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如图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和尺骨、桡骨上端构成的.
(2)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神经中枢在脊髓,由脊髓控制完成.此时[3]肱三头肌舒张,[6]肱二头肌收缩.
(3)举重运动员抓举杠铃时,相当于屈肘的过程,此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将杠铃举过头顶的过程相当于伸肘的过程,此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故答案为:(1)不少于2块;
(2)舒张;收缩.
(3)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1)由图中可知,使肌肉附着在骨上的结构是肌腱.
(2)③表示人体的肘关节,它能够灵活运动的重要原因是关节头、关节窝的表面均包围一层关节软骨以及关节腔里有滑液,减少了运动时的摩擦.
(3)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C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D骨骼肌收缩A相应的骨受到牵引B骨绕关节转动.
故答案为:(1)肌腱;(2)关节软骨;滑液;(3)CDAB
组成方式: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的滑车关节。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的球窝关节,本应有三个方位的运动,但由于受尺骨的限制,不能做内收外展运动。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的圆柱关节。
运动方式:
肘关节是典型的复关节,关节囊前后薄而松弛,两侧紧张。
所有肘关节韧带皆不抵止于桡骨,从而保证了桡骨能绕垂直轴作旋内和旋外运动。从肘关节整体运动来说有两个运动轴,即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这一运动轴为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所共有,绕垂直轴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这一运动轴为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所共有。
扩展资料
相关疾病:
1、肘关节是人体中最易发生脱位的部位之一,年发生率约为0006%~0008%,其中49%可合并有骨折。
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冠状突骨折这一损伤类型因肘关节解剖结构特殊、治疗困难,即使由富有经验的骨科临床医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故Hotchkis将这种特定的骨折损伤类型命名为恐怖三联征。
2、肘关节僵硬是各种原因造成肘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的总称,这些患者会有明显生活障碍。现对此没有一种标准治疗方法,但多数骨科医生建议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这项手术通过松解挛缩的关节囊、切除异位骨化以及增生的冠状突和鹰嘴尖骨赘,来恢复肘关节活动度。
参考资料来源
-肘关节
(1)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由关节结构模式图可知:[②]关节囊,[③]关节腔,
(2)脱臼是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使[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滑脱出来,造成脱臼.(3)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产生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在人体的运动中,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骨是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作用;骨骼肌是动力作用.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能量来源于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人体运动大多数是通过骨的杠杆运动表现出来的.例如:人体屈肘时,是以桡骨为杠杆,肘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而形成.运动还要消耗能量,它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一个运动的形成至少要有2快骨来协作完成.
