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腰大肌解剖学特点
腰大肌位于腹膜后,大部分位于腰椎椎体与横突之间的陷沟内,形态类似纺锤状。
起止:大部分以肌齿起于T12-L4椎体和椎间
盘边缘处,外侧连接于L1-4腰椎横突,向
下与髂肌共同形成髂腰肌腱,止于大腿根部内侧的股骨小转子。在这里有一个显明的问题就是腰大肌在内侧,髂肌在外侧。在过了骨盆以后在腹股沟这个位置形成联合腱。
1腰大肌的走行跨度长,上段接于胸腰筋膜,下段与髂筋膜相续,从腰椎跨越骨盆到达股骨。由于它的这个解剖特点,它把腰、下胸段还有骨盆、下肢,整体的联系到一起,所以它的跨度给我们临床上面提供了许多想像空间和治疗空间。
由于腰大肌的走形特点,它虽然是我们腰部后伸的拮抗肌,同时它的协同肌肉只有一个腰小肌,由于它看似单纯的走行,其实在我们临床治疗当中由于腰髋以及下肢构成我们临床治疗的复杂性、重要性、广泛性。那么腰大肌周围的结构比较复杂,有椎体、椎间盘、腰丛,所以它的病变容易影响其他的结构功能。在这个里面呢我觉得腰丛是最最关键的。因为,我们经常谈到针刀治疗椎间盘突出。针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其实我觉得呢。我们周围型的治疗是关键。周围的结构非常复杂,有椎体、椎间盘、有腰丛的神经,这里面我们主要的腰丛神经有八条。由于腰丛的分支非常多,所以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病变。
另外由于它解剖位置的特殊。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因为它非常的深,我们一般的做腰椎或者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时候是从腰的后面做治疗。但是,我们的腰大肌是在横突的前面。因此我们仅仅做后面的治疗的话,很难解决腰大肌的问题。这就构成了腰大肌的特殊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很难从后背对腰大肌展开治疗。我记得我刚从事针刀治疗的时候,如果来一个病人告诉我说:哎呀,我一后伸腰这个坐骨神经立马就疼,而且各个地方的疼痛就会加重;如果说弯着腰坐着我就会一点儿不疼。对于这种病人,我经常会想,哎呀,这可能是髂肌或者是腰大肌的问题,哎呀!这种因为太深了,针刀做不上。其实现在想起来,腰后伸的时候腰部的疼痛或者说要胯这个部位的疼痛。我们其实可以通过腰大肌下面的部位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说解剖位置特殊,一般的治疗方法基本上不起作用。所近年来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完成了一套腰大肌髂肌的治疗方法。我们后面会给大家讲到。
二、腰大肌有什么功能特点呢?
1腰大肌与髂肌所合成的髂腰肌是重要的屈髋肌,可屈髋,并有外旋股骨的作用。我们腰大肌与髂肌所构成的髂腰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屈髋肌,它可以屈髋。并有外旋股骨的作用。在这一块呢,我们在临床上经常见到什么样的病人呢?一个病人腰疼,让他趴在床上做一个检查,他就是趴不平。他说医生我就是怕一趴平了腰疼,甚至出现了臀部的疼痛。那么这种情况的其实就是髂腰肌的痉挛与挛缩,导致其髋部屈曲不能伸直。
2我们在下肢固定的时候,双侧肌肉同时收缩。可以使脊柱骨盆前屈。而髂腰肌单侧的收缩可以使脊柱侧屈旋转。这个在我们临床上。检查腰大肌的时候,我们经常要做这个检查。让病人躺在床上,做一下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屈,或者说让他做脊柱的侧屈旋转。这是我们根据腰大肌的功能特点进行检查的一个关键指标。
3拉伸脊柱,维持腰部脊柱稳定性,并使脊柱维持正常的前屈姿势。
4由于腰大肌上面是在12胸椎的位置,而下面是在股骨小转子的位置。腰大肌还能有效调节腰椎曲度,腰大肌对腰段脊柱上下椎骨的相反作用方向,增大了腰椎曲度。腰椎曲度正常与否与腰大肌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三、腰大肌有什么病理特点?
