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使用混声和头声,先学关闭,再学闭合,慢慢磨平换声点 ,这个学会容易,练好就难了。能每天坚持练的话,一般人3个月可以见成效。当然最好是找声乐老师教啦。自学的话可以试试SLS声乐理论,不要小看这个教程,王力宏就是练这个出身的,一般人都适用。
SLS全称为Speech Level Singing, 是近年来在美国很流行的一种声乐教法。创始人是Seth Riggs, 原本是唱歌剧的,因为不满意美国现在的声乐教育而自创了一套练习方法,结果桃李满天下(在美国,欧洲都有。)他的学生,有流行乐界的天王巨星(如 Madonna, Stevie Wonder, Faith Hill),有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歌唱比赛的优胜者,也有百老汇的,爵士的,乡村音乐的,不同风格都有。Seth Riggs本人现年七十多岁了,声音还很洪厚,声音控制自如,还可以即场唱出超高音的哨声。
我推崇的流行唱法:美国Speech Level Singing的介绍和讨论
(原作: lambauman)
SLS的基本概念:
1。所谓Speech Level Singing,其实就是指喉头稳定,喉咙放松,就像说话时的状态一样轻松。
2。唱高音时,声带要闭合,用的是喉头裏面的力,喉头外的肌肉一点都不用力。
3。桥梁(bridge),即是换声点,意大利文passagio每到一个换声点,共鸣区就会起变化。男声第一桥在e1左右,由胸声转头胸混声。第二桥在a1左右,由混声转头声。之后是每e 和 a 都有一桥。女声第一桥在男声第二桥,即 a1,胸声转混声。第二桥在 e2,混声转头声。之后也是每 e 和 a 就有桥。要安稳的度过换声区,声音要靠前,元音要变窄(不是变暗)。
练习方法:
1。热身:闭口哼鸣。(这个很多人都会。不用力,轻松连贯的哼就是了。)
2。热身:打泡泡唇:闭上嘴,把两手食指放在离嘴角两三公分处,轻轻往上推,然后吹气,使嘴唇拍打,发出马达般的声音。用这泡泡唇来吹音阶。到高音时如果紧了,可以弯下身来,这样就可以减低得多压力了。
这练习的好处很多,可以放松喉咙,放松面部肌肉,抚摸声带,减除声带的压力,调节气息,扩展音域。
3。热身:舌头嘟噜。这个会打的人就打,我还打不来。所以也解释不了。。。
4。关闭练习:Nay Nay Nay英文的nay 字有助声带关闭。用nay唱do me fa do1 do1 do1 do1 fa me do的音阶,唱完每一轮升半调再唱,唱到头声为止,再往下唱回来。有很多人(特别是男声),用这个练习一下就过了换声点,解决了关闭问题,音域马上升高了。注意声音要靠前,初学时要带重点鼻音,对过换声点有帮助。练熟了再把声音调整回来。
5。打开喉咙:Mum Mum Mum。英文的mum字有助降低喉位。唱和一个练习一样的音阶。注意唱的时候带一点傻裏傻气的声音,有助口腔内部打开。(这个文字很难说清楚,等有空录个例子上来吧。)
6。用 No 字唱音阶。因为英文no 字的元音比较窄,可以把声音带上头声。(狭窄的元音会把声音带往头声,而寛横的元音会把声音带往胸声。所以唱高音时要保持元音的狭窄。)
7。用Nuuh (怒啊) 音来唱音阶。在上面的练习,狭窄的元音把声音带上头,而在这个练习,就是练习把元音打开(那个”啊”音就是把元音拉横的),这样会变得胸声比较重,比较合用於流行和百老汇的风格。注意不要一开始就拉横了。一开始Nu”怒”音要保持头声,在音音站隐了才把元音把开来(”啊”音)。如果打开得太早,声音容易破了。
8。用泡泡唇练颤音。用泡泡唇打 do mi fa do1(拖四拍)fa mi do 的音阶。在高音时把音调在一个音度裏上下震动。泡泡唇保证了喉咙和面部的放松,没有颤音的人,可以这样练习。
9。用Yeah字来练颤音,唱so so so(拖几秒钟)fa mi ra do在拖长音时颤音,没有颤音的人可以人为的颤,慢慢练头可以自然颤为止(但不能抖喉头!)
10。用Mum Mum Mum 来练颤音。Mum字可以降喉位,这个练习跟练习5一样,不过在高音时拖长和加上颤音。
11。练习头声:用英文 Wee 字唱 so fa me ra do音阶,由高唱到低。Wee字是头声非常重的音,在高音唱wee,就会感觉到全头声。在低音唱wee,就会使胸声也带上点头腔共鸣。这点对统一音色,和使声音集中在穿透力很有帮助。(如果唱不了wee的人可在前面加 g 音,变成 gwee"古衣”,这样有助声带关闭,进入头声。)
12。唱Mum后转为Muh。唱ah这个元音很容易会横开,变成胸声过重,换声点时声带很难闭合,但如果前面加m音,就会有助唱这个元音过换声点。这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熟习ah音上高音时的应有感觉。
13。用气泡音上高音。用气泡音唱"m"音,由胸声滑上头声,或由头声滑下胸声。注意不要用假声,高音时声带要关闭。
注意:把手指压放在下巴和脖子的交界处,吞一下口水,感觉那裏的肌肉绷紧和往上移。那是吞咽时的动作,这时喉咙是关闭的。把手指保持在那裏,用平当的声音说几个字,感觉那裏的肌肉是放松不动的。那是正确的发声状态。我们发声时,不论唱多高多低,喉咙都应该保持在说话时那放松的状态,只用喉头裏面的力,不用喉头外面的力。
能唱出明亮的高音,是所有歌唱者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明亮的高音呢?不妨借鉴咽音发声技术,体会突破高音的咽腔力量。咽音是美声唱法中的一个重要发声方法。声乐歌唱中的咽音是怎样形成的呢“咽音”是将喉器原来共鸣体扩大,在咽部形成特殊能调节的发音管,声带在‘贝诺利氏’气息下缩短变薄产生金属般(美妙、刚强、脆亮)的音响。
一般天然的发音法是声带与喉腔配合来发出声音,声带的张力和喉腔共鸣量的大小决定音的高低。发“咽音”的情况则不同。在发“咽音”的过程中,咽部始终被利用为“基音共鸣腔”的一部分,为了获得较大的共鸣效果,它被调节成为一个发音管道与喉腔通连,就是说发咽音必须要求在共鸣腔体完成的!
