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光能?

什么是光能?,第1张

光能可以是任何光,有的光没有热能。太阳能包括光能和热能。

1、太阳能(Solar):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太阳内部进行的由“氢”聚变成“氦”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不断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太阳内部的这种核聚变反应,可以维持几十亿至上百亿年的时间。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为38x10^23kW的辐射值,其中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30%被大气层反射,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800000亿k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0万吨煤释放的热量。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

2、光能:辐射的形式转换而来或转换成可见辐射形式的能量光能是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

引申:

一、太阳能基本介绍

太阳能(Solar Energy),一般是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在现代一般用作发电。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

种方式。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在几十亿年内,太阳能是取之不及、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太阳能是由内部氢原子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核能而产生的能,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 中材联建太阳能发电系统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形成的。此外,水能、风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正是核能。原子核的结构发生变化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称为原子核能,简称核能,俗称原子能。它则来自于地壳中储存的铀、钚等发生裂变反应时的核裂变能资源,以及海洋中贮藏的氘、氚、锂等发生聚变反应时的核聚变能资源。这些物质在发生原子核反应时释放出能量。目前核能最大的用途是发电。此外,还可以用作其它类型的动力源、热源等。

二、光能基本介绍

从宏观上看是直射的,从微观上看是波动的,具有一定能量。光是一系列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光是由光子为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称为波粒二象性。光可以在真空、空气、水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对于可见光的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之间。人们看到的光来自于太阳或借助于产生光的设备,包括白炽灯泡、荧光灯管、激光器、萤火虫等 。可见的称为可见光,反之为不可见光。

与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形式是光能,光能是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光能是一种可再生性能源。

可以进行光能充电的电子秤。光能款电子称上装有太阳能充电装置,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以后存储在蓄电池里面,给电子秤日常的使用供电。即可以进行光能充电的电子秤。充电很方便,便于用户使用。

地球的总质量一直在不断变化,有增项同时也有减项,结果就是两者基本上达成了平衡。也就是说,从40亿年前的“太阳系大轰炸”结束到现在,地球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增减。

图:“太阳系大轰炸”时代的原始地球。

地球上的生命在不断增殖,但这并没有改变地球的总质量,一切元素皆来源于地球。比如植物的生长,它们只是利用阳光的能量拆分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碳固化储存在自己体内而已。

哪些因素在增加地球的质量?

太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遍布星际尘埃的,没有绝对真空一说。在银河系内,星际尘埃包括星际气体、尘埃和粒子流等,它们统称为“星际物质”。地球上有92种元素,太空中也是一样的,只是物质极其稀疏罢了。在地球轨道区域,每立方厘米都有至少1个氢原子,其他越重的元素,原子分布得越稀疏。地球的引力不停在俘获这些太空物质,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图:太空并不空。

当然其中也有更大的碎片,微陨石、陨石之类的大颗粒一直在坠入地球,(还有几千万年一次的小行星撞击)即使它们在大气中烧毁了,也只是从固态变成了气态,质量还在。

图:流星。

就是以上这些物体,每天不停地“从天而降”。据统计,地球每年从公转轨道上“搜刮”来的各种物质总共约有20万吨之巨,相当于一年掉下来俩尼米兹航母。这么说地球一直在增肥?不可能,有挣钱就得有花消。

哪些因素在减少地球的质量?

咱知道,地球上越重的物质沉得越深,像铀之类的放射性重元素沉得最深,它们大多聚集在地球的地核里。这些放射性元素在地心不停发生着衰变(也有裂变),将质量转化成能量,烘烤着地幔,给各种地质运动提供着能量。每一年,至少有15吨放射性元素转化成能量。

图:核裂变示意图。

另外,地球大气层也在一刻不停地损失着质量。在500多公里高的太空边缘(逸散层),稀薄的大气中,最轻的氢等元素聚集于此。这里气温很高,分子运动非常快,所以在太阳高能粒子流的“冲刷”下,每天都会有30吨(有争议)的气体分子(主要是氢)脱离地球的控制,逃逸进太空之中。这么算下来,每年又损失十来万吨。

图:大气分层示意图。

最后说一下人类造成的影响。据推算,全球气候的变暖会加快空气逸散到外层空间的速度。另外还有太空发射,有人统计过,每年约有65吨的物质“乘坐”人类的各种航天器离开地球,高尔夫球,电瓶车,什么都有。在太空时代的最初53年里,尤其是美苏争霸期间,地球质量因为人类的航天活动总共减少了3473吨,比地心核裂变损失的质量还多。

总之。

地球的质量就像我的工资卡余额,进项不少花销也大,所以它总保持着类似的额度,以肉眼几乎不可见的速度增加着……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地球无小行星不增重,就是这样。

地球诞生到现在,肯定是变重了,因为有大量天外的陨石落在地球 上,地球质量怎么能不变大?地球的旋转速度在减慢,就说明地球的质量增加了。

地球有没有变重呢?

