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出现过哪些民族,请就其中三个进行介绍

历史上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出现过哪些民族,请就其中三个进行介绍,第1张

匈奴

匈奴是古代中国北方的重要游牧民族,又称“胡”(王国维,“匈奴”二字急读为“胡”),即“天之骄子”,其名始显于战国,出现于中国历史舞台的最初活动中心,在漠南阴山及河套一带,是我国第一个建立奴隶制国家的边疆民族。共经历了近700年,对中国古代北方各族及汉族的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是北方边疆各民族的先民,也是汉族先民的成员之一。

匈奴,直译汉译为“人”,或“群众”、“居民”、“土民”,义为“天帝之子”,起源于原始时期对天神的信仰;一说是“挽发”、 “结发”、“扎发”,又说是“海东青”(狩猎的猎鹰),取义“勇武善战”。

l 乌桓

乌桓,亦称“乌丸”、“古丸”、“乌延”,源自东胡,语言与鲜卑同,属东胡语(古蒙古语)的分支。

秦汉之际,游牧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与老拉木伦一带)。东邻挹娄、夫余、高句骊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桓一支逃至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号”,接受匈奴的役使。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击败匈奴左贤王,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5郡塞外,置护乌桓校尉。

东汉初年,乌桓乘匈奴内乱迫使匈奴北徙,奄有漠南。东汉王朝采取招抚措施,封乌桓渠帅为侯、王、君者81人,置护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西北),管理乌桓、鲜卑相关事务,允许乌桓内迁,鲜卑随即南徙到塞外乌桓故地。东汉末年,乌桓卷入各州牧混战,助袁绍灭公孙瓒。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统军亲征乌桓,大破之,收乌桓骑兵,号称“天下名骑”,乌桓衰落,与汉族融合,留在故地者则融入鲜卑人之中。

魏晋以后,乌桓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所谓“杂胡”。隋唐以后,乌桓不再活跃于内地,辽代,乌桓从历史上绝迹而融入汉族及其他民族,太原郝氏、代郡王氏、南皮(河北东南部 )张氏,传说都出自乌桓之后。

乌桓以畜牧业为主,俗喜骑射,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食肉饮酪,以毛毳(cuì)为衣。狩猎业发达,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有铸铜、冶铁、制陶、纺织。农业有所发展,与匈奴和汉人建立密切的商品交换关系,“胡市”,如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西北)。部落组织,数百、千落(帐)为一部,部下有邑落。部有大人,邑落有小帅。推勇健而能理决斗讼者为大人,不世袭。大人以下各自畜牧营产,不相徭役。有母系残余,盛行血亲复仇,贵少而贱老,杀父兄无罪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而父兄无相报仇。有收继婚习俗,“父兄死,妻后母执嫂。”敬鬼神,祀天地日月星辰及大人有健名者。“髡(kunˉ,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头”,赭(zheˇ,红褐色)衣,留顶发时剃去周围,与契丹人髡头,但剃去顶发不同。 1971年,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发现东汉壁画墓,壁画以墓主护乌桓校尉“庆功宴筵”等为主题,有乌桓、鲜卑人的形象。(《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东汉壁画墓》,载《文物》1974年第1期)

和林格尔牧马图,上半部绘汉族权贵乘车出行,下半部绘乌桓人牧马

和林格尔壁画墓。墓主人陈师曾,使持节护乌桓校尉,《乐舞百戏图》

“晋乌丸归义侯”金印,西晋王朝赐给乌桓首领,同时出土“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晋鲜卑率善中郎将”银印

l 鲜卑

鲜卑与乌桓同源,出自东胡,语言习俗与乌桓同。先秦时期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和北部,兴起晚于乌桓,其名始显于东汉。

族源:多元,一说鲜卑即“犀比”、“师比”,指胡人的带钩;一说鲜卑为满语Sabi(吉祥)的译音,由部落酋长名转化而来;一说鲜卑与九夷中的白夷有关;一说鲜卑即东胡之前的山戎(北戎、无终、代戎),后东胡势盛,去名号入于东胡。东胡被匈奴击破后,与乌桓从东胡中分离出来,退回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南为乌桓,后形成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

东部鲜卑:源于今内蒙古东部的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即辽西塞外的鲜卑山,与西南方阿鲁科尔沁旗西北140里的乌桓山遥遥相望。

北部鲜卑:活动于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1980年,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西北大兴安岭东麓嗄仙洞发现拓跋鲜卑祖先石室,印证大鲜卑山在大兴安岭北段,是鲜卑人的发祥地。

拓拔鲜卑的祖居石室—嘎仙洞 ,位于内蒙古自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是建立北魏王朝的拓拔鲜卑的发源地。呈不规则三角形,洞内宛如一个可容纳千人集会的大厅,穹顶高20余米,东西宽近30米,洞深92米。

