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欧美人在肌肉锻炼方面相比,是不是他们有很大的优势?

中国人与欧美人在肌肉锻炼方面相比,是不是他们有很大的优势?,第1张

健美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明晃晃的腹肌耀眼

这届健美健身比赛,在深圳举行,汇聚全国各地健身牛人

看了这些肌肉?心中热血澎湃,中国健美走上国际舞台,又近了一步!

千万别小瞧了这些健美运动员,虽然现在他们的体型并没有像欧美人那样硕大无比,但是一日复一日的训练,他们都在不断进步之中,说不定他们其中的某个人,将来有一天就会走在奥林匹亚先生大赛的舞台之上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知道他们平日吃了多少苦头,手上练出了多少老茧,这样的经历,可能只有他们才懂

为各位健儿喝彩,希望他们会有更好的成绩,站在更大更广的舞台

健身的好处:1、经常锻炼使关节灵活,提高运动能力,减少意外伤害。2、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抗病能力。3、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血管弹性,增加冠状动脉供血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4、舒筋活血,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5、促进胃肠蠕动,提高消化系统功能。6、延缓衰老。7、消耗能量,保持体型。8、释放压力,舒缓心情。

运动健身能让人释放压力,内啡肽是运动释放压力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运动确实能够作用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能够使机体的神经联系变得活跃,也改善血液中皮质醇的含量,也能增加下丘脑和垂体中内啡肽的含量,从而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心血管等系统,并可有效改善情绪状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运动而分泌的内啡肽具有与吗啡类似的极强的镇痛作用,能够使人振作、精神愉悦、引起欣快感,同时可降低抑郁、焦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

楼主你好;

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主要有:

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

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

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

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

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

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

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谁怕谁啊专用,复制必究

答:大多数中国人 练不成那样 因为中国人的基因不行 我这么说可能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尤其是某些热衷于健身人士的反对 但是这是事实

你看看那些中国健美大赛的冠军 都是天天打类固醇 玩命吐血的练 最终 还没有老外橄榄球队员块头大 还有好多人 练得不怎么样 还在健身房天天照镜子比划 我看胳膊还没有外国人的生殖器粗

某些地区的人 是上帝赐予了他们强壮的天赋 比如说北欧的人 加勒比沿海地区的人 等等

这些都是生理构造的问题 而不是努力的问题 玩力量举的杰夫刘易斯 深蹲一千多斤 问问哪个中国人行 估计也只有传说中的李元霸了

中国人不会亚洲蹲正常吗

亚洲蹲,又称蹲式如厕,是一种以蹲姿体位进行排泄的方法,常见于亚洲地区。尽管这种方式长期以来在亚洲地区广泛使用,但中国人普遍不会亚洲蹲,追根溯源,原因也是有些历史和文化背景的。

首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而古代的中国人普遍使用的是坑坐便器,因此在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蹲式如厕不被接受和普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室内环境较为简陋和不卫生,蹲式如厕也相当普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卫生习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很多家庭都开始改用坐便器,逐渐忘记了蹲式如厕的姿势。

其次,蹲式如厕对中国人不易适应的原因在于生理特征。最近几十年来,由于中国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变化,人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包括排便的方式。为了适应西方式的环境及坐式的如厕方式,中国人的胫骨肌肉和骨骼结构已经改变,臀部的肌肉也因坐式如厕而松弛和萎缩。因此很多中国人在做蹲式如厕的时候,容易出现腰痛、膝盖疼痛和膀胱炎等诸多问题。

总之,中国人不会亚洲蹲正常,这是因为随着时代进程的改变及人们对生活条件的便利性日益要求,中国的传统习惯已经慢慢的被改变。但是,蹲式如厕仍然在亚洲地区保留着,并且得到了世界上许多人的认同和关注。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不断开拓视野,接受多元文化的发展,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共融,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和交流。

不是。是我们的骨架和人种及基因的差距。以前《走进科学》介绍过这个问题,但具体我不太记得了。 其实,健美就是为了强身,没有必要非得练的像史泰龙和斯瓦辛格那样,自己感觉快乐就好!!

麻烦采纳,谢谢!

怎么说,第一,遗传,第二,饮食习惯,第三,锻炼程度。基本就这三点差异。遗传就不细说了,你说的国外可能也就偏指欧美,欧美人爱吃肉,况且不太熟的那种,生肉能较好的保存动物所含的蛋白质和铁等重要的也是肌肉生长所需的元素,当然,这也是给锻炼提供能量而已,否则都会化成脂肪。锻炼是最重要的,欧美人热爱运动,所以基础设施很齐全,出门就可以锻炼,而在中国如果你想找些针对性的锻炼器材,除了健身房估计就剩公园了。所以,你说的人种可能只占百分之一,如何合理的改善饮食和进行专业性的锻炼才是关键,看看咱国家的举重类运动员的体格,肌肉也是十分健硕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1452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