一个球体的变重,会改变这个球体的质量,同时跟着改变的就是这个球体的引力,与球体的自转速度,同时还会改变球体的运行轨道,与太阳的距离。

而连锁反应,就是这个球体上的气候,而使这个球体的生命处于灭顶之灾。

地球存在于宇宙中,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地球上的生命喧嚣繁荣。

我们的地球亿万年来变化至微,可以忽略不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地球也在不断的放射能力,不断的接受能量,不过这个能量不像太阳那么强烈,而是不怎么强烈,但是地球在放射能量。

每天无数的陨石坠落地球,像宇宙的灰尘一样,降落在地球上。

大部分在大气层中烧毁,化作能量包含在地球上。

但是地球面对的是寒冷的宇宙空间,极度的寒冷,这些能量被宇宙寒冷的空间消耗掉。

每天太阳送给地球的热量极大,但是地球有背对着太阳的夜晚,这个夜晚地球把热量放射进太空中去了。

这样12小时接受,12小时放射,加起来等于零。

地球在放射与接受之间运行着,没有增加能量,保持着接近守恒的状态。

地球的质量决定着地球的引力,运行的轨道,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而使地球处于微量变化中,其实没有变化。

如何知道地球有变化呢?

每天的24小时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证明地球质量没有变化,也就没有变重,也没有变轻。24节气非常准时,这就证明地球质量没有变化。

但是地球在微量的变化,在遥远的未来,地球会改变今天这种环境的状态,而不适应生物生存,那时候地球走到了生命的终点,一切将毁灭,地球会变得死静死静,和月亮一样,没有生命迹象,孤独的在宇宙中运行着。

从接受能量的角度质量肯定是增加的。但有增必有减,不知道减多少,减那儿去了。如增加与减少的差是正数则质量增加,如差为零则质量保持不变,如差为负数则地球质量减少。

如果地球属于聚集态的现在,那么地球意味着仍然在聚集中,如果地球属于释放态,那么地球的质量减少中。

如果宇宙状态都是如此,那么地球的状态无定论。

如果宇宙有从前,我们了结了宇宙的深空存在,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宇宙深空的基本状态,可是我们的人类至今为止还没有飞出太阳系,因此对宇宙的究竟存在不得知。不得知,就无从比较星际空间太阳系的具体特殊性。

据说太阳系带领整个太阳系飞驰,在银河系的轨道飞驰。也就是说我们的太阳系的空间具有时刻交换的特征,我们所交换的结对时空,体现于银河系的性质的同样存在,这一存在界定地球环境的客观就是。我们可以这么认为,银河系和太阳系的碟面夹角具有一致,我们太阳系、地球时空所领略,是经历其它星系领略过的空间的过去。由此说,太阳系也银河系统一中统一悬臂,统一距银河系的运动方向上必然经过的路径上的星系所经历的空间物质分布是一致的。

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表面有许多陨石坑,陨石对地球来说始于塑性碰撞。这种碰撞一直在发生,这种发生意味着太阳系内的行星在一直增加质量。

从地球的海岸线看,地球的水位再下降,海平面再下降。也就说地球上的海水丢失。究竟能达到地球的收支平衡吗?

综合以上观察,也许地球处于动平衡的状态下,星际空间所能给予的物质,人类无法认识到,地球所挥发的物质也物种认识。

地球的质量有人用大山的存在测算过质量,呵呵然而地球的密度如此均衡吗?不过哈!用现代的天文轨道具体可以得出相应的引力存在了!可以计算出地球轨道存在的质量具体,这个具体提现为理论值。这种值不会有得失的具体反应。

我认为哈!地球物质同样属于聚集态,对于地球轨道物质仍然处于收集的状态,因为地球的引力依然存在。另外从半径线速度看,地球的最外层可能具有线速度所体现的离心力和引力平衡点的存在,超越了这个平衡点,在改点的作用不具有吸引的作用了!

