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第1张

为控制丞相权力,汉武帝选用了中下层官吏的人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于是就有了中朝(或叫内朝)与外朝的区分。

中朝由侍中和侍郎组成,成为中央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则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

刘邦在位时,消灭了异性诸侯王,但保留了同姓王镇守国土。景帝时,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诸侯王国虽被平定,受到了打击,但仍然存在。武帝时,决定采用主父偃的策略,土地不仅可以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弟也可以继承,王国领土分割开以“推恩”的形式分给列侯。这些侯国按汉朝制度,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这样土地越分越小,权力集中在中央,扩大了中央的统治地区。

汉武帝对数以百计的侯国采用酎金夺侯的策略。汉朝每年八月举行饮酎大典,诸侯国需要交纳酎金。汉武帝以侯国上交的酎金成色斤两不足,夺去了上百个列侯的爵位。这样进一步打击了宗法分封势力。

为了限制诸侯国势力,汉武帝颁布了“左官律”,规定王国官吏为左官,对侯国的官员采取限制和歧视政策;同时颁布“附益法”,不允许士人与诸侯交游。

为了加强对二千石郡守、国相、强宗豪右的督察,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区域,称“十三州刺史部”,每个州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

任用张汤、周阳等酷吏;迁徙豪强大宗,不允许聚族而居,防止形成势力。

汉初官吏的来源有二:军功、郎官。但随着时代发展,军功阶层没落,郎官大多为“任子”和“赀选”,难以选拔人才。

武帝时,采用董仲舒建议,推举“茂才”(秀才,避讳刘秀)和“孝廉”各一人。设不定期选举“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的取士制度,称察举制。被察举到中央的官员,一般在郎属供职,由郎官升迁。

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公孙弘建议,在都城长安设立太学,由太常挑选18岁以上有才能的人作为博士子弟,郡国选青年到京师与博士子弟一起学习。合格者可以在文书部门补缺,优异者可以任郎官。

高祖到文景时期,一直采用和亲政策。

武帝时,主动出击,有三次大规模战役:

前127,河南战役

前121,河西战役

前119,漠北战役

非暴力不抵抗运动

莫汉达斯·卡尔姆昌德·甘地于1869年出生于印度酉北部波尔邦达尔的一个官僚家庭。早年曾留学英国研究法律。1893年去南非,担任印度财阀在南非一家公司的法律顾问。在南非,甘地深刻地体验到了英国殖民统治当局的残暴无礼,因此在那里即提倡了“非暴力抵抗”运动,进行反种族歧视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反对英国当局对殖民地残暴统治的同时,也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支持英国的参战,并在伦敦召集印度侨民组成志愿救护队。1915年回印度后,又曾为英国征募士兵,规劝农民参加英国军队以换取印度自主。

大战期间,英国殖民政府迫使印度承担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付出的重担,导致印度人民生活极其困苦。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印度人民掀起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开展反英斗争。为了镇压印度人民的反抗,英国殖民者在1919年3月宣布实施罗拉特法案。该法案规定,殖民政府可以随意逮捕印度人,不加审讯即予以不定期监禁,被捕者不能聘请律师及证人辩护。印度人民强烈反对实施这一法案。甘地以国大党***身份给英印总督写信,恳求他停止实施罗拉特法案;在遭到拒绝后,号召全印度人民举行祈祷和集会演说,对殖民当局实行非暴力的对抗。4月13日,英军残酷镇压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城集会群众,当场死伤3000多人。印度人民的反抗之火在全国被点燃了。

由于人民斗争的烈火越燃越烈。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态度开始转变,决意领导民族解放运动,对殖民当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1920年初,甘地被推举为国大党领袖。同年9月,国大党通过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用拒绝帮助英印政府管理印度和剥削印度人民等的方法开展斗争,直至英国政府给予印度自主为止。全国人民广泛响应,但不久即冲破甘地计划的规定,有的地区还举行了起义。殖民当局采取高压手段进行血腥镇压。1921年2月4日,联合邦曹里曹拉村村民游行,警察未加警告即开枪扫射。愤怒的村民将22名警察赶进警察局全部烧死。甘地认为这次反抗行动超出了非暴力范围,于2月11日匆匆召开国大党紧急会议,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月10日,甘地被殖民当局逮捕,判刑6年,群众对此反应冷漠。两年后,甘地因病被释。

