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仔猪断奶后头几周饲料中添1.5克甲酸钙,可使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2%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4%,并能减少仔猪的发病率。
二、使母猪多产仔饲喂法 德国研究的方法是:从仔猪断奶的第三天起,给母猪喂食时添加200毫克维生素E和400克胡萝卜,到母猪发情时,将这二种添加剂的数量减少50%,喂至怀孕后21天为止。此法可使母猪产仔数增加21.9%,而且母猪、仔猪体质强壮,仔猪成活率高。
三、喂小苏打增重 美国家畜学博士斯蒂克发现,将小苏打加到缺乏赖氨酸的猪饲料内,可以弥补赖氨酸的不足,并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使猪长肉多,增重快。
四、饲喂微量元素铜增重 日本最新研究表明,在肉猪育肥期添加微量元素铜,可明显增加猪的体重,并抑制某些病菌对猪侵害,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在加拌抗生素的饲料中,如再加拌适量的铜元素,可使猪日增重提高6.7%,饲料利用率提高2-5%。
五、喂糖精增重 国外研究发现,用适量糖精喂猪增重效果好。方法是:在每公斤配合饲料中加0.05克糖精,饲喂时先将糖精溶于水中再拌入料中,可使猪的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每增重百公斤毛猪,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
六、喂柠檬酸增重 英国研究发现,在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改善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克柠檬酸,可使猪从日增重189克提高到216克。这种方法最适合喂养体重在5-10公斤的断奶猪。
七、给猪“搬家”育肥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试验表明,给育肥猪换圈,可使猪增加食欲,多上膘,生长加快。但换圈不宜过勤,以每月一次为宜。圈的大小、形式要基本相同。每组猪群不要任意调换或掺入新猪,否则猪群会感到不安,甚至相互咬头。
八、喂含氧汽水增重 据国外资料介绍,用含氧汽水喂养断奶小猪,每隔5天给断奶小猪饮用1次,小猪日增重200-250克。其中含氧汽水就是在普通的饮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氧气,通常是1升水中注1升氧。如能在汽水中加些催肥剂之类的添加剂,效果更好。
九、喂维生素C提高精液品质 德国发现,在公猪的饲料中,每日添加1-4克维生素C,可使公猪的精液品质有明显提高。另外,美国试验还证明,在临产前一周的母猪日粮中,每日添加1克维生素C,可大大减少仔猪脐带出血及仔猪死亡率。
养猪不赚钱,是一些养猪农户共同发出的感叹。究其原因,除了选择的品种不对路和价格变化等因素外,主要还是技术原因。
农户养猪不赚钱的原因
饲喂方法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农户养猪不讲饲喂方法,还是沿用过去传统的饲喂方法,家里有啥喂啥,根本不讲究什么营养科学,就是有时买点儿配合饲料,也是和其它饲料掺和着饲喂,破坏了饲料的营养成分比例;其次是该生喂的不生喂,该熟喂的饲料不熟喂,该干喂的饲料不干喂,该稀喂的饲料不稀喂,而一贯采用“稀水灌大肚子”的传统饲喂方法;不定时定量饲喂,早一顿、晚一顿、凉一顿、热一顿,使饲料中一些维生素和蛋白质遭到破坏,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导致猪生长发育缓慢,饲养周期延长,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降低。
猪舍卫生条件差
猪舍内粪便满地,光线不充足,阴暗潮湿,冬季寒冷难熬,夏季暑热难耐,蚊子、苍蝇、虱子、跳蚤横行,影响猪休息,传播疾病,增加猪染病的几率,减缓猪生长发育速度,增加防治成本,甚至导致死亡,造成更大的损失。
不注意驱虫防病
不驱虫,猪从小到大不进行驱虫,任寄生虫侵扰,消耗猪体营养,影响增重。平时不注意防病,待猪生病后再治,不但花费了大把医药费,有时治疗稍不及时,还会造成猪死钱扔的严重后果。
阉猪方法落后
采用传统的手术阉猪方法,不但手术费贵,而且阉猪(特别是母猪)后,7天内不能饱喂,还要喂消炎药,花钱不说,还影响生长发育,空耗工时饲料,徒增饲养成本。
农户养猪不赚钱的对策
针对以上农户养猪不赚钱产生的原因,应采取以下技术对策:
科学饲喂
(1)合理搭配饲料。根据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选用不同阶段的适宜营养标准的配合全价饲料饲喂,满足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2)改变饲喂方式。改熟喂、稀喂为生喂、稠喂,减少饲养工耗,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3)增加饲喂次数,定时饲喂,育肥前期每天饲喂5—6次;后期每天饲喂3—4次,夏季要在每天凌晨补喂一次。
搞好圈舍环境卫生
(1)保持猪舍干燥卫生。经常打扫猪舍,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勤更换垫草,定期(一般15天左右)消毒。(2)保证猪舍冬暖夏凉。冬季猪舍要用塑料薄膜扣棚,提高猪舍温度;夏季要在猪舍周围栽植藤本植物或搭棚遮阳,并罩纱网防止蚊蝇进入叮咬侵扰,保证猪能正常安静的休息。
加强疾病防治
(1)定期驱虫。仔猪购进后,要进行驱虫,驱虫后第二天喂苏打片,隔2天再喂大黄苏打片健胃。驱虫后2个月,要对生长速度慢的猪进行第二次驱虫。(2)按时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预防疫病的发生,防止疫病扩散蔓延。
