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07 现代管理学
笔记依据教材
《现代管理学》[2007年版]
刘熙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编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编管理职能
第三章决策
第四章组织
第五章人事
第六章领导
第七章激励
第八章协调
第九章控制
第三编管理方法与技术
第十章系统分析与网络技术
第十一章目标管理与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二章决策方法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第十四章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起源于A.私有制的出现B.国家的产生C.人类的共同劳动D.公有制的出现C
12.在我国古代,“管”、“理”二字连用,表示在权力的范围内,对事或物的过程。A.管束B.整治c.处理D.管束和处理D
13.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惟一的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的论述是把管理看作是A.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B.对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C.一个活动系列,连续的动态过程,能发挥多种作用,具有一定特征D.一门艺术B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14.“管理是一个决策、控制和创造自组织学习的过程”的论述是把管理看作是现为一种社会管理职能。A.对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B.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C.一个活动系列,连续的动态过程,能发挥多种作用,具有一定特征D.一门艺术C
15.主要依赖于传统习俗来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A
16.在部落社会组织中,充当管理部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关是A.部落成员大会B.部落议事会C.部落首领D.部落联盟议事会B
17.在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的时代,部落联盟首领的更替与继承采用的惯例是A.部落议会选举制B.军事民主制C.民主推举制D.家族继承制B
18.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分工的出现是在A.史前社会B.原始社会C.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后D.资本主义社会C
19.前资本主义的国家管理表现为A.经验管理B.科学管理c.分权管理D.法制管理A
110.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管理活动的主体是A.管理制度B.人C.管理技术D.组织B
111.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对A.生产力的作用上B.生产关系的作用上C.经济基础的作用上D.上层建筑的作用上A
112。管理学在很多时候只能进行定性分析是因为A.人们不能广泛地运用数学知识B.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C.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D.管理学所涉及的众多因素中有许多不能量化的东西D
113.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和——相统一的学科。A.阶级属性B.综合属性C.时代属性D.自然属性D
114.标志着管理科学在当代发生了质的飞跃,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特点是A.变革性B.开放性C.严密性D.实用性C
115.通过对不同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异同点的研究,总结其优劣以借鉴或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规律的方法是A.比较研究法B.定量分析法C.历史研究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A
116.运用的结果形成了人类管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方法是A.比较研究法B.定量分析法C.案例研究法D.历史研究法D
21.万里长城本身就告诉我们,当时的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具备且运用了A.用人思想B.经济管理思想C.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D.原始的组织思想C
2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商鞅和韩非子提出的经济管理思想是A.以农为本、上下俱富B.以农为本、专制管理C.以农为本、集富于国D.以农为本、统筹兼顾C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 …
1414.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A.索引B.目录C.年鉴D.文摘C
1415.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文献查找方法是A.检索工具查找法B.参考文献查找法C.循环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C
1416.“假如政府政策允许人才流动,您是否考虑重新择业”是属于A.接触性问题B.试探性问题C.观念性问题D.观察和印证性问题B
二、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定义中,把管理看作是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的有A.管理就是决策B.管理是一门艺术C.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D.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E.管理是一定的组织、经济、技术及工具的职能的总和ACDE
12.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可概括为A.简单的管理机构B.人格化的管理权力C.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D.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E.习惯化的管理方式ABCDE
13.下列中西方古代文献中,讨论管理问题的有A.柏拉图的《国家篇》B.孔子的《论语》C.司马迁的《史记》D.孙武的《孙子兵法》E.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ABCDE
14.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权管理,就是把国家权力分为A.议事权B.行政权C.监督权D.立法权E.司法权BDE
15.系统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有A.管理主体具有全局观念B.管理主体注重管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C.管理主体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作用D.管理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E.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的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ABDE
… …
