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些文章的全文 许申高; 大款买书 谢谢你的生日 捡酒瓶的男孩 爱在墨脱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急需

问这些文章的全文 许申高; 大款买书 谢谢你的生日 捡酒瓶的男孩 爱在墨脱 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急需,第1张

谢谢你的生日

许申高

那年我从军校毕业,回格尔木探亲。过郑州站后,我突然发现钱包不见了。尽管我努力寻找,仍毫无结果。这意味着以后几天,我将在饥饿中度过。对此,我并未声张。

刚从郑州上车并坐在对面的,是一位穿着随便但气质不凡的男人。他的行李中有一块画板,搭讪的时候我问他:“您是一位画家吧?” 他轻描谈写地说:“我在广州打工,专搞商品画的临摹,算不上画家。”然后就专注于手中的一本杂志。

车到西安时,我已饥饿难当。好在身上还有半包香烟,便一支接一支地抽。云山雾海中。他几次抬起头,不解地看我一眼,然后又埋头阅读。

最后的一支香烟抽完了,肠胃的痉挛却更剧烈。喝水成了我惟一充饥的方式。邻座的一位妇女看我将一杯杯自来水灌进嘴里,便给我塞来水果,并说:“小伙子,出门在外,别太节俭,吃点水果吧。”为了面子,我居然谢绝了这份美食和善意。其实我心中别提有多想吃。

夜间列车上缺水,我的杯子早干了。在一个小站上,窗外有人吆喝着卖水。对面的他买了一瓶,然后问我要不要一杯?我违心地摇了摇头。他盯着我的空杯子,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坐下了。

这一夜我迷迷糊糊不知睡了多久,等我醒来,发现茶几上摆着4瓶啤酒,两只烧鸡,还有一盒香烟。这馋得我直咽口水而且满身虚汗。他对我笑笑,然后抽出两支香烟,递给我一支,并问我:“有火吗?”给他点火的时候,我的手禁不住颤抖。他似乎并未察觉,很认真地吸了一口烟,立即呛得咳嗽起来。他自嘲地一笑,“我很少吸烟,但生日例外。来,陪我喝上一瓶吧!”说罢就塞给我一瓶啤酒,自己也拿上一瓶站了起来,“看长相,你小我几岁。难道你不肯为我30岁生日说点什么,助一点儿兴吗?”我站了起来 ,但什么也没说,一仰脖子,喝了半瓶,沉吟片刻后才说:“祝福你的生日,谢谢你的生日!”他满意地一笑:“坐下吧,边喝边聊。”

两瓶啤酒,一只烧鸡,将我的肚子撑得鼓鼓的,尔后没聊上两支烟的工夫,便到了他要下车的地方。他从容地收拾好行李,将那本看过的杂志,卷成筒状郑重地交到我的手里,意味深长地说:“到格尔木路还长着呢,留给你细细读吧,别弄丢了。”然后便匆匆下车。我透过车窗,目送他挎着画夹的背影,消失在站台的出口。

怅然若失中,回味与他相处的过程以及他下车前的暗示性话语,我似有所悟,他的生日,会不会是为我精心设计的?而且……我急忙翻开手中的杂志,果真,那里面夹着一张百元现钞……

捡酒瓶的男孩 列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此刻正是午夜,车厢里的很多旅客都已昏昏入睡。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体面的年轻人偷偷将手伸进了一个旅客的口袋。很快他就得手了。当他正要离开时,正在另一节车厢巡逻的乘警发现了他,飞快向他扑来。扒手只得往餐车方向逃去。

餐车里非常宁静,只有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孩正钻在餐桌底下拾酒瓶。

扒手心里非常清楚:餐车过去就是卧铺,如果逃进卧铺车厢,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也就是说,他必须在这段时间内逃脱警察的追捕,否则只有束手就擒。他想过要跳车,可列车在飞奔,跳车只会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仓皇中,他回头望了一眼,发现那个乘警不再追他,却稳操胜券地堵在车厢那头,正通过对讲机与其他乘警联系。看来,他是无路可逃了。