(一) 腰大肌首先是它本身的损伤,那么什么情况下能发生腰大肌本身的损伤呢?腰大肌损伤常见发生在体位突然变更不当及负荷超限时,例如跨栏,鲤鱼打挺等,具有暴发力性动作时,或腰部反复用力扭转劳损,发生腰大肌痉挛肿大。
损伤着力点主要发生在肌腔隙处、股骨小转子处,其疼痛也就发生在此两处。病人除有疼痛向大腿根部放射外,还具有髋膝伸直、后伸等功能障碍。一般这种病人他来的时候是屈髋、弯腰、弯着腿来的。这个病人来的时候就类似于阑尾疼痛时病人的体位。我们这种时候是要考虑的还是腰大肌的损伤。
(二)周围神经受损
腰大肌损伤所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通常是有八条周围神经损伤。肋下神经,肌支,股外侧皮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其中后期调神经主要是腰丛神经的主要构成,他们都穿过了腰大肌。有的是在腰大肌的外侧缘,有的是在腰大肌的内侧缘穿过腰大肌。那么腰大肌损伤或者是说腰大肌痉挛,挛缩或者是炎症都会波及影响到这些神经。这些神经从腰大肌周围,前面、后面、内侧缘、外侧缘穿过,虽然路径不近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涵盖了这八条神经。这八个神经所产生的症状,其实就是我们腰大肌治疗的关键位置。腰大肌肌肉本身的损伤其实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由于腰大肌损伤而导致的周围神经的受损是我们针刀治疗的关键,也是我们临床治疗的一个关键内容。为什么说是我们治疗的关键内容呢。因为这些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包括了很多的部位,也包括了很多奇怪的病症。会阴部的、臀部的、皮肤的、大腿根部的,还有小腿的很多功能。
腰丛:
腰痛是由第123腰神经的前支及第4腰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第1腰神经可能接受第12胸神经来的一束纤维。腰丛位于腰大肌后侧,腰椎横突前侧,腰方肌的内侧。腰丛组合的情形可有各种不同。一般自第1腰神经前支,分为三支:一为髂腹下神经,一为髂腹股沟神经,另一支为连接第2腰神经上支的生殖股神经。第2腰神经下支与整个第3腰神经、第4腰神经的一部分,均分成较小的前股和较大的后股。前股合成闭孔神经,后股组成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
1肋下神经
走行:第12胸神经的前支,沿着第12肋下缘和肋下动脉伴行,经腰大肌上部、外侧腰肋弓后侧,向下外行至腹壁,穿腰方肌前面和肾的后面,至腰方肌外侧缘,过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进入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分肌支和皮支。
支配:肌支支配腹横肌,腹内斜肌,腹直肌腰方肌和锥状肌。皮支分布于髂臀部、脐至耻骨联合之间的中间部的皮肤。
损伤症状:肌支支配范围内腹及腰部的不适,包括腹痛,腰部酸困疼痛。皮支分布的髂臀部及小腹部感觉异常。
2肌支
走行:腰大肌的肌支及字第2、3腰神经前支,腰方肌肌支起自第12胸神经至第4腰神经,腰小肌的肌支起自第1腰神经,髂肌肌支起自,第2、3腰神经。
支配:腰大肌肌支支配腰大肌,腰方肌肌支支配腰方肌,腰小肌肌支支配腰小肌,髂肌肌支支配髂肌。
损伤症状:腰部疼痛活动受限,髋膝伸直,后伸等功能障碍。
3股外侧皮神经
走行:股外侧皮神经(L2-3)自腰大肌外缘走出,斜越髂肌表面,达髂前上嵴内侧,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大腿外侧部的皮肤。
支配:股前外侧皮肤。
损伤症状:股前外侧麻木,蚁行感,刺痛,烧灼感,发凉,出汗减少及沉重感等症状亦可出现,以麻木最多见。体力劳动,站立过久时可加剧,休息后症状可缓解。
4髂腹股沟神经
走行:此神经(T12-L1)在腰大肌外侧缘,经髂肌前面走行,入腹股沟管,沿精索的外下侧下降,分布于大腿上部内侧的皮肤。