1419.访谈法的最大特点在于A.整个访谈过程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B.整个访谈过程是一个单向的过程C.比问卷法获得信息更全面、更直接D.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调查方法E.比问卷法的成本低ACD
1420.访谈法的类型有A.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B.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C.正式访谈和非正式访谈D.标准化访谈和非标准化访谈E.一般访谈和深度访谈ADE
1421.属于接触性问题的有A.您的家庭支出情况如何B.近来工作忙吗C.近来压力大吗D.您对目前的工作和收入是否满意E.您所住的小区离单位近吗BCE
三、判断说明题
11.在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中,管理的内容趋于复杂,管理的权力开始集中。
12.私人管理的权威部分来源于国家的强制力。
13.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当它利用了数学的时候。它才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14.定量研究将使现代管理学理论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1×说明:伴随管理阶段的兴趣,前资本主义的国家管理在内容上与史前的公共事务管理相比趋于复杂,管理权力也开始分化。一方面,国家管理出现了纵向层次的划分,即从中央到地方不同级别管理机构和官职的设置。另一方面,阶级社会产生以后,原来统一的公共事务管理权发生了分化,产生了政权、军权、教权等。
12.×说明:私人管理中的权威非政治性权威,可称之为市场权威或经济权威。这种权威并非法制规范所授,而是源于经济力量、市场力量,即私人管理的权威取决于经济实力,取决于市场竞争力,与国家的强制力没有关系。
13.√说明:马克思预言,任何一门科学“只有当它利用了数学的时候,它才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14.√,说明:在管理学中,研究方法上在强调定性研究的同时,充分的肯定了定量研究的必要性,并不断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尤其是自然科学成果,加大定量研究的力度,使得现代管理学理论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 …
四、简答题目录
11.简述管理的定义。
12.简述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的特点。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13.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21.简述管理思想的萌芽。
22.简述古代管理思想的局限性。
23.简述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的贡献。
24.简述行为科学的定义。
25.简述布莱克和穆顿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26•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经验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
27.简述现代管理理论中系统管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28.简述Z型管理模式的特点。
31.简述渐进决策模式的优缺点。
32.发现问题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33.简述确立决策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34.简述全体一致规则。
41.简述科层组织的特征。
42.简述建立共同愿景的要求。
43.简述组织治理结构的共同特征。
44.简述直线职能制的特点。
45.简述大部制的基本含义。
46.简述管理职位设计的原则。
47.简述任职者素质设计的含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51.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52.简述早期人事理论的基本观点。
53.简述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原因。
54.简述职位分类的含义。
55.简述职位分类在人事管理中的作用。
56.简述品位分类的含义。
57.简述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区别。
58.简述人事考评的要求。
61.简述领导的含义。
62.简述领导群体结构素质包含的内容。
63.简述社会人假设的内容。
64.简述复杂人假设的内容。
65.简述早期特质理论的内容。
66.简述领导方式类型中,强制命令方式的优势与局限性。
67.简述领导方式及其类型。
71.简述尊重需要的主要内容。
72.简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局限性。
73.简述赫茨伯格提出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含义和构成。
74.简述归因理论研究的内容。
81.简述实现目标协调的条件。
82.如何认识利益协调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83.简述造成组织成员思想认识不统一的原因。
84.简述在体制建设中,权责划分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
85.简述在体制建设中,机构设置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91.简述控制的含义。
92.为什么说管理的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
93.管理者如何实现对人员的控制
94.为什么说反馈控制不是最好的控制,但却是最为普遍的控制
101.简述系统分析的定义。
102.简述根据系统分析的基本要求和流程进行的系统分析的内容。
103.简述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中会出现的问题。
104.简述网络计划方法的含义。
111.简述目标管理中各目标之间的关系。
112.简述目标与目标管理的含义。
113.简述目标管理的作用。
114.简述目标制定中有效目标的标准。
115。简述目标制定过程中,提出基本假设的步骤。
116.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117.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121.简述决策方法的含义。
122.根据理性因素在决策中的地位,可以把决策方法分为哪几类
123.简述实施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124.简述模拟决策法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125.简述好中求好决策方法的步骤。
126.简述数学分析法的优点及局限性。
131.简述人员管理控制法实施的步骤。
132.简述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
133.简述损益控制法存在的局限性。
134.简述保证管理审计的注意事项。
135.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原因。
136.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方法的优点。
137.简述实施预防性控制法的前提和途径。
141.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含义。
142.简述变量类型划分的两种方法。
143.简述抽样调查的含义。
144.简述问卷法的优缺点。
145.简述封闭式问题答案设计的种类。
146.简述观察法的基本类型。
147.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缺陷。
148.简述文献调查方法的特点。
149.简述循环查找法的定义。
简答题答案