根据咽音训练8步法,第一步的无声训练,是尤为重要的。 该训练的主要目的为了放松喉部肌群,也是我们唱歌中最容易紧张的部分,通过松弛下巴和舌根,来找到上口盖(软腭)着力的感觉。
训练时选择用两手按住下巴会更方便,可以在随时随地进行训练,重点在于一定积极地把上口盖抬起来。
1下巴固定好放松状态,完全处于被动和遗忘状态。
2想象有人在后脑勺拽你的头发一样,勇敢大胆地把上口盖抬起来。
3内口腔做半打哈欠的状态,感觉软腭上抬支撑起来(在半打哈欠时咽壁会有明显的站立感、支撑对抗感)。
4习惯了抬头可以尝试把舌头吐出,舌尖向下伸,不能向前或者向后退。
5保持微笑状态,笑肌要抬起来,咽部也要保持一个微笑打开的状态。
通过训练我们达到了放松喉部肌肉的目的,和积极打开上口腔的好习惯,在我们唱歌时配合气息就会轻松很多。
此时我们有了基本的肌肉力量后可以尝试初步的发简单的咽音,比如“咧开嘴大笑”。如何咧开嘴呢?首先,张大嘴,像要打哈欠一样,然后舌头舌尖贴住下嘴唇,就像要展示舌苔给医生看一样,尝试笑出来,会听到比较尖锐很难听类似鸭子的笑声。
不要担心,这正是我们在寻找咽腔的过程,你会发现这个位置要比平时的发声位置要高,仿佛可以连接你的真假声。或者我们可以尝试先简单发一个气泡音,然后同样保持上面说的“咧开嘴”的表情,向远处喊。舌头绝对不要后缩,这里说一下也可以把手洗干净后把舌头拉出来再发声,来实现“喉舌分离”,让声带“独立工作”,没有了舌根的力量是不是我们的高音变得轻松很多了呢?
长期训练后找到“咽音”的“通道”,让声音吸附在后咽壁上,再尝试把这种感觉带到歌曲中。
记住一个原则,音越高我们感觉声音会越往后脑勺的方向用力,因为声音共鸣的通道是从下到上连接起来的,而鼻咽腔位置的构造注定到高音时一定要“向后上方拉”,而我们练习“咽音”的目的也是让声音很好地进入到咽腔通道,一旦找到这种感觉后,高音部分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不会的同学也可以尝试以下的方法哦~咽音的练习方法:(建议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练习)
一、“蛤蟆气”练习
要求身体站稳,慢慢吸气,吸到胸腔饱满以后,一方面尽力保持胸廓饱满状态,另一方面动用横膈膜和腹肌的快速收讫进行“吸气”和“呼气”。开始练习时速度可以慢些,练习时间可以短些,熟练了速度再加快,练习时间再长一些。感觉劳累的是腹部,舒服的是嗓子。这个练习可以解决歌唱中的气息控制问题。
二、张口练习
要求用手固定下巴,颈部稍微前倾,用抬头的方法促使嘴巴自然张开,头往上抬,眼睛往上看,然后嘴巴自然闭合,如此反复,每次练习几十次。这个练习可以解决唱高音时的口型和头腔共鸣,能增大音量,使音色更加甜美。
三、“气泡音”练习
步骤是吸气,放松声带,发出类似水面上冒出无数气泡一般的声音。要求气息要平稳,气泡由大到小。这个练习能提高声带的技能,使低音更加淳美。
需要老师指导可以私信作者哦~大量免费学习资料哈~ 也可以加群学习哦~ (邀请码:年龄+ZZ)群里专业声乐老师免费直播教学,针对初学唱歌者的常见问题比如:唱歌五音不全、跑调、不会换气、音色难听等问题,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歌曲类型和演唱方法,快速提高唱歌水平。
先从发声开始改变,让发声靠后,感觉气从上颚出来(类似打哈欠,哈气,或者用力“喝”的发声,反正大家都这么教的)唱歌的时候意识让喉咙部分尽量放松,而腹部反而要适当用力,要记住永远是把气息放出来而不是喉咙拉紧唱高音。
然后下一步,放出声音唱就对了,还是用气息包裹的声音音量,不是声带用力喉咙拉紧,等你唱上去了再去缩小发声点。
扩展资料----高音要练习多久?
这个因人而异,方法一定要找对,而且要每天练习,不可放松。还有要记住保护嗓子,不要吃过于辛辣的食物,每天练习高音最有效的时间是早晨,在一个宽阔的地方放声练习。
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
参考资料:
——唱歌
闭合就是用上丹田呼吸!呼吸从某个方面来说比唱歌还重要!按我的步骤来体会。
第一,先放松,想像哈眼前是一个大花园,很香的哦!深呼一口气,仔细闻闻~嘿嘿~很香吧?!要把气吸到肺里,觉得前胸后背腰都要胀开~
第二,把腰带扎紧,越紧越好,唱歌的时候把它胀开!帕瓦罗蒂就是这样做的!
第三,你注意歌手在舞台上唱歌时,不一会就会流汗,因为腰部是很累的!所以你的气息是向下的,声音向上,气息就好像在压你的腰,所以腰很累,这么练声声带闭合越来越好。
如果关闭正确了,声音是立体的,腹腔胸腔咽腔鼻腔和头腔都能共振。就像练习“海氏发声法”的人那样,声音不仅有金属感,而且非常通畅!!!
