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间长了真的会跑成肌肉腿吗?肌肉腿有什么优缺点?

跑步时间长了真的会跑成肌肉腿吗?肌肉腿有什么优缺点?,第1张

不会,因为跑步是属于有氧运动,对于腿部肌肉的刺激没有那么大。慢跑一般是不会让小腿变粗的,因为肌肉的生长完全依赖你给它带来的刺激种类,只有爆发力的训练和负重训练才会让肌肉变大,也就是慢跑减脂,速跑增肌。腿部脂肪层变薄后,肌肉就会稍微明显一些,但这样的线条是很性感的,并不粗壮。

肌肉腿的好处和坏处

可以增强全身的力量,腿部的肌肉是全身肌肉力量最大的地方,也是潜力最大的地方,肌肉力量发达了可以增加下肢的活力,对于关节稳定性还有骨性结构的保护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因为腿部肌肉占了全身60%左右,下肢肌肉力量发达说明这个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好,抵抗力也比较强。

其实对于这个肌肉腿来说,往往都是小腿比较粗壮,而且小腿上总是有一块肌肉特别的突出,甚至会有一种金刚芭比的感觉。那么对于这种肌肉腿来说,想要减掉真的是特别的难,会暴露我们的腿型缺陷的。尽管如此,还是有人会发现自己的腿比跑步前还要粗壮了,这是因为没有注意到三个关键问题。

良好的跑姿。

起步之后,双腿其实并不是主要的动力来源,我们运用摆臂、髂腰肌(两侧腰际到下腹的肌肉)、臀部与腿后肌群来驱动双腿,进行提腿和摆腿的动作,大腿和小腿只是被动地摆动、支撑、弹起。

想象你的脚落地时如羽毛般轻柔,随之往前脚掌滚动,再轻轻地由小腿轻弹、脚跟收起,就像汽车的轮胎,跑起来要像滚动式前进才比较好。而且跑得过快或是步幅过大都有可能使腿部变粗,我在本章所述的小步幅、高步频是最合适的。

跑后拉伸。

跑步过程中不断收缩的肌肉,如果没有在跑后进行适当拉伸与按摩,肌纤维会越来越缩短,肌肉将会越来越僵硬并失去弹性,小腿弹性与延展性一旦变差,就会生成更多的肌肉来供应跑步所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萝卜腿。

锻炼核心肌肉。

只有核心肌肉发达,才能减轻下肢负担,小腿用的力量少了,就不需要那么多肌肉来支持,腿部肌肉线条自然修长。平板支撑、单臂侧撑体等动作都能有效锻炼核心肌肉。

虽然人类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地球上最高等的生物,但是我们现有的人类身体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实还有很多设计的缺陷,被称为造物者犯的错。身体内部一些器官、神经等等都能找到改进空间。下面是人类身体十大天生缺陷,医学也无能为力!

一、不可靠的脊椎

我们的脊椎就是一团糟。我们能走路就是个奇迹,克利夫兰市凯斯西储大学人类起源中心主任布鲁斯·拉蒂默说道。当我们的祖先四肢着地爬行时,他们的脊椎会像弓一样拱起,以承受悬空悬挂在下方的器官的重量。但接着,我们站起来了;这个90度的大转变让脊椎被迫成为了柱子。接下来,为了符合二足行走的需要,脊椎在后腰处向前弯曲;为了保持头部的平衡——好让我们不至于走到哪儿都像在跳竹竿舞,脊椎上部又向相反方向弯曲。这一变化让下脊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让80%的成年人深受后腰疼痛所苦。

二、不灵活的膝盖

正如拉蒂默所说,“把全身上下最复杂的关节放在两个巨大的杠杆——股骨和胫骨之间,这纯属是在找麻烦。”这么做的结果就是,你的膝盖只能向两个方向转动:向前和向后。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主要体育项目,大概除橄榄球外,都禁止从侧面别住对手的膝盖,或是击打对手膝盖的侧面。

