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二头肌由缝匠肌,大收肌组成。
1、缝匠肌
起自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经膝关节内侧,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每一缝匠肌可有动脉5~13支,平均为76支,它们大致均匀地分布于肌的全长。缝匠肌的上部(长15厘米左右)主要由股深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供给。
2、大收肌
大收肌位于大腿的内侧,其前面上方为短收肌,下方为长收肌,内侧为股薄肌,后面紧贴半腱肌、半膜肌和股二头肌,为内收肌群中最宽大者,呈三角形。
扩展资料
股二头肌结构:股二头肌位于大腿后外侧皮下,有长短二头。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线的外侧唇下半及外侧肌间隔。两头在股骨下1/3处合并为一总腱止于腓骨头。此肌为双关节肌。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小腿屈,并外旋。
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屈(牵拉股骨向后),在小腿伸直时,则使骨盆后倾。股二头肌受坐骨神经支配。顾名思义,该肌呈梭形,有长头和短头。
在股下部,长头移行为肌腱并和短头相接。圆形的肌腱附着于腓骨头,在其通过膝关节时易于看到和触摸到,尤其是当对抗阻力屈膝时。当坐骨神经从臀部下降到股后面时居股二头肌长头之后而得到保护。
-大收肌
-缝匠肌
-股二头肌
肱二头肌(Musculus biceps brachii)位于上臂前侧,肱二头肌是上臂屈肌肌群,止点止于挠骨粗隆和前臂筋膜,挠骨粗隆位于肘关节外侧,起点长头和短头分别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和肩胛骨喙突,主要作用是屈前臂,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屈曲。
肱二头肌腱膜是覆盖在前臂屈肌表面的薄筋膜,并与前臂筋膜融合,在前臂屈曲、旋后时具有稳定尺骨、支持前臂屈肌的作用。
扩展资料
二头肌训练:
1、站立杠铃弯举
反握杠铃,两手距离与肩膀同宽,膝盖略微弯曲。保持身体不动,用力弯举杠铃至胸前,然后缓慢放下,注意不要接触到大腿。
2、曲杆杠铃弯举
通过斜面的皮垫固定住手臂和上身,双手反握曲杆杠铃,用力拉起,达到最高,然后缓慢回原位,注意手臂要略弯曲。
3、面对墙站立,两臂前平举
以指尖将触而未触墙为度。全身挺直,上身前倾,两手掌扶墙,指尖朝上。屈肘,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上身用力靠近墙,两臂保持屈肘姿势撑住上身,不使身体靠墙,胸大肌极度绷紧,保持此静止姿势8~10秒或稍长时间,然后放松。
—肱二头肌
髋内旋: 大腿区:半腱肌 半膜肌 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股薄肌
髋区:前臀中小肌
髋外旋:大腿 区:股二头肌 缝匠肌 耻骨肌 大收肌 长收肌 短收肌
髋区:髂腰肌 臀大肌 后臀中小肌 梨状肌 股方肌 闭孔内肌 上孖肌 下孖肌
1 股二头肌 起点:坐骨结节(长头)、股骨粗线下半部外侧缘(短头)
止点:腓骨小头 上固定: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屈曲位外旋, 伸膝位髋外旋
下固定:骨盆后倾 坐骨神经L5~S3 第五腰神经~第三骶神经L5~S3
2 半腱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骨干上1/4的内侧面(鹅足腱)
近固点:膝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 屈膝位关节内旋 远固点:骨盆后倾
半膜肌 起点:坐骨结节 止点:胫骨内侧髁后部 近固点: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屈曲, 屈膝位膝关节内旋。 下固定:骨盆后倾 坐骨神经 第5腰神经~第2骶神经L5~S3
3缝匠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鹅足腱 近固点:髋屈、 髋外展、髋外旋 、屈膝、 膝内旋 股神经 第3~4腰神经L3~L4