巧在这时,列车突然紧急刹车。真是天赐良机!扒手早已瞄准了一个敞开的窗口,他一头窜过去,飞身一跃,身子已经骑在窗口上。窗外黑洞洞的,他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就在他即将往下跳的那一瞬间,餐车里突然响起惊悸的叫声:“哎呀!我的眼睛……”扒手禁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个脏孩子正双手捧着鲜血直淋的脸,在无助中发出一声声的哀叫。原来,列车紧急刹车时,正趴在桌子底下捡酒瓶的男孩猝不及防,一头撞在酒瓶上,破碎的酒瓶不仅刺破了他的脸,也刺伤了他的眼睛。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感觉十指间有热血正汩汩地往外淌……恐惧与绝望包围了他。可身边没有能够帮他的人,除了扒手而外。

出人意外的是,扒手略一犹豫后,即从窗口退了下来,一把抱起那个满身是血的脏孩子,往乘警方向奔去——列车医务室就在那头。

男孩得救了。扒手被警察铐走了。

在乘务室里,满腹疑云的警察问扒手:“你老实告诉我,本来你可以跳车逃走的,可你为什么要救他?”

“因为、因为……”

“别怕,你大胆说。”

“因为我、我小时候也是一个在火车上拾酒瓶的脏孩子,没人理,也没人管……”

扒手的回答让警察一愣。接着,警察的话也让扒手惊出一身冷汗:“幸好!你知道吗?你那一瞬间的选择不仅救了那个孩子,同时也救了你自己。因为你要跳车的地方是万丈深渊!”

爱在墨脱

一个男孩,在一场雪崩中幸免于难而被孤儿院收留;一个女孩,因父在他乡遭车祸而被一女医生领养,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们思亲的饥渴与日俱增:妈妈,你在哪里?

  

  1 山外来了两个年轻人

  墨脱,它是一个县,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花朵”,它位于喜玛拉雅山脉的南麓,境内有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有海拔4000多米的多雄拉雪山。由于峡谷与雪峰的阻隔,再加上墨脱是全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物资进出完全要靠人背,最要命的是一年中只有七到十月才是开山期,其余时间就是长翅膀也难以飞进去,所以通往墨脱的路被人称为“死亡之旅”。

  

  想去这种地方的人,一般都是“驴友”,所谓驴友,是指那些喜欢自助旅行和登山探险的人,26岁的格桑就是其中一个。格桑住在北京,最近他打算到墨脱去,但不是为了探险旅行,而是另有其因,这原因说来也多少有点荒诞:他从小在孤儿院长大,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可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天晚上他都做同一个梦,梦见自己四处寻找一个名叫“黑山”的小孩子,而现实生活中,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么一个人!

  为此,格桑特意从北京来到拉萨,回到曾经生活

过5年的孤儿院,想从这里了解自己的身世,可孤儿院已经物是人非,接待他的是一位新来的女院长,她告诉格桑:“很抱歉,我们也不知道你的身世,不过,有几样东西,老院长让我交给你。”说着,她拿出一个旧背篓和一件藏式氆氇长袍,还有一封信,一并交给格桑。

  格桑迫不急待地把信打开,读着读着,泪水就溢满了眼眶,他终于知道,自己是西藏墨脱人,虽然从信中知道父母已经死了,但他还是决定去墨脱看一看。

  就在格桑准备出发的前两天,他在“驴友”网上看到一条新帖,题目是:“谁来救救我母亲?”那帖子写道:“我叫果达,25岁,从15岁起,我就在进出墨脱的路上当背夫,一心想挣够了钱,从山外请个医生来给母亲治病。我的母亲叫拉姆,是当地的山民,20多年前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医治,而她的身体状况又不允许她走出大山。最近,她的病情越来越重,生命已到了尽头……如果驴友中谁是心脏病医生,我在这里跪求您,快来墨脱救救我母亲!”