首先,大家发一个哼鸣~然后张开嘴,保持发声,看声音有没有~走一走,向旁边看看,听听声音变没有,是否能保持?嘿嘿~如果是,恭喜你咯,你的发音部位基本正确哦!如果不是~说明你的发音部位不太对哦~
注意:
first~ 唱歌不能用嗓子来唱,不能压音~你每次唱歌唱久咯是不是会觉得嗓子痛呢?啊~这样可不行哦!时间久了,你的嗓子会越来越差的!唱歌要用上共鸣,声音要从眉间的那一点出来,很有穿透力的那一点。唱的时候一定要把嘴巴张开,让每一个腔体就像一个空房间,可以传出回音来!恩~现在张开你的嘴巴,张大点!摸摸自己脸的腮部,是不是有个洞?唱歌的时候这个洞要打开哦!所以嘴巴必须张开!唱歌的时候始终记住“唱给你后面的人听”,声音要从你的腰到头传成一条线,就像所有人都听得到你的声音一样!不要怕自己的声音大
second~ 唱歌要用上呼吸!呼吸从某个方面来说比唱歌还重要!先放松,想像哈眼前是一个大花园,很香的哦!深呼一口气,仔细闻闻~嘿嘿~很香吧?!要把气吸到肺里,觉得前胸后背腰都要胀开~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自己的腰上栓上腰带,越紧越好,唱歌的时候把它胀开!唱歌看似很容易但也很难,掌握好的方法是不容易的!也许你会注意到歌手在舞台上唱歌时,不一会就会流汗,的确,是很累的,特别是你的腰,哦!差点忘了一点很重要的!唱歌的气息是向下的,声音向上,和跳舞正好相反,跳舞的气息是要向上的,特别是芭蕾!气息就好像在压你的腰,所以腰很累,不过掌握了正确的发音,虽然身体很累,但嗓子却很舒服,越唱越想唱
third~ 音域想必是大家所关注的吧!或许很多人都认为,音域是天生的,有些人就能唱高音,是因为他们天生的好嗓子……其实,天生的因素可能最多只占50%,音色是天生的,但音域有一部分是靠后天的练习!低音很多人都能唱,因为最开始唱歌,都会小心的,声音压小,怕自己唱得不好,而高音却不是了,高音的发音是很有技巧的!扩展音域是在前面说的两点的基础下才行的,先要掌握发音的方法和呼吸的方法。高音要把声音集中在头腔,还要用很多的气,腰部还要用力,练起来是很累的。特别练到咯很高的音,可能练久了头都会晕。扩展音域是个更漫长的过程,要坚持才行!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练习吧?!在没有专业老师的情况下如何掌握发声技巧!下面教大家一点基本练习方法:
1找准发音的部位,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就是我最开始做得小测试~平时走路的时候可以小声哼鸣一个音,边走边练麻~也不费力;
2练习呼吸咯~这个最费事咯哈~要坚持!每天都必须坚持的,呼吸~呼吸~再呼吸~胀开~胀开~再胀开!深呼一口气,把腔体胀开,不过不要耸肩哦~再慢慢的呼出,可以用“咝”慢慢吐出,要有规律的,节奏一致,而且身体要一直保持胀开,不能放松,直到把所有的气吐完了再放松!还要练习快呼快吐,用上前面说的呼吸,但是很快的吸气再很快的吐气,每个要断开~这个比较费力,一会可能就没力咯~出汗咯~一定要坚持才行!每天都要练才会有效果!!肺活量也会提升!!
3正确发音,用上呼吸~也就是将前面两点相结合!嘿嘿~有点难度哦!另外,每天还要练习开口,啃苹果一样哦!张开~保持~再张开~再保持……脸部会很累,嘿嘿~习惯就好了,就当减脸部的肉吧~开口练习对收紧脸部肌肉很有用哦!
4慢慢加音域~先试试自己最高能唱多高的音(用上述方法发音),在能保证这个音后再向上加哦!要常常练习这个音,当练习到不觉得难唱的时候,再向上加半个度的音~有钢琴最好~可以有个标准!开始会很难发~慢慢来~用上脑腔,气流向下,用力压腰部!啊~啊~好累哦~嘿嘿~想想!坚持就是胜利哦!有些人可以把音域提升8个度哦!掌握咯正确的发音方法,勤奋练习!
然后说三个问题:
1真声与假声~~建议大家多用真声练歌哦~假声用多了对嗓子没有好处的!但必要的时候~不同情调的歌是要用上假声的~假声的发音与使用也是有技巧的!切忌!发低音不要老用假声~不要成习惯!高音有些歌曲要用假声,特别是温柔的歌,在真假音的转换上也要有技巧~要多练!
注意:个人认为`一般`唱低音是没有必要用假声的`歌曲的情调也不是用低音来表达`主要还是高音`高音很多难度歌曲都是在真假声的转换上吧`但很多人常假声反而变成了“干喉”~一是发声位置`2是唱不上去~所以`用假声是在真声的前提下完成的`保证了真声的音高再来加假声`找好位置来唱假声`不然对嗓子的危害很大`有些唱久嗓子就会痛!所以不要依赖假声`虽然一般假声貌似比真声能唱得高些`先把真声练好噢`呵呵`
2颤音的方法~也就是柔音~听到有些歌声在唱抒情歌的时候~发长音一颤一颤~很有味道~比平平的音更有感觉!那是当气流通过嗓子的时候一强一弱的出气,切忌不能用肺来强弱呼吸~偶是学长笛的~因为长笛也要用~所以才会的~大家要练得话也要慢慢自己摸索咯~可以从模仿其他歌手开始~
3气息!!提到了这么多遍这个词~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了吧`许多人唱歌控音不稳定就出在这里噢````本人气息也不好`多多锻炼身体噢``呵呵``记住噢`气息向下`咔咔`就提醒到这里`再说“气息”`大家就嫌我啰嗦咯吧`哈哈`大家加油噢!!!!!!
