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修复手术过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

韧带修复手术过后怎样进行康复训练,第1张

建议到专门的康复中心,韧带修复手术基本上会造成ROM的降低,自己锻炼可能掌握不好度,为了加强康复效果,可以躺在床上进行膝部加压的膝部屈伸练习,如果有困难可以固定髋关节,让人固定脚踝做抗阻屈伸训练。主要还是为了恢复活动度,三个月是最佳期,错过康复效果就不好了

这篇文章我们来 聊聊膝骨关节炎 ,啥是膝骨关节炎?可以简单理解成平常说的膝关节炎。这里膝骨关节炎,指多种因素引起膝关节里面关节软骨(比如半月板)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等, 软骨发生了磨损、裂开等损伤,导致了膝关节疼痛,这样的一种退行性疾病,就是膝骨关节炎 。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比如家里父母、长辈等都会有它的烦恼。医学上对它的治疗,我们常常听到的有手术治疗,比如半月板修补或者置换等等其他手术治疗。当然,除了手术治疗之外,有没有保守疗法效果比较好呢?可以免除手术的痛苦。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里就来讨论一种保守疗法, 从肌肉激活的角度来看如何去减缓这种疼痛

先来简单论述一下 什么是从肌肉激活的角度 膝关节周围的肌肉 一个重要功能, 肌肉的协同收缩配合 帮助减轻膝关节负担 ,防止关节内压力过大,损伤关节。同时,人体在步行的过程中,下肢肌肉激活是有一个先后的顺序,也叫做是一种肌肉之间的协同工作,才让人体完成正常步行。比如一个方便面工厂,一个工人A负责袋子里填充方便面,另一个工人B负责封口。如果AB没有协同好,B提前做了封口,那A就无法包装,这就无法产出合格的方便面。 肌肉 同样也是这样,那么多块肌肉之间需要协同配合,才能完成正常的步行。而如果 长期的不协同 肌肉启动顺序错乱 ,那么身体结构就会出现问题, 疼痛就会慢慢表现出来

研究者在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做了一些关于肌肉激活模式的研究。

第一方面做了肌肉力量和肌肉张力方面 的研究。在力量上,患者存在负责下肢屈伸肌群力量尤其是 股四头肌肌肉力量下降 ,肌群之间的肌力不均衡。另外还有肌张力的原因,肌力就是肌肉力量,但跟肌张力不是同一个概念。举个简单例子,肌张力可以理解为,当身体放松时,你想让一块肌肉也是放松的,但是它却异常兴奋,变长了或者缩短了,这样的话就是不正常的肌张力。当肌肉拉长时,肌张力是增高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常出现 股外侧肌(大腿外侧肌肉)、胫骨前肌(小腿前侧肌肉)、腓肠肌内侧(小腿后侧肌肉)处于拉长状态 ,长期弯腿走路患者 股直肌(大腿前面肌肉)也是被拉长状态

第二方面,做了肌肉启动顺序研究 。正常人的膝关节,上楼梯时, 大腿前侧股四头肌和大腿后侧腘绳肌 ,启动顺序有较大时间差,可能会隔12s,而 膝骨关节炎患者 ,两大肌群却是趋于 同时激活 。此外,患者做膝关节屈伸运动时, 股外侧肌(大腿外侧一块肌肉)和股内侧肌(大腿内侧一块肌肉),股内侧肌比股外侧肌延迟激活 。研究发现,这样的延迟激活,会使膝盖疼痛的几率增大。而膝痛影响周围肌肉激活,而肌肉激活不正常又会导致并加重膝痛。

综上所述,膝骨关节炎患者,存在下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异常、屈伸肌群(股四头肌和 绳肌)同时激活、股内侧肌激活延迟于股外侧肌等问题 ,这些会 导致膝关节疼痛 和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了解了这些问题,会带来疼痛的加重,保守治疗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来解决疼痛。

保守疗法,通过增强肌肉力量,改变异常肌肉激活模式,稳定关节,降低关节负担,从而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下面介绍 三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1、 手法治疗

研究发现, 传统推拿手法 治疗,能够改善下肢肌肉张力。另外, 关节松动术 ,可以增大关节活动度,改善股内外侧肌协调性,减轻疼痛。(关节松动术,通过特殊手法,作用于关节,国外传入中国)。两者均有较好的效果。

2、抗阻训练

抗阻训练,包括等长、等张和等速训练,这些都需要由专业人员(如康复治疗师)做训练指导,切勿盲目训练。等速训练,需要专业训练仪器:等速训练仪。抗阻训练,可 有效提高屈伸肌群肌力,减轻疼痛