(4)人体上肢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故答案为:(1)关节囊、关节腔(2)关节头、关节窝 (3)肘关节、2(4)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健身私教计划跟练版手臂篇
健身私教计划女生跟练版手臂篇
私教手臂训练计划
①练前充分热身
二选一
跑步机热身
·5-10min快走或慢跑
·充分热身达到微微出汗
·跑步机或划船机二选一
划船机热身
·5-10min热身
·充分热身达到微微出汗
·划船机或跑步机二选一
私教手臂训练计划
②练前拉伸上肢
过头三头拉伸
·站立位侧肩肘关节屈曲
·大臂尽可能靠近耳朵拉伸
·一侧保持30秒
+
平行拉伸手臂
·一只手臂弯曲另一只握住肘部
·向其反方向施加压力
·一侧保持30秒
私教手臂训练计划
③练前热身激活手臂
左侧弹力带单手上提
·一侧手臂手握弹力带与后背部
·另侧手臂在脑后握弹力带上拉下回
·每组16侧重复2组
+右侧弹力带单手上提
·一侧手臂手握弹力带与后背部
·另侧手臂在脑后握弹力带上拉下回
·每组16侧重复2组
私教手臂训练计划
④正式组手臂训练
上斜俯卧撑
·双手撑于凳子身体保持直线
·屈臂俯身胸部下沉贴凳子边缘
·每组12次重复4组
+屈腿仰卧后撑
·双手撑于长凳边缘
·绷紧肩部手臂后侧发力做屈伸运动
·每组12次重复4组
+俯身小哑铃臂屈伸
·俯身双手对握哑铃大臂加紧
·发力伸直手臂稍作停顿
·每组15次重复4组
私教手臂训练计划
④正式组手臂训练
弹力带高位下压
·弹力带系与高处大臂贴住躯干
·大臂不动小臂下压至手臂伸直
·每组15次重复4组
+小哑铃弯举
·双手握住哑铃拳心朝前大臂贴紧身体
·发力肘关节弯曲直至哑铃紧贴胸部
·每组15次重复4组
+弹力带弓步静态弯举
·弓步站立后脚踩弹力带
·双手握住弹力带手肘弯举90度保持不动
·每组保持30秒重复4组
私教手臂训练计划
⑤练后放松上肢
靠墙手臂后侧拉伸
·靠近墙壁手肘沿墙面向上滑动
·直到上臂大部分都贴上去牵拉
·一侧保持30秒
+靠墙手臂前侧拉伸
·将拉伸侧手掌按与墙面
·身体朝墙面按压感受拉伸
·一侧保持30秒
按关节面的形状可分为
1、球窝关节
关节头呈球状,另一骨的关节面呈窝状,包裹着关节头的一部分。因此关节头与关节窝只是松弛地连接,能作屈、伸、内收、外展、环转和旋转运动,是活动性最大的一种关节结构。典型:髋关节。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外展和内收,绕垂直轴做旋转。
2、平面关节
此关节活动的发生继发与其他活动。例如,当你屈曲和伸展肘关节时,没有引起其他的关节运动。然而,腕骨运动不能仅靠一个活动运行。腕骨运动,需要腕关节在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的前提下进行。
3、椭圆关节
由两个分别是凸和凹的椭圆型关节面组成,可作前后和左右的运动。典型举例:手腕。手腕以额状轴为中心产生屈伸运动,以矢状轴为中心做尺、桡偏。
4、鞍状关节
两个关节面均呈马鞍型,彼此成十字形交叉接合,每一骨的关节面既是关节头,又是关节窝,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动作,比椭圆型关节的活动能力大。
典型:大拇指关节。虽然大拇指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和旋转动作,但是与腕骨运动相似,旋转运动需继发于其他关节活动出现。如果在不屈曲和外展的前提下,你试着转动你的拇指,你发现无法做到。
当拇指内收的时候,请注意下拇指所指的方向;当外展和屈曲拇指时,所指方向大约改变了90度。这种旋转动作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关节的形状造成的。尽管大拇指关节不是一个真正的双轴关节因为旋转受限,但是因为主动运动还是绕两个轴发生,因此还是归位此类。
5、滑车(屈戌)关节
一骨凸起的部分嵌在另一骨凹陷的部分,只能作单一平面的屈、伸运动,仿如门铰的操作一样。肘关节中的肱尺关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6、车轴关节
桡尺关节,展示了另一种类型的单轴运动—车轴关节。当前臂旋前旋后时,尺骨不动,桡骨头绕于尺骨产生活动。车轴运动其实就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参考资料:
——关节分类
——关节运动
乒乓球正手拉/攻球时的挥臂动作解析
正手攻/拉球是乒乓球技术的重中之重,在弧圈球技术如日中天、一枝独秀的今天尤显突出。正手挥拍攻/拉球动作类似,所以就有拉球是攻球的放大版的说法。乒乓球正手攻/拉球动作的手臂运动过程复杂,除整条持拍手臂由肩关节带动以外,手臂本身还有主动发力的摆动与旋内旋外,定量数据处理涉及到静坐标系与动坐标系的转换问题。持拍手挥臂动作涉及肩、肘、腕及指掌关节,包含肢体部位多,空间运动形式复杂,学习难度很大。
我们是否可以将整个正手攻/拉球的手臂动作分解成若干简单的动作单元,分别解析,降低难度,方便观察、分析、研究与测定?