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的测量,没有精确的测量就没办法,具体有数值。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地球有巨大的磁场。很难有地球上的东西从地球上出去。除了外围的一点空气。但是空气好像不属于地球本身。

水蒸气也不足以离开地球那么高。

那么,外来的可以被地球磁场吸引。这可以增加地球的重量。

再就是我们人类发射的外太空的太空飞船之类的从地球上出去的物质了。这可以减少地球的重量。

究竟这两者的差距有多大呢?

这要看人类发射的外太空的飞船之类的物质的重量了!具体有多少就很难估量了。

至于从地外来到地球的物质就更难估量了。

所以地球的重量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当然这只是在地球本身这个范围而言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就有太多的不一样了。

地球自转公转是有生命的,生死也是波浪式的,证朋大地是活的,有长是生,陷是死,有生有死为正常,科学家怀离地球会毁灭,想把人运往星球去,很多星球都不会有动植物,我看地球生存才是硬道理。

地球的质量应该是不断增加,不过,不是大量的增加,增加地球质量的主要来源,一个是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能量守恒定律,阳光的能量转换了成物质质量。

另一个是天外来客陨石,自从有地球以来,恐怕落在地球上陨石质量也不少了,具体增加了多少,这个到是无法估算,由于地球有大气层的保护和地球重力吸引,所以地球的质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地球量变的同时,也在发生质变!变到什么程度了,地球也不知道,从生到死也听由大自然的安排,就如人无力回天一样,不过随着人类 科技 的发展,或许可以揭开这个谜!也许揭谜之时,也是地球毁灭之时!

地球的质量肯定在不断地变化。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了?

地球目前的质量有5965×102kg,至于在46亿年前诞生后有没有增重并没有人去计算过,不过地球从诞生后确实一直在增重。

地球吸收的太阳能,大部分由于光的反射,又被反射回了宇宙,所以,在宇宙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星球。只有少部分光能用于光合作用,其它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co2和H2O)均来源于地球,不影响地球的质量,被地球吸收的太阳能主要用于增加地球的内能。地球的内能增加后,它也向外辐能量,如红外线辐射、引力波、暗物质等。所以,从地球吸收太阳能的角度来分析地球质量的变化,可以认为太阳的辐射对地球质量的影响很小。

由于质能守恒定律,使地球增重的原因并不是植物光合作用以及人口数量增加,而是来自“天外来客”——陨石的撞击。

据科学家统计,地球每年受到宇宙中的流星体、气化物、微陨星共有20万吨之多。在地球的46亿年的时间长河中,地球增加的质量约92×101kg,与地球质量比起来只是1/648×1011。

所以,地球的质量虽然由于各种因素在时刻变化,而这些变化对庞大的地球来说显然微不足道,即使是陨石撞击。

这是在和外界不停的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的过程

据推算,地球不仅不会变重,还会在人类的活动下变轻。外太空到处是飞船,卫星留下的垃圾。由于人的活动,如燃烧大量的煤和石油,全球气候在变暖,所以空气散发到大气层外空间宇宙的速度会加快。当然,变轻的程度不会很大。地球的转动也会慢慢的缓慢下来

有人统计过,每年约有65吨的物质因为人类的宇宙飞船而离开地球,在太空时代的最初53年里,地球质量因此而减少了3473吨。

地球内部有很多放射性物质,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衰变,并发生质量亏损,将质量转化成能量。一部分地热就来自这里。据统计,每年地球因此而损失16吨质量。

  种植 青蒜有着很大的经济效益,那青蒜应该怎么种植才好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青蒜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点击此处我精心为您推荐“大蒜怎样种才能高产”

青蒜的种植技术

 基本技术

 种植蒜苗种植伏秋蒜苗力求选用优良早熟多瓣蒜种。栽种前要将蒜苗盘分开,按大、中、小瓣分为三级,把分开的蒜种放在井水中(井水水温较低)浸泡12小时,打破蒜种的休眠,促进快出芽。各种大蒜品种都可用来培育青蒜苗,各地均有自己适宜用于青蒜苗栽培的品种。过去多用小瓣品种,如用狗牙蒜来栽培育蒜苗。这种做法节约蒜种、成本低,但是蒜苗纤细、产量低、品质不好。各地多换用大瓣品种来栽培青蒜苗。大瓣种进行青蒜苗栽培时,用种量大,成本稍高,但产量很高,品质好,生长旺盛。国内有培育蒜苗的专用品种,如广西的全州肉蒜,该种蒜瓣味淡但肥大,长出的蒜苗粗壮高产。在早秋栽培青蒜苗时,应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以便播后及早发芽出苗。在山东地区此时以紫皮蒜为宜。