要唱高音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用丹田。为什么有些人用了丹田还是唱不到?
1,每个人音域不同,我曾听过,颈项较短较肥的人,多是男女高音,颈项较长较瘦的人,多是男女低音。这是因为喉结的关系,而有些是唱男女低音的人为何可以唱高音?后天的练习也是可以训练的。家族遗传好像也是有关系,你爸妈是男女高音,你注定是唱高音的,这是我去听讲座听来的。所以你可以研究一下。
2,不够气,不够力度。不是叫你全身用力,而是轻松运用丹田及身上的音腔,有四个,胸腔,鼻腔,喉腔及头腔。太紧绷会造成唱不到高音,因为你已锁紧喉咙。
真假音变换是需要长时间练习的。为什么有些人假音很小声,因为你的声音还没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声音才会开的,而且丹田力度也有管。低
低音的人能用真音唱到很高的音,但却不能用假音调更高的音。反而高音的人不能用真音唱很高的音,却能用假音调更高的音。
我的音乐老师说过,除了美声唱发,运用丹田唱流行歌,久后声音一定沙哑,张惠妹就是一个例子。唱歌最重要是运用丹田,而不是用喉咙乱喊乱叫,只有用丹田唱歌才是保护喉咙最佳方法。找了些资料让你参考,不过还没有跟准节拍不要用先,我不会害你的。
丹田唱歌其实是发声和"气"的运用
当你用丹田提劲发出的声音会叫"厚"叫"饱"!!这是因为发声源较深的因素
丹田就好像是引擎一样!你得藉由它把气力经由声带送到共鸣点
所以唱歌时有点像是用"腹肌"唱歌!但并不是用真的肚子用力就好了!
是肚子的"深处"----即所谓丹田
但是去感觉那种使力的方式去熟悉它运用它!唱唱高音的东西就可以听
得出来是否有用到丹田!有用到的话声音会很扎实
1、 共鸣原理及分类
美好的歌唱共鸣是歌唱者所共同追求的。要想获得它,就需要全面了解人体共鸣的相
互关系和作用,并付出艰辛的努力,通过刻苦的训练才能得到它。
<一> 共鸣的原理
共鸣——某物体因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又传播到其它物体上,引起其它物体
的共振的现象叫共鸣。
声音产生需要有振动体、媒介<空气及其它>和听声音耳膜。当物体被打击而产生振动
时,促使媒介产生了波纹,叫音波。这种音波由媒介传入人的耳膜成为声音。一个发音
体在振动发音时,它除了能发出一基音外,还能同时发出一些微小的泛音。例如:a弦振
动率是400,当它的微波传到某一个每秒振动440次的物体时,这一物体受到振动的影响
,才会引起共振,产生共鸣。
人体共鸣形成的过程是,从歌唱发声到利用人体内很多可以产生共鸣的空间,使气息冲
击声带而出现了基音。这个基音虽然很微弱,但是它一进入人体固有的共鸣空间之后,
就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声波共振,于是出现优美、悦耳的歌声来。共鸣的使用能够扩大音
响效果,同时还可以美化声音。我们应充分利用人体构造的共鸣腔,努力控制歌唱发声
,逐步训练形成空间立体感的音响。歌唱发声的共鸣效果对于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二> 共鸣的分类
共鸣的分类:通常有三种分类的方法:从生理构造上进行分类;从共鸣结构能否调节上
进行分类;从共鸣运用性质上进行分类。
从生理构造上,可分为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及口腔共鸣。
头腔共鸣产生的生理结构位置是在鼻腔上方。窦部各空间有额窦、筛窦等。它们属于固
定空间,声波共振是无气息的共鸣。体积小,位置高,这种共鸣色彩明亮,集中而柔和
。演唱时要注意打开颌关节,减轻下颌重量,感觉骨室有轻微振动感,眉心处也有微振
感,这样歌声就集中明亮了。
头腔共鸣依靠鼻咽腔的咽壁力量与软腭,控制进入鼻腔的声音方向,使声音进入头腔,
形成共鸣。这种控制要细心体会,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还要注意的是,当运用民族唱法唱抒情高音的曲目时,声波只在鼻梁上端的鼻骨处振动
即可;如果运用美声唱法演唱大音量的戏剧性的歌曲时,声波需要在鼻梁及周围较大面
积的骨面上振动。有经验的歌唱家们为获得头腔共鸣的感受,常常善于把声音送到头腔
中去,认为——是真正的美好的歌唱,而且这种唱法,声音不会疲劳,永远年轻。如果
失去了头腔共鸣的支持作用,歌唱的寿命不但会缩短,而且声音是十分不悦耳的。
<2> 鼻腔共鸣及作用
鼻腔共鸣不是鼻音。是声波进入鼻腔后经过控制产生的共鸣效果。从生理结构上看,鼻
咽腔的上部是颅骨,下部是软腭,由鼻腔和鼻咽腔组成共鸣空间,体积大,共鸣振动在
鼻腔内而产生,是由无气息的固定空间形成共振的。
要获得良好的鼻腔共鸣 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软腭的运用:软腭即平时称为的小舌头。软腭是鼻咽腔的底,形成了穹形,有利于用咽
壁对声音推送。通过软腭的运用,促使鼻咽腔形状的变化及音色的变化。用哼唱练习,
便于使软腭中部产生振动,扩大鼻咽腔,同时还能使鼻咽腔下部也打开。
打开并控制颌关节:上下颌关节活动应张开小半寸,对于取得共鸣有好处。下颌轻轻下
移,感觉好像没有重量,声音就轻松自如了。还要记住,鼻咽腔既可以使声波进入鼻腔
共鸣的较大空间里去,又能不让气息进入这个空间中来。它起着声气离析的作用,能够
促使共鸣的色彩变化。
<3> 口腔共鸣及作用
口腔共鸣是可变共鸣腔。又是高音和低音的中间衔接区,是咬字清楚的部位。它的共鸣