假设腕及以下小关节保持不动,先考虑肩、肘两个主要关节。上臂近端由肩关节带动,远端通过肘关节带动小臂。肩关节运动状态反映了下肢及躯干部位发力效果之总和,将总的合力、速度、动量(矩)直接传导给上臂,带动其运动;同时支持、承受着手臂主动发力运动的反向作用力(矩)。
A 肩关节
肩关节是一个十分灵活的球窝关节,运动形式很多。广义的肩关节运动包括肩胛骨的运动及盂肱关节的运动。其中肩胛骨的运动包括上提、下拉、内旋、外旋、前伸、后伸;盂肱关节的运动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和环转等。
对乒乓球正手攻/拉球动作有重要意义的肩关节运动形式是前屈和旋内两种。通俗的说就是挥大臂和转上臂。
1 挥大臂就是整个持拍手绕肩关节横轴前后挥动,其轨迹为一个向下的扇形。向前挥动为前屈,向后挥动为后伸。如果打球时小臂与上臂呈100度左右的角度,则向前挥大臂动作可看到向前送小臂的效果,此时挥大臂击球效果类似于正手推挡、推攻。大幅度挥大臂动作是指远台拉弧圈的抡圆了大臂的挥摆动作(图1)。加上肩关节的转动和平动,复合起来的挥大臂运动轨迹为伞形或椭圆锥型的三维弧面。
挥大臂角度主要观察上臂与躯干的侧视夹角变化。如果要观察完整的上臂运动还要包括其随肩部带动的平动和转动这一部分。
2 转上臂(等同于摆小臂)就是上臂绕自身轴旋转,通俗说就是伸直手臂拧螺丝时的上臂动作。拧松螺丝时,上臂逆时针旋转的动作为旋内;拧紧螺丝时,上臂顺时针旋转的动作为旋外。由于打球时小臂与上臂多呈100度左右的角度,故转上臂我们观察到的明显现象就是小臂作水平扇形摆动(即摆小臂,图2)。
正手向前摆小臂(上臂旋内)是近台正手攻球时最多见的一个特征动作(图3,取自网络),而上臂旋外(反手向前摆小臂)则是各种反手击球技术(反手拨、撕、拉、搓、削)的最典型动作。正手摆小臂的击球效果一般撞击多于摩擦。上臂转动的外观动作变化不明显,主要依靠观察小臂摆动的水平角度变化来确定。当然,这种小臂水平方向的摆动角度要和全身各肢体对转动的贡献联系起来一起考察(参见拙贴《乒乓挥拍击球时人体旋转角度浅析》)。
B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三个关节共同包裹在一个关节囊内组成的复合关节。即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端关节。可做前屈、后伸运动,也与桡尺远端关节一起,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对乒乓球正手攻/拉球动作有重要意义的肘关节运动形式是前屈和旋前旋后(或称旋内旋外)两种。通俗的说就是收小臂和转小臂(常称转腕)。
1 转小臂就是肘关节的旋前旋后(图4)。转小臂表观观察结果常被称为转腕,其实,腕关节是不能纵向转动的。转小臂的击球效果是调节拍形,旋前为压拍击球,旋后为亮拍击球。这种击球效果往往和挥拍轨迹的内弧、外弧联系在一起(参见拙贴《内弧与外弧新说》)。
图 4 ,右边为肘关节,左边为腕关节,动作是右小臂旋前。
总起来看,转小臂并不能改变球拍重心的运行轨迹,但能转动球拍,通过改变球拍迎球角度,能显著改变击球效果。
2 收小臂就是肘角缩小,小臂向上臂收拢,运动轨迹为一个扇形(图5)。
这种看似简单的运动形式,其击球效果随上臂离开躯干的(前后视)夹角变化而变化(图6),还与挥拍弧线的时段位置相关。一般而言,收小臂的击球动作多发生在肘角小于180度大于90度时,因为此时段收小臂有向前的运动分力。此时控制适当拍形,都可对来球进行有效摩擦与撞击。当收小臂肘角小于90度以后,运动方向向后,基本上不可能产生向前的合法击球。
仔细观察图6,沉肘时,(前后视)夹角为零,收小臂挥拍扇形在矢状面(纵立面)上;抬肘时,夹角为90度,上臂侧平举,收小臂挥拍扇形在水平面上;抬肘45度时,夹角为45度,收小臂挥拍扇形在斜向45度平面内。三个扇面中肘角小于90度以后,运动方向都是向后的。关于收小臂击球效果的争议也比较多。主要原因之一可能和每个人对击球条件的理解不同一、不精准有关。
小结一下,乒乓球正手攻/拉球动作的手臂运动可分解为四种单项动作:挥大臂(上臂前屈)、转上臂(等同于摆小臂,上臂旋内)、收小臂(小臂前屈)、转小臂(等同于转腕,小臂旋前或旋后)。其中前三种(挥大臂、摆小臂、收小臂)能提供球拍三维平动的速度或动量,转小臂能控制球拍的轴向旋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