11.简述管理的定义。答:管理指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12.简述前资本主义各社会阶段的国家管理的特点。答:(1)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2)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3)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4)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13.简述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答:(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
21.简述管理思想的萌芽。答:(1)原始社会是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主要内容有:按人的自然属性和各成员的特殊兴趣与能力进行分工,即简单的自然劳动分工思想;在采集食物、狩猎、防御敌害等活动中互相协作,即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为了更好地在原始氏族成员间进行收获物的分配而建立起原始氏族组织,即原始的组织思想。(2)特点有:原始社会条件下的管理思想极其朴素,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它往往与从事管理活动的个人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偶然出现的现象,随着这种思想主体的消失而消失。因为这些思想不是自觉的、经过学习获得的,所以缺乏连续性。
… …
149.简述循环查找法的定义。答:循环查找法也称分段查找法,即将检索工具查找法和参考文献查找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循环不已。循环查找法,可以先采用检索工具查找法,查找出有用的文献资料,然后再根据文献中所开列或提到的参考文献名目,去查找更早一些的文献;也可以先采用参考文献查找法,查找出更早一些的文献,然后再采用检索工具查找法,去扩大查找文献的线索,如此分阶段地交替使用两种查找文献的方法,直到查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文献为止。
五、论述题目录
11试述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差别。
21试述蓝海战略理论的内容。
31.论述渐进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
32.论述精英决策模式。
33.论述多数裁定规则的主要内容。
41.论述组织平衡理论。
42.论述行政体制设计的基本问题。
43.论述事业部制。
44.论述组织扁平化发展趋势。
45.论述运行机制设计的基本内容。
51.论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52.如何克服偏差,确保人事考评的公正性
61.论述麦格雷戈的X理论一Y理论。
62.论述经济人假设。
63.论述特质理论的新发展。
64.论述利克特的领导方式理论。
65.论述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66.论述路径一目标理论的内容。
71.试述小克劳德•乔治的激励原则。
72.试述波特一劳勒模式的基本观点。
81.试述沟通在协调中的作用。
82.论述坚持协调的原则。
91.试述控制的过程。
92。试分析控制三个步骤的功能。
101.论述系统分析的作用。
102.论述系统分析的过程。
103.论述系统分析的方法论。
104.论述网络计划方法的优点和作用。
105.论述绘制网络图的步骤。
111.论述目标制定的过程。
112.论述目标管理中的SWOT分析。
113.论述质量改进的步骤。
121.论述质疑头脑风暴法
122.论述模拟决策法的优缺点。
123.论述方案前提分析法。
131.论述程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32。如何实现有效的预算控制
133.论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141.论述等距抽样。
142.论述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五、论述题答案
11试述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差别。答:现代管理分“公共的”、“私人的”,即公共菅理和私人管理两大领域。前者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比如公共行政管理、非政府公共组织管理;后者指社会成员对个人事务、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比如家庭管理、私人企业管理、私人事务管理等。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是两种不同的管理,它们在管理宗旨、主体、依据、对象、过程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别。(1)管理宗旨。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公共事务,任何公共事务的背后都体现和反映着一定的公共利益,因此,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便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公共管理主体必须以公共需求为导向,以公共需求的实际满足度为绩效衡量标准,切实履行公共责任,这既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公共管理合法性的基石。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私人部门或组织只有依靠获取利润而生存和发展。私人管理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保证利润是私人管理的底线。(2)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且成扩展趋势,它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厂长、经理、董事长)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公司、企业)。(3)管理依据。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是私人权力和市场权威。(4)管理对象。公共管理以公共领域为对象。私人管理以私人领域为对象。(5)管理过程。现代公共管理的过程充满政治气氛,受制于周密的政治安排,比如依法行政、民主权利行使、加强监督、阳光政府、回应性政府等。私人管理享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权、自治权,是相对封闭的管理,比如“商业机密”、“技术安全”等。其管理过程虽然也受到外在各种权威的影响,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但这种影响和制约与公共管理无可比拟。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 …
142.论述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答:(1)概念过于抽象的问题。有些问卷设计的问题是概念过于抽象,一般人很难理解和回答。解决办法是采用更明确的问法。(2)诱导性问题。使问题产生诱导性的原因,往往是调查问卷中引用了权威的话。应采用中立的态度。(3)问题与答案不协调。解决的办法是去掉经常看、很少看、从不看等选项。(4)敏感性问题。敏感性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看法、理解存在比较大差异,出于各种考虑,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回答或不愿意让调查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对于敏感性问题,为了解除回答者的顾虑,通常在问卷中采取一些特殊处理办法。一是释疑法。即在问题前面写一段消除疑虑的功能性文字。二是假定法。即用一个假定判断作为问题的前提,然后再询问被调查者的看法。三是转移法。即把直接回答问题的人转移到别人身上,然后再请被调查者对他人的回答作出评价。四是间接法。如个人收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许多人不愿作出具体回答。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六、案例分析题
