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动脉穿刺步骤是什么?

标准的动脉穿刺步骤是什么?,第1张

你好,不知你是学哪个专业,这是我收藏在电脑里的一个医疗网站的资料,提供你做参考

1、穿刺径路

(1)桡动脉:病人腕部伸直掌心向上,手自然放松,穿刺点位于手掌横纹上1~2cm的动脉搏动处。

(2)肱动脉:病人上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穿刺点位于肘横纹上方的动脉搏动处。

(3)股动脉:病人仰卧,下肢伸直稍外展,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的动脉搏动处。

2、步骤(以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

(1)桡动脉穿刺插管:通常选用左手。将病人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上,手腕下垫纱布卷,使手腕背屈60°。术者的左手中指触及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定位,示指在其远端轻轻牵拉,穿刺点在两手指间(图6-83)。常规消毒皮肤、铺巾,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术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对准中指触及的桡动脉方向,在接近动脉时才刺入动脉。如有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插入导引钢丝;如无血液流出,可徐徐退针,直至有血液涌出,表示穿刺成功。插入导引钢丝时应无阻力,若有阻力不可插入,否则将穿透动脉进入软组织内。最后,经导引钢丝插入塑料导管(图6-84),并固定导管,即可测压。

(2)股动脉穿刺插管: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cm处触及股动脉搏动,用左手示指、中指放在动脉搏动表面,示指与中指分开,穿刺点选在两手指间。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及局部麻醉,右手持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其余同桡动脉穿刺插管术(图6-85)。

(四)注意事项

1、动脉穿刺术仅于需动脉采血检查及动脉冲击性注射疗法时使用。

2、穿刺点应选择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3、拔针后局部用纱布或棉球压迫止血,压迫后仍出血不止者,则需加压包扎至完全止血,以防形成血肿。

4、置管时间不宜超过4d,以防发生导管源性感染。

5、留置的导管应采用肝素液持续冲洗(速度为3ml/h,肝素浓度为2u/ml),以保证管道通畅,避免局部血栓形成和远端栓塞。

  瘦就要吃的好,并且要加强锻炼,注意平时的饮食。

  发展柔韧素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其伸展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力"的拉伸作用的结果。柔韧素质的练习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练习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地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一、柔韧素质练习的方法

  (一)主动或被动的静力拉伸方法

  缓慢的将肌肉、肌腱、韧带拉伸到一定酸、胀、痛的感觉位置并略有超过,然后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种方法可减少或消除超过关节伸展能力的危险性,防止拉伤,由于拉伸缓慢不会激发牵张反射。一般要求在酸、胀、痛的位置停留6秒~8秒,重复6~8秒。

  (二)主动或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

  有节奏的、速度较快的、幅度逐渐加大的多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拉伸方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用力不宜过猛,幅度一定要由小到大,先作几次小幅度的预备拉长,然后加大幅度,从而避免拉伤。每个练习重复5~10次(重复次数可根据专项技术需要而增加)。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自己的力量拉伸,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靠同伴的帮助或负重借助外力的拉伸,但外力应与运动员被拉伸的可能伸展能力相适应。

  上述方法可单独采用亦可混合运用,练习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二、发展柔韧素质可采用的手段

  (一)在器械上的练习:利用肋木、平衡木、跳马、把杆、吊环、单杠等。

  (二)利用轻器械的练习:利用木棍、绳、橡皮筋等。

  (三)利用外部的阻力练习:同伴的助力、负重等。

  (四)利用自身所给的助力或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压腿时双手用力压同时上体前压振;在吊环或单杠上作悬垂等。

  (五)发展各关节柔韧所采用的动作:压、踢、摆、搬、劈、绕环、前屈、后仰、吊、转等。

  三、发展各关节柔韧性的练习方法、手段

  (一)肩关节

  肩关节是由半球形的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的球窝关节,所以肩关节是关节中最灵活、活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它的加固主要靠喙肱韧带和三角肌。因此该关节的练习用以增加肩部肌肉力量同时增加肩部柔韧。

