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化学改性是什么?

木材化学改性是什么?,第1张

通过化学药剂与木材中的反应基团(主要是羟基)在催化剂(或没有催化剂)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二者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提高木材的尺寸稳定性、防腐能力或其他性能。木材化学改性不同于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用化学药剂处理木材,药剂和木材之间没有化学反应产生。

有许多化学药剂可以用来对木材进行化学改性,如酐类、醛类、环氧化物、异氰酸脂、酰基氯、羧酸、内酯、烷基氯及丙烯腈均能与木材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对木材化学改性有很多分类方法,按照木材与化学药剂生成共价键的形式可以分为生成酯键、缩醛键和醚键三大类。木材与酸酐、异氰酸酯、酰基氯、羧酸的反应生成酯键;木材与醛反应生成缩醛键;与烷基氯、内酯、丙烯腈、环氧化物生成醚键。如果按照改善木材尺寸稳定性的机理来分可以分为交联反应和充胀反应。木材经过交联反应和充胀反应后尺寸稳定性可大幅度提高,但二者作用机理绝然不同:经过交联反应处理的木材试样与未经交联反应处理的木材试样具有相同的干体积,但经水膨胀后,经交联反应处理的木材试样湿体积远远小于未经交联反应处理过的木材试样;充胀处理的木材试样干体积大于未经充胀处理过的木材试样干体积,经水膨胀后,二者具有相同的湿体积。有些充胀剂是不与木材发生化学反应的,如聚乙二醇(PEG)处理木材,PEG只是沉积在木材细胞壁中,使木材处于胀大状态;浸渍木所用酚醛树脂虽在木材细胞中产生缩聚反应,并对木材细胞壁有充胀作用,但酚醛树脂并未与木材发生化学反应,均不属于木材化学改性。

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即已着手木材化学改性的研究,最早研究的交联反应是与甲醛的反应,最早研究的充胀反应是木材乙酰化处理。中国在80年代,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亦先后开展过木材乙酰化的研究。

交联反应

因为1个甲醛分子可以同时与2个木材纤维素链上的羟基反应,故称为交联反应,其反应式为:

木材的抗胀率(ASE值)随木材中甲醛含量增加而增加,当甲醛含量为41%时,ASE值为55%;当甲醛含量为7%时,ASE值为90%。经甲醛处理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大幅度下降,如ASE值为60%的处理材,韧性只为原有的20~30%,耐磨强度只为原有的7%。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大幅度下降使得交联处理未能投入实际使用。有人认为甲醛处理的木材,木材易损是因为短而僵硬的交联单元(即O—C—O)引起的。假如交联单元中不只是一个碳原子,那么这个交联单元就会比较柔软,从而有人设想用碳链较长的双官能团的化学药剂来进行交联反应。

木材乙酰化处理

充胀反应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木材乙酰化处理。木材乙酰化处理就是用醋酐与木材中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并同时产生副产物醋酸,其反应式为:

木材乙酰化处理可以分为液相乙酰化处理和气相乙酰化处理。早期的木材乙酰化处理是醋酐在催化剂(吡啶或氯化锌)作用下进行反应。目前一般采用醋酐的二甲苯溶液(体积比为1∶1),不用催化剂,在100~130℃下进行木材乙酰化处理。木材经乙酰化处理后,当木材增重达20~25%时,充胀后木材体积与木材生材的体积相当,抗缩率(ASE值)可达70%以上,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乙酰化木材由于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使那些引起木材腐朽的微生物不能依赖新的木材分子而继续生存,从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能力。木材增重为192%时,埋桩试验证明,乙酰化木材寿命为175年,而未经乙酰化处理的木材对照件只有27年。一般说来,经乙酰化处理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略有改善,抗压强度、硬度、比例极限纤维应力等均有增加,韧性没有变化,顺纹抗剪强度、弹性模量略有下降,针叶树材的抗弯强度有所增加,而阔叶树材的抗弯强度则有所下降。

木材乙酰化处理长期以来之所以未能大规模投入生产,其原因主要是:①产品总带有醋酸味;②由于木材长期处于酸性状态,迟早会导致木材纤维分解,致使强度下降;③木材中残存的酸对嵌入木材的金属件(如螺钉)有腐蚀性;④有一半醋酐未能与木材反应,生成醋酸,从而生产成本过高。

除甲醛之外,大多数能与木材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药剂都发生充胀反应。木材因充胀所增加的体积随充胀药剂的增加而增加,当药剂重量为木材的20%左右时,经过处理的木材之体积接近于湿材的体积。经过这样充胀的木材与水接触,只产生很小的体积膨胀,这是充胀处理之所以能使木材达到很高尺寸稳定性的缘故。