3、肌内效贴

大家在运动赛事会看到运动员身上贴的花花绿绿的胶布,就是 肌内效贴 ,也有人叫功能性贴扎。贴布, 可以改善肌肉协同 纠正肌肉失衡,矫正关节对位对线,增加膝关节稳定,减轻疼痛

以上三种疗法,针对相应问题进行对应治疗,可产生不错的治疗效果。此外,还有 运动治疗、辅助支具 等疗法对此类问题也有改善作用,可辅助配合治疗。以上治疗方案,还因 个人情况不同而出现治疗方案的不同, 请在正规医疗机构,在医生、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治疗。

这篇文章,希望可以给被膝骨关节炎困扰的患者,提供新的保守治疗方案选择。保守疗法,相较于手术、药物等方法,具有安全、有效、易于大家接受。

动动手指,把文章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人群。 关注小彭说康复,为你持续分享更多缓解疼痛康复相关科普知识 。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分享出你的看法观点。

参考资料:

[1]邢华,龚利,邵盛,储宇舟,陈浩,何鹏飞,沈佳韵基于肌肉激活模式膝骨关节炎物理治疗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03):80-83

[2]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 何霞,金荣疆,唐涛,陈伟,张业欣,苟远涛,唐俊,杨慧琳,陶静,彭欣茹,刘雅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04)

[3]等速肌力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研究[J] 徐远红,王俊华,谢谨,高峰,刘飞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06)

[4]采用表面肌电分析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肌内效贴布治疗的疗效[J] 宗轶 烜 ,田雨,车金涛,冯凌婧,马青妍,陈颖,吴乾利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36)

五分化训练顺序常按胸、背、肩膀、手臂、臀腿来进行。

拓展知识

练胸肌是上肢伸肌发力动作,并且是多关节复合动作,也会涉及练到肩和臂部的肌肉。

之所以放在前面练,是因为做抗阻动作是需要肩(三角肌前束和中束)、臂(肱三头肌等)来协助发力完成的,假如先安排了练肩臂部位的肌肉,容易导致先疲劳,无力再辅助保证练胸的动作。

肩部主要是围绕三角肌的前束、中束及后束来练。

背部肌肉主要是以大圆肌、斜方肌和背阔肌等为主的训练,但也会附带练到三角肌后束以及肱二头肌、前臂肌肉。

练背肌是上肢屈肌发力动作,为多关节复合动作,也会关联到肩和臂部的肌肉发力,其抗阻动作需要三角肌后束、肱二头肌及前臂肌肉来协助,同样为了保证不让肩臂肌肉提前疲劳,也是练背放在前面练。

这样再经过专门集中训练,持续刺激更深、效果更好;同样前两天附带练过的臂部肌肉再放在后练,可以暂且休息。

臂部主要是练上臂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以及前臂肌肉。

臂部既有屈肌群,又有伸肌群,进行抗阻训练会有一些拮抗肌群动作(如臂弯举+臂屈伸),训练间隔宜在2~3天,在前面周一、周二的练胸、背动作时,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已得到一定的深度刺激,周四正好可以接连延续并再集中训练,这样积累性更好。

臀腿部位主要练臀大肌、股四头肌、腘绳肌以及小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等。

臀腿是大肌肉群,训练动作强度大,疲劳深恢复慢,一般同部位大肌肉群训练间隔要3~4天,新手恢复时间会更长些,所以放在一个训练循环的最后训练较合适(周六、日又是停训休息,便于体力更好恢复)。