母猪补栏 购进母猪补栏要首选小母猪,因为小母猪抗病能力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好管理。
养猪新技巧
锯末屑养猪法。此法是德国农民养猪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新法。即在圈内加入发酵剂,后再铺一层锯末屑。数天后锯末屑便开始发酵,中心温度可达30-40℃,在冬天可节省取暖能源,且用过的锯末屑可作肥料。据试验,采用该法养猪,猪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且不易生病,平均每头日增重 100克。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
无污染养猪法。香港渔农处最近研究出一种无污染木糠养猪法。该法主要是利用新鲜木糠加上能分解废物的细菌,做成一块块“床垫”安放在猪栏里。每当猪排泄后,排泄物会因猪自行践踏而涌人木糠床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整块木糠就可抽起放在农田里作为肥料。这样,既解决了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
去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猪肉价格鹅一路飙升,国家对此也有一定的调控措施,今年国家大力扶持生猪养殖。
对于养猪户们来说,养殖生猪,肯定是想让猪快速增重,提前出栏,以减少饲养成本,提高养猪效益。
那么如何提高猪的体重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喂小苏打
将小苏打加到缺乏赖氨酸的猪饲料里,可以弥补赖氨酸的不足,并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使猪长肉多,增重快。
2、喂糖精
用适量糖精喂猪增重效果较好。
方法是:在每公斤配合饲料中加005克糖精,饲喂时先将糖精溶于水中再拌入料中,可使猪的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每增重百公斤毛猪,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
3、喂柠檬酸
在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改善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克柠檬酸,可使猪从日增189克提高到216克,这种方法最适合喂养体重在5公斤-10公斤的断奶猪,效果更显著。
4、喂甲酸钙
在仔猪断奶后,头几周饲料中添15克甲酸钙,可使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2%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4%,提高增重效果,并能减少仔猪的发病率。
5、喂黄霉素
从猪长到35公斤时开始,在饲料中添加黄霉素,猪日增重可提高7%,饲料转化率可提高5%,黄霉素的添加量:仔猪每公斤饲料添加20毫克,育肥猪每公斤基础日粮添加50毫克,每公斤矿物质饲料中添加250毫克,效果显著。
6、喂松针粉
在猪饲料中添加松针叶粉25%-45%,可提高生猪日增重15%以上,并能提高瘦肉率。
7、喂氧化水
每间隔5天给断奶后的小猪饮用1次含氧水(每升常水中通入1000亳升氧)可使生猪增重加快。
8、用红光照射
在每平方米的猪舍中,离地面1米处,装置15瓦的红色灯泡,每天照12小时,可加快生猪增重,提高增重率。
9、喂中草药
在猪日粮中添加陈皮、白萝卜籽、神曲各10克,大麦芽20克,共研成细末。
用少量饲料混合,在早晨喂猪之前,让猪吃净,每月加喂1次,能增进猪的食欲,可加速生猪增重。
10、添加泡桐树叶粉
体重6-8kg的断奶仔猪,每头每天添加30g泡桐树叶粉,连喂2个月,比对照组增重24%,25-30kg的架子猪,隔天每头1次喂给60g泡桐树叶粉,连喂1个月,比对照组平均每头多增重14%。
以上就是提高猪体重的方法介绍,想要提高猪的体重,养猪户除了日常科学的饲喂之外,在猪饲料中添加一些物质也可以达到提高猪体重的目的。
养猪户还可以每天早晚用硬毛刷给育肥猪刷遍全身,每次10分钟左右,在其他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每天给猪刷身体,可以使得猪增重率达到20%左右。
肥育猪按生长发育阶段可分为肥育前期(体重60千克以前)、肥育后期(体重60千克以后)。
1营养水平
肥育猪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高低对胴体品质影响极大。一般来说能量摄取越多,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胴体脂肪越多。因此,在肥育后期采取限量饲喂,限制能量水平,就可控制脂肪的大量沉积,相应提高瘦肉率。应该注意的是,能量水平控制要适当。如能量水平限制过低,将会导致采食量增加,但由于猪进食量有限,到一定程度后进食量的增加不能完全补偿食入消化能的减少,猪的增重减慢,脂肪减少,胴体较瘦,屠宰率和饲料利用率均降低。用这种方法来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是不经济的。与能量浓度密切相关的是粗纤维的含量,对胴体瘦肉率亦有较大的影响。粗纤维水平越高,能量浓度相应越低,增重慢,饲料利用率低。对胴体品质来说,瘦肉比例虽有提高,但利用增加粗纤维的比例来提高瘦肉率,其经济效果不好。一般肥育猪日粮粗纤维含量以5%~8%为宜。同样,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除可提高日增重外,还可以获得背膘薄、眼肌面积大、瘦肉率高的胴体。但用提高蛋白质水平来改善肉质不经济,一般肥育猪的蛋白质水平不超过18%。蛋白质对增重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关键在于质量,即氨基酸的平衡。猪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增重,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更为突出。日粮中应含有足够数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矿物质中某些微量元素的不足或过量时,会导致肥育猪代谢紊乱,轻者增重速度缓慢,饲料消耗增多,重者能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2饲养方式