  帖子后面附有果达母亲的照片:瘦骨伶仃的拉姆坐在木屋前,双手捂着胸口,痛苦地眺望着远方……

  和所有见到这个帖子的网友一样,格桑的心被揪紧了,尤其是中拉姆那双凹陷的充满期待的眼睛,深深地打动了他。

  令人欣慰的是,在无数的跟帖中,一个名叫“梦回墨脱”的驴友写道:“我是成都的一个心脏病医生,愿意赶赴墨脱为拉姆治病。”格桑为之一震,随即跟帖表示:自己正要去墨脱,愿与“梦回墨脱”一路同行,去看望这位母亲。

  墨脱县三面环山,从林芝地区的波密县出发,距离墨脱县80公里处就没有汽车可通行了,任何人都得靠步行前往,格桑此行,真是艰难无比。第三天,在林芝地区八一镇的一家旅馆门前,两位网上相约的驴友见面了,格桑一见对方,不由一愣,站在面前的竟是一位时尚女子,年龄与自己相仿,很漂亮,白白净净,手指纤细,一身休闲装,手拉一个旅行箱,和一身驴友装束的格桑完全不同。那姑娘说她就是“梦回墨脱”,真名叫李梦遥,让格桑叫她“遥遥”好了。格桑担心她的身体,可遥遥表示一定要去墨脱为拉姆治病。

  格桑见遥遥这么坚决,突然问道:“从你的网名看,好像和墨脱有什么关系?”

  遥遥神情黯然地说:“自我记事起,我就没有见过我爸。我妈是个医生,每当我问起爸爸时,她总是说我爸在很远很远的墨脱,要等好多好多年才能回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愿望,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到

墨脱去找爸爸。”

  格桑不解:“你爸一直没有回去过?”“没有,就连他的照片我也从没见过……爸一直是我心中的谜。”

  吃过饭,格桑带遥遥购买了一套简单的驴友装备,返回旅馆时,格桑说:“你的行李够沉了,你体力不行,我得帮你找个背夫。”

  墨脱驻八一镇办事处门前聚着不少揽活的背夫,格桑知道,为外来人背东西,这几乎是墨脱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格桑和遥遥找几个背夫谈了谈,都不很满意,正要离开时,一个站在远处的当地小伙子迎了上来,爽朗地说:“就请我吧,我是墨脱人。”格桑和遥遥感觉这小伙子不错,汉语也说得流利,就答应了。格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说:“我叫果达。”

  格桑和遥遥一听这名字,都很意外,仔细一打听,他果真就是网上发帖救母的那个果达!

  果达很快就知道眼前的两人就是要去看望自己母亲的网友,尤其是知道遥遥是位心脏病医生后,高兴得不得了,流着眼泪说:“太好了,我妈终于有救了!”

  次日,三人出发了,一同上路的有十多个背着各种货物的背夫。中午到达客栈,安顿下来后,遥遥不解地问:“还早啊,怎么不走了呢?”果达告诉她,下一程要翻越多雄拉雪山,但必须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通过垭口,因为午后天气变幻莫测,常常会浓雾弥漫,风雪交加,极易发生危险,曾有两架“黑鹰”直升机就在雪山上空突遇风暴而坠毁,所以今天不能走,只有等明天清早了。

  谁知就在这时,一个从墨脱过来的背夫急匆匆地来找果达,用当地的方言和他说了句什么,果达一听,脸色立时就变了。

  格桑和遥遥上去询问,果达忧愁地说:“我妈心脏病突发,被人送进了医院,这次怕是不行了……”果达没有说下去,背过脸抹起了眼泪。

  遥遥的心被揪紧了,从墨脱到这儿至少要4天,也就是说,拉姆送进医院少说也有4天了,如果再等4天,情况会怎样呢?想到这些,遥遥望了一眼格桑,格桑没说话,返身走进客栈,背起行装,系上绑腿,遥遥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开始做起出发的准备,果达惊异地叫道:“不行的,现在过雪山太危险!”格桑说:“不用担心,我有这方面经验,我们昼夜兼程,争取两天赶到!”果达心头一热,说:“好吧,我们走!”

2 走过死亡之路

  趁着天色还早,他们开始翻越多雄拉雪山。山下绿意盎然,山上却冰雪覆盖,刚才还是阳光灿烂,转瞬间却风起云涌,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果达提醒遥遥:“过雪山时别吱声,更不要大声说话,声音的震动随时会引发雪崩。”遥遥听了,顿时感到后背凉飕飕的。

  到了山腰,雪越来越深,有时一脚踩下去会没至大腿,每迈一步都很吃力,雪地里,骡马的尸骨随处可见,让人胆颤心惊。

  赶在天黑之前,三人终于到达山顶,格桑默立在山头上,突然神色庄重地说:“墨脱这块圣地,是我生命的摇篮,二十多年前,我父母就长眠在这座雪山上,可是我知道得太迟了。”