41英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67年,由14个国有化钢铁生产商组成。在此之前的几十年内,公司尝试过多种组织形式——按地区或者按产品构造,但为了整合其凌乱的业务,一直在加强中央的控制。到1983年,英国钢铁公司拥有了“事业部”,但权力仍牢固地保留在总部,贸易、购买和工业关系职能都是集中化的。在事业部缺乏对投入或产出政策控制的情况下,英国钢铁公司实际是以职能模式组织的。1988年,公司进行了私有化,因而转向一种更注重盈利的组织形式。1990年该公司收购了英国主要的钢铁批发商walkerGroup.随之组成了批发事业部。1992年英国钢铁公司发动了名为“组织、深度变革、风格”的重组。该计划旨在大幅度地消减总部职能和成本,并将管理责任分散到12个业务单位。其中关键的一条是业务领导不再在董事会任职,而是向相对独立的执委会成员报告。问:(1)职能制结构组织的特点是什么(2)英国钢铁公司实行多分部专业化的优势有哪些
41答:职能制的特点是实现了管理专业化,可以充分发挥职能机构和职能管理人员的作用,减轻了领导者的负担。但由于实现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常常使下级业务机构无所适从,破坏了统一领导的原则。(2)英国钢铁公司实行多分布专业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有利于企业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②有利于增强业务单位领导的责任心,发挥其搞好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有利于促使各个业务单位开托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市场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④有利于培养和考核干部.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 …
七、重难点分析目录
1一、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1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
1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1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
1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2一、一般管理理论
2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2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2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2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
2二、企业再造理论
21企业再造的内涵
22.企业再造的特点
23.企业再造的程序与要求
3一、决策理论学派
31.决策理论学派的产生
32.决策理论学派的观点
4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41.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42.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
43.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4二、管理层次划分
41.管理机构层次划分问题
4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5一、人事培训
51.人事培训的含义与特点
52.人事培训的方法与类型
6一、领导四分图理论和管理方格理论
61.领导四分图理论
62.管理方格理论
6二、领导权变模型理论
7一、成就需要理论
71.人的社会性需要并非与生俱来
72.人类社会性需要的内容
73.有效管理者的需要结构
7二、期望理论
7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7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
73.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8一、实现有效沟通
81.选择沟通方式
82.克服沟通障碍
9一、控制系统设计
91.计划的要求
92.组织结构
93.关键控制点
94.未来趋势
95.主管人员的个性
10一、系统分析的定性方法
101.超理性分析
102.社会文化分析
103.未来分析
11一、目标成果评价
111.成果评价的含义和原则
112.成果评价的内容
113.成果评价的步骤
12一、德尔菲法
121.德尔菲法的特征
122.使用德尔菲法要注意的问题
123.德尔菲法的应用程度
124.德尔菲法的局限性
12二、决策树法
121.决策树的构成要素和绘制
122.运用决策树法的步骤
123.决策树分析
124.决策树法的优点
13一、两种有效的预算控制方法
131.零基预算法
132.项目预算法
14一、访谈的方法及技巧
141.明确访谈中所提的问题
142.要接近被访问者
143.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方法
144.掌握倾听的技巧
145.要注意克服访谈中的各种障碍
重难点分析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一、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代条件下,管理的功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管理的社会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可以看到管理的积极作用。欲获取完整版请——QQ:67460666 TEL137 8381 6366索取
1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管理。有组织就有管理,因为组织的存在需要协调内部成员的活动,决定成员共同遵守的纪律并处理违纪成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交往的增加,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了。
还有很多 给个邮件吧 多给分呀哈哈
夏朝建立经过:
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部落联盟的“共主”之后,尝试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
禹建国以后把益(伯益)选定为“王”位的继承人,禹死后,益按照部落首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三年的丧礼完毕以后,益没能继承王位。
“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于是中国历史由“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进入了“家天下”的奴隶社会。
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
随后不少倾向禅让传统的部族质疑启的权位。启都郊外的有扈氏仗义起兵,率领部族联盟向启都讨伐,与启军大战于甘。
战前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便是之后周朝天子论的雏形。启拥有中原民众的赞同,在人数方面占有绝大优势,最终击败有扈氏,罚贬做牧奴。这次胜利代表中原地区的主流社会观念已从原始的禅让制度转向了世袭制度。
扩展资料:
一、史书记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二、启取得权利的战争:甘之战
传说在尧舜时代,部落的首领也就是统治者,是需要经过大家讨论产生的,比如尧舜禹都是因为其拥有很高的能力才当选领袖的。
不过,随着财富的逐渐积累,社会出现分化,当拥有更大的实力之后,有些人也就不想再遵守以前的规则。大禹死后,益成为部落首领,不过禹的儿子启却想要获得权力,而且他当时已经拥有了很强大的实力。所以,启就联合他的拥护者对抗益,最终把益杀死,夺得了领袖的地位。
不过,启的这个首领位子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引起了其他很多部落的不满,尤其是实力雄厚的有扈氏,公开反对启。为了确立自己的地位,启就对有扈氏发动了战争,这就是著名的“甘之战”。