  发展肩关节的柔韧练习主要有主动或被动地压肩、拉肩、吊肩、转肩等。如手扶肋木的体前屈压肩、背对肋木双手上握向前的拉肩,在单杠或吊环上作各种握法的悬垂、借助绳或木棍的转肩练习。

  (二)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尺关节、挠尺关节、肱挠关节构成。它是由内侧、外侧副韧带及挠骨环状韧带加固。肘关节的运动时屈伸动作较多,所以在发展屈肌力量练习的同时配以屈肌的伸展性练习。主要采用压肘、旋内、旋外、绕环的练习。

  (三)腕关节

  腕关节由挠腕关节(使手屈伸、内收外展)及腕间关节(使手旋转)构成。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能力:采用俯卧撑推手、倒立爬行等练习;篮球、排球、乒乓球、手球、网球等项目对手腕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既发展屈伸、内收外展又发展旋转的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来发展;举重运动员发展手背后屈柔韧等。

  (四)膝关节、胯关节

  1、膝关节:膝关节由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及髌骨后的关节面以及半月板构成,由内外侧副韧带、髌骨韧带、交叉韧带加固。膝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腿部后面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的伸展性;发展屈膝能力主要发展腿部前面肌群(股四头肌、缝匠肌、胫骨前肌、姆长伸肌)的伸展性。

  2、胯关节:由球形的股骨头与胯骨的胯臼构成。由于胯臼较深,并有软骨形成的关节盂加大与股骨头的紧屈适应,虽然它是球窝关节,但运动幅度受到限度。它的加固由髌骨韧带及股圆韧带加固。

  胯关节的柔韧主要发展前后、左右开胯的能力。

  发展膝关节、胯关节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称为腿部柔韧练习。经常采用的练习有主动或被动的压腿、踢腿、摆腿、劈腿等。

  (五)踝关节

  由距骨上关节面、胫骨内踝关节面、胫骨下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前后韧带薄弱,而两侧的内、外侧副韧带较强。

  踝关节主要发展背屈和背伸及内翻外翻的能力。

  体操运动员主要发展足背的绷脚面能力,常采用各种后足背的练习;足球运动员主要发展内、外翻的能力;举重运动员主要发展背屈的能力等。

  (六)脊柱

  由26块椎骨组成,椎骨之间靠椎间盘连在一起。其中有23块椎体有椎间盘,椎骨之间由于椎间盘的弹性有少许转动,当肌肉牵动椎骨时,每一个椎骨少许转动的总合就使脊柱有了相当大的运动幅度。因此脊柱能前屈、后倾、向右侧屈、向左侧屈及转动。

  脊柱的柔韧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的柔韧。

  1、颈椎柔韧主要采用头前后屈、左右侧屈、左右转动及绕环的练习。

  2、胸腰椎柔韧常结合在一起练习,主要采用下腰、甩腰、体前屈等练习。

  四、发展柔韧素质的具体方法

  柔韧素质的发展应从各项目的特点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以下根据教学训练体会,提供一些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供教学训练时参考。