  遥遥和果达不由一惊,侧目一看,只见格桑泪流满面,突然一头跪在雪地里,发出一声低咽:“爸,妈,我来了!”跪拜良久,然后缓缓站起身,恋恋不舍地走了。

  

  下山途中,大家一直没有出声,每个人的心里都非常沉重,最后还是格桑打破了沉默,说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格桑两岁时,他的父母亲带他离开墨脱,走到半路,遇上一位去拉萨朝圣的喇嘛,于是结伴而行。当他们翻越多雄拉雪山时,背篓里的孩子冻醒了,突然大声哭叫起来,几乎是在同时,只听“咔嚓”一声,距他们不远的雪层断裂了,缓缓出现了一条裂缝,接着,巨大的雪体开始往下滑动,速度越来越快,就在这一瞬间,格桑的父亲取下背篓,大喊一声,用力往走在前面的喇嘛抛去,紧接着,白色的雪龙奔涌而来,又以排山倒海之势呼啸而下……

  喇嘛也被埋在了雪里,好在他所处位置不在雪崩的“重灾区”,只埋住了头部以下的身子,当他从雪地里爬出来时,一切已经归于平静,接着他又从雪地里扒出了背篓里的格桑,可格桑的父母却永远埋在了雪山深处……

格桑接着说道:“到了拉萨,那喇嘛给我取名格桑,把我送进了孤儿院,并把那个背篓和一件裹过我的女式氆氇长袍交给了孤儿院,这一切,都是孤儿院的老院长写信告诉我的。”

  遥遥问道:“那件长袍你带来了吗?”格桑说:“这是父母留给我唯一的礼物,我会一直把它带在身边的。”

  

  天完全黑了,伸手不见五指,格桑的夜行灯和反光背心派上了用场,一路跋山涉水,午夜时分顺利到达拉格驿站,所谓驿站,不过是两间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木屋。距此不远有一瀑布,瀑布下有一块平地,三人决定在那里休息片刻,吃点东西。

  休息时,遥遥突然问格桑:“那件长袍呢,可以让我看看吗?”格桑答应了,他打开夜行灯,从包里拿出了那件长袍,那袍子做工非常讲究,式样也很有特点。遥遥看过后,久久没有吱声,好像陷入了沉思。格桑觉得有点不对劲,忙问:“你怎么了?”遥遥醒过神来,说:“哦,没什么,走吧,该上路了。”

  天明之后,他们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昨夜还是茫茫雪山,现在却像走进了热带雨林。路旁古木参天,路一侧是万丈峡谷,每迈一步都提心吊胆的,再往前走,塌方区越来越多。过了一座山,前方突然没路了,山几乎垮了半边,刀削似的立在眼前,雨水冲过后,已经是黄泥裸露,果达看了看,说:“只有滑下去了。”遥遥往下一看,不禁心惊肉跳:泥山下面是密林覆盖的悬崖,崖底是雾气笼罩的雅鲁藏布江,一不小心就会跌进峡谷,葬身江中。

  这时,只见果达把绑腿解下交给格桑,然后坐在泥坡上,“呼拉”一下就滑了下去,到了预定位置,突然一个急转弯,身子一翻就扑倒在泥坡上,成功了,如果再迟半刻,就会滑下悬崖。

  格桑对遥遥说:“轮到你了,把绑腿解下来。”说着他就解下自己的绑腿,然后把三根绑腿的绳子连在一起,绑在遥遥身上,说:“我拽住绳子,你往下滑,果达会在下面接应你。”

  遥遥开始下滑,格桑慢慢地放着手中的绳子,快要滑到坡底时,意外发生了:格桑脚下的土松动了,等格桑察觉时已经迟了,他连喊都来不及,身子就随着崩塌的泥土栽了下去,好在他身手敏捷,伸出双手死命地抠住泥土,总算在半坡上稳住了身子,而失去控制的遥遥却急遽地往下滑去,没等果达拽住她,就一头栽下了悬崖……

  见遥遥遭遇不测,格桑悲痛不已,果达脸色煞白,突然“哇”地一声,跪在地上放声悲哭起来:“遥遥姐姐……我妈正在等你呢……”两人正在悲伤,悬崖下突然传来隐约的呼救声,两人赶紧趴到悬崖边往下探望,终于发现一棵树在不住地晃动,估计遥遥在坠落中侥幸挂在了树上,如果不及时营救,随时都会掉入江中!

