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很多人的眼里,不管你是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意义才可以去做,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意义党”,而健身对于这些人来说,就是属于那种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很多人觉得健身练出一身肌肉,从实用性方面来说,实在是太小了,健身辛苦了几年,练出一身肌肉,只是看起来很强壮,外形看上去非常强大,但是力量方面和外形相比,就有点名不副实了。
很多人喜欢把健身者的肌肉和其他职业的肌肉相比,“绅士”仔细想了一下,健身也真是够心累的,要和刘翔比跨栏、和博尔特比冲刺、和姚明去篮球、和泰森比出拳力度,这些其实还是好的,我觉得最惨的莫过于还要经常和工地工人比搬砖。
那么健身者的肌肉是否就真的名不副实呢?
一、术业有专攻
从来不会有人会去拿画画的人和写书法的人做比较,也不会有人去拿下围棋的人和下象棋的人做比较,但是到了健身这边就是有这么多的比较,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术业有专攻的道理相信大部分人都懂,而健身练肌肉,追求的就是一种肌肉的美,而并非是追求力量,你追求的是什么,练出来就是什么。
而像拳击选手,追求的是就是肌肉的爆发力和肌肉的耐力,搬砖工人追求的是一个耐力,而健身、健美追求的就是形体的美,如果说要比肌肉的美感,还会有人觉得健身者名不副实吗?
二、是否真的名不副实?
如果说看健美选手的肌肉的话,确实是有点”名不副实“的意思,毕竟那么强壮的肌肉和大块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很有力量,而当他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并不符合你心中的预想时,你确实是会觉得健身练出来的肌肉,是名不副实的,但是这是因为训练方式导致的,在健身圈里,也有很多人,是以增强力量为目的的肌肉男,他们的肌肉不仅仅美感,而且力量要很强大。
三、实用性和意义
健身练出来一身肌肉,真的就没有什么意义吗?很多人会觉得确实是这样,毕竟实用性很低,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健身训练方式,尽管健身练出一身肌肉,比不上拳击手的格斗类,但是练出一身肌肉,往往能够让你更有威慑力,同样,搬个东西、重物之类的,也同样要比普通人要强的多,甚至说秒杀。
健身从来也不需要什么意义和实用性,健身本身就是一件兴趣使然的项目。
你觉得健身练肌肉一定要有实用性吗?
(1)每周运动频率足够。
每周只练三次,顶多只能让身材比不锻炼的人好一些,想要成为肌肉男,还差得远。
从实际案例来看,那些热衷健身的肌肉男们,每周的运动频率普遍达到5至6次,且在有些阶段,达到一日两练或一日三练的程度。
(2)坚持力量训练足够久。
和长跑等有氧运动能力提高的速度相比,肌肉力量、耐力和围度的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想练成“训练痕迹明显”的肌肉男,两三年的时间是基础。
对于肌肉围度、线条、身体各部分的比例等要求越高,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久。我们在网上看到的那些拥有傲人身材的肌肉男,少则练了三五年,多则练了十几年。
(3)在身体承受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多练”。
多练,不表示盲目增加训练量。必须在当前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在身体能够有效恢复的前提下,多练才是有意义的。
每次训练前的热身激活里,挺适合做点针对关节柔韧性的动作,整体都给活络了再开始。千万急不得。还有上大重量之前,护腕、护膝、腰带、肌效贴,这些要上还得上,关节稳定了,动作到位了,力才能发的出来,身体才能联动得上。
所有“身材好”人背后付出的心血。
长肌肉如果简单,饮食正确如果容易,那满街都是肌肉男、模特儿了。你绝对不会 “一不小心” 练成大块头,只有误把硬硬的肥肉当成肌肉的人才会有这种想法,真正“大块儿”的人只是苦恼肌肉怎么这么难练。
我常告诉自己不管我觉得已经多拼多累多辛苦,还有几千几万人正在付出我几倍的努力,因为事实上就是如此,长肌肉不容易,减脂也不容易。
1你的“偶像”锻炼方式可能不适合你
初学者不管是肌肉量、体能、肌力、都比锻炼多年的人差很对哦,大部份的时候去学一模一样的锻炼流程不但困难,而且被误导的机率很大。
谁还没几个心中的身材偶像,经常见一些文章分享说,他人鱼线是靠每天做一百个仰个仰卧起坐、 教你抬腿练翘臀,一天十分钟瘦身操,你做了几个月却很疑惑怎么没效果。
因为这其实就是流量帖。他们也许有做这些,但是没说的是过去多年的力量训练基础,终于把肌肉发展到现在的程度,要维持也许每天随便做做徒手练习就可以。
你的目标以及基础可能和他的计划并不匹配。
不一定。虽然肌肉的大小可能会对身体的灵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许多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灵活性,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肌肉质量、关节活动范围、柔韧性等等。
因此,不能一概而论所有健身大块头肌肉男都不灵活。实际上,许多健身运动员通过训练来提高他们的灵活性,以便更好地展示他们的身材和技能。
蛋白质的摄入和训练的不足
为什么中国绝大部分人的肌肉都很不发达?就是因为大部分的中国人都缺乏锻炼,并且日常摄入的蛋白质不足。
训练就不必多说,这里要着重强调的就是蛋白质的摄入。很多人对于蛋白粉等补剂都有很大的误解,其实蛋白粉等补剂只是提供健身人群每天所需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而已,并没有其他的什么作用。
按照体重来计算,健身人群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在每kg体重15g蛋白质左右,对于肌肉的生长效果最佳。
对于健身的误区
1 很多人认为健身等于减肥。
2 以为肌肉是随便练练就能长的:很多人都会说:我想健身,但是不想成为健美运动员那样可怕。对于这个问题只能回答一句:我也想去练好篮球,但是我不想达到乔丹那个等级怎么办。肌肉生长是非常困难的,并不是你每天花个1小时左右时间呆在健身房就能练出很好的块头的。
3 分不清脂肪与肌肉的区别:对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健身人群都能知道。很多人的大块头其实并不是肌肉撑起来的,一部分的肌肉加上更多的脂肪,穿上衣服看起来很壮,其实脂肪多的吓人。
中国人与欧美人的对比
1 美国人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系统健身:对于这点,中国人就差很多了。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在年少的时候根本不知健身为何物。一个人只要17岁开始接触健身,到20岁,那身板虽然不能算彪悍,但是也能算得上非常非常结实了。美国人从15、6岁开始健身锻炼其实是很常见的。
2 饮食:中国大部分人对于鸡蛋的理解就是:一天吃一个就够了,吃多了伤身体。其实这里面说的是蛋黄一天吃一个就够了而不是蛋白。
3 氛围:欧美国家有着良好的健身氛围,健身爱好者之间能相互影响是一大要素。
4 健身知识的匮乏:中国教育里面对于健身的解释也仅仅局限于每天跑步、跳绳、俯卧撑等,对于健身房里的器械锻炼毫无提及。所以中国青少年对于健身普遍都是陌生的。
人种差异
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人种确实有差异,但是差异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大。短跑天才刘翔能超越欧美的短跑冠军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了。只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训练,人种差异根本就不是问题。而姚明出国前后的身材对比,也是对人种论最好的一个反驳。
把一切归结到人种和基因上是不对的——虽然基因确实有差异,但还是那句话,“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口里说着人种差异,只是为了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