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上面的肌肉叫三角肌。
三角肌(deltoid muscle)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前、中、后3部。
前缘借三角胸肌间沟与胸大肌锁骨部相隔。后缘游离,自前而后,遮盖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外侧头和长头的上部小圆肌和冈下肌的外侧部。
恰对斜方肌止点而起自锁骨外侧1/3的前缘、肩峰外侧缘、肩胛冈下唇和冈下筋膜。肌纤维向外下方逐渐集中,止于肱骨体外侧面的三角肌粗隆。该肌生理横断面为1960平方厘米。
起点:前部肌束起自锁骨外侧半,中部肌束起自肩峰,后部肌束起自肩冈。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臂丛的腋神经。
扩展资料:
三角肌筋膜深层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有一恒定的较大的黏液囊,叫三角肌下囊。由此囊膨出许多突起,尤其是突入肩峰下面的最明显,称之为肩峰下滑囊。该囊易产生变性、损伤、粘连,因而引起肱骨头向上移位固定,产生肱骨上举困难。
从三角肌深面观察,可发现该肌纤维束为多羽状,因此,该肌比较肥厚而有力。但其活动范围有限,收缩时可使肱骨外展70°。
其前部和后部肌束的结构与中部不同,为彼此平行的肌纤维,前部肌束使肱骨前屈及旋内,后部肌束使肱骨后伸及旋外,前部及后部的最下部肌束使肱骨内收。该肌最主要的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三角肌受腋神经支配。
-三角肌
是斜方肌,位于项部和背上部,为三角肌扁肌,两侧相合成斜方形。斜方肌起自枕骨,项韧带和全部胸椎的棘突,它的上部肌束行向下外,中部肌束水平行向外侧,下部肌束行向外上,止于锁骨和肩胛冈等处。该肌的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全肌收缩,可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如肩胛骨固定,两侧斜方肌同时收缩时,则可使头后仰。
三角肌、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等肌肉。
1、三角肌(deltoid muscle)俗称"虎头肌",是一个底向上尖向下的三角形肌,位于肩部皮下,从前、后、外侧包裹着肩关节,是一块多羽状肌。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此肌所形成。肌束分前、中、后3部。
2、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在胸廓前上部浅层。
3、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侧,其下缘为背阔肌上缘遮盖,整个肌肉呈柱状,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嵴。
4、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为全身最大的阔肌,呈直角三角形,上内侧部被斜方肌遮盖,以腱膜起自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髂嵴外侧唇后1/3。
5、喙肱肌与肱二头肌短头同起于喙突尖,沿肱二头肌内侧向下,止于肱骨内侧缘的中点。此肌亦受肌皮神经支配,为肩肱关节的屈曲与内收肌。 该肌损伤有时可造成喙突部撕脱骨折。受肌皮神经(颈5~7)支配。
扩展资料:
一些运动的分配:盂肱关节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1、前屈:肩关节前屈主要由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肱二头肌完成,其中三角肌前部纤维最明显。
2、后伸:肩关节后伸的肌肉主要有三角肌后部纤维、背阔肌、胸大肌的胸肋部、大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其中三角肌后部纤维作用最大。
3、内收:主要有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喙肱肌、肱二头肌长头,此外三角肌前后部纤维也有内收作用。