  格桑忙着打开自己的登山包,拿出攀岩用的绳子、索扣等,熟练地将绳子固定在悬崖边的一根大树上,为自己套上坐式安全带,又用索扣将自己扣在绳子上,装上升降器,接着,他慢慢往下滑去,下降到那个位置时,终于看到遥遥卡在一个Y字型的树杈中间,双手死死地抓紧两侧的树枝,衣服已经完全挂破,脸上也全是伤痕,鲜血正淌着,真是命悬一线啊!

  格桑赶紧下降到遥遥的下侧位置,将自己固定在另一根树枝上,然后掏出随身带着的另一副坐式安全带,小心地扣在遥遥身上,又用8字索扣把她和自己扣在一起,至此,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十多分钟后,两人攀上了悬崖,格桑赶紧给遥遥的伤口止血包扎,死里逃生的遥遥呆呆地坐了片刻,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3 菩萨派来的医生

  遥遥全身多处划伤,双腿尤为严重,已经无法行走,再加上一路气候变化太大,她感冒了,开始咳嗽发烧,额头上冷汗直冒。格桑和果达轮流背着把遥遥送到了背崩乡的小镇上,这里是乡政府所在地,有几十户人家。三人来到一家小旅店,两天一夜没命地赶路,大家都很累,尤其遥遥伤成这样,果达心里很难受,他说:“我们先在这睡会儿。”

  不知睡了多久,遥遥一觉醒来,发现果达不在了,她赶紧叫醒格桑,格桑起身一看,果达的背架也不见了,不用说,他悄悄走了,他在格桑的身边留下了一封信,上面写道:“格桑哥哥,遥遥姐姐,你们太累了,我想让你们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我先走了,到时我会想办法来接你们。放心,菩萨会保佑我妈妈的……”

  看过这信,两人十分清楚果达的心思:其实,果达恨不得立即就把医生带到母亲身边去,可现在遥遥受伤了,他不得不出此下策,留下格桑照看遥遥,自己先走一步,不管母亲是死是活,他要赶回去先看一眼,然后再想办法把遥遥接过去。

  遥遥对格桑说:“他还没走多久,天黑路险,我想你还能追上他。”格桑犹豫道:“我也很担心,他那破手电肯定用不了多久,可你现在这样子,我怎么忍心丢下你?”遥遥催促道:“我就留在旅店里,没事的,怕的就是果达在路上出事,你快去追他吧!”

  格桑背上行装,想走却挪不开脚步,他不忍心把又伤又病的遥遥一个人丢在这里,但在遥遥的再三催促下,格桑还是依依不舍地出了门。他一路上急步快行,四个小时后,仍然没有追上果达,快天亮时,格桑实在走不动了,不得不拄起了拐杖。沉重的行装,空空的肚腹,两天两夜的急走,他的身体已近虚脱,也就在这时,天渐渐亮了,晨雾中现出了一面耀眼的国旗,墨脱县城到了!

  

  县城很小,比不过内地的一个庄子,四周群山环抱,如同一座孤岛。

  格桑到了医院,赶紧去找果达和他母亲,结果跑遍了所有病房,也没发现他们。这时医院还没上班,好不容易找到值班护士,她告诉格桑:“拉姆刚刚出院。”格桑觉得奇怪:“怎么?她好了?”护士摇摇头,说:“她不行了,亲属抬她回去准备后事。”

  格桑呆了半晌,突然问:“往哪个方向去了?快告诉我!”

  顺着护士指的方向,格桑在城外的一条山路上追上了他们,只见几个当地汉子抬着一副担架,正往远处的一栋木楼走去,但几个人中却不见果达,格桑跑上前去拦住了他们,问:“果达呢?”一个年轻小伙子说:“他还没回来,我们等他已经六天了。”格桑心里猛地一紧:果达是不是在路上出事了?