(1)“直线肥育”饲养方式 所谓直线肥育,就是根据肥育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给予相应的营养,全期实行丰富饲养的肥育方式。这种饲养方式肥育期短,但饲料利用不经济,胴体较肥。
(2)“前敞后限”饲养方式 肥育前期采用高能量、高蛋白质日粮,敞开饲喂,以促进增重和肌肉充分生长。肥育后期适当限制其采食量或降低日粮能量及蛋白质水平,让猪自由采食,以减少脂肪的沉积。这种饲养方式胴体较瘦,饲料利用经济,但肥育期稍长。
3饲喂技术
肥育期日粮以精料型为主,采取“直线肥育”饲养方式,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采取“前敞后限”饲养方式,肥育前期,日喂3~4次,不限量饲喂,自由饮水。肥育后期,日喂2~3次,限量饲养,按随意采食量的80%~85%饲喂,自由饮水。或适当降低肥育后期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不限量饲喂。
水对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猪体内大约含有64%~75%的水分。仔猪含水分较多,随月龄的增长而减少,也随体脂的增多而降低。机体各种组织的细胞和细胞间都含有水分。由于水有调节渗透压和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使细胞膨大、坚实,得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形态。机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机能的调节以及代谢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猪的体温调节也要靠水来进行,因为水有较大的比热,能将猪体内的余热,通过肺脏的呼吸和体表散发出体外,随着气温的高低而增减蒸发量,如炎热时通过张口喘气,急促呼吸等,以增强散热。水还有润滑的作用,能减少猪体内器官活动的摩擦,如猪四肢活动时各关节间有关节液作用而减少骨关节之间的摩擦。水又可湿润饲料而易于吞咽并提高食欲。
猪在代谢过程中由粪尿、呼吸、体表等排出大量水分。如果饮水器的数量不足或供水不足或位置不当,而引起猪饮水不足时可使机体代谢作用遭受破坏,使饲料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代谢废物排出困难,血液变稠,体温增高。这种代谢紊乱会引起生长受阻,生产力降低,还可导致患病甚至死亡。如断水10~12小时,会影响仔猪的采食量及增重。饮水对仔猪增重与饲料消耗的试验指出,充足饮水组肉料比1:184,限水20%组肉料比1:223;限水50%组肉料比1:280。由此可见,猪的增重与饲料报酬随着供水不足程度而递减。猪在长途运输中最易造成缺水,这种应激对猪不利。Bowland和Standish(1966)发现,屠宰前24小时不给水限制猪的采食量,导致体重减少55%,胴体重减轻15千克。因此,在饲养管理上不能不强调供给猪饮水的重要性。
猪获得水有三种来源,即饮水、摄入饲料中的水和有机物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代谢水。饮水是猪获取水的最重要的来源。随猪采食饲料进入体内的水,因饲料种类和饲喂方式不同,有较大的差异。有些饲料如谷物籽实和油饼等,含水量仅在10%左右。而有些饲料如块根茎叶类、糟渣类和青绿饲料的含水量可达70%~90%。干喂时,随饲料进入猪体内的水较少,而湿喂或喂流体饲料时,随饲料进入体内的水较多。代谢水的形成有限,仅能满足机体需水量的5%~10%。
由于猪对水的需要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确切地制定水的需要量。一般而论,以幼猪和哺乳母猪的需水量最多,这是因为组成幼猪体成分的2/3都是水,猪乳中的大部分也是水。随着猪的增长,机体的水分含量减少,单位体重的采食量下降,猪的需水量也相对减少。吮乳仔猪在出生1~2天内就要饮水。NRC(1988)规定,在第一周,仔猪的需水量为每千克体重190克/天,包括从母乳中获得的水。对人工喂养的仔猪,水料比为28~43:1。对生长育肥猪,喂干料时的水料比约为2:1或19~25:1,喂湿料时,水料比约为15~30:1。未配种的后备母猪,发情期采食量和饮水量都降低;未怀孕的后备母猪的饮水量为115千克/天,怀孕的青年母猪的饮水量随着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而增加,妊娠母猪约为20千克/天,经产空怀母猪的饮水量为10~15千克/天,哺乳母猪为20~25千克/天。ARC(1981)规定,体重在15千克左右的生长猪,需水量为15~2千克/天;体重90千克时的需水量为6千克/天。当饲料与水混合湿喂时,其水料比为生长猪2:1,非妊娠母猪2:1,妊娠母猪25:1,哺乳母猪3:1。对早期断乳仔猪实行自由饮水。目前尚无公猪需水量的资料,建议自由饮水。