支配:其肌支,支配髂腹股沟神经所经过的腹壁肌,并发出皮支分布于阴茎根部和阴囊(阴唇)的皮肤。
损伤症状:所支配腹壁肌的痉挛,不适或腹痛;及外生殖器的感觉障碍。
病例:上周我在门诊接诊一个椎间盘突出的女性病人,这个病人是腰4-5的椎体滑脱。这个病人的集中表现就是会阴部的感觉异常,麻木,酸痛。而且上厕所非常非常难受麻木,痛胀。已经困扰了她七年多,治疗了很多很多的地方。当时我就判断这个病人是髂腹股沟神经的一个损伤。为什么呢?因为她的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有一个轻度的压缩性骨折。而他她的腰4-5滑脱呢,并没有多少临床表现。所以我考虑她的主要的症状就是一个外生殖器的感觉异常。这个病人的我当时让她平躺在床上。结果她躺在床上的时候,两个腿是屈曲的。我说你把腿伸直,她说我平常就不能躺着睡觉。我一旦躺平了睡觉,我的会阴部难受就立马加重,我经常要侧着睡。为什么要侧着睡呢?为什么要屈髋屈膝睡觉呢?就是因为她的腰大肌髂腰肌的痉挛或挛缩。因为腰大肌的损伤导致病人屈髋屈膝。而伸髋伸膝以后呢,由于腰大肌的紧张性的增高。压迫了髂腹股沟神经,而导致了外生殖器的感觉异常及功能障碍。针对这个病人,我们给他做了腰大肌的松解就是一面做了三个点,总共做了六个点,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5髂腹下下神经
走形:髂腹下神经(T12-L1)出腰大肌外缘,经肾后面和腰方肌前面行向外下,在髂嵴上方进入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继而在腹内、外斜肌间前行,终支在腹股沟管浅环上方穿腹外斜肌腱膜至皮下。
支配:其肌支支配腹壁肌,皮支分布于臀外侧部,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
损伤症状:所支配腹壁肌的痉挛、不适,腹痛及臀外侧部,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皮肤感觉异常。
6股神经
走行:股神经是腰丛中最大的神经,发出后,先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在腹股沟中点稍外侧,经腹股沟韧带的深面、股动脉外侧到达股三角,随机分为数支。
支配:肌支支配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有数条较短的前皮支,分布于大腿和膝关节前面的皮肤,其终支隐神经分布于髌下、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的皮肤。
损伤症状: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难,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的皮肤感觉障碍。
副股神经
出现概率为75%,在股神经与闭孔神经之间发出,居腰大肌的浅面,髂腰筋膜的深面,沿闭孔神经和股神经之间,或股神经的浅面入股部,分支至股神经的分布区或与股神经的分支吻合。
7闭孔神经
走行:闭孔神经(L2-4)自腰丛发出后,于腰大肌内侧缘穿出,循小骨盆侧壁前行,穿闭膜管出小骨盆,分前、后两支,分别经短收肌前、后面进入大腿内收肌群。
支配:其肌支支配闭孔外肌、大腿内收肌群。皮支分布于大腿内侧面的皮肤。闭孔神经前支发出支配股薄肌的分支先入长收肌,约在股中部,从长收肌穿出进入股薄肌。
损伤症状:大腿内收障碍,大腿内侧皮肤感觉异常。
病例:我们最近收到的一个病人,他的症状主要是大腿内侧的皮肤感觉异常,触痛,不能触摸,考虑就是闭孔神经的损伤。
8生殖股神经
股支
走行:由生殖股神经(L1-2)自腰大肌前面穿出分支后,沿髂外动脉下降,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血管腔隙,沿股动脉外侧至股部,最后,从股血管前壁穿阔筋膜或卵圆窝。
支配:分布于腿内侧和股三角区的皮肤
损伤症状:腿内侧和股三角区皮肤
生殖支
走行:由生殖股神经自腰大肌前面穿出分支后,在髂外动脉的外侧下降,主干下降经腹股沟腹环,绕腹壁下动脉外侧进入腹股沟管。
支配:分布于睾丸韧带,提睾肌,睾丸鞘膜及阴囊(或大阴唇)的皮肤。