1930年3月2日,甘地向英印总督发出公开信,提出废除政府食盐专营等11项要求。4月6日,他带领一批信徒来到丹地海边,费了3个星期时间,自制成一批盐,表示以此破坏了英印政府食盐专营的法律。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此展开。英印政府又一次下令镇压,一年内逮捕6万多人,甘地也再次被捕。后英殖民当局想利用甘地的声望来欺骗印度人民,又于1931年1月将他释放。同年3月,甘地与英印总督达成妥协,一方终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方释放政治犯,允许沿海人民自制食盐。

此后,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手段,一再拖延印度自主。印度人民继续开展斗争,甘地也为此多次被殖民当局关进监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英国政府变换统治手法,通过了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也为双方所接受。甘地一贯主张印度教教徒与穆斯林团结合作,反对“印巴分治”。1948年1月13日,他以79岁高龄开始绝食,呼吁各教派合作,直到各派表示愿意合作之时才进食。1月30日,甘地在一次晚祷会上被印度教极右派分子枪击重伤,半小时后去世。

我不会杀丞相李善长,更不会启用胡惟庸——既然要撤李为何用李推荐的人?用刘秀之法待功臣。我会多设几个宰相加以牵制,选拔任用人才三策大臣举荐,万民推举,科举取士。加强官员之间的互相监督,下级举报上级属实可取代其位置,民告官属实可立功。中央对地方年年派人下去查访,派出的人有明有暗好几批而且各不相识,没说谎回来所报定大同小异,不同太多定有人说谎,必要时亲临彻查再用“二柄”。经济上鼓励农耕和手工业发展,合理监督好商业并适当提高商业税。废除人头税按土地收税。上军事上对外扩张,进军中亚西亚彻底消灭蒙古并同化这个民族。在草原筑城如和林。善待新得领土上的人民,一直占领欧洲非洲。。。为止。

曹操和刘备相似,但刘备的家族历史不如曹操突出。董卓来到北京后,曹操废除了刘备,建立了汉代皇帝刘勰。他逃离了首都洛阳,去陈柳征兵。黄巾战争期间,刘备与张飞、刘备一起在家乡征兵,参与并镇压了北面的黄线。《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的不同之处在于曹操是一个真正的恶棍,刘备是一个伪君子,这就决定了他攫取利益的不同方式。

皇帝是“九五”计划的皇帝。在古代封建王朝,皇帝是最伟大的统治者。虽然有时皇帝也是傀儡,但他仍然是皇帝。大臣们仍然依靠皇帝的权威发号施令。它也被称为“抱着天子”来命令王子们。春秋战国时期的关中也是如此,因为秦朝灭亡了。拘留所和过热的皇帝也是杀害皇帝的人。我们知道汉朝继承了秦制,秦汉实行了县制。管理几个县的州的动物是如何产生的?这也始于汉武帝建立的间谍制度。

曹操和刘备都被邀请到了《周木》,但曹操采取了主动并最终成功了,而刘备似乎太谦虚了。虽然他最终同意了,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刘备和曹操的行为不同?刘备由于力量薄弱,只能依靠他刻意塑造的仁爱形象,因此在作品中充满了顾忌。对于汉代正式任命的国家牧羊人,特别是声誉良好的市长牧羊人,

秋天,当国家面临危机时,光绪皇帝的思想在封建思想领域受到刺激并逐渐动摇,这是他们统治人民的“祖传法”。他有些怀疑,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为了确保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汉武帝根据封建国家的数量将世界各地的县划分为13个州,每个州都派了一名使者监视诸侯国的日常信息。这就是东汉末年13个世界郡县的由来,使者也被称为“间谍故事”。