三、过窄的骨盆

生育很痛苦。雪上加霜的是,女性骨盆的宽度已经有大约20万年没发生过变化了,这使我们的大脑尺寸也无法继续增加。

四、暴露的睾丸

男性生殖器官脆弱地暴露在体外。显然,睾丸被扔出体外的原因是,精子必须储存在比体温低2、5-3华氏度的温度下。加鲁普的猜想是,这是因为较低的温度能让精子在进入温暖的阴道开始受精赛跑前,保持较低的活跃程度 。这一演化小花招防止了精子过早失去活力。

五、密集的牙齿

一般来说,人类在口腔后部的上颌和下颌处各有三颗臼齿。随着大脑的尺寸快速增加,我们的下巴变得短而宽,无处安置第三颗,也就是最靠里的那颗臼齿。在我们学会烹饪和加工食物前,这些尖尖的臼齿可能挺有用处,但现在,“智齿”多半只会戳进牙床,让人发疼。智齿看起来已经准备退出演化舞台——在今天,大约有25%的人(在爱斯基摩人中最为常见)生来就没有第三臼齿中的一颗或两颗。与此同时,我们发明了了用牙科工具安全拔除智齿的方法。 上一页 0 /2 下一页

1皮下脂肪过多,掩盖了肌肉。

2你的运动量小,增长肌肉需要用大重量来刺激肌肉

3运动后没有及时补充蛋白质,这点很重要,不补充蛋白质肌肉就不会增长!

下面这个东西你最好看一下!将会对你启发很大!

成为健身达人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身体有缺陷的名人有斯蒂芬·威廉·霍金、贝多芬、梵高、张海迪、萧煌奇等。

1、斯蒂芬·威廉·霍金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

2、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科隆选侯国的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1796年8月,《维也纳杂志》上发表了贝多芬赠送给海顿的三首钢琴奏鸣曲;同年贝多芬开始出现耳聋现象。

3、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

1888年2月,12月23日文森特·威廉·梵高因失望与自责,将所有不属于自己的错误揽到自己身上,割下了一小块耳朵。

4、张海迪

张海迪,女,汉族,1955年9月出生,山东文登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12月加入中国***,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硕士学位,国家一级作家,肢体残疾。

5、萧煌奇

萧煌奇,1976年9月22日出生于台湾,中国台湾男歌手。因为先天性白内障而全盲,4岁动了眼部手术后成为弱视,15岁那年因用眼过度而失去所有视力。

腹肌不是人类进化的缺陷。

腹肌是靠自己努力锻炼出来的腹肌。腹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中,上宽下窄,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峤,肌束向上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的前面。

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多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在腹直肌的后面,腱划不明显,不与腹直肌鞘的后层愈合,因而腹直肌的后面是游离的。

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壁肌的浅层,为宽阔扁肌,以8个肌齿起自下8个肋骨的外面,与前锯肌、背阔肌的肌齿交错,肌束由外上斜向前内下,后下部肌束止于髂峪前部,其余肌束向内下移行为腱膜,经腹直肌的前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的前层,至腹正中线终于白线。

我知道有两个比较重要的。

从头部到嘴巴的颚肌,人类练不出来了。

人类就是因为灵长类动物的一个基因突变,造成了没有长好强大的颚肌。这块颚肌本该从头盖骨一直延伸到颚部,让灵长类动物可以咀嚼粗硬的食物——但是它限制了脑子体积的增大,因为头盖骨里面的脑腔容积被强大的颚肌死死限制住了。因为这个“不幸”的基因突变,脑腔的体积限制消除了,一些灵长类就变得越发聪明,慢慢就进化成了人类。

这个突变带了了一系列的良性循环,因为颚肌变小,人类只能吃更加小块、柔软的食物——用火成为了必然;颚肌变小造成人类发音更加丰富——进而诞生了语言,为交流和协作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尼德特人的进化输给了智人,就是因为他们肌肉发达造成的语言功能薄弱。

竖肌消失了,人类练习不出来了。

因为学会了取火,人类不再需要让毛发竖立起来的肌肉了,毛发竖起本来是保暖的需要。人类这就通过了服装来给自己保暖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0790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8
下一篇2023-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