脑梗死的患者,主要是因为脑部个某个区域的血管堵塞引起的脑细胞局部的缺血坏死,从而导致某些功能丧失的一个疾病。 脑梗死患者要怎么恢复不能笼统说,不同的梗死部位,患者功能的缺失是不一样的,需要的恢复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脑梗死的不同的时期,恢复的重点也是不是一样的。 所以呢,最好还是到医院里,由医院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进行充分的评估之后,根据目前的功能受损的情况,以及想达到的目标,制订具体的康复的方案,并且选择合适的康复措施,来进行康复是比较好的。 不过还是有两个原则,适合所有的患者: 第一个,就是尽量的多鼓励患者,患者对自己功能恢复的信心,对于最后功能恢复的情况非常重要。那些认为自己能恢复的比较好的人,通常真的恢复的比较好。 第二个,患者能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这也是一种锻炼。多数家属过度保护的患者,反而恢复的不好。 谢邀!大家好,我是神经内科Dr魏。脑梗死发病率高,很多患者会遗留明显后遗症,其致残率高达334% 338%。本人从医十余载,一直与脑梗死的患者打交道,深知脑梗死造成的残疾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摧残,希望通过这篇文章集合本人从医的经验和国家指南规范为大家提供治疗建议! 脑梗死恢复与治疗时期有关 脑梗死主要分为三个时期:超急性期,急性期,康复期。每个时期的治疗至关重要。 一、超急性期: 这个时期是治疗 脑梗死的”黄金时间窗“ 。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治疗,挽救的脑细胞就越好,恢复就越好。 发病45小时以内 ,可使用阿替普酶(09mg/kg)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30%,也就是30%的人症状可以完善缓解,剩余的人后期逐渐恢复。 发病8小时 ,存在大血管梗死的患者,可使用血管内取栓治疗,经过特殊筛选(脑灌注成像)的患者 可延长至24小时内使用取栓治疗 。 可惜的是,我国目前静脉溶栓率只有5%,血管内取栓率更低,大部分人是错过了这个黄金治疗期,就需要后续的治疗。 二、急性期: 这个时期 一般指发病2~14天 。 治疗包括: 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或氯吡格雷75mg/日),抗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20mg/晚或瑞舒伐他汀10mg/晚),改善循环(血栓通、丹参),营养神经(奥拉西坦、胞膦胆碱),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饮酒)等治疗。 三、康复期:这个时期贯穿整个治疗时期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可以从急性期就开始康复治疗。 研究已证实,康复治疗是降低脑梗死患者残疾程度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对于错过静脉溶栓和血管内取栓患者最好的恢复方法。

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是降低残疾最有效的方法,具体如何康复治疗? 一、脑梗死早期良肢位摆放、体位转移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鼓励患侧(偏瘫侧)卧位,适当健侧卧位,尽可能少用仰卧位,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半靠位。 在护理人员或家人的帮助下渐进性地进行体位转移训练, 例如,由床上转移到椅子上坐着 。 卧床期患者应坚持肢体关节活动度训练,也就是 在他人帮助或自行抬手、抬脚训练 。 二、脑梗死早期站立、步行康复训练 脑梗死偏瘫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尽快离床,借助器械进行站立、步行康复训练。 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应积极进行抗重力肌训练、患侧下肢负重支撑训练、患侧下肢迈步训练及站立重心转移训练,以尽早获取步行能力。

三、脑梗死后的肌力训练 脑梗死早期应重视瘫痪肌肉的肌力训练,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交互性屈伸肌肉肌力强化训练可以改善脑梗死瘫痪肢体的功能。 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功能电刺激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功能。 四、脑梗死后肌张力变化和痉挛的康复 痉挛(指肌张力增高) 的处理要从发病早期开始,痉挛的处理原则应该是以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为主要目的。 抗痉挛肢体、关节活动度训练、痉挛肌肉缓解牵伸、夹板疗法等方法可以缓解肢体的痉挛。 痉挛影响肢体功能时,可使用巴氯芬、替扎尼定等口服抗痉挛药。 局部肢体肌肉痉挛严重影响功能时,建议使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减少上下肢的痉挛程度,改善肢体功能。 五、脑梗死后早期语言功能的康复 建议由言语治疗师对存在交流障碍的脑梗死患者从听、说、读、写、复述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针对性的对语音和语义障碍进行治疗。 给予患者简单指令训练、口颜面肌肉发音模仿训练、复述训练,口语理解严重障碍的患者可试用文字阅读、书写或交流板进行交流。 六、脑梗死后吞咽功能的康复 首先进行吞咽功能测试,做饮水实验(喝一小杯水,观察是否有呛咳)。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咽喉肌训练,冰刺激和神经肌肉电刺激等。

七、树立信心,积极治疗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脑梗死的现状,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主动训练,做力所能及的事,这对肢体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语 脑梗死的恢复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患者错过了静脉溶栓或血管内取栓治疗,遗留肢体功能障碍,后期肢体恢复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见证过,很多积极康复锻炼的患者后来恢复到生活可以自理,也见过本来有机会恢复到生活自理,但是自己的主动性不强,不愿意配合康复训练,后来就一直卧床了,真是同病不同命! 作为医生,必须以专业和科学的态度来科普,万万不能误导大家。如果有人说,肢体瘫痪了吃几副药或者短期做点训练,就可以完全恢复,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脑细胞的死亡是不可再生的(死一个少一个),所以脑梗死肯定有后遗症,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参考资料:

1、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2、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8 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情,得了脑梗塞的人情绪低落,要是有一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配合好医生按时吃药,积极煅练身体保持乐观情绪,一年或更少的时间会好起来的。我一七年得了脑梗塞,当时半个身不遂,现在我不但什么活能干了,而且二十多年没摸 汽车 ,现在能开车满处跑了,各相指标都正常了,自我感觉比四十多身体更好了。许多病都消失了,原来我是胖子体重二百八十多斤,通过医生指导减肥,现在一百七十多斤,减肥了一百多斤,现在浑身上下轻松了,现在仍然按时吃药,积极配合好医生煅练身体。 脑梗后症状不同处理方法不同。 根据多年的康复工作经验,简单扼要归纳几点: 1、没有引起肢体或语言、吞咽功能障碍的腔隙性梗塞或小灶脑梗,出院后遵医嘱,控制血压、血脂、适当活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要注意改变既往的生活习惯,防止再发。 2、急性期经过临床治疗,肢体功能正常,就是动作都能做出来,只有力量减弱,感觉一侧没有另一侧有力量,加强力量训练,控制基础病。 3、急性期后,出现功能障碍,比如一侧肢体功能丧失、喝水呛咳,语言障碍,这需要到正规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最大程度的改善功能状况,目前技术较为成熟,效果可靠。 4、后遗症期:经过系统康复,仍存在部分功能障碍,需要家庭康复,根据出院时,治疗人员设计的家庭康复方法,坚持训练,要注意安全防护,防止跌倒摔伤骨折以致于前功尽弃。 5、多次脑梗、完全瘫痪,卧床的,需要加强护理,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勤翻身扣背,防止褥疮、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感染。有条件尽量让其每天保持一段时间坐位或被动站立位,可提高生存质量。 脑梗死的威名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它在医学上也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就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供血障碍,使得脑组织发生缺血、坏死,进而引起不能说话、无法走路、嘴歪眼斜、肢体麻木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由于很多人得了这个疾病以后自理能力下降,因此会造成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而且也给家庭和 社会 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可能很多人得了脑梗死都心存疑问:是否能够经过治疗彻底恢复正常?这个其实取决于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治疗是否及时。如果一个人从发现脑梗死到及时治疗,这段时间在6小时以内,是很有可能通过恰当的治疗而恢复正常的。但是如果进行治疗的时候,时间已经超过了6个小时,那就很有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 我们的脑细胞和别处的细胞不太一样,它们坏死了,就很难再生。所以,现实中得过脑梗死的人又有后遗症,一辈子就是那样的了,也不会变轻。那得了脑梗死以后应该怎么办?今天医者良言为您解答这个疑惑。 1尽快送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脑梗死发现的越早,送到医院的时间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否则等脑细胞已经坏死的时候,那谁也无力回天。病人被送到了以后以后,只能抢救那些尚未死亡的脑细胞,而已经死亡的脑细胞是无法再抢救过来了。这就如同我们家里种的庄稼,那些旱死的庄稼再怎么浇水也是活不过来了,而那些只是耷拉叶的庄稼还是有机会恢复正常的。

在住院期间,患者家属要注意辅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虽然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一定要坚持。如果不会那些功能锻炼,也可以让医生或者护士协助一下,家属好好学习。因为得脑梗死的前3个月是很关键的,如果功能锻炼合适,是很有可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的。 病人在住院期间肯定会心情低落,而且自己可能因为无法说话和行走出现无法接受的现象,其家属应该多和病人沟通,增强自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2注意清淡饮食: 脑梗死患者在出院以后应该尽量做到低盐、低脂、低糖、低能量饮食,每天吃的食盐总量控制 6g,不吃油炸或者油煎以及动物内脏等油腻性食物,不吃甜食或者糖果,吃饭控制在8分饱。 可以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因为一方面它们可以为人体补充足量的营养物质,另外里面含有的维生素、抗氧化剂可以保护血管,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同时需要注意补充一些优质蛋白,常见的包括鸡蛋、鱼肉、牛肉等。 3按时服用药物:

很多脑梗死患者在得脑梗死之前可能有很多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该按时服用药物,积极控制这些疾病,否则以后再发脑梗死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出院以后,如果没有禁忌症,是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因为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相比,再次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比较大的,而且脑梗死每发作一次,就加重一次。 4坚持运动: 脑梗死患者在出院后尽量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这样也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而且运动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这些都有利于降低再次脑梗死的风险。 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每天应该运动30 45分钟之间,尽量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果实在运动不便,就让家人协助活动。 5其他: 主要包括戒烟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自己的体重指数BMI 24、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首先简单来讲,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患者的最基本生命安全,保障病情不在进一步的进展,保障并发症的消除。所以对于脑梗死的患者而言,一定要遵从正确的医疗意见,定期复查,积极的改善自身的身体状态,减少之前的错误生活理念,减少再次复发的因素。 其次再讲一下患者家属的参与,大多数的人得脑梗之后,心情都是相对比较低落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家属和他,共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鼓励他去进行锻炼,督促他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去维护整体的康复。 最后着重讲一下患者的参与,这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患者的参与这里面分为好多种。大致分为两大类型,一个是被动参与,一个是主动参与。 被动参与其实就是医生护士对于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它是属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虽然他可以主动去选择究竟采取何种治疗的方案,但是具体的实施,他也是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比如说打什么种类的吊瓶,做什么样的康复,采取什么样的手术方式等等。其实这方面主要还是以医生护士的参与为主。 主动参与就是他的主观能动性,这里面包含的因素就相对比较多。 首先就是他的心态,很多得病的人他的心态都是很低落的,他自身能否得到一个积极的调节,周围的家属,朋友是不是能够给他一个非常良好的心态,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当中也见过有的人非常的配合治疗积极主动锻炼,往往这样的人后期预后是很好的。而也见过有的人抵触锻炼,天天就是哭,这样的人后期的恢复也是非常差的。 再次就是他的意志力能不能坚持,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康复的方法是非常专业性质的,需要很多人的参与,不仅仅是外科医生,内科医生,康复治疗师,护士等等。而作为我们医生护士来讲,他都是教授了一些方法,而且住院的时间相对于整个的恢复来讲,也是非常短暂的,只有学会了一些方法,那么在后期继续的坚持,这样才是更好的康复。 所以作为患者本人而言,教授了很多的康复功能的方法,能否坚持实施下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有的人可能坚持了5年10年,那么后期恢复的很好,而有的人可能只是坚持了一两个周,然后就破罐子破摔,这样的人在后期康复也不好。 再次就是理念的问题,这个是与医生护士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个也与患者的,理念有非常大的关系。 国家分为三级诊疗,每一级医院都有每一级医院的水平,如果一个患者他仅仅只是想维持现状,嫌弃看病太麻烦,那么可以去相对较小的医院,那在这种医院来讲,他的理念也相对比较落后,也只能维持现状。 而如果一个患者他想恢复的更好,有这个能力去大型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去大型三甲医院进行积极救治,对于脑梗的整体处理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很多时候治疗的理念是千差万别的。 所以要想去怎样康复方法非常非常的多,而且我在文中也提到了,究竟去哪里才能更好的去康复,所以明白了这些事之后,你的心理上面就能够更加明确,我究竟应该怎么做。 祝福大家都能够身体 健康 ! 脑梗是脑梗塞的一种简称,临床上称为脑梗塞,脑梗塞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脑梗塞的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和梗塞灶大小,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在治疗方面主要为急性期的一般治疗,治疗原则为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脑水肿的治疗和急性期溶栓治疗。这些层面都是由专科医生完成。生活的养护工作也是患者恢复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主要讲一讲生活中患者怎么做可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一、规律饮食,建议少吃盐少吃高脂肪,清淡饮食,适当多吃蔬菜水果,此外,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上的控制。 二、及时复诊,检测和控制各项高危因素如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 三、杜绝抽烟与喝酒。 四、作息规律,不熬夜和昼夜更替。 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康复锻炼,瘫痪严重者需家人帮助活动肢体,卧床的要定时翻身。适当运动锻炼,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制定运动锻炼方案。 六、遵循医嘱按时按量的服药,不可随便增加服药的剂量。 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的老年人,脑梗并不是罕见病。如果脑梗不小心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幸运的保住了性命,那么就面临脑梗后的恢复问题以及如何预防脑梗再发,我觉得应该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得了脑梗以后该怎么办? 得了脑梗之后首先当然是要送医院积极治疗,建议去较大的综合医院,一般都有卒中中心,能够以最快的时间解决梗阻,尽可能地减少脑损伤及保留功能。在医院治疗结束后很多人还会遗留有各种并发症,如腿脚不灵活,说话不流利,手臂乏力麻木等。

对于脑梗后的后遗症要积极进行功能恢复训练,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找回信心,重新融入生活。对于患者本人而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即使得过脑梗,很多人还是能够活的很好,还是要好好的生活。对于家属而言,多鼓励多安慰多陪伴是对患者最大的支持。 对于脑梗过的患者,一定要调整好血压、血脂,避免脑梗再次发作,再发脑梗死亡率比较高。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戒除烟酒,正规服用降压降脂药物,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轻易发怒。自律是避免脑梗再发的良药。 脑梗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脑梗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健康 ,高危人群应注意预防。

