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形式的钻石晶体最先抛光的点琢型

哪种形式的钻石晶体最先抛光的点琢型,第1张

最早的刻面琢型宝石大约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但真正有其出现的确切文字记录大约在11世纪。刻面型琢型的演化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人们对钻石性质的理解的不断加深,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宝石之王”外观的美丽,钻石加工者的先驱者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我们就一起来追寻钻石琢型的演变发展历程吧。

钻石的八心八箭是切割钻石的工艺。八心八箭也称"丘比特切工"。所谓"八心八箭"是采用了世界顶级的丘比特式切割。完美对称的八颗心和八支箭,精确无瑕的切工令人惊叹。八心八箭凝聚一体,比喻"邂逅、钟情、暗示、梦系、初吻、缠绵、默契和山盟"八个美丽意境。无论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最璀璨最耀眼的光芒,它就是八颗心和八支箭折射出的爱情意义。

八箭八心式切工属于钻石的花式琢型的其中一种类型。实际上,所谓的八箭八心只是圆明亮式琢型的变形,只是在腰厚和切工角度上略有变化,属于优秀的切工,但不能以八心八箭来作为"最完美"切工的衡量标准。八心八箭钻石形成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钻石的冠角和亭角的匹配,即使是对称性十分良好的钻石,形成八心八箭还需要冠角和亭角有的匹配。

扩展资料:

八心八箭钻石的由来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位日本商人在销售普通圆钻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其中有一些切割极好的圆钻在专门观测钻石的切工镜下,正面能看出8个箭头,从反面看,则呈现出8颗闪光的心。后来经过大量的数据总结,发现只要普通圆钻的切工只要落入某一范围,就可以呈现出标准的8心8箭的图案。

——八心八箭

弧面型

又称为凸面型或素身型,其观赏面为一个凸面。根据腰形(腰部的形状),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圆形、橄榄形、心形、矩形、方形、十字形、垫形、垂体形等。如果根据其截面类型,又可以分为单凸面琢型、双凸面琢型、扁豆凸面琢型、空心凸面琢型以及凹面琢型五种。

刻面型

由完全覆盖宝石表面的一系列几何平面构成,将其按照合适角度抛光,宝石可以显示体色、亮度、火彩和闪耀等四种光学效应。刻面型又可以分为钻石式琢型、阶梯式琢型、玫瑰式琢型、剪型(交叉)式琢型以及混和式琢型。

珠型

常用于中低档宝石,可用于不同首饰。又可以根据形状分为圆珠、椭圆珠、扁圆珠、长方体珠等类型。

异型

包括自由型和随意型两种,可以表现宝石的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

为了使钻石能够发出耀眼的火彩,理想的标准钻石切割面(刻面)是57-58个。有底尖58个,没有就会是57个,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明亮式切割,有一个台面,8个风筝面,8个星小面,16个上腰小面,16个下腰小面,8个亭部主刻面。

  要准确说出钻石钻石抛磨工的技艺源于何时何地是很难或几乎不可能的。从古代印度文献中可以发现,早在公元前4世纪人们就已认识钻石并将钻石视为宝石。记述了印度人抛磨钻石以除去钻石晶面上的瑕疵。当瑕疵深埋在原石中,要去除就会带来太多的重量损失时,他们就在缺陷上方抛磨出许多小面。

珠宝知识推荐您参考 专注于定制有情感的金太福珠宝,追求简约、时尚,已经打造出诸多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作品。

钻石的光芒总是很摄人心魄,她为何能幻化出如此璀璨耀眼的光彩呢,这都主要归于钻石的切工,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钻石的价值,切工在4C中属于最具决定性的一个C,如果切工的失败会让一颗本该完美,价值连城的钻石失去她本身的价值。

钻石的切工即钻石的切磨水平,主要是指切工款式是否能尽显其美,角度与比例关系是否正确以及琢磨是否精细等。切工分级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台面百分比,冠部角度,底部深度百分比,腰部厚度,尖底大小尺寸,修饰度(抛光程度和对称程度)。

当钻石被切的太深时,光线就会从它的底部逸出,因此钻石的亮度就会受损,而它的中心也因此变暗;当钻石被切的太浅时,光线也会从它的亭部逸出,钻石的亮度因此受损,失去光泽而变得黯淡。一颗精细切工的钻石,她的每个刻面的位置和角度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我们一般看见的标准的圆钻型都是拥有58或57个刻面,它是属于明亮式切割方式,是最闪烁最具“火彩”的切割方式。

我们在选择钻石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切工琢型。一般钻石的琢型分为标准的圆钻形和梨形、橄榄型、祖母方形、心形等异形切工,异形切工的琢型所反映出来的“火彩”还是不能与标准圆钻的“火彩”相比的。同样品质的钻石,切割成异形和圆钻两者之间的价格相比,还是圆钻的价格高于其他琢型的,这就是因为她的切割比例是最能体现钻石璀璨光芒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9103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