损伤症状:提睾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会阴部皮肤感觉异常。
所以说我们对一个ED的病人进行针刀治疗。有的人说性功能障碍针刀不能治疗。我们现在了解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的分布。我们就会知道,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你要搞清楚这个生殖股神经的生殖肢是否由于腰大肌的损伤所引起,或者是在它穿行于腰大肌的走行的路线上受到了卡压。
四、腰大肌的损伤表现及诊断。
(一)主要症状:
1患侧大腿内、外、前、后侧放射性麻痛或伴皮肤感觉减退。
2髋关节疼痛,酸困,活动受限,多在主动屈伸髋关节时疼痛出现或加重。
3膝关节疼痛不适。
4腹痛、腹胀、恶心、二便排泄异常,会阴部的放射痛等神经症状。
(二)体征:
1患侧髂腰肌体表投影区域有深在压痛。
2主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或)和抗阻试验阳性和(或)腰大肌牵拉试验阳性。
3或有股四头肌肌力减弱。
此外,我们在为病人查体的时候,让病人后伸腰部,后伸时腰痛的症状加重。还有要查清楚患者腰痛的位置。等他后伸腰疼的时位置是在上部胸腰段而不是在腰骶部。或者说位置比较高的地方疼痛。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腰大肌的问题。
五、腰大肌损伤的影像学表现
X线:腰椎侧位片可显示腰椎生理前凸变小。腰椎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弯。
CT,MIR:患侧的腰大肌横切面面积小于健侧。
六针刀治疗腰大肌损伤。
定点:在髂前上棘于耻骨联合外侧缘连线中点垂直向外下两厘米处定一点。
我们临床发现,腰大肌在髂棘的位置,还有在股骨径的位置,它有有3-4厘米宽,有多厚呢?用手术刀片,一到两刀切不透,所以深度也在3-4厘米左右。腰大肌在这个位置非常强壮。有很多病人,只要你想到是腰大肌,那么你检查一下腰大肌是非常清楚的。做这些部位的治疗,只要你能准确的判断股动脉与股动脉伴行的是股神经。你只要能找到,避免这三个重要的位置,你就可以准确的开展治疗。在此我提供一个定位的方法,供大家进行参考。另外还有一种定点的方法,就是你先摸到股动脉,再摸到腹股沟韧带,在股动脉与腹股沟韧带交叉处。沿着股动脉向下两厘米,再旁开25厘米。这个点也可以进行腰大肌的治疗,这两个点应该是重复的。点定好以后咱俩就可以进行针刀治疗了。
操作:从定点处进刀,刀口于下肢,纵轴一致,针刀与皮肤垂直,针刀经皮肤,皮下组织,当针刀下有韧性感时,纵行剥离2-3刀,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必要调转刀口线横行切割2-3刀,切断部分髂腰肌,刀下有松动感后出刀。
进针刀时要沿着身体的纵轴或者是股动脉的走形进针刀。一般我们定到这个点做下去都会做到股骨颈,碰到股骨颈的骨面。然后针刀略为提起来,几乎要提到腰大肌的表面。然后进行纵行切割2-3刀。但是这种纵行切割一般疗效都不好。当你明确的判断是腰大肌的问题,要达到松解的目的。必须要调转刀口线横切,而且这个横切上下的深度呢。要达到1厘米。左右你需要切3~4刀。一定要切断部分髂腰肌。这个地方其实我们主要接的是筋膜和韧带的部分。这个地方只有你把筋膜和肌束把它切断。髂腰肌松解才会达到一个相对的满意程度。有时候我们会在这个点的基础上会向上两公分。在髂棘的事,水平再找一个点进行重复切割。就算是这种切割,往往在一周以后还要再进行一次。否则达不到完全松解的目的。
导读:核心肌群是什么?它是一种保护脊椎稳定的肌肉群,也是人运动第一个的肌群,而且它的功能越强,在运动时的跳、转等等,所能用的肌肉纤维就越多,到底如何锻炼核心肌群呢?以下一起来关心。
一、核心肌群基本介绍 1、核心肌群范围核心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肌群有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
