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冬病夏治”

三伏天的“冬病夏治”,第1张

1何为“冬病夏治”

2何为“寒湿”

3常见的寒湿症状

4寒湿问题如何调理

5生姜精油的具体用法

何谓“冬病”

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主要是体内阴盛阳衰,抵抗力弱,外协入侵等引起的须寒类症状。

冬病常见症状:如手脚冰凉、痛经、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宫寒、胃寒、老寒腿等问题。

何谓“夏治”

是指根据春夏养阳的原理,利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肌肤开泄,一年中气味最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的有利时机,改善经年累月沉积在身体中的寒湿问题及症状,最大限度的以阳克寒,达到治疗、预防、保健的目的

西方养生理论

体温上升1度,免疫力就能提高5-6倍。一旦身体冰冷,血液循环会变差,体内细胞的代谢也会变差,体温每下降1度,代谢就会减少约12%,免疫力也会降低30%。

所以:不要让我们的身体处于冰凉的状态中,要让我们的身体暖暖的。

寒湿为万病之源,

就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一块好木头在这种地方也容易发霉、腐烂,长出各种小蘑菇或木耳。当我们的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女性的的子宫、卵巢长期处于这样“寒湿”的盆腔环境中,女性妇科问题就会相应滋生,且不容易得到缓解。

那,何为寒湿?

寒则凝

寒:是一种对于温度的感觉,寒与热是相对的。寒是冬季的主气,在气温较低或气温骤降的情况下,都容易形成寒邪而致病。寒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寒为阴,热为阳。当寒侵入人体后,血液就失去了阳气的温煦,就会运行不畅,淤堵不通。寒还有收缩、闭塞的作用。遇寒后筋脉缩紧,整个人就往里缩,四肢屈伸不利。汗毛孔遇寒也会关闭、堵塞,不易出汗。

热是治疗一切寒症的法宝,可以在饮食中吃温热、辛辡的食物祛寒;可以多穿衣服保温祛寒;可以用各种物理方法如热敷、理疗、艾灸等对局部加热祛寒。

引发寒症的原因:

1生活习惯

①穿着:冬天爱穿裙子,下半身穿的很薄,上半身穿羽绒服,中医讲:寒从脚入,从涌泉穴进入身体。穿露脐装,外感风邪进入体内。

②空调:空调的存在,违反大自然的自然规律。冬季的寒气累积,本该通过夏天的高温和热散发出去。但因空调的存在,人们长期处在寒冷的环境中,无法排除寒症,寒症经年累积在体内。

2饮食习惯

①大量冷饮的饮用:冷饮过量的食用会淤积寒气。(冬天和冰啤酒,冰淇淋)

②凉茶:不能长期饮用,针对上火的问题阶段性食用,大量凉茶的饮用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伤害

③水果:反季节水果蔬菜:为什么瓜类长在夏天,大部分瓜类都是偏寒凉,因为夏季炎热,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可以降火。而现在的瓜果部分季节,长期食用,内外寒湿同时入侵体内。

④沿海城市吃海鲜,海鲜以凉性为主,大自然不同的季节会呈现不同的食材。所以建议:  吃当地、当季的食材。

寒症的表现症状:(由下至上)

腿部:老寒腿、腿脚冰凉、四肢不温、静脉曲张也是寒症导致的问题。

生殖区:宫寒:血块、痛经、月经失调,经量减少,这是轻度的寒症在身体的表现。严重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

胃部:胃寒

子宫肌瘤: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寒气会凝结,子宫内膜无法完全排除,堆积在体内会形成子宫肌瘤。

不孕不育:子宫是宝宝的宫殿,孕育生命的地方,过于寒冷,子宫内血液循环差,受精卵无法着床。也就无法孕育新的生命。而对于男性:从中医理论上来讲,虽属阳,不受寒症的入侵,但如果过多的吃冷饮,男性生殖功能也会弱化。

PS:寒症是非常容易引发女性生殖系统的问题,会影响女性皮肤、生理以及心理的症状

当身体开始出现一些表面症状的时候,就要开始调理。

湿

湿生痰

湿:是一种水分子存在于物体中的表现,反之为干。人体就如一件衣服,干爽的时候轻松、舒适,潮湿的时候就沉重、粘滞。衣服上的水分多了,太阳出来就能晒干,大风一吹就能吹干。人体内的水分多了,只要是身体内的阳气足,也就是肾气足,水分也很快能上升、蒸发,溶入我们的血液,为我们的身体服务。可当我们身体内肾气不足,体温偏低时,血液循环的速度就会变慢,饮食中的水分以及潮湿环境侵入人体内的水分就不能很快被人体利用,沉重、向下的特性就显露出来,如四肢酸重、胸闷、胃腹胀闷、大便不成形、严重的腹泻、小便不顺畅、小便的量减少,以及下肢水肿、湿疹,妇女白带多、浊都属于这种情况。

湿症的表现症状:

精神上的表现:困倦、乏力,易疲劳

皮肤上的问题:香港脚、脚气、湿疹、痘痘

女性生殖器:白带增多,并引发炎症,且炎症难以根治,易复发。原因不在于个人卫生,而是在于整个的身体环境的变化。

(PS:女性妇科炎症不推荐使用妇科洗液,会破坏阴道菌群平衡及PH值)

脾胃功能:湿气重的人,脾胃功能会不好,脾胃功能不好,容易流口水。宝宝长湿疹,跟脾胃的功能有关系。脾胃做水液的运转。

调理: 三伏天中增加水液代谢,外在排出多余的水液,帮助身体升阳。

寒湿问题如何调理?

