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36-4a指钢架,也就是钢柱和钢梁连接的整体,一般整体作为一个钢架,也就是从第一根轴线到最后一根轴线之间的为一个钢架,当然不对称的结构一般都是以屋脊线作为分开点,MZ-指门柱,一般用槽钢或者双拼C型钢,CZ-指窗柱,一般是双拼C型钢,至于MK,CK这个我真不知道,但是YC,CG分别表示隅撑和套管(隅撑是支撑檩条用的,就是安装在梁上支撑檩条的角钢,CG一般都是最边上的还有屋脊位置才有,都是套在拉条上的,L,C这个也不知道,一般钢结构要表示梁的话也就直接GL-1这样的方式,C有可能指的是C型钢,至于套定额的话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钢结构都是先算工程量,也就是吨位,再套定额的,希望能帮到你
单位温差的热损耗率就是 0035(w/mk)/003(m)40(m2)=4667(W/k)
立方体内外温差是 30°C-(-30°C)=60°C
在温差上,1°C的温差就等于1k的温差,所以热能损耗率是 4667(W/k)60(k)=2800(W)=28(kW)
如果一天都保持这个温差的话,损耗掉的能量就是 28(kW)24(h)=672 (kWh)
如果这个能量是2千瓦的炉子供应的,那么要烧的小时数就是
672 (kWh)/2(kW)=336h也就是说要336个小时>24个小时。也就是说烧2千瓦的炉子是不能满足需求的,至少要烧两千八百瓦的炉子24个小时。
w/mk是导热系数的单位,代表的含义如下: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内(1s),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 (W/(m·K),此处为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仅针对存在导热的传热形式,当存在其他形式的热传递形式时,如辐射、对流和传质等多种传热形式时的复合传热关系,该性质通常被称为表观导热系数、显性导热系数或有效导热系数。
扩展资料:
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通常的压力范围内,其导热系数随压力变化很小,只有在压力大于196200kN/m2 ,或压力小于267 kN/m2(20mmHg)时,导热系数才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故工程计算中常可忽略压力对气体导热系数的影响。气体的导热系数很小,故对导热不利,但对保温有利。
不同物质导热系数各不相同;相同物质的导热系数与其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同一物质的含水率低、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一般来说,固体的热导率比液体的大,而液体的又要比气体的大。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种状态分子间距不同所导致。现在工程计算上用的系数值都是由专门试验测定出来的。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