区包括口腔、喉腔。通俗唱法多采用口腔共鸣。
根据共鸣结构可调节与否,共鸣也可划分为固定不变共鸣和可变共鸣
固定不变共鸣腔:它包括鼻腔和额窦、喋窦、筛窦、及窝音等。鼻包括外鼻和鼻腔。鼻
腔的容积比外鼻大,它的上壁是筛骨,下壁是硬腭,后面同鼻咽腔相通,鼻腔通向周围
的骨顶空腔有筛窦、頟窦、蝶窦。
这些共鸣腔具有稳定的固定空间,其体积和形状是无法进行调节的。
可变共鸣腔:它包括口腔、喉咽腔、鼻咽腔和口咽腔、喉腔、胸腔等。口腔的上前部是
硬腭,后部接到舌根和会厌咽腔。喉咽腔上部通口是咽部,下连食管,上部是舌根和会
厌<喉头肌可以主动调节>,与共鸣腔下部接喉口,通喉前延部位<声带位于喉室>。
鼻咽腔,它的前壁同鼻腔相通。下方以软腭为界,通向口咽。
口咽腔,上与鼻咽为界,同口腔相通。下通喉咽。
声道,在声带以上,同口、鼻、喉、咽腔相连,形成类似管状的口咽喇叭管。它的出口
在鼻腔、口腔。喇叭嘴是喉室。声带、声道是主要的共鸣腔体之一。
人体的固定共鸣腔、可变共鸣腔,经训练都会引起美好的共鸣反应。咽腔和口腔、胸腔
相连,它是重要的共鸣腔。胸腔在共鸣中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除了人体歌唱发声系
统的全部空腔为歌唱共鸣发挥作用之外,共鸣在人体的骨骼中也会发生作用。人的声音
共鸣主要是腔体共鸣。人的上咽管的大小和容量是可以变化的。经过共鸣的作用可以增
大音量,变化音色。使声音发出泛音,得到美化,从而发出动听的声音来。
由于运用性质的不同,头部前方共鸣分为: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一般称腭以上为“上
部共鸣”,腭以下称“下部共鸣”。
上部共鸣:包括鼻腔、鼻窦、上颔窦、额窦、蝶窦、和筛窦。
下部共鸣:包括口腔、咽腔、喉上部等处。
前面说过,凡是充满空气的地方都可以发生共鸣。然而头腔并不是充满空气的腔体,为
什么可以引起声音的共鸣呢?原来,它不是利用有空气的腔体作为传声的共鸣腔,而是
利用固体的骨组织的传导作用而加强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构成声音响度的重要因
素之一,骨传导作用与高音相结合,声音自然增加响度,因此利用上部共鸣有助于声音
的扩大。
利用上部共鸣的道理,就是利用喉、咽、口的共振,经过头骨的传导,引起几个窦体的
共振,来加强声音的共鸣,我们称它为“骨传导”<不是气传导>。上部共鸣主要是借
助“骨传导”作用来实现的。在生活语言中,虽然意识不到它的共鸣作用,但在高声说
话或发某些音时,“骨传导”的共鸣作用也在参与扩大音响的行列。歌唱家所以强调要
把上部共鸣利用上,是因为它的共振作用较强,如果和下部共鸣联合起来,对于高低音
的音响以及歌唱中的情感配合,都有着积极作用。
应用上部共鸣,必须先造成下部共鸣强有力的声波。声波达到硬腭,利用硬腭的振动引
起鼻腔和头腔各窦的共振,这就是骨传导的作用。这样既增加音量,又可增加声音的力
度。按理说,气流到达口腔时,不能使气流通过鼻腔汇出国,必须使鼻腔中的气流折回
口腔,再从口腔喷出去,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上部共鸣的音响。然而,咽腔是个三岔口,
当气流到达咽腔时,必然有一部分冲向鼻腔,一部分冲向口腔,要想把鼻腔中的气流折
回口腔是不容易的。这样,使用上部共鸣,便会形成全部的半鼻音。这种情况,在一些
歌唱演员中是常有的。当他们希望得到上部共鸣的帮助时,便把舌根降低,软腭放松,
有时还把鼻孔张大,这样,把气流引进鼻腔时,也就从鼻腔中泄出大部分。
使用上部共鸣,似乎半鼻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民族唱法中,显然比美声唱法的鼻音
是要少些。 这是由于两种发音的口腔开度和肌肉松紧不同而引起的。`歌唱的发声,每
个韵母几乎都披上了鼻音的色彩,尤其遇到窄韵母iuyu时,这种现象就更显著。然而
听者要是不细分辨,就听不出鼻音的色彩,反而觉得声音饱满。
由于韵母发音有高低性质的不同,它对“骨传导”所起的强弱作用也不一样。一般说,
窄韵母i/u/yu显然比宽韵母a/o/e强,这点从实验上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发窄韵母时口腔比较窄<声位高>。当声波达到口腔时,不是很畅
快地流到口外,它要比发宽韵母的气流送得缓慢,这时腭部被鼓动的力量也就强些,因
而可使颅骨受到强烈的震动。不过我们应该注意,这类韵母最容易把声波引向鼻腔,也
誻最容易产生鼻音,而且发音时的口腔肌肉比较紧张。为了使它不带鼻音或少带鼻音,
发这类音时更应该注意口腔适当扩大。宽韵母a/o/e的口腔开度都比窄韵母i/u/yu为大,
从喉部发出的声波到达口腔时,没有窄韵母那么大的强度,而且很容易从口腔内部辐射
出动,所以震动颅骨的力量也就减弱了。因此对于头部共鸣来说,窄韵母比宽韵母更为
显著。这种情况告诉我们,能否引起上部共鸣,和气流压力的强弱很有关系。
从声音的高低来说,高音容易引起头部共鸣低音则容易引起胸部共鸣。
这是因为发高音时声带闭合较紧,气流的冲击力较强;发低音时声带闭合较紧,气流的冲击力较弱。低音歌唱家常是利用胸部共鸣,高音歌唱家则必须兼用头部共鸣。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唱低音只能说是以下部共鸣为主,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上部共鸣。当唱高