  (一)手指手腕柔韧性练习

  1、握拳、伸展反复练习。

  2、两手五指相触用力内压,使指根与手掌背向成直角或小直角。

  3、两手五指交叉直臂头上翻腕,掌心朝上。

  4、手腕伸屈、绕环。

  5、手指垫高的俯卧撑。

  6、杠铃至胸,用手指托住杠铃杆。

  7、用左手掌心压右手四指,连续推压。

  8、面对墙站立,连续做手指推撑。

  9、左、右手指交替抓下落的棒球(或小铅球)。

  10、靠墙倒立。

  (二)肩关节柔韧性练习

  1、压肩

  (1)手扶一定高度体前屈压肩。

  (2)双人手扶对方肩,体前屈直臂压肩。

  (3)面对墙一脚距离站立,手、大小臂、胸触墙压肩(逐渐加大脚与墙的距离)。

  (4)练习者背对横马并仰卧在鞍马上,另一人在后面扶着他上臂下压。

  (5)两人互相以手搭肩,身体前倾,向下有节奏地肩压。

  2、拉肩

  (1)双人背向两手头上拉住,同时作弓箭步前拉。

  (2)练习者站立,两手头上握住,帮助者一手拉练习者头上手,一手顶背助力拉。

  (3)练习者俯卧,两手相握头上举或两手握木棍,帮助者坐练习者身上,一手拉木棍,一手顶其背助力拉。

  (4)背对肋木坐,双手头上握肋木,以脚为支点,挺胸腹前拉起成反弓形。

  (5)背向肋木站,双手反握肋木,下蹲下拉肩。

  (6)背向肋木屈膝站肋木上,双手头上握肋木,然后向前蹬直双腿胸腹用力前挺。

  (7)侧向肋木,一手上握一手下握肋木向侧拉。

  (8)体前屈坐垫下,双手后举,帮助者握其两手向前上推助力拉。

  3、吊肩

  (1)单杠各种握法(正、反、反正、翻等握法)的悬垂摆动。

  (2)单杠负重静力悬垂。

  (3)杠悬垂或加转体。

  (4)后吊:单杠悬垂,两腿从两手间穿过下翻成后吊。

  4、转肩:用木棍、绳或橡皮筋作直臂向前、向后的转肩(握距逐渐缩小)。

  (三)腰腹部柔韧性练习

  1、弓箭步转腰压腿。

  2、两脚前后开立,向左后转,向右后转,来回转腰。

  3、体前屈手握脚踝,尽量使头、胸、腹与腿相贴。

  4、站在一定高度上作体前屈,手触地面。

  5、分腿体前屈,双手从腿中间后伸。

  6、分腿坐,脚高位体前屈,帮助者可适当用力压其背部助力压。

  7、后桥练习,逐渐缩小手与脚距。

  8、向后甩腰练习。

  9、俯卧撑交替举后腿,上体尽量后抬成反弓形。

  10、双人背向,双手头上握或互挽臂互相背。

  11、肩肘倒立下落成屈体肩肘撑。

  (四)胸部柔韧性练习

  1、俯卧背屈伸。练习者腿部不动,积极抬上体、挺胸。

  2、虎伸腰。练习者跪立,手臂前放于地下,胸向下压。要求主动伸臂,挺胸下压。

  3、练习者面对墙站立,两臂上举扶墙,抬头挺胸压胸。要求让胸尽量贴墙,幅度由小到大。

  4、练习者背对鞍马头站立,身体后仰,两手握环使胸挺出。要求充分伸臂,顶背拉肩,胸。

  5、练习者并腿坐在垫子上,臂上举,同伴在背后一边向后拉其双手,一边用脚蹬练习者肩背部,向后拉肩振胸。

  (五)下肢柔软性练习

  1、前后劈腿。可独立前后振压,也可以将腿部垫高,由同伴帮助下压。

  2、左右劈腿。练习者仰卧在垫子上,屈腿或直腿都可以,由同伴扶腿部不断下压。

  3、压腿:将脚放在一定高度上,另一腿站立脚尖朝前,然后正压(勾脚)、侧压、后压。

  4、踢腿:原地扶把杆或行进,正踢(勾脚)、侧踢、后踢。

  5、摆腿:向内、向外摆腿。

  6、控腿:手扶支撑物体,前控、侧控、后控。

  7、弓箭步压腿。

  8、跪坐压脚面。

  9、在特制不同形状的练习器上练习脚腕不同方位的柔韧(特制练习器械见弹跳力部分)

  10、用脚内侧、外侧、脚跟、脚尖走。

  11、负重深蹲,脚跟不离地使脚尽量弯曲。

  12、双刀腿坐,双脚互相顶位,双手相拉,一人前俯,一人后仰。

  13、背对背坐,双手头上拉,一个前俯,一人后仰。

  (六)踝关节和足背部柔韧性练习

  1、练习者手扶腰部高度肋木,用前脚掌站在最下边的肋木杠上,利用体重上下压动,然后在踝关节弯曲角度最大时,停留片刻以拉长肌肉和韧带。

  2、练习者跪在垫子上,利用体重前后移动压足背,也可将足尖部垫高,使足背悬空做下

  压动作,增加练习时的难度。

  3、练习者坐在垫子上,在足尖部上面放置重物,压足背。

  4、做脚掌着地的各种跳绳练习。

  5、做脚前掌着地的各种方向、各种速度的行走练习。

(1)对抗性静力练习:根据发展某一部位肌肉的需要,确定一定的姿势,身体姿势保持不变,用极限力量对抗固定的物体。

(2)负重静力练习:根据发展某一部位肌肉的需要,确定一定的姿势,身体姿势保持不变,负一不定重量练习。

(3)慢速力量练习:动作速度很慢,不借助反弹和惯性,靠肌肉的紧张收缩完成。效果非常好。 (1)绝对力量: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85%--100%练习,次数:1—3次,组数:6—10组。