脑梗患者该怎样恢复? 脑梗发生后,患者即使是经过治疗后,也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干扰患者的生活质量。后遗症常见为偏瘫、失语等,很多患者无法自理,而及时的康复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后续的治疗: 脑梗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后,已有的病理因素仍然存在,血管仍有堵塞风险,因此其复发风险很高。对于患者而言,即使是出院后仍需坚持后续的药物治疗,且需定期复查。患者药物治疗应该包括对原发病的治疗,如降脂药、降压药等;抗血小板聚集药,以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以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等。 2、积极的康复锻炼: 及时和有效的康复锻炼是减少患者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康复锻炼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一般而言,患者出院后即可开始锻炼,从家属协助下的被动活动开始,如按摩、翻身、起卧等,逐渐过渡到主动活动,如起床、坐立、行走等,直至尽可能的恢复自理能力。语言锻炼也应注意耐心进行。患者在康复期间,一定要注意保持乐观心态,不可有情绪激动、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3、 健康 的生活方式: 患者在恢复自理能力后,在坚持治疗的同时,必须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少食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等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粗粮等,切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饱;注意适度运动,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注意情绪管理,切忌愤怒、激动、兴奋、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注意严格戒烟戒酒;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切忌过劳、熬夜等;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寒冷刺激;注意预防便秘,防止过度用力等。 脑梗后,最重要的是“早”,也就是尽早治疗,其预后与是否及时治疗有很大关系,发病6小时以内是公认的“黄金治疗时间”,否则不仅会有严重后遗症,更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过了危险期,步入恢复期,其实更应该行动! 相比之下,此时生命已经保住了,但也必须及时开展治疗,以前是为了不死,现在是为了不残。 发病后的6小时是“黄金急救时间”,稳定后的6个月也是“黄金恢复时间”,虽然不能说:6个月内一定会恢复或超出6个月就不能恢复的话,但最初这6个月时间,确实是患者恢复的黄金时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脑梗又名缺血性脑卒中,这个名字更能代表其致病机理,患者的负责相应功能的区域因为血液灌注的缺乏而发生坏死,自然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但这种坏死是需要时间的,虽然说细胞非常脆弱,只要几分钟没有得到能量供应就会死亡,可我们的血氧是有存货的,可以勉强支撑几个小时,在这个阶段只要能及时恢复血供,那么脑细胞是可以重获新生的 如果没有及时恢复血供就麻烦了,由于患者脑梗死的区域不同、年龄不同、大小不同、时间不同,其导致的后遗症也有所不同,视力下降、耳聋耳鸣、口眼歪斜、失语偏瘫均可能发生,有些症状可能导致患者生不如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们说脑梗致残的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恢复,消除后遗症,重回 健康 生活? 首先,我必须强调,这时候的患者治疗目的必须变化,需要从治好转变为恢复,二者虽然看似相同,但概念和难易度完全不同,更没有任何医生敢给出保证,因为患者脑细胞的坏死数量是不同,死了就是死了,不可能二次重生。

患者必须改善饮食习惯,少吃高盐、高脂食物,同时需要定时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如果还有其他诸如三高的问题,也要视情况增减药物,二者的作用并不是为了逆转病情,而是为了防止脑梗死的二次复发,这适用于所有脑梗患者,也是患者出院后,医生必须强调和要求的。 那么对于后遗症的治疗,除了患者和家属日以继夜的康复训练外,还需要考虑根源(脑区域组织的神经和细胞)。 就拿存在肢体活动障碍后遗症的患者为例,之所以是因为负责运动区域发生了坏死,本来应该努力工作的细胞没有了,那么这部分工作就没有人继续,自然会出现异常,但这种说法其实是比较初级的,如果在具体点,比如说我们在做一件事时,不可能只有一处区域激活,反而会有很多区域被同时激活,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是最基础的思考也需要协同作业,这种协同作业其实依赖于一个范围很广的神经网络系统,也就意味着除了细胞以外,神经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我们的人体存在很多休眠细胞,我们可以理解为储备人员,当相应的神经细胞发生坏死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对休眠的神经细胞进行激活,使患者的后遗症缓解,乃至消失。

脑卒中后肌无力和肌肉痉挛是影响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肌肉无力是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缺失症状,患者的下肢肌力强化与步行速度是相关的,研究证实了肌力强化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积极作用。通过给予脑卒中患者渐进式抗阻训练,证明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患侧和健侧的下肢髋膝力量、提高运动功能;早期功能电刺激被证明能提高卒中患者上肢功能、ADL和步行速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

脑卒中早期应重视瘫痪肌肉的肌力训练,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交互性屈伸肌肉肌力强化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功能。