音的时候,如果得到上部共鸣的协作,发出的声音将是纯厚而清亮的。相反的,唱高音只能说上部共鸣起主要作用,要是缺少上部共鸣,声音的高度将会受到影响;然而下部共鸣也不应该完全不去利用,如果缺少下部共鸣,要得到高音的宽度是有困难的。我们对于歌唱的声音<不管是高音还是低音>,总是要求圆动听的。常听到一些女高音,虽然能唱到C4,的声音听起来却感到干燥刺耳,缺乏圆满的色彩,这就是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没有配合起来的结果。所以,共鸣的利用在唱高音或低音时应该分别主次,高音要以上部共鸣为主,下部共鸣为辅;低音要以下部共鸣为主,上部共鸣为辅。两者必须配合适当,才能发出宽厚而有力度的声音。我们听到一些歌声很美的高音歌唱家,当他歌唱时,如果用手抚摸头顶,可以感觉到剧烈的震动,同时用手抚摸胸廓,也会感到胸廓的骨骼发生震动。这说明高音不仅使用上部共鸣,下部共鸣也在起作用。有人强调上部共鸣的作用,而忽略了下部共鸣的协作关系因而得不到理想的高音。从广义上说,胸腔和头腔和骨组织都有传导声音的作用,但是它们的作用是不相等的。
胸腔的骨组织再加胸壁本身的震动,所引起的共鸣是很明显的;头腔的骨组织由于区域
不同,引起共振的强弱和清晰的程度不同。一般说,额窦部位的共鸣最强最清楚,这是
因为这个共鸣区受到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全部声波直接振荡的结果。我们要求歌者
要把声音提到头部上来,也就是希望提到额窦位置上来,使这部分的骨骼产生共鸣作用
。其次,头部共鸣作用比较大的部位还有枕骨。它是构成颅腔底部和后部的骨头,在头
部后面正下方。因为它的位置也是声波直冲的地方,所以这部分的共鸣腔的发声,除了
利用额部共鸣以外,当唱高音的时候,还兼用枕骨的共鸣作用,这就是我国戏曲界所讲
的所谓“脑后摘筋儿”。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部分的共鸣使用上呢?有一种理论认为枕
骨的下面接连颈椎骨,当强有力的声波冲到喉腔之后,它会引起颈椎骨的振动,再由颈
椎骨往上传导,枕骨便发生振动。另外,声波到达口咽腔时, 引起很大的传导力量,
它从的后部直接影响枕骨的振动,而且这部分离“蝶窦”很近,因而它的共振作用也就
更加强了。在利用枕骨共鸣时,有一点应该注意,发声时必须颈部挺直<但不要僵硬>
。这样的姿态可使喉、咽腔扩大,气流畅通,造成强有力的气流柱,上升直达软腭的后
部,引起枕骨的振动,造成声音的力度。当我们把声音提上来的时候,会感到脑后发生
振动,这时上部和下部的共鸣则已经连在一起。
实验证明,光是喉腔的共鸣作用是不大的,声音不是很响的,音色的变化也不是很清楚
的。这是因为喉腔基本是软组织组成,在软的共鸣体中发声,声音首先被吸收一部分;
因为喉腔较小,共鸣作用不强;再因为喉腔没有显著的变化,音色变化不大。
以上各种情况说明,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的运用,有赖于强有力的气流,然后在良好的
喉,咽、口、鼻腔共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所以我们要得到全部共鸣协作,要特别锻炼
呼气和挡气的作用。
怎样获得共鸣 (2)
2、共鸣与声区
依据音的高低变化和共鸣部位的不同运用,形成了三个声区:高声区、中声区和低声区
。
高声区<头声区>
发声偏重于头腔共鸣,有利于发挥高声区的技巧。在歌唱发声时感到前额和脸两颧部分
有振动的感觉。发出的声音有假声的特色。同时要注意在高声区演唱时,鼻咽腔和软腭
等处和肌肉的运动不可收缩过分,使音波没有流动的余地,影响了泛音音响效果。
中声区<混声区>
发声偏重于均匀的谐和共鸣,有利于发挥中声区技巧和特色。中声区是低声区和高声区
衔接的地方,既要把高声区音量同低声区音量调节控制均匀,又要保持声音的通畅和统
一。这个声区在声乐训练中占主要地位。中声区音乐柔和、松弛而又明亮。要提出注意
的是,喉、舌等肌肉在演唱时,如果收缩过分,也会产生声流堵塞,这时既隔开头腔共
鸣,又失去了胸腔共鸣的支持,就会出现错误的声音。
1低声区<胸声区>
发声偏重于胸腔共鸣,有利于发挥低音 区的歌唱技巧。在歌唱发声时明显感到胸腔有振
动感,声音自如,深厚并有深沉的感觉。必须提出注意的是,唱低音时,颈部肌肉、舌
肌如果收缩过分,就会失去中声和高声区的共鸣,出现沉闷和暗哑之声,对演唱效果影
响较大。
3、 换声区和解决换声的方法
我认为换声区每个人都存在。有人说,只要把声音唱到高位置上去,换声就不存在了,
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不足的。要承认换声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从心理上对换声的现象不要
产生惧怕感,要想各种方法去解决它,并要创造性去研究它。
<一> 什么是换声区?在歌唱发声时,由低音向高音唱,或是从高音向低唱,突然出现
一种控制不住的“破裂卡壳”的声音,顿时感觉上下声音不统一,这种不愉快的声音便
是“换声”。
产生“换声”的原因是多种睥,其中主要原因应从生理方面来分析。由于两片声带在发
声运用时不均衡,其中一片声带不绷紧,杓状软骨的平衡作用失去了,就产生了破音。
或者,发“真声”时声带靠拢,由于喉肌用力声带“拉紧”。发“假声”时声带不靠拢
,喉肌不太用力,声带较为放松。在发声歌唱时这两种声音力量需要衔接得很好,才能