2、核心力量作用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技术动作起著稳定和支持作用。
3、浅层核心肌群浅层的核心肌群有腹内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背部伸肌群及臀肌等。这些较浅层的肌肉特性是:肌肉比较大、比较长。
4、深层核心肌群 核心力量训练是速度、灵敏、协调等基础。深层的核心肌群是指腹横肌,当然也含多裂肌。较深层的肌肉可说是最关键的,特色是小、短、薄,以个别或整体收缩的方式来维持脊椎的稳定度。
注意事项:若深层的核心肌群的功能不彰,就容易有下背痛的问题。
5、腹部肌群介绍(1)腹直肌:腹部最外围,负责上半身前弯,如仰卧起坐和鞠躬前弯等动作,
(2)腹外横肌:腹部中层,由外向内,负责上半身左右侧弯及侧转动作
(3)腹内横肌:腹部中层,由内向外,负责上半身左右侧弯及侧转动作
(4)腹横肌:腹部最内层,负责腹部内缩的动作。
延伸阅读:如何练二头肌?专家建议及注意
延伸阅读:具备运动能力及禁忌注意
二、核心肌群的好处 1、核心顾好脊椎医学界称它为天然的铁衣,现代人大多深受下背疼痛之苦,帮助脊椎挺直,不得不花大钱买铁架或束腹,其实核心肌群若练得好,其实下背痛就会不药而愈。
2、所有素质基础核心力量训练是其他运动能力,诸如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训练的基础。核心力量训练计画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在运动中使许多的肌肉群协调。
注意事项:核心力量训练是指针对身体核心肌群及其深层小肌肉进行的力量、稳定、平衡等能力的训练。
3、雕塑漂亮身形有了比较强的核心肌群,整个人的身形也会变得比较笔挺好看,不会有驼背现象,身体四肢也更容易活动。
延伸阅读:练出驸马爷人鱼线 男性必看!
延伸阅读:当心减肥成份 饮食运动双管齐下
三、核心肌群训练及注意 1、练得适当即可练得太多反而没有适当的伸展的话,绷紧的髂腰肌会让腰椎前突的倾向更为明显,而为了让腰椎维持良好位置,下背部其他的肌肉就会很累,其结果就是下背肌肉过度疲劳。
注意事项:甚至严重者可能导致脊柱或脊椎结构上不可逆的变化,是很可怕的事。
2、先做热身预备我们在做练习时,最好先吸气,缩腹,延展身体,再进行扭转等动作,否则,不做预备动作,光只是身体扭转,一很容易受伤,二是没练到肌肉。
3、要练才有肌肉肌肉没有收缩放松的动作,是不会结实有力,最后就会变成全身肌肉都是软软的,就像你弯身搬东西,肌肉没大,靠的全是脊椎的力,那脊椎能不变形错位吗,
4、别让脊椎错位每天翘脚,斜躺,穿高跟鞋,都会造成脊椎的错位,这些动作既然每天都在做,那你的核心肌群就显得更重要了。
5、棒式训练核心以手肘90度撑地,从头到背到臀部成一直线,把身体保持与地面平行,夹紧臀部,每次维持姿势支撑30秒以上。
6、腹式呼吸练习不论坐着或是站着,抬头挺胸,然后慢慢地深呼吸,缩小腹,当你呼气到最底的时候,小腹应该是陷的最深也是最紧收的时候。
7、仰卧起坐可以平常人了解的仰卧起坐也可以训练到我们的核心肌群,但要注意仰卧起坐较容易伤到身体,必须谨慎注意姿势及强度。
8、维持动作确实训练进度不要太快,关注如何控制动作,在离心和向心运动时,动作维持三秒钟的时间。进度放缓,控制好动作,避免依靠惯性和其他肌群的辅助。
练好腰背肌,只需掌握6个姿势。
练习1
姿势:俯卧位,保持髋部紧贴床面,用肘部将上身撑起,使腰部轻轻后伸。
说明:开始要轻轻缓慢进行练习,最初保持后伸的姿势5秒钟,逐渐达到30秒钟,重复10次。
练习2
姿势:俯卧位,保持骨盆与床面紧贴,用手轻轻托起上身,在此过程中保持腰部和臀部的放松。
说明:在此姿势下保持1秒钟,重复10次。
练习3
姿势:俯卧位,骨盆部位垫一薄枕,双手伸向后背到腰部,轻轻抬起头和胸部,保持双眼直视地面。说明:开始时坚持5秒钟,逐渐增加到20秒钟,争取重复8~10次。
练习4
姿势:俯卧位,头和胸部贴近地面,轻轻抬起一侧的上肢,对侧下肢绷紧,缓慢抬离床面5~10厘米。
说明:开始坚持5秒钟,重复8~10次。目标是在此姿势下,坚持20秒钟。
练习5
姿势: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双手胸前交叉,上身轻轻抬离床面。