针对相应的肌肉进行功能电刺激治疗、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传统针灸等,可以提高瘫痪肢体的肌力和功能。

在抗阻力训练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动作的运动轨迹和运动幅度,运动幅度越大对肌肉的拉伸和挤压感越强,所以对于一个动作我们都是尽量做到肌肉最大化的伸张。在我们训练时,会经常听到一些人说,“再下去一点”“幅度再大一些”这样可以让肌肉充分的收缩,不过我想告诉你的是,完整的全程动作确实会降低你的训练效果,如果你对此有疑问,那么说明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如今大家都深信不疑,认为训练时用完整的动作范围可以带来更多的好处,不只是最大肌力和体格的提升,对于维度的增长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肌肉的成长确实需要强大的拉伸和刺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全程动作会让你一直持续收缩的肌肉放松,这对于增肌的人来说,就像“拦路虎”一样阻挡着你的去路,那些口口相传的全程动作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单臂哑铃臂屈伸是一个很好的训练三头的动作,对于三头的刺激非常强烈,但是问题在于这个训练动作的动作范围,我们都知道这个动作要利用到肘关节的活动,我们可以完全屈曲然后再伸展至极限,但并不表示我们必须用这种全程的方式来进行,你需要用的是三头肌屈伸需要的动作范围,这有很大的差异。

你的起点应该是小臂与大臂呈90左右的状态,然后伸展至手臂快要接近水平的位置,很多人觉得这只是半程的动作,肌肉的活动范围并不大,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区间范围内,是肌肉最为紧绷的状态,肱三头肌也可以达到持续收缩的效果。

不仅是三头的训练,其他的动作中也有类似的问题。

在哑铃推肩的动作中,很多人会将手臂下落至低于肩膀的位置甚至更低,然后在往上推,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拉伸效果,让肌肉达到最大的张力,但其实这样的做法会让肌肉休息。

在图中可以看出,当手肘低于肩部时,三角肌中束并没有明显的参与发力,反而达到一个比较放松的姿势,当手肘与肩部平行时,可以看见前束和中束会有很强烈的收缩效果,所以当你推肩时,你的起始位置应该是手肘平行于肩,在动作过程中也要一直保持这种姿势。

你会发现三角肌一直在持续收缩的状态,中间并没有放松的时间,这样下来每一下动作都可以让肌肉充分的训练,而且做起来难度会更大,你甚至推不了平时做的重量。

在哑铃侧平举中,如果你想让肌肉同样保持持续的张力,那么你就得知道,三角肌的持续收缩的距离大概在哪一段,经过测试以后你会发现,你下放的位置并不是大家所说的大臂贴紧身体的,而是大臂与身体的夹角大约为20~30之间,如果低于这个角度那么肌肉就会在不经意间进入到休息状态,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虽然只是非常细微的差别,但是训练的效果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都知道肩膀的活动范围是可以越过身体的,当你越过中线你就让肩膀失去了张力,所以侧平举下放时尽量离身体有一定的距离,但同样的训练动作用不同的器械会有不用的效果。

同样是侧平举的动作,如果用滑轮来做的话,那么和哑铃比起来就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可以在图中看见,在下放的过程中就算是贴紧身体还是被内收到更内侧时,肌肉都一直在保持的持续的张力。

所有的动作范围并不是固定的,并不是活动度越大效果越好,有的动作则会达到相反的效果,这会根据动作以及选择的器械来决定。

像深蹲、卧推这样的大肌群训练中,因为肌肉是一直在承受着重力的,所以会持续的发力,同时这也会误导我们以为所有的动作完全的运动范围都会使肌肉持续发力。

所以你选的训练动作,该用怎样的活动范围都需要思考过,不是每个动作都要用完整的动作范围,要学会针对不同的动作,用适合的动作范围,来保证肌肉的持续紧张。

重点不是你用什么动作,而是你怎么做这些动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每一个动作都有其自己的价值,这个动作能达到的效果未必是其他动作能代替的。

很多人训练的时候一直坐在板凳上,结果别人循环了好几次了,他可能还在回复信息中。

抗阻训练中,休息时间是一个关键又被人忽视的部分。

问问那些专业的健美运动员他们一般会练多少组或多少次,你会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问他每组之间休息多久,你会一无所获。休息时间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它们会影响你训练的效果。但绝对不是拿来玩手机!