当时有扈氏的势力很强大,启为了更加顺利的打败他,在出征之前先做了一番动员。
甘之战的这个动员成为后世战争的范本,首先你要找一个合理的理由才能发动战争,比如启就说自己是替天行道;其次要严明军纪,督促所有战士尽职尽责;最后,要赏罚分明,用丰厚的奖赏来激励大家努力作战。
启发动甘之战胜利,意味着王及受命于王的“六事之人”完全取代了议事会,王权世袭制也就由此建立。经过甘之战,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的得以诞生,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就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
曹操的曹魏帝国能快速灭亡是因为曹操建立的魏国本来得位就不正,遭受到了天下人的愤怒,而且曹操的后人根本没有治世之才,不会安抚百姓。,没有做好治理国家的工作,而且不容纳天下的优秀文化,还任用非常强大的司马家族,所以导致曹魏帝国很快就灭国了。曹魏帝国的建立是因为曹操占据天下一大半的土地,在他还没建国之前,汉朝的汉献帝还是在位的,他们是逼迫汉献帝给他让位的,所以天下人都因为曹氏家族窃取汉室的事情所不耻。所以说曹操虽然有大才能,但是他却没有培养好下一代,让他的下一代没有守护好曹魏江山,最后曹魏的下场跟汉献帝的下场一样,被司马懿篡夺了天下。曹操窃取汉室也给世人带来一个不好的榜样,让人们对君王失去了敬畏,让人们知道君王也是可以被赶下台的,曹操怎样把汉献帝赶下台,他的后代就怎样被司马家族赶下台,这何尝不是一种因果报应呢。而且曹操的后代曹丕也有自己的小聪明,他为了防止自己被篡位,防着自己的身边人,让他成为一个孤家寡人,最后没有人愿意帮助他,所以曹魏最后被灭亡了。也正是因为曹丕忌惮家族宦官势力,所以他只能依靠朝臣,当时曹丕的权臣就是司马家族,司马家族的人掌握了曹魏的军队和经济命脉,所以按照司马家族野心勃勃的心计,他们不可能不反。而且曹丕不任用有才能之人,而是让当时的世家大族推荐人才,所以导致各个世家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他的皇位,最后被灭了国。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2、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3、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与“贞观之治”有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康熙帝
5、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6、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思想源自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7、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我国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宋朝
9、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0、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11、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的是 A科举制度 B行省制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
12、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2011年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Ⅰ政治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C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011年北京卷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A.西汉通过削弱周后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B
①大都-北京 ②汴梁-开封 ③临安-苏州 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福建省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D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失
(2011年广东省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D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2011年山东省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中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C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011年四川省文综1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C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011年重庆市文综12)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C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重庆市文综15)《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以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B
①重开边境贸易 ②割让幽云十六州 ③约为兄弟之国 ④封元昊为夏国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B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右图所示为《唐书》
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
代科举制 D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C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
所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4)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A
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2011年上海市文综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C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C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B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D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二.非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课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开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以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语言、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和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委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答案要点: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述: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评: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2011年全国卷文综39)