说明:坚持2~4秒钟,然后轻轻放平到开始的姿势,重复10次。此法用于上腹部肌肉的练习,此前的练习主要是锻炼腰背部肌肉。
练习6
姿势:仰卧位,保持腰部与床面紧贴,将一侧下肢伸直,缓慢抬高20~30厘米。
说明:保持下肢抬高的姿势约10秒钟,然后再缓慢放下,重复10次。此法用于下腹部肌肉的练习。
扩展资料:
生活中伤腰的动作
1、跷二郎腿
跷二郎腿会导致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造成腰肌劳损,同样也会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长时间这个姿势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常跷二郎腿容易形成驼背和脊柱弯曲。
2、长期直立工作
长期直立工作会导致腰肌紧张,腰椎长期受力增加,腰椎间盘突出风险增加。比如,售货员就是因为长期站立工作,腰背部肌肉紧张,从而诱发腰间盘突出。
3、“老妇人”坐姿
“老妇人”坐姿是指窝在沙发或凳子上。这会导致腰椎前凸减少,椎间盘压力增加,长时间维持这个姿势会导致腰椎间盘退变加重。
4、睡姿不良
平躺时,如果颈腰部无支撑,会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睡沙发或软床后会觉得腰部很难受的原因。
5、单手提重物
手提重物会使身体整体倾斜,椎间盘的受力方向不均匀,肌肉紧张度也不一样,单手用力,重量分配不均会使脊柱两侧受力不均,对椎间盘的危害很大。
6、跑步姿势不良
跑步是很多人喜欢的运动方式,但不正常的跑步姿势,尤其是弓背向前倾的姿势会导致椎间盘受力明显增加,再加上跑步颠簸的脉冲式压力,会对椎间盘的风险较大。
7、需要扭腰的运动
一些需要扭腰的动作,比如高尔夫球挥杆、乒乓球拉弧圈球或者做操时的扭腰动作都需要腰部发力带动手臂,这样常态性的扭腰运动对椎间盘长期造成扭转和挤压,是椎间盘突出的高危动作。
8、穿高跟鞋
鞋底具有地基功能,直接影响人体重心。穿高跟鞋会使人体的重心过度前移,必然造成骨盆前倾,脊柱弯曲增大,腰椎受力变得集中,长期如此很容易造成椎间盘损伤。
9、慢性咳嗽、便秘
长期慢性咳嗽和便秘会导致腹压增加,也会使得椎间盘受力增加,这也是腰椎间盘突出的明确危险因素。咳嗽时腰部也会用力,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患者,剧烈咳嗽会牵扯腰部疼痛。
10、弯腰搬重物
直接弯腰搬东西,会导致腰椎间盘突然受力增加,很容易使腰椎间盘通过薄弱区域突出,很多腰痛患者就是在弯腰搬重物后症状加重的。
人民网—6个姿势练好腰背肌
强化核心肌群带来的好处:核心肌群面积比较大,它遮盖全部腰腹、下后背和屁股,这个区域包括了腹部肌肉、腹斜肌、腹横肌、竖脊肌、腰方肌等肌肉组织。它直接关系腰腹能量、下背部力量、髋关伸屈和后链肌肉群的稳定,与此同时也会影响到骨盆修复和脊柱伸屈、上下回转及其脊柱侧屈功能的。强化核心肌群,能让腹部收紧,降低下腹部赘肉的沉积。可以防止盆骨前倾和骨盆后倾问题,减少腰椎压力,降低下背部酸痛感。还能提高健身运动水准,不论是坐姿、伏身、座姿等姿态下,始终保持后背中立位,腹内压也会慢慢提高,对进行大重量、多个数和频次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何训练核心肌群?对于核心肌群,必须偏重于提高腰腹和下背部力量,应该按照流程来练习:静态数据练习。姿势:伸腿支撑点:将两脚放置瑞士球上,双手支撑于路面时,两边手臂伸直,这般便构成了下斜俯卧撑的准备姿势。当两脚拉高后,促使头顶部、后背、屁股和脚部,更为接近一条直线。因为两腿彻底挺直,腹部肌肉充足屈伸,这时核心肌群承受力更明显,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多变性,身体就会稍微发抖,坚持不懈时间越长越合理。需要做5组30秒。
姿势:臀桥支撑点:曲膝平躺在瑜珈垫上,两边手臂伸直并贴到垫面,往上用劲挺髋至上位,这时人体躯体产生一条斜向平行线。如果到端点向下移髋返回起始位置,归属于动态变化臀桥姿势,这儿改成挺髋静态数据练习。能够使整个屁股和腹部收紧,与此同时腹部还在使力,这般便构成了仰卧的下斜视角姿态,使整个核心肌群都是在充足缩紧。