西汉时,鲜卑、乌桓同受匈奴役使。东汉初年,鲜卑大人偏何至辽东归附,被封为“鲜卑大都护”。汉军大破北匈奴后,鲜卑大举南迁西徙,进入匈奴故地,残留北方的匈奴余部10余万落,“皆自号鲜卑”,融合形成鲜卑父胡(匈奴)母的拓跋鲜卑;蒙古草原南部,出现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西拉木伦河一带,南匈奴之后宇文氏从阴山迁到此地,统治当地鲜卑,出现了宇文鲜卑。

2世纪中,鲜卑出现了一位著名首领檀tān石槐,制定法律,判断曲直,在高柳(今阳高县西北)北弹汗山建庭,拥骑兵10万,北拒丁零,东挫夫余,西击乌孙,在匈奴故地建立强大的诸部军事行政联合体,分鲜卑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统领。檀石槐死后,诸部联合解体。三国时,有称为“小种鲜卑”的轲比能曾一度统一漠南地区。

魏晋之际,东部鲜卑分为慕容、段氏、宇文三部。

慕容部来自鲜卑山,初为部落大人名,后为氏族名,曹魏时迁居辽西郡,先后建立前燕(337-370年)、后燕(384-407年)、西燕(384-394年)、南燕(398-410年)等政权,辽东有鲜卑化汉人冯跋建立的北燕(407-436年) 。

段氏鲜卑约东汉中叶由辽东西迁,分布在辽西一带,世为部落大人。4世纪初成为东部鲜卑最强大的部族。

宇文鲜卑是鲜卑化的匈奴人,由阴山南徙辽西,加入鲜卑部落联盟,逐渐鲜卑化,称为鲜卑宇文氏。檀石槐分鲜卑为三部时,宇文氏是东部大人。后归慕荣氏和拓跋氏管辖。北魏末,宇文泰强盛,专攻西魏,子孙取代西魏建立北周。

北部鲜卑主要指鲜卑拓跋氏,嗄仙洞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焘祝文石刻,追述了拓跋氏祖先由这里起步,筚路蓝缕开创基业的历史。他们从大兴安岭东麓越过大兴安岭,东汉初从大兴安岭西麓进入呼伦贝尔草原。东汉末年进入匈奴故地,大致在今阴山或河套一带,与匈奴余部融合,称为“鲜卑父胡母”。后由河套北部迁至汉定襄郡的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西北),315年被晋封为代王,建立代国。376年代国被前秦符坚攻灭。前秦倾覆后,拓跋珪乘机召集旧部,即代王位。并于383年改称魏王,386年正式定国号魏,史称北魏或后魏。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仿中原王朝的模式制定各种典章制度,统一了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元宏迁都洛阳,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变鲜卑旧俗为华风,为中国民族史上最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西部鲜卑,主要指河西鲜卑、陇西鲜卑,一说还包括源出于慕容鲜卑的吐谷浑。

河西鲜卑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的鲜卑诸部,其中秃发鲜卑势力最强大,396年吕光建立南凉,414年亡。另有麦田鲜卑、车盖鲜卑、北山鲜卑等部。

陇西鲜卑指活动于今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的鲜卑,以乞伏氏为首,是鲜卑与高车融合而成。385年,乞伏氏首领称大单于,388年称河南王,394年改河南王为秦王,史称西秦,431年亡。

鲜卑人早期以游牧为主兼营狩猎,保持到东汉末年,特别是迁入匈奴故地后。魏晋时,一部分鲜卑已逐渐兼营农业,进入黄河流域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农耕。手工业发展缓慢,中原战乱,不少汉人逃入鲜卑地区,带去了手工业技艺,制作兵器。与汉区的商品交换。

社会组织由落、邑落、部构成,邑有小帅,部有大人。豪帅、大人为贵族阶层,其下是部落成员,再下是奴隶。檀石槐时,分为中、东、西3个大部60余小邑。檀石槐死后,大人推举制为大人世袭制所取代,标志着等级制度的进一步确立。鲜卑入主中原后,国家建立,贵族称王称帝,封官拜爵,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一般部民成为封建统治下的臣民。语言源于东胡语,一说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认为与蒙古语相去无几。

婚姻习俗保留收继婚、劳役婚(男往女家服役)、抢劫婚的残余。

“髡(kunˉ,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头”是鲜卑发型的一个特点,男子娶妇,女子出嫁都要髡头,大约是将头发剃去周围,留出顶发,垂辫于后。

丧葬习俗流行土葬。信仰巫术,祭祀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西迁及进入中原后,逐渐皈依佛教,有的兼奉道教。所到之处,大修寺观石窟,著名的如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展示了鲜卑、西域、中原文化的融合。