许多因素会影响猪对水的需要量,如气温、饲粮类型、饲养水平、水的质量、猪的大小等,都是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随着气温的升高,饮水量相应增加。在7~22℃条件,猪的饮水量无差异,但在30℃以上,猪的饮水量大幅度增加。水温影响饮水量,猪在夏天适宜饮用凉水,而在秋天饮用温水的效果较好,当饮水温度低于体温时,猪需用额外的能量去温暖水。饲粮类型明显影响饮水量,如饲料的蛋白质来源,肉屑和豆饼饲料会增加需水量,乳蛋白则能降低需水量,鱼粉等含盐量高的饲料也会增加猪对水的需要量。又如饲粮的能量水平或纤维水平,采食高纤维饲粮时,由于纤维不易被消化利用,而被排出体外,造成排粪量增加,由粪中排出的水分也就增加,相应地造成需水量的增加。饲粮的蛋白质水平高,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低时,机体需要形成大量的尿液以清除尿素等代谢产物,使水的需要量也增加。饲粮中的某些矿物元素也影响水的需要量,尤其是食盐的影响甚大。当采食过量的食盐时,猪需要大量的水把钠排出去,从而增加水的需要量。猪腹泻时,由于粪便中水分大量损失,甚至导致脱水,也需要用足够的水来补偿这一损失。此外,在猪的饲养环节中,有时用水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也需要增加水的用量。比如,为了提高采食速度,降低损耗,可将饲粮用水拌湿后饲喂。还有要提高仔猪开食料的适口性,也往往在饲粮内加水。生产中有时喂驱虫剂、药物和口服疫苗时,也常常以水作载体来喂服。
水的质量影响猪的饮水量、饲料消耗和健康乃至影响生产。水中有些物质影响适口性,如碱水、盐水,当这类物质摄入高时,对动物造成中毒。水中具有毒性的物质还有亚硝酸、氟和重金属盐类。有毒性又影响适口性的物质还有病原微生物、真菌、原生质、碳氢化合物和其他油类物质、各种杀虫剂、工业化合物、污水等等。
水中的矿物盐类主要有碳酸盐和二碳酸盐,硫酸盐和钙、镁、钠、钾等形成的氯化物。每升水中的铁超过03~05毫克便有锈味,当每升水中含铁达到3毫克时,裸眼都可见到锈色。经过适当的水处理可清除水中的钙、镁和铁。猪不易受水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影响。给青年母猪和成年母猪饮用3320毫克/升硫酸钠盐,或5060毫克/升可溶性固形物的水,对母猪的繁殖性能无明显影响。在水中添加3000毫克/升硫酸盐,也不影响断乳仔猪的饲料转化效率。所出现的问题是猪排稀便,且饮水量增加。亚硝酸盐可将血红蛋白还原成正铁血红蛋白,而损害血液输氧功能。亚硝酸盐还影响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干扰养分的利用。不过,猪不具备立即将水中的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的细菌群落。但是水里的细菌可能会把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只有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才能发生中毒,当饮用290~490毫克/升硝酸氮的水时猪出现死亡。
水中的总可溶固形物浓度为15000~17000毫克/升时,猪都能耐受,但会降低生产水平,优质水中的固形物浓度应低于2500毫克/升。浓度在1000~5000毫克/升,为安全范围。浓度在5000~7000毫克/升时,会导致猪排稀便。
猪可能对水中硫化氢的耐受能力较高,水中有时可能含有某些致毒元素,如铅、汞、镉等。大多数水源,特别是地表水(如湖水)中都含有猪所必需的各种矿物元素。猪从饮水中可获得部分钠、钙和硫等元素。对水质的监测有总可溶固形物浓度,pH,亚硝酸浓度,硫酸浓度,氯化钠浓度,总碱度,还有水中的微生物浓度。
短链脂肪酸吸收好,对长链脂肪酸的吸收较差
前 言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经成为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及饲养母猪的经济效益,减少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机率(切断仔猪的最初疾病感染源),从而有利于仔猪的成活及生长,提高栏舍的利用效率。但仔猪早期断奶时易受心理、环境及营养应激的影响,生产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仔猪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停滞等。由于仔猪的肠道发育不完善,消化酶分泌不足、活性低,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差,最终导致仔猪早期断奶后能量摄入不足,所以营养学家一直推荐对仔猪使用高能量的平衡日粮。
1 仔猪利用脂肪的效果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脂肪添加的类型、添加量以及仔猪不同断奶日龄、断奶后不同时间的日粮中添加脂肪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其中多数研究认为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提高断奶2周后仔猪的生产性能,但2周内的效果不明显。表1显示的是近几年来饲料中添加脂肪对仔猪增重效果的影响。
11 不同类型脂肪的添加效果
许多研究证明,猪对动物油的利用率不如植物油高,断奶后2周的仔猪对植物性脂肪的消化率,例如大豆油、玉米油、棕榈油、椰子油或是这些油脂的混合物,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Cera等(1988)发现,玉米油比猪油或牛油更易消化,但猪在断奶后1~4周对不同来源的脂肪消化能力差异不大。在各种脂肪中,猪对牛油的消化率比植物油低,对猪的生产性能的改善也差。研究表明,断奶仔猪对玉米油的消化率比牛油、猪油、或牛油和猪油的混合物高13%。前苏联的很多研究证明,猪对动物性的脂肪消化率为80%~90%,而对植物性脂肪的消化率则为90%。
根据不同脂肪对仔猪饲料报酬、增重和血液尿素氮的影响,应按下例顺序选择脂肪种类:稳定化猪脂>椰子油>豆油>玉米油>猪油>牛油。
12 仔猪断奶后时间和断奶日龄对脂肪利用效果的影响
早期断奶后2周内的仔猪对脂肪的消化率较差。随着日龄的增加,消化道发育趋于成熟、完善,对脂肪的利用率逐渐增加,同时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的消化率差别也越来越小。Dove和Cera等证实,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6%的玉米油,并没提高断奶后头2周的生产性能,却显著提高第3、4周及其以后的仔猪生长速度。Tokach等(1989)进行试验研究在高营养浓度日粮中添加脂肪的适宜水平,试验采用384头21日龄断奶仔猪,在第一阶段分别饲喂含0%、3%、6%、9%的油脂。结果表明,提高日粮中脂肪水平对断奶后0~2周龄仔猪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效率无显著影响。