头部的肌肉 头部的肌肉 — 颈部 — 躯干 — 上肢 — 下肢— 人体肌肉列表 颅顶: 枕额肌 (枕肌
额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眼睑: 眼轮帀肌 - 皱眉肌 - 降眉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鼻部: 鼻锥肌 - 鼻肌 - 降鼻隔肌 - 后鼻张肌 - 前鼻张肌 - 鼻唇举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口部: 上唇举肌 - 口角举肌 - 颧肌 (大颧肌
小颧肌) - 颏肌 - 下唇掣肌 - 口角掣肌 - 颊肌 - 口轮帀肌 - 笑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咀嚼肌: 嚼肌 - 颞肌 - 翼肌 (外翼肌
内翼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眼外肌: 上睑举肌 - 直肌 (上直肌
下直肌
内直肌
外直肌) - 斜肌 (上斜肌
下斜肌) | 眼内肌: 睫状肌 - 瞳孔开大肌 - 瞳孔括约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听觉: 耳肌 - 镫骨肌 - 股膜张肌 | (Template:GraySubject-Template:GraySubject) 喉肌: 环盾肌 - 后环瓢肌 - 侧环瓢肌 - 瓢肌 - 甲杓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舌部: 舌体外 (颏舌肌 - 舌骨舌肌 - 小角舌肌 - 茎突舌肌) 舌体内 (上舌纵肌 - 下舌纵肌 - 舌横肌 - 舌垂直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颚部: 软颚举肌 - 颚帆张肌 - 悬雍垂肌 - 颚舌肌 - 颚咽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咽部: 咽缩肌 (下咽缩肌
中咽缩肌
上咽缩肌) - 茎咽肌 - 耳咽管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颈部的肌肉 头部的肌肉 — 颈部 — 躯干 — 上肢 — 下肢— 人体肌肉列表 浅颈部: 阔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侧颈部: 胸锁乳突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舌骨上部: 二腹肌 | 茎突舌骨肌 | 下颌舌骨肌 | 颏舌骨肌 - 舌骨下部: 胸舌骨肌 | 胸盾肌 | 盾舌肌 | 肩胛舌骨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脊椎部 — 脊前: 颈长肌 | 头长肌 | 头前直肌 | 头侧直肌 (Template:GraySubject) 脊后: 前斜角肌 | 中斜角肌 | 后斜角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躯干的肌肉 头部的肌肉 — 颈部 — 躯干 — 上肢 — 下肢— 人体肌肉列表 背部: 头夹肌 | 颈夹肌 | 骶棘肌 | 半棘肌 | 多裂肌 | 回旋肌 | 棘间肌 | 横突间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枕骨下部 : 头后直肌 (大头后直肌
小头后直肌) | 头斜肌 (头下斜肌
头上斜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胸部: 肋间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 肋下肌 | 胸横肌 | 提肋肌 | 背钜肌 (背下钜肌