从大道理上来讲,真正民主的政治中,政府是会实施最好的政策。

但是,我们知道,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民主制度都是有缺陷的,甚至可以说,都有着致命缺陷,最起码,就像马克思说的,他们都是有阶级的民主:这种民主无不被富人和统治阶级充分利用。

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民主,大体只有两种:

1,不是全民的大众民主,民主只限于一个规定的范围。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很明显民主只属于奴隶主和自由民。他会不会维护所谓全社会的利益,不用说了吧。

2,的确全社会都获得了一些相同的权利,所谓一人一票的大众民主。现代社会的民主,一般都是此类,它可以给予除了罪犯以外所有的成年人平等的投票权,看起来好像是真正的民主了。但是人们往往忽略掉一个事实:这个世界几乎还没有不被操纵,尤其是不被富人操纵的民主。

典型的表现是,参加完了选举,人们会说:选举时我们会听那些人说些什么,然后决定投票给谁,但是选举完了,得赶快忘掉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许诺,千万不可当真。。。

这样的民主,只负责选举时作出选择,不满时提抗议,自身有麻烦事找议员关说,别的就没有多少办法了。比如美国,你可以选一个喜欢投票推动环境保护法的人做议员,然后他果真遂意,每年,提出一遍法案付诸表决,但是法案什么时候会通过呢,50年,100年?不知道。反正他做了你想让他做的事:年复一年没完没了的提议案,但是没什么效果你能怨谁?----------这些话不是开玩笑,是事实。

美国国会的议员每个人都有这种看起来一直在努力推动的私货,但是,绝大多数永远变不成公货。甚至于,经常是社会上多数人同意的,在国会照样永远别想通过,比如堕胎法案,我记得有一年民调,老百姓同意的明显占多数,但是结果从来不用问:别想通过。50年,60年以上通不过的著名案例多了。医保法案就用了50年,选举法的每一次平权,都用去至少几十年,我记忆中似乎每次都超过半个世纪那么久。。。

3,还有好些,是人人都知道那些说法的,这个不用讲了吧。

4,民主本身,还有一些不太驯服于人们意志的规律,比如人们找不到最适合的民主形式。人们一般喜欢多党制,认为这样竞争最充分。但是连最发达的国家,理论上当然不限制多党参加选举,事实上却发展成了只能靠两党来保留必要的竞争性。这个台湾人恐怕有同感,他们也发现第三党事实上是起不来的,尽管传统的强势两党,都有着僵化的意识形态,永远只会争取到一半的选民。

很多选民明显分裂成势均力敌的两派,或者在政治成熟以前,板块已经被强势的两党分割的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天然的两党政治的必然性,整个社会事实上别无选择。

同样别无选择的,是他们这两党推举出的候选人。每个党只能推举一个,否则就会吃亏于本党选民的分化。。。结果就是,每次大选,你都会发现只有两个候选人可供选择,而这两人总是差不多平均得到一半选民的青睐,他们争来争去,只表现出一点点有限度的不同,建立一个不半人不太听话的政府。

你可以换掉一个不满意的政府,但似乎永远别想得到满意的政府------每个政府都可以只管干自己想干的活,不太去管公众意愿,和自己本党的后路。。。

当然,在亚洲特别出格的是,后任对前任的犯罪有特赦的权力可以利用。于是我们看到,在韩国,在菲律宾,多少前总统贪污入狱,但是关不了几年,又总能放出来,结果戏码总是周而复始的演

1,一般情况不会换,换了领导不是要什么都换的,预备干部没当选,只能说明你的就职单位对你还没达到认可的程度,或者有特殊要求,而预备干部并不具备这一特殊要求,不过通常情况预备干部不会换的,除非预备干部不再适合这一岗位要求。

2,“领导干部预备人选就是后备干部,这是选择后备干部,培养后备干部的一种说法。

3,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一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面贯彻执行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据《中国***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4,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

5,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符合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力,结构合理、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的要求。应当注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

6,本条例适用于选拔任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的领导成员(不含正职)和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其工作部门或者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的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7,县级以上党委、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成员的选拔任用,参照本条例执行。

8,选拔任用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参照本条例执行。选拔任用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参照本条例执行。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职责,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982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