另外,断奶时的日龄也对仔猪利用脂肪的效果有影响。据石旭东报道,对于35d断奶的仔猪,28日龄开始补饲添加3%猪油的日粮至49日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839%。因此,仔猪断奶日龄越大,对脂肪利用的效果差异越小,这可能与仔猪不同断奶日龄消化道损伤的程度不同有关。
目前,脂肪在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能够得到多数学者认同的结论是,仔猪断奶后1~2周内对脂肪的利用效果较差,2周后利用率显著提高。对于断奶初添加油脂是否会诱导脂肪酶的发育,尚存有争议,如何尽快提高断奶后仔猪体内脂肪酶的活性,是影响脂肪利用效果的关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 导致仔猪消化脂肪效果差的原因分析
21 仔猪本身的原因
早期断奶仔猪的脂肪营养既不同于生长育肥猪,也不同于大龄断奶仔猪。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有多种自身条件限制了对脂肪的利用。仔猪日粮中补充脂肪后,断奶仔猪对脂肪的消化率较低,和生长肥育猪的反应不同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下列一种或多种因素所致:
211 仔猪胰腺发育不成熟,胰酶分泌力弱、活性低
据Owsley(1986)报道,27日龄仔猪的胰腺重765g,只及56日龄3028g的1/4。又据lindemann(1986)报道,仔猪3周龄时脂肪酶活性只有15 421活性单位,而1周后(28日龄)脂肪酶活性就达到48 756活性单位。相对于淀粉酶、胰凝乳蛋白酶、胰蛋白酶来说,脂肪酶活性在仔猪3,4周龄间的差距最大。这说明早期断奶仔猪脂肪酶的分泌远远不够,直接影响了对脂肪的分解。
国内张振斌等(1999)对14日龄仔猪断奶后脂肪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表明,断奶后胰脂肪酶活性不断下降,而空肠内容物脂肪酶活性变化较平稳。第6d开始升高,至第9d比断奶前增长44%,而哺乳组至第9d则比最初增长了20倍。这些试验结果在理论上支持了胰脂肪酶活性低对仔猪断奶后2周内对日粮中的脂肪利用效果差、而3~4周则可改善生产性能的结论。
但也有人认为,断奶后2周内仔猪对油脂利用较差的原因并不是脂肪酶分泌不足和肠道内脂肪酶对外源脂肪水解不充分,而是由于小肠内脂肪水解产物不能被很好的吸收。
仔猪的小肠中大部分位置的pH值低于60, 胰脂酶在pH 80~90的环境中活性最强,从而限制了胰脂酶催化分解脂肪的功能。
212 断奶仔猪肠道绒毛形态受损,肠绒毛脱落
刚断奶仔猪日粮中豆粕的大豆抗原可引起仔猪肠道过敏性反应,损伤小肠绒毛,小肠表现严重的绒毛脱落,肠黏膜淋巴细胞增生和隐窝有丝分裂速度加快(Heppcll等,1982;Mille等,1984),降低小肠吸收总表面积。小肠维持正常的结构与功能是包括脂肪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本保证,大量使用脂肪也会降低小肠绒毛高度,这会使仔猪对脂肪利用率降低。
213 胆汁分泌量不足
日粮脂类进入十二指肠与大量胰液和胆汁以及小肠液混合后,在这里胆汁在肠的蠕动下起到一个重要的乳化脂肪的作用。使脂肪微粒变得更加均匀,增加脂肪与胰脂酶在脂一水交界面的接触面积,才能更充分地分解脂肪。
Caranina等(1968)认为,早期断奶仔猪胆汁分泌不足影响了脂肪的乳化,从而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吸收作用。
214 小肠脂肪吸收膜载体利用率低
脂肪进入机体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是可以在肠道内被消化为脂肪酸,并被肠壁吸收,而决定脂肪酸吸收速率的是肠黏膜载体蛋白的利用率和浓度,特别是长链脂肪酸只有与载体蛋白结合才能被转运。季芳(1989)发现,仔猪刚断奶时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活性会降低,2周后才逐渐升高。这可能影响断奶2周内仔猪对脂肪的吸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尚不能得出肯定结果。
215 其他
当仔猪小肠内容物里钙水平高时,钙与脂肪酸皂化而抑制脂肪酸的吸收。
22 脂肪原因
221 仔猪对乳脂及饲料中脂肪的消化
仔猪的乳成分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哺乳仔猪从母乳中获得的能量约为56%,主要来自乳脂,甚至达到65%。仔猪对乳脂的消化率为95%以上,但对饲料中脂肪的消化率在断奶后1周为60%~70%,第3、4周最高可达到85%。日粮中脂肪酸碳链的长短、饱和度、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添加量、添加时间等因素均影响日粮脂肪的消化吸收。总的来说,碳链短的比碳链长的容易吸收,不饱和的比饱和的脂肪容易吸收(表2、表3)。
表2 不同脂肪的脂肪酸组成 %
脂肪酸 乳脂 豆油 玉米油 棕榈油 猪脂 椰子油
辛酸+葵酸+月桂酸(C<12:0)
肉豆蔻酸 (14:0)
棕榈酸 (16:0)
棕榈油酸 (16:1)
硬脂酸 (18:0)
油酸 (18:1)
亚油酸 (18:2)
亚麻油酸 (18:3)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饱和
中链脂肪酸C<16
长链脂肪酸C>16
长链/中链 03
34
302
92
49
354
120
18
388
584
151
431
541
126 0
006
778
006
357
1909
587
85
1146
8635
756