背上钜肌) | 膈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腹部: 斜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 腹横肌 | 腹直肌 | 锥肌 | 提睾肌 | 腰方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骨盘部: 肛举肌 (髂尾肌
耻尾肌) | 尾骨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会 : corrugator cutis ani | 括约肌 (外肛环束肌
内肛环束肌) | 会阴浅横肌 | 球海绵体肌 | 坐骨海线体肌 | 会阴深横肌 尿道括约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上肢的肌肉 头部的肌肉 — 颈部 — 躯干 — 上肢 — 下肢— 人体肌肉列表 脊柱: 斜方肌 | 背阔肌 | 大菱形肌 | 小菱形肌 | 提肩胛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胸腔: 胸大肌 | 胸小肌 | 锁骨下肌 | 前钜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肩部: 三角肌 | 肩旋板 (肩胛下肌
棘上肌
下棘肌
小圆肌) | 大圆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上臂: 喙肱肌 | 肱二头肌 | 肱肌 | 肱三头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前臂: 手掌浅层 | 圆旋前肌 | 掌长肌 | 桡侧屈腕肌 | 尺侧屈腕肌 | 屈指浅肌 手掌深层 | 屈指深肌 | 屈拇长肌 | 旋前方肌 手背浅层 | 肱桡肌 | 伸指肌 | 桡侧伸腕长肌 | 伸小指肌 | 桡侧伸腕短肌 | 尺侧伸腕肌 | 肘肌 手背深层 | 旋后肌 | 长拇展肌 | 伸拇短肌 | 伸拇长肌 | 食指伸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手: 掌外侧/鱼际肌 | 拇外展短肌 | 拇指对掌肌 | 屈拇短肌 | 拇收肌 掌内侧/小鱼际肌 | 掌短肌 | 小指展肌 | 短小指屈肌 | 对小指肌 掌中间 | 蚓状肌 | 背侧骨间肌 | 掌侧指间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下肢的肌肉 头部的肌肉 — 颈部 — 躯干 — 上肢 — 下肢— 人体肌肉列表 胯部/髋部屈肌: 腰大肌 | 腰小肌 | 胯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大腿部: 股前部 | 缝匠肌 | 四头肌 (股直肌
外股肌
股间肌
内股肌) | 膝关节肌 股中部/内收臀肌 | 股薄肌 | 耻骨肌 | 内收短肌 | 内收长肌 | 内收大肌 臀部 | 臀肌 (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 阔筋膜张肌 侧旋部 | 梨状肌 | 外闭孔肌 | 内闭孔肌 | 下孖肌 | 上孖肌 | 股方肌 股骨后部/大腿后肌 | 股二头肌 | 半腱肌
半膜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小腿: 前胫部 | 胫骨前肌 | 伸拇长肌 | 伸趾长肌 | 腓骨第三肌 | 伸趾短肌 | 伸拇短肌 上后胫部 | 腓肌 (腓肠肌
比目鱼肌) | 蹠肌 深后胫部 | 膕肌 | 屈拇长肌 | 屈趾长肌 | 胫骨后肌 侧胫部 |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脚掌: 第一层 | 外展拇肌 | 屈趾短肌 | 小指展肌 第二层 | 蹠方肌 | 蚓状肌 第三层 | 屈拇短肌 | 拇收肌 | 短小指屈肌 第四层 | 骨间背侧肌 | 骨间足底肌 | (Template:GraySubject)
参考: zh /w/indextitle=%E4%BA%BA%E9%AB%94%E8%82%8C%E8%82%89%E5%88%97%E8%A1%A8&variant=zh-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