  格桑低头看了看担架上的拉姆,她骨瘦如柴,却腹胀如鼓,而且重度昏迷,气息奄奄。一个小伙子告诉格桑,拉姆在医院已经住了六天,后来一直昏迷不醒,医院无法治疗。格桑不敢耽搁,费了好大的劲,才说动几个当地人把拉姆抬回医院。

  回到医院,格桑直奔院长办公室,院长正专心地看着一本医学杂志,见突然闯进一个外地人,不由一愣:“你找谁?”格桑说:“我找您,我想知道拉姆的病究竟是怎么回事?”院长现出一脸的无奈:“她是心脏病人,又突发肠梗阻,急需动手术,可是……我们这里的医疗条件差,水平也很落后,实在无能为力……怎么?她是不是死了?”

  格桑走近一步,说:“院长,她真的快死了,如果这里确实是没人给她动手术的话,那就让我来试试,行吗?”院长吃惊不小:“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格桑早已看清了院长刚才读的是一本什么杂志,他一把拿过院长手中的杂志,指着目录说:“您看过这篇文章吗?”院长感到莫名其妙:“看了,这年轻医生厉害,他10岁学医,16岁就考上医学院,而且他还是位驴友,也是一个志愿者。”

  格桑从口袋里掏出证件和一张名片,递给院长,院长接过来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你就是安姆吉格桑?久仰!久仰!”说着,他伸出双手攥紧了格桑的手。

  两人来不及叙谈,立即着手准备手术,拉姆很快被送进了手术室……

  墨脱这地方本来就很小,消息马上传遍了整个县城,不少人听说来了一位有名的北京医生,都跑到医院找格桑看病来了,有摔伤的背夫,也有顽疾缠身的患者。就在这时,几位大汗淋漓的背夫抬着一副担架急匆匆地闯进来,担架上躺的不是别人,正是果达!

  

原来,果达为了尽快赶到母亲身边,出小旅店后抄了一条近路,这也是最险的一条路。大约凌晨四点左右,他的手电不亮了,黑暗中,他一脚踩虚,跌落在一条深沟里……巧在头一天,当地一位山民丢失了一头牛,早晨寻到深沟附近,意外发现了他,这才叫了几个人把他送到医院来了。

  母亲的手术还没完,儿子又送进了医院,而且,果达一直处于昏迷中,经拍片检查,发现腹腔积血,脾脏破裂,急需手术摘除,格桑没说二话,立即手术。

  

  两个手术下来,格桑再也坚持不住了,他赶紧躺在一张病床上,让护士给他输液,然后他就沉沉地睡了过去。格桑这一觉一直睡到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的精神好多了。这时,院长匆匆进来告诉他,拉姆醒来后情绪很不稳定,一直念叨儿子的名字,把导流管也拔了。格桑听了,急忙往病房走去,还没到门口,就听到拉姆的叫声:“护士,求你们了,帮我把儿子找回来!”

  格桑非常惊奇,一个当地的女人能说如此流利的汉语,实属罕见,就在格桑渐渐走近病房时,他又听见拉姆惊喜地叫道:“果达来了?是果达吗?妈能听出你的脚步声!”

  格桑的心猛然一震,脚步不由有些迟疑,他怕自己进去后会让这位母亲失望,但他必须进去,诊视病人是医生的职责啊!可意外的是,当他出现在拉姆面前时,她的眼睛顿时一亮,竟神采奕奕了:“你就是北京来的那位医生?是你救了我的命?你是菩萨派来的吗?”

  格桑说,他是果达请来的,拉姆哭了:“我知道,这些年他做背夫,就是为了请回能为我治病的医生,有这么个好儿子,我知足了。”接着,拉姆问果达在哪里,格桑不能把果达受伤的事说出来,于是就掩饰说果达帮他到拉萨取药品去了,听格桑这么一说,拉姆平静了好多,格桑便乘机劝说她插上了导流管。

  接着,格桑又去看果达。果达早醒了,静静地躺在床上,几位来探望他的背夫正跟他说着话,当果达一眼看到格桑时,顿时泪如泉涌,显然,他已经知道是格桑动手术救了他。

  格桑坐到了果达床边,安慰了几句,果达的泪水再次涌了出来,沉默片刻,他突然问道:“遥遥姐姐呢?”