 科学种植

 在耕整土地,分厢开好“三沟”后,要一次性施足底肥。底肥一般亩施腐熟的土渣粪肥80-100担、尿素2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15公斤或优质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也可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播种。

 合理密植

 种植蒜苗实行锄沟播种,一般行距10-15厘米,株距3-5厘米,亩用种蒜150-200公斤。栽种时可将蒜瓣撒到锄开沟中,按照间距,双手并用,边播边用手覆土,防止蒜瓣歪倒。播完后立即浇透水,浇水后覆土一次。3-4天后浇二次水,并随水追肥硫酸铵20公斤。施肥后每隔两天浇一次水,连浇3次。当苗高20厘米时进行第二次覆土。同时,在出苗后注意喷药防治病虫害。

 阳台上如何种植蒜苗

 阳台种植蒜苗1蒜苗是一种很常见的绿叶蔬菜,都在说纯有机无公害蔬菜,可是在外面买的蒜苗有时候就会买到被喷了农药的蒜苗,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可以自己在阳台上种植,蒜苗长出来后,只要根还在,就会无限生长,下面我们讲一下怎样在自己家阳台种植蒜苗。

 2找根针与线,将线穿好,蒜头剥去外皮(这里可就不能用平时惯用的暴力拍扁法剥了啊!会破坏组织的)把蒜头穿成一串。

 3放在容器里加水培养即可(以上是每一天的涨势记录)水浑浊了以后就要及时换水。由于蒜苗可以无限生长,所以隔两天就可以采摘一次,每次都可以弄一大盘菜。

 4穿蒜头的时候要注意最好穿在靠外层尽量不破坏其内部的胚芽组织。

 5把蒜头穿成一串是为了固定蒜头不至于在水里面漂来漂去。

 6穿线的时候要穿两层,能更好地起到固定作用不让蒜苗长歪。

 防苗暴晒

 伏秋蒜苗生长前期正处高温天气,可搭1米高的平棚,棚上加盖遮阳网或稻草,防止暴晒枯苗。每天上午8时前覆盖,下午5点后撤去。当蒜苗长到20厘米高以上时,开始采收,既可拔苗,也可割苗。每隔10-15天收割一次,每割一次要追施一次肥,亩肥尿素20公斤兑水浇施。这样可连续割至 春节 。

青蒜的种植知识

 (1)播种

 ①适时播种。大蒜播种的最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好基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长江流域9月份天气凉爽,适于大蒜幼苗出土和生长。如播种过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长过旺而消耗养分,则降低越冬能力,还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长,第二年形成复瓣蒜,降低大蒜品质。播种过晚,则苗子小,组织柔嫩,根系弱,积累养分较少,抗寒力较低,越冬期间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须严格掌握播种期。

 ②合理密植。密植是增产的基础。蒜薹和蒜头的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单株蒜瓣数和薹重、瓣重三者构成的。应按品种的特点做到适当密植,使每亩有较多的株数。早熟品种一般植株较矮小,叶数少,生长期也较短,密度相应要大,以亩栽5万株左右为好,行距为14~17厘米,株距为7~8厘米,亩用种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种生育期长,植株高大,叶数也较多,密度相应小些,才能使群体结构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亩栽4万株上下,行距16~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亩用种150千克左右。

 ③播种 方法 。“深栽葱子浅栽蒜”是农民多年实践得出的 经验 。大蒜播种一般适宜深度为3~4厘米。大蒜播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插种,即将种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实;二是开沟播种,即用锄头开一浅沟,将种瓣点播土中。开好一条沟后,同时开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种瓣上。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脚轻度踏实,浇透水。为防止干旱,可在土上覆盖二层稻草或 其它 保湿材料。栽种不宜过深,过深则出苗迟,假茎过长,根系吸水肥多,生长过旺,蒜头形成受到土壤挤压难于膨大;但栽植也不宜过浅,过浅则出苗时易“跳瓣”,幼苗期根际容易缺水,根系发育差,越冬时易受冻死亡。

 (2)田间管理

 ①追肥。大蒜幼苗生长期虽有种瓣营养,但为促进幼苗生长,增大植株的营养面积,仍应适期追肥。由于大蒜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弱,故追肥应施速效肥,以免脱肥而出现叶尖发黄。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为:

 催苗肥:大蒜出齐苗后,施1次清淡人粪尿提苗,忌施碳铵,以防烧伤幼苗。

 盛长肥:播种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亩20~30担,硫铵10千克,硫酸钾或氯化钾5千克。做到早熟品种早追,中晚熟品种迟追,促进幼苗长势旺,茎叶粗壮,到烂母时少黄尖或不黄尖。

 孕薹肥:种蒜栏母后,花芽和鳞芽陆续分化进入花茎伸长期。此期旧根衰老,新根大量发生,同时茎叶和蒜薹也迅速伸长,蒜头也开始缓慢膨大,因而需养分多,应重施速效钾、氮肥(复合肥更好)10~15千克。于现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剥苗观察到假茎下部的短薹),以满足需要,促使蒜薹抽生快、旺盛生长。

 蒜头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种,由于蒜头膨大时气温还不高;蒜头膨大期相应较长,为促进蒜头肥大,须于蒜薹采收前追施速效氮钾肥。如:氮钾复合肥亩施5~10千克,若单施尿素,5千克左右即可,不能追施过多,否则会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又重新长叶而消耗蒜瓣的养分。追肥应于蒜薹采收前进行,当蒜薹采收后即有丰富的养分促进蒜头膨大。若追肥于蒜薹采收后进行,则易导致贪青减产。若田土较肥,蒜叶肥大色深,则可不施膨大肥。中、晚熟品种由于抽薹晚,温度较高,收薹后一般20~25天左右即收蒜,故也可免追膨大肥。

 ②水分管理

 齐苗期:一般播种1周即齐苗。追施齐苗肥后,若田土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长。

 幼苗前期:幼苗期是大蒜营养器官分化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大蒜齐苗后进入幼苗生长前期,由于齐苗后灌水1次,加之长江流域地区此期也正值秋雨较多的时期,因此要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间的排水工作。

 幼苗中后期:以越冬前到退母结束为标志。此阶段较长,也正是大蒜营养生长的重要时期。越冬前许多地方降雨已明显减少。土壤较干,应浇灌1次;越冬后气温渐渐回升,幼苗又开始进入旺盛生长,应及时灌水,以促进蒜叶生长,假茎增粗。

 抽薹期:蒜苗分化的叶已全部展出,叶面积增长达到顶峰,根系也已扩展到最大范围,蒜薹的生长加快,此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时期,应于追孕薹肥后及时浇灌抽薹水。“现尾”后要连续浇水,以水促苗,直到收薹前2到3天才停止浇灌水,以利贮运。

 蒜头膨大期:蒜薹采收后立即浇水以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增重。收获蒜头前。5天停止浇水,控制长势,促进叶部的同化物质加速向蒜头转运。

 ③中耕除草。可于播种至出苗前喷除草剂。扑草净:对防除蒜地的马唐、灰灰莱、蓼、狗尾草等有效。50%的扑草净亩用药100~150克。西马津和阿特拉津:亩用药120~240克。除草通:亩用药35~6S克。

 对以单子叶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种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释,晚间喷雾。以双子叶阔叶草为主的蒜田,每亩用25%恶草灵120~150毫升,或24%果尔45~60毫升,于播种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间喷雾。蒜苗幼苗生长期,当杂草刚萌生时即进行中耕,同时也除掉了杂草,对株间难以中耕的杂草也要及早拔除,以免与蒜苗争肥。

 (3)采收

 ①采收蒜薹。一般蒜薹抽出叶鞘,并开始甩弯时,是 收藏 蒜薹的适宜时期。采收蒜薹早晚对蒜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采薹过早,产量不高,易折断,商品性差;采薹过晚,虽然可提高产量,但消耗过多养分,影响蒜头生长发育;而且蒜薹组织老化,纤维增多;尤其蒜薹基部组织老化,不堪食用。

 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进行,此时植株有些萎蔫,叶鞘与蒜薹容易分离,并且叶片有韧性,不易折断,可减少伤叶。若在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蒜薹和叶片韧性差,极易折断。

 采薹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以采收蒜薹为主要目的,如二水早大蒜叶鞘紧,为获高产,可剖开或用针划开假茎,蒜薹产量高、品质优,但假茎剖开后,植株易枯死,蒜头产量低,且易散瓣。以收获蒜头为主要目的,如苍山大蒜采薹时应尽量保持假茎完好,促进蒜头生长。采薹时一般左手于倒3~4叶处捏伤假茎,右手抽出蒜薹。该方法虽使蒜薹产量稍低,但假茎受损伤轻,植株仍保持直立状态,利于蒜头膨大生长。