4阔筋膜张肌、髂胫束 起点:髂前上棘、髂嵴外侧缘 止点:通过髂胫束附着于胫骨外侧髁
功能:髋屈、髋外展、 髋内旋 、屈膝 单侧收缩骨盆侧倾 稳定膝关节与髋关节
臀上神经(L4-S1)
5大收肌 起点:坐骨结节、坐骨支和耻骨下支 止点:股骨粗线和收肌结节
上固定:髋内收、髋外旋、髋屈位髋伸、髋伸位髋屈
下固定:骨盆向对侧倾斜(单侧)骨盆后倾(双侧)
闭孔神经和坐骨神经 第2~4腰神经L2~L4
6耻骨肌 起点:耻骨嵴上支 止点:股骨耻骨肌线
上固定:髋内收、协助髋屈曲、髋外旋 下固定:骨盆向对侧倾斜(单侧)骨盆前倾
股神经和闭孔神经 第2~4腰神经L2-L4
7长收肌 起点:耻骨联合、耻骨嵴 止点:股骨粗线内侧缘中1/3
上固定:髋内收、协助髋屈曲、髋外旋
下固定:骨盆向对侧倾斜(单侧) 骨盆前倾(双侧)
短收肌 起点:耻骨下支 止点:粗线内侧缘1/3
上固定:髋内收、协助髋屈曲 髋外旋
下固定:骨盆向对侧倾斜(单侧) 骨盆前倾(双侧)
8股薄肌 起点:耻骨体和耻骨下支 止点:筋骨“鹅足腱”
上固定:髋内收、协助髋屈、屈膝、膝关节内旋
下固定:骨盆向对侧倾斜(单侧) 骨盆前倾(双侧)
闭孔神经 第2~4腰神经L2~L4
9股四头肌
起点:
股外侧肌 股骨粗线外侧缘至大转子
股内侧肌 股骨粗线内侧缘
股中间肌 股骨干前面3/4出
股直肌 髂前下棘和髋臼上缘
止点:经髌韧带至胫骨粗隆
上固定:膝关节伸、膝关节屈(股直肌) 下固定:骨盆前倾(股直肌)
股神经 第2~4腰神经L2~L4
如图所示:
上臂肌群主要包括: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肱肌(Brachialis)和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上臂的围度取决于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发达程度。
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又称为二头肌,作为男性性感和力量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动物界雄性魅力的认同标准之一,是很多人训练的重中之重。
这个部位是上肢中最大的一块肌肉,并且构成了上臂上部的外形。顾名思义,它有两个头(head),下图的二头肌就隐约分成了两股。外侧的是长头(绿色部分),内侧的是短头。而这两个头除了长度不同之外,近端附着点也不同,因此功能上有一些差异。
长头的近端肌腱绕过肱骨头附着于肩胛骨的盂上结节(supraglenoid tubercle),短头的近端则是连于肩胛骨的喙突(coracoid process),两个头的远端都附着于桡骨粗隆(radial tuberosity)以及围绕前臂的二头肌腱膜(bicipital aponeurosis)。
扩展资料
由于二头肌长头在收缩初期有比较大的活性,也就是手臂还没弯上来时,所以过程中把重量尽量放到底部就变得很重要。「斜躺弯举」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把手臂放在身体后面,可以拉长长头,让长头在弯举时能有更多的空间处在高活性状态下。
短头在的训练原则有点特别,就是让长头不要工作,负担都落在短头上。选择一些动作,让长头一开始就处于收缩状态。如「传教式弯举」,这个动作让肩膀处于屈曲的状态,于是长头也变得比较短,缩短的长头是低活性的,有利于增加对短头的训练。
关于肌肉命名的原则很多,而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是以肌的起点数目来定名的。
由于肌一般附着于邻近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收缩时引起关节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比较固定的一端称为起点,活动较大的一端称为止点。例如:肱二头肌起点有两个头,长头在外侧起自肩胛骨关节盂上方;短头在内侧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合成一个肌腹,向下延续为扁腱,止于桡骨粗隆。肱三头甩起点有三个头,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下方;外侧头起自肱骨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内下方,三头合成一个肌腹,以扁腱止于尺骨鹰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