(2)速度力量: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65%--80%练习,次数:5—15次,组数:4—6组。

(3)力量耐力:一般以最大负重量的40%--60%练习,次数:15—30次,组数:2—4组。 (一)上肢力量

羽毛球运动的上肢力量应重点发展、提高挥拍击球的力量及速度,使出球凶狠,给对手造成威胁。

上肢力量训练主要是发展手腕、小臂(前臂)、大臂(上杯)肩部等部位的肌肉力量。

1常用的训练方法:

(1)持哑铃练习

哑铃推举 哑铃体前平举

哑铃前平举 哑铃俯立侧平举

哑铃扩胸 哑铃两臂交换摆动

哑铃侧平举 哑铃前臂屈伸

哑铃体前臂交换推 哑铃臂环绕

(2)徒手练习

墙手倒立 墙手侧立臂屈伸

俯卧撑俯卧撑推起击掌

指卧撑 仰卧撑

(3)双人练习

a牵拉:两人面对面站立,两腿前后分开,两人的同侧脚相对顶住,同一侧的手互握,两手同时用力牵拉对方,一方的脚离地为失败。

b抗阻力臂屈伸:两人面对面站立,两手指交叉互握,做抗阻力的臂屈伸练习20次至30次。练习时两人的脚均不得离地。

c推小车:练习者直接俯撑,身体挺直,同伴握其双脚跟抬起他的身体,做快速的双手撑地向前爬行练习,也可攀台阶。

(4)肋木练习

握肋木两臂屈伸 侧上举

前倒推起 水平静力支撑

(5)沙袋球和实心球练习

单手正面推掷球 单(双)手体前上抛球

单手侧向推掷球 双手向后抛球

单手肩上前甩球 双手侧抛球

(6)杠铃练习

单手上举 站立推举 提铃上举

斜上推举 颈后推举 直臂上举

前平举 坐推举 卧推举

上提杠铃 转动杠铃杆 俯卧扩胸

扩胸:双手各持一杠铃片,做直臂扩胸动作

(7)单杠引体向上

2常用的上肢专项力量练习方法:

(1)连续挥羽毛球拍:按羽毛球运动的各种击球动作,做快速挥拍和用力挥拍。

(2)挥网球拍:方法同上。

(3)持轻量的哑铃,连续、快速地做挥拍练习。

(4)对墙连续挥拍击球。

(5)对墙掷垒球。

(6)拉橡皮条上摆、下摆 (二)下肢力量

下肢力量训练是关键。羽毛球运动员的负担量主要是在下肢,而下肢运动的特点是前、后、左、右等方面的转换步法。因此,加强下肢力量训练,能够为快速移动步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肢力量训练主要是发展髋部(骨盆部)、腿部(大、小腿)、足部(足部辅具)

1常用的训练方法:

(1)徒手练习

静力半蹲

单腿蹲起

蹲起

单足跳

纵跳

屈体跳

侧向跳

挺身跳

立定三级跳、多级跳

蛙跳

跳起抱膝

跳起转身

(2)双人练习

驮人跳

小腿力量对抗

拉手单足跳

侧弓步交换跳

挂肘跳

跳人马

(3)沙袋球、实心球练习

俯卧双脚夹球后摆起

俯卧双脚夹球腿屈伸

双脚夹球上抛

双脚夹球前抛

双脚夹球后抛

双脚夹球侧抛

双脚夹球向前蹲跳

跳跃沙袋球、实心球

(4)杠铃练习

肩负杠铃提踵

肩负杠铃蹲起

肩负杠铃半蹲起

肩负杠铃弓箭步换腿跳

肩负杠铃半蹲跳

肩负杠铃左右侧跨跳

肩负杠铃前、后、左、右跳

肩负杠铃弓箭步走

肩负杠铃蹬上台阶

2常用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1)弓箭步交叉跳。要求动作幅度大的,要向上蹬力强;动作幅度小的,要动作频率快。