79
8991
119 0
0
1019
008
249
2767
5957
0
1268
8732
689
1027
8973
874 03
30
430
02
30
390
10
05
493
497
101
465
525
112 015
128
2287
277
1683
3812
1215
09
4068
5394
132
2707
6755
250 5761
1703
885
0
266
667
227
003
8615
897
011
8349
1163
014
资料来源:穆玉云博士,朴相淑,2000年。
222 短链脂肪酸吸收好的原因
一是中短链脂肪酸酯化率低,大部分可以直接吸收,不必经过脂肪酶的降解,而长链脂肪酸必须经过酶解作用,形成脂肪微粒后才能被吸收;
二是中短链脂肪酸是通过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而长链脂肪酸必须在吸收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酯,才能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转运,再进入各个组织,前者速度快,后者速度慢。另外中链脂肪酸甘油酯能被各种脂肪酶较快、较完全地水解,提高了消化率和在体循环中的清除率,而脂肪酶对长链脂肪酸的水解作用较差。
表3 仔猪对不同长度的脂肪酸消化率 %
脂肪酸
3周龄的仔猪
7周龄的仔猪
短链脂肪酸
86
96
中链脂肪酸
70
90
长链脂肪酸
37
78
资料来源:潘宝海,1998年。
223 脂肪酸的饱和度
仔猪进食脂肪的脂肪酸消化吸收速度与不饱和程度呈直线相关。脂肪酸饱和度消化率的关系早经Freeman等(1968)确定,一般不饱和脂肪酸比饱和脂肪酸更易消化吸收(表4)。
表4 不同脂肪的不同饱和度脂肪酸消化率 %
脂肪来源 长链不饱
和脂肪酸 长链饱和
脂肪酸 棕榈油酸
C16:1 棕榈酸
C16∶0 硬脂肪
C18∶0 油酸
C18∶1 亚油酸
C18∶2 亚麻酸
C18∶3
豆油
椰子油
椰子油
豆油各半 9425
8602
9126 8104
6836
6181 650
5273
7679 9013
7667
6629 5798
4018
5270 9277
8617
8915 8449
7636
8344 6878
2315
5547
注:油脂的添加量是10%, (资料来源:刘金银,1999年)。
据Jones测定,豆油中饱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为1143%、8635%,而牛油中分别为4176%、3918%,这是造成牛油在仔猪日粮中利用效果低于豆油的主要原因。虽然椰子油的饱和脂肪酸比例很高,甚至高于牛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但由于大多是短、中链脂肪酸(C<14),所以在仔猪肠道中的消化率也相当高,饲用效果好于动物脂肪。
Gera等(1988)试验发现,玉米油比猪脂或牛羊脂更易被仔猪消化,断奶后1~4周平均消化率分别为842%、77%和754%。Mahan等在一项试验中发现,断奶仔猪对玉米油的消化率比牛羊脂、猪脂混合物高13%。椰子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但比牛羊脂脂肪酸链短,故也表现出与玉米油、大豆油等相似的仔猪易消化特性。
224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U/S)
Young(1963)指出,在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存在的情况下,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吸收增加。因而可以认为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整个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U)与饱和脂肪酸(S)的比率(Stahly等,1984)。短链和中链脂肪酸的消化率与日粮中U/S无关,因为它们容易形成脂肪微粒。Stahly等(1984)也认为脂肪的消化率取决于日粮中U/S,二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并指出U/S比值若高于15,仔猪对油脂消化率为85%~92%;若低于15则消化率直线下降。Powels等报道,U/S比值对生长猪则呈指数反应,当U/S为20时,其消化率最高。Pow1es等(1994)认为U/S为571时,仔猪对脂肪的消化能值还有提高。
因此,营养学家做了大量的试验将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油脂混合,利用脂肪酸组成的互补性,提高油脂的利用率,使用效果好于单一添加油脂组。
23 脂肪的添加量
目前,饲料中添加1%左右的脂肪是为了减少饲料生产工艺中粉尘的产生及便于制颗。增加脂肪的添加量可给仔猪提供能量。一些研究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脂肪的最适添加量为2%~4%。乌克兰生理生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在2~4周龄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3%的饲用动物油脂或向日葵油,仔猪日增重可提高10%~14%,每千克增重耗料可节省8%~10%,死亡率几乎减少一半。当断奶仔猪日粮中脂肪添加量提高到4%时,由于机体氧化脂肪酸的能力有限,导致大量的脂肪在脂肪组织内沉积,肌肉组织增长速度缓慢。
然而,Dove(1993)观察到,在7日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来源的脂肪,添加量分别为10%、17%、34%脂肪的颗粒料饲喂仔猪,生长速度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升高而加快。Azain(1995)研究也表明,当蛋白质水平为25%,脂肪添加水平为2%~17%时,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生长速度呈线性增加,但采食量无变化。由此表明,早期断奶仔猪根据日粮能量浓度调控采食量的能力比日龄较大动物差。研究认为,断奶仔猪日粮中脂肪的适宜添加量2%~4%,在断奶仔猪的日粮中添加高水平脂肪是否适宜有待进一步研究。
