差,有时光还可透过。

2、天然钻石的鉴别方法(这里介绍肉眼鉴别方法)

(1)毛坯鉴定:

[1]光泽:金刚光泽,“亮晶晶”的外表。

[2]外观形态和表面特征:常见晶体形态是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及二者的聚形,在无色透明矿物中具有这几种晶形的矿物为数较少。另外,还有一个特征是钻石的晶石花纹,不同晶面具有不同特征的生长纹,如八面体晶面常见三角形生长纹,三角形的尖端指向八面体的晶棱;立方体晶面常具正方形或长方形生长纹,与立方体平面呈45度夹角;菱形十二面体晶面则常见平行于长对角线方向的凹槽等。

[3]密度:天然钻石352g/cm3。

(2)抛光后鉴定:

[1]线条实验:样品台面向下放在一张有线条的纸上,如果是钻石则看不到纸上的线条。

[2]倾斜实验:将样品中台面向上,置于黑色背景中,从垂直于台面方向开始观察,将观察者处向外倾斜,观察台面离观察者最远的区域,如果出现一个暗窗,则说明该样品不是钻石。

[3]亲油性实验:用油性笔在天然钻石表面划过时可留下清晰而连续的线条;相反,划过钻石仿制品表面时,墨水常用聚成一个个小液滴,不能出现连续的线条。

[4]托水性实验:充分清洗样品,将小水滴点在样品上,如果水滴能在样品的表面保持很长时间,则说明该样品为钻石。

1、爪镶

爪镶也称作耙镶,同时爪镶也是最经常看到的镶嵌宝石与钻石的方法,爪镶配有小的金属爪,这些金属爪具有象虎钳一样的夹子,这些夹子向宝石腰部弯曲,从而确保宝石拥有安全而持久的位置。

典型的爪镶有4个金属爪。具有6个金属爪的爪镶也称作“凡尼”嵌,因为其由蒂凡尼公司的奠基人1886年最初发明的。榄尖形与三角形切割宝石可以分别在安放宝石的角处设置2或3个金属爪,这些金属可以制成特别的V字形。这些金属爪必须总是长度相等。

可看得见的耙端常常为圆形、椭圆形、尖形、V字形(通常称为揤型徽章)、平,有时做成装饰形状(通常称为“强金属爪”)。

2、包镶

包镶是指设计的一种金属磁盘夹持着宝石至钻石的腰部,安全地将宝石的整个边缘包围。这一古老技术能够凸现钻石的轮廓,充满现代气息,此种镶嵌劳动强度大,进行的设计必须要能够精确地将宝石的边缘环绕。

根据包镶进行的变化有:“入镶”或者“卜赛镶”,戒指的表面有一个小的切口,与钻石的尺寸正好吻合。在下部安全的情况下,由钻石中突起的钻冠能很好地采集光线,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当只对宝石进行一半的镶嵌时,这种镶嵌法称作“包镶”。

就包镶法来说,宝石需要平衡并且角对角的平直。切割了边和角的宝石被视为切割较困难,同时,椭圆与圆形宝石要容易些。宝石可以有平而成扇形的边缘,这样的宝石可被塑造为任何的形状。

3、密钉镶

密钉镶属于爪镶法的一种,它的爪脚很小,很难看见。爪脚呈三角形,通常为人工制作。这种镶嵌法通过利用细小的爪脚从两边夹持着宝石,或者将贵金属珠钩出来夹持住宝石。密钉镶可以在一片珠宝的整个表面产生一缕光彩。珠宝表面装饰或者实际上“盖”钻石和宝石,就赋予了珠宝本身鲜活的生命力。 密钉镶最适合于钻石,它常常在与人造白金有关时使用,进一步地首创了珠宝看起来犹如整个钻石一样的效果。

4、逼镶

逼镶在对公主式以及长方形的珠宝进行加工时,效果惊人,因为在宝石间似乎看不出金属枣珠宝内紧密饰以珠宝的链子似乎看上去全由宝石铺平。

逼镶中的宝石镶嵌紧密,以至在宝石间无需金子点缀。这样可由宝石产生最大的光线与高度,使得珠宝在很长时间内都看起来闪闪发亮。

逼镶中,要使用精确切割亭部的宝石,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不是,宝石会裂开或毁坏宝石。

逼镶最适合于圆形、椭圆形、公主式、祖母绿、方形和长阶梯形切割宝石。

逼镶最适合于戒指与手镯。

5、夹镶

夹镶属于有象铁轨一样穿过戒指的金属棒。宝石分别镶嵌于这些金属棒间,使得宝石的两边露于光线之下。

夹镶是一种日益流行的镶嵌方式,这种技术可能最大化地吸收进来的光线,从而产生优质的辉度与光彩。 夹镶是逼镶的一种版本,常可以将当代与古典的外观融于一种设计之中。

夹镶最适合于钻石戒指和圆形、椭圆形、公主式、祖母绿、方形和长阶梯形切割宝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8661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3
下一篇2023-09-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