(2)前后左右并步跳。要求蹬地快,前后左右变向时要有随髋动作。

(3)垫步半蹲向前、后跑。要求两腿配合协调,后腿提起,频率快。

(4)并步半蹲,左、右移动跑。要求左右起动快。

(5)弓箭步起蹬、回蹬。要求中等速度完成动作,节奏明显。

(6)膝关节弯屈左右蹬地。要求后跟提起,中速完成。

(7)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要求变换方向时,髋的动作要明显。

(8)沙坑练习。上述练习方法可在沙坑中进行。

(9)负重练习。上述练习方法可身穿沙衣,腿绑沙袋进行。 (三)躯干肌肉群(腹、背肌)力量

羽毛球运动中的转体步法,各种扣杀动作以及上网救球后回中心等多种动作,都需要强有力的躯干肌肉力量。因此,对羽毛球运动员来说,不能忽视提高躯干肌肉群(腹、背肌)的力量。

躯干肌肉群(腹、背肌)力量的一般训练方法和专项训练方法基本相同。常用方法有:

(1)徒手练习

仰卧起坐

仰卧举腿

仰卧两头起

仰卧蹬伸

俯卧体后屈

仰卧起坐转体

俯卧体后屈转体

(2)肋木练习

背悬垂直腿上举

背悬垂屈腿上举

背悬垂侧举腿

背悬垂举腿绕环

(3)沙背心、沙护腿练习

背屈伸转体

侧屈体

马头仰卧举腿

斜板仰卧起坐

俯卧举腿

仰卧两头起

(4)静力腹肌和背肌

(5)凳上徒手或负重俯卧体后屈

(6)徒手或负重转体

(7)多球练习杀球

(8)徒手练习挥臂,结合转体,前屈动作明显。

此病多是由于手及足部的关节或腱鞘内的滑液增多所形成,称“腱鞘囊肿”。肿物为半球形,表面光滑、基底固定,橡皮样硬度,无明显压痛。可随腕部及足背屈伸出现突出明显。一般需由医生确诊。

(1)可用力挤压,将囊壁挤破,肿物消失,但还可能复发。

(2)用粗针头吸尽囊内液体,然后向囊内注射强的松龙并加压包扎。

(3)利用手术方法完全切除肿物。

其实,锁死手腕这几个字是对初学者说的,在初学时大部分的教练员要求学员的手腕式锁死的,固定的,不要动手腕可能是你最常听到的话,当然了,锁死手腕也是为了避免很多问题出现,原因如下:

第一就是固定手腕可以减小控制拍面角度的难度,这样可以更快速的达到击球时候的拍面控制——垂直地面。

第二就是为了精准度。特别是正手的击球动作都是朝着高能够打出高速、强力网球的方向演进,因此,正手击球动作越来越要求上肢整体成为一个非常稳固的杠杆,才能将身体的力量充分传导到网球上,作为整个正手击球动作的最后一个力量传导环节,非常灵活的腕关节如果不能够在击球的瞬间“锁死”在最稳固的位置上,就无法形成一个非常稳固的杠杆,无法保证击球的精准度。

第三就是防止受伤。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没有经过一定程度的腕关节力量训练,一般腕关节的力量都会比较弱,而初学者又容易在击球时过分发力,如果你在 击打网球的时候没有固定好自己的手腕,可能在击球的那一刹那或者是来球的冲击力的作用下,造成手腕瞬间背屈至最大角度,这个过程在手腕肌肉力量不够强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受伤的。

因此,在初学网球的时候,为了将来的正手击球动作的合理以及防止手腕受伤,教练一般都会要求学员锁死手腕。当然了,当你学会技巧了之后,也就不用锁死手腕这一步了,如今不论是正手击球,还是反手击球,理念还是非常流畅的,动力从腿部一直传递到拍头,手腕锁死的话,肯定是不能够出现鞭打的效果的,这个时候的手腕用力更多的是在动力链条的最后阶段把力量传递出去。