3 促进脂肪消化的物质
31 肉碱的添加
L-肉碱的主要作用是转运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膜以便进行β氧化。其作用效果与动物日龄、日粮组成(如氨基酸)环境条件有关。在断奶仔猪体内,L-肉碱的合成能力较差,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肉碱可提高脂肪利用效率。Hines等(1990)报道,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肉碱可提高仔猪断奶后3~5周的日增重和料肉比(p<005),并提高对豆油的利用率;乔清艳等(1998)亦得出了添加肉碱可提高添加脂肪日粮转化效率的结论。
32 卵磷脂与脂肪的利用
仔猪胆汁中的胆汁酸盐和磷脂是良好的乳化剂,可以使脂肪乳化,形成脂肪微粒(Micella),扩大胰脂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酶发挥作用,促进脂肪消化吸收。但断奶仔猪胆汁分泌量很少,乳化能力有限,故外源添加乳化剂非常必要(张鹤亮等,1999)。
卵磷脂是一种乳化剂,由于它的分子中既有亲水性基团,又有疏水性基团,是仔猪饲料中脂肪的良好乳化剂(王若军等,1997),从理论上讲可促进仔猪对脂肪的利用。
4 总 结
脂肪是一种高能物质,是一种理想的能量补充料。脂肪的消化吸收受饲料、动物自身生理状况、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进行日粮配方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以达到最大程度地提高脂肪利用率,改善仔猪生产性能的目的。目前,脂肪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已被多数学者认同的结论是:仔猪断奶后1~2周内对脂肪的利用效果较差,2周后利用率显著提高。对于断奶初添加油脂是否会诱导脂肪酶的发育,尚存有争议。
至于如何利用高能物质来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充分发挥脂肪的生理作用,是影响脂肪利用效果的关键,值得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一、在仔猪断奶后头几周饲料中添1.5克甲酸钙,可使仔猪的生长速度提高12%以上,饲料转化率提高4%,并能减少仔猪的发病率。 二、使母猪多产仔饲喂法 德国研究的方法是:从仔猪断奶的第三天起,给母猪喂食时添加200毫克维生素E和400克胡萝卜,到母猪发情时,将这二种添加剂的数量减少50%,喂至怀孕后21天为止。此法可使母猪产仔数增加21.9%,而且母猪、仔猪体质强壮,仔猪成活率高。 三、喂小苏打增重 美国家畜学博士斯蒂克发现,将小苏打加到缺乏赖氨酸的猪饲料内,可以弥补赖氨酸的不足,并有利于粗纤维的消化吸收,使猪长肉多,增重快。 四、饲喂微量元素铜增重 日本最新研究表明,在肉猪育肥期添加微量元素铜,可明显增加猪的体重,并抑制某些病菌对猪侵害,保障猪的健康生长。在加拌抗生素的饲料中,如再加拌适量的铜元素,可使猪日增重提高6.7%,饲料利用率提高2-5%。 五、喂糖精增重 国外研究发现,用适量糖精喂猪增重效果好。方法是:在每公斤配合饲料中加0.05克糖精,饲喂时先将糖精溶于水中再拌入料中,可使猪的采食量增加,日增重可提高7%。每增重百公斤毛猪,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 六、喂柠檬酸增重 英国研究发现,在猪饲料中添加柠檬酸,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改善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克柠檬酸,可使猪从日增重189克提高到216克。这种方法最适合喂养体重在5-10公斤的断奶猪。 七、给猪“搬家”育肥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试验表明,给育肥猪换圈,可使猪增加食欲,多上膘,生长加快。但换圈不宜过勤,以每月一次为宜。圈的大小、形式要基本相同。每组猪群不要任意调换或掺入新猪,否则猪群会感到不安,甚至相互咬头。 八、喂含氧汽水增重 据国外资料介绍,用含氧汽水喂养断奶小猪,每隔5天给断奶小猪饮用1次,小猪日增重200-250克。其中含氧汽水就是在普通的饮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氧气,通常是1升水中注1升氧。如能在汽水中加些催肥剂之类的添加剂,效果更好。 九、喂维生素C提高精液品质 德国发现,在公猪的饲料中,每日添加1-4克维生素C,可使公猪的精液品质有明显提高。另外,美国试验还证明,在临产前一周的母猪日粮中,每日添加1克维生素C,可大大减少仔猪脐带出血及仔猪死亡率。养猪不赚钱,是一些养猪农户共同发出的感叹。究其原因,除了选择的品种不对路和价格变化等因素外,主要还是技术原因。 农户养猪不赚钱的原因 饲喂方法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农户养猪不讲饲喂方法,还是沿用过去传统的饲喂方法,家里有啥喂啥,根本不讲究什么营养科学,就是有时买点儿配合饲料,也是和其它饲料掺和着饲喂,破坏了饲料的营养成分比例;其次是该生喂的不生喂,该熟喂的饲料不熟喂,该干喂的饲料不干喂,该稀喂的饲料不稀喂,而一贯采用“稀水灌大肚子”的传统饲喂方法;不定时定量饲喂,早一顿、晚一顿、凉一顿、热一顿,使饲料中一些维生素和蛋白质遭到破坏,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导致猪生长发育缓慢,饲养周期延长,饲养成本增加,饲养效益降低。 