使声音统一起来。如果衔接不好,一刹间没有及时的把“共鸣量”调节好,立即就会出
现一种虚弱撕裂或是中断的声音。破音一般容易产生在高音极限音符上和临近音色变化
的音符上。高音一般产生在E2、F2、#F2。而“换声区”一般是包括三个半音的音程,
其中变化最大的音称为“换声点”。
因为每人嗓音的生理条件不一样,所以换声点的位置有所移动。
女高音:有一部分女高音换声不明确,但戏剧女高音换声困难。换声在#F上下;
女中音:这声部较复杂,音域广,音色变化大。一般有两个换声区。一个在F2上下。第
二从#C直到F2的范围之内。戏剧性和低女中音在E2、G2,抒情性的在降E上下;
男高音:大多数的换声区在#F、F2包括一部分在G2、降A2。
男中音:高的男中音换声在降E、E2、F2,低的男中音换声在D2、#C2。
<二> 解决换声的方法
<1> 采用“关闭唱法”解决换声
意大利“美声唱法”对解决换声的生理现象,是采用了母音变异的手法<即关闭唱法>
。在变异处加“o”、“OU”。例如:“妈”字是<a母音>,在正常的中声区唱a音,在
换声区加O音变<mao>,过了换声区再加<ou>音,就变成<mou>的母音。经过这样的
变化后,由换声所带来的虚音,逐渐出现了明亮的声音。在解决换声时,一定要掌握提
前做换声的准备工作。当从一个声区马上要转换到下一个声区时,立即需要利用共鸣在
不同声区变化的混合共鸣的方法,避免出现声区不统一,造成喉音和鼻音等不良现象。
例如:女高音从中声区向高声区转换时,一般情况下换声点在F2音高上。这时要向前一
个二度降E2音上<其它类推>移动,在降E音上稳定喉头,调正声带的变化。并利用母音
变异的手法,用弱音控制唱,以头腔共鸣为主来调节去歌唱,唱到F2时声音自然会突破
换声点,逐渐出现明亮的声音进入高声区,促使整个声区统一了<其它声部类推>。
关闭唱法是中声区用较亮的a,再进一步带入o使声音圆润,到换声区开始用y。男高音中
的声区a要多用,可以使声音明亮、圆润。男中低音o要多用,使声音浑厚,低沉。用a,
o,I母音训练,是统一声区的主要办法。
<2> 用“中东辙”字音解决换声的新方法
民族唱法采用“中东辙”的字韵来做歌唱发声练习,是解决换声和扩大音域, 见效最快
的手段之一。
'衡量声乐教学的水准,一方面要求教学质量好,同时又要求学生的演唱水平提高的快。
在声乐教学中是存在许多矛盾的,我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扩大音域,达到声区统
一。这其中存在一个障碍,即如何解决人的“换声”阻力。“换声”是人的生理变化极
其复杂的表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喉头内部肌肉活动失调的现象。多年来,“美声唱
法”对“换声”的生理现象一直采用母音变异的手法来解决。通过这种变化,虽然在一
些声乐学生嗓音换声上起了作用,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解决得不彻底,音域扩展的慢。
我赞成咬字换声。我们汉字非常多,要从字的发音含义、性质去分析选用。那么,选用
什么样的字来解决换声最合适呢?采用鼻音类的字来解决“换声”,对扩大音域最有益
处。鼻音类包括四道辙<人辰辙、言前辙、江阳辙和中东辙>。这四道辙包括的字相当
多,集中采用“中东辙”的字来做练习,能得到最佳效果。在“中东辙”的字中,又是
重点选用“空、通、松、浓”四个字为主要训练用。这几个字属于鼻音类,此类字本身
就带有自然的鼻腔共鸣的因素,例如:“通”字,它是由“t和ong”拼成的,当唱“通
”字时,一开始由咬“t”很快进入“ong”音并有延长得到头空的感觉,声音自然进入
头腔共鸣中去。因为“ong”音本身带有头腔的自然共鸣因素,这样,在头腔里,ong产
生眲共鸣振响,给人以宽的感觉<指在音色上>。
“中东辙”的字,从生理上去分析,喉位自然下移,舌根不抬起,使口腔、咽腔的空间
增大,声音可以自由流通,不受阻碍,换声自然也容易解决。因而,“中东辙”的特点
是:中东舌居中,喉咙感觉松,出字半闭口,收字鼻出声。
除了利用“中东辙”的自然优越条件外,还要同人体肌肉的拉动训练相配合。方法是:
<a> 设固定的起音A点<位置在脐下二指处>。以A为固定起音点拉动肌肉,越高的音
,肌肉越向后向下拉动,倒出咽管空间。
注:A为起音点。1在A点上起音,开始向后腰进行肌肉拉动,横膈膜向两侧弹性运动。5
在1的基础上再向后向下拉动背部肌肉,心理感是拉肌肉倒出空间。1仍保持在5的位置上
。高音1比中音5拉肌肉力度还要强一些。
<b> 以A为固定点,注意上行向下唱,下行气稳住。
注:1、3、5、i/是上行音阶,要把1安放在固定起音点上,3、5、i/是上行,一个音比
一个音向下向后用力,即向下向后轻微拉动肌肉。目的是打开咽腔,喉头下移。
<c> 在发声练习时整个后背、后腰和后头部的肌肉感觉是向后向下拉动,同时根据音
高进行,这三个部位需要适当的调整。例如:C大调5~7以拉后腰部即横膈膜一带肌肉为
主。7~3需要把后背,尤其后咽壁肌肉向后向下拉动。3~1需要加强颈部肌肉的拉动。
因此,利用"中东辙"的字韵特点来练声,它既有头空、喉松的效果,又有胸通的声响。
只要去发挥它的特长,再按着三点要求去配合练习,就会突破换声区的障碍,使音域扩
大,声区统一。"换声点"的解决目的是为了扩大音域,统一声区。歌唱发声的训练是为
了取得三个声区的统一。在歌唱中使歌声通畅柔美而自如,不流露出任何换声的痕迹,
整个歌曲演唱表达完整。三个声区的统一,还要注意重视中声区的训练,从中声区的训