鼠标手的主要表现为手部逐渐出现麻木、灼痛,夜间加剧,常会在梦中痛醒。不少人还会伴有腕关节肿胀、手动作不灵活、无力等症状。

下述的现象的发生应该就是鼠标手了:

1,手掌、手指、手腕、前臂和手肘僵直、酸痛,不适。

2,手部刺痛,麻木,冷。

3,握力和手部各部位协同工作能力降低。

4,夜间疼痛。

5,疼痛可以迁延到胳膊,上背,肩部和脖子。

鼠标手就是“重复性压力伤害”。一般来说,手腕在正常情况下活动不会妨碍正中神经。但在操作电脑时,由于键盘和鼠标有一定的高度,手腕必须背屈一定角度,这时腕部就处于强迫体位,不能自然伸展,按摩,方多好贴,热敷缓解。

  又是考试题?

  肩关节

  组成: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连结构成。

  结构特点:

  ⑴ 头大盂小,有关节盂唇加深关节盂;

  ⑵ 关节囊薄而松弛,上壁有喙肱韧带加强;

  ⑶ 关节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运动: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作:

  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全能)

  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构成。

  结构特点:

  ⑴ 一个关节囊内包有3个关节,分别为:

  肱尺关节: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肱桡关节: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

  桡尺近侧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 桡切迹构成

  ⑵ 关节囊前、后壁薄弱,两侧有韧带加强,

  桡骨环状韧带与尺骨桡切迹构成骨纤维环,容纳和固定桡骨头

  ⑶ 桡骨环状韧带与尺骨桡切迹构成骨纤维环,

  容纳和固定桡骨头

  运动:主要为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

  桡腕关节

  组成:由桡骨的腕关节面、尺骨头下方的关节 盘、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构成。尺骨和豌豆骨不参与其组成

  运动:屈、伸、收、展和环转

  髋关节

  组成 :由股骨头和髋臼连结构成。

  结构特点:

  ⑴ 头小窝深,有髋臼唇以加深髋臼;

  ⑵ 关节囊紧张而坚韧,周围有髂股韧带等强大

  的韧带加强;

  ⑶ 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韧带内含血管营养

  股骨头。

  运动: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

  (全能)

  膝关节

  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连结构成。

  结构特点:

  ⑴ 关节囊薄而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强:前方有髌韧带,内、外侧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等;

  ⑵ 膝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防止股骨后移;后交叉韧带:防止股骨前移。

  ⑶ 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字形;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字形

  ⑷ 关节囊的滑膜层形成:髌上囊和翼状襞

  运动:

  ⑴ 主要是屈、伸;

  ⑵ 半屈膝时,可作轻微的旋转运动。

  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组成: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连结

  构成。

  结构特点:关节囊前后壁松弛,两侧有

  韧带加强。

  运动:主要为背屈(伸)和跖屈(屈)

“我的手睡到天快亮就麻醒,这是不是压迫到血管了?”、“机车骑一段路,手就麻得厉害,我都不敢骑车了。”、“手麻到没力,碗都快掉下来了。”、“真的要开刀吗?我被吓到晚上睡不着,结果更麻!”这些都是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常有的叙述,也是手指麻木最常遇到的原因。

手麻-腕隧道症候群

症状

手指麻木情况从初期的偶尔发生,逐渐恶化到整天都麻,特别是一段时间不动之后(如睡到半夜之后麻醒),或受到手腕背屈的压力(如骑乘机车或单车握住车把时),症状更加明显。如果不加处理,有可能导致大拇指基部的肌肉萎缩,造成伸展与握力减弱,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好发族群

长时间使用电脑者(所以又叫“滑鼠手”)、绘图人员、家庭主妇、机械维修员、喜爱手工编织者。怀孕时与更年期前后妇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糖尿病及洗肾患者,也容易罹患此疾。