(历史部分2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一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 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8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12分)
答案要点:
(1)作用: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
(4)影响: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5)
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
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f6分)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⑤考试成绩
其他答案。(0分)
(2)论据(4分)
答案l: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思、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其他答案。(0分)
组织(2分)
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
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
其他答案:罗列论据.(0分)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权斗争
一.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浙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 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B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2011年全国卷文综14)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品论:“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B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效仿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2011年北京卷文综17)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 讽刺漫画:
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
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B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
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
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2011年安徽省文综16)图五是抗日战争某一战场
的局部示意图,与其相关的正确表述是 B
A.致力于扭转太平洋战局
B.有利于国际战略物资供应
C.切断了日军的大陆交通线
D.导致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2011年福建省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 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D
A.损害身体,削弱军队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2011年四川省文综16)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扯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清廷的意图不包括 A
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
(2011年浙江省文综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C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2011年重庆市文综17)重庆海关税务司报告中记载的大足县余栋臣起义布告称:“我大清臣民皆忠孝之人,谁敢信奉夷狄之教,今洋人诈称通商传教……自道光以来……焚我皇宫,灭我属国,既占上海,又霸台湾,强迫开埠胶州,竟欲瓜分中国。”这次起义应该发生在 C
A.1851年 B.1895年 C.1898年 D.1906年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26)“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 B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第八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二.非选择题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7)
—份护照
《天津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通商口岸的外国人从领事馆取得护照,经当地海关道盖印,即可凭此护照进入内地游历。以下是一份护照的主要内容:
本领事遵行两国议定争约章程第八款,内裁:准许法国人请照赴内地游历等因.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熙,准其前往.故请顿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庶臻妥协,以示照给本成遵约章毋违,永垂不朽也。
问题:(12分)
(1)除法国外,与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还有哪些国家 (3分)
(2)你认为当时外国人持这类护照游历有哪些弊端?(9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
答案l:填写了符合史实的3个国家。(3分)
•英、美、俄
答案2:填写了符合史实的2个国家。(2分)
答案3:填写了符合史实的1个国家.(1分)
其他答案:填写了3个以上的国家。(0分)
(2)
答案1:能结合护照中的信息分析弊端。(9分)
•护照土所填游历地区很广,也没有确定的有效期,等于让外国人持此一照,周游全国!为其侵略活动提供方便;护照上要求地方官“随对照料”的措辞十分含混。
•给外国人敲诈地方官吏提供了口实;护照上要求地方官对外国人“宾礼相待”,却只字未提外国人进入内地应遵守的法律和义务,如果外图人寻衅滋葶,地方官难以裁办。
答案2:未结合护照中的信息进行分析•(1-3分)
有利于西方人自由传教,为其发动侵华战争作好准备,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其他答案:(0分)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7)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并指出列强提出或接受《英德协定》的原因。(7分)
(2)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5分)
答案要点:
(1)转变:由瓜分到“保全”。(2分)实质:进一步侵略和共同控制中国。(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在中国的争夺加剧,需要调整利益关系。(3分)
(2)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列强在华矛盾暂时缓和;殖民地程度加深;进一步激发了反帝反封建斗争。(5分)
我连专题二的也给你了。记得加分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