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长什么样

海蜇长什么样,第1张

海蜇的身体呈现蘑菇状,分伞部和口腕两部分,伞部的直径为三百到六百毫米,最长可达一米左右,外伞部光滑无比,颜色比较素雅沉稳,而且在养殖海蜇时,需要在排灌方便、临近海边的地方修建养池,当海蜇入池后一周内不能更换水质

海蜇的外形特征

海蜇的身体呈现蘑菇状,分伞部和口腕两部分,伞部的直径为三百到六百毫米,最长可达一米左右,外伞部光滑无比,颜色比较素雅沉稳,中胶层质地厚,且整体晶莹剔透。

海蜇的养护方法

养殖海蜇时,需要在排灌方便、临近海边的地方修建养池,然后对养池进行消毒处理,再注入一点五到三米深的水,而且池塘的四周要装防护网,然后在天气晴朗、无风的时候投放海蜇。

海蜇的日常管理

当海蜇入池后一周内不能更换水质,以免影响它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等一周后要及时更换一次清水,而且每次换水的量在池塘总量的百分之二十,此外养护海蜇的密度要适宜,以免密度过大,导致海蜇出现缺氧死亡的情况。

连续阴雨天气,对海蜇养殖造成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和饵料投喂上。如何积极应对、因势利导,最大程度减少负面影响,促进海蜇生长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1、水质调控。大家都知道,阴雨天气水难肥,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也随之减弱,藻类繁殖速度下降,甚至出现倒藻的情况,对海蜇的影响包括藻毒素增加、底层溶氧不足、应激反应大等。所以阴雨天气海蜇圈的水质管理重点在于解毒(碧水安)、增氧(底加氧)、抗应激(激活)。

备注 1 养殖前期缺氧少见,不代表没有

      2海蜇易出现走走停停,下风口聚堆,偷着顶网,游动无力,上下窜,翻跟头等症状,大家多注意观察。除水瘦引起的原因外,多数情况外泼碧水安有效。

      3购买时认准利洋商标,谨防假冒

2、病害防治。近几年的弧菌病在海蜇养殖上越来越常见,轻则影响海蜇正常生长,重则造成海蜇落底,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弧菌在阴雨天气弱光、低氧环境下更容易爆发,所以阴雨天气是防控弧菌的关键期。优肽升级后蛭弧菌含量和活性都大副提升,防控弧菌,安全高效,对海蜇没有刺激,不伤藻类。

备注:去年同期已出现海蜇烂边症状

3、饵料投喂。阴雨天气海蜇长的慢的主要原因是饵料不足,天然饵料(藻类)繁殖慢,浮游动物也就少,海蜇和小人仙都不够吃。“利饵多”是专门培养浮游动物的活菌蛋白饵料,悬浮性好,能被浮游动物充分利用,弥补藻类不足。“鱼贝多”是专门针对底层小人仙的发酵饵料肥,颗粒沉底,肥力温和,不升氨氮亚硝酸盐,作为饵料补充,即能直接被摄食,又能肥水培养天然饵料。

备注:1 都知道连续阴雨天不好肥水,但是不肥也得肥,海蜇等不了,看看别人的海蜇你就着急了(下图)

        2晴雨两用肥-藻安生-可以对料一起泼

海蜇是无脊椎腔肠动物,终生生活于近岸水域,底质主要以泥沙为主,原口未愈合的幼蜇均发生在河口附近。刺胞动物都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

由于食物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水螅类动物伸长触手,并放出刺丝囊以缠绕、麻痹、毒杀捕获物,再将食物送入口中。

口区腺细胞分泌的粘液有利于食物的吞咽,食物进入胃腔后,胃层的腺细胞开始分泌蛋白酶,分解、消化食物使之形成许多多肽,同时在胃腔中由于营养肌肉细胞的鞭毛运动,食物得以混合与推动。

扩展资料:

经这种细胞外消化之后,开始细胞内的消化过程,营养肌肉细胞的伪足吞噬食物颗粒,在细胞内形成大量的食物泡,经过酸性及碱性的化学过程之后,营养物质由细胞的扩散作用输送到全身。

钵水母类及珊瑚类胃腔结构比较复杂。钵水母的胃腔中有各种辐管及环管,胃囊中有内胚层起源的胃丝;珊瑚类的胃腔被许多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室,隔膜上有隔膜丝。

胃丝及隔膜丝中含有大量的刺细胞及腺细胞,它们是将食物吞入胃腔之后才杀死及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通过各种管道输送到全身,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海蜇经济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增养殖海蜇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那么海蜇具有哪些特征呢? 1、活动区域海蜇在沿海近岸水域营浮游生活,喜栖息于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一般5~20米,有时达40米,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海域。我国沿海从北到南均有分布。 2、海蜇的运动,海蜇的运动昼夜不停,但游泳速度较慢,多做垂直运动。自泳能力很小,常随潮汐、风向、海流而漂浮。对光线和海水盐度的反应较为灵敏,一般于风平浪静或早晨和傍晚升至海面,遇风暴和大雨或太阳光过于强烈则下沉。 3、对水温的适应范围,水母型15℃~34℃,最适水温18℃~28℃,18℃以下生长缓慢,15℃以下逐渐停食,致死水温上限35℃;水螅型0℃~15℃,最适水温5℃~10℃。喜栖息于光度2400勒克斯以下的弱光环境。 4、海蜇的捕食,海蜇螅状幼体的触手是捕食器官,主要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摄食活动昼夜不停,食量很大,生长迅速。