用阳气发散,你所处的环境必须是温暖的。

——要抓住三伏天,冬病夏治,在三伏天改善经年累月沉积的问题。

A:空调:尽可能的少吹空调。如使用空调,温度请停留在27度左右(这样做 也比较环保哦) ,避免空调直吹

温馨提示:建议随身携带一条围巾,对抗低温空调环境。

B:饮食:避免寒凉的物体进入身体多吃一些温阳的东西。尽量有温水代替冰水,尽量据绝和少吃冷饮及冰凉的食物。拒绝凉茶。

C:代谢:大量的出汗:通过运动,泡澡,蒸桑拿来帮助身体内寒湿的代谢。(PS:泡澡和蒸桑拿比较适合夏天过。冬季做会伤津液,夏季可帮助发散代谢)

D:熏艾:艾草是非常好,熏涌泉,足三里,腹部,腰部,选择下半身的穴位。

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味道很重,不容易消散)

E:生姜:

常规的生姜:煮绿豆汤的时候放两片生姜一起煮,可抵消绿豆的寒凉。

生姜泡脚:生姜研磨成末,泡水或煮水泡脚。

生姜红糖水:神将研磨成末与红糖一起泡,每天喝。

生姜精油:喝一喝、裹一裹、泡一泡。

生姜精油的具体用法

喝一喝

1:白天服用:不建议晚上服用。饭前饭后都可以哦!

2:调生姜精油蜂蜜水:

A:选择一个杯子:选择玻璃杯或或陶瓷杯,不能用塑料杯。

B:舀一勺蜂蜜,滴入2D生姜精油,搅拌均匀,倒入温水或凉白开。搅拌均匀即可服用。

(PS:1、因为精油是油性精质,如果直接泡水的话,油性精质会浮在水面上,伤口腔粘膜组织。所以必须用蜂蜜来做稀释。2 、水温控制在60度以下。

裹一裹

1、时间:建议白天裹,上午裹,裹三个小时左右

2、部位:根据身体的不适来选择裹姜的部位。如:肩颈部、腰腹部、关节、小腿部

3:调配比例:基础油与生姜精油常规的调配比例:3%;如体寒可适当增加浓度,调配比例:6%一个部位。

生姜精油的调配浓度:1Ml精油 = 20滴,3%即每5ml基础油加3滴生姜精油。

将生姜精油和基础油(葡萄籽油或荷荷巴油)调匀后,均匀涂抹于身体相应部位,裹上保鲜膜,停留三个小时左右,拆去保鲜膜即可。

PS:生姜精油采用的超C02临界萃取技术萃取的,姜辣素含量非常高,且颜色是深**。建议涂抹生姜后,用洗手液清洁双手。拆去保鲜膜后,用纸巾擦拭一下皮肤表面剩余的生姜精油。

泡一泡

1、选择一个高一点捅,加入热水,将生姜精油1-2滴倒在牛奶的里稀释一下。加入水中。或先用生姜精油搓脚底涌泉穴,搓热后泡脚。湿气一般的,泡脚泡到自己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如果是身体湿气比较重的,泡脚跑到出过第一轮汗即可。

备注:生姜精油裹姜和口服只能在白天进行,生姜温阳,而人体晚上是收敛的。晚上的使用只能用在身体的脚和腿的位置。如泡脚,或用生姜精油搓涌泉穴。

裹姜可能出现的反应

1很快发热:身体能量较足。

2冷:身体虚,寒,湿的表现,寒湿排出后即可发热。

3热且痒:身体有风,不要去抓,用手拍打痒的部位可缓解,如果极痒难以忍受,属于身体毒素极重,肝胆功能弱,淋巴不通,微循环差者,还可以改用泡脚的方法连泡一周,把寒湿泡出后再用。

4热又刺痛:该部位问题积滞较重,可用白色心丹按摩疏通。

5冒出水珠:身体湿气极重。

6无热感:寒气重,微循环差,能量较弱

女性在哪几个阶段可以用生姜精油

1:月子期:可以帮助产妇排除体内恶露。

2:哺乳期:可以使用

3:月经期:月经量非常大的不建议使用,月经量少,痛经的可以使用。

4:备孕期:可以使用。祛除宫寒,温暖子宫,给宝宝一个良好的孕育环境。

两种特殊体质的调理:

下寒上热:下焦寒凉,冬天怕冷,上焦虚火旺,吃一些热性食物或补益性的食物容易上火,引起口腔溃疡、面部或或后背部暗疮。

这种体质,不建议口服生姜精油,多用裹姜法和泡脚法。

内热外寒: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当身体受寒邪入侵,身体感受冰凉,脏腑应激性生热保护自己,也就是所谓的寒而生热,具体表现为:手脚冰凉,四肢不温,但又喜食生冷。吃凉的会让身体感受舒适。吃一些热性食物或补益性的食物容易上火。要坚持,逐步调整

问题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述的情况,可能是双手末梢循环不好,主要是双手动脉逐渐变细比大多数人明显,血流量在手指末梢明显不少,一般是先天的,

意见建议:

你好,我建议,平时戴手套,尽量不接触寒凉的物品,可以每天热水泡手,锻炼手指屈伸运动,希望我的建议能帮到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169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