练中得到美好的混合声音,再向高声区和低声区逐步发展。如此这样,依照三个声区运
用共鸣的主次比例,进行侧重练习去调节共鸣。那种富于音乐表现,美好并含有立体感
的歌声才会训练出来。
4、 共鸣同音高、音量、音色的关系
<一> 共鸣同音高的关系
音高,指音的高度。物体由于振动发出了声音,振动越密则音越高,振动越疏音则越低
。这种疏密程度的变化称为音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音域,歌唱的声音必须有高低
之分。从生理上去看,声音的高低是在歌唱发声时,声带振动频率所产生的快慢区别。
振动得快,声带开合的次数多,频率越高,则声音越高,反之就低。这种音的高低在歌
唱发声共鸣的运用中,要有所控制。
有时在音乐会结束后,你经常会听到各种演唱者的议论。评论最多的是"这位演员唱的音
真高","他的声音才真叫亮呢"等等。这便是人们对演唱最起码的评论。说明在演唱中人
们对音的高度是有要求的。但这,并不等于那种尖刺的声音就是正确的。在练习高音时
,有的人误认为用一股劲在那"喊"唱,就能把声音唱高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唱高音
必须要求正确地运用头腔共鸣。在气息的作用下,声带借助弹性力量很快开合,产生高
频率振动,但产生了高音。
从生理上分析,唱低音时声带拉长,边缘厚,弹性张力松弛,开合缓慢。我们有时去欣
赏大合唱演出,它总能给人以力量和向上感觉。如果缺少了低声部,整体合唱效果感觉
就没有分量了。只有高声部的[演唱,声音就显得单薄了。如果低声部能发挥作用,合唱
演唱效果立即就变了样,那种丰满深厚、富有魅力的声音立刻吸引人们去遐想。这种声
音来自于胸腔的振动。胸腔是低音的共鸣区,声音向下唱,喉头自然就要下降,靠近气管,声波在胸腔内产生了振动,运用这种共鸣就会出现了松、通、厚、浓的声音。因为音的高低是与共鸣起直接作用的。
<二> 共鸣同音量的关系
音量的强弱变化是歌唱的表现手法之一。音的强弱是由发音体振动时的振幅大小而决定
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有人误认为强的声音是高音,弱的声音是低音,
其实是不同的>,还有的人在追求一种"响"的声音,误认为用这种强而响的声音去歌唱
效果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强弱是相对的,二者是因为对比而来的。因此在歌唱中,
要根据歌曲内容和处理的需要,做到既能强又可弱,这样的变化就比较自然。
在音乐的旋律中,常用强弱记号来表现音量的变化。如P、PP、PPP、f、ff、fff等。希
望演唱者对曲目要细心地研究作曲者标记的强弱对比及感情的表达记号。千万不要过分
追求大音量,这样会造成不好的效果。总之,这些共鸣音响效果的变化,需要我们运用
灵活多变自如的共鸣技巧,并采用统一的混合共鸣,使各共鸣空间振动音响起最大的谐
和作用,才能给人以丰满圆润的感觉。在强弱的声音技巧运用过程中,声音用的越轻巧
,保持歌唱的位置就越高。
<三> 共鸣同音色的关系
音色是声音的一种特性,是由于发音体的声音不同而产生的。音色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
的。从生理上看,每个人的声带构造不同,歌唱的声音也不一样。声带长厚,音色就厚
一些。声带短而薄,音色就明亮一些。
各种共鸣腔内的共鸣效果各有特色,可以唱出各种不同音色的歌声来,所以说,音色是
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技巧。掌握各种音色变化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歌唱发声中,
要巧妙的运用各种共鸣的比例,并要按照各声区的要求进行调整,才能唱出动听的音色
1、歌唱的姿势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两腿的支持力量上。头的位置比身体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时把头抬起来,似乎唱上去省些劲,事实并非如此。头抬起来高音紧了。喉咙也会发紧,不松。正确的是:头应稍低,但别太低。头部有很多共鸣,声音在头部产生共鸣,声音就大。头的动作要与旋律相反,越高头略低,声音好象下到胸腔里去。
2、歌唱时,尽量避免用那些与唱无关的肌肉,控制呼吸用横隔膜时尽量不牵扯到其它肌肉,不要象搬东西那样使劲,那样会将所有的腔体关闭起来,把声音也关紧了。唱的时候不要紧张,自然的唱,肩部要放松,不要有小动作,唱时只用横隔膜。
3、呼吸,歌唱时,要用躺着睡觉时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横隔膜)中,腹式呼吸可以吸得深,且快,但无论哪种呼吸,不可二种同时用。
4、发声的基本东西,首先,喉部肌肉要使喉结稍下来一些,这样在声音的圆润性、音量等方面比往上的好。其次,唱歌时,要保持一个气柱,与自然嗓音相反,在有气柱的基础上,越到高声区声音越宽、越响。
5、呼吸时,横隔膜望四周扩张,尤其前方的隔肌十分坚实。要记住,一定要用横隔膜呼吸。
6、不要故意去找声音,而是叫声音找你,唱高音时,要有既往上又往下的感觉(贝基用右手从喉部往上动,表示声音高位置达到面罩共鸣处,左手从喉部往下动,表示声音力度要深,既又横隔膜力量的支持,又有胸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