1 混养方式。

海蜇养殖过程中进行生态混养, 不仅提高了产量, 减少了病害。目前, 混养的种类主要有海蜇与海参、海蜇与对虾等混养方式。在养参池中, 桡足类昆虫与未夏眠的幼参争夺饵料和生存空间, 有些桡足类如猛水蚤还能用发达的口器撕裂幼参, 若其大量繁殖会使幼参数量锐减;猛水蚤、剑水蚤等可用发达的口器撕裂体质弱的海参, 受伤的表皮由于损伤感染而引起溃烂解体, 同时释放出大量的H2S, 容易造成海参大面积感染、中毒死亡。而海蜇正是以桡足类等小型浮游动物为摄食对象, 且摄食量很大。大量的桡足类昆虫被海蜇摄食, 不仅减轻了其对海参的伤害, 提高了海参的成活率, 同时也为海蜇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来源, 有利于海蜇的生长。另外, 海蜇与日本车虾、南美白对虾、贝类等底栖生物混养也比较成功, 虽然它们食性略同, 但因其栖息的水层不同, 互不干扰, 只要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加强肥水即可。此外, 在海蜇养殖的同时放养文蛤、杂色蛤、河豚鱼、牙鲆等进行立体混养, 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生物, 提高了经济效益。

2 混养池的要求。

混养池水质指标必须与蜇苗育苗室水质指标相同或接近; 混养池的面积要大, 一般应在33h㎡以上, 以便设置拦网, 减少海蜇靠岸抢滩造成的体表磨损或死亡; 水要足够深, 一般在15m以上。因为风浪较大和光照太强时海蜇都要下潜, 且海蜇个体越大下潜越深, 因此水体必须有足够的水深, 有利于海蜇的生长和存活。

3 海蜇养殖注意事项

海哲养殖过程中, 造成海蜇大量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手捞网捕获方法落后;海蜇病害引起的海蜇死亡; 个别性成熟早的海蜇产卵后体质衰弱而下沉溶化, 败坏水质, 引起海蜇死亡。海蜇从开始溶化到全部溶化的过程与个体大小关系不大, 在8 d之内就会全部溶化掉。因此, 要及时处理死亡的海蜇, 同时加强对海蜇病害的防治, 改进海蜇的捕捞方法。

东戴河海蜇这么多的原因是因为东戴河地区的水质和环境适宜海蜇生长。东戴河位于渤海湾,拥有丰富的盐度和营养物质,这为海蜇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东戴河还有一定的海蜇养殖规模,人工培育也为海蜇数量的增加做出了贡献,所以东戴河海蜇这么多。

若海蜇养殖前期水体大量滋生太阳虫:

养殖前期,海水中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尤其是近年外海水中有大量的太阳虫,当池中抽入海水后,有些池塘适宜其生长繁殖,其本身还会释放一些毒素,海蜇摄食后不能消化,导致海蜇部分死亡,成活率降低。

对策:①首先用净水王或解毒超爽(2~3亩/瓶)解毒,2小时后及时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迅速肥水。②漂白粉(或阿维菌素)定向杀灭。根据太阳虫的生活习性,黎明前和傍晚的时候,容易在池边聚集,所以尽量在早晨或者是晚上沿边泼洒漂白粉(或阿维菌素)杀灭太阳虫,第二天及时用解毒超爽(2~3亩/瓶)解毒。

海蜇“鼓泡”的防控措施:

预防:肥水不用动物粪肥,或用动物粪肥发酵的生物鱼肥,慎用有机或无机肥;施用全水溶、易吸收的六抗培藻膏+特力钙;

控制:泼洒净水王+降解灵以缓解海蜇的应激反应并释放水体中多余的气体,同时缓解pH过高的现象。待海蜇稳定后,用温和安全的产品绿康露少量灭藻,。

海蜇拱网的对策:

①在进苗之前,一定要注重基础饵料的培养,这是保证苗种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最关键的因素;另外,在进行池水消毒时,剂量不要太大。

②在放苗前、消毒后,使用净水王,防治海蜇因中毒导致拱网。

③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尽量将池水的pH值、水温、盐度、氨氮、亚硝酸盐等理化指标调节到适宜海蜇生长的范围内再放苗,以保证海蜇苗的成活率,预防蛰苗入池后拱网现象的发生。

④养殖过程中,注意底质和水质的管理,定期养护水质和底质,使海蜇在一个比较优良的池塘环境中健康生长。

海蜇上浮的对策:

①高温无风天气,上下水层无交换。底部出现缺氧现象。可使用降解灵+离子对钙加水混合泼洒,解决池塘缺氧和海蜇上浮现象。

②底部残饵过重导致底部消耗大量氧气,可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有效缓解池塘缺氧。

海蜇是1种无脊椎动物,海蜇是水母的其中一种,它们属于水母纲的、水母属。野外的海蜇生存在海洋当中,会以海里的浮游动物为食品。只不过它们也能够人工养殖,海蜇的食用价值和营养成分相对比较高。海蜇的成体伞端凸起呈半球状,伞表平滑细嫩,色彩较为丰富,中胶层较厚,其伞径可达25到60cm,最长可达1米,并且伞端边沿有8个缺刻,但无触手,口腕呈三翼型。

海蜇主要是以营浮游生存,栖居在水体清亮的近海海域,尤其是喜爱生存在河口喜爱,并且海蜇的成长适合温度为20到24度,最合适盐度在18到26间,除此之外海蜇主要是内伞的环状基进行舒张和收缩。此外,海蜇也是1种相对比较低级的动物,是因为海蜇是1种腔肠动物。腔肠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跟脊椎动物繁杂的身体构造比起来,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构造通常情况下是较为简单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83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