 ②收蒜头。收蒜薹后15~20天(多数是18天)即可收蒜头。适期收蒜头的标志是:叶片大都干枯,上部叶片退色成灰绿色,叶尖干枯下垂,假茎处于柔软状态,蒜头基本长成。收藏过晚,蒜头嫩而水分多,组织不充实,不饱满,贮藏后易干瘪;收藏过晚,蒜头容易散头,拔蒜时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价值。收藏蒜头时,硬地应用锨挖,软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运到场上,后一排的蒜叶搭在前一排的头上,只晒秧,不晒头,防止蒜头灼伤或变绿。经常翻动2~3天后,茎叶干燥即可贮藏。

青蒜的施肥技术

 1基肥。在温室或大棚生产蒜苗时,多把蒜头直接栽到地上。栽前按每公顷施腐熟细碎的优质农家肥150 000千克,撒于地面后,深翻20~25厘米,肥土混匀,耙平作畦。

新型果树促控剂PBO在葡萄上的增产效应

  新型果树促控剂PBO在葡萄上的应用推广,使产量明显提高,近几年已取得了2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为了使这一高新科技产品进一步推广,今汇总各地在葡萄上使用PBO的效果和经验,供葡萄生产者参考。

  1

增产效应

  11

提高产量

  近年来已明确巨峰品种花器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3者含量比率失调,是引起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应用新型果树促控剂PBO可平衡3者的数量关系,从而解决了多倍体的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难题,产量大幅度提高。

  国内使用PBO7年中,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均能确保巨峰坐果,获得丰收,例如1993年华东地区在开花前后遇到45天的连阴雨和1996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遇到高温,引起大量落花落果,而喷布PBO区却未受害。

  12

增大粒重

  葡萄施用PBO后叶色可提高二级,叶片明显增重,光反应速率增强,光能生产率增长112~135倍,同时提高了根系细胞的吸收力,促进果粒细胞体积增大,果粒增重。例如嘉兴市方仲耀的藤稔单产1800kg,粒重16g;歙县吴栾科的巨峰单产2595kg,粒重138g,以上各户单产比对照区增加250~7245kg,粒重增加2~33g。

  据浙江农大陈履荣报道:藤稔葡萄负载量与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呈明显的负相关,单产1200kg为基础,增加产量226~366kg,则粒重减少1g,可溶性固形物减少03%~05%,成熟期推迟2~3天。巨峰品种的趋向与藤稔相似,但是在肥水充足、长势强旺情况下,使用PBO后增加产量果粒仍然增大。因此,使用PBO的同时控制一定产量,果粒增大的潜力还是较大的,例如浙江金华农科所在黑提品种上使用PBO后,成熟期粒重增加5388%,试验区平均粒重1685g,对照区粒重1095g,既增加粒重、提高品质,又增加50%以上的产量。

  13

提早成熟

  同样管理条件下,使用PBO处理可提早成熟3~10天。

  14

不裂果

  施用PBO的果皮细胞壁增厚且富有弹性,后期遇到连续暴雨不裂果。

  15

无药害、无副作用

  PBO对植物无药害,最高使用浓度40倍,喷施或浇施均很安全有效,穗轴和果柄粗壮,不易断裂和脱落,极耐运输。

  16

省工节肥

  施2次PBO的新梢、副梢和卷须生长受到抑制,除个别旺梢外,花前花后都不需摘心、去须,每亩可节省5个工日,节约开支150元,同时减少无效枝叶的营养消耗。PBO使用方法简便,可与农药、化肥混施,更利于操作。

  17

经济效益高

  巨峰葡萄在大灾之年,仍能增产3~4倍,高的增产10倍,每亩增值2500~5000元,高的达1万余元,就是正常年景也可增值1500~2500元。

  2

使用方法

  第1次于花前7~10天(约有8~11片大叶)时喷施,强势树喷50~80倍液,中强树100~150倍,中庸树200~250倍。每亩用量:棚架250g左右,篱架375g左右,对干旱地区长势较差的树用量减半;第2次施用时间在花后20天左右,酿洒品种秋季旺长时再喷1次。

  3

注意事项

  (1)使用PBO的巨峰品种确保坐果,故要求在花前追2次氮肥,多年实践证明,PBO对花前强势足肥的树效果最为显著。

  (2)应依据树势、肥水等情况来调控负载量。

  (3)树势弱的园片应加强肥水,减少负载量,待树势恢复后施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86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