猪舍卫生条件差 猪舍内粪便满地,光线不充足,阴暗潮湿,冬季寒冷难熬,夏季暑热难耐,蚊子、苍蝇、虱子、跳蚤横行,影响猪休息,传播疾病,增加猪染病的几率,减缓猪生长发育速度,增加防治成本,甚至导致死亡,造成更大的损失。 不注意驱虫防病 不驱虫,猪从小到大不进行驱虫,任寄生虫侵扰,消耗猪体营养,影响增重。平时不注意防病,待猪生病后再治,不但花费了大把医药费,有时治疗稍不及时,还会造成猪死钱扔的严重后果。 阉猪方法落后 采用传统的手术阉猪方法,不但手术费贵,而且阉猪(特别是母猪)后,7天内不能饱喂,还要喂消炎药,花钱不说,还影响生长发育,空耗工时饲料,徒增饲养成本。 农户养猪不赚钱的对策 针对以上农户养猪不赚钱产生的原因,应采取以下技术对策: 科学饲喂 (1)合理搭配饲料。根据猪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选用不同阶段的适宜营养标准的配合全价饲料饲喂,满足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2)改变饲喂方式。改熟喂、稀喂为生喂、稠喂,减少饲养工耗,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3)增加饲喂次数,定时饲喂,育肥前期每天饲喂5—6次;后期每天饲喂3—4次,夏季要在每天凌晨补喂一次。 搞好圈舍环境卫生 (1)保持猪舍干燥卫生。经常打扫猪舍,保持猪舍干燥清洁,勤更换垫草,定期(一般15天左右)消毒。(2)保证猪舍冬暖夏凉。冬季猪舍要用塑料薄膜扣棚,提高猪舍温度;夏季要在猪舍周围栽植藤本植物或搭棚遮阳,并罩纱网防止蚊蝇进入叮咬侵扰,保证猪能正常安静的休息。 加强疾病防治 (1)定期驱虫。仔猪购进后,要进行驱虫,驱虫后第二天喂苏打片,隔2天再喂大黄苏打片健胃。驱虫后2个月,要对生长速度慢的猪进行第二次驱虫。(2)按时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预防疫病的发生,防止疫病扩散蔓延。 母猪补栏 购进母猪补栏要首选小母猪,因为小母猪抗病能力强,耐粗饲,生长发育快,好管理。 养猪新技巧 锯末屑养猪法。此法是德国农民养猪已广泛采用的一种新法。即在圈内加入发酵剂,后再铺一层锯末屑。数天后锯末屑便开始发酵,中心温度可达30-40℃,在冬天可节省取暖能源,且用过的锯末屑可作肥料。据试验,采用该法养猪,猪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且不易生病,平均每头日增重 100克。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效益好,而且有利于保护环境。 无污染养猪法。香港渔农处最近研究出一种无污染木糠养猪法。该法主要是利用新鲜木糠加上能分解废物的细菌,做成一块块“床垫”安放在猪栏里。每当猪排泄后,排泄物会因猪自行践踏而涌人木糠床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整块木糠就可抽起放在农田里作为肥料。这样,既解决了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的有机肥料。
采用生料喂猪,不仅节省人力、财力,而且能增加猪的采食量,促进增重,同时可减少饲料消耗。提高饲料报酬,但是必须讲究生喂的方法。
1、生喂饲料的选择 可选择作生喂的饲料主要是禾本科籽实,如玉米、小麦、稻谷等及其加工副产品,如稻糠、麦麸等。上述饲料煮熟后营养物质损失达13%以上,其饲养效果只相当于生喂的87%。此外,青绿饲料也应生喂,熟喂则大部分蛋白质和维生素遭到破坏。不过豆科籽实饲料,如黄豆、豆饼、花生饼、豆渣等饲料中含有一种抗胰蛋白酶能阻碍猪体内胰蛋白酶对豆类蛋白质的分解。因此,此类饲料不能生喂,须高温处理后再喂。
2、生喂方式有讲究 生喂可分湿喂和干喂两种,湿喂料与水的比例不能超过1:2.50,否则就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最适宜的比例应该为1:1。拌好的饲料,以能挤出水滴为宜。干喂是以粉状的形式饲喂,饲后再喂水。干喂的好处:一是饲料不易变质,配1次可喂几天,节省人工;二是便于制成配合饲料喂猪。
3、生料要消毒 生饲料喂猪要注意洗净和消毒,以免感染寄生虫病。消毒的方法可用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最好的办法是种植饲料的场地,不用猪粪或用未发酵过的粪肥,以防虫卵污染。含有某些毒素的菜籽饼、棉籽饼、鲜木薯、荞麦等,一般须经粉碎、浸水、发酵或青贮等工序,等毒素去掉后才可生喂。
4、生料粉碎要适宜 生料粉碎颗粒直径以1.201.80毫米为宜。这种粒型猪吃起来爽口,采食量大,长膘快,直径小于1毫米猪采食时易粘嘴,影响适口性,并易引发胃溃疡;直径大于2毫米,粗糙、适口性差,猪不喜采食。
5、精青生料要分开喂 猪饥饿时,消化液分泌最旺盛。精饲料营养丰富,体积小,粗纤维少,适口性好,质量高,易消化,故应先喂精料,如精青料混合喂,则由于青料的体积大,水分多,降低了精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且青料中过多的水分又能冲淡消化液,从而降低了消化功能。
6、生喂料的用量要适宜 生饲料喂猪,喂量因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而有所区别。仔猪和育肥猪可任其自由采食,种猪则不然,要定量供应,否则,因采食过量,造成脂肪沉积而影响繁殖。通常非配种期的种公猪精料日用量要控制在22.50千克,配种期可喂至33.50千克,妊娠期母猪,精料日用量为22.50千克,哺乳期为56千克。
7、要供应足够的饮水 喂干料的猪,要供应足够的饮水。冬季饮水量为干饲料的23倍,春秋季为4倍,夏季为5倍。特别是哺乳母猪和仔猪更不能缺水,不然会影响母猪的乳汁分泌。水质要清洁,水温保持冬暖夏凉。
8、改喂生料时要逐步过渡 由熟料改喂生料时,要有一个过渡时期,先将1/3的料改喂生料。35天后改为2/3,再过35天才全部改喂生料,否则会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改为生料后的头几天应控制用料量,防止猪因过食而引起消化不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