  格桑说:“我明天就去接她。”果达忙说:“不,我现在就派人去。”说着,果达吩咐身旁的几位背夫,用担架把遥遥从背崩乡接来。

  果然,傍晚时分,遥遥被送到了医院,也住进了病房……

  

  4 氆氇长袍不见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格桑可忙坏了,来找他看病的人一个接一个,为此,院长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与遥遥的病房只隔一条过道。

  这天,格桑的房间里突然来了一位客人,是位七十来岁的喇嘛,格桑以为他是来看病的,忙说:“您坐。”

  喇嘛仿佛没有听见,只是久久地盯着格桑,他突然问道:“你叫安姆吉格桑?”格桑点点头,喇嘛又问:“你是在拉萨孤儿院长大的那个格桑吗?”

  格桑听了这话,略一愣怔,他久久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喇嘛,喇嘛的眼里涌动着泪水,嘴唇颤抖着,想说什么,却一时又什么都说不出来。格桑明白了,他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喇?

  

 

说到中胸,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新手去健身房,就是平板卧推,虽然说平板卧推是一个王牌的动作,但并不能打造出你饱满的胸肌,所以说要尝试不同的动作去训练。

平板杠铃卧推:

目标肌肉:胸大肌中束以及整体面积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态:坐于平板凳一端,双脚分开踩实地面,身体缓慢躺下,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收紧,腰背挺直微微挺起,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保持挺胸,双眼位于杠铃正下方,双手拳握杠铃,握距是肩宽的15倍。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杠铃推起至胸部正上方,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杠铃放至胸部上方2-4指高度,大臂平行于地面或略低于背部水平面,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小臂垂直于地面。呼气将杠铃推起至起始位置,重复动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腕关节不在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坐姿夹胸:

目标肌肉:胸大肌中缝线条

协同肌肉:三角肌前束

起止姿势:坐于器械上,臀部贴紧靠背,腰背挺直,挺胸,肩带下沉,肩胛微收,手握手把掌心相对,大臂平行,肘部微屈。

动作过程:呼气胸大肌发力将手把环抱至胸部前方,大臂平行,腕关节中立,肘微屈,挺胸,此时胸大肌有收缩感,吸气胸大肌控制手把回到起始位置,此时胸大肌有拉伸感,重复动作8-12次,呼吸速率2-4秒。

注意事项:腕关节中立,挺胸,大臂角度不变。

易犯错误:含胸耸肩臀部离开靠背肘部锁死

平板哑铃卧推

目标肌肉:胸大肌中束以及厚度

协同肌肉: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势:坐于平板凳一端,两脚分开,踩实地面,在腰背挺直的情况下,俯身双手拳握哑铃,呼气将哑铃提至大腿前侧,身体缓慢躺下,顺势将哑铃提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紧,腰背挺直微微收紧,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保持挺胸。

动作过程:吸气准备,呼气将哑铃推至胸部正上方,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对,哑铃不要相互触碰,同时平行于地面,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哑铃打开到身体两侧,注意大臂平行于水平面或略低于背部水平面,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小臂垂直于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带动大臂将哑铃推至起始位置,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对,哑铃不要相互触碰,重复动作,呼吸速率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过高腕关节不在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平板哑铃飞鸟

目标肌肉:胸大肌中束内外侧线条以及轮廓

协同肌肉: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态:坐于平板凳一端,两脚分开,踩实地面,在腰背挺直的情况下,俯身双手拳握哑铃,呼气将哑铃提至大腿前侧,身体缓慢躺下,顺势将哑铃提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收紧,腰背部挺直微微挺起,肩胛骨收紧,肩带下沉,保持挺胸,吸气准备,呼气将哑铃推至胸部正上方,肘关节不要锁死,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心相对,哑铃不要触碰,同时平行于地面。

动作过程:吸气,胸大肌控制大臂将哑铃向身体两侧打开,大臂平行于地面或略低于背部水平面,肘关节略低于肩关节,肘关节夹角100-140度,腕关节保持中立位,拳心向上,哑铃平行于地面。呼气胸大肌发力带动大臂将哑铃向上环抱至胸部正上方,肘关节不要锁死,拳心相对,哑铃不要互相触碰,同时平行于地面,重复动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错误动作:含胸耸肩身体晃动腰背挺起太高,腕关节不在中立位大臂外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06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