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枣和田枣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红枣绿色食品基地,产品品质优良。新疆和田枣与其它红枣相比,和田枣果形大、颗粒饱满、果肉厚实、皮薄核小、营养丰富,口味更甜醇。每一颗“和田枣”都是自然精华的结晶,堪称枣中极品。“和田枣”产自世界水果优生区的核心中央区——新疆和田。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地处北纬366-371,是世界公认的“水果优生区域”。长达10小时的日照为和田枣提供了更充分的光合作用,全年长达220余天的无霜期,使和田枣的成熟期更长,碱性沙质土壤和冰山雪水的灌溉,使和田枣的矿物质更加丰富。这里拥有最适合红枣生长的无污染碱性沙化土壤,充沛的光热资源和富含矿物质元素的昆仑山冰川雪水资源。相比同类产品:果形更大、皮更薄、肉更厚、口感更加甘甜醇厚、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更高。
和田且末料是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辖的且末县所产的玉料。和田且末料是一种行业内的说法,新疆且末县所产的玉料品种较多,且还有少量的戈壁玉,其品质都是极好的。目前市场上的和田玉的料大多都来自于且末料,包括羊脂白玉、糖玉、青玉、黄口、白玉等。和田玉且末料中最有名的要数糖白玉,品质比俄料糖白玉要高。
且末山料基本都会带糖。且末料产量在新疆相对较大,占整个新疆和田玉产量的70%以上。且末料相对玉质细,油润度好,是山料中玉质最接近籽料的。
且末产的羊脂玉、糖白玉都有,比较知名的是青白玉,产量很大。这里的糖白玉没有若羌的好,颜色发暗,山料普遍会带有糖色,好的山料是纯白的,只是有一层糖皮。
且末料多裂纹,能做手镯的非常少,所以一只没有毛病的且末料糖白玉手镯就非常难得了。且末糖玉相对于俄糖,颜色要更鲜亮一些。
和田玉蜂蜜水的手串为什么结构大?
分析如下:
一,和田玉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常说的新疆和田玉,青海料和田玉,俄料和田玉,都属于变质岩,学界把和田玉从形成方式的不同,分为了4大类,7小类,分别是
其中较为高端的白玉,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新疆料,俄料,青海料,都是接触变质透闪石化形成的,所以这期视频主要讲的就是各个产地不同形状的接触变质。
新疆料和田玉
接触交代型和田玉主要产于侵入岩体,比如花岗岩与围岩比如镁质大理岩/的接触带,
如新疆西昆仑-阿尔金山地区,是传统和田玉主产区,这里在地质上属于矽卡岩大理岩建造接触变质矿床。
这一矿区内和田玉,是由岩浆活动提供了成矿热液,从侵入岩体至和田玉矿体再至围岩, 蚀变矿物从高温到中温
逐渐变化,最终透闪石化,形成和田玉矿脉。
属于接触变质中的热接触变质与后期热液蚀变
这一矿区形成时的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等物质,也会一起成和田玉主要的杂质磷灰石、锆石、榍石等。
于田矿,主要是花岗岩,闪花岗长岩与白云石大理岩接触形成
而若羌且末矿区,主要是片麻状花岗岩与白云石大理岩接触形成,
正是因为形成的物质的不同,形成方式略有不同,分热接触变质,与后期热液蚀变的区别,所以即使是同属狭义和
田玉矿区,各小矿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比如于田料原料往往带有一丝青色,玉质也会比新疆其他产区更水透一些,也有叫水头更好。
二,青海料和田玉
青海料作为和田玉中最容易辨认的,其实就是青海料的水透感,
青海料常见的水透感,是这样的
但也会有不是那么明显的水透感,比如这样
但当青海料与其他料放一起对比时,这种水透感仍然是能让人感觉出来的。
我们从矿床成因来看,就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出问题,
以青海三岔口矿床为例,由辉长岩与前寒武纪万保沟群灰质白云岩接触交代而成
这种白云岩最大的特点,就是ca与mg含量比值显著高于新疆产地,
新疆地区的大理岩中,ca,mg含量比值为104,而青海三岔口矿床的ca,mg含量比值,达到了131~153
在同济大学 周征宇老师的一篇名为《青海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的论文中,专门比较了青海料与新疆料的矿物差异,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论点就是,青海软玉相对贫mg,si,富ca,这是造成青海软玉透明度高,油润度不足的根本原因。
当然青海料的水透其实还和晶体大小,排列结构有关,而晶体大小又和地质压力有关,当然也一样是非常枯燥且难懂的内容,大家喜欢的话,以后可以聊聊。
三,俄罗斯和田玉
俄罗斯白玉产地主要位于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北部的达克西姆,巴格达林地区,由于靠近贝加尔湖,统称为贝加尔湖矿区。
以达克西姆矿区为例,只能在7-9月份开采,每年开采数十吨,但以青玉,青白玉,糖色玉为主,真正的高端白玉只有2吨,其中特好的只有数百公斤。高端的俄料,一直以来都是产量少,品质高,价格高的一种料子,
那为什么俄料给大部分人的印象不是很好呢?
因为除了好的2吨以外,还有其余的数十吨,俄料给人干涩,结构粗,不油润,,僵白,主要还是这些低端原料的关系。
俄料是中酸性岩浆岩,辉长岩,正长岩,花岗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交代变质产物
本身形成物质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造成俄料结构粗,不油润,僵白,其实是质地原因导致的。
贝加尔湖矿区由于矿体收到定向构造压力作用,玉石晶体发生碎裂,产生细小鳞片状或纤维状透闪石大致定向排列,并可见到透闪石角砾,构造裂隙,以及节理缝,在构造裂隙中还充填有其他矿物。
比较苦涩难懂是不是,没关系,一眼就能看明白。
其余产地的和田玉结构,往往是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
但大部分低端俄料和田玉,结构为残缕结构,碎裂结构。
这是整个贝加尔湖中最为主要的结构特征,这种特殊的结构,破坏了毛毡状隐晶质变晶结构,由于构造裂隙总,充填了其他矿物,
这些充填的杂质会破坏玉石原本的油润感,造成了我们通常认为的俄料干涩,僵,不水透。
并且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软玉主要组成矿物——透闪石的粒度稍粗,且存在着一定比例的片状变晶结构、过渡结构、中粗粒变斑晶结构以及碎裂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不油润,僵,结构粗的特点。
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俄料,往往是这种质感的
即使是高品质的俄料,质感会显得油润,但依旧是不水透的。
这里有一张三个产地白玉的表现特征表格
从最后一栏可以看到,青海白玉水透程度是最高的,其次是新疆料,最后是俄料。
俄罗斯糖料产量巨大,品质较好,最明显的特征是其糖色偏黑偏暗,更接近于焦糖色。与其它糖料相比,俄糖料要好过青海糖料、叶城糖料,但比起若羌和且末的糖料却有所不如。
俄罗斯糖料与和田玉糖料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色泽上。俄罗斯糖料糖色与白色部分之间呈缓慢过渡分布,两种颜色交织一起,而和田玉糖料则糖色与白色泾渭分明,界限明显。
俄糖脂度一般,细腻度好于青海糖料,也稍好于叶城糖料,但不及且末和若羌两地所产之糖料,俄糖料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把玩。越玩越浑,越玩越透,浑白变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上却显干透,而且容易发暗发灰。
由于其密度较差,在把玩过程中,汗液等杂质容易进入,故而发暗泛灰,所以以前俄糖料一般制作摆件居多,较少制作贴身佩戴的挂件,随着玉器市场不断的升温,挂件手镯类俄糖料也日益增多,特别是手镯成了最佳首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