尽管木材化学改性迄今未能大规模投入实际使用,但人们还是给予极大的期望,不断地探索新的化学药剂、新的工艺,以求改善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抗腐蚀能力、阻燃性等性能,并且谋求降低处理费用,争取早日投入实际使用。

木材防霉剂一般有三种使用方法:

1、喷洒处理:直接使用大型的工业桶装防霉剂利用低压喷抢对原木或者是板材进行喷洒。按照比例 1:10 用水稀释配制成喷洒液

2、涂擦处理:小面积的板材也可以使用毛刷进行擦涂处理。

3、浸泡处理:将木材防霉剂倒入水泥池中,木材放入浸泡20分钟左右,增重在5%左右。

以上就是 赞誉防霉 给大家总结的木材防霉剂的三种使用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整枝是提高杨木无节化程度的重要措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可采用等高整枝或等径整枝。等高整枝即根据国标规定,按2米段规格材为标准,第2年的整枝高度为4米,第3年为6米。等径整枝,即第1年不整枝,第2年开始按旋切材心材5厘米的标准进行整枝,也就是第2年和第3年整枝时,按林木直径进行整枝,但整枝高度不超过8米。尤其是采用等高整枝,既方便操作,又对林木生长影响甚微,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造林方式对杨树枝下高、主枝和枝冠的形成和分配有较大的影响。在4种不同的造林方式对比试验中,萌蘖造林和2根1干苗造林可以大大提高自然无节比例,从而减少整枝。萌蘖造林适用于以纤维材原料林的更新造林,2根1干苗造林适用于新造林地。应用2根1干苗造林时,应就近育苗,减少运输过程,保证苗木不受损伤,特别是不能有断梢等情况。

1 认真实行零部件尺寸规格化,使零部件尺寸规格与锯材尺寸规格相衔接,以充分利用板材幅面,锯截出更多的毛料。

2 操作人员应熟悉各种产品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和要求的前提下,凡是用料要求所允许的缺陷,如缺棱、节子、裂纹、斜纹等,不要过分地剔除,要尽量合理使用。

3操作人员应根据板材质量和规格,将各种规格的毛料集中配料、合理搭配和套裁下锯;可以将不用的边角料集中管理,供配制小毛料时使用,做到材料充分利用。

4在不影响强度、外观及质量的条件下,对于材面上的死节、树脂囊、裂纹、虫眼等缺陷,可用挖补、镶嵌的方法进行修补,以免整块材料被截去。

5对一些短小零件,如线条、拉手等,为了便于后期加工和操作,应先配成倍数毛料,经加工成净料后再截断或锯开,既可提高

生产

率和加工质量,又可减少每个毛料的加工余量。

6合理确定工艺路线,减少重复加工余量,除了需要胶拼、端头开榫等零部件外,在配料时应尽量做到一次精截,不再留二次加工余量。

7 在满足设计要求下,尽量选用边角f料或加工剩余物、小规格材配制成小零部件毛料,做到小材升级利用。根据实践经验可节约木材10%左右。

8 应积极选用薄锯片、小径锯片,尽量使用刨削锯片或“以锯代刨”工艺,缩小锯路损失,一次锯口可节约木材在30%〜50%。

9 应尽量采用画线套裁及先粗刨后配料的下料方法。生产实践证明,可提高木材利用率9%〜12% (如采用交叉画线效果会更好)。

10 对规格尺寸较大的零部件,根据技术要求可以采用短料接长、窄料拼宽、薄料胶厚等小料胶拼的方法代替整块木材,用于暗框料、芯条料、弯曲料、长料、宽料、大断面料等,既可提高木材利用率,做到劣材优用、小材大用,又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强度,减少变形和保证形状尺寸稳定。

可以增加的

杆的重量都是出厂时候就设计好的,自己想加重量的话只能在杆的最后加入铅条、铁条,或加个加长把

台球杆:是击球工具,用优质木材做成。球杆前细后粗,可长可短,一般说,球杆不应该短于91cm ,球杆过长,使用也不易掌握,对瞄准与击球都有影响,所以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杆。

杆体呈圆形,前细后粗,笔直,长度在13m-15m之间,杆头(细端)直径在9-12mm左右。皮头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击球,皮头是用优质皮革制成,富有弹性,可以控制击球时的撞击力,同时防止打滑,为了防止打滑,应击三四次球以后在皮头上擦涂涩粉。要时常修整打磨皮头,以使之处于最佳状态。

杆头一般用硬制金属或塑料制成,皮头粘在杆头之上,也是起保护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301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