鲜卑“马上乐”,又叫北歌。鲜卑舞蹈。鹿纹牌饰。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2001年12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建造的120多年几乎贯穿了整个北魏时代,是一部北魏“断代史”。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 2000年11月30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晋时期,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方形,驼钮,高28厘米,边长22厘米,重884克,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西晋时期,晋鲜卑率善中郎将银印,方形,驼钮,高25厘米,边长21厘米,重412克,1956年内蒙古凉城小坝子滩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晋鲜卑率善佰长青铜官印

北魏胡服俑,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对襟,长袍

固原北魏墓漆棺画:郭巨埋儿故事。夹领窄袖长袍乌靴,乃鲜卑妆束。

固原北魏墓漆棺画:墓主生活图景。 主人及侍者均夹领窄袖长袍乌靴,鲜卑妆束。主人右手执耳杯,左手执麈尾。

三国文化是指以《三国志》为史实源头,以《三国演义》为文学载体,在两者基础上所衍生出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包括史学、文学、戏曲、风俗信仰等。

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三国文化也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它既包括历史上的三国时期的精神文化,也包括以三国历史及三国故事为源头所衍生出的各类综合文化现象。

三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西晋至南北朝时期,三国历史和故事多以史学著作为主,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三国文化的形成期。隋唐时期的三国文化主要以诗歌形式表现,如李白、杜甫等诗人的诗歌中经常涉及到三国历史和人物。元末明初以后,三国文化与民间风俗信仰结合,内容更为丰富,现代以来,伴随着电媒技术的发展,三国文化又以影视、电子等为载体,形成更为广泛的传播。

三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三国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所展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以及它所反映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例如,曹操的唯才是举选官制、曹丕的九品中正推举制、诸葛亮治蜀的一些施政措施等,这些制度和文化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之,三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其影响深远,经久不衰。通过对三国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历程。

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

  元朝政治制度与金朝一样承袭宋朝制度,采取文武分权的制度,以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兵权。然而元朝的中书省已成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元朝不设置门下省,尚书省时设时不设,仅元世祖时期与元武宗时期有设置,所以门下省与尚书省的权力皆交给中书省。

  中书省统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形成明清内阁制的先驱。其组织架构继承南宋体制,宰相的称呼共有中书令、司统率百官与总理政务等,常以皇太子兼任。下分左右丞相,中书令缺则总领中书事务。平章政事又居次,凡军国重事,无不参决。副相方面有左右丞、参政等。六部共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与工部,内有尚书、侍郎。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

  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与宋朝制度大致相同,然而在地方设有行中书省、行枢密院与行御史台。此外又有掌管学校的集贤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驿传的通政院,其他还有太常礼仪院、太史院、太医院与将作院,略前代的九寺诸监。最后新成立的是宣政院(初名总制院),负责佛教及吐蕃(今西藏)地区军政事务,这是前代所没有的。

  在人才选用方面,元朝前期极少举办科举,因此高级官僚的录用端看与元廷关系远近而决定,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此外尚有循胥吏(小公务员)升进为官僚的方式,这与宋朝制度大异。宋朝官与吏的界限分明,胥吏大多以胥吏为终,然而元朝因为缺乏科举取才,就以推举或考试胥吏的方式晋升为官,这打破官吏屏障,使官吏成为上下的关系。科举选材方面,窝阔台汗听从耶律楚材建议,召集名儒讲经于东宫,率大臣子弟听讲。又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倡导学习汉族古代文化,又在1234年设“经书国子学”,以冯志常为总教习,命侍臣子弟 18人入学,学习汉文化。并且于1238年以术忽德和刘中举办戊戌选试,此次科举取士录取4030人,并且建立儒户以保护士大夫。但最后仍废除科举,改采推举制度,往后于1252年与1276年两次共入选3890儒户。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正式设立了国子学,以河南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择蒙古子弟使教之,遍学儒家经典文史,培养统治人才。1289年元世祖下诏等级江南人口户籍,次年正式施行推举制度,此次等级成为后来户计的依据。直到1313年,提倡汉化运动的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1314年八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1315年二月和三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因为是在延祐年间举行的,史称“延祐复科”,本次科举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内容。元朝前后共举行过16次,选举蒙古、色目、汉人、南人进士约 1100余人。然而为了保障蒙古人与色目人,汉族的考试偏难,并且只能获得一半的名额,这也让蒙古与色目子弟失去了学习汉族文化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虽然这是聊胜于无的科举,但在形式上已经恢复,汉族士大夫莫不对元廷忠心耿耿。在元朝灭亡之际,舍身殉国的就有很多是科举出身者,可见科举复办对怀柔汉族士大夫有一定效果。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夏朝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许多中国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位于安邑,即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部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

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五百多年时间。

我国的古代选拔制度大体是这样的,在先秦时代,商鞅变法后实行军功授爵制,伺候着中选拔制度被其他六国选用,两汉一直到西晋之前一直都是推举制,通过举荐选拔人才,分孝廉和秀才两个科目,西晋一直到隋唐以前一直是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控制官场,隋唐以后科举制出现,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97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