平衡

为了得到最好的结果,你必须在每组之间休息控制好时间来恢复,而非休息太长,因为过长的休息时间会削弱训练产生的荷尔蒙效应。

一般来说,最大限度地刺激生长激素的产生是促进肌肉生长的唯一因素。因此,建议休息较短时间以(30-60秒之间)促进最大化的生长激素生产。然而,事实证明,生长激素的产生只是一个谜,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

影响肌肉生长的三个主要因素是机械张力、代谢应激和肌肉损伤。在这些因素中,机械张力是最重要的,是肌肉生长的主要原因。

假如你想让肌肉生长,你必须不断地进步。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复合动作,像深蹲、硬拉、卧推和划船,这些动作都让你以一个很高的强度来举起最大的重量。

通过把休息时间减到最小值会产生一些问题:健身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举起足够重的负重来增强力量。

当然,休息时间减到最小值你可以得到强烈的泵感,感觉到肌肉燃烧,心率的上升,并且疯狂地流汗。但如果你没有举起足够大的负重或增加次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永远不会练出理想的肌肉。

尽管这样,代谢应激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变量。代谢压力本质上是“泵感训练”,刺激生长激素发挥作用。

进行这种训练的最好方法是“更高次数”的动作和分离练习,像飞鸟、弯举、侧平举、腿屈伸和腿弯举。较短的休息时间有利于积累肌肉内的疲劳和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

最后一个因素,肌肉损伤,就是简单的训练来损伤和分解你的肌肉纤维以获得重建。通过训练足够多且大负重的训练来兼顾前两个因素,你肯定会造成大量的肌肉损伤。

尽管有些方法可以专项地增加肌肉损伤,像放缓离心收缩等,但这样做的效果还是比不过通过增加更多的负重有效。

把一切放在一起

所以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因素,让我们来谈谈你如何使用它们来确保你的训练中的最佳休息时间。这真的就像1-2-3,或者确切的说是3-2-1简单。

因为机械张力是最重要的,你的训练应该从最难的复合举重动作开始,重点是大重量,变得更强壮,刺激睾酮的分泌。

在这些动作的训练中,每组之间应该休息3分钟(有时甚至最多5分钟),以此来保证你能尽可能地举起尽可能大的重量,而不会有任何疲劳。

在完成主要肌肉群的大型复合运动后,你可以进行稍微不太费力的练习,以获得额外的运动量,并为那些较大的肌肉群提供一定的“泵感”训练,以满足肌肉生长的代谢应激要求。

每组次数在8-12的范围内,你要确保身体正在分解和疲劳肌肉纤维,每组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疲劳值剩余。通过限制休息时间来做这件事。在这里,两分钟的休息时间应该足够了。

现在是时候去玩有趣的东西了。隔离训练对刺激较小肌肉群并且产生更多的代谢压力和肌肉损伤的效果是完美的。高次数,每组10-15次和短期休息时间约一分钟。

训练中的间隔

根据训练的划分和时间表,你可能需要在一次训练中刺激到多个肌肉群。那么假设是这样的话,最好在刚开始先完成所有主要的复合动作。如果你有制定一个完整的训练计划,就可能会涉及到深蹲、卧推和俯身划船动作。

在所有其他动作之前先练这三个动作,接着再去做那些肌肉群的辅助训练。

只要你完成了训练计划中的任何复合动作,你就可以继续进行第二次练习,并在训练结束之前完成你每一个肌肉群的训练。

下面是一个使用3-2-1休息协议来规划的样本训练计划。

第一天下肢

动作组数次数休息

深蹲4 6-83分钟

交替箭步蹲3 8-102分钟

仰卧腿弯举3 10-121分钟

坐姿提踵3 10-121分钟

卷腹3 10-121分钟

第二天上肢

卧推4 6-83分钟

杠铃划船4 6-83分钟

上斜哑铃推举3 8-102分钟

高位下拉3 8-102分钟

侧平举3 10-121分钟

杠铃弯举3 10-121分钟

三头直臂下压3 10-121分钟

第三天下肢

硬拉4 6-83分钟

倒蹬3 8-102分钟

腿屈伸3 10-121分钟

站姿提踵3 10-121分钟

反向卷腹3 10-121分钟

第四天上肢

推举4 6-83分钟

引体向上4 6-83分钟

双杠臂屈伸3 8-102分钟

坐姿划船3 8-102分钟

哑铃飞鸟3 10-121分钟

交替哑铃弯举3 10-121分钟

仰卧臂屈伸3 10-121分钟

如果你想要拥有强壮的肌肉,那就需要控制好自己的休息时间,保证在两组训练中的休息时间处于最合适的范围从而达到你想要实现的目标。

我是IPTA健身学院导师:于洪,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间歇增肌的相关知识,感谢小伙伴们支持,下次再分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503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