Prevention 预防

1、从事手腕吃力重的工作者,宜维持适当休息,并进行手部运动,以减轻手腕压力及增加手腕部软组织的延展性与柔软度。

Treatment 正确治疗

2、找出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善。让手腕多处于自然放松状态,避免手腕长久处于弯屈位置。

3、使用手腕固定副木(可由职能治疗师以热塑性塑胶量身特制),或市售的副木型护腕(请参考第九六页)加以保护,减轻患部压力。

4、药物治疗:非类固醇消炎药(NSAID)、肌肉松弛剂、维生素B1、B2、B6、B12制剂,协助神经修复。

5、物理治疗:热疗、蜡疗、超音波、电疗。

6、必要时可由有经验的医师精确地在横腕韧带下局部注射,以减少肿胀压迫。

7、经保守性治疗无效或有显着肌肉萎缩者,则建议手术治疗。包括传统手术法或内视镜微创手术,效果相当好。

腕隧道—手部重要神经

正中神经(Median nerve)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无名指的感觉和大拇指对掌肌,是管控手部功能的重要神经。当它经过手腕时,会穿过由“腕骨”与“横腕韧带”围绕构成的“腕隧道”。

此构造可能因为体质改变(如怀孕或停经前后的妇女)、外伤、反覆受压受力(如揉面团、做家事、手洗衣服)、长时间捉握物品等等,造成软组织肿胀、滑液囊发炎,以及良性肿瘤(如腱鞘囊肿),使隧道变得狭窄,进一步挤压到正中神经,而导致“腕隧道症候群”。除了临床症状与评估外,神经传导检查可提供更确切资讯,让我们确定神经压迫部位及了解病情的严重程。

手麻,看似一个毛病,造成的原因却有非常多种。中风?颈椎神经压迫?末梢循环不良?糖尿病造成周围神经病变?还是前面提过的肘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想要正确判断,就得从神经解剖的概念、临床症状,加上必要的检验如影像医学(X光、电脑断层、磁振摄影、肌电图、神经传导速率检查等等),详细分析后才能得到结论。

在此,我先针对通过手腕的三条主要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受压迫而引起的手部麻木做说明。通过手腕的三条神经,均源自颈椎。从颈椎一路走到手指这整个路径中,只要被压迫或受伤,就可能引起麻木。由于手腕活动量大,压力自然就容易集中在此处。想要了解到底是哪条神经受压迫,可以经由了解它们在手掌上的支配区域,来推测病变所在。

手腕三条神经压迫症状

不论哪条神经受压迫,麻木感是共同的症状,随着压迫的增加或处理不当,不舒服的程度也会跟着提高。如果神经支配到肌肉,当病情恶化时,就会出现肌肉萎缩无力的症状。

在推测的压迫点扣击轻敲时,若出现显着的麻木感,称为Tinel's 征象,可帮助我们正确诊断受压迫的神经是哪条。

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压迫,若发生在手腕处,其好发族群与治疗方式有雷同处,治疗则首在避免过度使用与压力。避免按摩推拿,可能使病情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桡神经位于手腕桡侧的浅层,轻轻触敲就可能感觉到一阵麻,特别不能去按压,否则桡神经有机会直接被压伤。我们就看过不少因不当按摩引起的伤害,不可不慎。

腕隧道强化2式

1、两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平举在前,掌心向下。

2、踮起脚尖,身体微向倾,两手掌心向下,十指向前伸探出到手臂伸直。

3、接着指尖向上翘,掌根下压,五指张到最大。

4、而后屈指握拳收回,同时收手肘到胸前,脚跟落地。动作时手指及前臂需要用力,宛如将手张到最大,用力抓住东西,而后用力拉回一般;同时藉由拉回的力量,脚跟放下。

5、重复以上动作20次为1回,早晚练习。

Tip:此动作源自《易经筋》出爪亮翅一式,经过简化修改后,应用于临床上是强化手前臂、腕、指劲力及灵活度的好方法,同时加上踮脚动作,可增进整体平衡协调力,为上肢疾病如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腕指肌腱炎、扳机指、妈妈手的预防保健及调理动作。但是若在前述疾病发作期,则宜先就医诊治,等待症状缓解后,方可循序渐进练习,以减少疾病再度复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376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