4、外展:肩关节的外展由三角肌(主要是其中间束)及冈上肌完成。当肩处于内旋或外旋位置时,三角肌在最外侧的部分是外展的主要肌肉,当肩外旋时外展肌力要更强些。
5、内旋:内旋肌主要是肩胛下肌,当肩关节处于特定体位时胸大肌三角肌前部纤维、大圆肌及背阔肌也有一定的内旋作用。
6、外旋:肩关节的外旋肌有冈下肌、小圆肌及三角肌后部纤维。
-肩关节
肩胛骨的稳定需要靠膈肌收缩来实现。
肩胛骨的稳定机制和其他肌肉一样,都需要一个固定的锚点向前移动。以肩胛骨稳定机制而言,锚点就是肋骨,而核心肌群的稳定则需要靠膈肌收缩来实现。1-9肋在提供肩胛骨稳定时充当前锯肌的固定锚点。
适当的膈肌功能、整个腹壁以及盆底活动,能够从内向外通过增加腹内压来产生核心稳定。适当的核心激活可以实现躯干的稳定,并在此基础上连接上、下肢的力量,并让运动时的强度和力量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肢体运动过程中,如果没有恰当的锚点,那么力量就会白白损失掉。稳定核心将整个身体结合成独一的功能单元。如果来自下半身的力量,无法通过稳定核心进行传递,那么在上肢运动中,就不可能产生完全有效的力量,反之亦然。
扩展资料:
肩胛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入第2至第7肋骨之间。可分为二面、三缘和三个角。腹侧面或肋面与胸廓相对,为一大浅窝,称肩胛下窝,背侧面的横嵴称肩胛冈。冈上、下方的浅窝,分别称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侧延伸的扁平突起,称肩峰与锁骨外侧端相接。上肢下垂时经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为胸部标志线。
-肩胛骨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26肩胛带周围肌群
1胸廓示意图右半边(图1-93)为后面观 ,从后面可见以下结构:
①斜方肌
斜方肌是由功能不同的3部分肌纤维组成:
※ 上方肩锁部肌纤维 (1):上提肩胛带,防止负重时肩胛带下降。还可使颈部过伸,并可在肩部保持不动时使头转向对侧。
※ 中部水平肌纤维 (1'):起于锥体,使肩胛骨内侧缘向中线移近2~3cm,并将肩胛骨压向胸廓,使肩胛带后移。
※ 下方纤维 (1''):斜向下内侧走行,将肩胛骨拉向下内方向。
这 3部分肌纤维同时收缩会产生以下动作 :
※将肩胛骨拉向内下方向。
※肩胛骨向上旋转(上回旋)20°,对外展运动所起的作用较小,但在搬运重物时,该运动起主要作用。
※防止肩下垂及肩胛骨远离胸廓。
②菱形肌
菱形肌向上和向内侧方向倾斜(2)。
※将肩胛下角拉向内上方倾斜,作用与菱形肌相同。
※将肩胛下角固定在肋骨上,菱形肌瘫痪时导致肩胛骨与胸壁分离。
③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3)向内上方倾斜,作用与菱形肌相同。
※可将肩胛内上角向内上方牵拉2~3cm(耸肩时)。
※搬重物时起作用,该肌肉瘫痪可导致肩胛带下垂。
④前锯肌 (图1-94,4')
图1-93可见左侧前锯肌前方以及胸小肌和锁骨下肌。
⑤胸小肌
胸小肌向前下方倾斜(5)。
※将肩胛带下拉,使肩胛盂面向下方(如在平衡木上运动时)。
※将肩胛骨拉向前方,使其后缘远离胸廓。
⑥锁骨下肌
锁骨下肌向内下方倾斜,几乎与锁骨平行(6):
※使锁骨和肩胛带下降。
※将锁骨内侧端拉向胸骨柄,借此保证胸-肋-锁关节面吻合良好。
2胸部轮廓示意图可见(图1-94):
※斜方肌(1)上提肩胛带。
※肩胛提肌(3)。
※前锯肌(4和4')位于肩胛骨深面,向胸廓后外侧延伸。它由两部分组成:
——上部分(4)水平向前,将肩胛骨向前外侧拉12~15cm,当向前推重物时,可以防止肩胛骨后移。前锯肌上束瘫痪后临床上很容易发现:如果患者靠墙站立,瘫痪侧肩胛骨与胸廓分离。
——下部分(4')向前下方倾斜,通过将肩胛下角向外侧拉,使肩胛骨向上倾斜,并使关节盂面向上。它可以使手臂屈曲外展,在搬重物时(如提一桶水)且上臂外展超过30°时,这部分前锯肌也起作用。
3在胸廓水平切面(图1-95)上 ,肩胛带显示得非常清楚,还可以观察到肌肉活动:
※右侧:前锯肌(4)和胸小肌(5)将肩胛骨拉向外侧,增加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间的距离。胸小肌和锁骨下肌(未标出)将肩胛带下拉。
※左侧:斜方肌中间束(未标出)和菱形肌(1)使肩胛骨脊柱缘向脊柱靠近。菱形肌也可以上提肩胛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