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著名雕塑作品《拉奥孔》,属于哪一种美的基本形态?

古希腊著名雕塑作品《拉奥孔》,属于哪一种美的基本形态?,第1张

拉奥孔,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是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名作。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帝冈美术馆。据考证,系阿格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制作,1506年在罗马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意大利杰出的伟大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为此赞叹说“真是不可思议”;德国大文豪歌德以为《拉奥孔》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同时在造型语言上又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这组群雕被发现的时候,拉奥孔的右臂已经遗失,并且两个孩子当中一个遗失了手掌,另一个遗失了右臂。但如今都被补全。雕像中,拉奥孔位于中间,神情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之中,正在极力想使自己和他的孩子从两条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他抓住了一条蛇,但同时臀部被咬住了;他左侧的长子似乎还没有受伤,但被惊呆了,正在奋力想把腿从蛇的缠绕中挣脱出来;父亲右侧的次子已被蛇紧紧缠住,绝望地高高举起他的右臂。那是三个由于苦痛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雕刻家在作品的构图上有着精心的安排,作品呈金字塔型,稳定而富于变化,三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互呼应,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扭曲和美的协调,显示了当时的艺术家们非凡的构图想象力。作品中人物刻划非常逼真,表现了雕塑家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力和雕塑技巧。这是一组忠实地再现自然并善于进行美的加工的典范之作,被誉为是古希腊最著名、最经典的雕塑杰作之一。

1、西方认为,肌肉饱满的人体才是最美的,所以看古希腊、古雅典、古罗马的雕塑,都是男性有一身漂亮、发达的肌肉。这就是西方文化的问题。而我们东方自古以来就不看重人体的肌肉美,我国古代认为光着身子是可耻的,这自然就不可能展现肌肉了。

2、从现代美学角度讲,一身发达的肌肉也是体现男性阳刚之气的表现。试想下,如果美国队长一身皮包骨、是一个小娘炮,你觉得他还能拯救世界吗?还会有人喜欢他吗?

  希腊艺术是以质取胜的,人体雕刻艺术是古希腊雕刻艺术之冠。这些雕像在人体比例和肌肉质感方面都接近真实的人体,面部表情十分生动。更重要的是注重刻画人物瞬间的表情和动势,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如《濒死的战士》整个画面是描写希腊神话中特洛伊战争的故事,真实地表现了临战姿态,人物的体形比例和肌肉的刻画准确而简练,扭曲的躯体、双臂和腿的动态都充分地表现出伤重倒下的痛苦状态,人物面部呈现出丰富的表情。再如米隆的《掷铁饼者》,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形,回转的头部和扭曲的身体被巧妙地处理为一种和谐的姿态,以一个固定的动作表现出运动的连续性,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身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式美感。这尊雕像解决了雕塑支点的重心问题,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自杀的高卢人》表现被打败的高卢人首领,为了不做敌方阶下囚而受辱,勇敢而坚定地杀死爱妻之后自杀。这是一座震撼人心的悲剧性雕像。雕刻家着意刻画自杀时的紧张瞬间,群雕采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塑造形象,立与垂、生与死、动与静、形体的仰与俯、正与侧转,构成了一座三度空间四面观赏的组合雕塑形式,成为后来广场雕塑像的范本。

  希腊雕像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即使残缺也是活物,人们在想像中弥补了残缺,获得了完满的审美享受。众所周知的断臂维纳斯雕像不消说了,《胜利女神像》是希腊化时期留存下来的另一尊著名杰作,被奉为稀世珍宝。这座雕像整个动势结构十分完美生动,雕刻技巧高超,雕像在形式上已转向世俗化、戏剧化和形象的人格化,并以传达人类心理和激情力量为其特征。已无头部的雕像屹立山巅,面向大海展开双翅,呈现欲飞之态,飒爽挺立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羽翼,充分体现出了胜利者的雄姿和欢呼凯旋的激情。被海风吹拂的衣裙贴着身体,衣裙褶纹构成疏密有致生动流畅的运动感,呈现出生命的飞跃。

1、思想者雕塑有肌肉感,生动传神,真实的表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特点。

2、《思想者》在20世纪初,人们把它作为一种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

3、作品形象包含着静和动两个对立的因素。静(沉思)是暂时的,动(在强壮体魄中孕育着的无穷精力)是绝对的。《思想者》静坐着,但他的神情和姿势却给人不稳定的动感,似乎即将行动。

4、因此,不能把《思想者》理解为消极的、低沉的形象。他有着改造世界的双手,他全身充满着精力。人们在欣赏《思想者》时,自然地会想到当代受压迫和凌辱,但是有力量的无产者。

5、在1905年,列宁嘱咐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两名代表从伦敦路过巴黎回国时,“务必要看一看罗丹的《思想者》”。列宁希望俄国的无产阶级战士从这件雕塑作品中吸取勇气和力量。

我们平常走在街上,时常会看到雕塑的影子。雕塑一般给我们的印象是雕刻的栩栩如生,从头顶到脚底每一处都是刻画的非常精致。在大街小巷都是非常容易见到的,更不用说旅游景区了。在景区里的雕塑绝对是外观刻画的非常形象,所以也引得不少游客会亲手去摸,接下来介绍一下世界最“憋屈”的4座雕像。

朱丽叶铜像

华尔街铜牛

它是美国华尔街的标志,整个雕像与真牛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可能就是它坐落在那里一动不动,但是在这只铜牛身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点,就是来往的游客都喜欢蹲在牛的重要部位合影留念,真的是有点难以理解了,他们不觉得尴尬吗?

大卫雕像

它现在是坐落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整个雕像展现着一个男士的形象,不管是神态还是体型上面都刻画的非常细致,亲眼看到它更是有一种真人的错觉。雕塑上展现着它肌肉的饱满,身材的高大,完全就是小女生中高大男神的形象。所以,每个来往的女游客都会主要上前触摸它,虽然现在看上去还没有太大的破损,但是小编也是非常的敬佩这些女游客的心理了。

铁扇公主铜像

它是位于我国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景区中,很多人听闻它相信还是从《西游记》这部剧中得知的吧,所以现在趁着交通也比较发达,都想亲眼目睹它的真容。它优雅的坐落在那里,很多游客来到这里与铁扇公主合影时,都会把手放在铁扇公主的身上,所以日积月累,铁扇公主铜像身上很多部位都变得明亮也掉了漆。

以上就是介绍的世界最憋屈的4座雕像,“重要部位”被摸到掉漆,中国有一个上榜。其实这一现象除了以上小编介绍的这4个,还有很多地方也是存在的,比如岳飞墓中秦侩与其妻子的雕像,其中秦侩的妻子有很多地方就是被摸到掉了漆。

旨述雕像为圣人巴托罗缪(Saint Bartholomew),是马可.阿格拉特(Marco d'Agrate)的作品。

马可.阿格拉特(约1504-1574年)生於雕塑世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雕塑家,主要活跃於伦巴第(Lombardy)。最有名的作品,即米兰大教堂圣人巴托罗缪的雕像。

巴托罗缪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在传道时被杀,且剥皮殉道。

米兰大教堂肌肉与血管清晰可见的雕像,是将他被剥下的皮披在身上,犹如长袍(1562年)。

古代教会以三把剥皮刀为标志,来象徵这位忠心的使徒因热心宣扬福音而殉道的精神。

在艺术作品中,巴托罗缪经常表现为拿著割皮刀,或手上拿著自己的皮(如梵蒂冈西斯丁礼拜堂《最後的审判》,由米开朗基罗所绘)。

供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025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